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魯曉夫把經濟改革的重點放在農業方麵。改革的內容包括:鼓勵農民和農場職工發展家庭副業,擴大集體農莊和國營農場的自主權;大規模開墾荒地,提高糧食產量,提倡種植玉米。
工業方麵,將部分企業管理權下放到加盟共和國;給予企業調整部分工資等權力;在一定程度上承認企業和個人的物質利益,調動生產者的積極性。
盡管赫魯曉夫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衝擊了斯大林模式,但他對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學認識,無法從根本上突破這一模式。1964年,赫魯曉夫下台,改革隨之告終。
工業方麵,將部分企業管理權下放到加盟共和國;給予企業調整部分工資等權力;在一定程度上承認企業和個人的物質利益,調動生產者的積極性。
盡管赫魯曉夫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衝擊了斯大林模式,但他對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學認識,無法從根本上突破這一模式。1964年,赫魯曉夫下台,改革隨之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