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氛隻是稍微沉悶了一會,很快張燕便再次打破了僵局。


    張燕笑道:“約束烏桓騎兵,這個應該不難。”


    “上次在晉陽廣場舉辦的典禮,諸位想必都看到了那烏桓使者的臉色了吧。”


    聽到張燕的詢問,眾人都是笑了起來,氣氛也緩和了很多。


    上次的典禮聲勢確實浩大,眾人也是第一次見到如此的典禮,很多人都被驚的探目結舌,極為震撼。


    而那烏桓的使者安仆延,到最後的時候,幾乎是麵如土色,戰戰兢兢。


    “那烏桓使者返迴其駐地後,定然將自己的見聞會如實稟報,我軍軍容之盛,定然會讓那上穀烏桓大人難樓更加慎重。”


    “之前在朔方一戰,我軍以兩萬之眾擊破匈奴七萬騎,朔方一戰已經讓上穀的烏桓感到了震驚。”


    “上穀烏桓比之匈奴部族還要弱上一籌,又如何敢於我們爭鋒,就在那個時候,我軍和上穀烏桓的聯盟關係,實際上就已經變成了從屬的關係。”


    “明公,隻需派人前往上穀烏桓交涉,如果上穀烏桓在兩郡造成了殺戮,那麽我軍之前和上穀烏桓的所有協定全部作廢,難樓定然會極力約束各部。”


    “這倒是個辦法。”


    閻忠雙眼微眯,張燕提出的這個方案倒是不錯。


    “田仲為人機敏,而且曾經出使烏桓,派遣田仲去見難樓,不出意外定然可以成功。”


    “不過,不能全將希望寄托於難樓的身上,烏桓雖然久住漢地,歸附已久,但仍然沒有改掉北方草原上強者為尊的習性。”


    “所以我軍還是需要在兩郡之地,留下一部分的部曲在旁側來約束,監督他們,烏桓人也絕對不能作為主力,隻能成為我軍之義從。”


    “明公以為如何?”


    閻忠闡述完畢,看向一旁的許安,詢問許安的意見。


    堂內眾將也是覺得張燕和閻忠所說的方略,確實可行。


    此事能不能實行,不是張燕說的算,也不是閻忠同意便可,而是要看許安的決策。


    “這件事,還是要慎重考慮一下。”


    許安沉吟了半響,但是還是覺得有些風險。


    “明公。”


    一直沒有言語的徐晃,此時終於是站了出來。


    “如果我沒有記錯,劉石軍如今是駐紮於飛狐陘附近,而在飛虎陘北麵有一支漢軍有郡兵兩千,鄉勇三千,共計兵力為五千。”


    “沒錯。”


    許安點了點頭。


    “漢軍在代郡南麵兵力有五千,若飛虎陘,劉石領軍出擊,那麽漢軍定然會出城迎擊,這個時候正好便是我軍的機會。”


    徐晃指著沙盤上飛狐陘外的地方。


    “飛狐陘外這一帶,幾乎都是地勢平緩的地帶,便於騎兵行動,我軍現如今有驍騎營,還有征募的匈奴義從,可以調動的騎兵足有上萬。”


    “可先令劉石軍先行與漢軍接戰,然後我軍主力緩步推進,我軍隻需要派遣精銳突騎,星夜奔襲和劉石軍接戰的漢軍,隻要擊破了那支漢軍,代郡便已入我軍之手。”


    “我軍擊破匈奴部,如今擁有戰馬眾多,一人雙騎,一人三騎都可以實現,戰馬的體力,並不是什麽問題,長途的奔襲,依然有足夠的精力可以投入戰鬥。”


    許安眼前一亮,看向徐晃所指的地方,那地方的地勢確實平緩,適合大規模的騎兵作戰。


    “公明此策可用。”


    許安神情略微有些激動,若是覆滅了漢軍在南部主力,那麽如同徐晃所說,代郡幾乎便已經入了黃巾軍的手中。


    “我軍擊破南部漢軍主力,大軍主力加速行進,那麽不消數日,我軍便可攻取南部數城,我軍大軍一旦展開,再裏應外合打開長城缺口,就算烏桓騎兵進入長城以南,也自然掀不起什麽風浪。”


    閻忠讚許的看了一眼徐晃,同時也發現了一件至關重要的情報。


    “明公,且看。”


    閻忠拿過長鞭,指向沙盤軍都陘的位置。


    “軍都陘,就在上穀的南部,離飛狐陘北部的代縣並沒有多遠。”


    “也就是說,如果我軍擊破代郡南部漢軍,隻要取下了代縣,那麽我軍便有能力解除補給的問題,在軍都陘外設下營壘,而且有足夠的兵力,來應對軍都陘漢軍的支援。”


    眾人循著長鞭看向軍都陘的方向,果然如同閻忠所說。


    “僵局已破,慘局已解。”


    閻忠放下長鞭,展開了手中的絹扇,笑道。


    “代郡、上穀兩郡已入我軍之手。”


    許安和閻忠低聲言語了一番,確定了計劃的可行,於是眾人又商議了一些其中的細節。


    龔都、何曼等人也提出了一些補充意見。


    最後攻略幽州的兩郡的計劃,就此落定。


    許安將手一揮,隨後的錘擊在沙盤的盤沿,沙盤顫抖了一下,有些小土山都被震的灑落了一些。


    “既然如此,那麽本次軍議便就此定下方略。”


    “我軍此次共出動,軍兵三萬三千人。”


    “此次出陣,共分為兩軍,第一軍為南麵軍,由我親自統領,總兵力一萬六千人。”


    “南麵軍先鋒,由呂布領驍騎營四千人,並州義從四千人從南部先行出發,從靈丘北部,平舒南部奔襲代縣,策應劉石軍,行動目的,即為擊破代郡南部漢軍主力。”


    “後續組成由武卒營、黃天使者,共計八千人。”


    “北麵軍由徐晃任主將,何曼為副,領銳士營、陷陣營共九千人,總兵力一萬七千人。”


    “龔都、張遼兩人各領並州義從四千人、從北部出發,往北平邑、高柳一帶前進。”


    許安麵色嚴肅,環視著圍在沙盤龐的一眾黃巾軍將校。


    所有黃巾軍將校的目光也集中在了許安的身上。


    許安肅然的下達了軍議最後的命令。


    “此戰不僅決定代郡、上穀郡兩郡之歸屬,亦決定著能否使得上穀烏桓歸心。”


    “敵強我弱,漢室雖然衰微,但是仍有一戰之力,不可因為此前勝利,而生出驕縱之心。”


    “此次攻取兩郡之戰,諸位不可因成就而懈怠半分,仍當全力以赴。”


    “此戰亦是破釜沉舟之戰!”


    “諾!”


    眾將麵色肅然,齊聲應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天之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羅小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羅小明並收藏黃天之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