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正大街比較熱鬧,臨街的鋪麵難找,有意轉讓的,要價也太高,她一時盤不起,娘兒倆隻能繼續這麽風裏來雨裏去的湊和著。
埋在床底下的種子包一直是小魚的心病,開春這麽久了,她什麽時候才能有自己的地,種自己的糧食呢?
這天早早收了攤,唐娘子在院子裏頭洗衣裳,小魚在幾個媳婦的幫忙下把推車收拾好了,撿著剩下來的幾籠包子滿院子給小孩子們發放。
這些天,這些娃娃們吃慣拿慣了,一個個都吃油了嘴,家裏夥食都不大肯吃,天天巴望著小魚姐姐帶好吃的迴來。家裏大人們不過罵罵,倒也沒太在意。小魚拿他們當家裏人,他們自然也不那麽見外。每天出攤有剩的吃食,小魚都拿出來給大家分了吃,斷不會隔了夜再放到攤子上賣。
做買賣這麽認真講誠信,還是很得大家的心的。私底下,對唐家母女也不知挑了多少迴大拇指。
轉了一圈,小魚蹲在唐娘子身邊,抬頭看著藍湛湛的天,皺起了眉頭。
“娘啊,感覺很久都沒有下雨了呢!”
☆、第13章 悄悄迴村
唐娘子並不在意,隻是笑著點了點頭說:“可不是,不下雨好啊,咱們能一直這樣出攤。下了雨就隻能在家裏待著了。”
小魚眉頭皺得死緊,盯著天看。
“瞅什麽啊,仔細一會眼暈。”唐娘子拿著袖子擦了擦臉上的汗,“你身上衣裳又短了,娘明兒上街給你扯塊花布做身新衣裳吧。”
“不用費那錢,我這身挺好。做新衣裳還怎麽幹活啊,又是煙又是油的。”小魚垂下頭,拿手指頭在泥地上東劃西劃。
唐娘子看她心情不好,精神萎靡,忙丟了手裏的衣服,拿手背去觸她額頭,“可是哪裏不舒服?”
“沒呢。”小魚讓了讓,咬了咬唇對唐娘子說,“明兒咱們歇一天吧。”
“啥?”唐娘子一怔,問道,“為啥?”
“我想迴村裏一趟。”
唐娘子臉色微白:“怎麽要迴村子裏了?出了什麽事兒嗎?怎麽沒人來跟娘說一聲兒?難不成是那楊高成又來勒逼了?”
“不不不,不是那事兒!”小魚忙安慰她,“就是想迴村看看。”
唐娘子遲疑了片刻,搖搖頭說:“咱們當初說好了,離開村子便不再迴去給大家招麻煩。現在你迴去,萬一被人瞧見,再讓那人知道,怕村裏不妥當。”
小魚抱著她胳膊點頭道:“這個我省得的,所以隻是悄悄兒地去,不驚動人。娘您不知道,我雖把咱們小菜園子裏的菘菜都送了觀裏,但那兒還有我一窖的糧食,我得去瞅瞅壞了沒。”
小魚人小心大,唐娘子這幾個月來算是知道女兒的脾性了,認準了一件事九頭牛都拉不迴來。她既然說要迴去看看,那也隻能讓她迴去,不過心裏放心不下,千叮萬囑。一個女孩子要走十幾裏路,哪個當娘的都要心裏著慌。
“娘您別擔心,我算準了的,明兒小山他們要來城裏頭賣柴的,直接送到易記去,不多點功夫就要迴程,到時候我遠遠綴在他們後頭走,人多,不會出事的。”
一夜無話,到了第二天,唐娘子給小魚收拾好,看著她出了門,這才迴到家裏,拿了塊新布出來,打量著給女兒裁件新罩裙。
單說唐小魚,易記的位子她可還記著,盤算著時間差不多的時候,便在易記對麵的街口等著,果然過了頓飯的功夫,見著村子裏六七個小子說說笑笑地拉著一車柴進了易記的後院。
又過了一會,他們出來,小山卻又掉頭走進去,直著嗓子衝裏頭喊:“掌櫃的,十三捆柴當是五十二文,您多給了三文錢了。”
那易記掌櫃的笑了一聲說:“倒識得數的,多給你們幾文好買幾塊糖迴去哄你們弟妹吃。”
幾個孩子都笑起來,再次大聲道謝,然後走上街,便當真要去買糖帶迴家。
小魚趁著大家散開來走的功夫,摸到小山身邊,輕輕在他後背拍了一下。
“嘿!”
“啊!”小山嚇了一跳,迴頭一看,見個水靈靈的姑娘正歪著頭衝自己笑。眉舒目清,秀秀氣氣的,身上穿著幹淨的藍布小襖,下頭是一條厚麻布的罩裙。
小山先是紅了臉,抓了抓頭,然後怔了怔,突然指著她叫起來:“小魚?”
“是啊!”小魚點點頭,伸出食指放在唇邊,“噓,小點聲兒,別讓旁人聽見。”
楊小山立刻捂住了嘴,跟著小魚來到街邊拐角沒人的地方。
“小魚,你跟唐嬸子怎麽樣了?可吃得飽?有沒有人欺負你?”楊小山拉著唐小魚不停地問。
唐小魚點點頭說:“我們好得很呢,比村子裏吃的還好。進寶叔和嬸嬸呢?他們身體好不好?”
“好著呢,就是我娘成天叨叨著,想極了你跟你娘。”楊小山微紅著臉,憨憨地笑起來。
“那個叫啥楊高成的後頭來沒?”
“怎麽沒來啊,來了好幾迴。”楊小山說,“開始他還不信你們離開村子了,後來找了幾迴沒找見人,也就算了。倒沒難為咱們。那天我在三爺家後院偷偷瞧見他哭來著。就蹲在院子裏,哭得可傷心了。打那以後就沒再見到了。”
小魚嘴巴微微一撇:“那就是死心了唄,不來最好。”
“那他都不來了,你們啥時候迴村子啊?”小山眼睛發亮,看著幾個月不見已經大變樣的唐小魚,目光中充滿期待。
“不能迴。”小魚搖搖頭說,“現在你看著是死心了,等我們迴去,他立刻又能來鬧騰。這事沒這麽快完結的,等過個三年四載的,他娶了媳婦過日子,把我娘給忘了的,我們才能迴來。”
楊小山極為失望,忍不住又咒罵了幾迴楊高成。
“對了,那個薑老頭,不是跟人合夥算計你娘嗎?你們走了之後,村裏頭有人結了夥,給他套了麻袋狠狠揍了一頓,躺在床上一個月下不來地呢。”楊小山說著嘿嘿直樂。
“他家地也被人踩了,薑老頭那婆娘坐在地頭哭爹喊娘都沒人理的,可解氣。”
“哎哎,怎麽糟蹋莊稼啊,你們也真是的……小山,你不會也摻和進去了吧。”
“我年紀小,他們不帶我玩兒啊。”楊小山很不服氣,“隻能幫他們望個風啥的。三爺說薑老頭是童生,要是打了他會吃官司。現在人套他麻袋,他就算想找人告都找不著。”
何況他與人偽造契紙這種事是上不得台麵的,若真捅到官衙裏,薑老頭的名聲就全完了。
也算是他自作自受,隻能打落牙齒往肚裏吞。這事一鬧,村子裏的人都不肯請他教自家孩子了。就這品行,能教出什麽人材來?怪不得六十好幾了,讀了一輩子書,也隻能考個童生出來。
“小山,我要跟你們迴村子裏一趟。”唐小魚對楊小山開門見山地說,“你是我最信得過的,這事隻讓你一人知道,別對旁人說啊。”
楊小山頭迴被人這麽托以重任,頓覺身子都拔長了,立刻點頭如搗蒜,連聲應了。
“我先去見你爹娘,再去看看三爺爺,趕天黑前迴來,到時候可能要麻煩你送送我,不白送的,你肯不?”
楊小山拍著胸脯說:“怎麽不肯?說什麽白不白送的,咱們打小一塊兒長大,你要當我是哥哥,就別說這樣見外的話。”
“好,謝謝小山哥。”
楊小山叫好了夥伴們,急急往村子裏趕,小魚遠遠地跟在他身後頭,小山不時迴頭看顧一下。
那些孩子們賣了柴,都買了自己喜歡的東西,或是趕路,或是笑鬧,倒真沒人注意。
等他們到了村子裏,正趕上晌午飯,村裏子炊煙嫋嫋,安寧靜謐,不像城裏頭不管什麽時候都人叫馬嘶的鬧騰。也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唐小魚覺得村子裏空氣都格外的清新。
她深深吸了兩口氣,便熟門熟路地摸到了楊進寶的家裏。
誰知道她還來巧了,楊三爺正好就在進寶叔家裏坐著呢。
楊進寶是村裏數一數二的莊稼把式,家裏種著近十畝地,算是遠近聞名的種田能手了。此時跟裏長一個坐在桌前,一個坐在門檻上,正愁眉不展地吸著煙呢。
楊小山進院子就大唿小叫地喊著他娘,讓他娘過來瞅瞅是誰來家了。他娘上前對著他腦門子就是一巴掌:“瞎吵吵啥?沒見你爹跟你爺商議事呢。快去洗個手,一會兒就開飯了。”
唐小魚從楊小山的背後鑽出來,笑嘻嘻地對進寶媳婦揚了揚手:“嬸子!”
“哎喲!”進寶媳婦一嗓子,連忙又將手捂上,趕緊關了院門,迴身一把就把小魚摟進懷裏好一通肉啊肝啊地亂叫。
“你們一走兩個月也不說托人帶個信,你們過得好不好啊,還需要點啥不?”進寶媳婦拉著小魚左看右看,見沒缺沒少還長胖了不少,心裏又是高興又是難受。
“你這是越長越漂亮了,可見在那邊吃好喝好的,小沒良心的,出了村兒就忘了咱村的人了。”進寶媳婦吸吸鼻子,眼圈就紅了。
“這不是怕給大家招麻煩呢嘛。”小魚嘻嘻笑著,抱著進寶媳婦的胳膊撒嬌道,“您瞧我這不是想您想得腸子都快斷了,巴巴兒又跑迴來吃您做的饃饃了?您放心,這一路我都悄悄地,沒人瞧見我來。”
“呸,就一張小嘴抹了蜜似的,你還能稀罕我家做的粗饃?”話雖這樣說,進寶媳婦還是眉開眼笑拉著小魚進屋坐。
主屋是留給爺們的,小魚跟著進寶媳婦進了堂屋才問,“家裏有客?”
“這不你三爺爺在這兒呢嘛。”進寶媳婦收了小魚遞過來的竹籃子,裏頭有烙好的餅和放冷的灌湯包子,她也沒細看,就隨手放在桌子上,“正愁著呢。”
“愁?三爺爺來您家,是找叔有啥要緊事吧。”
進寶媳婦長籲短歎著,可不就是要緊事嗎?
開了春,這天老爺就收了雨葫蘆,整整兩個月也沒下過一場透雨,眼見著是要到插秧的時候了,外頭的山溪已經縮了又縮,不過夠人和牲口喝用的。灌地用的水都要靠老天,現在老天這麽整,可不是要了人老命了!
“你叔和你三爺啊,這兩天心急火燎的,嘴頭都一圈泡了。”一談起這個,進寶媳婦也是一字三歎,眉頭都擰成了個結。
☆、第14章 救命糧食
“保不了墒嗎?”小魚站起來,滿地亂轉。
“可不。再不下雨,就誤了時間,現在育秧還能湊和,可是等插了苗,要長,要灌漿,哪處不要多多的水?再這樣旱下去,村裏的口糧都會成問題。”進寶媳婦頹然地靠在床沿,半天又打起精神來,“這事跟你也沒關係,你現下住在城裏頭,不像咱們,天天要看天下地。”
“怎麽會沒關係啊。”小魚捏了捏鼻子,“今年這樣旱,種稻子怕是不行了,得趕時種點耐旱的豆麥。”
“沒有好種,再說了,豆麥也不一定能保得了口糧啊。”進寶媳婦說,“對了,你迴城裏趕緊多去屯些糧食,現下這樣,說不定過些日子城裏的糧食就要漲起價錢來了。”
“你們當初送給我娘和我的糧食都還存著,沒舍得動呢。”小魚想了想,說,“嬸子,勞煩你,我讓你幫我看著的那口窖還在吧,我想去看看。”
“吃了飯再去,不急的。”
“急著呢,嬸子,咱先去看,看一眼就迴來,說不定我有好法子。”
在唐小魚的一再催促下,進寶媳婦想著那倆老爺們犯愁成這樣,估計一時半會也不會有食欲,便帶著小魚去了清心觀的後院。
楊進寶家就在清心觀那小土坡的下頭,離著很近,名符其實的鄰居。走不多會,便到了後院的空地處。
貼著院牆根,那兒有個簡陋的小柴房,平日用來堆放木柴。
柴房推開,裏頭四下擺著一些碎木頭,不過看著也還幹淨,能瞧出平時有人會來打掃。
“家裏活多,不能天天來看著,小魚你別怪嬸子啊。”進寶媳婦挪開一捆柴,露出唐小魚當初親手挖的地窖口。
看著小魚從裏頭搬出好些黃色的發褐的沾滿泥土的塊塊兒,進寶媳婦好奇地問:“這是啥啊?模樣咋這麽怪?”
小魚仔細檢查了,這些都是她挑下來的種薯,好在這兒環境,溫濕度都很適宜,放了幾個月,這些土豆都還挺新鮮,沒有爛腐變質的。
小魚挑了幾個放在筐裏,又將這些種薯都小心放迴去,堆上木柴,推著進寶媳婦出去。
“嬸子,我今兒燒幾件好菜給叔叔嬸子和三爺嚐嚐,保證你沒吃過!”
“這孩子,咋這樣神神叨叨的。”
迴了進寶家裏,小魚留了一個土豆在筐裏,另挑一個胖大的洗淨剝了皮,一半切絲,一半剁塊。又挑了兩個洗幹淨了,連皮埋在灶灰裏頭。
不一會,炒了一盤醋溜土豆絲,燉了一鍋土豆風雞塊兒,又將燜透的土豆從灰裏扒拉出來,吹淨了灰,拿個盆兒盛著,跟進寶媳婦一前一後進了正屋。
楊三爺還在跟進寶說話,一抬眼,見一個鮮亮水靈的閨女進來,怔了怔,又揉了揉眼睛,這才認出來。
“小魚兒,你怎麽迴來了?!”
唐小魚把菜和盆都放在桌上,拿了兩雙筷子給兩個男人一人遞了一雙,笑著說:“三爺爺先別問我這個,您先嚐嚐這兩個菜,隻說好不好吃吧。”
埋在床底下的種子包一直是小魚的心病,開春這麽久了,她什麽時候才能有自己的地,種自己的糧食呢?
這天早早收了攤,唐娘子在院子裏頭洗衣裳,小魚在幾個媳婦的幫忙下把推車收拾好了,撿著剩下來的幾籠包子滿院子給小孩子們發放。
這些天,這些娃娃們吃慣拿慣了,一個個都吃油了嘴,家裏夥食都不大肯吃,天天巴望著小魚姐姐帶好吃的迴來。家裏大人們不過罵罵,倒也沒太在意。小魚拿他們當家裏人,他們自然也不那麽見外。每天出攤有剩的吃食,小魚都拿出來給大家分了吃,斷不會隔了夜再放到攤子上賣。
做買賣這麽認真講誠信,還是很得大家的心的。私底下,對唐家母女也不知挑了多少迴大拇指。
轉了一圈,小魚蹲在唐娘子身邊,抬頭看著藍湛湛的天,皺起了眉頭。
“娘啊,感覺很久都沒有下雨了呢!”
☆、第13章 悄悄迴村
唐娘子並不在意,隻是笑著點了點頭說:“可不是,不下雨好啊,咱們能一直這樣出攤。下了雨就隻能在家裏待著了。”
小魚眉頭皺得死緊,盯著天看。
“瞅什麽啊,仔細一會眼暈。”唐娘子拿著袖子擦了擦臉上的汗,“你身上衣裳又短了,娘明兒上街給你扯塊花布做身新衣裳吧。”
“不用費那錢,我這身挺好。做新衣裳還怎麽幹活啊,又是煙又是油的。”小魚垂下頭,拿手指頭在泥地上東劃西劃。
唐娘子看她心情不好,精神萎靡,忙丟了手裏的衣服,拿手背去觸她額頭,“可是哪裏不舒服?”
“沒呢。”小魚讓了讓,咬了咬唇對唐娘子說,“明兒咱們歇一天吧。”
“啥?”唐娘子一怔,問道,“為啥?”
“我想迴村裏一趟。”
唐娘子臉色微白:“怎麽要迴村子裏了?出了什麽事兒嗎?怎麽沒人來跟娘說一聲兒?難不成是那楊高成又來勒逼了?”
“不不不,不是那事兒!”小魚忙安慰她,“就是想迴村看看。”
唐娘子遲疑了片刻,搖搖頭說:“咱們當初說好了,離開村子便不再迴去給大家招麻煩。現在你迴去,萬一被人瞧見,再讓那人知道,怕村裏不妥當。”
小魚抱著她胳膊點頭道:“這個我省得的,所以隻是悄悄兒地去,不驚動人。娘您不知道,我雖把咱們小菜園子裏的菘菜都送了觀裏,但那兒還有我一窖的糧食,我得去瞅瞅壞了沒。”
小魚人小心大,唐娘子這幾個月來算是知道女兒的脾性了,認準了一件事九頭牛都拉不迴來。她既然說要迴去看看,那也隻能讓她迴去,不過心裏放心不下,千叮萬囑。一個女孩子要走十幾裏路,哪個當娘的都要心裏著慌。
“娘您別擔心,我算準了的,明兒小山他們要來城裏頭賣柴的,直接送到易記去,不多點功夫就要迴程,到時候我遠遠綴在他們後頭走,人多,不會出事的。”
一夜無話,到了第二天,唐娘子給小魚收拾好,看著她出了門,這才迴到家裏,拿了塊新布出來,打量著給女兒裁件新罩裙。
單說唐小魚,易記的位子她可還記著,盤算著時間差不多的時候,便在易記對麵的街口等著,果然過了頓飯的功夫,見著村子裏六七個小子說說笑笑地拉著一車柴進了易記的後院。
又過了一會,他們出來,小山卻又掉頭走進去,直著嗓子衝裏頭喊:“掌櫃的,十三捆柴當是五十二文,您多給了三文錢了。”
那易記掌櫃的笑了一聲說:“倒識得數的,多給你們幾文好買幾塊糖迴去哄你們弟妹吃。”
幾個孩子都笑起來,再次大聲道謝,然後走上街,便當真要去買糖帶迴家。
小魚趁著大家散開來走的功夫,摸到小山身邊,輕輕在他後背拍了一下。
“嘿!”
“啊!”小山嚇了一跳,迴頭一看,見個水靈靈的姑娘正歪著頭衝自己笑。眉舒目清,秀秀氣氣的,身上穿著幹淨的藍布小襖,下頭是一條厚麻布的罩裙。
小山先是紅了臉,抓了抓頭,然後怔了怔,突然指著她叫起來:“小魚?”
“是啊!”小魚點點頭,伸出食指放在唇邊,“噓,小點聲兒,別讓旁人聽見。”
楊小山立刻捂住了嘴,跟著小魚來到街邊拐角沒人的地方。
“小魚,你跟唐嬸子怎麽樣了?可吃得飽?有沒有人欺負你?”楊小山拉著唐小魚不停地問。
唐小魚點點頭說:“我們好得很呢,比村子裏吃的還好。進寶叔和嬸嬸呢?他們身體好不好?”
“好著呢,就是我娘成天叨叨著,想極了你跟你娘。”楊小山微紅著臉,憨憨地笑起來。
“那個叫啥楊高成的後頭來沒?”
“怎麽沒來啊,來了好幾迴。”楊小山說,“開始他還不信你們離開村子了,後來找了幾迴沒找見人,也就算了。倒沒難為咱們。那天我在三爺家後院偷偷瞧見他哭來著。就蹲在院子裏,哭得可傷心了。打那以後就沒再見到了。”
小魚嘴巴微微一撇:“那就是死心了唄,不來最好。”
“那他都不來了,你們啥時候迴村子啊?”小山眼睛發亮,看著幾個月不見已經大變樣的唐小魚,目光中充滿期待。
“不能迴。”小魚搖搖頭說,“現在你看著是死心了,等我們迴去,他立刻又能來鬧騰。這事沒這麽快完結的,等過個三年四載的,他娶了媳婦過日子,把我娘給忘了的,我們才能迴來。”
楊小山極為失望,忍不住又咒罵了幾迴楊高成。
“對了,那個薑老頭,不是跟人合夥算計你娘嗎?你們走了之後,村裏頭有人結了夥,給他套了麻袋狠狠揍了一頓,躺在床上一個月下不來地呢。”楊小山說著嘿嘿直樂。
“他家地也被人踩了,薑老頭那婆娘坐在地頭哭爹喊娘都沒人理的,可解氣。”
“哎哎,怎麽糟蹋莊稼啊,你們也真是的……小山,你不會也摻和進去了吧。”
“我年紀小,他們不帶我玩兒啊。”楊小山很不服氣,“隻能幫他們望個風啥的。三爺說薑老頭是童生,要是打了他會吃官司。現在人套他麻袋,他就算想找人告都找不著。”
何況他與人偽造契紙這種事是上不得台麵的,若真捅到官衙裏,薑老頭的名聲就全完了。
也算是他自作自受,隻能打落牙齒往肚裏吞。這事一鬧,村子裏的人都不肯請他教自家孩子了。就這品行,能教出什麽人材來?怪不得六十好幾了,讀了一輩子書,也隻能考個童生出來。
“小山,我要跟你們迴村子裏一趟。”唐小魚對楊小山開門見山地說,“你是我最信得過的,這事隻讓你一人知道,別對旁人說啊。”
楊小山頭迴被人這麽托以重任,頓覺身子都拔長了,立刻點頭如搗蒜,連聲應了。
“我先去見你爹娘,再去看看三爺爺,趕天黑前迴來,到時候可能要麻煩你送送我,不白送的,你肯不?”
楊小山拍著胸脯說:“怎麽不肯?說什麽白不白送的,咱們打小一塊兒長大,你要當我是哥哥,就別說這樣見外的話。”
“好,謝謝小山哥。”
楊小山叫好了夥伴們,急急往村子裏趕,小魚遠遠地跟在他身後頭,小山不時迴頭看顧一下。
那些孩子們賣了柴,都買了自己喜歡的東西,或是趕路,或是笑鬧,倒真沒人注意。
等他們到了村子裏,正趕上晌午飯,村裏子炊煙嫋嫋,安寧靜謐,不像城裏頭不管什麽時候都人叫馬嘶的鬧騰。也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唐小魚覺得村子裏空氣都格外的清新。
她深深吸了兩口氣,便熟門熟路地摸到了楊進寶的家裏。
誰知道她還來巧了,楊三爺正好就在進寶叔家裏坐著呢。
楊進寶是村裏數一數二的莊稼把式,家裏種著近十畝地,算是遠近聞名的種田能手了。此時跟裏長一個坐在桌前,一個坐在門檻上,正愁眉不展地吸著煙呢。
楊小山進院子就大唿小叫地喊著他娘,讓他娘過來瞅瞅是誰來家了。他娘上前對著他腦門子就是一巴掌:“瞎吵吵啥?沒見你爹跟你爺商議事呢。快去洗個手,一會兒就開飯了。”
唐小魚從楊小山的背後鑽出來,笑嘻嘻地對進寶媳婦揚了揚手:“嬸子!”
“哎喲!”進寶媳婦一嗓子,連忙又將手捂上,趕緊關了院門,迴身一把就把小魚摟進懷裏好一通肉啊肝啊地亂叫。
“你們一走兩個月也不說托人帶個信,你們過得好不好啊,還需要點啥不?”進寶媳婦拉著小魚左看右看,見沒缺沒少還長胖了不少,心裏又是高興又是難受。
“你這是越長越漂亮了,可見在那邊吃好喝好的,小沒良心的,出了村兒就忘了咱村的人了。”進寶媳婦吸吸鼻子,眼圈就紅了。
“這不是怕給大家招麻煩呢嘛。”小魚嘻嘻笑著,抱著進寶媳婦的胳膊撒嬌道,“您瞧我這不是想您想得腸子都快斷了,巴巴兒又跑迴來吃您做的饃饃了?您放心,這一路我都悄悄地,沒人瞧見我來。”
“呸,就一張小嘴抹了蜜似的,你還能稀罕我家做的粗饃?”話雖這樣說,進寶媳婦還是眉開眼笑拉著小魚進屋坐。
主屋是留給爺們的,小魚跟著進寶媳婦進了堂屋才問,“家裏有客?”
“這不你三爺爺在這兒呢嘛。”進寶媳婦收了小魚遞過來的竹籃子,裏頭有烙好的餅和放冷的灌湯包子,她也沒細看,就隨手放在桌子上,“正愁著呢。”
“愁?三爺爺來您家,是找叔有啥要緊事吧。”
進寶媳婦長籲短歎著,可不就是要緊事嗎?
開了春,這天老爺就收了雨葫蘆,整整兩個月也沒下過一場透雨,眼見著是要到插秧的時候了,外頭的山溪已經縮了又縮,不過夠人和牲口喝用的。灌地用的水都要靠老天,現在老天這麽整,可不是要了人老命了!
“你叔和你三爺啊,這兩天心急火燎的,嘴頭都一圈泡了。”一談起這個,進寶媳婦也是一字三歎,眉頭都擰成了個結。
☆、第14章 救命糧食
“保不了墒嗎?”小魚站起來,滿地亂轉。
“可不。再不下雨,就誤了時間,現在育秧還能湊和,可是等插了苗,要長,要灌漿,哪處不要多多的水?再這樣旱下去,村裏的口糧都會成問題。”進寶媳婦頹然地靠在床沿,半天又打起精神來,“這事跟你也沒關係,你現下住在城裏頭,不像咱們,天天要看天下地。”
“怎麽會沒關係啊。”小魚捏了捏鼻子,“今年這樣旱,種稻子怕是不行了,得趕時種點耐旱的豆麥。”
“沒有好種,再說了,豆麥也不一定能保得了口糧啊。”進寶媳婦說,“對了,你迴城裏趕緊多去屯些糧食,現下這樣,說不定過些日子城裏的糧食就要漲起價錢來了。”
“你們當初送給我娘和我的糧食都還存著,沒舍得動呢。”小魚想了想,說,“嬸子,勞煩你,我讓你幫我看著的那口窖還在吧,我想去看看。”
“吃了飯再去,不急的。”
“急著呢,嬸子,咱先去看,看一眼就迴來,說不定我有好法子。”
在唐小魚的一再催促下,進寶媳婦想著那倆老爺們犯愁成這樣,估計一時半會也不會有食欲,便帶著小魚去了清心觀的後院。
楊進寶家就在清心觀那小土坡的下頭,離著很近,名符其實的鄰居。走不多會,便到了後院的空地處。
貼著院牆根,那兒有個簡陋的小柴房,平日用來堆放木柴。
柴房推開,裏頭四下擺著一些碎木頭,不過看著也還幹淨,能瞧出平時有人會來打掃。
“家裏活多,不能天天來看著,小魚你別怪嬸子啊。”進寶媳婦挪開一捆柴,露出唐小魚當初親手挖的地窖口。
看著小魚從裏頭搬出好些黃色的發褐的沾滿泥土的塊塊兒,進寶媳婦好奇地問:“這是啥啊?模樣咋這麽怪?”
小魚仔細檢查了,這些都是她挑下來的種薯,好在這兒環境,溫濕度都很適宜,放了幾個月,這些土豆都還挺新鮮,沒有爛腐變質的。
小魚挑了幾個放在筐裏,又將這些種薯都小心放迴去,堆上木柴,推著進寶媳婦出去。
“嬸子,我今兒燒幾件好菜給叔叔嬸子和三爺嚐嚐,保證你沒吃過!”
“這孩子,咋這樣神神叨叨的。”
迴了進寶家裏,小魚留了一個土豆在筐裏,另挑一個胖大的洗淨剝了皮,一半切絲,一半剁塊。又挑了兩個洗幹淨了,連皮埋在灶灰裏頭。
不一會,炒了一盤醋溜土豆絲,燉了一鍋土豆風雞塊兒,又將燜透的土豆從灰裏扒拉出來,吹淨了灰,拿個盆兒盛著,跟進寶媳婦一前一後進了正屋。
楊三爺還在跟進寶說話,一抬眼,見一個鮮亮水靈的閨女進來,怔了怔,又揉了揉眼睛,這才認出來。
“小魚兒,你怎麽迴來了?!”
唐小魚把菜和盆都放在桌上,拿了兩雙筷子給兩個男人一人遞了一雙,笑著說:“三爺爺先別問我這個,您先嚐嚐這兩個菜,隻說好不好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