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要收拾那些雞鴨魚的東西,父子兩個在前麵忙活,唐如霜就在屋裏陪著張氏說話,婆媳兩個沒人手裏拿著一個繡活,張氏正說著:“要說這幾天是真覺著宅子小了,人手少了,你說這是怎麽迴事?以前還沒這感覺了,添了一口人而已,如今是到處的活都做不過來了,廚房忙,洗衣裳的忙,打掃的忙,我瞧著那幾個丫鬟都勤快的很,可就是忙不過來。”


    唐如霜笑著道:“還是因為這一次送來的這些東西吧?”


    張氏搖頭:“也不是,反正就是這樣……不過到了這陣子,我和你爹也該享享福,住住大宅子了,你爹前一陣子還說呢,自從你嫁進來,家裏突然的就熱鬧了不少,以前冷冷清清的。”


    唐如霜笑了起來。


    晚上天剛黑,月亮還在樹梢,院中就點上了燈籠,紅彤彤的煞是喜慶。在正房擺了一桌,廂房擺了一桌,常瀚濤一家子自然是在正房,丫鬟下人的就在廂房那邊。


    東西多,自然是準備了不少,豐盛的很,一家子心情都好的很,除了唐如霜,他們都溫了酒喝。


    跟常家的溫馨不一樣,伯府過中秋節,各人心中都有點不太舒心的事情。


    二太太之前也是無計可施無法可想,因此在準備中秋節的東西上就動了大手腳,每樣過手的東西全都減半,能全貪的就全都貪了。這段時間她這邊的婆子也是忙得很,按照她的吩咐將庫房翻了一遍又一遍,將壓箱底的東西都翻了出來準備這個中秋節。忙起來又沒有賞錢,還是在中秋節這樣的節日裏忙活,婆子們背地裏也是怨聲載道的。


    伯爺還出了趟門,早上去寺廟給這一天過世的一個同年燒了柱香,坐著轎子迴來了,走到了城裏的一條街上,看見一家當鋪門口熱鬧,不由的就多看了幾眼。


    這一看就覺著不對,那在當鋪門口停著的車怎麽那麽眼熟?仔細一看是自家的馬車,幾個自家的小廝正從車上把幾個大銅錫桶往下拿,拿下去之後送到了當鋪裏麵。


    伯爺有些愕然,什麽事就至於當東西了?雖然不管後宅,但是府裏的家底伯爺是知道的,又沒有坐吃山空,進項一直都有,不可能是明賬上沒銀子了。


    想了想,隻能是某個人私自的想要用錢,不能用賬上的,於是就當東西。


    伯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二老爺,最近一段時間,自己這個二兒子著實的有點不像話,在後宅折騰的一些事,伯爺都聽見些。


    不過掌家的是二兒媳婦,從庫裏弄出來這些東西,二兒媳婦不可能不知道吧?


    伯爺皺著眉頭,也沒有叫轎子停下,直接迴府了。迴府之後就去了賬房,問最近的開銷如何,賬房的人忙道:“和往常一樣啊,當然要過中秋節了,有些相應的款項要出的,比尋常的月份是要多些。”


    伯爺問道:“能多多少?”


    “一般中秋、重陽這樣的節,就是八百兩上下的份例,照著這個銀子數準備東西,這也是以前每年這樣過,大差不差的錢數。”


    伯爺聽了點點頭:“最近有沒有誰來賬房支錢,沒有給支的情況?”


    賬房先生聽了笑著道:“隻要是有條子的,全都支取了的,絕對沒有不給支的情況。”


    伯爺想了想,也就點點頭沒說什麽,從賬房出來了。


    迴到了自己的院子,伯爺進了內宅後院去換衣裳,進了院子就聽見一個丫鬟的聲音:“你瞧瞧這蠟燭,都歪了!這是放了多長時間的?分明是放了幾年的呀!夏天一熱軟了,冬天又凍硬實了,才會這樣歪歪扭扭的。還有這根,這是龍鳳蠟燭啊!這是誰成親的時候用的……這到底怎麽迴事?這些亂七八糟的是怎麽送過來的?”


    一個婆子正低聲說著:“是送錯了,這一筐子原是送到後院下人那邊……”


    “那也不對呀!中秋節原是有份例,這些東西該買的,可這都是從哪個……”丫鬟正說著,就看到伯爺從外麵進來了,趕忙的閉上了嘴,在那邊低頭垂手的立著。


    伯爺進了屋裏,老太太看到了忙叫丫鬟跟著進來服侍伯爺換衣裳,伯爺就問道:“家裏沒什麽事吧?”


    老太太聞言道:“沒有啊?老爺是問中秋節的事?都準備好了,各房院我也都吩咐了,全都過來,哦,對了,經綸那邊上次老爺說再給找幾個精幹的婆子,我也找好了,過了節就叫過去?”


    伯爺頓了頓,換了家常的衣裳出來,問道:“都是誰?”


    老太太便道:“兩個都是老爺那邊管家的老婆,曹榮家的,福二家的,以前都在老爺的書房院子管事,都是我親自找的,沒有再叫老二家的過手。”


    伯爺便點點頭:“也好,明天叫過去。等我明天也跟曹榮和福二說說,上房院那邊的事情,他們也多關心著。”


    老太太答應著。


    送錯蠟燭的事情二太太原本不知道,下人辦錯了事情,自然是要隱瞞住主子的,沒有誰傻嗬嗬的還去迴稟這個。


    二太太在屋裏換衣裳,雖然離晚上還有一會兒,但是她現在就要去前麵了,晚上的布置什麽的都得她在跟前盯著。


    剛換了衣裳出來,她身邊的一個丫鬟就過來道:“老太太那邊的孫媽媽過來了。”


    二太太忙道:“請進來。”說著自己卻已經走了出去,看到了孫媽媽笑著道:“孫媽媽怎麽過來了?我正要過去呢。”


    孫媽媽看著二太太笑著道:“二太太過去?正好奴婢和您一塊兒迴去。”邊說便跟著二太太往外走,壓低了聲音道:“剛剛不知道是哪個不長眼的混賬下人,把原本是晚上給下人房用的蠟燭竟然送到了老太太那邊上房,叫老太太身邊的大丫鬟鸚哥看見了訓斥了一頓。老太太過問了一聲,我聽著鸚哥是說了什麽歪七扭八的蠟燭什麽的,不知道為什麽會出這樣的事,恐二太太一會兒過去了老太太會問,也不知道要緊不要緊,還是過來跟二太太說一聲。”


    二太太一聽吃驚的都站住了,道:“幸虧你先來告訴了我!竟然還有這樣的事?”說到這裏氣的頓住想了想,便壓低了聲音咬牙罵道:“那起子不長眼的混賬東西!叫多幹了點活,就給我背地裏使這樣的陰招!等著過了節我在收拾她們!”


    說著用手握住了孫媽媽的手道:“如今不比以前了,叫她們幹點事竟比登天還難,一個個的偷奸耍滑,難道我要像供菩薩一樣把她們供起來?!”


    孫媽媽已經覺著二太太把一個手鐲子擼到了自己的手腕子上,於是滿臉堆笑地道:“可不是,現如今做點什麽難上加難!如今也不知道這些人到底有了什麽靠山了……對了,奴婢想起來後院還有點事,就不和二太太一起迴去了,先去那邊。”


    二太太自然知道她是怕兩人就這樣過去叫人看見了起疑,二太太也怕啊,當然就鬆開了手笑著道:“那行,你過去吧。”


    孫媽媽弓腰行禮這才走了。


    二太太一轉臉往上房院走,心裏這個氣!就算是中秋節這樣的大節日,她甚至不惜拉下來臉來,很多東西都說是正好要出去順路買迴來,把銀子從下人婆子手裏要過來,這樣的一番作為,可最後也就是隻落下了三百多兩的銀子而已!這樣什麽時候才能給把女兒的嫁妝攢夠了?!


    就這樣才落了三百兩銀子,卻已經狀況不斷了,今兒這個找來了,明兒那個找來了,不是缺這樣就是少那樣。二太太管家這麽多年的,這幾天都弄得有點手忙腳亂,而且有點難看,有些管家婆子已經開始懷疑二太太是不是自己在弄銀子?


    其實二太太掌家這麽多年了,怎麽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那銀子都是一點點積少成多的,哪有那麽好的事情一下子就有幾千幾萬兩銀子落到頭上?隻不過現在她已經是病急亂投醫,或者可以說急紅了眼了。


    其實,唐筱雪的嫁妝如果她現在能安下心來照著正常的來準備,也不是準備不出來,隻是這人開始貪心了之後,想要重新變得正常,那是很難的。就像是一個人常年的在一個地方撿錢,那麽養成習慣了之後,他就不會在去好好的做事,而是天天的想撿錢,如果沒有了,那就會琢磨一些歪門邪道。


    二太太現在就成了這樣,養成了貪婪的習慣,而且這個習慣她不僅是自己養成了,還給自己的女兒、兒子等人全都養成了。因此一些能叫她貪錢的地方沒有了之後,她就急紅了眼了。


    ☆、第128章 經綸定親


    二太太來到了老太太的上房院,果然,進了屋子陪著老太太坐了一會兒,老太太就問道:“剛剛聽鸚哥說,下人抬來了一筐子的蠟燭,竟像是從哪裏翻出來的剩底一樣,有用了一半的,有歪歪扭扭的,還有一個單根的龍鳳蠟燭,這是怎麽迴事呢?過中秋節,份例裏麵應該有買蠟燭的錢啊。”


    二太太早有準備,就笑著道:“是有,也已經買了的,隻不過我想著之前倉庫裏還有不少餘下的蠟燭,都是好好的沒用過,不如這一次拿出來全都用了,因此就少買了一半,那些倉庫裏的就叫拿出來,讓下人房或者不緊要的地方去點。餘下的銀子在賬上。”


    老太太聽了這才點點頭,又叮囑道:“如今便是你做事也要小心一些,之前很多事情辦的不好,叫人盯上了,管家婆子又換了不少。叫外院的那些管家誰的在伯爺耳邊多一句嘴,你臉上不好看,我也說不清!知道嗎?”


    二太太陪笑著道:“這個兒媳婦自然知道,兒媳婦掌事這麽多年了,不可能這些道理不懂的。”


    老太太放心的點頭:“你知道就好。”


    二太太心中咬牙,麵上還要笑著,在這邊陪著老太太,也是故意的,一些布置的事情有下人迴稟的,就當麵的處置,一來叫老太太感覺出來自己的大公無私,二來也是叫老太太看看自己辦事的能力。


    晚上也是全家一起吃飯,伯爺當然的還是沒有說什麽,不過有些事情在伯爺心中已經有了印象了。


    第二天伯爺親自將那兩個婆子叫來,囑咐道:“讓你們去長房院是我的主意,去了是照看二少爺的。長房院如今隻有二少爺一個主子,年歲又不大,成天的不在府裏,後宅裏什麽人搞鬼都不知道。長房院我知道有個叫周大娘的,是大姑娘走的時候留下的一個婆子,她是個好的,但是畢竟在伯府根基不深,很多事情到了她那裏卻擋不住。她就是站在二少爺前麵的唯一一個人,她要是擋不住,那事情就直接衝著二少爺去了……你們明白我說的話嗎?”


    兩個婆子躬身道:“奴婢們明白。”


    伯爺點點頭:“周大娘多管著二少爺房裏的事情,這些你們就不用插手了,就給二少爺擋著外麵的事,不管是丫鬟小廝的為難事,還是什麽人往長房院各個院子添人,這些全都是你們管著,最重要是不要叫人隨隨便便的往少爺房裏放人,這件事誰說的也不算,隻有我能給房裏添人……知道了嗎?”


    兩個婆子一聽,這明顯說的是老太太啊,兩人趕緊的低頭:“奴婢知道了。”


    “那就去吧,少爺身邊的事情多問著周大娘……該和誰搞好關係,你們自己想明白。”


    “是。”兩人再次的答應了,這才出來了。


    ……


    安寧侯那邊意思已經明白了,伯爺也沒有浪費時間,把孩子的親事定下來,也好慢慢的準備各自的聘禮和嫁妝,因此就找個媒人去安寧侯府提親。


    一般如果是認識的人家互相有意結親,都是這樣先探一探口風,若是雙方有意再找媒人上門提親,這樣避免了萬一哪一方不願意結果尷尬。認識麽,若是這樣不但是被拒絕的一方尷尬,拒絕人家的那一方也尷尬。


    媒人提親了之後,安寧侯那邊自然是答應了,於是這就開始納彩問名合八字納吉等等。合了八字,雙方都很滿意,於是就定下了下聘的時間。


    定親下聘的日子就定在了十月二十九日,禮書、聘書、並聘禮一並送了過去,因為兩邊的年歲都不大,因此定下的成親時間是三年之後,雙方都可以慢慢的準備,不用著急。


    聘禮單子是伯爺過了目的,之前伯府已經有了大少爺唐明坤的先例在頭前,因此這聘禮單子並沒有多費工夫,照著唐明坤的聘禮單子一樣就可以了。


    伯爺原本性子就中庸,加上本朝皇家也是向來不重嫡庶,隻重長幼,因此,一般的官宦人家裏也都是深受皇家影響,兒孫們隻重長幼次序,不重嫡庶區別,伯府一直都是這樣,伯爺對嫡的庶的一向是一視同仁的,因此在聘禮單子的事情上麵,大家都覺著一樣才是正常的。


    不過顯然二房院不那麽認為,那邊背地裏自然是有點不滿,大少奶奶就在二太太麵前嘀咕了一陣子,雖然二太太表麵上一句附和的話都沒有說,但是二太太的心中,卻真的比大少奶奶還不滿。這不滿一來是針對唐經綸的聘禮單子,但其實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她準備不出來唐筱雪的第二份豪華的嫁妝,將不滿轉嫁到了這件事上麵。


    擬定的聘禮單子送給了伯爺過了目,伯爺修改了一些小處的地方,之後就交給二太太準備。


    “伯爺吩咐的,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準備這些綽綽有餘的,就按照之前您給大少爺準備聘禮的方法就行,虎皮貂皮這種皮毛成件,派管家帶幾個人去長白山那邊的莊子置辦,十來天就迴來了,絲綢緞子、首飾這些的,叫江南的鋪子裏將最時興的給送來。至於餘下這些家居用具、擺設這些的,盡快的往二少爺的院裏頭添,伯爺沒事就去看看,缺什麽盡快開口,不要等到最後幾天。”


    一個四十來歲的媽媽躬身站在二太太的屋裏,正詳細的迴稟著。


    這個婆子是伯爺那邊上房院的,而且不屬於是老太太的人,是在老爺子的書房那邊辦事的,因此二太太此時臉上帶著笑聽著,還在不停的點著頭,麵子上麵是一點都不敢怠慢的。


    隻是她心中卻已經是連番的冷哼個不停,低頭看了看手裏的單子,然後看了下麵的數目,一看竟然寫著六千兩,登時就有些愕然,忙問道:“咦,這個好像不大對……之前大少爺的聘禮,預備這些東西才用了四千兩……”她停頓了一下又強調道:“聘禮原本就是分成三樣,一種是聘金;一種是不值錢的,不過卻需要一定備下的,比方說發菜、鵝、酒等等的,第三樣就是這些絲綢皮毛,首飾家什等等的東西了,我記著大少爺那時候這些東西一共是四千兩,便是加上其他的那些酒、活禽一類的也一共才四千五百兩,另外聘金是兩千八百兩……這些都是我過的手,可不會記錯了。”


    最後一句又強調道。


    那婆子便笑著道:“迴二太太的話,給二少爺預備東西的銀子確實是六千兩。這也是有緣故的,您忘了?大少爺定親的那一陣子,正好是大少奶奶娘家的老老爺七十大壽的日子,二太太您當時和老太太說的,給送的壽禮要在所有壽禮中最顯眼的,因為這也是給老太太和您掙臉麵,因此當時是給了價值兩千兩銀子的一個白玉長壽星君的,這個跟伯爺說的時候,伯爺原是不願意的,覺著這未免也太奢了,咱們家也不是那去賀壽的人家裏最高門第的,何必撐這個麵子?是老太太和您跟伯爺說的,這也就算是給大少奶奶那邊下聘的一部分,老爺子壽禮送的好,大家臉上都好看。”


    那婆子說著一笑,道:“按照一般的壽禮,哪能送那麽貴的東西?最多就是個三五百兩頂天了!當時因著老太太這麽說,伯爺也不好駁了老太太的麵子,又加上您又說了,兩千兩算在大少爺的聘禮裏麵,伯爺這才答應了的。”


    說到這裏,婆子再一笑:“二太太,這事您想起來了沒有?要說,加上這兩千兩,大少爺的聘禮也用了七千兩左右,而現在二少爺的也就是六千兩,是除了聘金要花的多有的銀子……您覺著合理嗎?”


    二太太在她說話的時候臉色已經是變了幾次了,聽她說完了已經是忙笑著道:“你看你看,我都有點糊塗了!這事竟然全都忘了呢,是啊,這樣一說倒是……咳咳,倒是……就這樣吧,你迴去稟報伯爺,我一定用心準備!”


    那婆子這才笑了,點點頭,福身出去了。


    二太太一等她出去,這臉色登時就沉了下來,心中格外的後悔!這婆子的這一番話,很明顯是伯爺叫她說的,也就是說,伯爺已經猜到了自己會質疑這個銀子的事情,於是將怎麽個情況都已經跟迴話的婆子說了!


    這是不是說明,伯爺已經開始疑心自己了?疑心自己在銀子上麵過於計較?


    二太太站起來皺著眉頭在屋裏走來走去的,走了一會兒,卻又想到了另一個方麵,伯爺也許正是疑心自己計較銀子,這才跟迴話的婆子將事情全都說清楚的。不過這樣也未嚐不是好事!自己是掌家的,在銀子上計較計較隻能說明自己精細!不然難道大手大腳的,什麽事過了之後全都想不起來,這樣才好?


    而且現在二太太根本就沒有多餘的心思琢磨伯爺是不是不高興了,她的全部心神,如今全都在這六千兩銀子上麵了!現成的六千兩,如今隻要她一張條子就能領出來!


    二太太一想到自己丟掉的那價值三萬兩的銀子和東西,就心疼肉疼渾身都疼!如今隻能從他們姐弟身上弄迴來這六千兩,二太太覺著已經是吃了大虧了!


    但是,如果用這六千兩給唐筱雪準備嫁妝,也是拿得出手的,當然,比起之前二太太設想的那種,鎮住那文定侯府後宅,叫自己的女兒在侯府內宅的妯娌中,嫁妝首屈一指的效果要差一點。


    ————但是,這已經是最好的了!這六千兩來的很是時候!


    ☆、第129章 被偷了搶了


    因為伯爺吩咐過了,時間是趕早不趕晚,因此,二太太將六千兩銀子從賬房支取出來之後,詳細的擬了個去采辦的單子,不但是寫好了,哪些東西在當地的什麽鋪子買,或者是找什麽熟人買,而且連大致的價格區間都給擬好了,就是為了讓伯爺看到,她是真心實意的在辦府裏的事情。


    ————當然,也可以在出了事情之後,減輕她的嫌疑。


    不錯,而六千兩銀子,二太太是全都想要的!


    ……


    常瀚濤帶著唐如霜來看宅子。


    這個宅子在城外,位於城外麵就十幾裏的地方。中人給找這個宅子也挺不容易的,之前找了好幾個,常家這邊都不太滿意,或者大了或者小了,或者位置不好。不過買宅子都是這樣的,沒有那麽順利的第一個就能看中。


    後來常瀚濤一看,城裏的宅子想要找到合適的恐怕不是那麽容易的,就跟中人說了,城外也行。


    城外就比較好找了,須知大部分的人都願意住在城裏頭,就算是那平頭百姓,都覺著擠在城裏頭是和城外不一樣的,因此,城外麵即便是隻有十幾裏的地方,都能有好的宅子和良田出售。


    中人給找的這個,離城不到十裏,靠山的一座宅子。這個常瀚濤看著還不錯,先把唐如霜帶過來看看她喜歡不,如果喜歡,就跟爹娘說叫過來看看。


    宅子比之前常家的宅子大了一倍有餘,多了一百多個房間,單獨的院子一共是六個,每個院子都是正院、側院帶一個小園子,一應俱全的,雖然沒有大戶人家那種畫廊亭台樓閣的,不過在唐如霜眼裏,卻是最好的。唐如霜也知道,大約常瀚濤是擔心,那種內部太奢華的父母親會覺著不習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富貴財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繡寒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繡寒書並收藏富貴財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