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四年,十二月。


    洛陽皇宮的大殿上,劉宏麵若寒霜的坐在上位。


    “好,好,好!”


    聽完了稟報,劉宏不由得怒極反笑。


    “朕聞朝廷諸公皆是賢明無比,垂拱而天下可治。”


    “幽州叛亂,長沙叛亂,涼並兩州叛亂未滅,關鍵之時,為何兩地又起叛亂?!”


    劉宏怒視著一眾朝臣,強壓著怒火,沉聲道。


    “那張舉,好大的狗膽!不過區區一太守,也敢妄稱‘天子’!”


    大殿中,一眾朝臣皆是緘口不言。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裏。


    劉宏從來不是什麽好相與的皇帝,兩次黨錮之禍曆曆在目。


    而且近些時日,劉宏又重新啟用了曾經那惡名昭著的“繡衣使者”。


    劉宏任用上軍校尉騫碩主管繡衣使者。


    就在這短短的數月,已經有十數人被繡衣使者擒拿,鎖拿入了監牢之中。


    那些繡衣使者,直接聽命於皇帝,直接對皇帝負責。


    冷若冰霜,不講絲毫的情麵。


    不僅有原來繡衣使者的職責,更是多了很多權力。


    督察官員、親貴奢侈、逾製、不法的事。


    繡衣使者的人選,多是騫碩,或者是劉宏親自指定。


    繡衣使者,大肆招募遊俠,能人異士。


    他們神出鬼沒,幾乎無處不在,甚至於官員在家中的談話都無法瞞過繡衣使者的耳目。


    這也讓朝野中人想起了如今占據並州黃巾軍中,那兇名赫赫的鷹狼衛。


    一時間洛陽城中的官員,皆是人人自危。


    甚至就算在自家的宅院中,亦是不敢肆意妄為。


    “此事,到底當如何!”


    劉宏滿含怒氣的質問聲,傳到了大殿中群臣的耳中。


    因為張純、張舉的大叛亂,剛剛上任數個多月的太尉崔烈成了替罪羊,已經被劉宏罷免。


    而那繡衣使者更是被派往了幽州,要緝捕那些戰敗的將領。


    盧植思索了一會,站起身來。


    劉宏見到盧植起身,怒氣微消。


    盧植拱手恭敬的說道。


    “長沙區星叛亂,聚眾萬人,內陸郡兵多不堪戰,郡守無能,所以不能抵擋。”


    “臣以為,隻需要遣猛將一員,即可平定。”


    “別部司馬孫堅孫文台,在軍中素有勇名,有‘猛虎’之稱,且其是壽春人氏在南方亦有維新,臣舉其主管平叛事宜。”


    劉宏皺著眉頭,聽著盧植的言語。


    孫堅此人,他多有耳聞,第一次聽聞好像是在黃巾之亂平定後,皇甫嵩的請功文書中。


    就是因為此功,才使得孫堅從佐軍司馬升為別部司馬。


    第二次聽聞,便是在那葵城之戰。


    想起葵城之戰,劉宏麵色微微有些變化。


    那一戰,使得他再度想起了波才帶領著黃巾軍攻入司隸的感覺。


    那種性命堪憂的感覺。


    不過葵城之戰雖敗,但孫堅確實是個合適的人選,而且其在南方的威信頗高。


    如果派遣孫堅前去平叛,便可以剩下一大部分征兵、募兵、調兵的費用,隻需要封一個職位給孫堅,讓其就地招兵。


    “太尉以為如何?”


    劉宏轉頭看向坐於一旁的太尉曹嵩,征詢道。


    崔烈罷職,而太尉一職,卻是被曹嵩花費了一億錢的天價買下。


    對於給自己送來了巨額財產的曹嵩,劉宏的言語還是比較和氣。


    曹嵩身為太尉,軍事調動,乃至包括,各地郡卒,軍餉,物資之類的事情按理來說當由他來處置。


    不過劉宏強勢,他剛剛買來太尉之職,自然也從來不反駁劉宏的話語。


    曹嵩先行了一禮,然後才站起身來,緩緩言道。


    “臣以為,孫文台勇略過人,長沙平叛一事由其負責,應該無憂。”


    孫堅的事跡,曹嵩自然也曾聽聞。


    雖說其在葵城戰敗,但是此前的戰功,卻是實打實的。


    他現在也沒有什麽好的人選,而且劉宏也頗為偏向孫堅,他便順著劉宏的話接了下去。


    劉宏自然是頗為滿意。


    於是直接定下了平叛了人選。


    “就讓孫文台,帶本部兵馬南下平叛。”


    “長沙太守無所作為,任由叛賊橫行,罷免其職,就由孫文台接替。”


    對於劉宏的任命,眾臣皆是沒有反對,盡皆應諾。


    “至於張舉、張純……”


    談起張舉、張純,劉宏的麵色一下子便又陰沉了下去。


    張舉、張純移書州郡,聲言張舉將代漢為帝,並要求他退位,讓公卿奉迎張舉。


    卻是觸碰到了劉宏的底線。


    並州黃巾之亂,許安麾下十數萬黃巾軍,攻入並州,打殺豪強。


    他隻是感覺受到了一定的威脅,但這威脅也隨著護衛的軍兵增多,而消散。


    涼州叛亂,韓遂糾集羌人十數萬騎兵,攻略郡縣,勾結豪強,侵逼三輔。


    平叛大軍戰敗,聲勢浩大的叛亂,讓劉宏感到了壓力,因此將漢軍的主力調往了西方。


    但這些劉宏其實都沒有怎麽焦急,涼、並兩州在劉宏看來,兩個人口不過百萬的州府,隻不過占了地利,趁著漢帝國在黃巾之亂過後,還沒有恢複過來,鬧騰的比較歡罷了。


    他現在收攏了大量的錢財,又編練的新軍,隨著軍隊的增多,遲早都是要收複失地。


    但張舉的舉動卻是徹底點燃了劉宏的怒火。


    自稱“天子”,要取代他作為皇帝……


    韓遂和許安兩人的自稱也不過隻是將軍罷了。


    曹嵩此前上朝就已經得到了騫碩的授意,當即舉薦道。


    “臣舉宗正劉虞主管幽州平叛事宜,劉伯安在北地素有威信,烏桓人多對其崇敬不已,而且通曉軍略,政績卓著。”


    劉宏等待了一會,見無人反對,當即道。


    “既然如此,加封劉虞為北中郎將,主管平叛事宜,助軍左校尉趙融,助軍右校尉馮芳領禁軍相助,前往幽州平叛。”


    眾臣應諾。


    劉宏站起身來,冷聲道。


    “其餘事宜,日後再議!”


    隨後便直接帶著張讓一行人走出了大殿。


    殿外一眾身穿繡衣,按配環首刀的繡衣使者,隨即跟上了劉宏的腳步。


    一行人就這樣消失在了眾人的視線之中。


    盧植靜靜的站在原地,看著劉宏遠去的背影,不由得長歎了一聲。


    內憂外患,昔日強盛無比的大漢,如今已經是百孔千瘡了,如何不讓人擔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天之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羅小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羅小明並收藏黃天之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