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是小事,他慢慢就學會忍了,可是令他作嘔的是,那些達官貴人中竟有極其卑劣者,居然把他當作……
肥胖的手去摸他的臉,油膩膩的嘴就要湊上來……
為了擺脫這些屈辱,他投靠了阮洵。
其實他是很不恥阮洵的,一個二臣,但凡有些骨氣的人都要鄙棄。
隻是有時,骨氣不能當飯吃,隻有放下,才能活得像個人。
阮洵待他不錯,拋除不堪的名聲,那是個和藹的人,月例也很豐厚。似是知他家境困難,逢年過節,不僅給紅包,還使人往家裏送菜,就好像非要大家知道,他是他阮洵的人。
當然,名頭都是很好聽的,無非是他教習用心,天下難得。
有人便笑他,亦有探聽之意:“阮洵隻一個女兒,該不會要招你做了上門女婿吧?”
他也這麽懷疑過,可是,誰要做那二臣的女婿?縱然不是入贅,僅憑那個名聲,就不可能!
阮洵雖誇他教得好,可是開始時,他並不用心,原因無非在此,但漸漸的,他的女弟子讓他無法再硬起心腸了。
她總是那麽溫順,總是那麽聽話,還很膽小。
初時,他常因為她一個指法的不正確而大發雷霆。
她想哭,可是淚就懸在眼角,然後低了頭,手指顫抖的,卻是拚命的練習。
當時,他隻是關注於自己的心情,歎英雄氣短,好漢折腰,從未想過她的感受,直到有一天,她的丫鬟哭著對他說,小姐練了一夜的琴,手指都彈破了。
可笑的是,他還以為她嬌氣,直到他看到她破損的指尖。
她叫阮玉,名字很好記,軟玉溫香……
她的人也的確如一塊阮玉,潤澤而清透,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愈發光豔起來。
其實她在學琴方麵沒有什麽天賦,全憑了苦練,竟也在京中小有名氣。
而她為何這般刻苦,他知道,可是從未挑明。
因為,她是相府千金,是天上月。
因為,她是阮洵的女兒。
他慢慢開始糾結,這種糾結隨著時間的推移愈發嚴重,在聽說她跟金家定親的那一刻,他彈斷了一根琴弦。
斷弦不吉。
不過,一切該結束了。
一想到結束,先是感到解脫,而後是惶恐,是空茫。
但是他不敢表露,因為他是季桐,是人們心中認定的飄然於世的謫仙。
隻是她的目光屢屢讓他幾乎撐不住這種偽裝。
那些日子,他竟暗自祈禱,讓她出嫁的日子快快到來吧。
可是就在她出嫁的前一日,她忽然來到琴室。
他正在撫弦,確切的講,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麽,隻是手指習慣的放在弦上移動。
然後一個折成方勝的紙條落在了琴弦上,隨著琴弦的撥動,一跳。 他下意識的接住,再抬頭時,隻看到她消失在門口的一角粉藍裙裾。
收迴目光,展開紙條,頓時一驚。
那夜,月光如水,將柳枝盡染。
眼前,是通往院門的小徑。
身後,是母親的輕咳,還有映在窗上的剪影。
現在日子好過了,可母親還是忘不了過去的習慣,正翻找了衣裳縫補。
即便不迴頭,亦知母親眯著眼,動作緩慢的穿針引線。
他對著院門望了好久,想象她是不是一時衝動。
女孩子在這樣的年齡是很容易產生幻想的,他已經習慣了。
又想她是不是被禁足家中,為明日備嫁。
還曾想,她或許真的去了碼頭,但見他不在,失望折轉。
攥緊了拳。
他是不想讓她失望的,但是他怕自己趕往碼頭的時候,會失望。
是啊,她是他的水中月,又怎會……
更何況,他怎能為個二臣之女折了氣節?
還有,若他們當真出逃,她能忍受同他在一起的貧困嗎?她能像他的母親一樣為他含辛茹苦,漿洗針線嗎?
☆、165難言之隱
是了,她也會女工,但她的手是用來簪花繡朵的,而非縫補舊裳。
而且,他還有母親,他走了,母親怎麽辦?私逃的名聲不止會加於他,更何況,一旦被追迴,他便是個拐帶管家女眷的罪名。
於是他隻對著滿院月色,枯坐了一夜。
第二日,是她出嫁的日子。
他在家裏呆不住,然而出了門,便聽說阮相的千金淩晨在碼頭被捉,其時正打算同他私奔。
他沒想到她竟會在那裏守了那麽久,一時後悔他的失約,如果他前去碼頭,對她說明一切,她或許會放下心結。可是當時,他怎麽就沒想到這一點?
可是接下來,就是恐慌。
因為他不知人們是怎麽把他跟她聯係到了一起,這本是秘密的事,他們怎麽會知道?還張揚得到處都是?
但也不用他解釋,因為人們很快就看到了他,訝異的同時痛斥阮玉的不知廉恥與自作多情。
可是他,無法為她辯駁。
因為,他是季桐,是超凡於世的人物,是不與任何汙濁同流合汙的人物。
可是自那日,她的一雙眸子便總是浮於眼前。
那是雙極美的眸子,清澈,明亮,水波盈盈。
那本應是雙快樂的眸子,可是對著他時,總是欲語還休,情意勃發又暗隱。
然後,那雙眸子又出現在夢中。
夢裏,他將唇印在她的眸上。
他聽說她過得並不開心,擔心的同時還有一絲竊喜,亦不無內疚。
他開始瘋狂的想象,若是那夜他去了碼頭,今日會如何?
明知不可能,明知違背了自己的原則,可還是無法遏製的想。
然後,她的才名在一夜之間就像院中的春草一樣萌發了。
他感到陌生。
阮洵倒是為她延請了不少名師,各方各麵,可她從不是一個出挑的人,早前的名頭,無非是因為父親的丞相身份罷了。
當然,她也有值得稱道的,譬如雙麵繡。
隻是這一迴,勢頭實在迅猛,迅猛得讓他好奇。
加入青蓮社也有她的原因,因為她的相公,是春日社的人。
那個家夥……
他輕輕一笑,多少有些不屑,而因了她,更為不屑。
他想見她,又怕見她,但還是借了個由頭來了。
他穿了新製的青色長衫,臨出門前打量了下自己。
他到得比較晚,然後聽說春日社的人早來了,隻跟他們隔了兩個土丘,可隱約聽到那邊的吵嚷。
他們要他彈琴。
其實他彈琴是有講究的,若非謀利,總要看心情。
當然,佟昕寶為了“收買”他,是許了他銀子的。
而現在,他雖然心情忐忑,但還是坐在琴旁。
琴也不甚好,全是因為青蓮社的人不懂行,被人給騙了。
不由得想起金玦焱得的那張飛泉琴,聽說她用那琴彈了支“群魔亂舞”。
他從不記得何時教過這支曲子,似乎半載不見,她變了許多。
那麽她的心……
心頭一緊,指便不由自主的碰觸了琴弦。
伴著熟悉的一聲琴音,心忽然靜了。而隨著琴音緩緩流淌,往日的一幕幕就浮現在眼前。但不管是歡樂的,還是憂傷的,是愉悅的,還是矛盾的,總有那麽一雙眼,亦喜亦悲的注視著他。
眾人在讚歎他琴音的絕妙,他已無所謂了,惟願琴聲乘著風,飄到她的身邊……
這隻小狗是何時出現的,他真沒有留意,他是聽到了大家的驚奇,才循著望過去……
這種黑狗隨處可見,但見其肥胖體態,即便沾了不少枯枝草葉依舊光可鑒人的卷毛,就可知此狗極受主人喜愛。可是隨行的人沒有一個帶寵物前來,這一地帶又少人煙,這隻狗是從何而來?莫不是……
想到阮玉,不由自主的對它多了一分關注。
而這一定睛,便覺這隻狗的眼神特別熟悉,就好像……
不不不,他怎能將月亮跟一隻狗放在一起?可是……
真的很像,就如同他每每撫琴,或指點她某個指法時,她抬眸睇向他的目光……
他有一瞬間的晃神。
晃神過後,便聽到人們對此狗大感驚歎,竟說它有什麽靈性,能聽懂他的琴音。也有人說,春日社的溫香能邀仙共奏,金四奶奶亦可引得群魔亂舞,可咱們季桐琴師才是真正的琴藝高超,竟連小狗亦癡迷至此,不肯離去,不愧是天上謫仙。然後又指著飛過的鳥,說什麽百鳥都來朝鳳了。
他們這邊鬧騰著,黑狗絲毫不為所動,隻癡癡的看著他,那目光竟讓他的眼底微有濕潤。
肥胖的手去摸他的臉,油膩膩的嘴就要湊上來……
為了擺脫這些屈辱,他投靠了阮洵。
其實他是很不恥阮洵的,一個二臣,但凡有些骨氣的人都要鄙棄。
隻是有時,骨氣不能當飯吃,隻有放下,才能活得像個人。
阮洵待他不錯,拋除不堪的名聲,那是個和藹的人,月例也很豐厚。似是知他家境困難,逢年過節,不僅給紅包,還使人往家裏送菜,就好像非要大家知道,他是他阮洵的人。
當然,名頭都是很好聽的,無非是他教習用心,天下難得。
有人便笑他,亦有探聽之意:“阮洵隻一個女兒,該不會要招你做了上門女婿吧?”
他也這麽懷疑過,可是,誰要做那二臣的女婿?縱然不是入贅,僅憑那個名聲,就不可能!
阮洵雖誇他教得好,可是開始時,他並不用心,原因無非在此,但漸漸的,他的女弟子讓他無法再硬起心腸了。
她總是那麽溫順,總是那麽聽話,還很膽小。
初時,他常因為她一個指法的不正確而大發雷霆。
她想哭,可是淚就懸在眼角,然後低了頭,手指顫抖的,卻是拚命的練習。
當時,他隻是關注於自己的心情,歎英雄氣短,好漢折腰,從未想過她的感受,直到有一天,她的丫鬟哭著對他說,小姐練了一夜的琴,手指都彈破了。
可笑的是,他還以為她嬌氣,直到他看到她破損的指尖。
她叫阮玉,名字很好記,軟玉溫香……
她的人也的確如一塊阮玉,潤澤而清透,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愈發光豔起來。
其實她在學琴方麵沒有什麽天賦,全憑了苦練,竟也在京中小有名氣。
而她為何這般刻苦,他知道,可是從未挑明。
因為,她是相府千金,是天上月。
因為,她是阮洵的女兒。
他慢慢開始糾結,這種糾結隨著時間的推移愈發嚴重,在聽說她跟金家定親的那一刻,他彈斷了一根琴弦。
斷弦不吉。
不過,一切該結束了。
一想到結束,先是感到解脫,而後是惶恐,是空茫。
但是他不敢表露,因為他是季桐,是人們心中認定的飄然於世的謫仙。
隻是她的目光屢屢讓他幾乎撐不住這種偽裝。
那些日子,他竟暗自祈禱,讓她出嫁的日子快快到來吧。
可是就在她出嫁的前一日,她忽然來到琴室。
他正在撫弦,確切的講,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麽,隻是手指習慣的放在弦上移動。
然後一個折成方勝的紙條落在了琴弦上,隨著琴弦的撥動,一跳。 他下意識的接住,再抬頭時,隻看到她消失在門口的一角粉藍裙裾。
收迴目光,展開紙條,頓時一驚。
那夜,月光如水,將柳枝盡染。
眼前,是通往院門的小徑。
身後,是母親的輕咳,還有映在窗上的剪影。
現在日子好過了,可母親還是忘不了過去的習慣,正翻找了衣裳縫補。
即便不迴頭,亦知母親眯著眼,動作緩慢的穿針引線。
他對著院門望了好久,想象她是不是一時衝動。
女孩子在這樣的年齡是很容易產生幻想的,他已經習慣了。
又想她是不是被禁足家中,為明日備嫁。
還曾想,她或許真的去了碼頭,但見他不在,失望折轉。
攥緊了拳。
他是不想讓她失望的,但是他怕自己趕往碼頭的時候,會失望。
是啊,她是他的水中月,又怎會……
更何況,他怎能為個二臣之女折了氣節?
還有,若他們當真出逃,她能忍受同他在一起的貧困嗎?她能像他的母親一樣為他含辛茹苦,漿洗針線嗎?
☆、165難言之隱
是了,她也會女工,但她的手是用來簪花繡朵的,而非縫補舊裳。
而且,他還有母親,他走了,母親怎麽辦?私逃的名聲不止會加於他,更何況,一旦被追迴,他便是個拐帶管家女眷的罪名。
於是他隻對著滿院月色,枯坐了一夜。
第二日,是她出嫁的日子。
他在家裏呆不住,然而出了門,便聽說阮相的千金淩晨在碼頭被捉,其時正打算同他私奔。
他沒想到她竟會在那裏守了那麽久,一時後悔他的失約,如果他前去碼頭,對她說明一切,她或許會放下心結。可是當時,他怎麽就沒想到這一點?
可是接下來,就是恐慌。
因為他不知人們是怎麽把他跟她聯係到了一起,這本是秘密的事,他們怎麽會知道?還張揚得到處都是?
但也不用他解釋,因為人們很快就看到了他,訝異的同時痛斥阮玉的不知廉恥與自作多情。
可是他,無法為她辯駁。
因為,他是季桐,是超凡於世的人物,是不與任何汙濁同流合汙的人物。
可是自那日,她的一雙眸子便總是浮於眼前。
那是雙極美的眸子,清澈,明亮,水波盈盈。
那本應是雙快樂的眸子,可是對著他時,總是欲語還休,情意勃發又暗隱。
然後,那雙眸子又出現在夢中。
夢裏,他將唇印在她的眸上。
他聽說她過得並不開心,擔心的同時還有一絲竊喜,亦不無內疚。
他開始瘋狂的想象,若是那夜他去了碼頭,今日會如何?
明知不可能,明知違背了自己的原則,可還是無法遏製的想。
然後,她的才名在一夜之間就像院中的春草一樣萌發了。
他感到陌生。
阮洵倒是為她延請了不少名師,各方各麵,可她從不是一個出挑的人,早前的名頭,無非是因為父親的丞相身份罷了。
當然,她也有值得稱道的,譬如雙麵繡。
隻是這一迴,勢頭實在迅猛,迅猛得讓他好奇。
加入青蓮社也有她的原因,因為她的相公,是春日社的人。
那個家夥……
他輕輕一笑,多少有些不屑,而因了她,更為不屑。
他想見她,又怕見她,但還是借了個由頭來了。
他穿了新製的青色長衫,臨出門前打量了下自己。
他到得比較晚,然後聽說春日社的人早來了,隻跟他們隔了兩個土丘,可隱約聽到那邊的吵嚷。
他們要他彈琴。
其實他彈琴是有講究的,若非謀利,總要看心情。
當然,佟昕寶為了“收買”他,是許了他銀子的。
而現在,他雖然心情忐忑,但還是坐在琴旁。
琴也不甚好,全是因為青蓮社的人不懂行,被人給騙了。
不由得想起金玦焱得的那張飛泉琴,聽說她用那琴彈了支“群魔亂舞”。
他從不記得何時教過這支曲子,似乎半載不見,她變了許多。
那麽她的心……
心頭一緊,指便不由自主的碰觸了琴弦。
伴著熟悉的一聲琴音,心忽然靜了。而隨著琴音緩緩流淌,往日的一幕幕就浮現在眼前。但不管是歡樂的,還是憂傷的,是愉悅的,還是矛盾的,總有那麽一雙眼,亦喜亦悲的注視著他。
眾人在讚歎他琴音的絕妙,他已無所謂了,惟願琴聲乘著風,飄到她的身邊……
這隻小狗是何時出現的,他真沒有留意,他是聽到了大家的驚奇,才循著望過去……
這種黑狗隨處可見,但見其肥胖體態,即便沾了不少枯枝草葉依舊光可鑒人的卷毛,就可知此狗極受主人喜愛。可是隨行的人沒有一個帶寵物前來,這一地帶又少人煙,這隻狗是從何而來?莫不是……
想到阮玉,不由自主的對它多了一分關注。
而這一定睛,便覺這隻狗的眼神特別熟悉,就好像……
不不不,他怎能將月亮跟一隻狗放在一起?可是……
真的很像,就如同他每每撫琴,或指點她某個指法時,她抬眸睇向他的目光……
他有一瞬間的晃神。
晃神過後,便聽到人們對此狗大感驚歎,竟說它有什麽靈性,能聽懂他的琴音。也有人說,春日社的溫香能邀仙共奏,金四奶奶亦可引得群魔亂舞,可咱們季桐琴師才是真正的琴藝高超,竟連小狗亦癡迷至此,不肯離去,不愧是天上謫仙。然後又指著飛過的鳥,說什麽百鳥都來朝鳳了。
他們這邊鬧騰著,黑狗絲毫不為所動,隻癡癡的看著他,那目光竟讓他的眼底微有濕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