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便罷了,何必破費?”正說著,丫鬟奉了茶上來,傅卿和與張曉分別接了。
揭開茶蓋清香濃鬱的茶香就撲麵而來,嫩綠明亮的茶湯,看著令人心情愉悅。
傅卿和輕輕啜了一小口,唇齒間滿是茶香。
張曉卻覺得這是絕佳的時機,他突然站了起來,正色道:“三小姐,在下今天來,是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有求於您。”
見他如此鄭重,傅卿和就放下茶盞,認真傾聽:“你有什麽事情,說來聽聽?”
沒有想到,張曉卻一撩衣服的下擺,跪了下來。
他突然下跪,下了傅卿和一大跳,她正想問他為什麽,張曉卻說了起來:“三小姐,張曉十分欽佩您的醫術,誠心想拜您為師,還請三小姐收在下為徒,在下鞍前馬後,執鞭隨蹬,任您差遣,甘之如飴,請師傅收下我吧!”
第91章 收徒
前一世,傅卿和沒有拜過師,她的醫術是家傳的,給她授業,教她醫術的人是她的爺爺,而她自己也從來沒有收過弟子。
所以,像張曉這樣鄭而重之跪在地上拜師的事情,她還是頭一迴遇到。
張曉下跪,何止嚇到了傅卿和,連屋裏的幾個丫鬟都驚呆了。
傅卿和看了看麵麵相覷的木棉與半夏,不由撫了撫額,這個張曉,還真是不按常理出牌。
此刻,張曉跪在地上,目光熱切地看著傅卿和,好像傅卿和能決定他的生死一般。這是跟病人完全不一樣的眼神,這眼神裏全是期盼、渴望,令傅卿和有些不敢直接麵對。
“堯之,你先起來,有什麽話起來再說。”
傅卿和的話剛落音,張曉卻突然朝前一撲,直接趴在地上嚎啕大哭起來。
傅卿和大吃一驚,連忙蹲了下來:“堯之,你這是怎麽了?”
張曉卻哭著抬起頭來,淚眼婆娑地望著傅卿和:“三小姐,您為什麽不願意收在下為徒?我雖然有醫術,但是我的醫術都是自學的,並沒有拜過師父,所以您不用擔心,我是真的想拜您為師的。您不答應,我覺得暗無天日,這日子沒法過了。”
他邊說邊哭,好不難過,好像真的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似得。
傅卿和卻頭皮直發麻:“堯之,拜師這件事情,是兩廂情願的事情,你這樣逼迫我,可不是君子所為。”
“在下逼迫您了嗎?在下何曾逼迫三小姐了?”張曉一聽傅卿和這麽說,立馬瞪大了眼睛反問傅卿和。
傅卿和哭笑不得地點點頭。
張曉立馬從地上爬了起來,用袖子一抹雙眼,語氣虔誠,小心翼翼道:“三小姐,您放心,跪不跪是我的事,收不收是您的事,在下是絕對不敢逼迫於您的。”
他這個樣子,令傅卿和有些於心不忍。
她遇到的病患特別多,哭著跪著求她治病救命的人很多,可是哭著跪著求她教授醫術還這麽顧及她的情緒的人,她是頭一迴遇到。
她自己對醫術感興趣,她很幸運,生在了醫藥世家,隻要她想學,爺爺就會傾囊相授;可是張曉卻不一樣,他的醫術是自學的,一個自學的人居然能進了太醫院,可見他用功之深。
為了學習醫術,堂堂朝廷命官不惜給自己這樣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下跪,這一點尤其令傅卿和動容。
“半夏,打水給張太醫淨麵。”
等想張曉洗了臉之後,兩人再次坐定。
張曉就問:“三小姐,您為什麽不願意收我為徒?是不是傅家醫學不外傳?”
聽了張曉的話,傅卿和認真地迴憶了她們家的家規,並沒有醫學不外傳這一說。
她搖了搖頭:“不是。”
“那是為什麽?”張曉恍然大悟道:“我曉得了,貴門的醫術不傳男隻傳,是也不是?”
“哎呀。”他懊惱地拍了拍頭:“原來如此,我竟現在才想到,天哪,我為什麽是個男子,我為什麽沒有女兒身?哎呀,哎呀,這可如何是好?”
傅卿和知道,張曉一定以為自己的醫術是跟生母尹氏所學,所以才會得出這個結論。
看著他因為性別而急的無可奈何,傅卿和真的很想笑,她生生地忍住了,再次搖頭:“也不是,並不是隻傳女不傳男?”
“難道是因為您覺得我這個人不可靠,不配給您做徒弟嗎?”
一得出這個結論,張曉的臉色就變得刷白,整個人也像被戳破了的氣球一下子癟了。
“不是、不是。”傅卿和看他受了那麽大的打擊,深怕他做什麽傻事,連忙解釋道:“不是你的問題,是我從來就沒有打算過收徒這件事情。”
“那您現在可以打算啊!”張曉立馬道:“那次您幫程少爺治病的事情,我就已經跟您說了,我很想拜您為師,我看這樣好了,您現在就考慮一下吧。”
收徒,給人做老師,傅卿和雖然從來沒做過,但是也知道做為老師要一言一行都要注意,要不然學生就會有學有樣。她很擔心自己能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師父。
俗話說,要給學生一碗水,師父當有一滿缸,要論治病,傅卿和自然不怕的,可若要教別人治病,傅卿和還真的不知道從何處下手。
經過一番慎重的考慮,傅卿和覺定實話實說。
“堯之,我的年歲比你小,怎麽能當你的師父?再說了,你現在已經在太醫院當職了,說明你的醫術已經非常不錯了,我覺得你的理論知識非常紮實,你缺少的隻是實踐的機會,你根本不必拜我為師的。”
“三小姐,此言差矣。”張曉站起來,正色道:“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之前程少爺得了小兒抽風,您用了一劑黃土湯治好了程少爺的病,不僅告訴我治病的原因,還跟我探討髒腑辯證,令我茅塞頓開,當時我就覺得,您雖然不是我的老師,卻做了老師應該做的事—傳道授業解惑,所以,我心裏已經當您是我的師父了。”
未等傅卿和說話,張曉又道:“孔子曾經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到了此刻,傅卿和才發現,張曉今天是有備而來的,他居然連韓愈的師說都用上了。
他走到傅卿和麵前,深深一揖:“三小姐,我是真心想跟您學習醫術的,您就收我為徒吧!”
那虔誠的樣子,真摯的語氣,令傅卿和動容。
收一個徒弟也沒有什麽不好的。
傅卿和點點頭:“好,堯之,我就答應了你的請求,收你為徒。”
揭開茶蓋清香濃鬱的茶香就撲麵而來,嫩綠明亮的茶湯,看著令人心情愉悅。
傅卿和輕輕啜了一小口,唇齒間滿是茶香。
張曉卻覺得這是絕佳的時機,他突然站了起來,正色道:“三小姐,在下今天來,是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有求於您。”
見他如此鄭重,傅卿和就放下茶盞,認真傾聽:“你有什麽事情,說來聽聽?”
沒有想到,張曉卻一撩衣服的下擺,跪了下來。
他突然下跪,下了傅卿和一大跳,她正想問他為什麽,張曉卻說了起來:“三小姐,張曉十分欽佩您的醫術,誠心想拜您為師,還請三小姐收在下為徒,在下鞍前馬後,執鞭隨蹬,任您差遣,甘之如飴,請師傅收下我吧!”
第91章 收徒
前一世,傅卿和沒有拜過師,她的醫術是家傳的,給她授業,教她醫術的人是她的爺爺,而她自己也從來沒有收過弟子。
所以,像張曉這樣鄭而重之跪在地上拜師的事情,她還是頭一迴遇到。
張曉下跪,何止嚇到了傅卿和,連屋裏的幾個丫鬟都驚呆了。
傅卿和看了看麵麵相覷的木棉與半夏,不由撫了撫額,這個張曉,還真是不按常理出牌。
此刻,張曉跪在地上,目光熱切地看著傅卿和,好像傅卿和能決定他的生死一般。這是跟病人完全不一樣的眼神,這眼神裏全是期盼、渴望,令傅卿和有些不敢直接麵對。
“堯之,你先起來,有什麽話起來再說。”
傅卿和的話剛落音,張曉卻突然朝前一撲,直接趴在地上嚎啕大哭起來。
傅卿和大吃一驚,連忙蹲了下來:“堯之,你這是怎麽了?”
張曉卻哭著抬起頭來,淚眼婆娑地望著傅卿和:“三小姐,您為什麽不願意收在下為徒?我雖然有醫術,但是我的醫術都是自學的,並沒有拜過師父,所以您不用擔心,我是真的想拜您為師的。您不答應,我覺得暗無天日,這日子沒法過了。”
他邊說邊哭,好不難過,好像真的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似得。
傅卿和卻頭皮直發麻:“堯之,拜師這件事情,是兩廂情願的事情,你這樣逼迫我,可不是君子所為。”
“在下逼迫您了嗎?在下何曾逼迫三小姐了?”張曉一聽傅卿和這麽說,立馬瞪大了眼睛反問傅卿和。
傅卿和哭笑不得地點點頭。
張曉立馬從地上爬了起來,用袖子一抹雙眼,語氣虔誠,小心翼翼道:“三小姐,您放心,跪不跪是我的事,收不收是您的事,在下是絕對不敢逼迫於您的。”
他這個樣子,令傅卿和有些於心不忍。
她遇到的病患特別多,哭著跪著求她治病救命的人很多,可是哭著跪著求她教授醫術還這麽顧及她的情緒的人,她是頭一迴遇到。
她自己對醫術感興趣,她很幸運,生在了醫藥世家,隻要她想學,爺爺就會傾囊相授;可是張曉卻不一樣,他的醫術是自學的,一個自學的人居然能進了太醫院,可見他用功之深。
為了學習醫術,堂堂朝廷命官不惜給自己這樣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下跪,這一點尤其令傅卿和動容。
“半夏,打水給張太醫淨麵。”
等想張曉洗了臉之後,兩人再次坐定。
張曉就問:“三小姐,您為什麽不願意收我為徒?是不是傅家醫學不外傳?”
聽了張曉的話,傅卿和認真地迴憶了她們家的家規,並沒有醫學不外傳這一說。
她搖了搖頭:“不是。”
“那是為什麽?”張曉恍然大悟道:“我曉得了,貴門的醫術不傳男隻傳,是也不是?”
“哎呀。”他懊惱地拍了拍頭:“原來如此,我竟現在才想到,天哪,我為什麽是個男子,我為什麽沒有女兒身?哎呀,哎呀,這可如何是好?”
傅卿和知道,張曉一定以為自己的醫術是跟生母尹氏所學,所以才會得出這個結論。
看著他因為性別而急的無可奈何,傅卿和真的很想笑,她生生地忍住了,再次搖頭:“也不是,並不是隻傳女不傳男?”
“難道是因為您覺得我這個人不可靠,不配給您做徒弟嗎?”
一得出這個結論,張曉的臉色就變得刷白,整個人也像被戳破了的氣球一下子癟了。
“不是、不是。”傅卿和看他受了那麽大的打擊,深怕他做什麽傻事,連忙解釋道:“不是你的問題,是我從來就沒有打算過收徒這件事情。”
“那您現在可以打算啊!”張曉立馬道:“那次您幫程少爺治病的事情,我就已經跟您說了,我很想拜您為師,我看這樣好了,您現在就考慮一下吧。”
收徒,給人做老師,傅卿和雖然從來沒做過,但是也知道做為老師要一言一行都要注意,要不然學生就會有學有樣。她很擔心自己能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師父。
俗話說,要給學生一碗水,師父當有一滿缸,要論治病,傅卿和自然不怕的,可若要教別人治病,傅卿和還真的不知道從何處下手。
經過一番慎重的考慮,傅卿和覺定實話實說。
“堯之,我的年歲比你小,怎麽能當你的師父?再說了,你現在已經在太醫院當職了,說明你的醫術已經非常不錯了,我覺得你的理論知識非常紮實,你缺少的隻是實踐的機會,你根本不必拜我為師的。”
“三小姐,此言差矣。”張曉站起來,正色道:“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之前程少爺得了小兒抽風,您用了一劑黃土湯治好了程少爺的病,不僅告訴我治病的原因,還跟我探討髒腑辯證,令我茅塞頓開,當時我就覺得,您雖然不是我的老師,卻做了老師應該做的事—傳道授業解惑,所以,我心裏已經當您是我的師父了。”
未等傅卿和說話,張曉又道:“孔子曾經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到了此刻,傅卿和才發現,張曉今天是有備而來的,他居然連韓愈的師說都用上了。
他走到傅卿和麵前,深深一揖:“三小姐,我是真心想跟您學習醫術的,您就收我為徒吧!”
那虔誠的樣子,真摯的語氣,令傅卿和動容。
收一個徒弟也沒有什麽不好的。
傅卿和點點頭:“好,堯之,我就答應了你的請求,收你為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