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銘費了一下午的口水,覺得自己榮升為了菜市口討價還價的大媽。茶水喝了大半壺,一直磨也隻磨到了兩千斤。
討錢界的業界良心。他默默的給自己豎了個旗幟。
“……”
終於消停下來,沉默了片刻,討價還價的兩位主力俱哈哈笑了起來。
談妥了送給徐澈的禮物,辛迪斯一邊肉痛、一邊簽了禮單,張銘伸手要接,卻被他扣下了。“我白白的送錢,好處還沒有。”
張銘一聽有門兒,露出個笑,將自己連夜準備的一本小冊子掏了出來。“請細看。”
辛迪斯的侍者接過了冊子,將冊子遞到了總督大人麵前。
頗厚的一疊東西,裏麵有各地方的特產的簡介,精致的粗糙的各式各樣,辛迪斯看的眼神發亮。
“絲綢倒可以先放一放,我能不能帶些蠶子和它們的食物迴去?女工呢?”
張銘頭上落下兩滴汗,這人半點不蠢,開口就要技術,隻得跟人打起太極:“我不能做主,你送了黃金之後可以先去問問皇帝陛下,”他看辛迪斯一臉不信,將自己官服上的五彩雉雞亮了亮,“我這職位的官員,在燕京可以抓出一大把。連你們國家的子爵都算不上,至多是個騎士。”
落日西沉,饒是張銘之前做了許多功課,多數事情猶未談攏,他得辛迪斯的欣賞是一迴事,談起錢則是另一迴事兒了。
不過,禮單還是到手了。
胡亂在館驛吃了些東西,他租了頂四抬轎子,迴了乾寧街。隨後換了常服,從家裏的偏門出去,換了頂二抬轎子,往同那位約定的地方去。
依舊是那間民宅,七拐八拐的進了間屋子。
他低著頭一路進去,待走到離一雙皂靴三米處時,做了個恭敬的拱手禮。
“你坐吧。”
張銘將禮單奉上,隨即匯報起了自己的任務:“霍蘭總督作風不似大周的官員,更似塞北響馬,……”
“太後身體今日不大好了。”
張銘身體一凜,假裝未聽到。
“你繼續說吧。”
“是……霍蘭國已有三萬軍駐紮於天竺,火炮火銃亦比成家軍先進……”
徐澈饒有興致的聽他說完,隨後道:“這些我均已知了,你放心吧,你的霍蘭朋友,我會見一見的。”他似乎心情頗好,還眨了眨眼睛。
張銘立時惶恐道:“這……不能算作朋友。”
徐澈立起身一甩袖子,對窗外弦月凝視了一番,“不給你升官,也是有考量的,我聽你字句裏對於黨爭避之不及,既然你無心於此,我、朕也不好勉強,許桓還算堪用,但到底是個蠢人。”
“所以,我準備,起複扶梁了。”
“不過,朕還是要多謝你。”
張銘腦子裏突然出現一句話:“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這是,年前時,淑妃娘娘托內人命我轉交給您的。”張銘取出一個小盒子,遞給了徐澈。
徐澈接過那盒子,打開一看,臉上便再難壓抑住笑意。
隨後,他臉色又變作了一塊木頭,開口道:“本來是想將你滅口的,既然如此,就算了。要什麽賞賜,也一並說了吧,以後,你就不用來此了,安心為官便是。”
這人給的賞賜,張銘突然覺得要好好想想。
徐澈見他猶豫,又道:“一時想不好也可以迴去慢慢想,令你內人托楠楠身邊的那位女官轉達便是。”
張銘腦子裏閃過一道靈光,“不必了,我已想到了。女子入宮便算嫁給了君主,我隻求娘娘能早日將我那妹子送出宮來,消了宮中名籍,從此迴我家做個普通人。”
徐澈思索了片刻,才想起張銘的妹子是誰,“這事不能立時辦到,她於楠楠還有大用,不過,朕應了你便是。”
張銘也知道青青已經一腳踏進其中,輕易出不來,但有這句承諾,他也能放心了。那孩子之所以入宮,還是因為自己幾年前對她說的一句戲言,“過幾日,有個姐姐會來問我要個人質。”
張銘隻道她那時年紀幼小,卻沒想到這樣一句話也被她記下了,還獨自悄悄的實踐,既然如此,他作為兄長,應當將她要迴來,然後體麵將她嫁出去,而不是就此在蕭牆之中耗費青春。
他與徐澈在宮外這樣見麵數次,從未跪過他,此時卻誠心實意的跪下,並低下了頭。
“謝陛下恩準。”
自那間民宅出來後,張銘坐上轎子,忽然長舒一口氣,他一個六品小吏,時不時的與掌權者會麵,壓力自然是有的,他今日出家門時壓根沒想到此後卻都不必再見了。當然啦,如果他以後升官了有上朝的資格,還是能一睹天顏的。
眼下住的宅子,收拾收拾,也好搬出去了,正巧永安侯家後麵那間屋子早就弄好了,眼下劉盛借了半間用作辦公,也不愁沒陽氣,請人打掃一番,買些古董字畫擺一擺,豆包兒的新屋子可以建一建,青青不知何時能迴家來住,但是也要盡早弄起來。
琳娘的花房也要搬,那才是個大工程。他盤算了一下,還需大半年,淑妃娘娘的嫁妝就可完璧歸趙了。
…………………………………………………………………
次日早朝退朝後,皇帝留下了幾位閣臣,同他們嘮起了家常。近日太後有恙,他日夜侍奉羹湯,昨夜一夢,突然見到了自己生母成氏,成氏稱住於妃陵難見成帝一麵,頗為想念,又深覺自己生前作為邊疆小族之女,四妃之末,拖累了皇帝的出身,但希望他不以為意,能夠做一代明君。
皇帝稱自己夢裏聞言大慟,醒來枕巾全濕,是以將幾位德高望重之臣留下,以商此事。
陳太師為首的幾位,提議追封成妃為孝康皇後。
另幾位以閆尚書為首的,則提議幹脆追封成妃為孝端康賢聖母皇後,並遷陵,與成帝合葬於秣陵。
皇上自然采了後一種提議,且龍顏大悅,賞了幾位大臣一人一柄玉如意。
☆、第100章 -
自那日見過徐澈之後,張銘雖長舒一口氣,卻仍舊時不時的要去辛迪斯所住的館驛當說客。不過,今時不同往日,辛迪斯作為霍蘭國的一等子爵,遠征三軍的總督,放低了姿態,向大周皇帝進獻了黃金十八萬兩,並奉上了一尊鑲紅嵌藍金象,據稱乃是某古國的國寶。
他手筆這樣恢弘闊綽,另京城一幹人眼睛脫眶,猶以他曾日夜眠宿的煙花柳巷為甚,京城女子一貫驕矜,連歌伎亦沾了三分,原先瞧他長的與漢人不同,也有人嫌棄的,現下當真是悔青了腸子。
徐澈得以不費吹灰之力追封自己母妃為聖母皇後,心情大好,自然而然的接見了這位異國來的使者,辛迪斯漢語雖差,勝在為人粗獷風趣,與京師士子的沉悶無趣大不相同。又聽聞此人仰慕華夏文化,想與大周通商往來,亦頗為意動。
如今閆尚書與陳太師成分庭抗禮之態,陳氏自然盛極,大半的天子門生亦是陳太師的門生,閆派則似隱隱有著勃勃生機,皇上登基即親政,對兩派向來不偏不倚,滿朝文武看來,他為人雖溫吞寬厚,卻秉直正派,雖當不成濟世聖君,當個守成明君卻是可以的。
現下見徐澈隱約有推翻世宗重典之嫌,往常俱唱對台戲的陳閆兩派,卻不約而同的唱空,力勸皇上三思。
徐澈年輕氣盛,猶不聽勸,陳太師無奈,驚動了養在溫陽行宮的陳太後,太後氣極,旋即迴宮,眼見其現出頹唐之色,年輕的皇帝才終於讓步。然而,辛迪斯畢竟天生聰穎,不知從哪兒聽來了古絲綢之路之說,直稱海上貿易與絲綢之路並無不同,同為兩國交好的紐帶。
霍蘭國乃是歐羅巴大陸的海上霸主,即便燕京人皆不信,近一年來,也陸續從前線軍報上得知他們已占據了南天竺,天竺與大周接壤,往來不過幾千裏之遙。如此一來,朝野便陷入了僵局。
張銘作為將絲綢之路透給辛迪斯的始作俑者,正在給豆包兒換尿布。
劉盛及瑾娘已將京中事務打點好,為了琳娘生孩子的事才又盤亙了數月,原本清明前就預備歸家,不過被他開口留下了。那日,他與劉盛長談了一番,兩人嘀咕了許久,劉盛便賴下不走了,預備著皇上點兵點將送貨出海,他好偷摸跟一船,先探探海上貿易的底,再作打算。
琳娘身子將養了大半,倒真應了當初韓大夫之說,生過豆包兒之後,她體內原先淤積不通的陰氣下行,倒不再像往常那樣時不時的身疲體虛了。
“你別給他穿那件兒,不是有件杏黃兒的嗎?那件搭著好看。”
張銘應了一聲,放下手裏的小衣裳,起身去豆包兒的衣櫃裏取那件杏黃兒的小褂子。這小娃娃長大了些,小衣裳小褂子小鞋子比爹娘加起來的都多,除開幾位與琳娘交好的婦人贈的,其餘都是她一手操辦的。
蘇師傅手下如今有十來個繡娘,琳娘一改往常的簡樸之風,為了兒子,大張旗鼓的訂了許多件,自己也下手做了好些。張銘觀察了許久,發覺她是沉浸在了打扮孩子的樂趣中,便一哂了之。
自有了這孩子,琳娘的注意力有八分到了他身上,隻餘兩分給張銘,舉個例子,他往常若是同她撒嬌道句渴,她便會仔仔細細的去煮茶或是烹湯,用足十二分心思,眼下他若是哪兒不舒坦,得求個半日才得半個眼神。
張銘心下不忿,放下了新取來的小褂子,忍不住伸手在豆包兒的嫩下巴上撓了撓,剛想衝他作個鬼臉,這平日裏乖巧安靜的孩子,突然就小嘴兒一癟,哭了起來。張銘慌手慌腳的將他抱起來哄,結果人不買賬,哭得更厲害了。
還沒等他喊琳娘來做救星,她就急匆匆的走了過來,劈手從他懷裏奪過孩子,埋怨道:“才讓你看這麽一小會兒,就給弄哭了,豆包兒平日裏都不哭的。”
張銘委屈道:“我哪知道……”
“行了行了,我看看,剛換了尿布,也沒哪兒磕著碰著了……”
“是餓了吧?”
“嗯,大概,我抱他去奶娘那兒。”言畢,琳娘就抱著豆包兒往外間走去了。
張銘歎了口氣,坐在桌上喝了半杯涼茶。因為不知琳娘還有什麽吩咐,他也不敢亂走,隻能繼續等在屋裏。
琳娘將孩子抱到奶娘那,他一吃到奶,就不再哭了,奶娘是個溫順人,帶豆包兒也許久了,豆包兒靠著她喝奶,喝了不久就眯上了眼睛,睡著了。
琳娘想將他抱迴屋去,奶娘輕聲道:“夫人,外頭風大,讓小少爺在我這屋睡會兒吧,等他醒了,我就將他抱迴您那兒去。”
琳娘躊躇了一番,便點頭應了一聲好。想抬手摸摸孩子的腦門,又擔心吵醒他,就垂下了。
待她迴到屋裏,張銘見她空手而迴,沒帶著孩子,便問:“又睡著了?”
“嗯。”
張銘輕笑了一聲:“這寶孩子,天生能吃能睡。”
琳娘突然歎了口氣,卻不再說話。
張銘看她這樣,便疑惑道:“怎麽了?”
“豆包兒在顧嫂子處比在咱們這兒都久,我抱他去的路上還直哭,喝上奶了就不哭,往後可是要和我不親了。”
張銘覺得她杞人憂天,仍舊開口安慰道:“是你親生的,當然跟你最親了,眼下他什麽也不懂,隻知道吃吃睡睡,哪裏知道你愛他?”他一個忍不住,話裏就透出些酸味兒。
“相公,你這幾日怎麽說話陰陽怪氣的?”
張銘一噎,強笑道:“哪有?你想多了吧。”
琳娘起身捏捏他的鼻梁,忽得露出個笑,湊上去在他嘴上親了一口。
張銘極少被她這樣調戲,立時紅了麵皮,像個忸怩的小少爺似的將頭往邊上撇了撇,“嘖……”
琳娘又笑,坐迴了原處,“咱們將上個月的賬來再算算吧,我盤算著能從賬上抽些錢出來辦個義莊了。”
張銘還當她這一親能有什麽後續,結果人轉換話題這樣快,他便氣急敗壞,“你……這,唉……”
他年紀越大越發沒有權威,隻得坐迴琳娘身邊,幫著她對賬。往年他們悄悄的搭粥棚子施舍街上的小乞兒,但都是時有空時沒空的,不成體係。張銘謀劃了個古代福利院樣式的義莊給琳娘看,她便上了心,想要建一個起來。
“這個,……你看看,是不是錯了。”
張銘低頭細看,“沒錯啊……對的,這個數減這個,兩列一對,餘數就平了。”
“哦。”琳娘用的是細羊毫,另取了素箋在那寫寫算算,筆一歪,就寫岔了。
張銘覺出些什麽,伸手將她腰一攬,這小丫頭,親了他到底還是害羞了。他咬了咬琳娘耳朵,又親了親。她右手一鬆,就將筆摜在了桌上。
她生孩子時底下撕裂的狠了,養了許久才好,為著這,張銘還悄悄的去了趟妓館,問老鴇買了特製的膏藥,他這樣跑去不嫖卻買藥的客兒,老鴇開張二十年都未見過第二位,也算奇人了。
不過,那藥確實好用,琳娘不明就裏,聽從了張銘的話,日日使用,便恢複如初了。
張銘邊胡思亂想,邊將琳娘抱到床上,解她衣帶,琳娘被他戲弄的神魂顛倒,好不容易尋迴些理智,輕聲道:“天兒還亮著呢。”
張銘心火上頭,覺得白日宣`淫乃是人生一大美事,就將她按在身下,笑道:“天亮著管什麽事兒?豆包兒夜夜睡咱們屋裏,我半點機會都沒有。”
盡管眼下還有些天涼,但他們屋子裏暖融融的,張銘也就毫無顧忌,像剝筍似的替妻子解衣,時不時的低頭親吻幾下,琳娘被他一弄,就亂了陣腳,軟作了一團。
他們夜裏做這事兒時,張銘一貫柔情蜜意,做足了水磨工夫才吃正餐,今兒在白日裏,他就露出些邪性兒,伸手往下撩起些濕嗒嗒黏糊糊的東西,抹在琳娘的嫩肚皮上,“這是什麽?”
討錢界的業界良心。他默默的給自己豎了個旗幟。
“……”
終於消停下來,沉默了片刻,討價還價的兩位主力俱哈哈笑了起來。
談妥了送給徐澈的禮物,辛迪斯一邊肉痛、一邊簽了禮單,張銘伸手要接,卻被他扣下了。“我白白的送錢,好處還沒有。”
張銘一聽有門兒,露出個笑,將自己連夜準備的一本小冊子掏了出來。“請細看。”
辛迪斯的侍者接過了冊子,將冊子遞到了總督大人麵前。
頗厚的一疊東西,裏麵有各地方的特產的簡介,精致的粗糙的各式各樣,辛迪斯看的眼神發亮。
“絲綢倒可以先放一放,我能不能帶些蠶子和它們的食物迴去?女工呢?”
張銘頭上落下兩滴汗,這人半點不蠢,開口就要技術,隻得跟人打起太極:“我不能做主,你送了黃金之後可以先去問問皇帝陛下,”他看辛迪斯一臉不信,將自己官服上的五彩雉雞亮了亮,“我這職位的官員,在燕京可以抓出一大把。連你們國家的子爵都算不上,至多是個騎士。”
落日西沉,饒是張銘之前做了許多功課,多數事情猶未談攏,他得辛迪斯的欣賞是一迴事,談起錢則是另一迴事兒了。
不過,禮單還是到手了。
胡亂在館驛吃了些東西,他租了頂四抬轎子,迴了乾寧街。隨後換了常服,從家裏的偏門出去,換了頂二抬轎子,往同那位約定的地方去。
依舊是那間民宅,七拐八拐的進了間屋子。
他低著頭一路進去,待走到離一雙皂靴三米處時,做了個恭敬的拱手禮。
“你坐吧。”
張銘將禮單奉上,隨即匯報起了自己的任務:“霍蘭總督作風不似大周的官員,更似塞北響馬,……”
“太後身體今日不大好了。”
張銘身體一凜,假裝未聽到。
“你繼續說吧。”
“是……霍蘭國已有三萬軍駐紮於天竺,火炮火銃亦比成家軍先進……”
徐澈饒有興致的聽他說完,隨後道:“這些我均已知了,你放心吧,你的霍蘭朋友,我會見一見的。”他似乎心情頗好,還眨了眨眼睛。
張銘立時惶恐道:“這……不能算作朋友。”
徐澈立起身一甩袖子,對窗外弦月凝視了一番,“不給你升官,也是有考量的,我聽你字句裏對於黨爭避之不及,既然你無心於此,我、朕也不好勉強,許桓還算堪用,但到底是個蠢人。”
“所以,我準備,起複扶梁了。”
“不過,朕還是要多謝你。”
張銘腦子裏突然出現一句話:“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這是,年前時,淑妃娘娘托內人命我轉交給您的。”張銘取出一個小盒子,遞給了徐澈。
徐澈接過那盒子,打開一看,臉上便再難壓抑住笑意。
隨後,他臉色又變作了一塊木頭,開口道:“本來是想將你滅口的,既然如此,就算了。要什麽賞賜,也一並說了吧,以後,你就不用來此了,安心為官便是。”
這人給的賞賜,張銘突然覺得要好好想想。
徐澈見他猶豫,又道:“一時想不好也可以迴去慢慢想,令你內人托楠楠身邊的那位女官轉達便是。”
張銘腦子裏閃過一道靈光,“不必了,我已想到了。女子入宮便算嫁給了君主,我隻求娘娘能早日將我那妹子送出宮來,消了宮中名籍,從此迴我家做個普通人。”
徐澈思索了片刻,才想起張銘的妹子是誰,“這事不能立時辦到,她於楠楠還有大用,不過,朕應了你便是。”
張銘也知道青青已經一腳踏進其中,輕易出不來,但有這句承諾,他也能放心了。那孩子之所以入宮,還是因為自己幾年前對她說的一句戲言,“過幾日,有個姐姐會來問我要個人質。”
張銘隻道她那時年紀幼小,卻沒想到這樣一句話也被她記下了,還獨自悄悄的實踐,既然如此,他作為兄長,應當將她要迴來,然後體麵將她嫁出去,而不是就此在蕭牆之中耗費青春。
他與徐澈在宮外這樣見麵數次,從未跪過他,此時卻誠心實意的跪下,並低下了頭。
“謝陛下恩準。”
自那間民宅出來後,張銘坐上轎子,忽然長舒一口氣,他一個六品小吏,時不時的與掌權者會麵,壓力自然是有的,他今日出家門時壓根沒想到此後卻都不必再見了。當然啦,如果他以後升官了有上朝的資格,還是能一睹天顏的。
眼下住的宅子,收拾收拾,也好搬出去了,正巧永安侯家後麵那間屋子早就弄好了,眼下劉盛借了半間用作辦公,也不愁沒陽氣,請人打掃一番,買些古董字畫擺一擺,豆包兒的新屋子可以建一建,青青不知何時能迴家來住,但是也要盡早弄起來。
琳娘的花房也要搬,那才是個大工程。他盤算了一下,還需大半年,淑妃娘娘的嫁妝就可完璧歸趙了。
…………………………………………………………………
次日早朝退朝後,皇帝留下了幾位閣臣,同他們嘮起了家常。近日太後有恙,他日夜侍奉羹湯,昨夜一夢,突然見到了自己生母成氏,成氏稱住於妃陵難見成帝一麵,頗為想念,又深覺自己生前作為邊疆小族之女,四妃之末,拖累了皇帝的出身,但希望他不以為意,能夠做一代明君。
皇帝稱自己夢裏聞言大慟,醒來枕巾全濕,是以將幾位德高望重之臣留下,以商此事。
陳太師為首的幾位,提議追封成妃為孝康皇後。
另幾位以閆尚書為首的,則提議幹脆追封成妃為孝端康賢聖母皇後,並遷陵,與成帝合葬於秣陵。
皇上自然采了後一種提議,且龍顏大悅,賞了幾位大臣一人一柄玉如意。
☆、第100章 -
自那日見過徐澈之後,張銘雖長舒一口氣,卻仍舊時不時的要去辛迪斯所住的館驛當說客。不過,今時不同往日,辛迪斯作為霍蘭國的一等子爵,遠征三軍的總督,放低了姿態,向大周皇帝進獻了黃金十八萬兩,並奉上了一尊鑲紅嵌藍金象,據稱乃是某古國的國寶。
他手筆這樣恢弘闊綽,另京城一幹人眼睛脫眶,猶以他曾日夜眠宿的煙花柳巷為甚,京城女子一貫驕矜,連歌伎亦沾了三分,原先瞧他長的與漢人不同,也有人嫌棄的,現下當真是悔青了腸子。
徐澈得以不費吹灰之力追封自己母妃為聖母皇後,心情大好,自然而然的接見了這位異國來的使者,辛迪斯漢語雖差,勝在為人粗獷風趣,與京師士子的沉悶無趣大不相同。又聽聞此人仰慕華夏文化,想與大周通商往來,亦頗為意動。
如今閆尚書與陳太師成分庭抗禮之態,陳氏自然盛極,大半的天子門生亦是陳太師的門生,閆派則似隱隱有著勃勃生機,皇上登基即親政,對兩派向來不偏不倚,滿朝文武看來,他為人雖溫吞寬厚,卻秉直正派,雖當不成濟世聖君,當個守成明君卻是可以的。
現下見徐澈隱約有推翻世宗重典之嫌,往常俱唱對台戲的陳閆兩派,卻不約而同的唱空,力勸皇上三思。
徐澈年輕氣盛,猶不聽勸,陳太師無奈,驚動了養在溫陽行宮的陳太後,太後氣極,旋即迴宮,眼見其現出頹唐之色,年輕的皇帝才終於讓步。然而,辛迪斯畢竟天生聰穎,不知從哪兒聽來了古絲綢之路之說,直稱海上貿易與絲綢之路並無不同,同為兩國交好的紐帶。
霍蘭國乃是歐羅巴大陸的海上霸主,即便燕京人皆不信,近一年來,也陸續從前線軍報上得知他們已占據了南天竺,天竺與大周接壤,往來不過幾千裏之遙。如此一來,朝野便陷入了僵局。
張銘作為將絲綢之路透給辛迪斯的始作俑者,正在給豆包兒換尿布。
劉盛及瑾娘已將京中事務打點好,為了琳娘生孩子的事才又盤亙了數月,原本清明前就預備歸家,不過被他開口留下了。那日,他與劉盛長談了一番,兩人嘀咕了許久,劉盛便賴下不走了,預備著皇上點兵點將送貨出海,他好偷摸跟一船,先探探海上貿易的底,再作打算。
琳娘身子將養了大半,倒真應了當初韓大夫之說,生過豆包兒之後,她體內原先淤積不通的陰氣下行,倒不再像往常那樣時不時的身疲體虛了。
“你別給他穿那件兒,不是有件杏黃兒的嗎?那件搭著好看。”
張銘應了一聲,放下手裏的小衣裳,起身去豆包兒的衣櫃裏取那件杏黃兒的小褂子。這小娃娃長大了些,小衣裳小褂子小鞋子比爹娘加起來的都多,除開幾位與琳娘交好的婦人贈的,其餘都是她一手操辦的。
蘇師傅手下如今有十來個繡娘,琳娘一改往常的簡樸之風,為了兒子,大張旗鼓的訂了許多件,自己也下手做了好些。張銘觀察了許久,發覺她是沉浸在了打扮孩子的樂趣中,便一哂了之。
自有了這孩子,琳娘的注意力有八分到了他身上,隻餘兩分給張銘,舉個例子,他往常若是同她撒嬌道句渴,她便會仔仔細細的去煮茶或是烹湯,用足十二分心思,眼下他若是哪兒不舒坦,得求個半日才得半個眼神。
張銘心下不忿,放下了新取來的小褂子,忍不住伸手在豆包兒的嫩下巴上撓了撓,剛想衝他作個鬼臉,這平日裏乖巧安靜的孩子,突然就小嘴兒一癟,哭了起來。張銘慌手慌腳的將他抱起來哄,結果人不買賬,哭得更厲害了。
還沒等他喊琳娘來做救星,她就急匆匆的走了過來,劈手從他懷裏奪過孩子,埋怨道:“才讓你看這麽一小會兒,就給弄哭了,豆包兒平日裏都不哭的。”
張銘委屈道:“我哪知道……”
“行了行了,我看看,剛換了尿布,也沒哪兒磕著碰著了……”
“是餓了吧?”
“嗯,大概,我抱他去奶娘那兒。”言畢,琳娘就抱著豆包兒往外間走去了。
張銘歎了口氣,坐在桌上喝了半杯涼茶。因為不知琳娘還有什麽吩咐,他也不敢亂走,隻能繼續等在屋裏。
琳娘將孩子抱到奶娘那,他一吃到奶,就不再哭了,奶娘是個溫順人,帶豆包兒也許久了,豆包兒靠著她喝奶,喝了不久就眯上了眼睛,睡著了。
琳娘想將他抱迴屋去,奶娘輕聲道:“夫人,外頭風大,讓小少爺在我這屋睡會兒吧,等他醒了,我就將他抱迴您那兒去。”
琳娘躊躇了一番,便點頭應了一聲好。想抬手摸摸孩子的腦門,又擔心吵醒他,就垂下了。
待她迴到屋裏,張銘見她空手而迴,沒帶著孩子,便問:“又睡著了?”
“嗯。”
張銘輕笑了一聲:“這寶孩子,天生能吃能睡。”
琳娘突然歎了口氣,卻不再說話。
張銘看她這樣,便疑惑道:“怎麽了?”
“豆包兒在顧嫂子處比在咱們這兒都久,我抱他去的路上還直哭,喝上奶了就不哭,往後可是要和我不親了。”
張銘覺得她杞人憂天,仍舊開口安慰道:“是你親生的,當然跟你最親了,眼下他什麽也不懂,隻知道吃吃睡睡,哪裏知道你愛他?”他一個忍不住,話裏就透出些酸味兒。
“相公,你這幾日怎麽說話陰陽怪氣的?”
張銘一噎,強笑道:“哪有?你想多了吧。”
琳娘起身捏捏他的鼻梁,忽得露出個笑,湊上去在他嘴上親了一口。
張銘極少被她這樣調戲,立時紅了麵皮,像個忸怩的小少爺似的將頭往邊上撇了撇,“嘖……”
琳娘又笑,坐迴了原處,“咱們將上個月的賬來再算算吧,我盤算著能從賬上抽些錢出來辦個義莊了。”
張銘還當她這一親能有什麽後續,結果人轉換話題這樣快,他便氣急敗壞,“你……這,唉……”
他年紀越大越發沒有權威,隻得坐迴琳娘身邊,幫著她對賬。往年他們悄悄的搭粥棚子施舍街上的小乞兒,但都是時有空時沒空的,不成體係。張銘謀劃了個古代福利院樣式的義莊給琳娘看,她便上了心,想要建一個起來。
“這個,……你看看,是不是錯了。”
張銘低頭細看,“沒錯啊……對的,這個數減這個,兩列一對,餘數就平了。”
“哦。”琳娘用的是細羊毫,另取了素箋在那寫寫算算,筆一歪,就寫岔了。
張銘覺出些什麽,伸手將她腰一攬,這小丫頭,親了他到底還是害羞了。他咬了咬琳娘耳朵,又親了親。她右手一鬆,就將筆摜在了桌上。
她生孩子時底下撕裂的狠了,養了許久才好,為著這,張銘還悄悄的去了趟妓館,問老鴇買了特製的膏藥,他這樣跑去不嫖卻買藥的客兒,老鴇開張二十年都未見過第二位,也算奇人了。
不過,那藥確實好用,琳娘不明就裏,聽從了張銘的話,日日使用,便恢複如初了。
張銘邊胡思亂想,邊將琳娘抱到床上,解她衣帶,琳娘被他戲弄的神魂顛倒,好不容易尋迴些理智,輕聲道:“天兒還亮著呢。”
張銘心火上頭,覺得白日宣`淫乃是人生一大美事,就將她按在身下,笑道:“天亮著管什麽事兒?豆包兒夜夜睡咱們屋裏,我半點機會都沒有。”
盡管眼下還有些天涼,但他們屋子裏暖融融的,張銘也就毫無顧忌,像剝筍似的替妻子解衣,時不時的低頭親吻幾下,琳娘被他一弄,就亂了陣腳,軟作了一團。
他們夜裏做這事兒時,張銘一貫柔情蜜意,做足了水磨工夫才吃正餐,今兒在白日裏,他就露出些邪性兒,伸手往下撩起些濕嗒嗒黏糊糊的東西,抹在琳娘的嫩肚皮上,“這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