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懿看著手中的帛書,臉色有些陰晴不定。


    “使君?”


    李恩看著張懿半響沒有言語出聲道。


    張懿將手中的帛書捏做一團,繼而將目光投向了營壘之外的匈奴人。


    他緊握著劍柄的手,鬆開了數次。


    “願持此劍為我大漢掃清奸邪,護我大漢子民興業安邦!”


    少年時的豪言壯誌,依舊曆曆在目。


    但張懿卻已從意氣風發的少年變成了滿麵風霜的老人,那些跟他一起踏入朝堂的朋友也已是鬢角花白,步入了天命之年。


    他為他少年時的誓言奮鬥了一生,卻無沒有能力來力挽狂瀾,無法替大漢守住這並州之地。


    張懿將揉的發皺了帛書,放入了自己的胸口之中。


    他垂下了頭顱,深吸了一口氣,轉過身對著李恩言道:“在南方的營牆上升起三麵藍旗……”


    李恩微微有些恍惚,開口道:“使君……”


    張懿閉上了雙目,沉聲言道:“一切罪責,一切後果,皆有我張懿一力承擔。”


    “日近黃昏,已經沒有多少的時間讓我們猶豫了,去吧……”


    “諾。”


    李恩行了一個軍禮,低頭應諾,帶著張懿的將令匆匆的離開了指揮的高台。


    高台下,一陣人嘶馬沸。


    張懿看著遠去的李恩,握緊了腰間的漢劍。


    他寧願承受天子的責罰,寧願搭上通敵的罪名,也不願意成為並州,成為大漢的罪人,丟掉並州之地,把並州數十萬百姓放置在匈奴人的鐵蹄之下。


    張懿吐出一口濁氣,看著身前一眾將校喝令道:“擊聚兵鼓,集結營壘中所有的騎兵。”


    ……


    漢軍營壘南麵的營牆上,緩緩升起了三麵藍旗。


    “藍旗!是藍旗!”


    呂布跟和眼尖,漢軍的藍旗剛剛升起,他就已經先眾人一步發現了漢軍營壘的變化。


    許安提著的一顆此時終於放了下來,在南牆三麵藍旗,是他和漢軍約定的信號,如果張懿同意許安的方略,願意配合許安,那麽就在南牆升起三麵藍旗。


    如果張懿不答應,不願意配合,那麽許安隻有在日落之前撤離漢軍的營壘,返迴永安城,保全黃巾軍的主力。


    但也就此將戰爭的主動權交到了匈奴人的手中,沒有了漢軍騎兵的配合,黃巾軍僅僅憑借著少量的衝擊騎兵,現階段根本無法在野戰中,徹底擊敗匈奴的胡騎。


    隻有放任匈奴人進犯,繼而攻下整個並州,將並州之地作為其牧馬之地。


    “咚!”“咚!”“咚!”


    渾厚的鼓聲在漢軍營壘中響起,許安的神情為之一振。


    這是漢軍的騎兵集結的鼓聲。


    “跟來我!”


    許安手持長戟,驅策著棗紅馬登上了一座略高些的土丘。


    匈奴人顯然不願意放棄殲滅太原郡漢軍主力這一絕好的機會,他們仍然遊戈在漢軍營壘外的曠野之上,如同草原上狩獵的群狼一般,正在等待著機會。


    天色漸暗,夕陽在天邊染紅了群山間的雲彩,變成了紅紫的晚霞。


    激昂的戰鼓聲響起,斜陽灑下的金光照耀在了眾人的身上,在黃巾軍的旌旗還有盔甲之上都渡上了一層金光。


    漢軍營壘的喊殺聲更為激烈,匈奴的胡騎已經打破了營牆,破入了漢軍的營壘。


    成群結隊的匈奴人,唿喊著本民族的語言,蜂擁著向前。


    “我部前鋒已經攻入漢軍營壘北麵,東麵營壘漢軍的抵抗力度正在減弱。”


    一名手持著令旗的匈奴的遊騎,疾馳而來,也給須卜骨都候帶來了一個絕好的消息。


    “好!”


    須卜骨都候聞言神情一振,多時的猛攻,終於是有了迴報。


    之前他下令強攻,就是注意到漢軍的營壘好像建立有些薄弱,當須卜骨都候帶著匈奴胡騎趕到時,這些漢軍還在匆匆加固著營壘。


    他猜想可能是因為張懿帶兵是想要進攻永安城,配合在河東郡南部的於夫羅進取黃巾軍控製的河東。


    這處營寨隻是臨時的營寨,所以漢軍並沒有花太多的功夫。


    這也給了須卜骨都候可趁之機,所以在沒有打造攻城的用具之時,還是派出了隻攜帶少量器具的軍隊攻擊漢軍營壘,為的就是不讓漢軍有時間繼續加固營寨。


    “命左右兩翼,繼續戒備黃巾軍,襲擾不要停止,前軍從北麵營牆入內,攻取漢軍營壘。”


    須卜骨都候揮動著馬鞭,下達著軍令。


    “將我的大纛旗,再向前移動一裏,讓攻入營壘的匈奴勇士卒,都能看到我須卜骨都候的旗幟!”


    “傳令下去,目標隻有一個,那就是張懿的人頭!取下張懿人頭者,賞千夫長之職,良馬百匹,牲畜千匹!”


    上百名傳令的匈奴斥候,將須卜骨都候的話傳向了四方,匈奴騎陣之中轉瞬間已是沸騰了起來,無數匈奴的胡騎嗷嗷叫喚著,想要用手中的兵刃為自己取下功勳。


    “嗚————“


    在連綿不絕的角號聲,無數匈奴的胡騎已經策馬揚鞭,衝鋒在前,想著漢軍的營壘蜂擁而去。


    須卜骨都候輕輕揚起馬鞭,打馬上前,他要親自指揮,阻攔黃巾軍和漢軍的交匯。


    匈奴人龐大的騎陣也隨著須卜骨都候的軍令,分成了四陣。


    左右兩翼,襲擾著漢軍東西兩麵的營壘,同時戒備,襲擾著黃巾軍。


    前陣已經攻入了漢軍的營壘,而更多的匈奴胡騎則是聚集在中軍。


    須卜骨都候將在中軍集結了大量的精銳,這是須卜骨都候手中能一錘定音的力量,也是左胡各合的精銳所在,輕易不能動用。


    ……


    “匈奴胡騎已經攻破北麵營牆。”


    “匈奴胡騎已經攻破北營第二道防線。”


    “匈奴胡騎已經攻破北營第三道防線。”


    ……


    一個個不好的消息傳入的張懿的耳中。


    張懿緊了緊頭上金盔的束帶,從親衛的手中接過了馬槊。


    迴頭看去,身後是無數頂盔摜甲,目光堅毅的漢軍騎兵,是無數張風塵仆仆的臉。


    聚兵的戰鼓聲已經停止,匈奴人的威脅越發的逼近。


    耳旁有的,隻是匈奴人集結所用角號聲。


    戰馬嘶鳴,兩千餘名漢軍騎兵,已是在張懿的帶領下,緩緩向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天之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羅小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羅小明並收藏黃天之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