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如何有這般沒有規矩的人?”皇後憤然道。
夏語澹如同在說別人一樣,時至今日,夏語澹所受的委屈,都得到了補償,因此她沒有傷感:“在我身上,一開始就沒了規矩,也就怪不得,別人已經習慣了對我沒規矩。習慣是件可怕的事,她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即使她死了,隻怕後麵還有人,覺得我是沐猴而冠,除了張尚算可陳的臉,我還有什麽能讓人心服口服的。”
皇後一把抱住夏語澹,安慰道:“夏氏大族大家,我身在宮廷,確實看不見角落裏的人,好在你熬出頭了,那熬著過的日子,對你都是一種磨礪,沒有寒徹骨,怎有梅花香。熬到了現在,天下的女人攏一塊,把我也算上,沒有誰比你更尊貴了。”
“臣女不敢當,娘娘才是天下最尊貴的女人。”皇後這麽來一句,如同把剛出鍋的包子扔過來一樣--燙手,夏語澹可不敢接。
皇後勉強一笑,道:“你以後會明白,不,你或許現在就明白了。女人的尊貴都是男人賜予的,尤其在深宮之中。”
皇後話音落下,蕭姑姑笑臉道:“娘娘,殿下來請安了。”
皇後笑睨夏語澹道:“我說什麽來著,就這麽一會兒我們娘倆說話的空兒,他就來了。他一路過來,誰看不到,你在他心中的分量。”
☆、第一百四十二章 念佛
夏語澹第一次見穿戴隆重的趙翊歆,用梁冠束了發,身穿一件三色金龍鱗紋玄色素接袖,外罩披肩白狐褂,腰佩山玄玉,腳登杏黃靴,帶著朝氣而來,單膝跪在地上。
“給娘娘請安……”聲音如清泉叮咚。
“快起來,快起來。”皇後滿麵堆笑,離座雙手把趙翊歆扶起來,愛看著趙翊歆道:“才出去一會又忙忙趕過來……”想是覺得自己看見孫子的眼神,期盼太多,皇後收迴了目光,迴頭對夏語澹道:“他姑姑身子重了,隻在家養胎,他姐姐說好今天進宮的,到了時辰也沒見她來,說是在府裏暈倒了。這是怎麽了,人就暈倒了?”
皇後關切之意溢於言表,問向趙翊歆。
“說是喜也是憂,公主府有人過來,娘娘仔細問一問吧。”平都公主在她的公主府暈倒,趙翊歆就立刻趕去看了。尾隨在趙翊歆身後一個著桃紅的丫鬟跪在皇後麵前,準備皇後問話。
皇後緩了緩,迴到座位上,笑道:“瞧我急的,虹裳快給太孫上茶,你坐著吧,早晚都是一家人,不用避諱。”
虹裳就是蕭姑姑,夏語澹有了一個繡墩,坐在皇後身邊。
皇後安排好了他們二人,才清冷了口氣,問跪著的丫鬟道:“蒲月你說說,你家主子是怎麽迴事。”
蒲月微抬頭答話:“迴皇後娘娘,公主殿下是有喜了,隻是日子淺,加之公主信期那幾日,依舊來了紅,所以奴婢等疏忽了,今日公主和駙馬晨起,還以為晚上沒睡安穩精神短了,梳妝之時越發撐不住,現在又見了紅,太醫已經開了安胎藥用上了。”
皇後的一顆心隨著蒲月說的話晃上晃下,急道:“那胎兒保住了沒有?
“太醫說,隻看今天,過了今天止了紅就無礙了。”
皇後手撐在扶手上,急道:“這話就是說,今天紅止不住就要滑胎了!果然說是喜也是憂,聶家……他聶瑛就是這樣服侍公主的?”
公主和駙馬晨起,夫妻不可能晚上蓋個被子純睡覺,還沒有睡安穩,怎麽個沒有睡安穩呢?其中的意思皇後聽得出來,女人懷了身子又行房事,才弄成了現在這個樣子,若有閃失,他聶瑛是首罪。
“娘娘,這倒也不能全怪罪姐夫。我問過姐姐了,是姐姐著急。姐姐說她想要個孩子,以為前幾天……還沒有,所以這幾天著急了些。”
平都公主暈倒,趙翊歆出馬就是查這個事情,萬一真是聶瑛縱欲,聶家沒那麽好過。可是一查之下真不能全算聶瑛的過錯。公主和駙馬,要和尋常夫妻顛倒一下。隻有公主想,才能把駙馬拉上床。是平都公主一次次召見駙馬,有公主說話為證,皇族的生活沒有私密可言,公主府女官還記著呢。
平都公主甚是愛重駙馬,婚後如膠似漆,常常傳召聶瑛。這床第之事……平都公主一天到晚,隻做她開心的事,她覺得和駙馬在一起怎麽開心,她就怎麽做,聶瑛的過錯,隻是太遷就平都公主的意思。
當然,平都公主想懷一個孩子也是真的,所以才會在床上這麽用力。
皇後搖頭歎息:“我就說年輕小夫妻不懂事,不知道怎麽過日子,公主府需要一個穩重老城的人坐著。”
皇後是說,公主府需要一人總領事物,對外能處理家務,對內能勸誡公主,指點公主和駙馬言行。現在的掌事女官充其量隻是一個文書,對公主沒有約束的能力,才讓一對年輕小夫妻,貪圖床第的歡愉,失了分寸。
趙翊歆並不認同,道:“前朝公主下降,倒是會從宮裏帶出去這樣一批老人,結果呢,那些老人在宮裏恭順,在宮外就拿著女戒婦德磋磨公主,鄙視駙馬。公主和駙馬相見,還要向那些人行賄。我朝早年也有這樣的故事,寧壽公主的駙馬,給了賄金少了,就遭了這群人暴打,還得公主出來為駙馬苦求,皇家公主向家奴低頭……這種事情隻此一次,絕不能再有此種顛倒尊卑之事發生。”
寧壽公主是太|祖的女兒,每一件事都是過猶不及,太宗以寧壽公主之事抹去了公主府女官單獨進宮晉見的權利,那些女官失去了晉見後宮之主的權利,也就失去了後台,隻能是公主腳下的奴仆,也就沒有站起來勸誡的底氣。
“清閑貞靜,守節整齊,視為婦德。那今日這件事,平都傷了身子。傳揚出去,平都還要傷了顏麵。”皇後也有她的一番道理,公主府公主一人獨大,公主貪婪床第之歡,把孩子弄沒了,這話好聽?
趙翊歆不在意,笑道:“漢朝的館陶,唐朝的太平,周朝的顯惠。娘娘放心,姐姐的顏麵在我這裏,隻要我在,外人傷不到姐姐。太醫院說話,九分準隻說七分,姐姐的身子,一群人守著,總會守住的。姐姐年輕,日子慢慢過,就會過日子了。”
館陶,太平,顯惠,三位公主還公然納寵,女人做到了公主的位置,那些被視為婦德的戒條對公主沒用,公主依仗的是帝寵,隻要帝寵在身,公主就有顏麵。現在平都公主有皇上寵著,將來趙翊歆接著寵著,她可以盡興做她的事,包括享受床第之歡。
孩子嘛……趙翊歆沒把聶家的種看在眼裏,保得住就保,保不住沒了也算了。隻是平都公主現在一心還在聶瑛身上,這個意思放在心裏就算了。
皇後的想法和趙翊歆,和皇上不一樣,說下去就沒意思了,轉頭對夏語澹道:“難為你聽了這麽一出。”
“隻盼平都公主平安過了今日。”夏語澹隻能用最樸實的話,保佑平都公主和她的孩子平安,再多就不能說了,人家夫妻的事,再多也不是她一個未婚女子說的。
平都公主有流產的危險,皇後情緒低落道:“本想留你吃了飯……隻是平都這樣,我也提不起精神,我要去佛堂念念經,安安心,隻求菩薩保佑我的孫女。我現在也不出去給人添亂,過幾日,等平都那邊妥當了,我再去看看她。”
皇後不能想出宮就出宮,皇後提早說出來,就是隔空和皇上打個商量。
“臣女告辭。”夏語澹目不斜視的離開。
平都公主和聶瑛那點事,趙翊歆做弟弟的,還真不好意思說,他這樣直接過來,一半原因就是看看夏語澹。趙翊歆在皇後麵前,沒有掩飾他對夏語澹的喜愛,他就從容的看著她離開。
皇後跪坐在佛堂念經,佛念萬萬遍,也不能平靜她的心,腦海裏隻有趙翊歆目送夏語澹離開的畫麵,一隻撥動佛珠的手,久久停在那裏,皇後如她麵前的雕塑一樣,連唿吸的起伏都看不見。
夏語澹已經迴到了石榴院,換了一件家常的衣服,道:“馮撲,你現在是我的管家了。家裏有什麽事嗎?”要是沒有事,夏語澹想迴藤羅胡同了,還是那裏自在。
馮撲笑著道:“有兩件事要說予姑娘聽聽。第一件,姑娘的五姐親事定下了,男方是今年新科的一位同進士,授予了四川馬湖府屏山縣令,不日入蜀。因此府上五姑娘的婚禮就定在本月三十日,還有十八天。”
“這麽趕,男方是怎樣的人家?”同是夏家的庶女,隨便瘋長,夏語澹對夏爾釧沒有怨恨,隻是感情就這樣了。夏爾釧要遠遠的嫁出去了。若無意外,夏爾釧一輩子不會迴到京城,她在京城之外的一輩子,還是希望她能安穩一點。
“男方祖籍湖廣辰州府,是家中長子,上有高堂,下有一弟一妹,家中田地千畝,家資數千,五代耕讀傳家,出過幾個文書小吏,進士還是第一個。”重換一個人,家裏的資產還沒有李永的養子多,隻是一個白身,一個官身,一得一失,隻能夏爾釧自個平衡了。
隻要夏爾釧把心放低一些,小地主出身的同進士,不委屈她侯門庶女的身份,夏語澹溫和道:“是要我給她添妝嗎?”
“正是,還得姑娘拿個主意。”
夏語澹笑道:“我身份變了,自然和前麵四位姐姐出嫁時不一樣。你看著辦吧,怎麽樣添妝才不失我現在的身份。如果可以,多添一些金銀等實在的東西。還有一件事呢?”
“明後兩天,宮中會來人為姑娘量體裁衣,準備明年二月大婚用的禮服,及大婚之後,姑娘所用的衣飾。”
婚期定了,夏語澹總會有很多事,脫不開身。
空穀館,夏爾釧和幾個丫鬟一起趕製嫁衣,兩個時辰夏爾釧言語也不言語一聲,隻低頭做活。
鍾氏進來,身後跟了幾個提食盒的婆子道:“姑娘功夫大了,歇一歇用飯吧。”
夏爾釧把丫鬟們都打發出去吃飯,隻留鍾氏,擺菜拿筷。
夏爾釧默默低頭吃著飯,忽而抬頭帶著哭泣之聲:“姨娘,你我隻有這些時日了,以後千裏迢迢,怕是再不能見了。”
出嫁那一日,鍾氏根本不能現身,有些話,隻能現在沒人了說。
鍾氏撫摸著繡了大半的大紅色嫁衣,懸了十五年的心落地,心落在地上,隱隱作痛,卻痛得安慰,道:“姑娘不要想著過去,不要想著現在,想想將來,將來你遠離京城,就隻有你一個人了,隻你一個人,怎麽在夫家活好了,你隻要想這件事,其餘多想無益,也無需為我想。姑娘出嫁之後,我隻日日誦經念佛,保佑姑娘夫妻和樂,子孫綿長。這就是我後半輩子全部的生活,我知足了。”
☆、第一百四十三章 娘娘
夏語澹說香嵐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即使她死了,隻怕後麵還有人。這句警告的話傳迴夏文衍的耳邊,夏文衍心焦的一夜長了兩根白頭發。
太多的事情,夏文衍是無能為力,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它發生了。
想當年太子健在,話說出來也有不遵的人,不然太子做了十五年太子,夏家也不會如此低調。夏語澹隻是太孫妃而已,有些事情還是無法改變。他心裏清楚,還是那句話,無能為力。
無法該變的是別人,麵前的太孫妃是自己的骨血,夏文衍沒什麽不能改變的。因為二月二的婚期定下來,石榴院忙碌了幾天,待幾天過了,夏文衍求見,腳下踩的已不是原來的地麵。
既然皇後都問不出來,夏文衍也不再追問了,甚至這撬地板的那幾天,敲敲打打夏語澹在石榴院怎麽安置都不問了,隻是恭敬的道:“娘娘賜的東西,爾釧受了,原想過來謝恩,隻是這幾日石榴院進出不斷,怕打擾了娘娘的正事。”
夏語澹還是第一次聽人正式稱唿她為‘娘娘’,這人還是夏文衍。夏語澹晃了晃神,才道:“五姐的婚期定得那麽匆忙,後麵是我在追著,我送五姐些許東西,錦上添花是應該的,倒不用恪守虛禮。”
夏語澹不見夏爾釧,夏文衍有準備,點頭溫笑道:“三月不到,我兩女擇定了人家,還有爾彤。幾日前肅莊郡王妃做媒,替魯王世子求娶爾彤。我想我們家已經出了一個皇妃,再出一個王妃?太招搖了些,隻是娘娘多少知道些,爾彤她心氣高,魯王世子年十六,品行敦實,和殿下正好同輩,王府又尊貴,說匹配也是配得上的,若他家有這個意思……自然了,這也是看在娘娘的麵子上。”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我雖為太孫妃,太孫妃也不管姻緣,然後做姐姐的,也管不了妹妹。魯王世子究竟如何,隻父親和太太細心訪查,若這家合適就定下來,倒不用顧及招搖不招搖,也不用考慮我的想法。”夏文衍第一次和夏語澹有商有量的說話,商量夏爾彤的婚嫁,夏語澹有點不自在。
夏爾彤要嫁給誰,上有父母,下有兄弟,操心了不知道幾年,夏語澹就不為她操心了,借了太孫妃的風光讓她嫁進了王府,夏語澹心裏也沒有想法。
“那這件事就大體不離了。我三個女兒有了著落,了我一樁心事。”夏文衍臉上微喜,端起茶杯,呷了一口,又把茶杯輕放迴桌上,道:“既然你們都擇了人家,嫁妝是要預備的。家裏這些年,一直是嫡庶有別,爾釧不能和爾彤比,娘娘……”
“我早就想清楚了,既然嫡庶有別,一切按府中規矩預備就好。”夏語澹見夏文衍似有難色,便把話說了,府中規矩,庶女三千兩嫡女一萬兩置辦嫁妝。這筆錢是公中所出,不是全部,不過嫡尊庶卑,不止夏家,別家也是如此,有些人家,因為各種原因,有的庶女能拿到價值公中銀子的嫁妝就很不錯了。
夏文衍趕緊搖頭道:“不是這個意思,娘娘和爾彤雖然出身不同,可是一個做太孫妃,一個做世子妃,若太孫妃不及世子妃,不是你一個人的事,夏家也要被參一個藐視儲君的罪過,夏家不敢,魯王府也不敢當。公中出的部分,你和爾彤是一樣的,隻是公中之外,喬氏的嫁妝,喬氏說她的嫁妝隻留給她生的孩子。”
意思就是沒有夏語澹的份,夏語澹不是她孩子。
夏語澹一笑道:“記名的事不成,我就有準備了。出嫁了也沒想臨走偏了太太的好東西。”
喬氏從喬家陪嫁過來的產業,這些年衍生出來的出息,一分也不給夏語澹。嫁妝是女子依附在夫家相對獨立的財產,一般殷實本分的人家都不會動女子的嫁妝,反正這些嫁妝是要留給子孫後代的。嫡母有權分配,一分不給庶女,也是她的權利。夏語澹麵子難堪一點,裏子有了。喬氏不喜歡夏語澹,夏語澹也不喜喬氏,既然不喜她還要拿她的嫁妝,夏語澹伸不出手。
夏文衍歎了一聲道:“我昨晚為了這件事情,勸了喬氏一晚,她要這樣,我說的話她是聽不進去的。”
“此事罷了,父親不用多想。我在喬家時聽姨娘說,現在的武定侯夫人,早年嫁出庶女,也沒有為庶女添妝,我不是太太肚子裏出來的,感情不一樣可以理解,太太現在隻是做到了不卑不亢。”
外人不用理會,這隻是兩個女人坐下較勁的事情。夏語澹倒期盼喬氏能一直保持這種,頭抬得高高的姿態。
夏文衍嘴唇翳動了幾下,抿濕了嘴唇,自笑了一聲道:“多少年了,我說的話她沒幾句聽進去。她生來就是高門貴女,我,我們家裏若沒有皇後,我隻是一個鄉下小子,我知道自己讀書不通,沒有文采,考不了功名;筋骨不韌,也吃不了日日磨礪的苦。文武不成,三十年前,是配不上她公府嫡女……”
夏文衍突然和夏語澹推心置腹,述說幾十年的心情,夏語澹顧全他身為侯爺和父親的尊嚴,對左右的人擺擺手,左右退下。
夏文衍視若無睹,自顧說道:“因為喬家帶頭擁立了太子,皇後開口向喬氏求情,喬家無法拒絕。她還未嫁於我,家中長輩就訓誡我,人家是高門貴女,看在皇後和太子的麵子上下嫁給我,已經委屈了,讓我好好待她,不要讓她受了委屈。因此,多年來我一直讓著她,讓多了就成了習慣,我已經習慣讓著她,有理沒理,我是奈何不得她。可是我做為丈夫,處處遷就一個女子,是我不甘心,才害了你的生母,連累你這些年。”
說到此處,夏文衍眨著掉下一滴眼淚。七分真情,三分做戲,基本是他的心聲。從模樣到性情,喬氏一直不是他年少時,直到現在會去喜歡的女人;從性格到才華,他也不是喬氏滿意的丈夫,隻是為了夏家和喬家,不得不維係這樣一段婚姻。
時光匆匆,夏文衍從姣好少年即將步入了知天命的年紀,三十年和喬氏綁在一起,以後還要綁這,他不甘心。
“父親不用說了,時光已去,斯人已逝,說這些有什麽意思。”夏語澹有點感觸。四年了夏語澹多次聽聞夏文衍和喬氏爭執,不合適也隻能一輩子彼此忍耐著在一起。離婚,沒幾個人離得了,也沒幾個人有離婚的勇氣,越在高位反而越遭束縛。夏文衍再不甘,喬氏再不滿,也沒有想過分開。說多了有什麽意思。
夏文衍用袖子粗魯的從上到下一擼臉,也不再說了,拿過他隨身帶來的一個小匣子,放在膝蓋打開道:“不說了,不說了,一說就扯遠了,還要說嫁妝的正事。這幾張是公中出的嫁妝,這幾張是我的私房,你們三人都有份,隻是爾釧少一半,你和爾彤是一樣的,你看一看,若看著尚可就著內府的人來查核,送入宮中的東西,夏家也不敢馬虎。”
如夏文衍所說,夏家依禮給夏語澹準備嫁妝,是對皇室的尊重,若差一點,是要被盯著夏家的人參一本的。夏語澹接過幾張單子,認真看了,給太孫妃的嫁妝都是好東西,單子也不用挑剔,主要是著內府的人查核實物。
夏文衍又從懷中掏出一本名冊道:“你嫁的人家不是別家,陪嫁的奴婢有限隻能帶一個,給你做個臂膀,府中九歲至二十歲,未配人的家生女孩子都在這裏。人也基本在家生院侯著,爾釧爾彤還未挑,先緊著你挑,你先挑個合你眼緣的。”
來了,有些事情總要麵對的。九歲至二十歲的未婚女孩子,給你做個臂膀,說白了就是選個通房丫鬟。
進宮做妃嬪的女子,梁朝宮規,是隻身進宮的,能帶財物,不能帶人,宮女不是誰都有資格當的,宮裏使喚的宮女,由幾年不定期的小選統一選出,進過幾年的教導再配往宮中各處使用,若宮女是進宮的嬪妃帶過去的,你帶人進宮,我帶人進宮,一仆前後二主,宮中的秩序怎麽維護?隻有正妻有特權,經過內府的審查,吸納一個宮女。
除了這個特殊吸納的人之外,其他宮女都是從開頭就以侍奉皇室的名義入宮的。
這如持節奉召一樣,看在正妻的名分上給予特殊的優待。畢竟,正妻才有資格擁有通房丫鬟,其他的妃子,位至貴妃,放到尋常人家,也是妾嘛,皇家的妾有了品級,才分了四妃九嬪。
夏語澹翻看名冊,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個名字,名字後麵一串樣貌的簡單描繪,然後家世,經曆,身高,體重,胸圍,臀圍,甚至是否成熟來過月事,都記在上麵。夏語澹一頁頁的看,根本沒辦法思考,一個字都沒有記在腦海裏。
此舉即使含著敬意也掩蓋不了,這是要親手,為趙翊歆挑女人!
夏語澹的眼前是茫然的,這種茫然的眼神也落在夏文衍眼裏,夏文衍低聲道:“接了聖旨之後,夏家模樣周正的家生子都傳到府裏來了,有幾個看著乖巧的,不如見一見?不妨多挑幾個,讓她們學好了宮中的規矩,再選一次,選個最好的,才不算丟了娘娘的人。”
☆、第一百四十四章 石榴
才不算丟人?
才不算丟人!
夏語澹如同在說別人一樣,時至今日,夏語澹所受的委屈,都得到了補償,因此她沒有傷感:“在我身上,一開始就沒了規矩,也就怪不得,別人已經習慣了對我沒規矩。習慣是件可怕的事,她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即使她死了,隻怕後麵還有人,覺得我是沐猴而冠,除了張尚算可陳的臉,我還有什麽能讓人心服口服的。”
皇後一把抱住夏語澹,安慰道:“夏氏大族大家,我身在宮廷,確實看不見角落裏的人,好在你熬出頭了,那熬著過的日子,對你都是一種磨礪,沒有寒徹骨,怎有梅花香。熬到了現在,天下的女人攏一塊,把我也算上,沒有誰比你更尊貴了。”
“臣女不敢當,娘娘才是天下最尊貴的女人。”皇後這麽來一句,如同把剛出鍋的包子扔過來一樣--燙手,夏語澹可不敢接。
皇後勉強一笑,道:“你以後會明白,不,你或許現在就明白了。女人的尊貴都是男人賜予的,尤其在深宮之中。”
皇後話音落下,蕭姑姑笑臉道:“娘娘,殿下來請安了。”
皇後笑睨夏語澹道:“我說什麽來著,就這麽一會兒我們娘倆說話的空兒,他就來了。他一路過來,誰看不到,你在他心中的分量。”
☆、第一百四十二章 念佛
夏語澹第一次見穿戴隆重的趙翊歆,用梁冠束了發,身穿一件三色金龍鱗紋玄色素接袖,外罩披肩白狐褂,腰佩山玄玉,腳登杏黃靴,帶著朝氣而來,單膝跪在地上。
“給娘娘請安……”聲音如清泉叮咚。
“快起來,快起來。”皇後滿麵堆笑,離座雙手把趙翊歆扶起來,愛看著趙翊歆道:“才出去一會又忙忙趕過來……”想是覺得自己看見孫子的眼神,期盼太多,皇後收迴了目光,迴頭對夏語澹道:“他姑姑身子重了,隻在家養胎,他姐姐說好今天進宮的,到了時辰也沒見她來,說是在府裏暈倒了。這是怎麽了,人就暈倒了?”
皇後關切之意溢於言表,問向趙翊歆。
“說是喜也是憂,公主府有人過來,娘娘仔細問一問吧。”平都公主在她的公主府暈倒,趙翊歆就立刻趕去看了。尾隨在趙翊歆身後一個著桃紅的丫鬟跪在皇後麵前,準備皇後問話。
皇後緩了緩,迴到座位上,笑道:“瞧我急的,虹裳快給太孫上茶,你坐著吧,早晚都是一家人,不用避諱。”
虹裳就是蕭姑姑,夏語澹有了一個繡墩,坐在皇後身邊。
皇後安排好了他們二人,才清冷了口氣,問跪著的丫鬟道:“蒲月你說說,你家主子是怎麽迴事。”
蒲月微抬頭答話:“迴皇後娘娘,公主殿下是有喜了,隻是日子淺,加之公主信期那幾日,依舊來了紅,所以奴婢等疏忽了,今日公主和駙馬晨起,還以為晚上沒睡安穩精神短了,梳妝之時越發撐不住,現在又見了紅,太醫已經開了安胎藥用上了。”
皇後的一顆心隨著蒲月說的話晃上晃下,急道:“那胎兒保住了沒有?
“太醫說,隻看今天,過了今天止了紅就無礙了。”
皇後手撐在扶手上,急道:“這話就是說,今天紅止不住就要滑胎了!果然說是喜也是憂,聶家……他聶瑛就是這樣服侍公主的?”
公主和駙馬晨起,夫妻不可能晚上蓋個被子純睡覺,還沒有睡安穩,怎麽個沒有睡安穩呢?其中的意思皇後聽得出來,女人懷了身子又行房事,才弄成了現在這個樣子,若有閃失,他聶瑛是首罪。
“娘娘,這倒也不能全怪罪姐夫。我問過姐姐了,是姐姐著急。姐姐說她想要個孩子,以為前幾天……還沒有,所以這幾天著急了些。”
平都公主暈倒,趙翊歆出馬就是查這個事情,萬一真是聶瑛縱欲,聶家沒那麽好過。可是一查之下真不能全算聶瑛的過錯。公主和駙馬,要和尋常夫妻顛倒一下。隻有公主想,才能把駙馬拉上床。是平都公主一次次召見駙馬,有公主說話為證,皇族的生活沒有私密可言,公主府女官還記著呢。
平都公主甚是愛重駙馬,婚後如膠似漆,常常傳召聶瑛。這床第之事……平都公主一天到晚,隻做她開心的事,她覺得和駙馬在一起怎麽開心,她就怎麽做,聶瑛的過錯,隻是太遷就平都公主的意思。
當然,平都公主想懷一個孩子也是真的,所以才會在床上這麽用力。
皇後搖頭歎息:“我就說年輕小夫妻不懂事,不知道怎麽過日子,公主府需要一個穩重老城的人坐著。”
皇後是說,公主府需要一人總領事物,對外能處理家務,對內能勸誡公主,指點公主和駙馬言行。現在的掌事女官充其量隻是一個文書,對公主沒有約束的能力,才讓一對年輕小夫妻,貪圖床第的歡愉,失了分寸。
趙翊歆並不認同,道:“前朝公主下降,倒是會從宮裏帶出去這樣一批老人,結果呢,那些老人在宮裏恭順,在宮外就拿著女戒婦德磋磨公主,鄙視駙馬。公主和駙馬相見,還要向那些人行賄。我朝早年也有這樣的故事,寧壽公主的駙馬,給了賄金少了,就遭了這群人暴打,還得公主出來為駙馬苦求,皇家公主向家奴低頭……這種事情隻此一次,絕不能再有此種顛倒尊卑之事發生。”
寧壽公主是太|祖的女兒,每一件事都是過猶不及,太宗以寧壽公主之事抹去了公主府女官單獨進宮晉見的權利,那些女官失去了晉見後宮之主的權利,也就失去了後台,隻能是公主腳下的奴仆,也就沒有站起來勸誡的底氣。
“清閑貞靜,守節整齊,視為婦德。那今日這件事,平都傷了身子。傳揚出去,平都還要傷了顏麵。”皇後也有她的一番道理,公主府公主一人獨大,公主貪婪床第之歡,把孩子弄沒了,這話好聽?
趙翊歆不在意,笑道:“漢朝的館陶,唐朝的太平,周朝的顯惠。娘娘放心,姐姐的顏麵在我這裏,隻要我在,外人傷不到姐姐。太醫院說話,九分準隻說七分,姐姐的身子,一群人守著,總會守住的。姐姐年輕,日子慢慢過,就會過日子了。”
館陶,太平,顯惠,三位公主還公然納寵,女人做到了公主的位置,那些被視為婦德的戒條對公主沒用,公主依仗的是帝寵,隻要帝寵在身,公主就有顏麵。現在平都公主有皇上寵著,將來趙翊歆接著寵著,她可以盡興做她的事,包括享受床第之歡。
孩子嘛……趙翊歆沒把聶家的種看在眼裏,保得住就保,保不住沒了也算了。隻是平都公主現在一心還在聶瑛身上,這個意思放在心裏就算了。
皇後的想法和趙翊歆,和皇上不一樣,說下去就沒意思了,轉頭對夏語澹道:“難為你聽了這麽一出。”
“隻盼平都公主平安過了今日。”夏語澹隻能用最樸實的話,保佑平都公主和她的孩子平安,再多就不能說了,人家夫妻的事,再多也不是她一個未婚女子說的。
平都公主有流產的危險,皇後情緒低落道:“本想留你吃了飯……隻是平都這樣,我也提不起精神,我要去佛堂念念經,安安心,隻求菩薩保佑我的孫女。我現在也不出去給人添亂,過幾日,等平都那邊妥當了,我再去看看她。”
皇後不能想出宮就出宮,皇後提早說出來,就是隔空和皇上打個商量。
“臣女告辭。”夏語澹目不斜視的離開。
平都公主和聶瑛那點事,趙翊歆做弟弟的,還真不好意思說,他這樣直接過來,一半原因就是看看夏語澹。趙翊歆在皇後麵前,沒有掩飾他對夏語澹的喜愛,他就從容的看著她離開。
皇後跪坐在佛堂念經,佛念萬萬遍,也不能平靜她的心,腦海裏隻有趙翊歆目送夏語澹離開的畫麵,一隻撥動佛珠的手,久久停在那裏,皇後如她麵前的雕塑一樣,連唿吸的起伏都看不見。
夏語澹已經迴到了石榴院,換了一件家常的衣服,道:“馮撲,你現在是我的管家了。家裏有什麽事嗎?”要是沒有事,夏語澹想迴藤羅胡同了,還是那裏自在。
馮撲笑著道:“有兩件事要說予姑娘聽聽。第一件,姑娘的五姐親事定下了,男方是今年新科的一位同進士,授予了四川馬湖府屏山縣令,不日入蜀。因此府上五姑娘的婚禮就定在本月三十日,還有十八天。”
“這麽趕,男方是怎樣的人家?”同是夏家的庶女,隨便瘋長,夏語澹對夏爾釧沒有怨恨,隻是感情就這樣了。夏爾釧要遠遠的嫁出去了。若無意外,夏爾釧一輩子不會迴到京城,她在京城之外的一輩子,還是希望她能安穩一點。
“男方祖籍湖廣辰州府,是家中長子,上有高堂,下有一弟一妹,家中田地千畝,家資數千,五代耕讀傳家,出過幾個文書小吏,進士還是第一個。”重換一個人,家裏的資產還沒有李永的養子多,隻是一個白身,一個官身,一得一失,隻能夏爾釧自個平衡了。
隻要夏爾釧把心放低一些,小地主出身的同進士,不委屈她侯門庶女的身份,夏語澹溫和道:“是要我給她添妝嗎?”
“正是,還得姑娘拿個主意。”
夏語澹笑道:“我身份變了,自然和前麵四位姐姐出嫁時不一樣。你看著辦吧,怎麽樣添妝才不失我現在的身份。如果可以,多添一些金銀等實在的東西。還有一件事呢?”
“明後兩天,宮中會來人為姑娘量體裁衣,準備明年二月大婚用的禮服,及大婚之後,姑娘所用的衣飾。”
婚期定了,夏語澹總會有很多事,脫不開身。
空穀館,夏爾釧和幾個丫鬟一起趕製嫁衣,兩個時辰夏爾釧言語也不言語一聲,隻低頭做活。
鍾氏進來,身後跟了幾個提食盒的婆子道:“姑娘功夫大了,歇一歇用飯吧。”
夏爾釧把丫鬟們都打發出去吃飯,隻留鍾氏,擺菜拿筷。
夏爾釧默默低頭吃著飯,忽而抬頭帶著哭泣之聲:“姨娘,你我隻有這些時日了,以後千裏迢迢,怕是再不能見了。”
出嫁那一日,鍾氏根本不能現身,有些話,隻能現在沒人了說。
鍾氏撫摸著繡了大半的大紅色嫁衣,懸了十五年的心落地,心落在地上,隱隱作痛,卻痛得安慰,道:“姑娘不要想著過去,不要想著現在,想想將來,將來你遠離京城,就隻有你一個人了,隻你一個人,怎麽在夫家活好了,你隻要想這件事,其餘多想無益,也無需為我想。姑娘出嫁之後,我隻日日誦經念佛,保佑姑娘夫妻和樂,子孫綿長。這就是我後半輩子全部的生活,我知足了。”
☆、第一百四十三章 娘娘
夏語澹說香嵐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即使她死了,隻怕後麵還有人。這句警告的話傳迴夏文衍的耳邊,夏文衍心焦的一夜長了兩根白頭發。
太多的事情,夏文衍是無能為力,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它發生了。
想當年太子健在,話說出來也有不遵的人,不然太子做了十五年太子,夏家也不會如此低調。夏語澹隻是太孫妃而已,有些事情還是無法改變。他心裏清楚,還是那句話,無能為力。
無法該變的是別人,麵前的太孫妃是自己的骨血,夏文衍沒什麽不能改變的。因為二月二的婚期定下來,石榴院忙碌了幾天,待幾天過了,夏文衍求見,腳下踩的已不是原來的地麵。
既然皇後都問不出來,夏文衍也不再追問了,甚至這撬地板的那幾天,敲敲打打夏語澹在石榴院怎麽安置都不問了,隻是恭敬的道:“娘娘賜的東西,爾釧受了,原想過來謝恩,隻是這幾日石榴院進出不斷,怕打擾了娘娘的正事。”
夏語澹還是第一次聽人正式稱唿她為‘娘娘’,這人還是夏文衍。夏語澹晃了晃神,才道:“五姐的婚期定得那麽匆忙,後麵是我在追著,我送五姐些許東西,錦上添花是應該的,倒不用恪守虛禮。”
夏語澹不見夏爾釧,夏文衍有準備,點頭溫笑道:“三月不到,我兩女擇定了人家,還有爾彤。幾日前肅莊郡王妃做媒,替魯王世子求娶爾彤。我想我們家已經出了一個皇妃,再出一個王妃?太招搖了些,隻是娘娘多少知道些,爾彤她心氣高,魯王世子年十六,品行敦實,和殿下正好同輩,王府又尊貴,說匹配也是配得上的,若他家有這個意思……自然了,這也是看在娘娘的麵子上。”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我雖為太孫妃,太孫妃也不管姻緣,然後做姐姐的,也管不了妹妹。魯王世子究竟如何,隻父親和太太細心訪查,若這家合適就定下來,倒不用顧及招搖不招搖,也不用考慮我的想法。”夏文衍第一次和夏語澹有商有量的說話,商量夏爾彤的婚嫁,夏語澹有點不自在。
夏爾彤要嫁給誰,上有父母,下有兄弟,操心了不知道幾年,夏語澹就不為她操心了,借了太孫妃的風光讓她嫁進了王府,夏語澹心裏也沒有想法。
“那這件事就大體不離了。我三個女兒有了著落,了我一樁心事。”夏文衍臉上微喜,端起茶杯,呷了一口,又把茶杯輕放迴桌上,道:“既然你們都擇了人家,嫁妝是要預備的。家裏這些年,一直是嫡庶有別,爾釧不能和爾彤比,娘娘……”
“我早就想清楚了,既然嫡庶有別,一切按府中規矩預備就好。”夏語澹見夏文衍似有難色,便把話說了,府中規矩,庶女三千兩嫡女一萬兩置辦嫁妝。這筆錢是公中所出,不是全部,不過嫡尊庶卑,不止夏家,別家也是如此,有些人家,因為各種原因,有的庶女能拿到價值公中銀子的嫁妝就很不錯了。
夏文衍趕緊搖頭道:“不是這個意思,娘娘和爾彤雖然出身不同,可是一個做太孫妃,一個做世子妃,若太孫妃不及世子妃,不是你一個人的事,夏家也要被參一個藐視儲君的罪過,夏家不敢,魯王府也不敢當。公中出的部分,你和爾彤是一樣的,隻是公中之外,喬氏的嫁妝,喬氏說她的嫁妝隻留給她生的孩子。”
意思就是沒有夏語澹的份,夏語澹不是她孩子。
夏語澹一笑道:“記名的事不成,我就有準備了。出嫁了也沒想臨走偏了太太的好東西。”
喬氏從喬家陪嫁過來的產業,這些年衍生出來的出息,一分也不給夏語澹。嫁妝是女子依附在夫家相對獨立的財產,一般殷實本分的人家都不會動女子的嫁妝,反正這些嫁妝是要留給子孫後代的。嫡母有權分配,一分不給庶女,也是她的權利。夏語澹麵子難堪一點,裏子有了。喬氏不喜歡夏語澹,夏語澹也不喜喬氏,既然不喜她還要拿她的嫁妝,夏語澹伸不出手。
夏文衍歎了一聲道:“我昨晚為了這件事情,勸了喬氏一晚,她要這樣,我說的話她是聽不進去的。”
“此事罷了,父親不用多想。我在喬家時聽姨娘說,現在的武定侯夫人,早年嫁出庶女,也沒有為庶女添妝,我不是太太肚子裏出來的,感情不一樣可以理解,太太現在隻是做到了不卑不亢。”
外人不用理會,這隻是兩個女人坐下較勁的事情。夏語澹倒期盼喬氏能一直保持這種,頭抬得高高的姿態。
夏文衍嘴唇翳動了幾下,抿濕了嘴唇,自笑了一聲道:“多少年了,我說的話她沒幾句聽進去。她生來就是高門貴女,我,我們家裏若沒有皇後,我隻是一個鄉下小子,我知道自己讀書不通,沒有文采,考不了功名;筋骨不韌,也吃不了日日磨礪的苦。文武不成,三十年前,是配不上她公府嫡女……”
夏文衍突然和夏語澹推心置腹,述說幾十年的心情,夏語澹顧全他身為侯爺和父親的尊嚴,對左右的人擺擺手,左右退下。
夏文衍視若無睹,自顧說道:“因為喬家帶頭擁立了太子,皇後開口向喬氏求情,喬家無法拒絕。她還未嫁於我,家中長輩就訓誡我,人家是高門貴女,看在皇後和太子的麵子上下嫁給我,已經委屈了,讓我好好待她,不要讓她受了委屈。因此,多年來我一直讓著她,讓多了就成了習慣,我已經習慣讓著她,有理沒理,我是奈何不得她。可是我做為丈夫,處處遷就一個女子,是我不甘心,才害了你的生母,連累你這些年。”
說到此處,夏文衍眨著掉下一滴眼淚。七分真情,三分做戲,基本是他的心聲。從模樣到性情,喬氏一直不是他年少時,直到現在會去喜歡的女人;從性格到才華,他也不是喬氏滿意的丈夫,隻是為了夏家和喬家,不得不維係這樣一段婚姻。
時光匆匆,夏文衍從姣好少年即將步入了知天命的年紀,三十年和喬氏綁在一起,以後還要綁這,他不甘心。
“父親不用說了,時光已去,斯人已逝,說這些有什麽意思。”夏語澹有點感觸。四年了夏語澹多次聽聞夏文衍和喬氏爭執,不合適也隻能一輩子彼此忍耐著在一起。離婚,沒幾個人離得了,也沒幾個人有離婚的勇氣,越在高位反而越遭束縛。夏文衍再不甘,喬氏再不滿,也沒有想過分開。說多了有什麽意思。
夏文衍用袖子粗魯的從上到下一擼臉,也不再說了,拿過他隨身帶來的一個小匣子,放在膝蓋打開道:“不說了,不說了,一說就扯遠了,還要說嫁妝的正事。這幾張是公中出的嫁妝,這幾張是我的私房,你們三人都有份,隻是爾釧少一半,你和爾彤是一樣的,你看一看,若看著尚可就著內府的人來查核,送入宮中的東西,夏家也不敢馬虎。”
如夏文衍所說,夏家依禮給夏語澹準備嫁妝,是對皇室的尊重,若差一點,是要被盯著夏家的人參一本的。夏語澹接過幾張單子,認真看了,給太孫妃的嫁妝都是好東西,單子也不用挑剔,主要是著內府的人查核實物。
夏文衍又從懷中掏出一本名冊道:“你嫁的人家不是別家,陪嫁的奴婢有限隻能帶一個,給你做個臂膀,府中九歲至二十歲,未配人的家生女孩子都在這裏。人也基本在家生院侯著,爾釧爾彤還未挑,先緊著你挑,你先挑個合你眼緣的。”
來了,有些事情總要麵對的。九歲至二十歲的未婚女孩子,給你做個臂膀,說白了就是選個通房丫鬟。
進宮做妃嬪的女子,梁朝宮規,是隻身進宮的,能帶財物,不能帶人,宮女不是誰都有資格當的,宮裏使喚的宮女,由幾年不定期的小選統一選出,進過幾年的教導再配往宮中各處使用,若宮女是進宮的嬪妃帶過去的,你帶人進宮,我帶人進宮,一仆前後二主,宮中的秩序怎麽維護?隻有正妻有特權,經過內府的審查,吸納一個宮女。
除了這個特殊吸納的人之外,其他宮女都是從開頭就以侍奉皇室的名義入宮的。
這如持節奉召一樣,看在正妻的名分上給予特殊的優待。畢竟,正妻才有資格擁有通房丫鬟,其他的妃子,位至貴妃,放到尋常人家,也是妾嘛,皇家的妾有了品級,才分了四妃九嬪。
夏語澹翻看名冊,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個名字,名字後麵一串樣貌的簡單描繪,然後家世,經曆,身高,體重,胸圍,臀圍,甚至是否成熟來過月事,都記在上麵。夏語澹一頁頁的看,根本沒辦法思考,一個字都沒有記在腦海裏。
此舉即使含著敬意也掩蓋不了,這是要親手,為趙翊歆挑女人!
夏語澹的眼前是茫然的,這種茫然的眼神也落在夏文衍眼裏,夏文衍低聲道:“接了聖旨之後,夏家模樣周正的家生子都傳到府裏來了,有幾個看著乖巧的,不如見一見?不妨多挑幾個,讓她們學好了宮中的規矩,再選一次,選個最好的,才不算丟了娘娘的人。”
☆、第一百四十四章 石榴
才不算丟人?
才不算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