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解不解放任海東,讓不讓任海東出來工作,結不結合任海東的問題,翠竹和馮軍也是鬧得不亦樂乎。
“你要是對黨負責,對人民負責,對我們廠子負責,你就得趕快解放任海東,結合任海東。你要是帶著派性這麽工作,遲早遲晚工人會把你趕出去的。”
“我用任海東就不是派性?不用他就是派性?你這種說法本身就帶有極大的派性!”
“我承認我有派性。可我推薦任海東絕不是因為他曾支持我們,絕不是出自派性。我的話已經和你說了,聽不聽由你。以後搞出了問題,你可別說我王翠竹沒提醒你,看你的笑話!”
由於觀點立場的不同,已經嚴重地影響了馮軍與翠竹之間的關係。進廠以後,馮軍想結束他們一度出現的冷戰狀態,把他們的關係恢複到初戀時候那樣。誰知,由於任海東的問題,不但使他們的關係沒有緩和,而且某種程度上還有點加劇了。常常幾句話不來,倆人就吵吵起來。
“翠竹,你這樣做有什麽好處呢?”
“是沒什麽好處,一不能升官,二不能發財。可我就非要這麽做,你說怪不怪?”
“那你不是傻嗎?”
“我是沒你奸。你在這裏這麽搞,把我們壓下去,把革命委員會成立起來,你立了功,有說的了,可以升官發財了。”
“我好,不是你也好嗎?”
“我可沒敢那麽想!”
“你心思也好,不心思也好,確實是那麽迴事。正所謂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為了你的榮辱,讓我放棄原則立場,你想,那符合我的性格嗎?”
“我知道你很有個性,很有遠見。我求你了——翠竹!這迴你就為我做出點讓步,做出點犧牲行不行?”
“在別的方麵可以。在這方麵是不可能的。”
幾次談話,他們都沒有談攏。這使馮軍大傷腦筋。翠竹心情也很不愉快。有時她也想做一點讓步,把大聯合搞起來,把革命委員會建立起來,可一涉及具體問題時,她就情不自禁地激動起來,寸步不讓了。別人這麽做情由可原,你王翠竹這麽幹不是成心拆我的台嗎?你這麽拆台,不是想借此事把感情也整疏遠嗎?一度馮軍真的產生了放棄翠竹的念頭。當他想起翠竹的那些優點,和往日的好處,心又有點不忍了。反過來,他也在反省自己,覺得有些問題處理得真是有點不得當。比如對任海東的問題,經過了再三的考察,確實像翠竹說的那樣,他是一位私心少,辦事原則性強,有正義感的好領導。翠竹一再推薦他,並不完全出自派性。如果認為她完全是出自派性,真是有點冤枉她了。馮軍也越來越感到在任海東的問題上處理不好,他就會在這個廠子站不住腳。翠竹和他說的意見並不是威脅他。相反,他對賈仁極力排斥任海東,有意給任海東加了許多莫許有的罪名,他也看得越來越清楚,想法也越來越大。你賈仁口口聲聲說支持我工作,一到具體問題上就搞歪的,搞邪的,這怎麽叫支持呢?有一次賈仁又當他的麵說任海東的壞話,馮軍有點壓不住心中的不平,嗆白了賈仁幾句:
“你總說他有這問題那問題,你怎麽不抓緊查呢?怎麽不趕快拿出證據給他定案呢?”
賈仁見馮軍一反常態地追問起任海東案件的事來,他很快意識到了什麽。他沒有同他過多地爭辯,而是跑到縣裏,在郎政委、李雲深、武造反那兒打了個小報告,參了他一本。
“我們讓馮軍去處理重型的問題,就是有點失策。我們明知他同王翠竹的特殊關係,怎麽還能同意他去處理這個問題呢?”
郎政委見他們都這麽說,他不得不把組織的意圖告訴他們:“部裏派他去並不是輕易決定的,而是經過慎重考慮的。認為他與王翠竹的關係對促成聯合有好處。並且在派駐之前,也明確地告訴他這是對他的嚴峻考驗。關於如何對待被打倒的當權派問題,中央也有了新的精神,叫做解放一大片,孤立一小撮。”
“我看任海東不屬大多數之內。他挑動群眾鬥群眾應該把他歸到一小撮之內。”李雲深看著郎政委和賈仁說。
“所說的一小撮,就不是人民內部矛盾。而是敵我矛盾。要把他定成敵我矛盾,不能光憑想當然。無論是實際的,還是言論上的,都得有材料來證實。否則,就不能打到一小撮之內去。”郎政委向大家解釋。
“賈司令,郎政委的話你還不明白嗎?”
“我明白!我明白!”
賈仁雖說小報告沒有打成功,他卻心領神會地討來了口風。迴到廠內,他找了手下的幾個小頭頭,召開了個秘密會議,把他的意圖向他們說了。
“賈司令,你放心吧!這事包在我身上,準保辦好。”
“一定要嚴密,不能有半點漏洞。”
“是!”
賈仁麵授機宜之後,心裏好像輕鬆了許多。他明白,如果現在不把任海東捺住,等他起來後,再掌了權,就沒他們的好日子過。所以他寧在與工總司爭奪席位上讓點步,也不能在任海東的問題上讓步。
賈仁給馮軍打了小報告,馮軍一點也不知道。他還像以往一樣催著賈仁近快為任海東結案。
這次賈仁表現得很積極,並沒有像往次隻是推拖。他派人到處調查任海東,核實任海東的問題;不背對背的搞,而是大張旗鼓地搞。賈仁這樣做的目一是讓馮軍看,我是按照你的指示在積極工作,沒有搪塞你;二是給工總司看,我們不是在搞派性,而是事實求是地在工作;三是給任海東看,我們真的要解放你,不是偷著整你。但是,如果你真有問題,那就講不了了,外調人員不但找紅色方麵的人核實問題,而且也找工總司的人了解、取證,顯得十分公正。
賈仁的搞法引起了高強、翠竹的懷疑。
“賈仁這小子葫蘆裏賣的什麽藥?”高強問翠竹。
“還能是什麽好藥?”
“以前一提到任書記的問題,他不是提出一大堆問題,就是拖著不辦,或無限上綱,或背著我們搞偽證。這次他卻一反常態,表現得非常公正。難道他真正認清了形勢,一看‘三結’沒有革命幹部不行,想近快解放任書記?如果不是這個目的,他為什麽要這麽搞呢?”
“我看他是在和我們耍花槍,也是在蒙蔽馮軍。假積極中隱藏著大陰謀。”
“既然是這樣,我們讓任書記還得小心點呢!和我們手下的人說清楚了,不要上他們的當,在出證時要慎重。”
就是在高強想到了這一點,在工總司布署的時候,已經晚了。他們已經找了好幾個工人,取了幾份證走了。這幾個出證的工人都是一車間的,大字不識幾個的人。
翠竹不放心,親自來問這幾個工人。
“王師傅,他們找你取證言沒有?”
“取了。”
“誰寫的?”
“我不識字,是他們寫的。”
“給你念了沒有?”
“念了。”
“按押沒有?”
“按了。”
翠竹又問了幾個工人,基本都是這種情況。翠竹把了解的情況向高強匯報了。他們覺得問題很嚴重,可能要上賈仁的當。
“你要是對黨負責,對人民負責,對我們廠子負責,你就得趕快解放任海東,結合任海東。你要是帶著派性這麽工作,遲早遲晚工人會把你趕出去的。”
“我用任海東就不是派性?不用他就是派性?你這種說法本身就帶有極大的派性!”
“我承認我有派性。可我推薦任海東絕不是因為他曾支持我們,絕不是出自派性。我的話已經和你說了,聽不聽由你。以後搞出了問題,你可別說我王翠竹沒提醒你,看你的笑話!”
由於觀點立場的不同,已經嚴重地影響了馮軍與翠竹之間的關係。進廠以後,馮軍想結束他們一度出現的冷戰狀態,把他們的關係恢複到初戀時候那樣。誰知,由於任海東的問題,不但使他們的關係沒有緩和,而且某種程度上還有點加劇了。常常幾句話不來,倆人就吵吵起來。
“翠竹,你這樣做有什麽好處呢?”
“是沒什麽好處,一不能升官,二不能發財。可我就非要這麽做,你說怪不怪?”
“那你不是傻嗎?”
“我是沒你奸。你在這裏這麽搞,把我們壓下去,把革命委員會成立起來,你立了功,有說的了,可以升官發財了。”
“我好,不是你也好嗎?”
“我可沒敢那麽想!”
“你心思也好,不心思也好,確實是那麽迴事。正所謂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為了你的榮辱,讓我放棄原則立場,你想,那符合我的性格嗎?”
“我知道你很有個性,很有遠見。我求你了——翠竹!這迴你就為我做出點讓步,做出點犧牲行不行?”
“在別的方麵可以。在這方麵是不可能的。”
幾次談話,他們都沒有談攏。這使馮軍大傷腦筋。翠竹心情也很不愉快。有時她也想做一點讓步,把大聯合搞起來,把革命委員會建立起來,可一涉及具體問題時,她就情不自禁地激動起來,寸步不讓了。別人這麽做情由可原,你王翠竹這麽幹不是成心拆我的台嗎?你這麽拆台,不是想借此事把感情也整疏遠嗎?一度馮軍真的產生了放棄翠竹的念頭。當他想起翠竹的那些優點,和往日的好處,心又有點不忍了。反過來,他也在反省自己,覺得有些問題處理得真是有點不得當。比如對任海東的問題,經過了再三的考察,確實像翠竹說的那樣,他是一位私心少,辦事原則性強,有正義感的好領導。翠竹一再推薦他,並不完全出自派性。如果認為她完全是出自派性,真是有點冤枉她了。馮軍也越來越感到在任海東的問題上處理不好,他就會在這個廠子站不住腳。翠竹和他說的意見並不是威脅他。相反,他對賈仁極力排斥任海東,有意給任海東加了許多莫許有的罪名,他也看得越來越清楚,想法也越來越大。你賈仁口口聲聲說支持我工作,一到具體問題上就搞歪的,搞邪的,這怎麽叫支持呢?有一次賈仁又當他的麵說任海東的壞話,馮軍有點壓不住心中的不平,嗆白了賈仁幾句:
“你總說他有這問題那問題,你怎麽不抓緊查呢?怎麽不趕快拿出證據給他定案呢?”
賈仁見馮軍一反常態地追問起任海東案件的事來,他很快意識到了什麽。他沒有同他過多地爭辯,而是跑到縣裏,在郎政委、李雲深、武造反那兒打了個小報告,參了他一本。
“我們讓馮軍去處理重型的問題,就是有點失策。我們明知他同王翠竹的特殊關係,怎麽還能同意他去處理這個問題呢?”
郎政委見他們都這麽說,他不得不把組織的意圖告訴他們:“部裏派他去並不是輕易決定的,而是經過慎重考慮的。認為他與王翠竹的關係對促成聯合有好處。並且在派駐之前,也明確地告訴他這是對他的嚴峻考驗。關於如何對待被打倒的當權派問題,中央也有了新的精神,叫做解放一大片,孤立一小撮。”
“我看任海東不屬大多數之內。他挑動群眾鬥群眾應該把他歸到一小撮之內。”李雲深看著郎政委和賈仁說。
“所說的一小撮,就不是人民內部矛盾。而是敵我矛盾。要把他定成敵我矛盾,不能光憑想當然。無論是實際的,還是言論上的,都得有材料來證實。否則,就不能打到一小撮之內去。”郎政委向大家解釋。
“賈司令,郎政委的話你還不明白嗎?”
“我明白!我明白!”
賈仁雖說小報告沒有打成功,他卻心領神會地討來了口風。迴到廠內,他找了手下的幾個小頭頭,召開了個秘密會議,把他的意圖向他們說了。
“賈司令,你放心吧!這事包在我身上,準保辦好。”
“一定要嚴密,不能有半點漏洞。”
“是!”
賈仁麵授機宜之後,心裏好像輕鬆了許多。他明白,如果現在不把任海東捺住,等他起來後,再掌了權,就沒他們的好日子過。所以他寧在與工總司爭奪席位上讓點步,也不能在任海東的問題上讓步。
賈仁給馮軍打了小報告,馮軍一點也不知道。他還像以往一樣催著賈仁近快為任海東結案。
這次賈仁表現得很積極,並沒有像往次隻是推拖。他派人到處調查任海東,核實任海東的問題;不背對背的搞,而是大張旗鼓地搞。賈仁這樣做的目一是讓馮軍看,我是按照你的指示在積極工作,沒有搪塞你;二是給工總司看,我們不是在搞派性,而是事實求是地在工作;三是給任海東看,我們真的要解放你,不是偷著整你。但是,如果你真有問題,那就講不了了,外調人員不但找紅色方麵的人核實問題,而且也找工總司的人了解、取證,顯得十分公正。
賈仁的搞法引起了高強、翠竹的懷疑。
“賈仁這小子葫蘆裏賣的什麽藥?”高強問翠竹。
“還能是什麽好藥?”
“以前一提到任書記的問題,他不是提出一大堆問題,就是拖著不辦,或無限上綱,或背著我們搞偽證。這次他卻一反常態,表現得非常公正。難道他真正認清了形勢,一看‘三結’沒有革命幹部不行,想近快解放任書記?如果不是這個目的,他為什麽要這麽搞呢?”
“我看他是在和我們耍花槍,也是在蒙蔽馮軍。假積極中隱藏著大陰謀。”
“既然是這樣,我們讓任書記還得小心點呢!和我們手下的人說清楚了,不要上他們的當,在出證時要慎重。”
就是在高強想到了這一點,在工總司布署的時候,已經晚了。他們已經找了好幾個工人,取了幾份證走了。這幾個出證的工人都是一車間的,大字不識幾個的人。
翠竹不放心,親自來問這幾個工人。
“王師傅,他們找你取證言沒有?”
“取了。”
“誰寫的?”
“我不識字,是他們寫的。”
“給你念了沒有?”
“念了。”
“按押沒有?”
“按了。”
翠竹又問了幾個工人,基本都是這種情況。翠竹把了解的情況向高強匯報了。他們覺得問題很嚴重,可能要上賈仁的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