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下人迴報,謝方知就皺了眉,幹脆先去找謝夫人。
謝夫人早就聽說了薑府跟寧南侯府這件事,現在也有些憂心忡忡。
她拉著謝銀瓶的手,歎氣道:“好好一個姑娘家,這一門親事還是我去說的,這不是叫我心裏難受嗎?老天爺偏偏這樣不長眼,薄待了她……”
“說到底還是寧南侯府那邊出了問題。”
謝銀瓶心裏清楚得很,她想了想,終於還是垂了眼,謝方知這幾天的行蹤都很詭秘,也不知道是在忙什麽。不管怎麽說,謝銀瓶有一種直覺:她大哥肯定知道這件事的來龍去脈,現在指不定在謀劃什麽呢。
沒想到,母女兩個才說了沒幾句話,謝方知就已經進來了。
他進門腳步跨得很大,似乎有什麽急事。
不過這件事謝方知不能表現得太急,所以他進了屋之後,就強行壓住了,頓了一頓,整理了一下自己衣袍,才來到謝夫人麵前。
“兒給娘親問安。”
恭恭敬敬規規矩矩地行個禮。
謝銀瓶一看就覺得稀奇,起身也給謝方知行了個禮,才笑道:“娘,你看大哥,今兒可是規矩了不少,一下覺出幾分世家子弟的門風規整來。”
“他若不是有求於我,比誰還不孝呢。”饒是嘴上這樣說,謝夫人還是笑了起來,叫謝方知坐下,道,“近日來京中事情不斷,你父親也多有忙碌,不過你怎麽也都見不到人。”
“兒子如今也入仕了,雖然領的是個閑職,可人家誰不都說我‘小謝相’,兒子也有自己的事情忙啊。”謝方知冠冕堂皇地說著,接著便道,“傅臣那邊不是出了一些事嗎?兒子與他乃是至交好友,不好袖手旁觀。”
“你別哄我,我可是聽你父親說了,如一那孩子救駕有功,如今在山東呢。他為了救駕,連自己媳婦兒都不娶了,當初倒是我沒長眼,竟去給薑家四姑娘說了這樣一門親事,迴頭還要去薑家登門道歉呢。”
顯然,謝夫人對傅臣這樣做事十分不滿。
她們都是當女人的,怎麽能不理解此刻薑姒心中的傷痛?
謝夫人埋怨地說著,又道:“你是傅如一的好友,為什麽也不勸著些?好好一對兒金童玉女,鬧到如今這局麵上……”
這可是冤枉謝方知了,他笑嗬嗬地,道:“當初我可是提醒過傅臣的,他自己要去山東,怪不得我。”
“聽著你這話一點也沒誠意。”
謝銀瓶微微笑了笑,似乎已經將謝方知看穿。
她是知道謝方知那一點心思的,在知道傅如一沒有去迎親的時候,謝銀瓶就有一種奇怪的感覺,這件事肯定跟謝方知有關。如今看他消失這幾天,一下又出現的時候就是笑容滿麵,還有什麽不清楚?
他也就在謝夫人麵前才裝上一裝。
謝夫人還是歎氣:“如今可怎麽辦呢……”
“娘,你也別老是關心傅臣啊,到底誰才是你兒子?”謝方知略做出一副不耐煩的表情,笑著說了一聲,又道,“傅臣老大不小要娶妻,你關心著他的親事,都不關心關心我的親事嗎?”
“你?”
真不是謝夫人看不起他,京城裏想嫁他的姑娘倒是多,可她們削尖了腦袋想進來,謝夫人還看不上呢。
現在謝方知就是燙手的山芋,扔都扔不出去,但盼著哪一日有哪個大家閨秀能將他撿了去,若不是大家閨秀,小家碧玉也好啊。
為著謝方知的親事,謝夫人差點愁白頭,索性後來懶得管他,雖也念叨著,可他老說自己有主意,謝夫人自然不會多搭理。
現在忽然聽見謝方知說親事,謝夫人隻以為他在開玩笑,於是道:“你還能看上哪家姑娘了不成?”
“看上了。”
謝方知忍不住笑了起來。
薑姒這女人,最是口是心非得厲害。她固然想要報複傅臣,可她根本沒那麽愛傅臣,又哪裏來那樣深重的恨?說到底,一個女人肯嫁給一個男人了,斷斷不可能沒有任何的感情。
謝方知其實還是很相信自己的本事,即便薑姒是塊石頭也該被他給捂熱了,再說她狠歸狠,哪裏又真的那樣鐵石心腸呢?
想想,最有效的約莫還是苦肉計?
眼瞧著謝方知這一臉的笑意遮不住,真跟剛開竅的小夥子一樣,謝夫人才是好奇了:“你還真看上哪家姑娘了?”
“今兒兒子找您來,正是請您去提親的。”
因為謝江山不在,所以現在先找他娘說說,一會兒等謝江山迴來了,再把這件事說一遍。
謝夫人真是萬萬沒想到,甚至高興得直接站了起來:“你小子總算是不挑剔了,快告訴娘,是哪家姑娘?怎麽看上的,趕明兒挑個吉日,咱們就提親去!”
盼了多少年了啊,謝方知竟然喜歡上了人,可不是件大好事?
她看著謝方知,等著他說名字。
謝方知淡淡一笑,眼底卻暖融融地,道:“吉日很快便有,往薑府去就是。”
“薑府?”
謝夫人一怔,卻皺了眉:“你莫不是看上薑家五姑娘了?”
旁邊的謝銀瓶頓時有一種暈倒的衝動,哪裏是什麽五姑娘,謝方知說的絕對是薑姒!
果然,謝方知聞言僵硬了一瞬間,糾正道:“娘,怎麽可能是五姑娘……四姑娘與傅臣的親事,不是已經吹了嗎?現在這是名花無主啊,娘你去幫我提親,轉眼她就能進來當咱們家兒媳了。”
這樣的轉折,顯然是謝夫人沒有想到的。
她甚至怔怔看了自己兒子很久,怎麽也沒想到他嘴裏竟然說出這些話來。
他與如一那孩子可是情同手足的,如今怎麽……怎麽……
“你……你與薑四姑娘……這……”
“您兒子我心慕薑四姑娘已久,不然您以為我為了誰才這樣約束自己?”謝方知灑然地甩了甩自己的袖袍,渾然沒管自己娘親的表情,然後慢慢道,“兒子問心無愧,是傅臣自己放棄的。您既然這樣喜歡四姑娘,不如趕緊挑個吉日吧。”
謝夫人早就聽說了薑府跟寧南侯府這件事,現在也有些憂心忡忡。
她拉著謝銀瓶的手,歎氣道:“好好一個姑娘家,這一門親事還是我去說的,這不是叫我心裏難受嗎?老天爺偏偏這樣不長眼,薄待了她……”
“說到底還是寧南侯府那邊出了問題。”
謝銀瓶心裏清楚得很,她想了想,終於還是垂了眼,謝方知這幾天的行蹤都很詭秘,也不知道是在忙什麽。不管怎麽說,謝銀瓶有一種直覺:她大哥肯定知道這件事的來龍去脈,現在指不定在謀劃什麽呢。
沒想到,母女兩個才說了沒幾句話,謝方知就已經進來了。
他進門腳步跨得很大,似乎有什麽急事。
不過這件事謝方知不能表現得太急,所以他進了屋之後,就強行壓住了,頓了一頓,整理了一下自己衣袍,才來到謝夫人麵前。
“兒給娘親問安。”
恭恭敬敬規規矩矩地行個禮。
謝銀瓶一看就覺得稀奇,起身也給謝方知行了個禮,才笑道:“娘,你看大哥,今兒可是規矩了不少,一下覺出幾分世家子弟的門風規整來。”
“他若不是有求於我,比誰還不孝呢。”饒是嘴上這樣說,謝夫人還是笑了起來,叫謝方知坐下,道,“近日來京中事情不斷,你父親也多有忙碌,不過你怎麽也都見不到人。”
“兒子如今也入仕了,雖然領的是個閑職,可人家誰不都說我‘小謝相’,兒子也有自己的事情忙啊。”謝方知冠冕堂皇地說著,接著便道,“傅臣那邊不是出了一些事嗎?兒子與他乃是至交好友,不好袖手旁觀。”
“你別哄我,我可是聽你父親說了,如一那孩子救駕有功,如今在山東呢。他為了救駕,連自己媳婦兒都不娶了,當初倒是我沒長眼,竟去給薑家四姑娘說了這樣一門親事,迴頭還要去薑家登門道歉呢。”
顯然,謝夫人對傅臣這樣做事十分不滿。
她們都是當女人的,怎麽能不理解此刻薑姒心中的傷痛?
謝夫人埋怨地說著,又道:“你是傅如一的好友,為什麽也不勸著些?好好一對兒金童玉女,鬧到如今這局麵上……”
這可是冤枉謝方知了,他笑嗬嗬地,道:“當初我可是提醒過傅臣的,他自己要去山東,怪不得我。”
“聽著你這話一點也沒誠意。”
謝銀瓶微微笑了笑,似乎已經將謝方知看穿。
她是知道謝方知那一點心思的,在知道傅如一沒有去迎親的時候,謝銀瓶就有一種奇怪的感覺,這件事肯定跟謝方知有關。如今看他消失這幾天,一下又出現的時候就是笑容滿麵,還有什麽不清楚?
他也就在謝夫人麵前才裝上一裝。
謝夫人還是歎氣:“如今可怎麽辦呢……”
“娘,你也別老是關心傅臣啊,到底誰才是你兒子?”謝方知略做出一副不耐煩的表情,笑著說了一聲,又道,“傅臣老大不小要娶妻,你關心著他的親事,都不關心關心我的親事嗎?”
“你?”
真不是謝夫人看不起他,京城裏想嫁他的姑娘倒是多,可她們削尖了腦袋想進來,謝夫人還看不上呢。
現在謝方知就是燙手的山芋,扔都扔不出去,但盼著哪一日有哪個大家閨秀能將他撿了去,若不是大家閨秀,小家碧玉也好啊。
為著謝方知的親事,謝夫人差點愁白頭,索性後來懶得管他,雖也念叨著,可他老說自己有主意,謝夫人自然不會多搭理。
現在忽然聽見謝方知說親事,謝夫人隻以為他在開玩笑,於是道:“你還能看上哪家姑娘了不成?”
“看上了。”
謝方知忍不住笑了起來。
薑姒這女人,最是口是心非得厲害。她固然想要報複傅臣,可她根本沒那麽愛傅臣,又哪裏來那樣深重的恨?說到底,一個女人肯嫁給一個男人了,斷斷不可能沒有任何的感情。
謝方知其實還是很相信自己的本事,即便薑姒是塊石頭也該被他給捂熱了,再說她狠歸狠,哪裏又真的那樣鐵石心腸呢?
想想,最有效的約莫還是苦肉計?
眼瞧著謝方知這一臉的笑意遮不住,真跟剛開竅的小夥子一樣,謝夫人才是好奇了:“你還真看上哪家姑娘了?”
“今兒兒子找您來,正是請您去提親的。”
因為謝江山不在,所以現在先找他娘說說,一會兒等謝江山迴來了,再把這件事說一遍。
謝夫人真是萬萬沒想到,甚至高興得直接站了起來:“你小子總算是不挑剔了,快告訴娘,是哪家姑娘?怎麽看上的,趕明兒挑個吉日,咱們就提親去!”
盼了多少年了啊,謝方知竟然喜歡上了人,可不是件大好事?
她看著謝方知,等著他說名字。
謝方知淡淡一笑,眼底卻暖融融地,道:“吉日很快便有,往薑府去就是。”
“薑府?”
謝夫人一怔,卻皺了眉:“你莫不是看上薑家五姑娘了?”
旁邊的謝銀瓶頓時有一種暈倒的衝動,哪裏是什麽五姑娘,謝方知說的絕對是薑姒!
果然,謝方知聞言僵硬了一瞬間,糾正道:“娘,怎麽可能是五姑娘……四姑娘與傅臣的親事,不是已經吹了嗎?現在這是名花無主啊,娘你去幫我提親,轉眼她就能進來當咱們家兒媳了。”
這樣的轉折,顯然是謝夫人沒有想到的。
她甚至怔怔看了自己兒子很久,怎麽也沒想到他嘴裏竟然說出這些話來。
他與如一那孩子可是情同手足的,如今怎麽……怎麽……
“你……你與薑四姑娘……這……”
“您兒子我心慕薑四姑娘已久,不然您以為我為了誰才這樣約束自己?”謝方知灑然地甩了甩自己的袖袍,渾然沒管自己娘親的表情,然後慢慢道,“兒子問心無愧,是傅臣自己放棄的。您既然這樣喜歡四姑娘,不如趕緊挑個吉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