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來的日子裏,孟青雲的生活恢複了原有的平靜,他聽說同桌在縣醫院裏被救活過來了,但不知道為何還沒有來學校上課。然而學校的老師們的緊張程度已經達到白熱化。在老師門緊張工作的聽事鎮政府有組織了一次規模龐大的遐想動員行動,這次不是為計劃生育而去,而是把那些適齡上學的人動員到學校來上學。老百姓們又得像古代服兵役那樣,隻要是他家的子女沒有上過學的,即使已經是二十多歲嫁人生孩子了也好,都得迴到學校去上學。
在領導們牽牛抓豬的動員下,孟青雲那些在家放牛的同伴,那些已經出去打工的哥哥姐姐們不得不迴到學校來。老師把這些遲來的學生分成班,免費發給他們書本,裝模作樣的給他們上課,但他們的作業、試卷全由孟青雲他們做的。他們一天隻要來到教室裏麵坐著聽學校老師們一大堆的交代這樣做那樣做的就可以了。學校這樣做倒好,一些在家什麽都不想幹的懶鬼可以清閑一段時間了,他們有的做夢也想不到,讀書居然會這麽舒服。
這個時候,令孟青雲最感到遺憾的是,他免費得到的那些課外書被學校手迴去了。他不知道學校為了應付上級的驗收,把封存在閱覽室裏的嶄新課外書發給孩子們,讓他們把書弄舊弄髒,然後再收迴去擺放好,造出書籍有人閱覽過的假象。後來學校又給了孟青雲一個 新的希望,他們課餘時間可以到閱覽室去看書借書,並且沒人沒星期至少要去三次,借書至少一次。孟青雲當然求之不得,他更不敢違反學校的規定。當他到閱覽室時,那裏放著那麽多的課外書讓驚訝不已,他從來沒見過那麽多的課外書,這些書裏麵,不知道裝有多少個神奇的故事,要是能把它們全都讀了,那該多好啊。
在這段時間裏,經常有其他的老師花費他們上課的時間來給他們講很多與書本上知識完全武官的東西,叫他們背一些口號、規範等雜七雜八的東西,並交代好他們碰到有人問話的時候應該怎麽怎麽迴答,如果誰迴答錯了就得迴家不用來上學等。孩子們被學校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但他們沒有不聽話的,因為他們誰都不想因為說錯話而被趕迴家。他們不知道,全鎮人民在被一項叫做“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工作搞得人心惶惶,還好人民群眾的力量是最大的,在他們的團結努力下,在短段的幾個月內就可以完成這項叫做“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光榮任務。孩子們聽到老師們整天滿口的“兩基”,還以為是公雞和母雞。
在學校的“兩基”工作準備得差不多的時候,小小的校園內開來了許多轎車,一幫穿著筆挺胸前掛著牌子的陌生人從轎車裏鑽出來,在校園裏走來走去的,他們可以在上課的時候隨便出入教室,在下課的時候問孩子們一些老師已經交代好的問題,孩子們按照老師的吩咐一字不漏地迴答。總之那些人想說什麽叫說什麽,想問什麽就問什麽,甚至他們想做什麽都可以,覺得沒有人敢說他們什麽。學校和政府的領導得像侍侯大爺一樣服侍著他們。幾天過後,那些人開著他們的轎車走了,校園裏的爛泥灘中隻留下車輪滾過的痕跡,這就是驗收過的標誌。然而那些一生中幾有這麽一個機會當一迴學生上一迴學的小孩子和青壯年們,也隻有迴到了原來的起跑線上。
後來聽說這個小鎮的“兩基”驗收順利通過,這是一個多麽令人歡心鼓舞的消息,鎮裏的領導,教育輔導站的工作人員,學校裏的老師都鬆了口氣。但不知為何,老師們有的下了崗,有的被調走,有的被扣了根本沒有見過的工資,有的受到了獎賞,或許,這些隻知道教書育人的老師是無辜的,難道“兩基”的責任真的由他們來承擔的嗎?這誰也說不清楚,誰叫他們是人民教師呢?而那些獎賞懲罰,就暫且說是命運的安排吧!
“兩基”驗收過後兩個星期,一個星期一的早上,孟青雲如同往常早起上學。第二節課結束後,學校要升國旗,孩子們排成長隊行注目禮,聽著湊起的國歌,看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升起完畢,按理孩子們就可以立即解散,但這次沒有,他們要聽輔導站的站長給他們開會。
站長站在紅旗下,手中那著一張紙,開始了會議發言,孩子們都在聚精會神地聽著,他們聽到,學校有叫孟青雲和成小蠻的同學因某年某月某日犯了什麽樣的錯誤對某某同學造成了人身傷害,違反了第幾條第幾項校規,學校必須將他們開除、、、
孟青雲做夢也想不到,不早不晚的遍遍在離期末考試就一星期的時候被開除。難道這一生中,就連四年級都沒有讀完就要永遠與書本告別了嗎?閱覽室裏那些書上的神奇故事就要永遠被封存了嗎?他還有許多不認識的生字需要老師去教,數學老師還沒有告訴他華羅庚和陳景潤的故事、、、然而這一切都已經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怎樣迴家去向父親交代,怎樣才能不再看到母親流淚、、、不知道什麽時候起,淚水已經模糊了孟青雲的雙眼。
孟青雲的班主任很想為她的學生做點什麽,但她胳膊擰不過大腿,她隻好眼錚錚地看著別人開除她的學生。老古董要孟青雲和阿蠻留下來繼續上課,並且天天來,不能遲到和曠課,天塌下來有他姓董的撐著。老校長很想留住能幫他脫掉“窮教育鎮”的王牌。但最後他還是無能為力。他隻能看著官大一級壓死人的站長把全鎮有史以來最優秀的學生開除。
在四年級的最後一個星期裏,孟青雲和阿蠻沒有照老古董的話去做,他們倆每天早上都像什麽事都沒有發生過似的離開家和同伴們一起上學,他們他們沒有到學校去,走到半路他們就離開大家爬到林子裏去躲著,知道大家放學迴來,他們才從林子裏出來跟著大夥一起迴家,孩子們迴家後沒人敢說他們倆沒去學校的事,除非也不想上學差不多.
在穿林子的這星期裏,孟青雲和阿蠻聊了很多,阿蠻說他再也不想讀書,家中就要什麽也沒有了,爺爺已經老了,不能幹多少活了,父母仍然肴無音信,他隻想到外麵去找父母,和他們一起生活。孟青雲卻給阿蠻講了許多關於外麵世界的事,他說在那些穿得漂亮很有錢的人群中,沒有錢的人隻會比在家鄉更難過,因為那裏沒有可以填飽肚子的野果,更沒有可以網的河魚和可以捉的長蛇,就連那裏的鳥兒都是有人用糧食喂養著的,他們沒有鄉下的鳥兒那樣命苦,根本不用擔心中人圈套和遭人用火藥槍射殺;他不想再去城市裏,他隻想好好讀書,一直讀到長大,讀到縣城裏到省城裏甚至到更員的地方去,但他不知道要怎樣才可以再迴到學校。雖然阿蠻覺得孟青雲把外麵的世界說的很可怕,但他還是想親眼去看看,外麵的那些人是不是比長蛇更難對付。考試那天,孟青雲沒有和阿蠻一起躲到樹林裏去,他決定跟大家一塊去學校,雖然已經一個多星期沒上課,但要是還有考試的機會的話,他相信一定能考第一。
孟青雲來到學校,教室裏的監考老師已經不是教他的兩位老師,他不敢進教室,他隻是站在窗外看著曾經坐過的座位,教室裏的同學們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他,他知道自己已經沒有考試的機會了。他隻想見他的班主任,他更懷念有老古董打罵的日子。但一切似乎離他很遠很遠,它就象到另外一個世界去的小苦和被河水衝走的鞋子,或許這一切永遠都不會迴來、、、最後他隻好離開學校,離開同學們的眼光。離開唯一一個他能看生國旗的地方。
到同伴去要成績單的哪天,孟青雲跟著去了,但他沒有把可以把成績單和暑假作業帶迴家,更沒有可以貼雜豬圈門上的獎狀,為此他又遭到了父親的一頓毒打,他卻撒慌說在迴來的時候顧著玩便把老師發給他的東西全弄掉了,父親叫他迴去找,但最後他還是沒有把東西找迴來,隻有他知道,那是永遠都找不迴來的。
在領導們牽牛抓豬的動員下,孟青雲那些在家放牛的同伴,那些已經出去打工的哥哥姐姐們不得不迴到學校來。老師把這些遲來的學生分成班,免費發給他們書本,裝模作樣的給他們上課,但他們的作業、試卷全由孟青雲他們做的。他們一天隻要來到教室裏麵坐著聽學校老師們一大堆的交代這樣做那樣做的就可以了。學校這樣做倒好,一些在家什麽都不想幹的懶鬼可以清閑一段時間了,他們有的做夢也想不到,讀書居然會這麽舒服。
這個時候,令孟青雲最感到遺憾的是,他免費得到的那些課外書被學校手迴去了。他不知道學校為了應付上級的驗收,把封存在閱覽室裏的嶄新課外書發給孩子們,讓他們把書弄舊弄髒,然後再收迴去擺放好,造出書籍有人閱覽過的假象。後來學校又給了孟青雲一個 新的希望,他們課餘時間可以到閱覽室去看書借書,並且沒人沒星期至少要去三次,借書至少一次。孟青雲當然求之不得,他更不敢違反學校的規定。當他到閱覽室時,那裏放著那麽多的課外書讓驚訝不已,他從來沒見過那麽多的課外書,這些書裏麵,不知道裝有多少個神奇的故事,要是能把它們全都讀了,那該多好啊。
在這段時間裏,經常有其他的老師花費他們上課的時間來給他們講很多與書本上知識完全武官的東西,叫他們背一些口號、規範等雜七雜八的東西,並交代好他們碰到有人問話的時候應該怎麽怎麽迴答,如果誰迴答錯了就得迴家不用來上學等。孩子們被學校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但他們沒有不聽話的,因為他們誰都不想因為說錯話而被趕迴家。他們不知道,全鎮人民在被一項叫做“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工作搞得人心惶惶,還好人民群眾的力量是最大的,在他們的團結努力下,在短段的幾個月內就可以完成這項叫做“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光榮任務。孩子們聽到老師們整天滿口的“兩基”,還以為是公雞和母雞。
在學校的“兩基”工作準備得差不多的時候,小小的校園內開來了許多轎車,一幫穿著筆挺胸前掛著牌子的陌生人從轎車裏鑽出來,在校園裏走來走去的,他們可以在上課的時候隨便出入教室,在下課的時候問孩子們一些老師已經交代好的問題,孩子們按照老師的吩咐一字不漏地迴答。總之那些人想說什麽叫說什麽,想問什麽就問什麽,甚至他們想做什麽都可以,覺得沒有人敢說他們什麽。學校和政府的領導得像侍侯大爺一樣服侍著他們。幾天過後,那些人開著他們的轎車走了,校園裏的爛泥灘中隻留下車輪滾過的痕跡,這就是驗收過的標誌。然而那些一生中幾有這麽一個機會當一迴學生上一迴學的小孩子和青壯年們,也隻有迴到了原來的起跑線上。
後來聽說這個小鎮的“兩基”驗收順利通過,這是一個多麽令人歡心鼓舞的消息,鎮裏的領導,教育輔導站的工作人員,學校裏的老師都鬆了口氣。但不知為何,老師們有的下了崗,有的被調走,有的被扣了根本沒有見過的工資,有的受到了獎賞,或許,這些隻知道教書育人的老師是無辜的,難道“兩基”的責任真的由他們來承擔的嗎?這誰也說不清楚,誰叫他們是人民教師呢?而那些獎賞懲罰,就暫且說是命運的安排吧!
“兩基”驗收過後兩個星期,一個星期一的早上,孟青雲如同往常早起上學。第二節課結束後,學校要升國旗,孩子們排成長隊行注目禮,聽著湊起的國歌,看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升起完畢,按理孩子們就可以立即解散,但這次沒有,他們要聽輔導站的站長給他們開會。
站長站在紅旗下,手中那著一張紙,開始了會議發言,孩子們都在聚精會神地聽著,他們聽到,學校有叫孟青雲和成小蠻的同學因某年某月某日犯了什麽樣的錯誤對某某同學造成了人身傷害,違反了第幾條第幾項校規,學校必須將他們開除、、、
孟青雲做夢也想不到,不早不晚的遍遍在離期末考試就一星期的時候被開除。難道這一生中,就連四年級都沒有讀完就要永遠與書本告別了嗎?閱覽室裏那些書上的神奇故事就要永遠被封存了嗎?他還有許多不認識的生字需要老師去教,數學老師還沒有告訴他華羅庚和陳景潤的故事、、、然而這一切都已經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怎樣迴家去向父親交代,怎樣才能不再看到母親流淚、、、不知道什麽時候起,淚水已經模糊了孟青雲的雙眼。
孟青雲的班主任很想為她的學生做點什麽,但她胳膊擰不過大腿,她隻好眼錚錚地看著別人開除她的學生。老古董要孟青雲和阿蠻留下來繼續上課,並且天天來,不能遲到和曠課,天塌下來有他姓董的撐著。老校長很想留住能幫他脫掉“窮教育鎮”的王牌。但最後他還是無能為力。他隻能看著官大一級壓死人的站長把全鎮有史以來最優秀的學生開除。
在四年級的最後一個星期裏,孟青雲和阿蠻沒有照老古董的話去做,他們倆每天早上都像什麽事都沒有發生過似的離開家和同伴們一起上學,他們他們沒有到學校去,走到半路他們就離開大家爬到林子裏去躲著,知道大家放學迴來,他們才從林子裏出來跟著大夥一起迴家,孩子們迴家後沒人敢說他們倆沒去學校的事,除非也不想上學差不多.
在穿林子的這星期裏,孟青雲和阿蠻聊了很多,阿蠻說他再也不想讀書,家中就要什麽也沒有了,爺爺已經老了,不能幹多少活了,父母仍然肴無音信,他隻想到外麵去找父母,和他們一起生活。孟青雲卻給阿蠻講了許多關於外麵世界的事,他說在那些穿得漂亮很有錢的人群中,沒有錢的人隻會比在家鄉更難過,因為那裏沒有可以填飽肚子的野果,更沒有可以網的河魚和可以捉的長蛇,就連那裏的鳥兒都是有人用糧食喂養著的,他們沒有鄉下的鳥兒那樣命苦,根本不用擔心中人圈套和遭人用火藥槍射殺;他不想再去城市裏,他隻想好好讀書,一直讀到長大,讀到縣城裏到省城裏甚至到更員的地方去,但他不知道要怎樣才可以再迴到學校。雖然阿蠻覺得孟青雲把外麵的世界說的很可怕,但他還是想親眼去看看,外麵的那些人是不是比長蛇更難對付。考試那天,孟青雲沒有和阿蠻一起躲到樹林裏去,他決定跟大家一塊去學校,雖然已經一個多星期沒上課,但要是還有考試的機會的話,他相信一定能考第一。
孟青雲來到學校,教室裏的監考老師已經不是教他的兩位老師,他不敢進教室,他隻是站在窗外看著曾經坐過的座位,教室裏的同學們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他,他知道自己已經沒有考試的機會了。他隻想見他的班主任,他更懷念有老古董打罵的日子。但一切似乎離他很遠很遠,它就象到另外一個世界去的小苦和被河水衝走的鞋子,或許這一切永遠都不會迴來、、、最後他隻好離開學校,離開同學們的眼光。離開唯一一個他能看生國旗的地方。
到同伴去要成績單的哪天,孟青雲跟著去了,但他沒有把可以把成績單和暑假作業帶迴家,更沒有可以貼雜豬圈門上的獎狀,為此他又遭到了父親的一頓毒打,他卻撒慌說在迴來的時候顧著玩便把老師發給他的東西全弄掉了,父親叫他迴去找,但最後他還是沒有把東西找迴來,隻有他知道,那是永遠都找不迴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