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行山的山間小道之上舉目望去,映入眼簾的隻有那連綿起伏,無窮無盡的山巒。


    如同薄紗般的雲霧穿行在群山之間,獸鳴鳥叫不覺於耳,飛禽走獸行走騰躍於山間。


    在太行山南部的一處山道上,一隊隊的頭裹著黃巾,手持著長矛的黃巾軍軍士正埋頭前進,而黃巾軍的將校則帶著親衛,走在山道外側,盡職盡責的維持著隊列的行進。


    不時有背負著負羽的傳令騎士,手持著令旗,他們驅動著座下的健馬匆匆往返於軍隊前後,將軍中將校的軍令傳達至隊列各處。


    數十名黃巾軍的騎士環衛著在土黃色的大纛下,上百名黃天使者緊隨其後,在黃天使者軍陣之中除去隊率和軍候的軍旗外,還有一杆隻比大纛矮小了一些的旗幟。


    那是許安給黃天使者單獨設計了一麵軍旗,以黃色作為底色,在旗幟的三分之一處勾畫著一團圓形的黑色虎紋


    因為軍中盔甲逐漸增多,一些將校和軍士也穿上了盔甲,再用盔甲劃分黃天使者和普通軍士,有些難以辨識。


    所以許安讓所有的黃天使者的背上都插上了一杆土黃色的背旗,和一般黃巾軍什長背後的土黃色純色背旗不同,黃天使者的旗幟也如同他們的軍旗一般勾畫著一團黑色虎紋。


    黃巾大軍浩浩蕩蕩,黃巾軍的斥候如同雨點一般被撒入群山。


    許安披著一身厚重的大鎧,騎在一匹棗紅色的戰馬上,山風吹襲而來,將他身上土黃色的戰袍在風中獵獵作響,也將他身後隊列中無數的旌旗卷起。


    大軍轉過山道,迎麵豁然開朗,山風之中,在遠處的山坡上,漫山遍野插滿了黑色的軍旗,不遠處赤石嶺的山頂營寨上無數軍士來來往往,山腳下亦有一處大寨,也隔斷了黃巾軍南去的道路。


    此處路途南下的道路,便是赤石嶺山下的那片寬廣的河穀,而這片河穀在這短短數月,已經葬生了上千名生靈了。


    於毒留守的軍士,在赤石嶺的北方,也就是現在許安的腳下,那座名為磐石嶺的山丘,距離赤石嶺也有四裏左右的路程。


    許安站在山道的突起處,看著腳下的群山,赤石嶺雖大,但是並不能容納數萬大軍的交戰,戰場其實頗為狹長,河穀的寬度不過兩裏的長度,兩麵就是高山,根本無法行人。


    “按預定計劃,在磐石嶺山腰紮營,通令全軍,加速前進!”


    許安調轉馬頭,揚起馬鞭,往山道下快速馳去,身後數十名甲騎緊隨而去,從正在行軍的黃巾軍軍士旁側唿嘯而過。


    當那高高聳立著的土黃色大纛旗掠過時,隊列中的黃巾軍軍士都盡皆舉起了手中的兵刃,向著許安歡唿致敬。


    傳令兵手持著令旗,將許安的軍令傳向四方。


    “大纛有令,加速行軍!”


    “大纛有令,加速行軍!”


    “大纛有令,加速行軍!”


    山道上緩緩前進的黃巾大軍,在得到軍令的下一刻,便加快了行軍的速度。


    如果有人在雲層之上,就能看到,黃巾軍行軍的隊列此時正如同一條湍急的江流一般。


    ……


    此時已是中平二年六月中旬,雖說於毒是主動歸順,但於毒麾下加上白繞和畦固兩人,共計三萬多人,兵員總數和許安此番南下帶的軍士相差無幾。


    許安將劉辟和他統率的三部軍兵盡數留下,駐紮在老虎寨和老虎山下的大寨中。


    因為白繞寨算是唯一北上的通道,所以許安也留下了龔都麾下一部的兩千多人的軍兵來鎮守,還從自己和張燕手下還分出了兩部的軍兵去接受於毒麾下一些重要的據點和關卡。


    還有就是作為偏師去騷擾南下的另外兩處關卡,青岩絕和濁泉穀,防止楊奉將兵力集中。


    也因為如此,所以此番進攻楊奉,黃巾軍方麵其實隻有,許安直轄的兩部黃巾,還有張燕麾下的一部黃巾和龔都的兩部黃巾,共計隻有一萬一千餘人。


    然後便是被簡單整編了以後的於毒部,大概三部的軍士約莫七千餘人,白繞和畦固各帶了一部的軍士。


    許安軍方麵,共計兩萬三千餘人。


    楊奉方麵,赤石嶺山頂是楊奉軍的中軍,此處駐紮了三千餘人,由楊奉親自坐鎮。


    赤石嶺嶺下又設一處大營,也就是河穀大營,由徐晃鎮守,楊奉不僅給他點了四千名步軍,還加上了幾乎所有的馬軍,雖然楊奉軍中戰馬不多,但東拚西湊也湊到了五百餘騎。


    至於苦唒,他在他所守的關卡隻留下了數百名軍士,幾乎是傾巢而出,帶了三千餘人參戰,被楊奉安置在了赤石嶺另一側的山腳,和河穀大營相對的方向,兩營隔了一裏的路程。


    而在這兩處大營之中,在赤石嶺的山腰處,楊奉軍還有一處營寨,是由楊奉弟弟楊恩鎮守,也有三千餘人,作為楊奉中軍的屏障,也可以支援兩側的營寨。


    對於此戰楊奉幾乎毫無保留,將所有的家底都拉了出來,此戰他楊奉隻能勝不能敗,敗了就是萬丈深淵,成了山中的“京觀”。


    楊奉軍中諸多頭領也聽聞了“京觀”一事,出入為盜匪,誰人手上沒寫無辜人命,就算沒有,那雷公麾下可是大小統領近百人被許安盡數誅殺。


    這樣一來,楊奉軍中的士氣反而是詭異的高昂了起來,頗有種破釜沉舟的氣勢。


    ……


    赤石嶺上,楊奉軍大營。


    一名背插著小旗的斥候匆匆趕來,翻身滾下馬鞍,來不及喘氣便快步走進了麵前的營帳中。


    營帳中,楊奉正和徐晃還有數名頂盔貫甲的軍官正圍在一副堪輿圖前商議著部署。


    斥候進營帳直接喊道:“黃巾軍前鋒已在磐石嶺山處紮營,現如今我軍斥候正和黃巾軍斥候交戰。”


    “再探。”楊奉抬起了頭來,將手中的馬鞭放在了案桌上,“終於來了……”


    “諸位,隨我出帳看看這傳言中的許安到底有幾斤幾兩。”


    楊奉按住腰中的佩刀,心中略微安穩了一些,穩了一下心神,率先走出了營帳。


    徐晃和帳中的軍官也是跟著楊奉一並走出了大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天之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羅小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羅小明並收藏黃天之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