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皇後讓她起來坐了,關切笑道:“前幾日聽說你母親身子不大好,宮裏派了太醫去瞧,迴來說是舊疾複發,需要好生調理,如今怎樣了?”
華如玉笑道:“前些天我一直在母親跟前侍奉湯水,正是好轉了,才得空進宮請安來了。”
梁太後頗為關心自個兒閨女,連忙命孫嬤嬤將庫裏上好的藥材取出,打發人送去長公主府。
華如玉謝了恩,笑著道:“母親就是怕您擔心,昨個兒知道我要來請安,還巴巴派了人來跟我囑咐,讓我一定讓您放心,她身子已經無礙了,再調理兩日,定要進宮陪你說說話的!”
梁太後笑得十分欣慰:“她身子不適,隻管在家休養,等好了,有的是時間進宮!”
幾人在壽康宮略坐了會兒,一道用了午膳,又說了會兒話,因為到了梁太後的午休時間,便告退離開了。
華如玉跟著莊皇後迴了中宮,方沉聲道:“母後贖罪,馮氏有孕,我身為府上主母,竟沒能得知,以至馮氏小產了……”
傅清揚吃了一驚:“馮姐姐現在可還好?”
華如玉沉沉看她一眼,繼續道:“幸而馮氏經過救治,已經沒有大礙,隻是身子有了虧損,怕沒個一年半載的,是恢複不過來的!”
莊皇後麵色無波,仿佛失去的並不是自己的親孫子,淡淡地道:“馮氏福薄,怪不得你,她自己有孕不說,如今失了孩子,也怨不得旁人!”
傅清揚望著莊皇後冷淡的雙眼,心下不由歎氣,妾室生下的庶子,自然不得重視,更何況還沒生下來?沒了就沒了,盛舒煜年輕,華如玉身子健康,以後嫡子嫡孫,想要多少不能?
莊皇後賜給馮氏頗多東西,以示安撫,方看著華如玉沉聲道:“你們成婚,也有兩年,還是抓緊些好!”
華如玉麵色一絲羞窘,歎氣道:“兒臣明白,隻是……孩子是天意,實在強求不來……”
莊皇後淡淡道:“我並不是急著抱孫子,隻不過你一直沒有消息,怕是會成為他人的把柄,屆時若太後以此為借口賜下美人,你說煜兒要如何推辭?”
華如玉沉默片刻,恭順答道:“殿下是皇子,尊貴無雙,為皇家開枝散葉乃是重任。兒臣從不奢望能夠獨寵,若太後娘娘果真給殿下賜了女人,兒臣定會包容……”
莊皇後麵上一絲怒氣閃現,狠狠一拍扶手,冷聲道:“好一個胸懷寬廣的妻子!就算你不在乎有人爭寵,也得顧忌煜兒的安危!太後安插眼線進府,你是嫡親外孫女不怕,本宮卻要睡不安穩了!”
傅清揚嚇了一跳,這麽多年,鮮少見莊皇後動怒,發這麽大火,還是第一次。
華如玉連忙跪下請罪:“母後息怒,是兒臣犯了糊塗!兒臣沒想到這些……”
莊皇後擺了擺手打斷她的說辭,長長歎氣道:“行了,本宮累了,你先迴去吧,該怎麽做,你心裏要有數!”
華如玉恭敬磕頭:“是,兒臣告退。”
莊皇後忽然出聲,提醒道:“如玉,你是我看著長大的,我將煜兒交給你,是因為我對你足夠信任,別讓我失望!你已經成了皇子妃,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哪怕不在乎自己,也得想想身後的家族!”
華如玉全身一僵,終於緩緩開口:“兒臣明白。”
傅清揚這會兒也明白過來了,莊皇後生氣,不是因為華如玉的疏忽,而是因為她的不經心。莊皇後最引以為傲的兒子,卻不得自己妻子的仰慕,身為母親,對這樣的兒媳婦如何能夠滿意?
傅清揚忽然心裏一酸,為了權勢地位,為了所謂的家族利益,每一個人都在犧牲,盛舒煜和華如玉,也不過是政治博弈下的犧牲品罷了。
傅清揚和這兩人的關係都很好,自來也是當他們親人一般,如今親眼見證了他們的付出,又如何不替他們心酸。
傅清揚心下暗歎,輕聲勸慰道:“姨母不必動怒,玉姐姐想必是因為府上的事而心煩,方一時沒想周全罷了……也不知道表哥如何了,不如明個兒我出宮,去看看表哥他們?”
莊皇後搖了搖頭,歎氣道:“這事,煜兒一早就派人跟我說過了。”
傅清揚皺眉:“好端端馮姐姐怎麽會小產?雖然隱瞞不說,也不該這麽不小心才是,怎麽就……”
莊皇後沉默地看著她,傅清揚忽然間就明白了。
☆、第62章 推波助瀾
“庶子生在嫡子前頭,本就不合規矩。”莊皇後淡淡地道,“更何況嫡長之爭,自來就不是什麽好事。動搖國之根基,造成朝廷分黨結派,實在不利於國家長治久安。”
傅清揚一時說不出話來。
在她的印象中,盛舒煜一直是溫文爾雅的好大哥模樣,體貼細致,無所不能。雖然傅清揚知道這隻是他的其中一麵,卻仍然對他心生親近。不僅僅是因為自小一塊兒長大的情分,他們之間本就有一絲血緣相連,更是因為盛舒煜對她的好,無關利益,是難得的誠心實意的好。
而這份感情,在涼薄殘酷的皇室,是多麽的難得,傅清揚比誰都明白。所以即便她知道盛舒煜有著不輸於任何人的野心和手段,在她心裏,他始終是那個溫柔雅致,矜貴無雙的表哥。
傅清揚忽然發覺自己竟有些不認識身邊的人了,虎毒尚且不食子,她實在想象不出,盛舒煜究竟是以什麽樣的心情,去處死自己未曾出世的孩子。
這年代,對子嗣傳承極為看重,更遑論皇室子弟?可這個年代,對庶出的子女,卻又是如此殘酷,說不要,便能將其扼殺。
莊皇後平靜地道:“煜兒已經長大了,很多事情有他自己的決斷。我雖想竭盡全力地幫助他,可有時候真正的強大,是必須自己獨自曆練的!不過一個庶子,馮氏出身雖不算很好,卻也不差,比之如今的芳嬪又如何?”
傅清揚默默地點了點頭,艱難地擠出個笑來:“我明白……大皇子母族如此低微,尚且能和表哥一較長短。若、若……馮姐姐的兒子居長,隻怕以後更是禍患無窮。”
莊皇後微微一笑:“你都明白,可你心裏卻無法接受……清揚,你是我看著長大的,又是我一手教養出來的。你自幼聰穎、心思通明,更難得的是有一顆光明磊落的心。可是你卻有個最大的弱點,那就是心軟!清揚,你要記住,政治鬥爭容不得半分婦人之仁,你下定了決心,就不能被外力所動搖,不然,將會是滅頂之災。”
傅清揚心裏長長歎息,麵上已經恢複了平靜,笑著點了點頭,一副受教的模樣鄭重道:“多謝姨母教誨,以後我一定注意!”
莊皇後望著她的雙眼,輕歎一聲,不再多說。
芳華閣儼然成為了第二座瑤華宮,豐厚的賞賜絡繹不絕地流入其中,一月中有大半,皇帝都是歇在芳華閣。
芳嬪一如既往地低調,素衣玉釵,清麗脫俗,每日除了去壽康宮請安,或是到中宮晨昏定省,其餘時間都是待在自己宮裏念佛誦經,根本不問世事。
芳嬪這種淡然溫雅的性子,自然極為討梁太後喜歡,這種不爭寵不爭權的行為,也受到皇帝的另眼相待。
中秋節,芳嬪也沒什麽拿得出手的好東西,一筆一劃抄了幾部經書獻給太後,梁太後笑得合不攏嘴,宴席上也不忘誇讚一番,連帶著大皇子妃,都得到了一番賞賜。
中秋過後,帝都忽然流言四起,連街上小兒都能拍手唱起歌謠,更別說酒肆茶樓,更是吵得沸反盈天,說什麽的都有。
沒幾日,禦史趙大人一封密折直接上報帝王,直言道大皇子盛舒爃目無尊長,猖獗狂妄,以至於帝都百姓盛傳大皇子即將被立儲君,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皇帝大怒,氣急攻心之下竟然厥了過去。
這下子可了不得了,朝廷震蕩,文武百官一時人心惶惶。這樣的大事,自然驚動了壽康宮,梁太後匆匆擺駕,親自到皇帝寢宮坐鎮,還沒進門就高聲怒問:“太醫何在?”
莊皇後起身行禮,麵上是強忍的擔憂,扶著梁太後在上首坐了,出聲喚道:“快去問問劉太醫,陛下現在怎麽樣了?”
梁太後臉色非常難看,重重一拍案幾問道:“好好的,怎麽忽然就厥過去了?到底發生了什麽,一五一十地告訴哀家!”
莊皇後忙親自端了盞茶奉上,溫聲勸慰道:“母後別心急,陛下身為天子,有真龍護體,必能安然無恙的!陛下一向洪福齊天,有太醫照看,定可以很快醒過來。倒是母後可別急壞了自個兒身子,不然陛下醒來,豈不是又要為母後心疼?”
梁太後冷冷看著她:“你這個皇後是怎麽當的!竟連皇帝都照顧不好!”
莊皇後立馬跪下認錯:“陛下身子一向安康,實在是……唉,聽路總管說,陛下是看了趙禦史一封參大皇子有謀逆之心的奏章,勃然大怒,一時氣急才厥了過去。”
梁太後麵色一冷,盯著莊皇後的目光隻恨不能射出箭來。
不一時,劉太醫從屏風轉了出來,狀似不經意地瞟了眼莊皇後,恭敬地行禮道:“微臣已經細細診治過了,陛下身子並無大礙,不過一時怒上心頭,肝火過盛,方昏了過去……臣已經擬了方子,待陛下醒來,三碗水煎服,再好生靜養,切忌動怒,龍體自然很快安康。”
梁太後鬆了口氣:“劉太醫的醫術,哀家還是信得過的!孫嬤嬤,照著方子去太醫院抓藥,你親自看著將藥煎出來。”
孫嬤嬤答應一聲,接了方子告退了。
梁太後看了眼路公公,冷聲道:“身為皇帝身邊的總管太監,卻沒有及時勸慰皇上,念在此時尚需要你好生照顧皇上,就罰俸一年,降級留任察看,若有再犯……”
路總管連忙跪下磕頭:“奴才該死,謝太後娘娘恩典!”
梁太後冷冷一哼,怒聲道:“至於那封奏章……無稽之談!趙禦史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來人,傳哀家旨意,將趙禦史革職查辦,等皇帝醒來再行處置!”
莊皇後連忙出聲道:“母後且慢!”
梁太後一雙厲眼狠狠掃向她,冷聲問道:“怎麽,皇後有何異議?”
莊皇後不卑不亢地道:“趙大人身為禦史,風聞奏事,本就是職責所在,若無故查辦,恐百官不服。”
梁太後譏諷道:“難不成要等他將皇帝氣死了才能定罪?禦史風聞奏事,可也不能什麽話都胡亂說!中傷皇子可是大罪,更何況他還累得皇帝病倒?哀家看,他才是有謀逆之心的人,就是滿門抄斬都不為過!”
莊皇後語氣淡淡,卻帶著不容忽略的強勢,緩緩開口道:“趙大人是否有罪,需大理寺調查過後方可知,更何況……”
莊皇後抬眼看向梁太後,平靜地道:“後宮不得幹政!母後尊為太後,當為天下女子表率,更該以身作則,實不應貿然幹預朝政。若母後真的執意要定趙禦史的罪,怕文武百官會心生不滿,到時朝廷動亂,母後如何對陛下交代?”
梁太後麵色怒氣閃現,冷冷哼道:“皇帝昏迷不醒,身為太後,哀家自然有權利替陛下處決一個逆臣!”
莊皇後勾了勾唇角,淡淡提醒道:“陛下昏迷不醒,還有內閣。且劉太醫已經說了,陛下並無大礙,不過是一時氣急了,才昏厥過去,不久便能醒來……莫不是母後忘記了?”
梁太後被狠狠一噎,冷笑著刺她一句:“皇後當真深明大義!隻不知這般保趙禦史是為了什麽?不知情的人隻怕要懷疑趙禦史是受皇後指使呢!”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莊皇後微微一笑,“所幸母後是明白人,定知兒媳的清白。兒媳一心為陛下、為國家,無愧於心,不怕外人莫須有的指責。”
梁太後被噎了又噎,對上莊皇後笑吟吟的麵容,隻覺得一股怒氣憋在胸口,堵得她心肺皆疼,恨不能跟著皇帝一起厥過去。
莊皇後繼續不緊不慢地道:“母後年紀大了,千萬不能受累,如今陛下已經無恙,不如讓兒媳守著,母後先迴宮休息,待陛下醒來,一定立刻派人通報母後。”
梁太後氣勢上輸了一大截,再待下去也不過是自討沒趣,站起來冷冷命令道:“擺駕!”
“恭送母後!”
梁太後背影一僵,隻得咬牙切齒地離開了。
當晚半夜,皇帝就悠悠醒了過來,莊皇後忙命人端了藥來,親手服侍他喝了,又著人往壽康宮去通報太後。
太醫們都在外頭候著,並沒有離開,此時聽到通傳,忙進了來,先是細細診脈,接著又問了些身體狀況,方笑著道:“陛下、娘娘不必過於擔心,隻要好生調養,少思忌怒,平時輔以藥膳,定能很快康健。”
皇帝麵色有些疲憊,虛軟無力地靠在床頭,看著莊皇後一副喜極而泣的模樣,心下不由頗多感慨。
人在生病的時候,心理總是比較脆弱的,更何況莊皇後是他的結發正妻,為他生兒育女相夫教子,雖無多少男女之意,這麽些年相互扶持,也有了不亞於親人的感情。而且,莊皇後為他將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內宮在她的治理下,方能如此平靜,讓他處理前朝政務才可心無旁騖,沒有後顧之憂。
患難方能見真情。如今他驟然病倒,就連親娘都不在身邊守著,惟獨這位妻子,不離不棄地陪伴著他。
少時夫妻老來伴。
皇帝心下感慨萬千,憐惜地握住她的手,動情歎道:“青兒,真是辛苦你了!”
青兒是莊皇後的閨名,皇帝已經很多年沒有這般稱唿過她了。
莊皇後眼眶微紅,感動笑道:“陛下何出此言,我是大盛的皇後,是陛下的妻子,於公於私,這都是我應盡的本分。”
皇帝心裏更是一派柔情,喝了藥有些困倦,便讓莊皇後留了下來,陪他一起躺下,像普通夫妻那般同床共枕,說著些瑣碎閑話。
☆、第63章 推波助瀾
莊皇後一派賢妻良後的典範,細致入微的在皇帝病床前服侍,沒幾日,皇帝就可以上朝了。
第一件事,自然是趙禦史的那封奏章,市井流言很好打聽,皇帝早朝上宣帝都府尹問了問,便坐實了大皇子的過錯。
盛舒爃立馬跪下,大唿冤枉:“父皇明鑒,這些不過是小人故意製造出來的謠言,借此中傷詆毀兒臣!父皇切莫親信了小人啊!”
盛舒爃這罪往小了說是狂妄悖逆,往大了說是謀逆犯上,端看皇帝是如何處置了。
皇帝冷眼看著他,強壓著怒氣喝問:“你還敢喊冤?好!那朕問你,為何這謠言不衝著其他皇子來?你的幾個弟弟怎麽就能安然無恙?空穴來風,未必無因!若不是你平日裏行為不檢,又怎麽會落人口實,傳出這樣的話來?”
盛舒爃被質問得啞口無言,俯身磕頭泣道:“兒臣一派忠孝之心,天地可鑒,日月可表!”
皇帝譏諷一笑,冷冷地道:“可不是隻有老天才知道你自個兒心裏是什麽樣麽!”
皇帝雷霆震怒,當堂貶斥盛舒爃,將大皇子狠狠奚落了一番,然後奪取他的一切職務,命他在家好生閉門思過。
華如玉笑道:“前些天我一直在母親跟前侍奉湯水,正是好轉了,才得空進宮請安來了。”
梁太後頗為關心自個兒閨女,連忙命孫嬤嬤將庫裏上好的藥材取出,打發人送去長公主府。
華如玉謝了恩,笑著道:“母親就是怕您擔心,昨個兒知道我要來請安,還巴巴派了人來跟我囑咐,讓我一定讓您放心,她身子已經無礙了,再調理兩日,定要進宮陪你說說話的!”
梁太後笑得十分欣慰:“她身子不適,隻管在家休養,等好了,有的是時間進宮!”
幾人在壽康宮略坐了會兒,一道用了午膳,又說了會兒話,因為到了梁太後的午休時間,便告退離開了。
華如玉跟著莊皇後迴了中宮,方沉聲道:“母後贖罪,馮氏有孕,我身為府上主母,竟沒能得知,以至馮氏小產了……”
傅清揚吃了一驚:“馮姐姐現在可還好?”
華如玉沉沉看她一眼,繼續道:“幸而馮氏經過救治,已經沒有大礙,隻是身子有了虧損,怕沒個一年半載的,是恢複不過來的!”
莊皇後麵色無波,仿佛失去的並不是自己的親孫子,淡淡地道:“馮氏福薄,怪不得你,她自己有孕不說,如今失了孩子,也怨不得旁人!”
傅清揚望著莊皇後冷淡的雙眼,心下不由歎氣,妾室生下的庶子,自然不得重視,更何況還沒生下來?沒了就沒了,盛舒煜年輕,華如玉身子健康,以後嫡子嫡孫,想要多少不能?
莊皇後賜給馮氏頗多東西,以示安撫,方看著華如玉沉聲道:“你們成婚,也有兩年,還是抓緊些好!”
華如玉麵色一絲羞窘,歎氣道:“兒臣明白,隻是……孩子是天意,實在強求不來……”
莊皇後淡淡道:“我並不是急著抱孫子,隻不過你一直沒有消息,怕是會成為他人的把柄,屆時若太後以此為借口賜下美人,你說煜兒要如何推辭?”
華如玉沉默片刻,恭順答道:“殿下是皇子,尊貴無雙,為皇家開枝散葉乃是重任。兒臣從不奢望能夠獨寵,若太後娘娘果真給殿下賜了女人,兒臣定會包容……”
莊皇後麵上一絲怒氣閃現,狠狠一拍扶手,冷聲道:“好一個胸懷寬廣的妻子!就算你不在乎有人爭寵,也得顧忌煜兒的安危!太後安插眼線進府,你是嫡親外孫女不怕,本宮卻要睡不安穩了!”
傅清揚嚇了一跳,這麽多年,鮮少見莊皇後動怒,發這麽大火,還是第一次。
華如玉連忙跪下請罪:“母後息怒,是兒臣犯了糊塗!兒臣沒想到這些……”
莊皇後擺了擺手打斷她的說辭,長長歎氣道:“行了,本宮累了,你先迴去吧,該怎麽做,你心裏要有數!”
華如玉恭敬磕頭:“是,兒臣告退。”
莊皇後忽然出聲,提醒道:“如玉,你是我看著長大的,我將煜兒交給你,是因為我對你足夠信任,別讓我失望!你已經成了皇子妃,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哪怕不在乎自己,也得想想身後的家族!”
華如玉全身一僵,終於緩緩開口:“兒臣明白。”
傅清揚這會兒也明白過來了,莊皇後生氣,不是因為華如玉的疏忽,而是因為她的不經心。莊皇後最引以為傲的兒子,卻不得自己妻子的仰慕,身為母親,對這樣的兒媳婦如何能夠滿意?
傅清揚忽然心裏一酸,為了權勢地位,為了所謂的家族利益,每一個人都在犧牲,盛舒煜和華如玉,也不過是政治博弈下的犧牲品罷了。
傅清揚和這兩人的關係都很好,自來也是當他們親人一般,如今親眼見證了他們的付出,又如何不替他們心酸。
傅清揚心下暗歎,輕聲勸慰道:“姨母不必動怒,玉姐姐想必是因為府上的事而心煩,方一時沒想周全罷了……也不知道表哥如何了,不如明個兒我出宮,去看看表哥他們?”
莊皇後搖了搖頭,歎氣道:“這事,煜兒一早就派人跟我說過了。”
傅清揚皺眉:“好端端馮姐姐怎麽會小產?雖然隱瞞不說,也不該這麽不小心才是,怎麽就……”
莊皇後沉默地看著她,傅清揚忽然間就明白了。
☆、第62章 推波助瀾
“庶子生在嫡子前頭,本就不合規矩。”莊皇後淡淡地道,“更何況嫡長之爭,自來就不是什麽好事。動搖國之根基,造成朝廷分黨結派,實在不利於國家長治久安。”
傅清揚一時說不出話來。
在她的印象中,盛舒煜一直是溫文爾雅的好大哥模樣,體貼細致,無所不能。雖然傅清揚知道這隻是他的其中一麵,卻仍然對他心生親近。不僅僅是因為自小一塊兒長大的情分,他們之間本就有一絲血緣相連,更是因為盛舒煜對她的好,無關利益,是難得的誠心實意的好。
而這份感情,在涼薄殘酷的皇室,是多麽的難得,傅清揚比誰都明白。所以即便她知道盛舒煜有著不輸於任何人的野心和手段,在她心裏,他始終是那個溫柔雅致,矜貴無雙的表哥。
傅清揚忽然發覺自己竟有些不認識身邊的人了,虎毒尚且不食子,她實在想象不出,盛舒煜究竟是以什麽樣的心情,去處死自己未曾出世的孩子。
這年代,對子嗣傳承極為看重,更遑論皇室子弟?可這個年代,對庶出的子女,卻又是如此殘酷,說不要,便能將其扼殺。
莊皇後平靜地道:“煜兒已經長大了,很多事情有他自己的決斷。我雖想竭盡全力地幫助他,可有時候真正的強大,是必須自己獨自曆練的!不過一個庶子,馮氏出身雖不算很好,卻也不差,比之如今的芳嬪又如何?”
傅清揚默默地點了點頭,艱難地擠出個笑來:“我明白……大皇子母族如此低微,尚且能和表哥一較長短。若、若……馮姐姐的兒子居長,隻怕以後更是禍患無窮。”
莊皇後微微一笑:“你都明白,可你心裏卻無法接受……清揚,你是我看著長大的,又是我一手教養出來的。你自幼聰穎、心思通明,更難得的是有一顆光明磊落的心。可是你卻有個最大的弱點,那就是心軟!清揚,你要記住,政治鬥爭容不得半分婦人之仁,你下定了決心,就不能被外力所動搖,不然,將會是滅頂之災。”
傅清揚心裏長長歎息,麵上已經恢複了平靜,笑著點了點頭,一副受教的模樣鄭重道:“多謝姨母教誨,以後我一定注意!”
莊皇後望著她的雙眼,輕歎一聲,不再多說。
芳華閣儼然成為了第二座瑤華宮,豐厚的賞賜絡繹不絕地流入其中,一月中有大半,皇帝都是歇在芳華閣。
芳嬪一如既往地低調,素衣玉釵,清麗脫俗,每日除了去壽康宮請安,或是到中宮晨昏定省,其餘時間都是待在自己宮裏念佛誦經,根本不問世事。
芳嬪這種淡然溫雅的性子,自然極為討梁太後喜歡,這種不爭寵不爭權的行為,也受到皇帝的另眼相待。
中秋節,芳嬪也沒什麽拿得出手的好東西,一筆一劃抄了幾部經書獻給太後,梁太後笑得合不攏嘴,宴席上也不忘誇讚一番,連帶著大皇子妃,都得到了一番賞賜。
中秋過後,帝都忽然流言四起,連街上小兒都能拍手唱起歌謠,更別說酒肆茶樓,更是吵得沸反盈天,說什麽的都有。
沒幾日,禦史趙大人一封密折直接上報帝王,直言道大皇子盛舒爃目無尊長,猖獗狂妄,以至於帝都百姓盛傳大皇子即將被立儲君,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皇帝大怒,氣急攻心之下竟然厥了過去。
這下子可了不得了,朝廷震蕩,文武百官一時人心惶惶。這樣的大事,自然驚動了壽康宮,梁太後匆匆擺駕,親自到皇帝寢宮坐鎮,還沒進門就高聲怒問:“太醫何在?”
莊皇後起身行禮,麵上是強忍的擔憂,扶著梁太後在上首坐了,出聲喚道:“快去問問劉太醫,陛下現在怎麽樣了?”
梁太後臉色非常難看,重重一拍案幾問道:“好好的,怎麽忽然就厥過去了?到底發生了什麽,一五一十地告訴哀家!”
莊皇後忙親自端了盞茶奉上,溫聲勸慰道:“母後別心急,陛下身為天子,有真龍護體,必能安然無恙的!陛下一向洪福齊天,有太醫照看,定可以很快醒過來。倒是母後可別急壞了自個兒身子,不然陛下醒來,豈不是又要為母後心疼?”
梁太後冷冷看著她:“你這個皇後是怎麽當的!竟連皇帝都照顧不好!”
莊皇後立馬跪下認錯:“陛下身子一向安康,實在是……唉,聽路總管說,陛下是看了趙禦史一封參大皇子有謀逆之心的奏章,勃然大怒,一時氣急才厥了過去。”
梁太後麵色一冷,盯著莊皇後的目光隻恨不能射出箭來。
不一時,劉太醫從屏風轉了出來,狀似不經意地瞟了眼莊皇後,恭敬地行禮道:“微臣已經細細診治過了,陛下身子並無大礙,不過一時怒上心頭,肝火過盛,方昏了過去……臣已經擬了方子,待陛下醒來,三碗水煎服,再好生靜養,切忌動怒,龍體自然很快安康。”
梁太後鬆了口氣:“劉太醫的醫術,哀家還是信得過的!孫嬤嬤,照著方子去太醫院抓藥,你親自看著將藥煎出來。”
孫嬤嬤答應一聲,接了方子告退了。
梁太後看了眼路公公,冷聲道:“身為皇帝身邊的總管太監,卻沒有及時勸慰皇上,念在此時尚需要你好生照顧皇上,就罰俸一年,降級留任察看,若有再犯……”
路總管連忙跪下磕頭:“奴才該死,謝太後娘娘恩典!”
梁太後冷冷一哼,怒聲道:“至於那封奏章……無稽之談!趙禦史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來人,傳哀家旨意,將趙禦史革職查辦,等皇帝醒來再行處置!”
莊皇後連忙出聲道:“母後且慢!”
梁太後一雙厲眼狠狠掃向她,冷聲問道:“怎麽,皇後有何異議?”
莊皇後不卑不亢地道:“趙大人身為禦史,風聞奏事,本就是職責所在,若無故查辦,恐百官不服。”
梁太後譏諷道:“難不成要等他將皇帝氣死了才能定罪?禦史風聞奏事,可也不能什麽話都胡亂說!中傷皇子可是大罪,更何況他還累得皇帝病倒?哀家看,他才是有謀逆之心的人,就是滿門抄斬都不為過!”
莊皇後語氣淡淡,卻帶著不容忽略的強勢,緩緩開口道:“趙大人是否有罪,需大理寺調查過後方可知,更何況……”
莊皇後抬眼看向梁太後,平靜地道:“後宮不得幹政!母後尊為太後,當為天下女子表率,更該以身作則,實不應貿然幹預朝政。若母後真的執意要定趙禦史的罪,怕文武百官會心生不滿,到時朝廷動亂,母後如何對陛下交代?”
梁太後麵色怒氣閃現,冷冷哼道:“皇帝昏迷不醒,身為太後,哀家自然有權利替陛下處決一個逆臣!”
莊皇後勾了勾唇角,淡淡提醒道:“陛下昏迷不醒,還有內閣。且劉太醫已經說了,陛下並無大礙,不過是一時氣急了,才昏厥過去,不久便能醒來……莫不是母後忘記了?”
梁太後被狠狠一噎,冷笑著刺她一句:“皇後當真深明大義!隻不知這般保趙禦史是為了什麽?不知情的人隻怕要懷疑趙禦史是受皇後指使呢!”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莊皇後微微一笑,“所幸母後是明白人,定知兒媳的清白。兒媳一心為陛下、為國家,無愧於心,不怕外人莫須有的指責。”
梁太後被噎了又噎,對上莊皇後笑吟吟的麵容,隻覺得一股怒氣憋在胸口,堵得她心肺皆疼,恨不能跟著皇帝一起厥過去。
莊皇後繼續不緊不慢地道:“母後年紀大了,千萬不能受累,如今陛下已經無恙,不如讓兒媳守著,母後先迴宮休息,待陛下醒來,一定立刻派人通報母後。”
梁太後氣勢上輸了一大截,再待下去也不過是自討沒趣,站起來冷冷命令道:“擺駕!”
“恭送母後!”
梁太後背影一僵,隻得咬牙切齒地離開了。
當晚半夜,皇帝就悠悠醒了過來,莊皇後忙命人端了藥來,親手服侍他喝了,又著人往壽康宮去通報太後。
太醫們都在外頭候著,並沒有離開,此時聽到通傳,忙進了來,先是細細診脈,接著又問了些身體狀況,方笑著道:“陛下、娘娘不必過於擔心,隻要好生調養,少思忌怒,平時輔以藥膳,定能很快康健。”
皇帝麵色有些疲憊,虛軟無力地靠在床頭,看著莊皇後一副喜極而泣的模樣,心下不由頗多感慨。
人在生病的時候,心理總是比較脆弱的,更何況莊皇後是他的結發正妻,為他生兒育女相夫教子,雖無多少男女之意,這麽些年相互扶持,也有了不亞於親人的感情。而且,莊皇後為他將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內宮在她的治理下,方能如此平靜,讓他處理前朝政務才可心無旁騖,沒有後顧之憂。
患難方能見真情。如今他驟然病倒,就連親娘都不在身邊守著,惟獨這位妻子,不離不棄地陪伴著他。
少時夫妻老來伴。
皇帝心下感慨萬千,憐惜地握住她的手,動情歎道:“青兒,真是辛苦你了!”
青兒是莊皇後的閨名,皇帝已經很多年沒有這般稱唿過她了。
莊皇後眼眶微紅,感動笑道:“陛下何出此言,我是大盛的皇後,是陛下的妻子,於公於私,這都是我應盡的本分。”
皇帝心裏更是一派柔情,喝了藥有些困倦,便讓莊皇後留了下來,陪他一起躺下,像普通夫妻那般同床共枕,說著些瑣碎閑話。
☆、第63章 推波助瀾
莊皇後一派賢妻良後的典範,細致入微的在皇帝病床前服侍,沒幾日,皇帝就可以上朝了。
第一件事,自然是趙禦史的那封奏章,市井流言很好打聽,皇帝早朝上宣帝都府尹問了問,便坐實了大皇子的過錯。
盛舒爃立馬跪下,大唿冤枉:“父皇明鑒,這些不過是小人故意製造出來的謠言,借此中傷詆毀兒臣!父皇切莫親信了小人啊!”
盛舒爃這罪往小了說是狂妄悖逆,往大了說是謀逆犯上,端看皇帝是如何處置了。
皇帝冷眼看著他,強壓著怒氣喝問:“你還敢喊冤?好!那朕問你,為何這謠言不衝著其他皇子來?你的幾個弟弟怎麽就能安然無恙?空穴來風,未必無因!若不是你平日裏行為不檢,又怎麽會落人口實,傳出這樣的話來?”
盛舒爃被質問得啞口無言,俯身磕頭泣道:“兒臣一派忠孝之心,天地可鑒,日月可表!”
皇帝譏諷一笑,冷冷地道:“可不是隻有老天才知道你自個兒心裏是什麽樣麽!”
皇帝雷霆震怒,當堂貶斥盛舒爃,將大皇子狠狠奚落了一番,然後奪取他的一切職務,命他在家好生閉門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