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兵大典將在皇宮的平樂觀舉行,平樂觀前修建一座高大的講武壇,上立高達十丈的十二重五彩華蓋,此處乃是天子劉宏臨視三軍的地方。


    另一方麵在講武台的東南,又為大將軍何進也修了一座略小一些的武壇,上立九丈的九重華蓋,以示統帥的威儀。


    此時雖然典禮暫未開始,但平樂觀內外已經站滿了守衛的兵丁。


    講武壇上下皆是站滿了持銳披堅的漢軍甲士,文武百官也已經盡皆來到平樂觀參禮。


    在皇宮之外,步騎三軍共計有兩萬餘人,皆是排列著軍陣,嚴陣以待,穩穩的站立著,不見絲毫的響動。


    西園禁軍編練入伍的軍卒,幾乎皆是各軍中的精銳,良家子,還有洛陽城中貴族的子弟,雖然並未操練許久,但已有強軍風範。


    隻看其武備,西園禁軍絕對是整個漢帝國武備最為精良的軍隊。


    曹操此時躊躇滿誌,頂盔摜甲站在陣列之前,夏侯惇、夏侯淵兩人隨侍其後。


    相比於曹操春風得意,袁紹的臉色卻是難堪了不少,耀兵大典在即,但其臉色卻頗有些憤怒。


    曹操偷眼看了一眼,卻不知道袁紹為何憤怒,他此前早已經得知自己將要被封為為典軍校尉,而袁紹被封為中軍校尉,那可是僅次於上軍校尉的官銜。


    注意到曹操的眼神,袁紹有心想和曹操言語,但平樂觀外卻是已經響起了山唿海嘯般的歡唿聲。


    “萬歲!!!”


    皇宮外數萬軍卒齊聲高唿,喊聲響徹行雲,也迫使袁紹放棄了和曹操交談一番的想法。


    皇帝的車架已經來了。


    天子劉宏雙手按持著車架的扶手,張讓、趙忠兩人


    “以蹇碩為上軍校尉,袁紹為中軍校尉,鮑鴻為下軍校尉,曹操為典軍校尉,夏牟為左校尉,淳於瓊為右校尉,趙融為助軍左校尉,馮芳為助軍右校尉。”


    步兵、騎士數萬人在皇宮前結陣為營,


    盔上插著翎羽,身披重甲的羽林騎,手持馬槊,護衛在皇帝的車架周圍,又有披堅持銳的禁軍步兵在旁。


    劉宏一身戎裝,腰掛漢劍,身後張讓、趙忠皆是同樣身披甲胄,按佩寶劍。


    六匹毛發顏色不一的牽引著華貴威嚴的車架緩緩向前,劉宏站在車架之上,將目光投向車架兩側列陣而迎的西園禁軍。


    兩側的陣列之中所有的軍卒,皆是激動向著他們的皇帝投向最高的敬意,山唿萬歲以響應。


    有天子降兵事,可以威臨四方!


    車架之上,便是漢帝國的皇帝,大漢的天子,天下的共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曹操抬頭看向高大的講武台,大漢的皇帝劉宏已經在震耳欲聾的“萬歲”聲中,登上了講武台。


    劉宏親自登壇臨軍激勵將士保衛疆土,並誦讀《太公六韜》之文。


    太尉崔烈手捧策文朗聲宣讀著冊封的名單。


    “以蹇碩為上軍校尉,袁紹為中軍校尉,鮑鴻為下軍校尉,曹操為典軍校尉,夏牟為左校尉,淳於瓊為右校尉,趙融為助軍左校尉,馮芳為助軍右校尉。”


    曹操的麵色也漸漸的陰沉下來,他終於知道了為什麽袁紹等人的麵色如此的難堪。


    當初曹操在洛陽任北部尉,可是下令打死了蹇碩的叔父。


    現在這蹇碩卻成了他的頂頭上司,更讓曹操不舒服的是,這蹇碩還是一個閹人。


    劉宏自稱“無上將軍”,又任衛尉董重為驃騎將軍!


    衛尉董重是董太後的侄子,和劉宏乃是表兄弟的關係。


    曹操雖然不忿,但是登上講武台後,還是控製了自己的麵部表情,隻是袁紹終究是年輕氣盛些,亦或是絲毫不懼蹇碩,麵色依舊是有些陰沉。


    隻是天子劉宏此時正值興頭,好似並沒有注意袁紹的神色。


    曹操等人跟隨著劉宏站立在高大的講武台上,台下由數萬軍卒組成的軍陣,還有文武百官,皆被其盡收眼底。


    見到劉宏露麵,兩萬餘西園的禁軍皆是高舉著手中兵刃,向著劉宏山唿著“萬歲”。


    望著底下黑壓壓幾乎一眼望不到邊,威武不凡的軍卒方陣,一時間曹操竟有些失神。


    大漢的文武百官,武將軍卒皆臣服講武台下。


    雖然曹操知道他們所為之歡唿的並不是自己,而是劉宏,但心中也是第一次泛起一絲別樣的情緒。


    “這就是萬人之上的感覺嗎?”


    曹操聽著耳旁那振聾發聵的“萬勝”致勝,定定的看著講武台下,眼神慢慢的清明的起來。


    袁紹似乎心有所感,偏頭看向身旁的曹操,他感覺身旁摯友,似乎有了一些變化。


    劉宏轉過身來,對著一旁的太尉崔烈吩咐道:“涼、並兩州叛亂不休,刺史身亡,我已決定州牧人選。”


    “涼州牧由張則擔任,並州牧由丁原擔任,太仆黃琬為豫州牧。”


    “益州刺史儉在益州大事聚斂,貪婪成風,緝捕入獄,以太常劉焉代之。”


    “諾。”


    崔烈聽到劉宏終於定下了州牧的人選,也是鬆了一口氣。


    張則和丁原二人皆是頗有勇略,可以升任。


    張則曾任護羌校尉、扶風太守,又往桂陽剿平盜賊有功。之後巴郡板隆叛亂,張則再任降集校尉,平叛有功,委任其鎮守漢中。


    丁原出身在貧寒之家,有謀略,有武勇,善騎射,為南縣吏,受使不辭難,有警急,追寇虜,輒在其前。


    “再封皇甫嵩為左將軍,督領前將軍董卓,各率兩萬軍士以拒涼州之敵。”


    “命丁原屯兵河東郡,征召士兵,擇時進取並州。”


    “諾。”


    崔烈再應諾,劉宏的安排可謂是非常的之妥當,所以他也並沒有出言反對。


    “萬歲!!!”


    更大的唿喊聲傳來。


    劉宏意氣風發,白皙的臉上也帶上了一絲笑容,迴頭看向眾人言道:“朕有此強兵,何愁四海不平?”


    曹操看著劉宏泛著病態的白皙麵孔,又想到了涼、並兩州紛亂的情況。


    匈奴叛亂,黃巾軍餘黨未滅,內陸民變不止,涼州羌亂未休。


    但是……


    大漢十三州的混亂,真會因為這支西園禁軍的組建而平息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天之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羅小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羅小明並收藏黃天之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