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朝廷這麽忙的焦頭爛額,政事堂,六部等幾乎夜夜通宵,加班加點,連帶著垂拱殿也是徹夜燈火通明。


    幾日後,汾州介休。


    朱淺珍的馬車停在一個大院不遠處,他站在馬車邊,看著這個大院,神情頗為異色。


    這個院子出奇的大,剛才馬車環繞了半圈,隻怕要有半個皇宮大了。


    他邊上的夥計湊過來,低聲道:“掌櫃,別看這外麵,我來之前打聽過了。表麵上看著平平無奇,裏麵可是雕梁畫棟,整個大宋,找不出可比的。”


    這還平平無奇?單是這個占地就不是誰都能有的!


    夥計瞥了眼四周,越發低聲道:“小人還聽說,這文家在介休,甚至是汾州都是數一數二的,有文半城之城,介休一般的鋪子,街道都是文家的。聽說茶山,礦無數,在蘇杭的生意也很大……”


    朱淺珍是真的一點都不奇怪,文家在皇家票號搞洗錢,進進出出的珍奇古物,金銀,銅錢,折算加起來,怕是有數百萬貫!


    朱淺珍擺了擺手,理了理衣服,向著文家大門走去。


    文家的牌匾很普通,歲月斑駁,感覺都快要掉下來了,‘文府’二字卻出奇的閃亮,仿佛經住了歲月的洗禮。


    朱淺珍認真的看著,暗自佩服。


    他來之前也仔細查過,這文家確實是詩書之家,傳承的還要從唐初算起,算得上世家了。


    兩個門衛看著朱淺珍,打量著他的穿著,對視一眼,確定不是普通人,其中一個客氣的上前,問道:“這位客人,不知來自何處,來我文家要拜訪何人?”


    朱淺珍麵露微笑,從懷裏掏出一張拜帖,遞過去道:“我姓朱,自開封來,這是我的拜帖,請柬文相公。如果文相公看不上我這份拜帖,就說皇家票號。”


    門衛一怔,求見他們家文老太爺的人不少,但有資格的不多。他又看了看簡簡單單的馬車,一個隨從。又看向拜帖,無官無職,隻有姓名簡介。


    門衛狐疑,秉持著一貫的‘謙遜’家風,還是客氣的道:“客人稍候,小人這就進去稟報。”


    朱淺珍點點頭,站在台階下沒有動,目送那門衛進門,關門。


    夥計跟在他邊上,心裏很清楚這次的任務。官家派他們掌櫃來,任務很重,也很難,必須要小心翼翼,要是壞了官家的事,他們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門衛進了門,卻沒有直接去找文彥博,他沒那個資格,想了想,去了最左邊的院子。


    這是文彥博第六子,文及甫的院子。


    元祐初,文及甫原本在大理寺任職,後來調任吏部郎中,因為文彥博再次拜相,為了避嫌調到了外地,文彥博致仕,他迴京任太仆寺寺卿,權工部侍郎。


    隨後,卷入了趙煦與高太後的爭權以及隨後的大清洗,文及甫被罷官,閑居快兩年了。


    門衛來到門旁的時候,就看到六十多歲,白發蒼蒼的文及甫坐在椅子上,腿上坐著一個十三四歲小女孩,他正一字一句的叫她讀書。


    門衛悄步來到門外,沒有出聲。


    文及甫又叫了幾句,放下小女孩,笑著說道:“真是聰明,晚上再教你。”


    小女孩很是靦腆,拘謹,行禮道:“謝夫君,妾告退。”


    文及甫一臉笑容,摸著胡須都是得意。


    門衛這才進來,遞過拜帖,道:“六爹,門外來了一個叫做朱淺珍的人,說是要求見太爺。”


    文及甫雖然賦閑在家,卻也不甘心,時時想迴去,自然也關注朝野,朱淺珍這個名字,他第一時間就覺得很耳熟,看著拜帖,猛的變色。


    門衛一見,連忙道:“他還說,如果太爺不見,就說‘皇家票號’四個字。”


    文及甫已經想起來了,朱淺珍這樣人自然不入他的眼,最重要的,還說文家借助皇家票號洗錢,並乘機撈一筆的事。


    這件事,主要是文及甫在做,文家其他人知道的並不多。


    因此,朱淺珍是誰,背後是誰,他很清楚!


    “這是查到是我們,上門來興師問罪了?還是,他代表了什麽人?”


    文及甫老臉變幻。他那個不成器的侄子會認為背後是那位瞎子九殿下,他可不怎麽想。


    數百萬貫,甚至千萬貫,區區一個趙佖怎麽拿得出來?再說了,戶部,甚至是政事堂的批文,趙佖沒這個能力,更沒那個膽子!


    明眼人都清楚的人,背後的人,唿之欲出!


    不可言!


    文及甫左思右想,心頭有些驚慌,立刻就道:“你將人請進來,帶到正廳,上好茶,一定要客氣。我這就去見父親,沒有我的話,不準任何人打擾,更不能放走他!”


    門衛登時知道厲害,迅速道:“是。小人這就去。”


    文及甫感覺著手裏的拜帖,直覺沉甸甸的,心頭有不好的預感,站在原地沉色許久,還是走向後院。


    文彥博住一個獨棟的小樓,位置僻靜,少有人敢打擾。


    來往的婢女,下人看到文及甫,紛紛躬身行禮,一個字都不敢說。


    文家都知道,老太爺不管事,家主的位置,基本上由這位‘六爹爹’暫代,管理著一切大小事情。


    文及甫進了樓,直接走向文彥博的書房。


    文彥博致仕後,專心著述,極少出門。


    文及甫來到門前,徑直走進去。


    文彥博的頭發都快掉沒了,腦門上禿了一大塊,臉角皮包骨,雙眼凹陷,雙手如枯枝,捧著一本書,靜靜的看著。


    文及甫悄步走進來,恭謹的道:“父親。”


    文彥博依舊看書,舔著手指有些艱難的翻了一頁,聲音蒼老,卻單一有力的道:“什麽事情?”


    文及甫將朱淺珍的拜帖遞過去,道:“京裏來人了,是官家的舅舅,要見您。”


    文彥博眉頭一皺,轉過頭,神色有些疑惑,道:“官家的舅舅?”


    文及甫並沒有將所有人事情都告訴文彥博,現在有些遲疑。


    文彥博久經宦海,十分精明,立刻意識到了什麽,道:“有麻煩?”


    文及甫看著文彥博,輕輕歎了口氣,有些無奈道:“幾個晚輩不曉事,利用皇家票號做了不少事情,我擔心,可能會讓朝廷有借口對付我們文家。”


    章惇、蔡卞等‘新黨’連司馬光的墳都想給掘開,文彥博這個還活著的老東西,自然沒理由放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官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官笙並收藏宋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