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節
戰神,窩要給你生猴子 作者:青色兔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官千殺知道這出戲,心道,他們哪裏是為了唱詞而來,不過是因這出《逐豔曲》中所寫的一位稀世美人罷了。
真正心懷國恨的人,不會是那副樣子的。
☆、第64章 表哥你敢不敢答應我?
京都一夜雷雨,祥雲宮主殿被雷火擊中,燒毀大半。好在事發之時胡太妃並不在主殿之中。
次日一早眾人便前來慰問。一邊是靜王妃帶著善善天一亮便進了宮,另一邊則是胡滿嬋帶著馬慶忠姍姍來遲。胡滿嬋原本是打算帶著馬慶茹來的,但是幾天前那次爭吵,母女二人之間嫌隙還未解開,兩人現在誰都不同誰說話。因此她便隻帶著馬慶忠來了。
胡滿嬋與姐姐的心結也還沒解開,見胡太妃無事,便不言不語坐在一邊,也不主動關懷。她還記著來求胡太妃時被斷然拒絕的情形,心裏不自在著呢。倒是靜王妃生性會關懷人,坐在胡太妃身邊與她說了許多寬慰的話。就連年僅十五歲的善善也能偶爾羞怯怯得添上兩句。
胡太妃應付這兩撥人馬還是綽綽有餘的,一麵嘴上應對著,一麵想著怡華宮的態度。昨夜一出事,怡華宮便派人來問安,今天一早李賢華更是親自來探看過,從禮節上真是一絲錯處都挑不出來了。隻是也就僅此而已了,更深的話是一句都沒有。事已至此,胡太妃也就徹底明白皇帝的意思了。安陽公主和馬慶忠之事是再無可能了。
胡太妃不是坐以待斃的人,此前不出手是她性情沉穩下來了,如今若再不出手時機稍縱即逝,來日可就要追悔莫及了。她含笑拍了拍善善的手背,嘉許道:“是個好姑娘。有空多來本宮這裏走動走動。本宮年紀大了,正喜歡你們年輕人在跟前熱熱鬧鬧的。慶忠,本宮這話可不是隻說給善善聽的。”
馬慶忠道笑道:“姨媽放心。”
善善被胡太妃抓住手這樣誇讚,有些害羞,低下頭來有些不知所措的樣子。
胡太妃鬆開了手,臉上是慈祥的笑容,“去吧,你們年輕人一處說話。我同你們娘說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拘著你們在這裏陪著聽也沒意思。”
馬慶忠笑道:“我和娘進宮就是為了陪姨媽您的——您說什麽事兒,我們都愛聽。姨媽可趕不走我。”
胡太妃望向馬慶忠,不過半月不見,這小外甥卻好似脫胎換骨了一般;她印象中,這個小外甥可是個小霸王樣的人物,品行不壞,可是出身富貴顯赫,幾乎從來不會說軟話,有點少年人特有的青澀性情。
如今再看,卻已不複當初模樣。
胡太妃靜靜望了他一瞬,摩挲著腕間的碧玉珠串,笑著慢慢道:“你有這份心便夠了。”
善善低著頭起身,細聲細氣道:“太妃娘娘想來是有體己話要同我們母親講。我記得祥雲宮外麵有處小花園,來得的時候見秋海棠開得正豔。請娘娘恩準善善為您剪一枝來。”
胡太妃笑道:“不枉我誇你一聲‘好’。”她側目盯了一眼馬慶忠,“慶忠,你陪善善同去,可別讓她摔了傷了。”
善善忙搖頭小聲道:“不敢勞動馬公子……”
“請吧。”馬慶忠走到她身前,做了個“請”的手勢,臉上掛著風度翩翩的笑容。隻是他這樣笑法,也不過是這幾日才生出來的,有兩三分南宮玉韜的模樣,卻還沒摸到底下的氣韻。不過暫時祭出來,哄一哄尋常小姑娘也盡夠了。
善善果然臉上一紅,收了聲向殿外走去。
他二人在小花園裏剪秋海棠,一旁的假山頂上南宮玉韜卻正與孟如珍對弈。
孟如珍的白子被南宮玉韜拿黑子擺了一條長龍盡數吞吃幹淨。
“不來了。”南宮玉韜半遮著嘴,輕輕打了個嗬欠,將棋盤一推,身子往後靠在太師椅上,半眯了眼睛。
孟如珍正得趣,見他喊停,還未盡興,愣了一愣笑道:“再來一局吧?你這難得有心情與我對弈,隻一局便停了,豈不是讓我更加技癢?”
“那你就癢著吧。”南宮玉韜百無聊賴得摸著自己下巴,目光淡淡掃過小花園中的少男少女。他其實很不喜歡跟人互動的遊戲,蓋因正常人在他麵前都像三歲小孩一樣,對方什麽心思又是什麽謀劃——他都看在眼裏,一清二楚。這樣子還有什麽樂趣?
聽南宮玉韜這樣講,孟如珍低著頭臉色沉了沉,再抬起來時卻還是帶著笑容,“算啦算啦,一次盡興往後隻怕便又少了一項消遣。”他自己打著圓場,把棋子收好,收到一半順著南宮玉韜視線望去,便看到自家庶妹和馬家小公子並肩遊園,看起來頗有些親密。
對於善善的本性,孟如珍和南宮玉韜兩人是心照不宣的。
見狀,孟如珍諷刺的笑了一聲,道:“我這庶妹本事不小吧?”
南宮玉韜又摸了摸下巴,習慣性地摸出隨身帶著的折扇來,想要抖開扇兩下。忽然想起前幾日他送千七二人出城,那天京都剛下了小雨,又是傍晚,天氣微涼,他抖開折扇,結果被孟七七批了一句“有種智商不高的感覺”。想到此處,南宮玉韜嘴角一抽,這折扇就不好再展開了。
他把折扇插迴腰間,口吻清淡,“你還打算忍她多久?”
孟如珍麵色陰沉下來,他咬牙想了一想,壓抑著道:“總歸她現在對我父王還有用。最多也不過再等兩年罷了。”
南宮玉韜點點頭,“兩年?”
孟如珍盯住他,“是太久還是太短?”
南宮玉韜手指繞著鬢邊一縷發絲,露出那種他獨有的、令人如沐春風的笑容來,他雙唇輕啟,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剛、剛、好。”
孟如珍見他這樣講,心裏安定了些,轉而問道:“聽說上官將軍這次在定州抓了一個行軍司馬迴京?”
南宮玉韜沒說話,閑閑撩了一下眼皮,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孟如珍心裏忍了忍,麵上如常笑問道:“也沒有旁的事情,我就是好奇。輔國大將軍這樣的頭銜掛著,他還親自去抓一個小小的行軍司馬——那行軍司馬想來是有什麽特別之處?”他猶豫了一下,見南宮玉韜絲毫沒有主動迴答的意思,又追加了一句,“是不是跟同去的安陽公主有關?”
南宮玉韜懶洋洋道:“你都知道了,還來問我做什麽?”臉上的笑容是半真半假。
孟七七的確已經跟戰神大人迴京了,就在昨天晚上到達的京都。她跟戰神大人商量之後,決定把豆兒放在自己公主府中。畢竟上官千殺的將軍府裏……平時真沒什麽人在。因為昨夜抵京之時已經太晚了,孟七七便梳洗後歇下了,今天上午這才進宮來見她爹娘。
孟七七來到怡華宮的時候,正撞上她那蠢萌爹萬年難得一次的在發脾氣。
“朕富有四海,連修一個小小宮殿的銀子都拿不出來了嗎?笑話!”歸元帝聽了工部修葺祥雲宮主殿的報賬之後,原本揮揮手意思讓下邊照著流程走就是了,結果工部官員磕磕巴巴老半天,告訴他國庫的銀子不夠工費材料費了。
歸元帝氣頭過了,又恢複了老好人脾氣,自己在那糾結,“國庫怎麽會這就沒銀子了呢?今年的夏稅才收上來啊。”南朝的夏稅主要是絲、棉、絲織品、大小麥、錢幣,完納期限是在六月,遠的地方運到京都也要一個多月。如今正是七月底,剛好是全部夏稅抵達京師之時。這種時候,國庫怎麽會沒有銀子?
這問題工部官員便不好迴答了,他小心問道:“臣去為皇上您傳召……戶部尚書袁大人來?”
孟七七一邊聽著一邊走進來,接口道:“不必,你退下吧。”
“裹兒,你迴來啦。”歸元帝一見小女兒來了,暫且放下滿腹愁緒,換了笑臉和藹問道:“定州好玩嗎?都去什麽地方看過啦?”
孟七七快步走上來,習慣性地抱住她爹胳膊,笑道:“好玩呐,定州驛站開了許多霰霞花,似雪似霧,美極了。我有剪了兩枝帶迴來,原本打算送給您和我娘的,結果路上耽擱太久花都謝了。”
原來不是每一朵從定州帶到京都來的霰霞花,還能維持著盛開的模樣。
“我方才聽您在問國庫的事兒?”孟七七有從前在胡太妃身邊打下的底子,這三四年因為柳州的事情又不得不關注國家財政,所以這方麵竟比她爹了解的還多。
她將夏稅收上來之後的去向一一解釋給他爹,大頭自然是還胡馬兩家的需要逐年償還的借款,再來各地駐軍軍餉,餘下各州地方官員俸祿,每年都有的河道修築工程款,有些已經是積欠多年了。國庫裏一有了銀子便要先拿去堵上這些窟窿,是以一點兒東西都剩不下。
有胡太妃在,國庫的賬對胡馬兩家來說就是透明的。若是朝廷不將剛收上來的稅銀先還債,胡馬兩家立時便斷了駐軍軍糧,登時便是軍隊嘩變不可收拾。先還上,則空虛了國庫,肥了胡馬兩家,朝廷更加沒有能力整編出能遏製胡馬兩家的勢力來。所以先還債,這是個惡性循環。不還債,卻是立刻就大局崩潰。
對於皇帝而言,世上再沒有比這更險惡的兩難了。
歸元帝從毓肅帝手中接過這個爛攤子,如今是第四個年頭了,他漸漸感到整個南朝已經是積弊難返,不過苦苦支撐著。好似一個龐然大物,雖然心髒已經麻痹了,要倒下來卻還需些時日。
孟七七和她爹慢慢走到書房中,隻見桌上堆了兩大摞奏折。
歸元帝頭疼的揉了揉額角,歎氣道:“為君難啊!為君難!”
孟七七笑道:“要不要我幫您批幾份?”
歸元帝隻當她覺得新鮮,想要玩耍,略一猶豫笑道:“你要喜歡,我分一半給你批。隻是——不許叫苦啊。爹如今可是怕了做這皇帝了。”
孟七七走過去看那些奏折,是已經由她外公為首的中書省初次批閱過了的,再次進呈給皇帝看。多數已經有了官員寫在上麵的提議。她爹需要做的就是看完原奏本,從大臣的提議中選一個出來,若是都不滿意,便自己再批示一條新的答複。
說起來好像很輕巧,但是每個字落上去都是很難翻轉的決定,所謂君無戲言。而這樣的決定,這樣的她爹每天至少需要作出幾百個的決定,可能關係著底下升鬥小民——成千上百、甚至數以幾十萬計的民眾生計。所以說,做皇帝的人肩膀一定要夠硬,才能挑得起這麽重的責任。
孟七七有些心酸得看了一眼她爹。她爹曾經悠悠閑閑,最愛釣個螃蟹,給小妾寫篇情詩;如今卻像個停不下來的陀螺,不過四年時間,鬢邊已隱隱生了白發。
她沉下心來,也不推辭,果真接了一半的奏折,與她爹一起,埋頭批閱起來。兩個時辰過去,等她批完自己這一半之時,卻見她爹那邊還剩幾乎三分之二。
孟七七起身去倒了一盞明目養身的枸杞茶來,輕輕為她爹放到手邊,心裏不禁歎了口氣。她爹勤勤懇懇,心善人好,實在是出於本心,願為天下萬民造福。若是太平時節,多半也能做一代守成英主。
隻是生不逢時,如今這樣艱難的政治漩渦中,需要的乃是有破釜沉舟之誌的帝王。不然,朝廷被這樣拖下去,遲早會被財閥拖垮掉。
孟七七吸了口氣,閉了閉眼睛,低聲道:“爹,你此前問我是否該收迴上官將軍手中的兵權,我今日……”
“哦。”歸元帝截口打斷了她的話,笑道:“日前上官將軍還救了你。你外公他們不過是凡是總愛多想一二,也是他們職責所在。如今看來倒是他們多疑了,此事這二年便不需再提了。”
孟七七釘在原地,好半天沒唿吸,猛地長吸一口氣,卻是一時間也沒勇氣把被打斷的話繼續說下去,隻是輕輕道:“既然爹這樣講……那就好……”這二年不需再提?是她外公等人從戰神大人救他的舉動中,感覺戰神大人如今還是一如既往的忠誠,所以兩年內應該沒有威脅?還是他們同她一樣,明白眼前胡馬兩家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孟七七有些失魂落魄得離開怡華宮,到祥雲宮禮節性得探訪了一下昨夜受驚的胡太妃。胡太妃既然已經做了決定,對待孟七七便客氣平和,讓人絲毫瞧不出她心中所思所想。
孟七七辭別了胡太妃,獨自一個人慢慢向宮外走去。
“小表妹。”南宮玉韜的聲音從她背後傳來。
孟七七心情低落,不愛搭理人,仍舊慢慢往前走著,嘴上蹦出倆字來,“幹嘛?”
南宮玉韜走上前來,笑著睨了她一眼,拖長腔調道:“幾日不見,如此冷淡,表哥我好生傷心啊。”他做了個西子捧心的姿勢,捂住胸口彎下腰去。
孟七七忽然道:“變態表哥,我請你幫忙做一件事,你肯不肯答應?”
南宮玉韜摸摸下巴道:“先說來聽聽。”
孟七七跳腳道:“你先說答不答應。若是不答應,我便不說了。”
南宮玉韜輕輕哼了一聲,笑罵道:“哪有你這樣滑頭的?”
☆、第65章 表哥與生俱來的孤
路上沒糾纏清楚,南宮玉韜索性跟著孟七七到她公主府上來。
孟七七一迴府,張新敬便迎上來,道:“公主殿下,蔣虎彤有要事迴稟。您什麽時候能見他?”
離京之前,孟七七接納了來自薦的一名進士蔣虎彤,此人雖然已經是進士但是還沒入官。她交代他去詳查柳州賬目,想出縮減十分之一政府支出的法子——否則卷鋪蓋走人。
他既然說是有要事迴稟,那自然會是與柳州財政有關的內容。
孟七七道:“讓他這就來。”
蔣虎彤抱著一大疊陳舊的賬目跑進來,“公主殿下,屬下有重大發現!”他激動地嚷著,忽然看到孟七七身邊還有旁人在,登時刹住腳步閉上了嘴。
“什麽重大發現?快快講來!”孟七七見他閉嘴停步,便指著南宮玉韜介紹了一句,“這是我表哥,無礙的,你隻管說。”
蔣虎彤也不顧麵前的人是公主侯爺,徑直當先進了書房,將賬本鋪陳在桌子上,又從懷中小心翼翼摸出來一個黃舊的小冊子,冊子表麵的羊皮卷已經破破爛爛了。他珍惜得翻開小冊子,往指尖吐了口唾沫,佝僂著身子眯著眼睛,一頁一頁翻到五頁。
孟七七看著他這神經質般的動作,也不由得探身去看他手中的小冊子,隻見那上麵密密麻麻記錄著許多數字。
“這裏,公主殿下,您看,四萬兩千三百九十六人。”蔣虎彤明明還不到三十,是個年輕人,然而因為激動他的手都在顫抖,他指著第五頁左下角的一行字跡,“四萬兩千三百九十六人,這是永縣十年前的人口數。”
那裏果然寫著,永縣,四萬兩千三百九十六。
“公主殿下!柳州財政支出要減少的不是十分之一!而是整整一半啊!”蔣虎彤激動地拖過桌子上鋪著的賬本,“您看,這是今年柳州收上來的夏稅。人頭稅——永縣隻交了兩萬人的!這十年來,除了雲州和定州因為戰亂人數沒有太多增長,各州的人數幾乎都翻倍了!永縣卻比十年前少了一半的人——這必然是地方官瞞報!如果不光永縣,整個柳州都這樣——那公主殿下擔憂的財政支出就根本不是問題,因為至少有一半的稅收被地方官中飽私囊了!”
柳州的官員竟敢如此大膽?
孟七七不敢置信,她呆了片刻,問道:“你這小冊子所記載的數據能確認真實嗎?”
蔣虎彤大聲道:“屬下敢以性命保證!這是屬下五年前在永縣時親自查實記載的!”
“你五年前人在永縣?”孟七七皺眉問道。
“是,屬下祖籍便是柳州永縣。十年前,屬下父親將屬下送迴老家,讓屬下安心念書考進士。”隻不過他從小癡迷數字賬目,在永縣時也閑不住,把當時永縣的人數稅收,甚至物價——就是某年某月蔥價值幾何、肉價值幾何,都記載下來,做成了冊子,收錄下來自己揣摩。他爹一直說他是走了歪門邪道。沒想到今日以這種方式派上了用場。
孟七七擰著眉頭慢慢思索著,如果此事屬實,那麽柳州地方官幾乎一個都跑不了——全部涉案!隻有他們都抱成一窩,才能這麽多年都不走露風聲。查下去,一個州的官僚係統都會癱瘓。但是這也意味著,至少隻在柳州,朝廷的稅收能翻倍。
真正心懷國恨的人,不會是那副樣子的。
☆、第64章 表哥你敢不敢答應我?
京都一夜雷雨,祥雲宮主殿被雷火擊中,燒毀大半。好在事發之時胡太妃並不在主殿之中。
次日一早眾人便前來慰問。一邊是靜王妃帶著善善天一亮便進了宮,另一邊則是胡滿嬋帶著馬慶忠姍姍來遲。胡滿嬋原本是打算帶著馬慶茹來的,但是幾天前那次爭吵,母女二人之間嫌隙還未解開,兩人現在誰都不同誰說話。因此她便隻帶著馬慶忠來了。
胡滿嬋與姐姐的心結也還沒解開,見胡太妃無事,便不言不語坐在一邊,也不主動關懷。她還記著來求胡太妃時被斷然拒絕的情形,心裏不自在著呢。倒是靜王妃生性會關懷人,坐在胡太妃身邊與她說了許多寬慰的話。就連年僅十五歲的善善也能偶爾羞怯怯得添上兩句。
胡太妃應付這兩撥人馬還是綽綽有餘的,一麵嘴上應對著,一麵想著怡華宮的態度。昨夜一出事,怡華宮便派人來問安,今天一早李賢華更是親自來探看過,從禮節上真是一絲錯處都挑不出來了。隻是也就僅此而已了,更深的話是一句都沒有。事已至此,胡太妃也就徹底明白皇帝的意思了。安陽公主和馬慶忠之事是再無可能了。
胡太妃不是坐以待斃的人,此前不出手是她性情沉穩下來了,如今若再不出手時機稍縱即逝,來日可就要追悔莫及了。她含笑拍了拍善善的手背,嘉許道:“是個好姑娘。有空多來本宮這裏走動走動。本宮年紀大了,正喜歡你們年輕人在跟前熱熱鬧鬧的。慶忠,本宮這話可不是隻說給善善聽的。”
馬慶忠道笑道:“姨媽放心。”
善善被胡太妃抓住手這樣誇讚,有些害羞,低下頭來有些不知所措的樣子。
胡太妃鬆開了手,臉上是慈祥的笑容,“去吧,你們年輕人一處說話。我同你們娘說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拘著你們在這裏陪著聽也沒意思。”
馬慶忠笑道:“我和娘進宮就是為了陪姨媽您的——您說什麽事兒,我們都愛聽。姨媽可趕不走我。”
胡太妃望向馬慶忠,不過半月不見,這小外甥卻好似脫胎換骨了一般;她印象中,這個小外甥可是個小霸王樣的人物,品行不壞,可是出身富貴顯赫,幾乎從來不會說軟話,有點少年人特有的青澀性情。
如今再看,卻已不複當初模樣。
胡太妃靜靜望了他一瞬,摩挲著腕間的碧玉珠串,笑著慢慢道:“你有這份心便夠了。”
善善低著頭起身,細聲細氣道:“太妃娘娘想來是有體己話要同我們母親講。我記得祥雲宮外麵有處小花園,來得的時候見秋海棠開得正豔。請娘娘恩準善善為您剪一枝來。”
胡太妃笑道:“不枉我誇你一聲‘好’。”她側目盯了一眼馬慶忠,“慶忠,你陪善善同去,可別讓她摔了傷了。”
善善忙搖頭小聲道:“不敢勞動馬公子……”
“請吧。”馬慶忠走到她身前,做了個“請”的手勢,臉上掛著風度翩翩的笑容。隻是他這樣笑法,也不過是這幾日才生出來的,有兩三分南宮玉韜的模樣,卻還沒摸到底下的氣韻。不過暫時祭出來,哄一哄尋常小姑娘也盡夠了。
善善果然臉上一紅,收了聲向殿外走去。
他二人在小花園裏剪秋海棠,一旁的假山頂上南宮玉韜卻正與孟如珍對弈。
孟如珍的白子被南宮玉韜拿黑子擺了一條長龍盡數吞吃幹淨。
“不來了。”南宮玉韜半遮著嘴,輕輕打了個嗬欠,將棋盤一推,身子往後靠在太師椅上,半眯了眼睛。
孟如珍正得趣,見他喊停,還未盡興,愣了一愣笑道:“再來一局吧?你這難得有心情與我對弈,隻一局便停了,豈不是讓我更加技癢?”
“那你就癢著吧。”南宮玉韜百無聊賴得摸著自己下巴,目光淡淡掃過小花園中的少男少女。他其實很不喜歡跟人互動的遊戲,蓋因正常人在他麵前都像三歲小孩一樣,對方什麽心思又是什麽謀劃——他都看在眼裏,一清二楚。這樣子還有什麽樂趣?
聽南宮玉韜這樣講,孟如珍低著頭臉色沉了沉,再抬起來時卻還是帶著笑容,“算啦算啦,一次盡興往後隻怕便又少了一項消遣。”他自己打著圓場,把棋子收好,收到一半順著南宮玉韜視線望去,便看到自家庶妹和馬家小公子並肩遊園,看起來頗有些親密。
對於善善的本性,孟如珍和南宮玉韜兩人是心照不宣的。
見狀,孟如珍諷刺的笑了一聲,道:“我這庶妹本事不小吧?”
南宮玉韜又摸了摸下巴,習慣性地摸出隨身帶著的折扇來,想要抖開扇兩下。忽然想起前幾日他送千七二人出城,那天京都剛下了小雨,又是傍晚,天氣微涼,他抖開折扇,結果被孟七七批了一句“有種智商不高的感覺”。想到此處,南宮玉韜嘴角一抽,這折扇就不好再展開了。
他把折扇插迴腰間,口吻清淡,“你還打算忍她多久?”
孟如珍麵色陰沉下來,他咬牙想了一想,壓抑著道:“總歸她現在對我父王還有用。最多也不過再等兩年罷了。”
南宮玉韜點點頭,“兩年?”
孟如珍盯住他,“是太久還是太短?”
南宮玉韜手指繞著鬢邊一縷發絲,露出那種他獨有的、令人如沐春風的笑容來,他雙唇輕啟,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剛、剛、好。”
孟如珍見他這樣講,心裏安定了些,轉而問道:“聽說上官將軍這次在定州抓了一個行軍司馬迴京?”
南宮玉韜沒說話,閑閑撩了一下眼皮,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孟如珍心裏忍了忍,麵上如常笑問道:“也沒有旁的事情,我就是好奇。輔國大將軍這樣的頭銜掛著,他還親自去抓一個小小的行軍司馬——那行軍司馬想來是有什麽特別之處?”他猶豫了一下,見南宮玉韜絲毫沒有主動迴答的意思,又追加了一句,“是不是跟同去的安陽公主有關?”
南宮玉韜懶洋洋道:“你都知道了,還來問我做什麽?”臉上的笑容是半真半假。
孟七七的確已經跟戰神大人迴京了,就在昨天晚上到達的京都。她跟戰神大人商量之後,決定把豆兒放在自己公主府中。畢竟上官千殺的將軍府裏……平時真沒什麽人在。因為昨夜抵京之時已經太晚了,孟七七便梳洗後歇下了,今天上午這才進宮來見她爹娘。
孟七七來到怡華宮的時候,正撞上她那蠢萌爹萬年難得一次的在發脾氣。
“朕富有四海,連修一個小小宮殿的銀子都拿不出來了嗎?笑話!”歸元帝聽了工部修葺祥雲宮主殿的報賬之後,原本揮揮手意思讓下邊照著流程走就是了,結果工部官員磕磕巴巴老半天,告訴他國庫的銀子不夠工費材料費了。
歸元帝氣頭過了,又恢複了老好人脾氣,自己在那糾結,“國庫怎麽會這就沒銀子了呢?今年的夏稅才收上來啊。”南朝的夏稅主要是絲、棉、絲織品、大小麥、錢幣,完納期限是在六月,遠的地方運到京都也要一個多月。如今正是七月底,剛好是全部夏稅抵達京師之時。這種時候,國庫怎麽會沒有銀子?
這問題工部官員便不好迴答了,他小心問道:“臣去為皇上您傳召……戶部尚書袁大人來?”
孟七七一邊聽著一邊走進來,接口道:“不必,你退下吧。”
“裹兒,你迴來啦。”歸元帝一見小女兒來了,暫且放下滿腹愁緒,換了笑臉和藹問道:“定州好玩嗎?都去什麽地方看過啦?”
孟七七快步走上來,習慣性地抱住她爹胳膊,笑道:“好玩呐,定州驛站開了許多霰霞花,似雪似霧,美極了。我有剪了兩枝帶迴來,原本打算送給您和我娘的,結果路上耽擱太久花都謝了。”
原來不是每一朵從定州帶到京都來的霰霞花,還能維持著盛開的模樣。
“我方才聽您在問國庫的事兒?”孟七七有從前在胡太妃身邊打下的底子,這三四年因為柳州的事情又不得不關注國家財政,所以這方麵竟比她爹了解的還多。
她將夏稅收上來之後的去向一一解釋給他爹,大頭自然是還胡馬兩家的需要逐年償還的借款,再來各地駐軍軍餉,餘下各州地方官員俸祿,每年都有的河道修築工程款,有些已經是積欠多年了。國庫裏一有了銀子便要先拿去堵上這些窟窿,是以一點兒東西都剩不下。
有胡太妃在,國庫的賬對胡馬兩家來說就是透明的。若是朝廷不將剛收上來的稅銀先還債,胡馬兩家立時便斷了駐軍軍糧,登時便是軍隊嘩變不可收拾。先還上,則空虛了國庫,肥了胡馬兩家,朝廷更加沒有能力整編出能遏製胡馬兩家的勢力來。所以先還債,這是個惡性循環。不還債,卻是立刻就大局崩潰。
對於皇帝而言,世上再沒有比這更險惡的兩難了。
歸元帝從毓肅帝手中接過這個爛攤子,如今是第四個年頭了,他漸漸感到整個南朝已經是積弊難返,不過苦苦支撐著。好似一個龐然大物,雖然心髒已經麻痹了,要倒下來卻還需些時日。
孟七七和她爹慢慢走到書房中,隻見桌上堆了兩大摞奏折。
歸元帝頭疼的揉了揉額角,歎氣道:“為君難啊!為君難!”
孟七七笑道:“要不要我幫您批幾份?”
歸元帝隻當她覺得新鮮,想要玩耍,略一猶豫笑道:“你要喜歡,我分一半給你批。隻是——不許叫苦啊。爹如今可是怕了做這皇帝了。”
孟七七走過去看那些奏折,是已經由她外公為首的中書省初次批閱過了的,再次進呈給皇帝看。多數已經有了官員寫在上麵的提議。她爹需要做的就是看完原奏本,從大臣的提議中選一個出來,若是都不滿意,便自己再批示一條新的答複。
說起來好像很輕巧,但是每個字落上去都是很難翻轉的決定,所謂君無戲言。而這樣的決定,這樣的她爹每天至少需要作出幾百個的決定,可能關係著底下升鬥小民——成千上百、甚至數以幾十萬計的民眾生計。所以說,做皇帝的人肩膀一定要夠硬,才能挑得起這麽重的責任。
孟七七有些心酸得看了一眼她爹。她爹曾經悠悠閑閑,最愛釣個螃蟹,給小妾寫篇情詩;如今卻像個停不下來的陀螺,不過四年時間,鬢邊已隱隱生了白發。
她沉下心來,也不推辭,果真接了一半的奏折,與她爹一起,埋頭批閱起來。兩個時辰過去,等她批完自己這一半之時,卻見她爹那邊還剩幾乎三分之二。
孟七七起身去倒了一盞明目養身的枸杞茶來,輕輕為她爹放到手邊,心裏不禁歎了口氣。她爹勤勤懇懇,心善人好,實在是出於本心,願為天下萬民造福。若是太平時節,多半也能做一代守成英主。
隻是生不逢時,如今這樣艱難的政治漩渦中,需要的乃是有破釜沉舟之誌的帝王。不然,朝廷被這樣拖下去,遲早會被財閥拖垮掉。
孟七七吸了口氣,閉了閉眼睛,低聲道:“爹,你此前問我是否該收迴上官將軍手中的兵權,我今日……”
“哦。”歸元帝截口打斷了她的話,笑道:“日前上官將軍還救了你。你外公他們不過是凡是總愛多想一二,也是他們職責所在。如今看來倒是他們多疑了,此事這二年便不需再提了。”
孟七七釘在原地,好半天沒唿吸,猛地長吸一口氣,卻是一時間也沒勇氣把被打斷的話繼續說下去,隻是輕輕道:“既然爹這樣講……那就好……”這二年不需再提?是她外公等人從戰神大人救他的舉動中,感覺戰神大人如今還是一如既往的忠誠,所以兩年內應該沒有威脅?還是他們同她一樣,明白眼前胡馬兩家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孟七七有些失魂落魄得離開怡華宮,到祥雲宮禮節性得探訪了一下昨夜受驚的胡太妃。胡太妃既然已經做了決定,對待孟七七便客氣平和,讓人絲毫瞧不出她心中所思所想。
孟七七辭別了胡太妃,獨自一個人慢慢向宮外走去。
“小表妹。”南宮玉韜的聲音從她背後傳來。
孟七七心情低落,不愛搭理人,仍舊慢慢往前走著,嘴上蹦出倆字來,“幹嘛?”
南宮玉韜走上前來,笑著睨了她一眼,拖長腔調道:“幾日不見,如此冷淡,表哥我好生傷心啊。”他做了個西子捧心的姿勢,捂住胸口彎下腰去。
孟七七忽然道:“變態表哥,我請你幫忙做一件事,你肯不肯答應?”
南宮玉韜摸摸下巴道:“先說來聽聽。”
孟七七跳腳道:“你先說答不答應。若是不答應,我便不說了。”
南宮玉韜輕輕哼了一聲,笑罵道:“哪有你這樣滑頭的?”
☆、第65章 表哥與生俱來的孤
路上沒糾纏清楚,南宮玉韜索性跟著孟七七到她公主府上來。
孟七七一迴府,張新敬便迎上來,道:“公主殿下,蔣虎彤有要事迴稟。您什麽時候能見他?”
離京之前,孟七七接納了來自薦的一名進士蔣虎彤,此人雖然已經是進士但是還沒入官。她交代他去詳查柳州賬目,想出縮減十分之一政府支出的法子——否則卷鋪蓋走人。
他既然說是有要事迴稟,那自然會是與柳州財政有關的內容。
孟七七道:“讓他這就來。”
蔣虎彤抱著一大疊陳舊的賬目跑進來,“公主殿下,屬下有重大發現!”他激動地嚷著,忽然看到孟七七身邊還有旁人在,登時刹住腳步閉上了嘴。
“什麽重大發現?快快講來!”孟七七見他閉嘴停步,便指著南宮玉韜介紹了一句,“這是我表哥,無礙的,你隻管說。”
蔣虎彤也不顧麵前的人是公主侯爺,徑直當先進了書房,將賬本鋪陳在桌子上,又從懷中小心翼翼摸出來一個黃舊的小冊子,冊子表麵的羊皮卷已經破破爛爛了。他珍惜得翻開小冊子,往指尖吐了口唾沫,佝僂著身子眯著眼睛,一頁一頁翻到五頁。
孟七七看著他這神經質般的動作,也不由得探身去看他手中的小冊子,隻見那上麵密密麻麻記錄著許多數字。
“這裏,公主殿下,您看,四萬兩千三百九十六人。”蔣虎彤明明還不到三十,是個年輕人,然而因為激動他的手都在顫抖,他指著第五頁左下角的一行字跡,“四萬兩千三百九十六人,這是永縣十年前的人口數。”
那裏果然寫著,永縣,四萬兩千三百九十六。
“公主殿下!柳州財政支出要減少的不是十分之一!而是整整一半啊!”蔣虎彤激動地拖過桌子上鋪著的賬本,“您看,這是今年柳州收上來的夏稅。人頭稅——永縣隻交了兩萬人的!這十年來,除了雲州和定州因為戰亂人數沒有太多增長,各州的人數幾乎都翻倍了!永縣卻比十年前少了一半的人——這必然是地方官瞞報!如果不光永縣,整個柳州都這樣——那公主殿下擔憂的財政支出就根本不是問題,因為至少有一半的稅收被地方官中飽私囊了!”
柳州的官員竟敢如此大膽?
孟七七不敢置信,她呆了片刻,問道:“你這小冊子所記載的數據能確認真實嗎?”
蔣虎彤大聲道:“屬下敢以性命保證!這是屬下五年前在永縣時親自查實記載的!”
“你五年前人在永縣?”孟七七皺眉問道。
“是,屬下祖籍便是柳州永縣。十年前,屬下父親將屬下送迴老家,讓屬下安心念書考進士。”隻不過他從小癡迷數字賬目,在永縣時也閑不住,把當時永縣的人數稅收,甚至物價——就是某年某月蔥價值幾何、肉價值幾何,都記載下來,做成了冊子,收錄下來自己揣摩。他爹一直說他是走了歪門邪道。沒想到今日以這種方式派上了用場。
孟七七擰著眉頭慢慢思索著,如果此事屬實,那麽柳州地方官幾乎一個都跑不了——全部涉案!隻有他們都抱成一窩,才能這麽多年都不走露風聲。查下去,一個州的官僚係統都會癱瘓。但是這也意味著,至少隻在柳州,朝廷的稅收能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