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節
易中天中華史第一部:中華根 作者:易中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25.見《老子·第五十七章》。
26.見《老子·第三十七章》。
27.見《老子 ·第四十一章》(高明先生編為第四十章)。此處通常作“大器晚成”,長沙馬王堆出土帛書《老子》乙本作“大器免成”, “免成”更符合老子辯證法。請參看高明《帛書老子校注》。
28.以上均見《韓非子·揚權》。
29.見《韓非子·主道》。
30.見《韓非子·揚權》。
31.見《論語·為政》。
32.見《韓非子·揚權》。
33.見《韓非子·五蠹》。
34.見《韓非子·大體》。
35.見《淮南子·泰族訓》。
36.見《韓非子·有度》。
37.以上均見《墨子·尚同中》。
38.《墨子》一書的《尚同上》和《尚同中》都提及這一點。
39.本段論述請參看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
40.請參看本中華史第三卷《奠基者》。
41.本節所述大同與小康,均請參看《禮記·禮運》。
42.請參看恩格斯《家庭、私有製和國家的起源》。
43.見《老子·第三十八章》。
第三章
1.見《孟子·梁惠王上》。
2.請參看《史記·魏世家》。
3.孟子這話說了兩次,一次在《萬章上》,一次在《萬章下》。
4.見《孟子·公孫醜下》。
5.見《孟子·梁惠王下》。
6.請參看《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26.見《老子·第三十七章》。
27.見《老子 ·第四十一章》(高明先生編為第四十章)。此處通常作“大器晚成”,長沙馬王堆出土帛書《老子》乙本作“大器免成”, “免成”更符合老子辯證法。請參看高明《帛書老子校注》。
28.以上均見《韓非子·揚權》。
29.見《韓非子·主道》。
30.見《韓非子·揚權》。
31.見《論語·為政》。
32.見《韓非子·揚權》。
33.見《韓非子·五蠹》。
34.見《韓非子·大體》。
35.見《淮南子·泰族訓》。
36.見《韓非子·有度》。
37.以上均見《墨子·尚同中》。
38.《墨子》一書的《尚同上》和《尚同中》都提及這一點。
39.本段論述請參看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
40.請參看本中華史第三卷《奠基者》。
41.本節所述大同與小康,均請參看《禮記·禮運》。
42.請參看恩格斯《家庭、私有製和國家的起源》。
43.見《老子·第三十八章》。
第三章
1.見《孟子·梁惠王上》。
2.請參看《史記·魏世家》。
3.孟子這話說了兩次,一次在《萬章上》,一次在《萬章下》。
4.見《孟子·公孫醜下》。
5.見《孟子·梁惠王下》。
6.請參看《史記·孟子荀卿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