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節
[綜]末代帝王求生記 作者:九千歲添千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們就去看一眼,看他們有沒有背著我偷偷吃好吃的,看一眼就迴來,又不聽他們說什麽。”胡亥揮了揮手,一臉無所謂的說道。
狩獵場附近沒有宮殿,嬴政和扶蘇說話,肯定是在野外而不是房子裏,雖然周圍肯定要清場,要聽也是聽不到的。但胡亥的目的隻是遠遠看上一眼,確定嬴政沒有打野食……不對,這個形容詞怎麽感覺那麽奇怪?
沒辦法,趙高隻能硬著頭皮,抱著胡亥去嬴政和扶蘇的談話地點。
地點很好找,朝著秦軍最多的地方去就是了,而且嬴政和扶蘇也果然是在野外談話,並沒有找間屋子坐下來聊。
於是,在眾多秦國士兵奇怪的眼神之下,秦王最疼愛的十八公子和秦王最信任的中車府令大人,兩人鬼鬼崇崇的找了棵樹躲了起來。
“你看,沒有偷吃吧。”趙高指著站在不遠處,不知道在說什麽的嬴政和扶蘇,轉頭看著胡亥說道。
真是個熊孩子,小人之心,你以為大王和長公子是你個熊孩子呢?
這迴見沒嬴政的確沒背著自己偷吃……這個形容詞,怎麽還是感覺那麽奇怪?胡亥終於有時間管別的事了,他扭過頭用扇子,指著趙高兇巴巴的說道:“不黑本公子你會死嗎?信不信本公子告訴父王?”
“公子冤枉啊,奴婢哪敢黑您啊?”趙高連聲告饒道。
死熊孩子還需要黑嗎?需要嗎?說的好像你白過一樣!
“哼!心裏偷偷黑,也是黑,懂嗎?”胡亥敲了敲趙高的頭,開口教訓道:“別說你心裏沒黑本公子,本公子都這麽對你了,你嘴上不敢說,要是還不在心裏黑黑,你都不配叫趙高了。”
“嗬嗬……公子我們走吧,反正這裏也沒什麽事,我們打野雞去,您不是說要給陛下做那個叫化雞吃嗎?”趙高全當沒聽見胡亥的話,拉了拉他的衣袖開口說道。
“嗯……走吧。”胡亥點點頭,抬腳正準備走,這時場中卻忽然發生了異變,說話的那兩個人,談著談著似乎吵了起來,幾縷隱隱約約的聲音,順著風飄了過來。
“父王和大哥怎麽了?”胡亥停下腳步,轉頭向嬴政和扶蘇看去,隻見嬴政表情冷漠的坐在那裏,沒有開口說話,隻是默默散發著冷氣,而在他麵前的扶蘇,一慣守禮的扶蘇,卻直直的站著,麵色赤紅,情緒激動,嘴裏不知道在說些什麽,“哇!真佩服大哥,父王都這個表情,竟然還能據理力爭?要是父王這樣子對我,我肯定……嗯……一要麽就轉身跑,要麽就一頭撲進父王懷裏,求抱求麽麽噠……”
奇怪?為什麽我要用“據理力爭”這個詞,而不用“無理取鬧”呢?莫非我被後世史學家洗腦,在潛意識裏已經認為,嬴政才是錯誤的一方了嗎?
不行!我一定要把我歪掉三觀再掰迴去,金大腿是永遠不會錯的。
胡亥一臉苦惱的抓了抓腦袋,琢磨著自己要不要上去勸勸,忽然耳朵裏隱隱傳來“張氏”、“韓國”、“寒了人心”、“無辜”這幾個名詞。
“趙高,我們迴去吧。”胡亥看著依舊端坐著的嬴政,表情冷漠麵色陰鬱的嬴政,這一迴,他竟然從嬴政臉上看出幾分隱忍之情來,“都是我不好,害得父王和扶蘇哥哥吵架了。”胡亥耷拉著小腦袋,歎了一口氣說道:“我要迴去反省一下錯誤。”
胡亥說著,也沒理會後麵的趙高,掉頭就走,走了一小會兒,忽然開口說道:“趙高,你和父王是不是早就知道,扶蘇哥哥是來幹什麽的?否則為什麽你們都不想我過去呢?是不想讓我知道這件事嗎?就瞞著我一個人,真討厭!”
趙高苦笑一聲,開口說道:“大王這也隻是一片憐子之心。”
“那行!你就跟父王說,我們就遠遠的看了幾眼,確定他沒有偷吃就吵架去了。”胡亥說著,用力點點頭,儼然很滿意自己編出來的借口。
“公子,您到底和奴婢有什麽仇有什麽怨啊?為什麽這個時候還不忘黑奴婢?奴婢敢和您吵架嗎?”趙高一臉苦逼的看著胡亥,正在一臉壞笑笑得很陽光燦爛的胡亥。
難怪嬴政這麽喜歡這熊孩子,聰明懂事孝順,最重要的是,什麽時候都這麽有活力,讓人看著心情舒服——如果不是一個勁的折騰我就更好了。
“你幫我辦一件事,本公子就不折騰你了。”胡亥笑咪咪的看著趙高,歪著頭說道:“要瞞著我父王的喔。”
“說吧,是今天想多吃一個冰淇淋,還是要把自己不愛吃的素菜,都挑給大王吃?”趙高沒好氣的說道。
果然聰明懂事孝順有活力心情舒服,那都是幻覺幻覺啊,熊孩子就算再聰明,本質上也還是一個熊孩子。熊牽到鹹陽宮還是熊,聰明隻是讓這隻熊更難對付而已。
胡亥沒接話,隻是笑咪咪的走迴宿營地,迴到自己帳篷裏找出紙筆,寫了兩個字遞給趙高,“趙高,你知道這個東西在哪裏嗎?雖然民間裏傳說裏說,昭襄王五十二年,周赧王死後,秦自雒邑(今洛陽)將其掠迴,但本公子在鹹陽宮住了這麽久,卻從來沒有見過,也沒有聽說過宮裏有這東西。”
“這個……”趙高一臉驚恐的看著紙上的兩個字,愣了好一會兒才開口說道:“奴婢曾聽人說,周亡之前,周王令臣下將其……毀了。”
“沒關係,宋國不是還有一個嗎?”胡亥揮了揮手,在紙上又寫了一行字,將紙條遞給趙高說道:“聽說父王馬上就要派兵伐魏了,正好,你也順便派人去魏國看看。”
“公子以為在魏國?”趙高一臉驚訝的看著胡亥,豆丁大的小孩,怎麽會知道這麽多事?他怎麽會知道在魏國?
“嗯,前幾天看書偶有所感,不過不敢確定,你先去看看。魏國祭祀後土,你去汾陰附近有個後土廟,這個後土廟在一個河灣之處,廟的兩側的地形像個鉤子一樣。你派人去找找,沒準能發現些什麽。”胡亥沒理會趙高的驚訝,一邊寫著字,一邊漫不經心的開口說道。
“要是沒發現什麽呢?”趙高本能的接了一句,沒辦法,他剛才聽到的事,實在是太過於嚇人了,嚇得他智商都降低了。
“你不會自己做一個,然後埋進去啊。”胡亥氣乎乎的將寫好的字,卷成一團甩進趙高懷裏。
這麽蠢的人,到底是怎麽混上父王的貼身貼心小秘書這個職位的?有些事不要講得太明白,大家心裏知道就好了。
“這……這……這……”趙高一臉驚恐的看著一副理所當然模樣的胡亥,兩條腿微微有些發抖,冷汗從額上一滴一滴落下,想要說話,但是張了張嘴,又發不出聲,好半天之後,他才找迴自己的聲音,開口說道:“公子,這是造假,這是……”
“造什麽假啊?你不說本公子不說,誰會知道啊?你先把他埋下去,等過幾天,父王統一天下了,我們再找個機會把他挖出來,我們高興了,父王也就高興了。”胡亥笑嘻嘻的看著一臉惶恐不安的趙高勸說道。
“不……不……不……這是欺……欺……君……欺君……不好……”趙高顧不得擦汗,結結巴巴的說道。
“這叫什麽欺君,這叫善良的謊言。還有你……膽子這麽小,你也意思叫趙高?”胡亥沒好氣的看著趙高,一個弑君篡位假傳遺詔指鹿為馬的家夥,竟然跑來對自己說“欺君不好”,你特麽在逗我嗎?中國曆史欺君第一人趙高先生!
為什麽膽子小,就不能叫趙高了?這兩者中間有什麽必然的關係嗎?感覺又被公子黑了一次!
作者有話要說:話說這要是一篇拯救扶蘇哥哥,輔助扶蘇哥哥當皇帝的係統文,估計這麽一出下來,胡小豬的分數已經跌到負值了……其實這隻是開頭而已。。小豬真是扶蘇哥哥的天然黑……
胡小豬:這麽膽小的趙高,萬一親爹真要把皇位給扶蘇哥哥,他真得有膽和我一起篡位嗎?難道讓我裹挾他?史書上不是他裹挾我嗎?
第52章 九鼎(地雷加更)
趙高試圖勸說自家公子放棄這個計劃,“太危險!實在是太危險了!萬一被人認出來是假的怎麽辦?”
趙高怎麽想怎麽都覺得很可怕,這可不是造得一般的假,那可是華夏文明的象征、國家一統昌盛的象征、王權至上無上的象征,是上天所賜神器、是鎮國之寶,是神話中的神話、傳奇中的傳奇、國寶中的國寶。
傳國玉璽,不是,是和氏璧和此物一比,簡直就是弱爆了。
“不是國之重器,本公子還不希罕造呢。父王這迴幫本公子頂了個大黑鍋,本公子當然要投桃報李,還他一口鍋嘍。”胡亥拍著趙高的肩膀,手背在身後,慢條斯理的勸說道:“老趙,你別那麽激動,這個計劃對你也沒有壞處。你想想,過幾年天下一統了,父王要登基為帝……咳咳……本公子是說,父王一統九州,再配上此等神器,還怕六國那些小婊砸個蛋蛋啊!”
“公子,你在哪裏學的這些汙言穢語?”身為老師的趙高,一臉痛苦的捂著自己的頭,雖然用詞很犀利明快準確,但是堂堂公子說這種話,總讓自己這個老師有一種無力的感覺,“還有,什麽叫‘還他一口鍋’啊?那不是鍋啊!那是神器神器啊!”
正因為是神器,才不能隨便造假啊,因為造假被人識穿,實在是太嚴重了,不止是他們二人會失寵於大王,整個大秦都因此而會成為六國諸人的笑柄,甚至連後世史書上都詳詳細細的記上一筆。
依趙高對嬴政的了解,對於胡亥這個自己所寵愛的兒子,嬴政最多訓斥幾句“小孩不懂事,被奸臣所惑”,接著就會將所有的罪名推到自己這個奸臣身上,到時候任自己再得嬴政寵信,也逃不了車裂抄家這一條路。
不但嬴政會如此,就算是天下人也會認為如此才是正理,絕對不會覺得自己是在給十八公子頂罪,因為誰讓十八公子今年才四歲呢?四歲的小孩能懂什麽?誰會相信一個四歲小孩是主謀?秦法中裏六尺以下的小孩殺人,還不用負責呢,更何況胡亥撐死也就兩尺。
“不都是用來煮肉的東西嘛,有什麽區別?放心啦,隻要按本公子說的去做,隻要你假造得夠真……說不定都不用造假,我們就能發現一個真得呢。”胡亥看著一副坐立不安模樣的趙高,大歎如此膽小之人,將來怎麽會有膽做出這樣弑君這樣的大事,“老趙,富貴險中求,你就甘心一輩子當個中車府令,不想要更進一步?但是到了你這地位,想要更進一步,又談何容易?隻靠老老實實伺候父王,你覺得可能嗎?”胡亥絕不相信未來的趙高,是這樣一個膽小如鼠且沒有野心的人,“這東西隻要挖出來,就算父王明知道它是假的,他也隻能捏著鼻子當真得,因為他丟不起這臉。更何況了,這東西隻要一挖出來,肯定就會立刻放進鹹陽宮裏,將來搞不定要用來陪葬秦皇陵,等閑之人誰能看到啊?最多遠遠觀摩一下,所以隻要你造得夠真,被識穿的機會基本沒有好嘛。你不是處女座嘛,處女座辦事,本公子放心!”
胡亥對自家父王的品性還是十分了解的,幾乎他知道的……主要是電視劇裏常出來的那幾個皇帝,都有過向民間征祥瑞的行為,沒道理“史上第一封建迷信男”不會向民間廣征祥瑞之兆。如果自家父王要這麽幹,最大的可能就是在四年後,王賁滅燕滅齊,四海畢九州聚,秦國改名為秦朝時這麽幹。
“可是……”趙高雖然心動,但依舊有些猶豫,“更進一步這種事,當然誰都想……”但堂堂公子更進一步……還是基本沒什麽希望的幼子……這個……誌向是不是大了點?還有,什麽叫做“處女座”?
“別那麽多廢話了,你要是不去,本公子就直接去跟父王說。本公子相信,父王肯定不介意自己做一個假的,到時候功勞全是我的,和你一個秦半兩的關係都沒有!”胡亥一臉不耐煩的說道。
胡亥知道知道在說服人方麵的口才不是特別好,比不上以這個嘴炮數量多、嘴炮質量強而聞名的春秋戰國時代中的任何一個嘴炮專家,但他相信真實的趙高,絕對不是他麵前這樣一個膽小的人。
“可是公子,奴婢並不知道宋國太丘社中那個,上麵刻得是什麽銘文啊?還有,這和秦半兩有什麽關係?公子缺錢了?”趙高轉頭開始和胡亥討論一些技術問題。
造假這種事,說難很難,但要說容易也挺容易的,反正真得那個已經不存在於這個世上,隻要自己做夠真,也不怕被人識穿。
“那就不要寫銘文,留點想象的空間,讓世人自行想象去。如果世人想象的版本和你不一樣,你還可以找幾個段子手,編點段子。不過本公子相信,到時候有的是自帶幹糧的段子手來幫吹捧,不用我們那麽麻煩去想段子。”胡亥指了指剛才自己丟給趙高,而趙高又一直沒有時間看的紙卷,“你想問知道的答案,本公子都寫在裏麵,你自己看看,還有哪裏欠缺的,本公子繼續編,一定編到你麻煩為止。”
趙高一臉好奇的打開紙卷,隻見上麵寫著一個十分迭蕩起伏的狗血故事,大致是說“宋國滅亡後,宋國君主跑到魏國,想獻寶投效魏國,因為和氏璧的前車之鑒,魏王擔心樹大招風,隻好把寶物藏在後土廟,畢竟魏國以後土為守護神,結果這一埋……”埋啊埋就埋到現在的故事,“故事到是挺不錯的,應該能糊住人,不過為什麽一定要在魏國呢?還指明是汾陰的後土廟裏?”
“忘記是《漢武大帝》還是《大漢天子》的劇情了?”胡亥摸著下巴,一臉認真的說道。
《史記·孝武本紀》載:“其夏六月中,汾陰巫錦為民祠魏脽後土營旁,見地如鉤狀,掊視得鼎。鼎大異於眾鼎,文縷無款識,怪之,言吏,吏告河東太守勝,勝以聞。天子使使驗問巫錦得鼎無奸詐,乃以禮祠,迎鼎至甘泉,從行,上薦之。至中山,晏溫,有黃雲蓋焉。”
當然,胡亥是不可能記得《史記》原文的,他隻是在不知道是陪著老媽看偶像劇《大漢天子》,還是陪著老爸看曆史劇《漢武大帝》時,看到電視劇裏說劉徹晚年想要長生不老,所以迷信方士,還喜歡玩各種祥瑞,然後因為有個方士挖出了一口寶鼎,而將自己的年號改成了“元鼎”。
大家都是小豬,沒道理劉野豬玩得,胡小豬玩不得。要玩,就玩一把大的,也別說遮遮掩掩說是什麽“周鼎”了,反正現在離周滅亡也沒幾年,幹脆說是“九州鼎”不是更棒。
九州鼎是什麽?昔日,大禹劃天下為九州,夏啟令九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再將全國各州的名山大川、形勝之地、奇異之物仿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九鼎象征九州,顯示夏王已成為天下之共主,是順應“天命”的。從此,九州成為中國的代名詞;“定鼎”,成為全國政權建立的代名詞了。
在秦王成為秦始皇之即,九州鼎這麽一件鎮國神器的出現,簡直就是一個大殺器,直接就能讓東方六國心死如灰,因為這代表著秦國乃是真正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和氏璧都可以不用變成傳國玉璽了。
“有這兩位帝王?”趙高一臉狐疑的看著胡亥,漢武大帝?大漢天子?那是什麽東西?趙高自以為也是博學之士,讀過的書也有好幾車了,可還是頭一迴聽過有這兩位帝王,熊孩子不是在騙人吧?
“當然有!絕對有!必須有!”胡亥表情認真的說著,十六億中國人見證,本公子絕對沒有說謊,“怎麽?趙老師不認識他們嗎?”胡亥故作驚訝的看著趙高,見對方一臉老實的點了點頭,立刻擺出一副沉痛哀悼的樣子,拍著趙高的肩膀說道:“趙老師還是書讀得少啊,學問太淺薄啊。不過沒關係,一日為師,終生為師,本公子不嫌棄你!”
我嫌棄你好嘛!熊孩子!趙高簡直被胡亥那一副“弟子不嫌師傅笨”的模樣氣暈了,但他轉念又一想,熊孩子應該沒有必要為了這種事而騙自己,表情那麽認真,感覺不像是忽悠啊,所以說……難道真有這樣的兩個人?難道真是自己書讀得太少,學問太淺薄了嗎?
一向頗有自信的趙高,頭一次對自己的才學表示出了深深的懷疑。
而身為罪魁禍首的胡亥,在勸服了趙高和自己同流合汙……哎呀,好像不對,應該是狼狽為奸?蛇鼠一窩?臭味相投?一丘之貉?感覺越說越不對,但是不管怎麽樣,今天辦成了一件大事,胡亥決定要去幹點壞事來慶祝慶祝。
作者有話要說:
不要問我是真鼎還是假鼎,你應該去問漢武帝……曆史上九鼎要麽就熔了,要麽就被埋進秦始皇了,因為這麽大的東西,又不是傳國玉璽那麽一小坨,要藏還是一藏兩千年是很難藏住的……當年秦武王舉鼎的時候還在,後來昭襄王時就不在了……
第53章 白疊
上林苑宜春苑附近,一隻五彩斑斕的山雞撲騰著翅膀從草叢裏飛出,身子在空中劃出一個漂亮的弧線,輕盈的落在草地上,再一撲騰翅膀,用力向前飛去。
而從山雞飛出來的草叢裏,一個黑色的身影,身體靈活矯健跟著竄了出來,小小的身影,一邊不停的往前射著彈弓,一邊不停對前方的山雞叫道:“小雞!別跑別跑!等等我!”
“公子!別跑那麽快,小心摔著!”接著又是二十多個內侍宮女打扮的人,從草叢裏跳出來,看著前麵小小的身影,七嘴八齊的高聲叫道:“公子!小心小心!”
“閉嘴閉嘴!都是你們,嚇跑了本公子的雞!再吵本公子把你拿去燉佛跳牆給父王吃!”三頭身的胡亥,一手插著腰,一手指著身後的內侍宮女叫道。
雖然大家都不知道“佛跳牆”是個什麽東西,但都聽得懂胡亥前麵那句話。於是,一個個小宮女小內侍,都捂著嘴,輕手輕腳的跟胡亥身後,不敢發出聲音,隻能從嘴型看出他們在說“本公子小心點。”
“真討厭!”見身後的豬隊友們,終於閉了嘴,胡亥甩了甩衣袖,轉身繼續去追那隻逃走的山雞,一邊追一邊在心裏盤算著——萬一,要是還打不中,自己又該找個什麽借口呢?當年真應該好好看看國足找的那些借口,輸了就說“天氣問題”、“草皮問題”什麽的,反正這個問題那個問題,就是不是自己的問題。
“趙大人,您說公子真能追上那隻山雞嗎?”不急不慢綴在胡亥身後五十步開外的柔姬,歪頭看著身後的趙高說道。
“別逗!他連市場上的家雞都追不上,還說是山裏的山雞。”趙高看著胡亥一蹦一跳的小身影,像是想起了什麽,開口說道。
雖然柔姬以前和趙高不是很熟,而且兩者身份差距也有點大,但因為共同侍候胡亥的關係,兩人現在也算是一根繩上的蜢蚱。俗話說的好,人生四大鐵——同過窗、扛過槍、分過贓、piao過娼。雖然柔姬和趙高沒法同窗和piao娼,但從現在的情況來說,他們也算是一個戰壕裏的戰友,不出意外將來的富貴也全指望在胡亥身上,也勉強算是扛過槍、分過贓。
最主要的是,胡亥這個老板經常不走尋常路,不但惹得他們這些當下人的也經常提心吊膽,還常常一身糟點讓人吐都不知道往哪吐,於是這兩個胡亥最貼身的人,為了防止自己被憋死,閑來無事時隻好抱團吐老板的糟。
“我記得啊,有一迴公子從鹹陽令那迴來,路過集市時,有個商販的雞跑出了籠子。公子非要學雷什麽的,自告奮勇要去幫商販抓雞,結果那雞沒抓著,自己還被噴了一臉的雞屎,氣得他迴來洗了三次澡。”趙高說到這裏,忽然想到什麽似的開口說道:“你說咱公子是不是隻長腦子不長個頭啊,否則怎麽都四歲了,身高還那麽矮?大王和胡姬身材都很大啊,大王善武,胡姬善舞,公子……”趙高眺望了一眼因為左腳絆到右腳,而摔了一屁股墩,現在正坐在地上捂著頭鬱悶的胡亥,“還是好好讀書,做個安靜的美男子吧。”
最後,胡亥還是抓住了那隻山雞——雖然因為躲避胡亥,而荒不擇路,一頭撞暈在樹上這種事,說出去真是丟光了山雞家族的臉。
頭發也亂了、衣服也亂了,臉上黑一塊青一塊,身上還丟著幾根野草的胡亥,一手拿著彈弓,一手手抓住山雞,得意洋洋的向眾人炫耀道:“哈哈!趙高趙高!柔姬柔姬!本公子抓住了抓住了!”
“恭喜公子!公子神勇!”眾內侍和宮女則跪下齊齊恭賀胡亥。
“柔姬柔姬,快快快,今天中午給本公子加個菜,做個叫化雞。本公子要親手做給父王吃。”胡亥跑到柔姬麵前,將山雞交到對方手中,得意洋洋的炫耀道。
“公子,您這個樣子,還是先去梳洗梳洗吧。不然,大王看見該心疼了。”趙高從胡亥頭上撚下一根雜草,看著胡亥臉上因為追雞而不小心弄出來的傷口,心中暗暗慶幸這傷口隻是略略有些紅腫,並沒有破皮,更沒有出血,不然還不知道嬴政見了得有多傷心。
“行行行!去去去!殺殺殺!”胡亥隨意用衣袖擦了擦臉,任由趙高為自己整理衣服,指著柔姬手裏的山雞說道:“等會這雞,你找人把它殺了,但是不要拔掉雞毛。隻要把內髒掏空了,塞一些……你看一下炮豚裏放什麽,雞肚子裏就放上什麽,要是嫌麻煩,不放也可以,最後再糊一層濕黃泥,用荷葉包好了交給我。”
炮豚,用先秦所常用的宮廷宴周代八珍之一。其製作方法和叫化雞差不多,同樣是用泥土將食材包裹起,加以燒烤,然後再進一步加工而成的菜,不過炮豚用的是乳豬,而叫化雞用得是雞。
憑心而論,周代八珍味道還是不錯的,偶爾吃一頓也挺新鮮,但是當肉醬油澆飯這種後世聽起來,好平民的東西,都能成為八珍之一時,也難怪自家父王會瘦了。
肉醬油澆飯、肉醬油澆黃米飯、煨烤炸燉乳豬、煨烤炸燉羔羊、燒牛、羊、鹿裏脊、酒糖牛羊肉、烘製的肉脯和網油烤狗肝,大家都叫八珍,但是先秦時代這麽虐心的食譜,和後世所指的八珍比起來,簡直能把秦始皇都虐哭了。
說來說去,還是食材不豐富,吃來吃去都是那幾種動物,沒有把大吃貨帝國潛質挖掘出來,老是吃我……不是,是吃豬有什麽前途,當然要換換胃口。
“是,公子。”柔姬帶著幾個下人,應聲退下。
狩獵場附近沒有宮殿,嬴政和扶蘇說話,肯定是在野外而不是房子裏,雖然周圍肯定要清場,要聽也是聽不到的。但胡亥的目的隻是遠遠看上一眼,確定嬴政沒有打野食……不對,這個形容詞怎麽感覺那麽奇怪?
沒辦法,趙高隻能硬著頭皮,抱著胡亥去嬴政和扶蘇的談話地點。
地點很好找,朝著秦軍最多的地方去就是了,而且嬴政和扶蘇也果然是在野外談話,並沒有找間屋子坐下來聊。
於是,在眾多秦國士兵奇怪的眼神之下,秦王最疼愛的十八公子和秦王最信任的中車府令大人,兩人鬼鬼崇崇的找了棵樹躲了起來。
“你看,沒有偷吃吧。”趙高指著站在不遠處,不知道在說什麽的嬴政和扶蘇,轉頭看著胡亥說道。
真是個熊孩子,小人之心,你以為大王和長公子是你個熊孩子呢?
這迴見沒嬴政的確沒背著自己偷吃……這個形容詞,怎麽還是感覺那麽奇怪?胡亥終於有時間管別的事了,他扭過頭用扇子,指著趙高兇巴巴的說道:“不黑本公子你會死嗎?信不信本公子告訴父王?”
“公子冤枉啊,奴婢哪敢黑您啊?”趙高連聲告饒道。
死熊孩子還需要黑嗎?需要嗎?說的好像你白過一樣!
“哼!心裏偷偷黑,也是黑,懂嗎?”胡亥敲了敲趙高的頭,開口教訓道:“別說你心裏沒黑本公子,本公子都這麽對你了,你嘴上不敢說,要是還不在心裏黑黑,你都不配叫趙高了。”
“嗬嗬……公子我們走吧,反正這裏也沒什麽事,我們打野雞去,您不是說要給陛下做那個叫化雞吃嗎?”趙高全當沒聽見胡亥的話,拉了拉他的衣袖開口說道。
“嗯……走吧。”胡亥點點頭,抬腳正準備走,這時場中卻忽然發生了異變,說話的那兩個人,談著談著似乎吵了起來,幾縷隱隱約約的聲音,順著風飄了過來。
“父王和大哥怎麽了?”胡亥停下腳步,轉頭向嬴政和扶蘇看去,隻見嬴政表情冷漠的坐在那裏,沒有開口說話,隻是默默散發著冷氣,而在他麵前的扶蘇,一慣守禮的扶蘇,卻直直的站著,麵色赤紅,情緒激動,嘴裏不知道在說些什麽,“哇!真佩服大哥,父王都這個表情,竟然還能據理力爭?要是父王這樣子對我,我肯定……嗯……一要麽就轉身跑,要麽就一頭撲進父王懷裏,求抱求麽麽噠……”
奇怪?為什麽我要用“據理力爭”這個詞,而不用“無理取鬧”呢?莫非我被後世史學家洗腦,在潛意識裏已經認為,嬴政才是錯誤的一方了嗎?
不行!我一定要把我歪掉三觀再掰迴去,金大腿是永遠不會錯的。
胡亥一臉苦惱的抓了抓腦袋,琢磨著自己要不要上去勸勸,忽然耳朵裏隱隱傳來“張氏”、“韓國”、“寒了人心”、“無辜”這幾個名詞。
“趙高,我們迴去吧。”胡亥看著依舊端坐著的嬴政,表情冷漠麵色陰鬱的嬴政,這一迴,他竟然從嬴政臉上看出幾分隱忍之情來,“都是我不好,害得父王和扶蘇哥哥吵架了。”胡亥耷拉著小腦袋,歎了一口氣說道:“我要迴去反省一下錯誤。”
胡亥說著,也沒理會後麵的趙高,掉頭就走,走了一小會兒,忽然開口說道:“趙高,你和父王是不是早就知道,扶蘇哥哥是來幹什麽的?否則為什麽你們都不想我過去呢?是不想讓我知道這件事嗎?就瞞著我一個人,真討厭!”
趙高苦笑一聲,開口說道:“大王這也隻是一片憐子之心。”
“那行!你就跟父王說,我們就遠遠的看了幾眼,確定他沒有偷吃就吵架去了。”胡亥說著,用力點點頭,儼然很滿意自己編出來的借口。
“公子,您到底和奴婢有什麽仇有什麽怨啊?為什麽這個時候還不忘黑奴婢?奴婢敢和您吵架嗎?”趙高一臉苦逼的看著胡亥,正在一臉壞笑笑得很陽光燦爛的胡亥。
難怪嬴政這麽喜歡這熊孩子,聰明懂事孝順,最重要的是,什麽時候都這麽有活力,讓人看著心情舒服——如果不是一個勁的折騰我就更好了。
“你幫我辦一件事,本公子就不折騰你了。”胡亥笑咪咪的看著趙高,歪著頭說道:“要瞞著我父王的喔。”
“說吧,是今天想多吃一個冰淇淋,還是要把自己不愛吃的素菜,都挑給大王吃?”趙高沒好氣的說道。
果然聰明懂事孝順有活力心情舒服,那都是幻覺幻覺啊,熊孩子就算再聰明,本質上也還是一個熊孩子。熊牽到鹹陽宮還是熊,聰明隻是讓這隻熊更難對付而已。
胡亥沒接話,隻是笑咪咪的走迴宿營地,迴到自己帳篷裏找出紙筆,寫了兩個字遞給趙高,“趙高,你知道這個東西在哪裏嗎?雖然民間裏傳說裏說,昭襄王五十二年,周赧王死後,秦自雒邑(今洛陽)將其掠迴,但本公子在鹹陽宮住了這麽久,卻從來沒有見過,也沒有聽說過宮裏有這東西。”
“這個……”趙高一臉驚恐的看著紙上的兩個字,愣了好一會兒才開口說道:“奴婢曾聽人說,周亡之前,周王令臣下將其……毀了。”
“沒關係,宋國不是還有一個嗎?”胡亥揮了揮手,在紙上又寫了一行字,將紙條遞給趙高說道:“聽說父王馬上就要派兵伐魏了,正好,你也順便派人去魏國看看。”
“公子以為在魏國?”趙高一臉驚訝的看著胡亥,豆丁大的小孩,怎麽會知道這麽多事?他怎麽會知道在魏國?
“嗯,前幾天看書偶有所感,不過不敢確定,你先去看看。魏國祭祀後土,你去汾陰附近有個後土廟,這個後土廟在一個河灣之處,廟的兩側的地形像個鉤子一樣。你派人去找找,沒準能發現些什麽。”胡亥沒理會趙高的驚訝,一邊寫著字,一邊漫不經心的開口說道。
“要是沒發現什麽呢?”趙高本能的接了一句,沒辦法,他剛才聽到的事,實在是太過於嚇人了,嚇得他智商都降低了。
“你不會自己做一個,然後埋進去啊。”胡亥氣乎乎的將寫好的字,卷成一團甩進趙高懷裏。
這麽蠢的人,到底是怎麽混上父王的貼身貼心小秘書這個職位的?有些事不要講得太明白,大家心裏知道就好了。
“這……這……這……”趙高一臉驚恐的看著一副理所當然模樣的胡亥,兩條腿微微有些發抖,冷汗從額上一滴一滴落下,想要說話,但是張了張嘴,又發不出聲,好半天之後,他才找迴自己的聲音,開口說道:“公子,這是造假,這是……”
“造什麽假啊?你不說本公子不說,誰會知道啊?你先把他埋下去,等過幾天,父王統一天下了,我們再找個機會把他挖出來,我們高興了,父王也就高興了。”胡亥笑嘻嘻的看著一臉惶恐不安的趙高勸說道。
“不……不……不……這是欺……欺……君……欺君……不好……”趙高顧不得擦汗,結結巴巴的說道。
“這叫什麽欺君,這叫善良的謊言。還有你……膽子這麽小,你也意思叫趙高?”胡亥沒好氣的看著趙高,一個弑君篡位假傳遺詔指鹿為馬的家夥,竟然跑來對自己說“欺君不好”,你特麽在逗我嗎?中國曆史欺君第一人趙高先生!
為什麽膽子小,就不能叫趙高了?這兩者中間有什麽必然的關係嗎?感覺又被公子黑了一次!
作者有話要說:話說這要是一篇拯救扶蘇哥哥,輔助扶蘇哥哥當皇帝的係統文,估計這麽一出下來,胡小豬的分數已經跌到負值了……其實這隻是開頭而已。。小豬真是扶蘇哥哥的天然黑……
胡小豬:這麽膽小的趙高,萬一親爹真要把皇位給扶蘇哥哥,他真得有膽和我一起篡位嗎?難道讓我裹挾他?史書上不是他裹挾我嗎?
第52章 九鼎(地雷加更)
趙高試圖勸說自家公子放棄這個計劃,“太危險!實在是太危險了!萬一被人認出來是假的怎麽辦?”
趙高怎麽想怎麽都覺得很可怕,這可不是造得一般的假,那可是華夏文明的象征、國家一統昌盛的象征、王權至上無上的象征,是上天所賜神器、是鎮國之寶,是神話中的神話、傳奇中的傳奇、國寶中的國寶。
傳國玉璽,不是,是和氏璧和此物一比,簡直就是弱爆了。
“不是國之重器,本公子還不希罕造呢。父王這迴幫本公子頂了個大黑鍋,本公子當然要投桃報李,還他一口鍋嘍。”胡亥拍著趙高的肩膀,手背在身後,慢條斯理的勸說道:“老趙,你別那麽激動,這個計劃對你也沒有壞處。你想想,過幾年天下一統了,父王要登基為帝……咳咳……本公子是說,父王一統九州,再配上此等神器,還怕六國那些小婊砸個蛋蛋啊!”
“公子,你在哪裏學的這些汙言穢語?”身為老師的趙高,一臉痛苦的捂著自己的頭,雖然用詞很犀利明快準確,但是堂堂公子說這種話,總讓自己這個老師有一種無力的感覺,“還有,什麽叫‘還他一口鍋’啊?那不是鍋啊!那是神器神器啊!”
正因為是神器,才不能隨便造假啊,因為造假被人識穿,實在是太嚴重了,不止是他們二人會失寵於大王,整個大秦都因此而會成為六國諸人的笑柄,甚至連後世史書上都詳詳細細的記上一筆。
依趙高對嬴政的了解,對於胡亥這個自己所寵愛的兒子,嬴政最多訓斥幾句“小孩不懂事,被奸臣所惑”,接著就會將所有的罪名推到自己這個奸臣身上,到時候任自己再得嬴政寵信,也逃不了車裂抄家這一條路。
不但嬴政會如此,就算是天下人也會認為如此才是正理,絕對不會覺得自己是在給十八公子頂罪,因為誰讓十八公子今年才四歲呢?四歲的小孩能懂什麽?誰會相信一個四歲小孩是主謀?秦法中裏六尺以下的小孩殺人,還不用負責呢,更何況胡亥撐死也就兩尺。
“不都是用來煮肉的東西嘛,有什麽區別?放心啦,隻要按本公子說的去做,隻要你假造得夠真……說不定都不用造假,我們就能發現一個真得呢。”胡亥看著一副坐立不安模樣的趙高,大歎如此膽小之人,將來怎麽會有膽做出這樣弑君這樣的大事,“老趙,富貴險中求,你就甘心一輩子當個中車府令,不想要更進一步?但是到了你這地位,想要更進一步,又談何容易?隻靠老老實實伺候父王,你覺得可能嗎?”胡亥絕不相信未來的趙高,是這樣一個膽小如鼠且沒有野心的人,“這東西隻要挖出來,就算父王明知道它是假的,他也隻能捏著鼻子當真得,因為他丟不起這臉。更何況了,這東西隻要一挖出來,肯定就會立刻放進鹹陽宮裏,將來搞不定要用來陪葬秦皇陵,等閑之人誰能看到啊?最多遠遠觀摩一下,所以隻要你造得夠真,被識穿的機會基本沒有好嘛。你不是處女座嘛,處女座辦事,本公子放心!”
胡亥對自家父王的品性還是十分了解的,幾乎他知道的……主要是電視劇裏常出來的那幾個皇帝,都有過向民間征祥瑞的行為,沒道理“史上第一封建迷信男”不會向民間廣征祥瑞之兆。如果自家父王要這麽幹,最大的可能就是在四年後,王賁滅燕滅齊,四海畢九州聚,秦國改名為秦朝時這麽幹。
“可是……”趙高雖然心動,但依舊有些猶豫,“更進一步這種事,當然誰都想……”但堂堂公子更進一步……還是基本沒什麽希望的幼子……這個……誌向是不是大了點?還有,什麽叫做“處女座”?
“別那麽多廢話了,你要是不去,本公子就直接去跟父王說。本公子相信,父王肯定不介意自己做一個假的,到時候功勞全是我的,和你一個秦半兩的關係都沒有!”胡亥一臉不耐煩的說道。
胡亥知道知道在說服人方麵的口才不是特別好,比不上以這個嘴炮數量多、嘴炮質量強而聞名的春秋戰國時代中的任何一個嘴炮專家,但他相信真實的趙高,絕對不是他麵前這樣一個膽小的人。
“可是公子,奴婢並不知道宋國太丘社中那個,上麵刻得是什麽銘文啊?還有,這和秦半兩有什麽關係?公子缺錢了?”趙高轉頭開始和胡亥討論一些技術問題。
造假這種事,說難很難,但要說容易也挺容易的,反正真得那個已經不存在於這個世上,隻要自己做夠真,也不怕被人識穿。
“那就不要寫銘文,留點想象的空間,讓世人自行想象去。如果世人想象的版本和你不一樣,你還可以找幾個段子手,編點段子。不過本公子相信,到時候有的是自帶幹糧的段子手來幫吹捧,不用我們那麽麻煩去想段子。”胡亥指了指剛才自己丟給趙高,而趙高又一直沒有時間看的紙卷,“你想問知道的答案,本公子都寫在裏麵,你自己看看,還有哪裏欠缺的,本公子繼續編,一定編到你麻煩為止。”
趙高一臉好奇的打開紙卷,隻見上麵寫著一個十分迭蕩起伏的狗血故事,大致是說“宋國滅亡後,宋國君主跑到魏國,想獻寶投效魏國,因為和氏璧的前車之鑒,魏王擔心樹大招風,隻好把寶物藏在後土廟,畢竟魏國以後土為守護神,結果這一埋……”埋啊埋就埋到現在的故事,“故事到是挺不錯的,應該能糊住人,不過為什麽一定要在魏國呢?還指明是汾陰的後土廟裏?”
“忘記是《漢武大帝》還是《大漢天子》的劇情了?”胡亥摸著下巴,一臉認真的說道。
《史記·孝武本紀》載:“其夏六月中,汾陰巫錦為民祠魏脽後土營旁,見地如鉤狀,掊視得鼎。鼎大異於眾鼎,文縷無款識,怪之,言吏,吏告河東太守勝,勝以聞。天子使使驗問巫錦得鼎無奸詐,乃以禮祠,迎鼎至甘泉,從行,上薦之。至中山,晏溫,有黃雲蓋焉。”
當然,胡亥是不可能記得《史記》原文的,他隻是在不知道是陪著老媽看偶像劇《大漢天子》,還是陪著老爸看曆史劇《漢武大帝》時,看到電視劇裏說劉徹晚年想要長生不老,所以迷信方士,還喜歡玩各種祥瑞,然後因為有個方士挖出了一口寶鼎,而將自己的年號改成了“元鼎”。
大家都是小豬,沒道理劉野豬玩得,胡小豬玩不得。要玩,就玩一把大的,也別說遮遮掩掩說是什麽“周鼎”了,反正現在離周滅亡也沒幾年,幹脆說是“九州鼎”不是更棒。
九州鼎是什麽?昔日,大禹劃天下為九州,夏啟令九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再將全國各州的名山大川、形勝之地、奇異之物仿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九鼎象征九州,顯示夏王已成為天下之共主,是順應“天命”的。從此,九州成為中國的代名詞;“定鼎”,成為全國政權建立的代名詞了。
在秦王成為秦始皇之即,九州鼎這麽一件鎮國神器的出現,簡直就是一個大殺器,直接就能讓東方六國心死如灰,因為這代表著秦國乃是真正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和氏璧都可以不用變成傳國玉璽了。
“有這兩位帝王?”趙高一臉狐疑的看著胡亥,漢武大帝?大漢天子?那是什麽東西?趙高自以為也是博學之士,讀過的書也有好幾車了,可還是頭一迴聽過有這兩位帝王,熊孩子不是在騙人吧?
“當然有!絕對有!必須有!”胡亥表情認真的說著,十六億中國人見證,本公子絕對沒有說謊,“怎麽?趙老師不認識他們嗎?”胡亥故作驚訝的看著趙高,見對方一臉老實的點了點頭,立刻擺出一副沉痛哀悼的樣子,拍著趙高的肩膀說道:“趙老師還是書讀得少啊,學問太淺薄啊。不過沒關係,一日為師,終生為師,本公子不嫌棄你!”
我嫌棄你好嘛!熊孩子!趙高簡直被胡亥那一副“弟子不嫌師傅笨”的模樣氣暈了,但他轉念又一想,熊孩子應該沒有必要為了這種事而騙自己,表情那麽認真,感覺不像是忽悠啊,所以說……難道真有這樣的兩個人?難道真是自己書讀得太少,學問太淺薄了嗎?
一向頗有自信的趙高,頭一次對自己的才學表示出了深深的懷疑。
而身為罪魁禍首的胡亥,在勸服了趙高和自己同流合汙……哎呀,好像不對,應該是狼狽為奸?蛇鼠一窩?臭味相投?一丘之貉?感覺越說越不對,但是不管怎麽樣,今天辦成了一件大事,胡亥決定要去幹點壞事來慶祝慶祝。
作者有話要說:
不要問我是真鼎還是假鼎,你應該去問漢武帝……曆史上九鼎要麽就熔了,要麽就被埋進秦始皇了,因為這麽大的東西,又不是傳國玉璽那麽一小坨,要藏還是一藏兩千年是很難藏住的……當年秦武王舉鼎的時候還在,後來昭襄王時就不在了……
第53章 白疊
上林苑宜春苑附近,一隻五彩斑斕的山雞撲騰著翅膀從草叢裏飛出,身子在空中劃出一個漂亮的弧線,輕盈的落在草地上,再一撲騰翅膀,用力向前飛去。
而從山雞飛出來的草叢裏,一個黑色的身影,身體靈活矯健跟著竄了出來,小小的身影,一邊不停的往前射著彈弓,一邊不停對前方的山雞叫道:“小雞!別跑別跑!等等我!”
“公子!別跑那麽快,小心摔著!”接著又是二十多個內侍宮女打扮的人,從草叢裏跳出來,看著前麵小小的身影,七嘴八齊的高聲叫道:“公子!小心小心!”
“閉嘴閉嘴!都是你們,嚇跑了本公子的雞!再吵本公子把你拿去燉佛跳牆給父王吃!”三頭身的胡亥,一手插著腰,一手指著身後的內侍宮女叫道。
雖然大家都不知道“佛跳牆”是個什麽東西,但都聽得懂胡亥前麵那句話。於是,一個個小宮女小內侍,都捂著嘴,輕手輕腳的跟胡亥身後,不敢發出聲音,隻能從嘴型看出他們在說“本公子小心點。”
“真討厭!”見身後的豬隊友們,終於閉了嘴,胡亥甩了甩衣袖,轉身繼續去追那隻逃走的山雞,一邊追一邊在心裏盤算著——萬一,要是還打不中,自己又該找個什麽借口呢?當年真應該好好看看國足找的那些借口,輸了就說“天氣問題”、“草皮問題”什麽的,反正這個問題那個問題,就是不是自己的問題。
“趙大人,您說公子真能追上那隻山雞嗎?”不急不慢綴在胡亥身後五十步開外的柔姬,歪頭看著身後的趙高說道。
“別逗!他連市場上的家雞都追不上,還說是山裏的山雞。”趙高看著胡亥一蹦一跳的小身影,像是想起了什麽,開口說道。
雖然柔姬以前和趙高不是很熟,而且兩者身份差距也有點大,但因為共同侍候胡亥的關係,兩人現在也算是一根繩上的蜢蚱。俗話說的好,人生四大鐵——同過窗、扛過槍、分過贓、piao過娼。雖然柔姬和趙高沒法同窗和piao娼,但從現在的情況來說,他們也算是一個戰壕裏的戰友,不出意外將來的富貴也全指望在胡亥身上,也勉強算是扛過槍、分過贓。
最主要的是,胡亥這個老板經常不走尋常路,不但惹得他們這些當下人的也經常提心吊膽,還常常一身糟點讓人吐都不知道往哪吐,於是這兩個胡亥最貼身的人,為了防止自己被憋死,閑來無事時隻好抱團吐老板的糟。
“我記得啊,有一迴公子從鹹陽令那迴來,路過集市時,有個商販的雞跑出了籠子。公子非要學雷什麽的,自告奮勇要去幫商販抓雞,結果那雞沒抓著,自己還被噴了一臉的雞屎,氣得他迴來洗了三次澡。”趙高說到這裏,忽然想到什麽似的開口說道:“你說咱公子是不是隻長腦子不長個頭啊,否則怎麽都四歲了,身高還那麽矮?大王和胡姬身材都很大啊,大王善武,胡姬善舞,公子……”趙高眺望了一眼因為左腳絆到右腳,而摔了一屁股墩,現在正坐在地上捂著頭鬱悶的胡亥,“還是好好讀書,做個安靜的美男子吧。”
最後,胡亥還是抓住了那隻山雞——雖然因為躲避胡亥,而荒不擇路,一頭撞暈在樹上這種事,說出去真是丟光了山雞家族的臉。
頭發也亂了、衣服也亂了,臉上黑一塊青一塊,身上還丟著幾根野草的胡亥,一手拿著彈弓,一手手抓住山雞,得意洋洋的向眾人炫耀道:“哈哈!趙高趙高!柔姬柔姬!本公子抓住了抓住了!”
“恭喜公子!公子神勇!”眾內侍和宮女則跪下齊齊恭賀胡亥。
“柔姬柔姬,快快快,今天中午給本公子加個菜,做個叫化雞。本公子要親手做給父王吃。”胡亥跑到柔姬麵前,將山雞交到對方手中,得意洋洋的炫耀道。
“公子,您這個樣子,還是先去梳洗梳洗吧。不然,大王看見該心疼了。”趙高從胡亥頭上撚下一根雜草,看著胡亥臉上因為追雞而不小心弄出來的傷口,心中暗暗慶幸這傷口隻是略略有些紅腫,並沒有破皮,更沒有出血,不然還不知道嬴政見了得有多傷心。
“行行行!去去去!殺殺殺!”胡亥隨意用衣袖擦了擦臉,任由趙高為自己整理衣服,指著柔姬手裏的山雞說道:“等會這雞,你找人把它殺了,但是不要拔掉雞毛。隻要把內髒掏空了,塞一些……你看一下炮豚裏放什麽,雞肚子裏就放上什麽,要是嫌麻煩,不放也可以,最後再糊一層濕黃泥,用荷葉包好了交給我。”
炮豚,用先秦所常用的宮廷宴周代八珍之一。其製作方法和叫化雞差不多,同樣是用泥土將食材包裹起,加以燒烤,然後再進一步加工而成的菜,不過炮豚用的是乳豬,而叫化雞用得是雞。
憑心而論,周代八珍味道還是不錯的,偶爾吃一頓也挺新鮮,但是當肉醬油澆飯這種後世聽起來,好平民的東西,都能成為八珍之一時,也難怪自家父王會瘦了。
肉醬油澆飯、肉醬油澆黃米飯、煨烤炸燉乳豬、煨烤炸燉羔羊、燒牛、羊、鹿裏脊、酒糖牛羊肉、烘製的肉脯和網油烤狗肝,大家都叫八珍,但是先秦時代這麽虐心的食譜,和後世所指的八珍比起來,簡直能把秦始皇都虐哭了。
說來說去,還是食材不豐富,吃來吃去都是那幾種動物,沒有把大吃貨帝國潛質挖掘出來,老是吃我……不是,是吃豬有什麽前途,當然要換換胃口。
“是,公子。”柔姬帶著幾個下人,應聲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