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節
[綜]末代帝王求生記 作者:九千歲添千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錯!真不錯!”嬴政看著自家萌噠噠又可愛的幼子,一時沒忍住,在熊孩子圓鼓鼓的小腮幫上親了兩口,然後激動的衝趙高揮了揮手說道:“趙高,你快過來看。”嬴政以手指在《商君書》上點了點,“你看,這個可以當是用來做‘讀’,那一個則當是‘句’。如此區分,滿篇文章一目了然,讀起來是不是比以前輕鬆多了。”
“是到是輕鬆了,不過……十八公子這一段標錯了,奴婢可是糾結的讀了很久,才把這句話給讀通暢了。”趙高委屈的抱怨聲,讓抱著胡亥的嬴政哈哈大笑起來。
所謂的“句”“讀”,古文裏是指稱文詞停頓的地方,但如果用四百年後的詞來說,就是“標點符號”。
因為太過於依賴標點符號,後世人在研討古文時,常常因為古文上沒有標點符號,所有的字都連在一起而特別苦惱。但實際上,古文中雖然沒有像現代一樣的標點符號,但從這些人啟蒙學《三字經》開始,就會被要求“明句讀”,因為如果不懂句讀,往往會造成誤讀、誤解原意。
但因為古人的“句”和“讀”都相當的率性,有時候斷又有時候又不斷,沒有統一的標準,相當的看臉或看心情,所以才會被後人誤會。
胡亥也是被趙高告知之後後,才知道原來中國早有“句”“讀” 這麽個的東西,自己發明的這一套“標點符號”也就是讓其更標準一點,不算太妖孽過火。
“父王的小胡亥怎麽這麽聰明呢?”嬴政越看越開心,沒忍住抱著胡亥又親了兩口,等準備親第三口時,卻親在胡亥遞過來的菊花糕上。
“父王,胡子紮人!”胡亥雙手舉著一塊菊花塊,做出一副小可憐樣說道。
看著寶貝兒子被自己親得紅通通的臉,嬴政終於沒好意思再下手……嘴,隻好接過胡亥的賄賂,開口說道:“好好好!胡子紮人了!不親了不親了!”
“大王,奴婢建議這句讀之法,可刊印成冊,傳至天下,讓天下人共讀之。”趙高見嬴政心情大好,立刻湊上去說道。
趙高之所以能混到今天的地位,除了本人才華出眾又忠心耿耿之外,搶功勞爭表現的本事也是不小的。雖然到了他這個地位,普通小功已經不能吸起他了。但是若他能將編書的事攬給自己,這樣子的書對詩書文章都大有好處,相信很快就會傳遍諸國,到時候就算在嬴政這裏得不到實惠,也可以從天下讀書人處得到名望。
當官當到這個地步,趙高已經不在乎利益,而更在乎聲望、名氣,以及能否青史留名了。
麵對趙高這種赤裸裸的搶功行為,胡亥整張臉瞬間都黑掉了,這就是為什麽他不樂意標點符號被人發現的原因,因為年紀太小,所以他本人除了嬴政的兩句誇獎之外,分不到這其中最大的一杯羹,隻能看著別人因為自己的行為,而揚名……立萬……名揚……青史。
最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其他人揚名立萬名揚青史也就算了,為……為什麽……竟然是趙高這樣的壞渣渣?從某個發明了宋體字,但又因為人品太糟糕,被人無視其書法成就的宰相來看,標點符號大概也要和宋體字一個下場了。
“趙高,剛才你說我標錯了?你確定是我標錯,還是你不懂裝懂?”胡亥忽然出言說道。
雖然這事八成會落到趙高身上,但胡亥就是不願意看他那麽得意,得想個方法殺殺他的銳氣,又還不能讓嬴政覺得自己無理取鬧。
“標點符號斷句之法博大精深,你以為是你看一下就能學會的?”胡亥不等趙高說話,拿起筆飛快在紙上寫了一行沒有打標點的字——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然後將筆塞到趙高手中說道:“來,斷斷看。”
“這……”趙高看了一眼嬴政,見對方並沒有反對的意思,拿著毛筆,根據自己的理解,在字旁加了一些標點。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胡亥根據趙高的斷句念了一遍,麵無表情的說道:“就這一種?還有呢?”
還有?趙高看了一眼胡亥,琢磨了一會,又硬著頭皮斷了三種。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還有呢?”胡亥沒有點評趙高斷得對不對,隻是麵無表情的繼續說道。
“還……還有?”趙高一臉為難加震驚的看著胡亥。
不但趙高看著胡亥,連嬴政也一並看著胡亥——他也想不出,這句子還能怎麽斷了。
“嗬嗬……”胡亥拿過趙高手裏的筆,在紙上勾勾畫畫了幾筆,又飛快斷出了五種新的讀書,並且一一為兩人講解其中的含義。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這可是胡亥小學學標點符號時,語文老師用來舉例的經典句子,讓他印象深至穿越了都沒有忘記。趙高斷句,隻用到了句號和逗句,自然斷不出更多的讀法,但是如果有更多的標點符號呢?
胡亥一邊為兩人講解每個標點符號的用法,一邊偷偷看著嬴政和趙亥,因為自己的斷句而震驚的模樣,似乎有點找到了語文老師,當年調戲他們這群小蘿卜頭時的滿足感。
看完胡亥的講解,嬴政一拍幾案,興奮說道:“王兒真寡人之子也,果然聰慧。”
嬴政本來以為真得如胡亥所說的那樣,胡亥隻是嫌麻煩而想出了偷懶的方法,沒想到胡亥竟然已經編出了一個完整的體係,而且其中大有學問,絕非胡亥所說的那樣,隻是一個偷懶的方法。
“編書的事,就教給王兒負責,王兒隻管製定書稿內容,其他諸事皆付趙高即可。”從最初以為是簡單的玩具,到現在真正體會到標點符號,加上中華語言後的博大精深,政治家嬴政這個時候,也顧不上胡亥的年紀問題了。
寡人的兒子,天資聰穎一點又如何?
嬴政本來以為,在趙高要求編書搶功時,表現得很不開心的胡亥,會將此事很開心的應下來,但沒想到的是,胡亥卻想也不想的搖了搖頭,“父王,此事還是讓趙高主編,孩兒跟著學習即可。”
“你不就是怕被人非議嗎?你是真才實學,怕什麽非議?”嬴政何等聰明,立刻就猜出了胡亥不同意的理由,一邊心疼兒子的乖巧懂事,一邊豪氣幹雲的說道:“寡人說王兒行,王兒就行,何須在意其他人的非議?”
“孩兒不懼任何人的非議,但孩兒也不會因為孩兒而讓父王遭他人非議。”胡亥直起身子,大聲的說道。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兒子好萌好可愛好乖巧好……百煉鋼都化成繞指柔了!真是沒白疼你啊!兒砸!
麵對著這麽為自己著想的幼子,已經因為某些人某些事,而成天被人噴啊噴,都快被噴成抖“m”的嬴政,隻覺得鼻頭一酸,眼睛裏好像有什麽東西快要流出來。
真討厭!風都吹到眼睛裏了!柔姬,快去把窗戶關了。
“你胡說八道什麽呢?說的好像你不添亂,父王就不會被……不對,父王要說的不是這個。”一不留神差點將真話說出來,嬴政沒好氣的看著胡亥說道:“你以為,父王沒少因為你被人非議?雖然沒有當年非議,背後可是沒少說的。”
“他們那是嫉妒父王您喜歡我呢。”胡亥用腳趾頭也能想出,嬴政被噴的原因是什麽,無非就是廢長立幼什麽什麽的,真是一群目光短淺的家夥,本公子和你們是一國的,我們都是站在扶蘇一邊的,我們要做的不是內鬥,我們要做的是團結起來,一起對付不知道蹲在哪裏,準備坐收漁利的秦二世,“父王,不用管他們。老話說的好,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憑什麽愛兒子就要被人非議了?所以請您繼續……用力的大力的喜歡我吧。”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和那個民以食為天,食以為安為先一樣,又是你想出來的?你嘴裏,總能冒出許多新鮮的句子。照這樣下去,我大秦王室,沒準還能出個文豪。”嬴政伸出手指,逗了逗胡亥的腮幫說道。
“嗬嗬……”那是不可能的,這年頭流行賦文,本公子肚裏存貨有限,能記住的也就是那高中語文上幾個名篇。絕句律詩雖然記得多,但無奈那玩意要到曹操父子的時代才會發明出來,自己……你別以為隨便背幾首詩就能裝詩人,要是人家讓你玩酒令、寫文章腫麽破?總不能隻會背詩吧?
“父王,我們還是說重點吧。”胡亥悄悄的擦了一把汗,父王,不好意思啊,您兒子的目標就是當個混吃等死,喝酸奶不舔蓋的權二代,沒文豪那個高遠誌向。
“你都這樣明確的拒絕了,父王還能怎麽樣?”寒葉飄逸灑滿我的臉,吾兒叛逆刺痛我的心。
次日大朝會上,秦王下了一道旨意,大意為“以後的奏折,不打標點符號的,寡人就不看了。”
有權,就是這麽任性。
作者有話要說: 有人能把“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剩下五種斷法斷出來沒?小學學過,當時印象特別深刻。。
我覺得現代人穿越到古代,有時候真不是故意要奢侈的問題,而是你的生活習慣就是如此,上完廁所你總不能也用竹子刮,但是古代生產力又跟不上,隻好拿布擦屁屁,然後就果斷被噴了……
這就好比,一個有錢人,跟我們聊天時,動不動就是遊艇豪車,人家也未必就是故意炫富,人家隻是生活習慣就是如此而已……
第36章 推廣(兩更合一)
剛過完新年,還沉浸在新年氣氛裏的鹹陽城百姓們,一大早醒來,就發現今天的鹹陽城似乎有什麽不對的。
房子還是那些房子,街道也還是那些街道,擁有幾十萬常住人口的鹹陽城,還是那麽熱鬧非凡,六國的商賈,遊人,說客,乃至刺客,可謂天下精英盡匯此處。
也不對,自從數年前大王正式出兵伐六國以來,六國那些讀書人,尤其是儒家弟子,沒少對大王乃至整個秦國口誅筆伐,直接後果就是盡管大王下了很次多《求賢令》,但入秦求官仕子也比過往要少了很多。
對了,今天的人怎麽那麽多?而且全往鹹陽宮宮門前的廣場走去。
鹹陽宮宮門前的廣場啊,那是個讓人懷念的地方。年紀大一些的人可能還會記得,數十年前,當時秦國的丞相商鞅在宮門口樹竿一條,宣稱誰能移動此竿,賞金千兩,造就了“立木為信”這個成語,為商鞅後來的變法,大大奠定了基礎。可是後來,又是在鹹陽市集裏,商鞅的屍體被新王下令當眾五馬分屍,全族被誅。
有大膽好奇者,跟著人流一起向宮門前的廣場走去,發現那裏早已聚集了一大群人,交頭接耳不知道在說什麽。而被那群人圍在中間的,則是一根高達數丈的木柱,柱上有字“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唷!這情景真是看著讓人覺得眼熟無比。
雖然大部分鹹陽人,沒有親眼見過當年商君在宮門立木的真實場景,但“立木為信”這個故事很多人還是知道的。不過當年商君立木是為了推廣他的法家思想,現在大王在木柱上寫句儒家名言這是鬧哪家啊?
但凡讀過幾天書,知道柱上話語出處的人,都對住在鹹陽宮裏那個“有權,湊素介麽任性”的大王無語了。
而在看過帖在木樁旁的告示後,心思玲瓏、城府深沉的人更是對宮裏那位的任性度佩服得五體投體。
後世有一首歌,可以完美的形容他們此時的心情——大王,你好毒你好毒你好毒毒毒毒毒。
告示內容比較簡單,大意是這個的——寡人最近研究出一種新的“句”“讀”之術,名為“標點符號”。標點符號不但可以書麵上用於標明句讀,還能表現出寫文人語氣心情,優點簡直多得沒法說。如此神器在手,寡人決定讓天下之書都能用上標點符號這種好東西。但素呢……寡人最近略忙,寡人的屬下也很忙,沒什麽時間去給文章打標點,所以向全天下征求願意參與到這次活動中的人。性別年齡思想流派都不限,隻要你識字且會用標點願意來就行了。
如果僅僅是以上內容,無非也就是一則換湯不換藥的招賢令而已。這條告示的陰毒之處在於,打完標點符號的文章,會以大秦官方的名義,全部重新出版,從此以後,但凡有大秦的地方,隻有此版本才是正版,才能被流傳於世,其他都是山寨的,不能正當發行。而新出版的書上,會寫上編者,也就是打標點符號那個人的名字。
文人幾十年寒窗所為何來?不就是為權為利為錢為名嘛,和前三者比起來,名氣幾乎對所有文人都是通殺的。
在這個書籍十分昂貴珍惜的年代,能在一本將會被官方發行書上留名已經十分不易,而有明眼睛的人,都能琢磨出這標點符號將會對後世文章產生怎樣的變革,能在這其中混一杯羹,這是要名揚青史的節奏。
有出名這麽一個大誘餌在這裏,還怕東方六國那些讀書人,不屁顛屁顛跑過來?當然,那些據說很有節氣的儒家弟子,也許不會跑過來,但任性的大王也有招對付他們啊。
告示上又說了,歡迎大家根據新學會的標點符號來給“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斷句,斷得好斷得妙斷得呱呱叫的那個,可以得到千金的獎勵。
最初,鹹陽百姓還沒想明白為什麽秦王會讓人斷儒家的句子,但是當他們看見一群穿著儒衫,且平常總是斯文有禮的讀書人,開始如潑婦般罵街,接著又開始動手動腳,最後全被廷尉抓去吃牢飯後,才發現這其中果然玄機大大的。
好奇之下,不缺錢又識得幾個字的鹹陽百姓,也順手買了一本《標點符號使用大全》來學習。
唷!這種叫“紙”的東西,也不簡單啊,又白又輕又軟,一看就是高檔貨。這麽珍貴的東西做成的書卷,一本才賣十個秦半兩,大王真是越來越有土豪的範了。
鹹陽百姓一邊感歎著政府財政寬裕,一邊拿起書來細細研讀,一讀之下果然這個叫“標點符號”的東西,果然很有意思。看的時候沒發現,看完之後很多人這才後知後覺的發現,這張官方出的告示上,就使用了所謂的“標點符號”。
以前要瞪大眼睛,小心翼翼逐字看過去的告示,因為加了標點符號,轉瞬之間就變得簡單了然,一些容易讓人誤會地方,也變得清晰易懂起來,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讓人接受了標點符號。
標點符號不求玩文字遊戲的話,本來就挺淺顯易學的,這年頭的讀書人都不是笨蛋,在現場研究交流了一下番後,為了千金的獎勵,也開始去斷木樁上的句子。
這一斷,就壞了……
大王雜有這麽壞呢?
嗬嗬……不壞能當秦王嗎?
從早上起,就因為被念叨的次數太多,而一直在打噴嚏的嬴政,看著坐在下方,手拿著一隻毛筆,對著紙上的字發呆的李斯說道:“李斯,你覺得寡人這主意怎麽樣?”
李斯麵前的紙上,也隻寫著一行字——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陛下真是英明至極。”李斯放下手中的筆,向嬴政一拱手說道:“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竟然能斷出這麽多種不同的讀法,而且每種讀法都有不同的含義。臣已經能想像出,儒家弟子會有怎麽樣的反應了。到時候,無須陛下出手,儒家都會自己先內亂起來。”
作為一個曾經的儒家弟子,現在的法家弟子,李斯實在太了解這種讀書人的心情了。戰國時代的讀書人,喜歡四處拜碼頭找東家,沒事就愛演個說,所謂何來?不就是為了宣傳推廣自己的理念嘛。結果現在標點符號橫空出世,一句話能給連當事人都不知道的內含理念來,這讓人怎麽混?鹹甜粽子每年都能互掐一場呢,更別提思想理念這種東西,不掐才怪了。
就算你高雅你空穀遺世你覺得你是官方,所以不屑和人掐,但是萬一那些異端邪說因為唿聲太大,而被秦國立為官方正版了呢?隻要不蠢的人都能看出來,現在秦國就是高升的紅日,統一天下結束亂世指日可待。
到時候那些異端邪學因為搭上秦國官方大船,拿到了國家認可的官方資質,你這樣的民間組織有屁用啊?這已經不是同人逼死官方,這是同人趕官方下台了。
“李斯,你可知這主意是誰出的?”嬴政摸了摸光溜溜的下巴,自從前一陣子被寶貝兒子嫌棄胡子紮人後,嬴政懶得理會“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這種話,而幹淨利落的把胡子全剃了。
反正寡人也討厭儒家,反正寡人現在也不需要靠胡子來裝老成裝可靠了。
不得不說,自己剃了胡子之後,感覺年輕了幾分,臉也越發好看了幾分,雖然當時群臣們眼神有點奇怪,但久了也就習慣了。
“願聞其詳。”李斯看著表情有點小興奮,宛若迴到少年時代……不對,陛下少年時代也沒這麽浮躁過的嬴政,好奇的問道。
“是胡亥那個小子想的。那個孩子,不怎麽成器,成天就知道傻玩傻樂,讀書又愛偷懶,結果沒想到他偷懶還能偷出這麽個花樣來。”嬴政收住笑容,用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平靜的說道:“唯一的優點就是人比較孝順,又有點小聰明。他也不知道聽誰說,那些儒生朝上公然反對標點符號,說是古未聞之、有違禮儀什麽的……想要為寡人分憂,就讓趙高抄了這句話來。”
嬴政本來是想用“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來為難那些儒生的,沒想到卻被急哄哄要為父報仇的熊孩子嫌不夠高洋上,並說要“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要讓那些儒生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讓他們知道“死”字怎麽寫,就提供了這句後世經典,儒家內部吵了幾千年都沒有吵出結果的句子。
看著嬴政說著說著,就忍不住往兩邊翹的嘴角,李斯裝成沒看見的喝了一口茶,強忍住拉著嬴政的衣服說“陛下,大家都是成年人,打開天窗說亮話。你就直接說我兒砸最萌萌噠最棒棒噠就得了,用不著這麽費盡心思的明貶暗誇”,心裏卻對自己那位未來的孫女婿越發好奇起來。
聽說十八公子今年不過才五歲而已,雖然從去年起,就不停在廚藝上展現才華,發明了不少好吃的美食,在極大的豐富了秦國人民菜籃子的同時,也讓自己的腰身在不知不覺中胖了一圈,但那也隻是廚藝上而已,今年怎麽就……變畫風了?
和一般人的關注點——標點符號是否是胡亥發明的比起來,李斯更在意這次的計謀是不是胡亥主導的。這一環套一環的坑人詭計,若真是他想出來……小小年紀,竟然就如此陰險,實屬難得。
也難怪李斯心情如此激動,這個時代的人,大家追求的是坦坦蕩蕩直來直往,普遍鄙夷玩弄權術陰謀,講求陽謀春秋,打個仗還要提前下戰書,絕對不玩偷襲那一套。像遇上政敵,直接以本人的名義,找刺客砍死政敵這種事,更是就隻能發生在春秋戰國時代。
看得後來人不得不感歎一句“哥哥,派刺客之前,好歹也掩飾一下自己的身份,萬一不成還能嫁禍啊。”
總之不管是宮闈鬥爭、政治鬥爭,甚至是戰場對陣,大家都是光明磊落無比,看得後人又欣賞感慨,又啼笑皆非,有時候看史書都想不明白,為毛這麽簡單的計謀,某某竟然會上當這種事,最後千言萬語隻能總結一句“祖先大人們行事真是簡單粗暴。”
就像秦始皇,雖然辦事夠兇殘殘暴,但仔細琢磨一下也就是個天真又可愛的萌萌噠,要換成後世隨便哪個政策智慧高點的皇帝,都不會像他那樣玩脫,保證能做到書焚了、儒坑了,罵名肯定不會留下。
“是到是輕鬆了,不過……十八公子這一段標錯了,奴婢可是糾結的讀了很久,才把這句話給讀通暢了。”趙高委屈的抱怨聲,讓抱著胡亥的嬴政哈哈大笑起來。
所謂的“句”“讀”,古文裏是指稱文詞停頓的地方,但如果用四百年後的詞來說,就是“標點符號”。
因為太過於依賴標點符號,後世人在研討古文時,常常因為古文上沒有標點符號,所有的字都連在一起而特別苦惱。但實際上,古文中雖然沒有像現代一樣的標點符號,但從這些人啟蒙學《三字經》開始,就會被要求“明句讀”,因為如果不懂句讀,往往會造成誤讀、誤解原意。
但因為古人的“句”和“讀”都相當的率性,有時候斷又有時候又不斷,沒有統一的標準,相當的看臉或看心情,所以才會被後人誤會。
胡亥也是被趙高告知之後後,才知道原來中國早有“句”“讀” 這麽個的東西,自己發明的這一套“標點符號”也就是讓其更標準一點,不算太妖孽過火。
“父王的小胡亥怎麽這麽聰明呢?”嬴政越看越開心,沒忍住抱著胡亥又親了兩口,等準備親第三口時,卻親在胡亥遞過來的菊花糕上。
“父王,胡子紮人!”胡亥雙手舉著一塊菊花塊,做出一副小可憐樣說道。
看著寶貝兒子被自己親得紅通通的臉,嬴政終於沒好意思再下手……嘴,隻好接過胡亥的賄賂,開口說道:“好好好!胡子紮人了!不親了不親了!”
“大王,奴婢建議這句讀之法,可刊印成冊,傳至天下,讓天下人共讀之。”趙高見嬴政心情大好,立刻湊上去說道。
趙高之所以能混到今天的地位,除了本人才華出眾又忠心耿耿之外,搶功勞爭表現的本事也是不小的。雖然到了他這個地位,普通小功已經不能吸起他了。但是若他能將編書的事攬給自己,這樣子的書對詩書文章都大有好處,相信很快就會傳遍諸國,到時候就算在嬴政這裏得不到實惠,也可以從天下讀書人處得到名望。
當官當到這個地步,趙高已經不在乎利益,而更在乎聲望、名氣,以及能否青史留名了。
麵對趙高這種赤裸裸的搶功行為,胡亥整張臉瞬間都黑掉了,這就是為什麽他不樂意標點符號被人發現的原因,因為年紀太小,所以他本人除了嬴政的兩句誇獎之外,分不到這其中最大的一杯羹,隻能看著別人因為自己的行為,而揚名……立萬……名揚……青史。
最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其他人揚名立萬名揚青史也就算了,為……為什麽……竟然是趙高這樣的壞渣渣?從某個發明了宋體字,但又因為人品太糟糕,被人無視其書法成就的宰相來看,標點符號大概也要和宋體字一個下場了。
“趙高,剛才你說我標錯了?你確定是我標錯,還是你不懂裝懂?”胡亥忽然出言說道。
雖然這事八成會落到趙高身上,但胡亥就是不願意看他那麽得意,得想個方法殺殺他的銳氣,又還不能讓嬴政覺得自己無理取鬧。
“標點符號斷句之法博大精深,你以為是你看一下就能學會的?”胡亥不等趙高說話,拿起筆飛快在紙上寫了一行沒有打標點的字——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然後將筆塞到趙高手中說道:“來,斷斷看。”
“這……”趙高看了一眼嬴政,見對方並沒有反對的意思,拿著毛筆,根據自己的理解,在字旁加了一些標點。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胡亥根據趙高的斷句念了一遍,麵無表情的說道:“就這一種?還有呢?”
還有?趙高看了一眼胡亥,琢磨了一會,又硬著頭皮斷了三種。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還有呢?”胡亥沒有點評趙高斷得對不對,隻是麵無表情的繼續說道。
“還……還有?”趙高一臉為難加震驚的看著胡亥。
不但趙高看著胡亥,連嬴政也一並看著胡亥——他也想不出,這句子還能怎麽斷了。
“嗬嗬……”胡亥拿過趙高手裏的筆,在紙上勾勾畫畫了幾筆,又飛快斷出了五種新的讀書,並且一一為兩人講解其中的含義。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這可是胡亥小學學標點符號時,語文老師用來舉例的經典句子,讓他印象深至穿越了都沒有忘記。趙高斷句,隻用到了句號和逗句,自然斷不出更多的讀法,但是如果有更多的標點符號呢?
胡亥一邊為兩人講解每個標點符號的用法,一邊偷偷看著嬴政和趙亥,因為自己的斷句而震驚的模樣,似乎有點找到了語文老師,當年調戲他們這群小蘿卜頭時的滿足感。
看完胡亥的講解,嬴政一拍幾案,興奮說道:“王兒真寡人之子也,果然聰慧。”
嬴政本來以為真得如胡亥所說的那樣,胡亥隻是嫌麻煩而想出了偷懶的方法,沒想到胡亥竟然已經編出了一個完整的體係,而且其中大有學問,絕非胡亥所說的那樣,隻是一個偷懶的方法。
“編書的事,就教給王兒負責,王兒隻管製定書稿內容,其他諸事皆付趙高即可。”從最初以為是簡單的玩具,到現在真正體會到標點符號,加上中華語言後的博大精深,政治家嬴政這個時候,也顧不上胡亥的年紀問題了。
寡人的兒子,天資聰穎一點又如何?
嬴政本來以為,在趙高要求編書搶功時,表現得很不開心的胡亥,會將此事很開心的應下來,但沒想到的是,胡亥卻想也不想的搖了搖頭,“父王,此事還是讓趙高主編,孩兒跟著學習即可。”
“你不就是怕被人非議嗎?你是真才實學,怕什麽非議?”嬴政何等聰明,立刻就猜出了胡亥不同意的理由,一邊心疼兒子的乖巧懂事,一邊豪氣幹雲的說道:“寡人說王兒行,王兒就行,何須在意其他人的非議?”
“孩兒不懼任何人的非議,但孩兒也不會因為孩兒而讓父王遭他人非議。”胡亥直起身子,大聲的說道。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兒子好萌好可愛好乖巧好……百煉鋼都化成繞指柔了!真是沒白疼你啊!兒砸!
麵對著這麽為自己著想的幼子,已經因為某些人某些事,而成天被人噴啊噴,都快被噴成抖“m”的嬴政,隻覺得鼻頭一酸,眼睛裏好像有什麽東西快要流出來。
真討厭!風都吹到眼睛裏了!柔姬,快去把窗戶關了。
“你胡說八道什麽呢?說的好像你不添亂,父王就不會被……不對,父王要說的不是這個。”一不留神差點將真話說出來,嬴政沒好氣的看著胡亥說道:“你以為,父王沒少因為你被人非議?雖然沒有當年非議,背後可是沒少說的。”
“他們那是嫉妒父王您喜歡我呢。”胡亥用腳趾頭也能想出,嬴政被噴的原因是什麽,無非就是廢長立幼什麽什麽的,真是一群目光短淺的家夥,本公子和你們是一國的,我們都是站在扶蘇一邊的,我們要做的不是內鬥,我們要做的是團結起來,一起對付不知道蹲在哪裏,準備坐收漁利的秦二世,“父王,不用管他們。老話說的好,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憑什麽愛兒子就要被人非議了?所以請您繼續……用力的大力的喜歡我吧。”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和那個民以食為天,食以為安為先一樣,又是你想出來的?你嘴裏,總能冒出許多新鮮的句子。照這樣下去,我大秦王室,沒準還能出個文豪。”嬴政伸出手指,逗了逗胡亥的腮幫說道。
“嗬嗬……”那是不可能的,這年頭流行賦文,本公子肚裏存貨有限,能記住的也就是那高中語文上幾個名篇。絕句律詩雖然記得多,但無奈那玩意要到曹操父子的時代才會發明出來,自己……你別以為隨便背幾首詩就能裝詩人,要是人家讓你玩酒令、寫文章腫麽破?總不能隻會背詩吧?
“父王,我們還是說重點吧。”胡亥悄悄的擦了一把汗,父王,不好意思啊,您兒子的目標就是當個混吃等死,喝酸奶不舔蓋的權二代,沒文豪那個高遠誌向。
“你都這樣明確的拒絕了,父王還能怎麽樣?”寒葉飄逸灑滿我的臉,吾兒叛逆刺痛我的心。
次日大朝會上,秦王下了一道旨意,大意為“以後的奏折,不打標點符號的,寡人就不看了。”
有權,就是這麽任性。
作者有話要說: 有人能把“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剩下五種斷法斷出來沒?小學學過,當時印象特別深刻。。
我覺得現代人穿越到古代,有時候真不是故意要奢侈的問題,而是你的生活習慣就是如此,上完廁所你總不能也用竹子刮,但是古代生產力又跟不上,隻好拿布擦屁屁,然後就果斷被噴了……
這就好比,一個有錢人,跟我們聊天時,動不動就是遊艇豪車,人家也未必就是故意炫富,人家隻是生活習慣就是如此而已……
第36章 推廣(兩更合一)
剛過完新年,還沉浸在新年氣氛裏的鹹陽城百姓們,一大早醒來,就發現今天的鹹陽城似乎有什麽不對的。
房子還是那些房子,街道也還是那些街道,擁有幾十萬常住人口的鹹陽城,還是那麽熱鬧非凡,六國的商賈,遊人,說客,乃至刺客,可謂天下精英盡匯此處。
也不對,自從數年前大王正式出兵伐六國以來,六國那些讀書人,尤其是儒家弟子,沒少對大王乃至整個秦國口誅筆伐,直接後果就是盡管大王下了很次多《求賢令》,但入秦求官仕子也比過往要少了很多。
對了,今天的人怎麽那麽多?而且全往鹹陽宮宮門前的廣場走去。
鹹陽宮宮門前的廣場啊,那是個讓人懷念的地方。年紀大一些的人可能還會記得,數十年前,當時秦國的丞相商鞅在宮門口樹竿一條,宣稱誰能移動此竿,賞金千兩,造就了“立木為信”這個成語,為商鞅後來的變法,大大奠定了基礎。可是後來,又是在鹹陽市集裏,商鞅的屍體被新王下令當眾五馬分屍,全族被誅。
有大膽好奇者,跟著人流一起向宮門前的廣場走去,發現那裏早已聚集了一大群人,交頭接耳不知道在說什麽。而被那群人圍在中間的,則是一根高達數丈的木柱,柱上有字“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唷!這情景真是看著讓人覺得眼熟無比。
雖然大部分鹹陽人,沒有親眼見過當年商君在宮門立木的真實場景,但“立木為信”這個故事很多人還是知道的。不過當年商君立木是為了推廣他的法家思想,現在大王在木柱上寫句儒家名言這是鬧哪家啊?
但凡讀過幾天書,知道柱上話語出處的人,都對住在鹹陽宮裏那個“有權,湊素介麽任性”的大王無語了。
而在看過帖在木樁旁的告示後,心思玲瓏、城府深沉的人更是對宮裏那位的任性度佩服得五體投體。
後世有一首歌,可以完美的形容他們此時的心情——大王,你好毒你好毒你好毒毒毒毒毒。
告示內容比較簡單,大意是這個的——寡人最近研究出一種新的“句”“讀”之術,名為“標點符號”。標點符號不但可以書麵上用於標明句讀,還能表現出寫文人語氣心情,優點簡直多得沒法說。如此神器在手,寡人決定讓天下之書都能用上標點符號這種好東西。但素呢……寡人最近略忙,寡人的屬下也很忙,沒什麽時間去給文章打標點,所以向全天下征求願意參與到這次活動中的人。性別年齡思想流派都不限,隻要你識字且會用標點願意來就行了。
如果僅僅是以上內容,無非也就是一則換湯不換藥的招賢令而已。這條告示的陰毒之處在於,打完標點符號的文章,會以大秦官方的名義,全部重新出版,從此以後,但凡有大秦的地方,隻有此版本才是正版,才能被流傳於世,其他都是山寨的,不能正當發行。而新出版的書上,會寫上編者,也就是打標點符號那個人的名字。
文人幾十年寒窗所為何來?不就是為權為利為錢為名嘛,和前三者比起來,名氣幾乎對所有文人都是通殺的。
在這個書籍十分昂貴珍惜的年代,能在一本將會被官方發行書上留名已經十分不易,而有明眼睛的人,都能琢磨出這標點符號將會對後世文章產生怎樣的變革,能在這其中混一杯羹,這是要名揚青史的節奏。
有出名這麽一個大誘餌在這裏,還怕東方六國那些讀書人,不屁顛屁顛跑過來?當然,那些據說很有節氣的儒家弟子,也許不會跑過來,但任性的大王也有招對付他們啊。
告示上又說了,歡迎大家根據新學會的標點符號來給“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斷句,斷得好斷得妙斷得呱呱叫的那個,可以得到千金的獎勵。
最初,鹹陽百姓還沒想明白為什麽秦王會讓人斷儒家的句子,但是當他們看見一群穿著儒衫,且平常總是斯文有禮的讀書人,開始如潑婦般罵街,接著又開始動手動腳,最後全被廷尉抓去吃牢飯後,才發現這其中果然玄機大大的。
好奇之下,不缺錢又識得幾個字的鹹陽百姓,也順手買了一本《標點符號使用大全》來學習。
唷!這種叫“紙”的東西,也不簡單啊,又白又輕又軟,一看就是高檔貨。這麽珍貴的東西做成的書卷,一本才賣十個秦半兩,大王真是越來越有土豪的範了。
鹹陽百姓一邊感歎著政府財政寬裕,一邊拿起書來細細研讀,一讀之下果然這個叫“標點符號”的東西,果然很有意思。看的時候沒發現,看完之後很多人這才後知後覺的發現,這張官方出的告示上,就使用了所謂的“標點符號”。
以前要瞪大眼睛,小心翼翼逐字看過去的告示,因為加了標點符號,轉瞬之間就變得簡單了然,一些容易讓人誤會地方,也變得清晰易懂起來,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讓人接受了標點符號。
標點符號不求玩文字遊戲的話,本來就挺淺顯易學的,這年頭的讀書人都不是笨蛋,在現場研究交流了一下番後,為了千金的獎勵,也開始去斷木樁上的句子。
這一斷,就壞了……
大王雜有這麽壞呢?
嗬嗬……不壞能當秦王嗎?
從早上起,就因為被念叨的次數太多,而一直在打噴嚏的嬴政,看著坐在下方,手拿著一隻毛筆,對著紙上的字發呆的李斯說道:“李斯,你覺得寡人這主意怎麽樣?”
李斯麵前的紙上,也隻寫著一行字——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陛下真是英明至極。”李斯放下手中的筆,向嬴政一拱手說道:“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竟然能斷出這麽多種不同的讀法,而且每種讀法都有不同的含義。臣已經能想像出,儒家弟子會有怎麽樣的反應了。到時候,無須陛下出手,儒家都會自己先內亂起來。”
作為一個曾經的儒家弟子,現在的法家弟子,李斯實在太了解這種讀書人的心情了。戰國時代的讀書人,喜歡四處拜碼頭找東家,沒事就愛演個說,所謂何來?不就是為了宣傳推廣自己的理念嘛。結果現在標點符號橫空出世,一句話能給連當事人都不知道的內含理念來,這讓人怎麽混?鹹甜粽子每年都能互掐一場呢,更別提思想理念這種東西,不掐才怪了。
就算你高雅你空穀遺世你覺得你是官方,所以不屑和人掐,但是萬一那些異端邪說因為唿聲太大,而被秦國立為官方正版了呢?隻要不蠢的人都能看出來,現在秦國就是高升的紅日,統一天下結束亂世指日可待。
到時候那些異端邪學因為搭上秦國官方大船,拿到了國家認可的官方資質,你這樣的民間組織有屁用啊?這已經不是同人逼死官方,這是同人趕官方下台了。
“李斯,你可知這主意是誰出的?”嬴政摸了摸光溜溜的下巴,自從前一陣子被寶貝兒子嫌棄胡子紮人後,嬴政懶得理會“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這種話,而幹淨利落的把胡子全剃了。
反正寡人也討厭儒家,反正寡人現在也不需要靠胡子來裝老成裝可靠了。
不得不說,自己剃了胡子之後,感覺年輕了幾分,臉也越發好看了幾分,雖然當時群臣們眼神有點奇怪,但久了也就習慣了。
“願聞其詳。”李斯看著表情有點小興奮,宛若迴到少年時代……不對,陛下少年時代也沒這麽浮躁過的嬴政,好奇的問道。
“是胡亥那個小子想的。那個孩子,不怎麽成器,成天就知道傻玩傻樂,讀書又愛偷懶,結果沒想到他偷懶還能偷出這麽個花樣來。”嬴政收住笑容,用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平靜的說道:“唯一的優點就是人比較孝順,又有點小聰明。他也不知道聽誰說,那些儒生朝上公然反對標點符號,說是古未聞之、有違禮儀什麽的……想要為寡人分憂,就讓趙高抄了這句話來。”
嬴政本來是想用“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來為難那些儒生的,沒想到卻被急哄哄要為父報仇的熊孩子嫌不夠高洋上,並說要“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要讓那些儒生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讓他們知道“死”字怎麽寫,就提供了這句後世經典,儒家內部吵了幾千年都沒有吵出結果的句子。
看著嬴政說著說著,就忍不住往兩邊翹的嘴角,李斯裝成沒看見的喝了一口茶,強忍住拉著嬴政的衣服說“陛下,大家都是成年人,打開天窗說亮話。你就直接說我兒砸最萌萌噠最棒棒噠就得了,用不著這麽費盡心思的明貶暗誇”,心裏卻對自己那位未來的孫女婿越發好奇起來。
聽說十八公子今年不過才五歲而已,雖然從去年起,就不停在廚藝上展現才華,發明了不少好吃的美食,在極大的豐富了秦國人民菜籃子的同時,也讓自己的腰身在不知不覺中胖了一圈,但那也隻是廚藝上而已,今年怎麽就……變畫風了?
和一般人的關注點——標點符號是否是胡亥發明的比起來,李斯更在意這次的計謀是不是胡亥主導的。這一環套一環的坑人詭計,若真是他想出來……小小年紀,竟然就如此陰險,實屬難得。
也難怪李斯心情如此激動,這個時代的人,大家追求的是坦坦蕩蕩直來直往,普遍鄙夷玩弄權術陰謀,講求陽謀春秋,打個仗還要提前下戰書,絕對不玩偷襲那一套。像遇上政敵,直接以本人的名義,找刺客砍死政敵這種事,更是就隻能發生在春秋戰國時代。
看得後來人不得不感歎一句“哥哥,派刺客之前,好歹也掩飾一下自己的身份,萬一不成還能嫁禍啊。”
總之不管是宮闈鬥爭、政治鬥爭,甚至是戰場對陣,大家都是光明磊落無比,看得後人又欣賞感慨,又啼笑皆非,有時候看史書都想不明白,為毛這麽簡單的計謀,某某竟然會上當這種事,最後千言萬語隻能總結一句“祖先大人們行事真是簡單粗暴。”
就像秦始皇,雖然辦事夠兇殘殘暴,但仔細琢磨一下也就是個天真又可愛的萌萌噠,要換成後世隨便哪個政策智慧高點的皇帝,都不會像他那樣玩脫,保證能做到書焚了、儒坑了,罵名肯定不會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