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方知早先拉攏薑荀,又是個什麽意思?
難道是七皇子那邊也覺得薑荀厲害?
不知不覺地,推開了門,薑姒便發現了:她知道七皇子這邊要緊人物有哪些,也知道了蕭縱這邊的一些情況。
隻是對比起前世,似乎又起了一些奇怪的變化。
上一世,有這些事情嗎?
七皇子最終奪得皇位,乃是上一世已經出現過的結局,那麽這一世到底鹿死誰手?
薑荀幫著魏王,又是否能成功?
怪隻怪自己太短命。
薑姒自嘲一笑,帶著丫鬟們進了來,才瞧見窗邊的畫已然風幹了墨,便要收起來。
可在看向右上角的那一霎,她忽然愣住了。
窗是開著的,外頭雪落覆蓋了一切痕跡,翠竹白雪,說不出地靜寂。
窗外一叢竹,白紙上也有一叢竹。
宣紙右上角,題著薑姒方才落下的上聯,而此刻,旁邊竟不知何時多出了一句。
字跡沉凝之中略帶疏狂,筆墨卻很瘦,透著點蕭瑟。
惟我斑竹半簾道心清似水,任他黃粱一夢世事冷如冰。
“任他黃粱一夢……世事……冷如冰……”
這一句,忽叫薑姒覺得寒徹骨了。
雖則這一句似乎已堪破了參透了,偏偏帶著一種難言的諷刺與譏誚。
何人對上了她這一聯?
薑姒手指抖了抖,站住了許久不曾動,眼神閃爍,卻是心下亂到了極點。
對薑姒而言,重生之前那一世,何嚐不是黃粱一夢?
她忽道:“紅玉,立刻去打聽打聽,庵中可還住了旁人。”
第四十四章 黑鍋
紅玉不知所以,四姑娘怎麽忽然想起打聽這個來?
不過主子們的事,不該問的就不要問,尤其是四姑娘也有一些事情和心思是旁人不可捉摸的。在許姨娘與薑嫵的事情之後,紅玉就已經明白了自家姑娘的數段。
隻是這一件差事著實不好辦,還要假裝無意地詢問起來,就更是難上加難。
出去一個多時辰,天將黑了,紅玉才迴來:“四姑娘,外頭打聽了打聽,最近隻有魏王殿下來陪太妃娘娘,說是迴頭還要迴宮上除夕夜宴,所以還要在這裏多留一下,等到開宴之前再走。旁的人卻沒有了。”
畢竟已經在年關了,各府女眷即便是要上香都已經來過了,所以近日來格外清淨。
紅玉打聽到的結果,乃是在常理之中,然而卻在薑姒意料之外。
除了蕭縱?
不可能。
人都言以字觀人,以薑姒看來,方才那種字,絕不該是蕭縱寫得出來的。
倒並非說是筆力不及,而是意味兒,一迴味起來就帶上一點清苦味道。
如果不是外人,那就是庵裏人了?
薑姒還是不確定,隻能暫時將這件事放下。
“沒這件事也就罷了,我們再留得一兩日也該迴去了……”
迴頭看一眼那已經被她卷了起來的畫作,薑姒又看向窗外,一叢雪竹,幾片落葉。
應該是有人從窗外看見了,順手幫她補全了吧?
不過難得這樣的好文采。
眼見著薑荀的情況開始漸漸好,老太太也安了心。
師太們也說了,吉人自有天相,薑荀應該沒有什麽大礙。
不過薑姒來這兩日,倒也沒見太妃去看過薑荀,雖知道蕭縱在這裏,甚至薑荀也默認了他在幫蕭縱做事,可蕭縱也沒來見過薑荀。興許是他們私底下見過了,可薑姒不知道。
不知道就是好事,她看得很開。
又在庵中逗留了一日,薑姒陪著老太太去看雪賞梅,還折了幾支梅迴來給薑荀插到了花瓶裏。
別的不說,隻因為來這淨雪庵一次,老太太倒似乎對薑姒少了許多偏見,說話漸漸也沒那麽生硬,更不會時不時地疾言厲色甩臉子了。
於薑姒而言,興許意味著以後的日子會好過一些,老太太這樣的轉變對她也沒壞處。
明日便要啟程迴京,老太太私底下找了薑姒,希望再勸勸薑荀。
因著薑坤將要歸家,四房若在出事自然是不大好,即便是薑荀不迴四房,也要接到京城去,在這裏養病可不方便。
這個法子比較折中,薑荀不喜歡四房那邊,因為老爺子的緣故,去京中過年未必不可。
難道是七皇子那邊也覺得薑荀厲害?
不知不覺地,推開了門,薑姒便發現了:她知道七皇子這邊要緊人物有哪些,也知道了蕭縱這邊的一些情況。
隻是對比起前世,似乎又起了一些奇怪的變化。
上一世,有這些事情嗎?
七皇子最終奪得皇位,乃是上一世已經出現過的結局,那麽這一世到底鹿死誰手?
薑荀幫著魏王,又是否能成功?
怪隻怪自己太短命。
薑姒自嘲一笑,帶著丫鬟們進了來,才瞧見窗邊的畫已然風幹了墨,便要收起來。
可在看向右上角的那一霎,她忽然愣住了。
窗是開著的,外頭雪落覆蓋了一切痕跡,翠竹白雪,說不出地靜寂。
窗外一叢竹,白紙上也有一叢竹。
宣紙右上角,題著薑姒方才落下的上聯,而此刻,旁邊竟不知何時多出了一句。
字跡沉凝之中略帶疏狂,筆墨卻很瘦,透著點蕭瑟。
惟我斑竹半簾道心清似水,任他黃粱一夢世事冷如冰。
“任他黃粱一夢……世事……冷如冰……”
這一句,忽叫薑姒覺得寒徹骨了。
雖則這一句似乎已堪破了參透了,偏偏帶著一種難言的諷刺與譏誚。
何人對上了她這一聯?
薑姒手指抖了抖,站住了許久不曾動,眼神閃爍,卻是心下亂到了極點。
對薑姒而言,重生之前那一世,何嚐不是黃粱一夢?
她忽道:“紅玉,立刻去打聽打聽,庵中可還住了旁人。”
第四十四章 黑鍋
紅玉不知所以,四姑娘怎麽忽然想起打聽這個來?
不過主子們的事,不該問的就不要問,尤其是四姑娘也有一些事情和心思是旁人不可捉摸的。在許姨娘與薑嫵的事情之後,紅玉就已經明白了自家姑娘的數段。
隻是這一件差事著實不好辦,還要假裝無意地詢問起來,就更是難上加難。
出去一個多時辰,天將黑了,紅玉才迴來:“四姑娘,外頭打聽了打聽,最近隻有魏王殿下來陪太妃娘娘,說是迴頭還要迴宮上除夕夜宴,所以還要在這裏多留一下,等到開宴之前再走。旁的人卻沒有了。”
畢竟已經在年關了,各府女眷即便是要上香都已經來過了,所以近日來格外清淨。
紅玉打聽到的結果,乃是在常理之中,然而卻在薑姒意料之外。
除了蕭縱?
不可能。
人都言以字觀人,以薑姒看來,方才那種字,絕不該是蕭縱寫得出來的。
倒並非說是筆力不及,而是意味兒,一迴味起來就帶上一點清苦味道。
如果不是外人,那就是庵裏人了?
薑姒還是不確定,隻能暫時將這件事放下。
“沒這件事也就罷了,我們再留得一兩日也該迴去了……”
迴頭看一眼那已經被她卷了起來的畫作,薑姒又看向窗外,一叢雪竹,幾片落葉。
應該是有人從窗外看見了,順手幫她補全了吧?
不過難得這樣的好文采。
眼見著薑荀的情況開始漸漸好,老太太也安了心。
師太們也說了,吉人自有天相,薑荀應該沒有什麽大礙。
不過薑姒來這兩日,倒也沒見太妃去看過薑荀,雖知道蕭縱在這裏,甚至薑荀也默認了他在幫蕭縱做事,可蕭縱也沒來見過薑荀。興許是他們私底下見過了,可薑姒不知道。
不知道就是好事,她看得很開。
又在庵中逗留了一日,薑姒陪著老太太去看雪賞梅,還折了幾支梅迴來給薑荀插到了花瓶裏。
別的不說,隻因為來這淨雪庵一次,老太太倒似乎對薑姒少了許多偏見,說話漸漸也沒那麽生硬,更不會時不時地疾言厲色甩臉子了。
於薑姒而言,興許意味著以後的日子會好過一些,老太太這樣的轉變對她也沒壞處。
明日便要啟程迴京,老太太私底下找了薑姒,希望再勸勸薑荀。
因著薑坤將要歸家,四房若在出事自然是不大好,即便是薑荀不迴四房,也要接到京城去,在這裏養病可不方便。
這個法子比較折中,薑荀不喜歡四房那邊,因為老爺子的緣故,去京中過年未必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