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棋繡橘心裏著急,卻因為害怕亦袂生風,不敢走得太快。
二人躡腳躡手,偶人一般的慢動作再次逗樂了迎春,迎春再次噗嗤一樂:“快些噤聲,叫人聽了去又該笑話了,孩子滿地跑了,還驚豔什麽呢!再是驚豔也不過是昨夜黃花了!沒聽見國親王妃的話麽,王母娘娘帶著金童玉女呢,”
繡橘忙不迭將迎春都頭蓋住:“主子您今兒要聽話喲,這個蓋頭不能自己個揭,”
迎春不耐煩她羅嗦,伸手擋住頭頂:“哎喲,都老夫老妻了,還鬧什麽揭蓋頭,又不是沒見過呢!”
迎春正跟司棋推拒,乾元帝笑盈盈的聲音先進來了:“梓潼這話可說錯了,雖是老夫老妻了,可是朕每日瞧見梓潼都會驚豔喲!”
繡橘快手快腳給迎春改好了蓋頭,腳下麻溜得迴歸自己位置,背向龍床,盯著龍鳳燭台去了。
乾元帝這裏喜盈盈輕飄飄的靠近龍鳳帳,全福太太一溜四個走了進來,最前麵一位捧著合歡酒,隨後,乾元帝再用金秤杆挑下了龍鳳蓋頭。
迎春直覺眼前一亮,迎麵對上笑眯眯的乾元帝。
迎春眼眸輕睨乾元帝,淺淺一笑低下頭去。真個是芙蓉如麵,媚眼如絲兒。
乾元帝頓時春心蕩漾,心搖旗鼓起來,丹田之下如炙激流四散開去,身子頓時酥了一半,火燙燙的龍爪撫上迎春麵頰,順勢勾起迎春的下頜,眼中驚豔與欲望交織,最是那一顆櫻唇,鮮豔欲滴。
乾元帝腦袋一陣眩暈,不由自主低下頭去。
第三位全福太太等著帝後雙雙合飲合巹酒呢,她原本端著酒盞盤兒低頭跪著,卻是就不見乾元帝動靜,偷眼覷見乾元帝急色墨陽,不由抿嘴偷樂,暗暗高舉子孫餑餑,聲音有些顫抖:“請聖上與皇後品嚐。”
乾元帝聞言方知結婚儀式上位完結,趕緊的收腹挺胸,長長吸口氣兒,伸手夾起一個子孫餃子喂給迎春遲了,自己也挑了一個囫圇個咽了。
照例,全福太太笑盈盈的追問:“皇後娘娘,生不生?”
迎春抿嘴微笑:“生啊!”
乾元帝的聲音中氣十足,笑意盎然:“生啊,當然生,年年生!”
正給帝後栓袍邊的全福太太強忍著笑意,手指隻是發抖,差點沒法打結子。
大殿上傳來一陣哄堂大笑,特別是熙郡王北靜王幾個聲音笑得響亮。
隨後,熙郡王幾個在外麵喊得山響:“聖上,臣弟等著給您敬酒,……祝賀您百子千孫……
……年年有今日……
……歲歲有今朝……
……日日入洞房……
……夜夜八迴郎……
哈哈哈哈!
得虧是沒人敢鬧皇帝的洞房,否則也不知道這些位高爵顯的天之驕子愣頭青們會幹些什麽。
乾元帝這迴一次充當了蹩腳的剝筍工,迎春頓時雨後荷花別樣嬌了!
迎春因為長期飲用靈泉水,渾身肌膚雪白粉嫩,真乃是膚若凝脂,又因為迎春身子成熟,心裏也因為生了孩子做了媽媽成熟起來。
乾元帝以後位相酬,這其實就是古代男人對女人愛情的承諾,許以妻為。
迎春放開身心,全身心接納乾元帝。
熟透的身子乾元帝挨上來的瞬間一如三月的桃花,瞬間變成了胭脂色。
乾元帝的感覺則是如臥錦上,讓他不由自主想要攻城略地,他瞬間迷失了,一如初懂人事的少年一般,瘋狂的緊急探索,隻想把迎春揉進體內,囫圇個吞了才能滿足。
胭脂色迎春也瞬間化身妖媚一般的舞者,舒展,纏繞,綻放。
迎春之前因為害怕乾元帝人過四十,體力不濟,提乾元帝準備了濃縮的琥珀靈酒,以便乾元帝泄陽不傷身,孰料經給自己找惹禍端。
亦或是迎春今日太嫵媚,亦或是美酒做媒,亦或是這一陣子迎春替乾元帝滋補的太過了。乾元帝一上龍床變成狼,索取無度,竟然一夜之間八次郎!
迎春雖然生了孩子,身心成熟,可是也抵不住八次舞動啊?
最後,乾元帝得意洋洋,心曠神怡。迎春卻是直接累得昏睡過去。
乾元帝再要親昵,迎春渾身阮成一灘泥,再也無力承寵了。
乾元帝這才意猶未盡,收了雲雨!
這一夜,除了迎春直接暈菜之外,許多人都被乾元帝逼出了體內蟄居的欲念。
之前曾經口口聲聲不出宮要陪伴迎春一生的司棋瞬間手腳酥軟,頓時響起潘又安那如畫眉眼,鋼鐵一般的虎抱。
繡橘被司棋氣喘籲籲趴在懷裏,心搖旗鼓,摸著火燙燙的粉腮,想著馮紫英手下那個一等侍衛委實不錯,那胳膊應該比乾元帝更有力量,將自己抱起跑向床鋪應當毫無費力吧!
最倒黴的是跪在帳幔外邊的敬事房的幾位秉筆太監,兩位小太監直接癱在地上,麵紅耳赤手腳隻是顫微,心裏隻是哀求:皇上爺,您家呻吟小些呢,你才們身殘心沒殘也!
總管太監塗海瞧見兩個猴崽子熊樣子,暗暗瞪視幾眼,卻沒吭聲,卻是他自己也好不了多少,他彎腰駝背羅圈腿兒,口水肆意砸吧嘴兒:沒想到自己神功打滾三十年了,修煉還是不到家啊,怎麽的就饞嘴涎垂起來了?
哎喲,看來自己距離古井無波的境界還遠著呢!
這個輪休日,是該出去瞧瞧那買來養老的老婆孩子了。
第173章
大婚之後,乾元帝便每日歇在坤寧宮。
迎春猶如怒放的花枝,馥鬱的蜜桃,讓乾元帝食髓知味,忙忙碌碌采摘一月,尚未饜足。
一時之間,迎春寵冠後宮,醋倒了無數宮嬪。
之前元春受寵,乾元帝也不會經月裹足不出,初一十五要去坤寧宮臨行徐氏,三五日之間也會去儲秀宮看一看那些寶林美人。
楊瑾瑜得寵也不過是晉級快些,從來沒有斷過別的宮妃路。
如今這般三千弱水獨飲一瓢的事情,從未有過。
如此一月在半月,嬪妃們改而去往寧壽宮去給太後娘娘請安了。
尤其是一早一晚乾元帝前往坤寧宮的時節,那坤寧宮前麵的禦花園禦街則成了嬪妃們爭奇鬥豔的戰場了。
隻可惜,乾元帝每每一句:愛妃平身,散了吧!
莫說嬪妃們奢望情話無有一句,就是一個眼神也欠奉了。
皇後獨寵不僅逗惹得滿宮廷的嬪妃成了開屏的孔雀,連累的整個朝堂也為之而動。因為乾元帝已經決定五月選秀,朝臣們不好再行多言多語,後宅的夫人們則四處活動起來。
最後,各種勢力匯集到四大郡王府老誥命身上,四月十五老誥命們進宮請安,言語之間也有了帝後恩愛之言。
帝王之家無私情,帝王之家,帝後和諧則可,帝後恩愛不足道。
朝廷上多少大臣眼睛盯著呢。
皇帝的寵愛需要平衡播撒,雨露均沾,才能穩固朝廷的各種勢力,以便朝堂上萬眾一心,襄助聖君。
太後娘娘有心提醒,卻也知道並非迎春之過。
遂悄悄提醒乾元帝:“皇後美貌端方,人品貴重,你看重些也是應當,隻是皇帝子嗣單薄,還是要雨露均沾方好。”
乾元帝卻自有章程,言道:“母後擔憂兒子知道,隻是兒子自有考量,從前徐氏無出,以致眾嬪妃走火入魔,連累三位皇兒不得善終,朕實在怕了。如今佑哥兒雖是嫡出,頗為孤單,將來也沒有兄弟幫襯,兒子有心讓皇後再產嫡子,一為佑哥兒助力,二位穩定人心,免得庶子長於嫡子,群臣再生異心,動搖國本。”
太後聞言,想起秦家掀起的風波,深有感觸,再有孤孤單單四皇子,生母為人所謀,養母鋌而走險,落得個地位尷尬,太後心中一陣黯然,頷首歎道:“皇帝慮得極是。”複又蹙眉:“宗人府已經擇定了入選秀女,五月就要進宮,宮中已經六年沒有選秀,再要押後,恐怕難安眾臣之心喲。”
乾元帝笑道:“母後安心,兒子隻是讓皇後先產嫡子,並非取消選秀,待皇後再產嫡子,地位穩固之後,朕會擇賢者廣施雨露。”
太後娘娘頷首莞爾。
這才是了,自己擔心多餘了,帝王家哪有情種呢!
帝王家不必尋常人家,帝後不合影響國祚,但是皇帝癡情更加壞事。
想著迎春容顏雖是越來越美,卻是舉止端方大氣,堪當國母。
皇帝大事不糊塗,正是事事順心。
卻又道:“為了不落人口實,皇帝還是要往別宮走一走,至於孩子,母後吩咐敬事房就是了。”
乾元帝其實有自己密不可宣的隱私,他不知道自己經曆了徐氏於元春雙重厭憎之後,再對上別的女人能不能夠再展雄風,卻是太後言之有理,不可推拒,也隻好見機行事了。
心裏想著,既然不肯避免要跟別的女人解除,不如先拿元春試一試,倘若能成,也不耽擱五月選秀,如若不成,少不得還要讓皇後獨寵了。
乾元帝這裏正在思慮,卻聽得一陣歡笑傳來:“王爺,公主,您們慢些,太後娘娘等著呢,也不會跑,不著急!”
下一刻,太後娘娘福姐兒我進懷裏了:“皇祖母,福姐兒好想您呢,都是哥哥不好,偏要壓著福姐兒臨帖,您瞧瞧,手腕子都寫腫了喲!”
太後娘娘摟著福姐兒衝著正在躬身行禮佑哥兒挑挑每逢:“快些過來讓祖母瞧瞧,真是啊,我的乖孫女吃苦了!”
迴頭嗔怪佑哥兒:“妹妹還小呢,不著急,下次不許啊,別跟你父皇學,學問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再者,妹妹是女孩子,也不考狀元呢。”
佑哥兒真是有冤無處訴,明明是福姐兒自己被兩位姐姐嘲笑了,纏著自己要學習字,怎麽到了祖母嘴裏就成了自己嚴苛了?
虧得自己還以為皇祖母聖明。
佑哥兒雙眉皺成土蠶樣,嘟嚕嘴巴,想要苦笑,又不敢,怕惹了祖母不開心。心中歎息不已:看來女人都是一樣難纏的,妹妹不講理,黑裏說成白,有理無理都有理。
偏母後總說什麽男子漢大丈夫,要保護妹妹,愛護妹妹。
母後跟前沒法子說理,原本還道皇祖母最公正,寄希望祖母主持公正呢,卻也是糊塗判官,斷案不清。
佑哥兒隻歎息,這宮中女人自己是個個惹不起啊!佑哥兒認清形勢,終於認命作揖:“孫兒知道了!“轉頭給福姐兒賠小心:“是哥哥性急了,下次不會了,妹妹諒解則個!”
太後娘娘抹稀泥:“福姐兒快些兒笑笑,哥哥都認錯了!”
福姐兒得意衝著哥哥做鬼臉,迴頭衝著祖母直扁嘴:“原諒也可以啊,可是,福姐兒還是心裏不高興,今兒父皇去了南書房,哥哥得了父皇禦賜香妃竹柄的扇麵呢……”
太後聞言頓時笑了,手指一點福姐兒鼻尖:“鬼丫頭喲,你父皇給你的東西還少呢,祖母可是記得,你習字兒帖兒是你父皇親自打得影本呢!”
福姐兒撅嘴不樂,摟著太後的脖子隻是蹭蹭:“祖母啊,那怎麽一樣呢,皇兄得的可是獎賞呢!”
賞賜跟獎賞當然不一樣,一個憑的是寵愛,一個憑的是本領。
太後聞言樂了,猴精的丫頭,他倒是分得清楚。
榮慧敏慧被元春壓服的規規矩矩,儀態且是端方,隻是太後少了繞膝之樂,故而,太後娘娘十分寵愛精靈古怪愛撒嬌的福姐兒,被福姐兒叫聲笑語直蹭蹭,一顆心肝頓時軟成一灘水。
太後手裏拍哄著福姐兒,笑眯眯迴頭哄騙一本正經行禮的大孫子:“哎喲,咱們佑哥兒真不錯喲,才上一年書房就得了父皇獎賞了?拿給祖母瞧瞧可好呢?”
佑哥兒一聽這話,心裏頓覺不好,這扇子隻怕有去無迴了。
隻是祖母要看,豈能違拗呢。
佑哥兒乖乖奉上折扇。
太後娘娘接了慢慢展開,頷首讚道:“嗯,你們父皇的字兒啊,越發進益了!”
福姐兒伸手捧住,歪頭衝著祖母眯眯笑:“這是自然呢,孫女兒可是聽說了,父皇上書房之前,已經跟著皇祖母習字兒了,母後還說了,皇祖母年青的時候就是江南有名的才女兒,皇爺爺曾說,皇祖母不愧姓甄,文采風流,樣貌脫俗!”
二人躡腳躡手,偶人一般的慢動作再次逗樂了迎春,迎春再次噗嗤一樂:“快些噤聲,叫人聽了去又該笑話了,孩子滿地跑了,還驚豔什麽呢!再是驚豔也不過是昨夜黃花了!沒聽見國親王妃的話麽,王母娘娘帶著金童玉女呢,”
繡橘忙不迭將迎春都頭蓋住:“主子您今兒要聽話喲,這個蓋頭不能自己個揭,”
迎春不耐煩她羅嗦,伸手擋住頭頂:“哎喲,都老夫老妻了,還鬧什麽揭蓋頭,又不是沒見過呢!”
迎春正跟司棋推拒,乾元帝笑盈盈的聲音先進來了:“梓潼這話可說錯了,雖是老夫老妻了,可是朕每日瞧見梓潼都會驚豔喲!”
繡橘快手快腳給迎春改好了蓋頭,腳下麻溜得迴歸自己位置,背向龍床,盯著龍鳳燭台去了。
乾元帝這裏喜盈盈輕飄飄的靠近龍鳳帳,全福太太一溜四個走了進來,最前麵一位捧著合歡酒,隨後,乾元帝再用金秤杆挑下了龍鳳蓋頭。
迎春直覺眼前一亮,迎麵對上笑眯眯的乾元帝。
迎春眼眸輕睨乾元帝,淺淺一笑低下頭去。真個是芙蓉如麵,媚眼如絲兒。
乾元帝頓時春心蕩漾,心搖旗鼓起來,丹田之下如炙激流四散開去,身子頓時酥了一半,火燙燙的龍爪撫上迎春麵頰,順勢勾起迎春的下頜,眼中驚豔與欲望交織,最是那一顆櫻唇,鮮豔欲滴。
乾元帝腦袋一陣眩暈,不由自主低下頭去。
第三位全福太太等著帝後雙雙合飲合巹酒呢,她原本端著酒盞盤兒低頭跪著,卻是就不見乾元帝動靜,偷眼覷見乾元帝急色墨陽,不由抿嘴偷樂,暗暗高舉子孫餑餑,聲音有些顫抖:“請聖上與皇後品嚐。”
乾元帝聞言方知結婚儀式上位完結,趕緊的收腹挺胸,長長吸口氣兒,伸手夾起一個子孫餃子喂給迎春遲了,自己也挑了一個囫圇個咽了。
照例,全福太太笑盈盈的追問:“皇後娘娘,生不生?”
迎春抿嘴微笑:“生啊!”
乾元帝的聲音中氣十足,笑意盎然:“生啊,當然生,年年生!”
正給帝後栓袍邊的全福太太強忍著笑意,手指隻是發抖,差點沒法打結子。
大殿上傳來一陣哄堂大笑,特別是熙郡王北靜王幾個聲音笑得響亮。
隨後,熙郡王幾個在外麵喊得山響:“聖上,臣弟等著給您敬酒,……祝賀您百子千孫……
……年年有今日……
……歲歲有今朝……
……日日入洞房……
……夜夜八迴郎……
哈哈哈哈!
得虧是沒人敢鬧皇帝的洞房,否則也不知道這些位高爵顯的天之驕子愣頭青們會幹些什麽。
乾元帝這迴一次充當了蹩腳的剝筍工,迎春頓時雨後荷花別樣嬌了!
迎春因為長期飲用靈泉水,渾身肌膚雪白粉嫩,真乃是膚若凝脂,又因為迎春身子成熟,心裏也因為生了孩子做了媽媽成熟起來。
乾元帝以後位相酬,這其實就是古代男人對女人愛情的承諾,許以妻為。
迎春放開身心,全身心接納乾元帝。
熟透的身子乾元帝挨上來的瞬間一如三月的桃花,瞬間變成了胭脂色。
乾元帝的感覺則是如臥錦上,讓他不由自主想要攻城略地,他瞬間迷失了,一如初懂人事的少年一般,瘋狂的緊急探索,隻想把迎春揉進體內,囫圇個吞了才能滿足。
胭脂色迎春也瞬間化身妖媚一般的舞者,舒展,纏繞,綻放。
迎春之前因為害怕乾元帝人過四十,體力不濟,提乾元帝準備了濃縮的琥珀靈酒,以便乾元帝泄陽不傷身,孰料經給自己找惹禍端。
亦或是迎春今日太嫵媚,亦或是美酒做媒,亦或是這一陣子迎春替乾元帝滋補的太過了。乾元帝一上龍床變成狼,索取無度,竟然一夜之間八次郎!
迎春雖然生了孩子,身心成熟,可是也抵不住八次舞動啊?
最後,乾元帝得意洋洋,心曠神怡。迎春卻是直接累得昏睡過去。
乾元帝再要親昵,迎春渾身阮成一灘泥,再也無力承寵了。
乾元帝這才意猶未盡,收了雲雨!
這一夜,除了迎春直接暈菜之外,許多人都被乾元帝逼出了體內蟄居的欲念。
之前曾經口口聲聲不出宮要陪伴迎春一生的司棋瞬間手腳酥軟,頓時響起潘又安那如畫眉眼,鋼鐵一般的虎抱。
繡橘被司棋氣喘籲籲趴在懷裏,心搖旗鼓,摸著火燙燙的粉腮,想著馮紫英手下那個一等侍衛委實不錯,那胳膊應該比乾元帝更有力量,將自己抱起跑向床鋪應當毫無費力吧!
最倒黴的是跪在帳幔外邊的敬事房的幾位秉筆太監,兩位小太監直接癱在地上,麵紅耳赤手腳隻是顫微,心裏隻是哀求:皇上爺,您家呻吟小些呢,你才們身殘心沒殘也!
總管太監塗海瞧見兩個猴崽子熊樣子,暗暗瞪視幾眼,卻沒吭聲,卻是他自己也好不了多少,他彎腰駝背羅圈腿兒,口水肆意砸吧嘴兒:沒想到自己神功打滾三十年了,修煉還是不到家啊,怎麽的就饞嘴涎垂起來了?
哎喲,看來自己距離古井無波的境界還遠著呢!
這個輪休日,是該出去瞧瞧那買來養老的老婆孩子了。
第173章
大婚之後,乾元帝便每日歇在坤寧宮。
迎春猶如怒放的花枝,馥鬱的蜜桃,讓乾元帝食髓知味,忙忙碌碌采摘一月,尚未饜足。
一時之間,迎春寵冠後宮,醋倒了無數宮嬪。
之前元春受寵,乾元帝也不會經月裹足不出,初一十五要去坤寧宮臨行徐氏,三五日之間也會去儲秀宮看一看那些寶林美人。
楊瑾瑜得寵也不過是晉級快些,從來沒有斷過別的宮妃路。
如今這般三千弱水獨飲一瓢的事情,從未有過。
如此一月在半月,嬪妃們改而去往寧壽宮去給太後娘娘請安了。
尤其是一早一晚乾元帝前往坤寧宮的時節,那坤寧宮前麵的禦花園禦街則成了嬪妃們爭奇鬥豔的戰場了。
隻可惜,乾元帝每每一句:愛妃平身,散了吧!
莫說嬪妃們奢望情話無有一句,就是一個眼神也欠奉了。
皇後獨寵不僅逗惹得滿宮廷的嬪妃成了開屏的孔雀,連累的整個朝堂也為之而動。因為乾元帝已經決定五月選秀,朝臣們不好再行多言多語,後宅的夫人們則四處活動起來。
最後,各種勢力匯集到四大郡王府老誥命身上,四月十五老誥命們進宮請安,言語之間也有了帝後恩愛之言。
帝王之家無私情,帝王之家,帝後和諧則可,帝後恩愛不足道。
朝廷上多少大臣眼睛盯著呢。
皇帝的寵愛需要平衡播撒,雨露均沾,才能穩固朝廷的各種勢力,以便朝堂上萬眾一心,襄助聖君。
太後娘娘有心提醒,卻也知道並非迎春之過。
遂悄悄提醒乾元帝:“皇後美貌端方,人品貴重,你看重些也是應當,隻是皇帝子嗣單薄,還是要雨露均沾方好。”
乾元帝卻自有章程,言道:“母後擔憂兒子知道,隻是兒子自有考量,從前徐氏無出,以致眾嬪妃走火入魔,連累三位皇兒不得善終,朕實在怕了。如今佑哥兒雖是嫡出,頗為孤單,將來也沒有兄弟幫襯,兒子有心讓皇後再產嫡子,一為佑哥兒助力,二位穩定人心,免得庶子長於嫡子,群臣再生異心,動搖國本。”
太後聞言,想起秦家掀起的風波,深有感觸,再有孤孤單單四皇子,生母為人所謀,養母鋌而走險,落得個地位尷尬,太後心中一陣黯然,頷首歎道:“皇帝慮得極是。”複又蹙眉:“宗人府已經擇定了入選秀女,五月就要進宮,宮中已經六年沒有選秀,再要押後,恐怕難安眾臣之心喲。”
乾元帝笑道:“母後安心,兒子隻是讓皇後先產嫡子,並非取消選秀,待皇後再產嫡子,地位穩固之後,朕會擇賢者廣施雨露。”
太後娘娘頷首莞爾。
這才是了,自己擔心多餘了,帝王家哪有情種呢!
帝王家不必尋常人家,帝後不合影響國祚,但是皇帝癡情更加壞事。
想著迎春容顏雖是越來越美,卻是舉止端方大氣,堪當國母。
皇帝大事不糊塗,正是事事順心。
卻又道:“為了不落人口實,皇帝還是要往別宮走一走,至於孩子,母後吩咐敬事房就是了。”
乾元帝其實有自己密不可宣的隱私,他不知道自己經曆了徐氏於元春雙重厭憎之後,再對上別的女人能不能夠再展雄風,卻是太後言之有理,不可推拒,也隻好見機行事了。
心裏想著,既然不肯避免要跟別的女人解除,不如先拿元春試一試,倘若能成,也不耽擱五月選秀,如若不成,少不得還要讓皇後獨寵了。
乾元帝這裏正在思慮,卻聽得一陣歡笑傳來:“王爺,公主,您們慢些,太後娘娘等著呢,也不會跑,不著急!”
下一刻,太後娘娘福姐兒我進懷裏了:“皇祖母,福姐兒好想您呢,都是哥哥不好,偏要壓著福姐兒臨帖,您瞧瞧,手腕子都寫腫了喲!”
太後娘娘摟著福姐兒衝著正在躬身行禮佑哥兒挑挑每逢:“快些過來讓祖母瞧瞧,真是啊,我的乖孫女吃苦了!”
迴頭嗔怪佑哥兒:“妹妹還小呢,不著急,下次不許啊,別跟你父皇學,學問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再者,妹妹是女孩子,也不考狀元呢。”
佑哥兒真是有冤無處訴,明明是福姐兒自己被兩位姐姐嘲笑了,纏著自己要學習字,怎麽到了祖母嘴裏就成了自己嚴苛了?
虧得自己還以為皇祖母聖明。
佑哥兒雙眉皺成土蠶樣,嘟嚕嘴巴,想要苦笑,又不敢,怕惹了祖母不開心。心中歎息不已:看來女人都是一樣難纏的,妹妹不講理,黑裏說成白,有理無理都有理。
偏母後總說什麽男子漢大丈夫,要保護妹妹,愛護妹妹。
母後跟前沒法子說理,原本還道皇祖母最公正,寄希望祖母主持公正呢,卻也是糊塗判官,斷案不清。
佑哥兒隻歎息,這宮中女人自己是個個惹不起啊!佑哥兒認清形勢,終於認命作揖:“孫兒知道了!“轉頭給福姐兒賠小心:“是哥哥性急了,下次不會了,妹妹諒解則個!”
太後娘娘抹稀泥:“福姐兒快些兒笑笑,哥哥都認錯了!”
福姐兒得意衝著哥哥做鬼臉,迴頭衝著祖母直扁嘴:“原諒也可以啊,可是,福姐兒還是心裏不高興,今兒父皇去了南書房,哥哥得了父皇禦賜香妃竹柄的扇麵呢……”
太後聞言頓時笑了,手指一點福姐兒鼻尖:“鬼丫頭喲,你父皇給你的東西還少呢,祖母可是記得,你習字兒帖兒是你父皇親自打得影本呢!”
福姐兒撅嘴不樂,摟著太後的脖子隻是蹭蹭:“祖母啊,那怎麽一樣呢,皇兄得的可是獎賞呢!”
賞賜跟獎賞當然不一樣,一個憑的是寵愛,一個憑的是本領。
太後聞言樂了,猴精的丫頭,他倒是分得清楚。
榮慧敏慧被元春壓服的規規矩矩,儀態且是端方,隻是太後少了繞膝之樂,故而,太後娘娘十分寵愛精靈古怪愛撒嬌的福姐兒,被福姐兒叫聲笑語直蹭蹭,一顆心肝頓時軟成一灘水。
太後手裏拍哄著福姐兒,笑眯眯迴頭哄騙一本正經行禮的大孫子:“哎喲,咱們佑哥兒真不錯喲,才上一年書房就得了父皇獎賞了?拿給祖母瞧瞧可好呢?”
佑哥兒一聽這話,心裏頓覺不好,這扇子隻怕有去無迴了。
隻是祖母要看,豈能違拗呢。
佑哥兒乖乖奉上折扇。
太後娘娘接了慢慢展開,頷首讚道:“嗯,你們父皇的字兒啊,越發進益了!”
福姐兒伸手捧住,歪頭衝著祖母眯眯笑:“這是自然呢,孫女兒可是聽說了,父皇上書房之前,已經跟著皇祖母習字兒了,母後還說了,皇祖母年青的時候就是江南有名的才女兒,皇爺爺曾說,皇祖母不愧姓甄,文采風流,樣貌脫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