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美國政治製度的確立,需要講到四個方麵,具體如下:


    (一)美利堅合眾國建立


    1.英屬北美殖民地的形成


    講英屬北美殖民地的形成,又需要講到三個點。


    首先,1607年,英國人在北美建立了第一個殖民地——弗吉尼亞。到18世紀中期,在大西洋沿岸一共建立了13個殖民地,殖民地的統治模式,按照英國的政體建立。英國是君主立憲製,君權是受到限製的。這13個殖民地,有8個是屬於英王的,3個是業主殖民地,另外2個就是完全的自治殖民地。業主殖民地就是大貴族、大地主們,他們從英王手裏買到特許狀,來擁有業主殖民地。業主殖民地和自治殖民地的總督都是由議會選舉的,而不是國王任命的。也就是說,美國還在殖民地時期,就已經確立了這個世界上最先進的政治經濟製度。


    經過多年的發展,美國統一了市場,英語成為共同語言,產生了共同文化,美利堅民族形成,民族意識覺醒。比如說三個人,我來自英國,你來自意大利,他來自德國。當我們登上北美這塊土地時,我們以歐洲為祖國,我們在這兒一下子生活了二十年,英語成為我們的共同語言。我們就以我們生活的這塊土地作為我們的祖國。


    等我們的後代誕生在這塊土地上時,我的兒子沒去過英國,你的兒子沒去過意大利,他的兒子也沒去過德國,他們就生在北美的土地上,所以他們認為北美就是他們的祖國,就是他們的家鄉。這樣一來就形成了統一的美利堅民族,甭管你原來是哪國人,現在你是北美人了,你是弗吉尼亞人,你是卡羅來納人,你是羅得島人,我們是這個地方的公民,我們理所應當成為這個地方的主人,而現在統治我們的是歐洲人,憑什麽啊?所以要自治、要獨立。


    其次,18世紀上半期,啟蒙思想在英屬北美殖民地得到傳播,著名的思想家有富蘭克林和傑斐遜,英屬北美殖民地的民族民主意識得到加強。


    最後,18世紀英屬北美殖民地的經濟發展迅速,北部是工商業,中部產小麥,南部是種植園。英國壓製殖民地經濟的發展,希望殖民地永遠做它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雙方矛盾越來越尖銳,最終導致了戰爭的爆發。


    2.戰爭爆發的導火索


    戰爭爆發的導火索是1773年的波士頓傾茶事件。北美人受英國的影響很深,茶葉也是他們必不可少的飲料。英國人看到賣茶葉有利可圖,就壟斷了茶葉的專賣權,隻有英國政府可以向北美賣茶葉。如果北美商人自己到中國進口茶葉,走私到美國的話,價格隻相當於英國政府賣茶葉價格的六分之一。北美人非常生氣,原本這麽便宜的東西,你賣這麽貴,強行推銷給我們,你經過北美人民同意了沒有?英國議會裏麵沒有北美殖民地的代表,都是英國人,廣大的北美人民沒有同意。因此,人民一怒就把一船茶葉給倒了。


    英國派軍隊來鎮壓,北美人民奮起反抗。北美人民召開了第一屆大陸會議,就是後來美國的國會,組織民兵,準備跟英國死磕。


    (二)美國獨立戰爭


    講到美國獨立戰爭,需要講四個知識點。


    1.來克星頓槍聲


    1775年在來克星頓,打響了北美獨立戰爭第一槍,成為北美獨立戰爭開始的標誌。


    2.第二屆大陸會議


    這屆大陸會議,把民兵整編為大陸軍,委任華盛頓為大陸軍總司令。


    3.1776年7月4日頒布了《獨立宣言》《獨立宣言》稱一切人生來是平等的,他們被造物主賦予了固有的、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權利,這實際上是啟蒙運動所主張的天賦人權。如果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損害這些權利,人民就有權利改變或廢除它;政府跟人民是契約關係,人民是跟政府簽訂契約的,政府是人民雇的,是為人民服務的。


    任何政府想改變這些條款,就是違反天賦人權的,人民就有權利把它推翻。所以,自本宣言發表之日起,英國這13個殖民地莊嚴宣告,北美13州跟大不列顛王國之間的一切聯係終止,不再承認喬治國王是我們的元首。北美13州贏得了國家獨立,1776年7月4日這天成為美國的國慶日,美利堅合眾國就此誕生。


    4.約克鎮大捷


    經過六年艱苦卓絕的戰鬥,美軍於1781年取得了約克鎮大捷,英軍投降。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三)美國1787年憲法


    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之後,華盛頓將軍不知道槍杆子裏麵出政權這個道理,不但沒趁機用槍杆子奪取政權,相反主動交出了槍杆子。部隊遣散,將軍歸隱,這時候出了問題。美利堅合眾國到底是一個聯邦,還是一個邦聯?這時候出現了激烈的爭論。聯邦英文是federal,聯邦調查局叫fbi,f就是federal,邦聯加上con,就是confederation。我們中文翻譯時,如果是聯邦,語氣就是強調聯,各邦聯成一國;如果是邦聯,語氣就是強調邦。當時的美國是個邦聯,他們認為有中央政府就意味著壓迫,原來我們13個殖民地共同效忠英王,英王不地道,咱把它推翻了,現在如果上麵再來一個政府,那就不行了,所以大陸會議隻有一個立法的職能,沒有行政職能,美國就是一個鬆散的邦聯。


    鬆散的邦聯會出現很多嚴重的問題,國家無權征稅,也不掌握軍隊。各州的權力很大,有權征兵、征稅和發行貨幣,財政政策更是各行其是。當時,各州之間互設關卡,造成商品流通不暢,各地經常發生騷亂,社會動蕩加劇。而且,由於沒有製定統一的關稅,美國在與歐洲各國的貿易中也常常處於不利地位,經濟的發展受到嚴重影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必須建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建設一個統一而強大的國家,促進美國的繁榮發展。華盛頓也希望建立一個統一而強大的共和製國家。


    1787年,各州代表在費城召開製憲會議。經過幾個月的激烈爭論,通過了一部聯邦憲法,這就是1787年憲法。


    美國1787年憲法的第一個特點,就是建立了一個聯邦製共和國,這是人類曆史上最早的聯邦製共和國。一直到今天,美國憲法依然有效,可見美國的政治超穩定,開國元勳們把規則全都製定好了。1787年憲法首先確立了聯邦政府有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權力。美國是一個國家,有一個首都、一麵國旗、一部憲法、一支軍隊、一種貨幣,這叫聯邦。


    美國是中央跟地區政府分權,聯邦政府有聯邦政府的權力,地方政府有地方政府的權力。地方政府的權力最突出的表現在司法和教育方麵。在司法方麵,50個州有50種警察製服,隻有跨州大案,才需要聯邦特工來偵破。有的州有死刑,有的州沒有死刑。


    第二個特點,就是在人類曆史上第一部實踐了三權分立的憲法。三權分別是立法權、司法權和行政權。美國的立法權由國會來掌握,國會分成參眾兩院,參議院一個州兩名議員,今天美國的參議院應該有100名議員,副總統兼任參議院院長,沒有投票權,所以有投票權的議員是99名。眾議院各州按比例產生眾議員,今天美國是435名眾議員。美國的司法權由各級法院掌握,其中美國的最高法院負責解釋憲法。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們由總統提名,國會任命,除非瀆職,任期是終身的。


    行政權屬於總統。總統既是武裝部隊最高統帥,又是國家元首,還是政府首腦。1789年,華盛頓將軍就任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幹了兩任之後不幹了,繼任的是副總統亞當斯。亞當斯就幹了一任,再競選的時候就有人給他潑髒水。擱在今天兩人競選,互相潑髒水很正常嘛,但亞當斯是典型的那種老派紳士,坦蕩君子,你給我潑髒水是吧,我為了證明我的清白,我迴家了,什麽總統不總統的,我不幹了。


    接下來的第三任總統是傑弗遜,《獨立宣言》的起草者。他幹完了兩任,還能不能再幹?能,隨便,想幹幾任幹幾任。但傑斐遜說,華盛頓將軍開創了一個偉大的先例,我將追隨他,有更多的先例就會成為慣例,使那些妄想延長任期的人無計可施。所以他幹了兩任也不幹了,這樣在美國就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總統最多隻能幹兩任。唯一的例外是“二戰”時期的富蘭克林羅斯福,連任四任。那會兒沒有法律規定不能連任四任。“二戰”後,美國的憲法修正案規定,總統隻能連任兩任。


    1787年憲法是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憲法。它強調加強國家權力,又在權力結構中突出“分權與製衡”原則,以避免權力過於集中,體現了民主精神。第二年,這部憲法正式生效。但是,它仍然存在著不足,後來,陸續以修正案的形式加以彌補。


    (四)兩黨製的形成和發展


    美國國會也是不同黨派角逐的政治舞台。19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美國兩黨製形成的重要時期。至19世紀50年代中期,民主黨與共和黨兩大黨對峙的格局最終形成。


    1860年,成立不久的共和黨開始執政。此後,共和黨和民主黨交替執政的局麵一直持續至今。兩大政黨在美國政治生活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它們不僅控製了國會,也左右著總統選舉和地方選舉。兩黨對壘,交替執政,成為美國共和政體的一大特色。雖然兩黨的曆史傳統和代表的利益集團不盡相同,執政期間的政策也有差異,但在本質上都是資產階級政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袁騰飛講曆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袁騰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袁騰飛並收藏袁騰飛講曆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