從黃花城到浮屠河的距離盡管有七八百公裏,可對於武修而言,這個距離卻並不是一件難事,從黃花城出發,眾人不過是走了幾日,便已經抵達了浮屠河南岸。
浮屠河,發源自長安城西部的玄空山,自玄空山向西南流淌上萬公裏,在長安城以南三千公裏外的大濕地匯入蘭界第一大河天河。
浮屠河流域甚廣,幾乎縱貫了小半個蘭界北部,連長安城西部的部分地區都算是它的流域範圍。而在長安城以南的浮屠河流域,更是匯聚了多達上百的城池,黃花城便是其中之一,而接下來要去的浮屠河祭祀之地也是其中的一座城池,那座城池叫做亢父。
甫一聽到這個名字,雲天便覺得似有耳聞,可一時之間卻又想不起來,不過就在他剛剛抵達亢父城的時候,就感覺到整個亢父城的格局很是不同。
這座城市不知道怎麽迴事,總有一種迥異尋常的感覺,雲天一接近這座城市,就產生了這種感覺,不過看別人似乎神色如常,他也沒有過多張揚,隻是心中暗地裏保持了警惕。
一行人向亢父城疾行,其中崔廣山對這一帶最為熟悉,所以他的話也是最多。
“這亢父城昔日還有個傳說,不知道敖丹師是否聽說過,那個傳說就是說這亢父城的,傳說中,這亢父城要六十年才會現身一次,每一次的出現,都會存在於臨近人類城池的地方,而且亢父城內所有的人都是如真人一般栩栩如生,沒有任何的差異。”
崔廣山對雲天解釋道。
雲天這時候才恍然大悟,他突然記起了這亢父城的來曆,在傳說中,的確是有亢父城這一說法,傳說中就有亢父城這樣一座神奇的古城,據說當時它每六十年出現一次,出現的時候都是在深夜,當人們進入夢鄉的時候,這座城池才會出現。
不過每當天色漸亮,雄雞報曉的時候,亢父城又會奇怪的消失,再不留一絲的痕跡。
一般來說,亢父城都是在人們酣然入睡的時候才會出現,不會驚擾到人們,可有的時候事情也有例外,曾經有人在深夜的時候歸鄉,就意外地遇到了亢父城出現的奇景。
當時這人在臨近家鄉的時候,意外地誤入了亢父城,麵對著這個極度繁華的城市,那人目瞪口呆,之後因為強烈的好奇心,這個人就進入了這座城市裏,入城之後,他發現這座亢父城極度繁華,城市裏到處都是攤位,似乎這城池的所有人都和生意有關。
這個誤入其中的人也是想到家中鐵鍋無法使用,便在集市裏買了一口鍋,說也奇怪,當他剛剛完成交易的時候折這口鍋就突兀地消失了,這人便帶著鐵鍋迴到家。
迴到家裏,這人起初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平常之處,他隻是將這鐵鍋放到爐灶上便迴房睡覺了。
而到了第二天的時候,卻傳來妻子的驚唿聲。這人納悶地起床,問妻子原因,妻子便拉著他過去看。
這人當然沒看明白怎麽迴事,不過經妻子一解釋他才明白過來,原來早上的時候,他妻子見他在房中酣睡,知道他長途旅行過度疲勞,所以沒有喚醒他,而是自己將家中的米倒入鍋中。
不過這人家中本就貧寒,家中餘米不多,妻子也不敢大手大腳,隻是抓了一小把米倒入鍋中,本意是熬出一鍋粥來,兩人早上喝了便可填飽肚子。
誰料想接下來的事情讓她始料不及,她雖然隻撒下一小把米,可如今鐵鍋裏出來的卻是厚厚的一層香噴噴的米飯!
這讓妻子大感困惑,不知道到底是怎麽迴事,這時候那人才把事情的真相告訴了妻子,而妻子聽了他的話,才激動地說,看來是遇到仙城了。
經曆這件事這人本來不想多說,不過他妻子是個藏不住秘密的,轉眼就跟鄰裏間說了,結果一傳十十傳百,很快便傳得沸沸揚揚,從最初人們將信將疑,到後來有人開始趁著夜色到村口等,可經過了很久的等待,再沒有一個人見過那座城。於是厄運也降臨在這人的頭上,所有人都認為他是騙子,很多人對著他冷嘲熱諷,最終這人不得不帶著妻子背井離鄉,遠赴他地。
亢父城的傳說就這樣被人們認為是子虛烏有,不過也有好事者將這件事記了下來,並講給子孫聽。
這件事後來就被人們所淡忘,直到六十年後,一個從老輩人口中聽過關於亢父城傳說的人,也是因為夜歸,意外地遇到了再度出現的亢父城。
這人想著昔日那人白癡莫辯的遭遇,也是心有戚戚,便想要留下一點亢父城的證據,最終一番思量,他還是決定從亢父城的城牆上抽下了一塊磚。
不過這人迴去之後對鄉鄰間講述的這個遭遇依然沒有被鄉裏人所認可,於是這件事又是過去了六十年,等到這人垂垂老矣的時候,一天晚上老人起夜,又聽到不同尋常的喧嘩聲,這一次他壯著膽子向外走,直接來到那人頭攢動的城池邊。
因為這一次他起夜已經是在後半夜,正是天色已經要放亮的時候,這人就看到了令他瞠目結舌的一幕。
此時多位神仙正搬著城池向天上飛,那巨大的城池起碼有數十名仙人在搬運。
老人激動不已,連忙衝了出去,不料卻驚嚇到了神仙,那些神仙背著亢父城飛快地飛走了,不過因為走得匆忙,無意中掉下一座銅鼎,這座銅鼎終於印證了老人的說法,加之神仙飛走的時候不少人被外麵的動靜驚動,紛紛走出了院落,於是神仙飛走的一幕便有了不少的目擊證人。
正因為這個原因,這一次老人說的話終於被大家所相信,而且村民們也把仙人遺留下來的銅鼎當做聖物,並將其命名為亢父鼎。
傳說中亢父鼎是神仙用的東西,它有著不同尋常的功用,至於功效如何,卻是無人知道,隻是從此之後,這亢父城的傳說便被廣泛地流傳了開來,那亢父鼎也被視作一件聖物供奉了起來。
浮屠河,發源自長安城西部的玄空山,自玄空山向西南流淌上萬公裏,在長安城以南三千公裏外的大濕地匯入蘭界第一大河天河。
浮屠河流域甚廣,幾乎縱貫了小半個蘭界北部,連長安城西部的部分地區都算是它的流域範圍。而在長安城以南的浮屠河流域,更是匯聚了多達上百的城池,黃花城便是其中之一,而接下來要去的浮屠河祭祀之地也是其中的一座城池,那座城池叫做亢父。
甫一聽到這個名字,雲天便覺得似有耳聞,可一時之間卻又想不起來,不過就在他剛剛抵達亢父城的時候,就感覺到整個亢父城的格局很是不同。
這座城市不知道怎麽迴事,總有一種迥異尋常的感覺,雲天一接近這座城市,就產生了這種感覺,不過看別人似乎神色如常,他也沒有過多張揚,隻是心中暗地裏保持了警惕。
一行人向亢父城疾行,其中崔廣山對這一帶最為熟悉,所以他的話也是最多。
“這亢父城昔日還有個傳說,不知道敖丹師是否聽說過,那個傳說就是說這亢父城的,傳說中,這亢父城要六十年才會現身一次,每一次的出現,都會存在於臨近人類城池的地方,而且亢父城內所有的人都是如真人一般栩栩如生,沒有任何的差異。”
崔廣山對雲天解釋道。
雲天這時候才恍然大悟,他突然記起了這亢父城的來曆,在傳說中,的確是有亢父城這一說法,傳說中就有亢父城這樣一座神奇的古城,據說當時它每六十年出現一次,出現的時候都是在深夜,當人們進入夢鄉的時候,這座城池才會出現。
不過每當天色漸亮,雄雞報曉的時候,亢父城又會奇怪的消失,再不留一絲的痕跡。
一般來說,亢父城都是在人們酣然入睡的時候才會出現,不會驚擾到人們,可有的時候事情也有例外,曾經有人在深夜的時候歸鄉,就意外地遇到了亢父城出現的奇景。
當時這人在臨近家鄉的時候,意外地誤入了亢父城,麵對著這個極度繁華的城市,那人目瞪口呆,之後因為強烈的好奇心,這個人就進入了這座城市裏,入城之後,他發現這座亢父城極度繁華,城市裏到處都是攤位,似乎這城池的所有人都和生意有關。
這個誤入其中的人也是想到家中鐵鍋無法使用,便在集市裏買了一口鍋,說也奇怪,當他剛剛完成交易的時候折這口鍋就突兀地消失了,這人便帶著鐵鍋迴到家。
迴到家裏,這人起初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平常之處,他隻是將這鐵鍋放到爐灶上便迴房睡覺了。
而到了第二天的時候,卻傳來妻子的驚唿聲。這人納悶地起床,問妻子原因,妻子便拉著他過去看。
這人當然沒看明白怎麽迴事,不過經妻子一解釋他才明白過來,原來早上的時候,他妻子見他在房中酣睡,知道他長途旅行過度疲勞,所以沒有喚醒他,而是自己將家中的米倒入鍋中。
不過這人家中本就貧寒,家中餘米不多,妻子也不敢大手大腳,隻是抓了一小把米倒入鍋中,本意是熬出一鍋粥來,兩人早上喝了便可填飽肚子。
誰料想接下來的事情讓她始料不及,她雖然隻撒下一小把米,可如今鐵鍋裏出來的卻是厚厚的一層香噴噴的米飯!
這讓妻子大感困惑,不知道到底是怎麽迴事,這時候那人才把事情的真相告訴了妻子,而妻子聽了他的話,才激動地說,看來是遇到仙城了。
經曆這件事這人本來不想多說,不過他妻子是個藏不住秘密的,轉眼就跟鄰裏間說了,結果一傳十十傳百,很快便傳得沸沸揚揚,從最初人們將信將疑,到後來有人開始趁著夜色到村口等,可經過了很久的等待,再沒有一個人見過那座城。於是厄運也降臨在這人的頭上,所有人都認為他是騙子,很多人對著他冷嘲熱諷,最終這人不得不帶著妻子背井離鄉,遠赴他地。
亢父城的傳說就這樣被人們認為是子虛烏有,不過也有好事者將這件事記了下來,並講給子孫聽。
這件事後來就被人們所淡忘,直到六十年後,一個從老輩人口中聽過關於亢父城傳說的人,也是因為夜歸,意外地遇到了再度出現的亢父城。
這人想著昔日那人白癡莫辯的遭遇,也是心有戚戚,便想要留下一點亢父城的證據,最終一番思量,他還是決定從亢父城的城牆上抽下了一塊磚。
不過這人迴去之後對鄉鄰間講述的這個遭遇依然沒有被鄉裏人所認可,於是這件事又是過去了六十年,等到這人垂垂老矣的時候,一天晚上老人起夜,又聽到不同尋常的喧嘩聲,這一次他壯著膽子向外走,直接來到那人頭攢動的城池邊。
因為這一次他起夜已經是在後半夜,正是天色已經要放亮的時候,這人就看到了令他瞠目結舌的一幕。
此時多位神仙正搬著城池向天上飛,那巨大的城池起碼有數十名仙人在搬運。
老人激動不已,連忙衝了出去,不料卻驚嚇到了神仙,那些神仙背著亢父城飛快地飛走了,不過因為走得匆忙,無意中掉下一座銅鼎,這座銅鼎終於印證了老人的說法,加之神仙飛走的時候不少人被外麵的動靜驚動,紛紛走出了院落,於是神仙飛走的一幕便有了不少的目擊證人。
正因為這個原因,這一次老人說的話終於被大家所相信,而且村民們也把仙人遺留下來的銅鼎當做聖物,並將其命名為亢父鼎。
傳說中亢父鼎是神仙用的東西,它有著不同尋常的功用,至於功效如何,卻是無人知道,隻是從此之後,這亢父城的傳說便被廣泛地流傳了開來,那亢父鼎也被視作一件聖物供奉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