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牛爹從一個小木匣子裏拿出兩枚銅錢,鄭重其事地說:“就把它做為禮物贈給你們吧!你們不要以為這隻是兩枚一般的銅錢,它可是我家唯一值得珍藏的東西!這是我和你幹娘結婚時,鐵牛的姥姥家做為賠嫁禮物送的。這是兩枚乾隆時期的母錢。我不懂什麽是母錢,可人說它可傳世,時間越久就越值錢,到現在能值多少錢,我說不清。要不是我真的這麽喜歡你們倆個,我是不會把它給你們的。你們可不要像拿一般的大錢那樣,隨隨便便地丟著玩,或隨隨便便的給人哪!”
高亮接過來那枚銅錢仔細看了看,確實與一般的銅錢不大一樣,邊緣整齊,字跡清晰,背的圖案有三顆星。高亮愛不釋手地說:“幹爹,這枚銅錢我收下了。”
誌強也很喜愛這枚母錢,放在手上也是左看右看,愛不釋手。誌強在搞集郵,他也很喜歡收藏,光他收集的錢幣就有五十餘種。他對錢幣收藏是收藏,可對錢幣的知識卻很缺乏,甚至可以說還是一片空白。至於還有母錢之說,他是頭一迴聽說的。因此,他更感到新奇。無論從收藏的角度,還是愛好的角度,他都對這枚銅錢發生極大的興趣。他萬萬沒想到程叔叔還有這種值得收藏的東西,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啊!進而他想到:說不定在這偏僻的農村,也有值得研究的好東西!程叔叔拿出的這枚銅錢,啟發了誌強,更加燃起了他收藏的濃厚興趣。
酒喝出了**,情緒也達到了**。這時, 生產隊的鍾聲響起來了,而且敲得很急。
鍾聲就是命令!緊接著隊長在屯裏喊了起來:“各家不論男女老少,凡能動彈的,都到隊裏集合!”
在程家喝酒的都停了杯,急忙吃了兩口飯,一齊去了生產隊。等全隊的人來的差不多了,隊長宣布了根據公社的意見,挑燈夜戰,打茬子、整地、耙地,搞春耕大會戰的命令。並且強調,不論老人學生,大人小孩,一律上地,發現不上地的,扣工分,罰義務工!
分分社員的小命根。聽說扣工分,罰義務工是沒人敢不去的,就是不扣,不罰,公社的號召,也沒人敢不積極響應的。
據說縣裏領導下來檢查時,發現哪裏行動遲緩,聲勢不大,就拔誰的白旗,說你右傾,那裏的官就別想當了。
誌強從城裏來的,有點不習慣。鐵牛和高亮他們經常參加這樣的活動,已經習以為常了。學生下地幹活,純屬義務勞動,生產隊是不給工分的。但是,學校有規定,每年每個學生在生產隊必須參加多少個義務工,每半年學校派人到生產隊的記工員那裏統計一次,好的表彰獎勵,完不成的要批評,嚴重的還要處份。你別看鐵牛學習不怎麽好,勞動態度卻好,每年勞動的天數都超額。聽說夜戰,鐵牛借著酒勁,一馬當先,不等老爹發話,他拉著誌強、高亮就走。
沒多會兒,生產隊大院就聚滿了黑鴉鴉的人。由生產隊長領著,挑著燈籠,打著紅旗,下了地。有人要問,晚間還打旗幹什麽呢?是不是有精神病?不是。在這大躍進的年代,到處都是新鮮事!這個公社的書記為了搶先報捷,他在縣裏開會往迴走的途中,就給縣委打電話,說他們公社完成了施肥任務,縣委問他怎麽完成的,他說:“男女老少齊動員,白天燈火輝煌,晚間紅旗招展。”說完之後他一琢磨有毛病,想收迴已經晚了。就是他這麽匯報,還沒搶上第一。他是公社書記,向上邊匯報晚上紅旗招展,你想,能不打旗嗎?
學生不但是磨道驢──聽喝,而且都搶積極,爭主動,爭取好印象。誌強下鄉不久,也習慣了。他吸取在城裏搞衛星田說怪話的教訓,想說,這迴也不說了。他知道說也沒有用,和沒說一個樣。
鬧騰了大半宿,檢查團過去了,人就撤了。搞這樣的聲勢,造這樣的輿論,打這樣的會戰,在那個時候是常事。你習慣也好,不習慣也好,你願意幹也好,不願意幹也好,一切都不以個人的意誌為轉移!
誌強家搬來時,生產隊給一車苞米秸子燒,以示對下放戶的關懷。不到兩月,就燒沒了,從城裏往這兒拉煤拉柈子,連顧車,那就貴多了!再說,哪有那筆錢啊!不的,燒什麽呢?為此,亭玉可犯了大愁。誌強看在眼裏,記在心頭。這天下學後,他不聲不響地找了個花筐和一條繩子,跑到南豆地,拔起了豆榨。豆榨很紮手,一不小心,手就被紮得直淌血。紮也好,出血也好,誌強都不管,拔了滿滿一筐,他才用繩子穿在筐上,往家背。因為踩得太實了,他起了兩起,好不容易才起來。就這樣,一天撿的豆榨足夠兩天燒的。媽媽看見兒子撿迴了柴禾,再不犯愁燒的了。這些日子,誌強放學後的主要任務就是出去撿柴禾,有豆榨撿豆榨,有穀榨撿穀榨。後來他又發現,柳條蔥裏有不少死樹根,刨出來涼幹燒和木頭一樣,他就開始刨樹根。沒用多久,家裏的柴禾不但夠燒了,而且攢了一大堆。邱菊家的柴禾也不夠燒,在誌強的帶動下,邱菊也和誌強撿起了柴禾。她不敢自己上山,總願和誌強搭伴,誌強當然也很喜歡和邱菊搭伴,一起撿柴禾時還不寂寞,迴來晚了還不害怕。他倆在一起,撿柴禾時,嘮了許多嗑,說這說那,有一次誌強偶爾問起邱菊父母的情況,沒成想把邱菊問哭了。誌強不知如何是好,一再向邱菊道歉:“邱菊姐,你怎麽啦?我真的不知道什麽!你別哭好不好?”
“我不怪你。我哭,有我哭的原因。”
誌強不敢追問,害怕再觸到邱菊的痛處。誰知,這天邱菊說什麽也沒有高興起來。
後來誌強通過高亮了解到,邱菊的爸爸邱海原是哈爾濱某大學的教授,在反右派鬥爭中被定為極右,科刑十年,投入監獄了。母親壽珠是哈爾濱市某科研所的研究員,也在反右派鬥爭中打成了右派,下放到邊疆一所軍馬場去改造。邱菊沒人照顧,送到農村的爺爺這裏。邱菊的家就這樣東的東,西的西,破了。邱菊是最怕人問起她的爸爸媽媽的。她根本不知道爸爸幹什麽去了,媽媽幹什麽去了,為什麽非把她交給了年邁的爺爺?她想媽媽,不知多少次在夢中哭醒;她想爸爸,不知多次哭著逼爺爺領她去找。不到半年的光景,爺爺的頭發全愁白了。每當邱菊哭著找媽媽爸爸的時候,老人就強顏歡笑,把眼淚往肚子裏咽,糊弄孫女說:“爸爸外出了,過些日子就會迴來。媽媽到外地去工作,單位不讓帶孩子,她很快就會迴來看你。”
糊弄一次,邱菊信了。糊弄兩次,邱菊也信了!可糊弄長了,她再小,她再傻,她也不信了!有好幾次,她哭著喊著管爺爺要爸爸媽媽,爺爺還說過幾天就會迴來時,邱菊晃著頭說:“爺爺,我不信!我不信!我要爸爸!我要媽媽!”說完,邱菊沒命似的向門外飛跑,好不容易才讓爺爺把她抱迴來。每當這時,爺爺的眼淚也會奪眶而出。他不得不轉過臉去,急速用袖頭將眼淚擦去,繼續哄騙孫女。
有兩次爺爺哭的時候,被邱菊發現了。小邱菊拽著爺爺的衣襟說:“爺爺,你哭了,你也是想爸爸媽媽啦!爺爺我們走吧,我們一同去找爸爸媽媽吧?!”
“好,過兩天他們不迴來,我們就去找他們。”
“我不信!我不信!你騙我!你都說多少次了,為什麽不領我去?”
爺爺真的想領邱菊去看看他們。可他害怕讓孩子看到鐵窗裏的爸爸,對孩子的心靈傷害更大!馬場離這裏太遠,坐完火車還得坐汽車,爺爺暈車,他又有嚴重的心髒病,他害怕在途中有個一差二錯,孫女交給誰啊!再說,去馬場得要邊防證,他找誰去給開呀!積於這眾多的原因,他無法滿足孩子的要求。在孩子的心目中爺爺也失去了信任,孩子不信爺爺了!
邱菊是個懂事的孩子,她知道爺爺身體不好,不再逼爺爺領她去找爸爸媽媽。有一次她自己偷偷跑到了附近的一個小火車站,在要上火車的時候,被鐵牛爹發現了,把她截住,勸迴了村。後來,在別人的嘴裏,邱菊隱隱約約地聽出來,爸爸不是外出了,媽媽不是到外地去工作了,這使她更加傷心!更加可怕了!也更加想念他們!
從此,她不再逼爺爺領她去看爸爸媽媽了。她把對他們的思念之情深深地埋在了心裏。支撐她的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就是學習。她想:爸爸媽媽都不在身邊,他們都在受苦受難,年老多病的爺爺這樣關心我,愛護我,我再不好好學習,對不起他們,將有一天見到爸爸媽媽也會臉紅。她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為他們爭光,讓他們為有這樣一個好女兒、好孫女感到自豪!感到驕傲!在學習上,她從來沒讓爺爺操一點心。在學校,她聚精會神聽講,認認真真地上自習、寫作業。迴到家裏,她除了幫爺爺幹家務活,照顧爺爺之外,很少和人去玩。農村睡覺早,起來的早。她也和大人一樣早睡早起。早晨起來後,簡單地活動活動之後,她就到房後悄悄地學習,幾乎天天如此,從不間斷。
誌強也有起早學習的習慣。他不去房後,是跑到村前的樹林去背、去念。他在學習之前,先跑一陣、跳一陣,或做做廣播體操,等身體進入最佳狀態,他才開始學習。
這天早晨誌強讓尿憋的,比每天起的還早,他披上衣服,揉著惺忪的睡眼,往房後跑,到牆跟就尿。正坐在牆根全神貫注低頭背書的邱菊,措不及防,被呲了個滿臉花。
“你幹啥呀!?”
邱菊這一喊,才真的把誌強嚇醒。他聽出是邱菊的聲音,臊得撒腿就跑。
後來,好幾天他不好意思和邱菊說話。還是邱菊主動和他說話後,他才和邱菊說:“邱菊姐,我那天真的不是故意的!”
“誰說你是故意的啦?你要是故意的,我還不理你了哪!誌強,你也天天起早學習呀?”
“嗯。”
“你竟上哪兒去學?明天咱們一起學好嗎?”
“怕不行。朗頌時會有幹擾。”
“試試看。”
“行。”
就這樣,第二天早上他們一起跑到村前的樹林裏,邱菊學著誌強的樣子,也跑了一會兒,跳了一會兒,才開始學習。她覺得這樣精力是充沛,後來就學誌強,先鍛練後學習。
他們背頌時在一起,朗頌時離得遠一點,有理解不太透或不會的地方,在一起互相研究。他們發現在一起學習不但沒有幹擾,而且還有益處。從此他們每天早上都一起到樹林裏來學習。這裏的小鳥和他們熟悉了,也成了他們的好夥伴。見他來了,嘰嘰喳喳地歡迎他們,然後也同他們咿呀學語。
誌強的出現,不能說不給邱菊多少帶來一點童趣與溫馨。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撿柴禾,一起談心,有時也在一起玩。邱菊比誌強稍大點,可也畢竟是孩子,她需要母愛、需要父愛、需要友情、需要歡樂,她更需要同情與理解!誌強知道邱菊不幸的遭遇之後,對她寄予了無限的同情。誌強也是一個苦孩子,他的遭際雖然沒有邱菊那麽悲慘,也是經曆了不少風風雨雨的磨難。因此,他們的心靈是相通的。誌強的心裏在暗暗構劃著一個莫名其妙的藍圖。
有一天午後,他們背著榨子正往家走到三岔路口時,後麵有兩個騎自行車的人唿喊他們:“同學!往楊家林子怎麽走?”
聽聲音很熟。誌強迴頭一看,高興的簡直不知如何是好,眼淚差點掉下來。
高亮接過來那枚銅錢仔細看了看,確實與一般的銅錢不大一樣,邊緣整齊,字跡清晰,背的圖案有三顆星。高亮愛不釋手地說:“幹爹,這枚銅錢我收下了。”
誌強也很喜愛這枚母錢,放在手上也是左看右看,愛不釋手。誌強在搞集郵,他也很喜歡收藏,光他收集的錢幣就有五十餘種。他對錢幣收藏是收藏,可對錢幣的知識卻很缺乏,甚至可以說還是一片空白。至於還有母錢之說,他是頭一迴聽說的。因此,他更感到新奇。無論從收藏的角度,還是愛好的角度,他都對這枚銅錢發生極大的興趣。他萬萬沒想到程叔叔還有這種值得收藏的東西,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啊!進而他想到:說不定在這偏僻的農村,也有值得研究的好東西!程叔叔拿出的這枚銅錢,啟發了誌強,更加燃起了他收藏的濃厚興趣。
酒喝出了**,情緒也達到了**。這時, 生產隊的鍾聲響起來了,而且敲得很急。
鍾聲就是命令!緊接著隊長在屯裏喊了起來:“各家不論男女老少,凡能動彈的,都到隊裏集合!”
在程家喝酒的都停了杯,急忙吃了兩口飯,一齊去了生產隊。等全隊的人來的差不多了,隊長宣布了根據公社的意見,挑燈夜戰,打茬子、整地、耙地,搞春耕大會戰的命令。並且強調,不論老人學生,大人小孩,一律上地,發現不上地的,扣工分,罰義務工!
分分社員的小命根。聽說扣工分,罰義務工是沒人敢不去的,就是不扣,不罰,公社的號召,也沒人敢不積極響應的。
據說縣裏領導下來檢查時,發現哪裏行動遲緩,聲勢不大,就拔誰的白旗,說你右傾,那裏的官就別想當了。
誌強從城裏來的,有點不習慣。鐵牛和高亮他們經常參加這樣的活動,已經習以為常了。學生下地幹活,純屬義務勞動,生產隊是不給工分的。但是,學校有規定,每年每個學生在生產隊必須參加多少個義務工,每半年學校派人到生產隊的記工員那裏統計一次,好的表彰獎勵,完不成的要批評,嚴重的還要處份。你別看鐵牛學習不怎麽好,勞動態度卻好,每年勞動的天數都超額。聽說夜戰,鐵牛借著酒勁,一馬當先,不等老爹發話,他拉著誌強、高亮就走。
沒多會兒,生產隊大院就聚滿了黑鴉鴉的人。由生產隊長領著,挑著燈籠,打著紅旗,下了地。有人要問,晚間還打旗幹什麽呢?是不是有精神病?不是。在這大躍進的年代,到處都是新鮮事!這個公社的書記為了搶先報捷,他在縣裏開會往迴走的途中,就給縣委打電話,說他們公社完成了施肥任務,縣委問他怎麽完成的,他說:“男女老少齊動員,白天燈火輝煌,晚間紅旗招展。”說完之後他一琢磨有毛病,想收迴已經晚了。就是他這麽匯報,還沒搶上第一。他是公社書記,向上邊匯報晚上紅旗招展,你想,能不打旗嗎?
學生不但是磨道驢──聽喝,而且都搶積極,爭主動,爭取好印象。誌強下鄉不久,也習慣了。他吸取在城裏搞衛星田說怪話的教訓,想說,這迴也不說了。他知道說也沒有用,和沒說一個樣。
鬧騰了大半宿,檢查團過去了,人就撤了。搞這樣的聲勢,造這樣的輿論,打這樣的會戰,在那個時候是常事。你習慣也好,不習慣也好,你願意幹也好,不願意幹也好,一切都不以個人的意誌為轉移!
誌強家搬來時,生產隊給一車苞米秸子燒,以示對下放戶的關懷。不到兩月,就燒沒了,從城裏往這兒拉煤拉柈子,連顧車,那就貴多了!再說,哪有那筆錢啊!不的,燒什麽呢?為此,亭玉可犯了大愁。誌強看在眼裏,記在心頭。這天下學後,他不聲不響地找了個花筐和一條繩子,跑到南豆地,拔起了豆榨。豆榨很紮手,一不小心,手就被紮得直淌血。紮也好,出血也好,誌強都不管,拔了滿滿一筐,他才用繩子穿在筐上,往家背。因為踩得太實了,他起了兩起,好不容易才起來。就這樣,一天撿的豆榨足夠兩天燒的。媽媽看見兒子撿迴了柴禾,再不犯愁燒的了。這些日子,誌強放學後的主要任務就是出去撿柴禾,有豆榨撿豆榨,有穀榨撿穀榨。後來他又發現,柳條蔥裏有不少死樹根,刨出來涼幹燒和木頭一樣,他就開始刨樹根。沒用多久,家裏的柴禾不但夠燒了,而且攢了一大堆。邱菊家的柴禾也不夠燒,在誌強的帶動下,邱菊也和誌強撿起了柴禾。她不敢自己上山,總願和誌強搭伴,誌強當然也很喜歡和邱菊搭伴,一起撿柴禾時還不寂寞,迴來晚了還不害怕。他倆在一起,撿柴禾時,嘮了許多嗑,說這說那,有一次誌強偶爾問起邱菊父母的情況,沒成想把邱菊問哭了。誌強不知如何是好,一再向邱菊道歉:“邱菊姐,你怎麽啦?我真的不知道什麽!你別哭好不好?”
“我不怪你。我哭,有我哭的原因。”
誌強不敢追問,害怕再觸到邱菊的痛處。誰知,這天邱菊說什麽也沒有高興起來。
後來誌強通過高亮了解到,邱菊的爸爸邱海原是哈爾濱某大學的教授,在反右派鬥爭中被定為極右,科刑十年,投入監獄了。母親壽珠是哈爾濱市某科研所的研究員,也在反右派鬥爭中打成了右派,下放到邊疆一所軍馬場去改造。邱菊沒人照顧,送到農村的爺爺這裏。邱菊的家就這樣東的東,西的西,破了。邱菊是最怕人問起她的爸爸媽媽的。她根本不知道爸爸幹什麽去了,媽媽幹什麽去了,為什麽非把她交給了年邁的爺爺?她想媽媽,不知多少次在夢中哭醒;她想爸爸,不知多次哭著逼爺爺領她去找。不到半年的光景,爺爺的頭發全愁白了。每當邱菊哭著找媽媽爸爸的時候,老人就強顏歡笑,把眼淚往肚子裏咽,糊弄孫女說:“爸爸外出了,過些日子就會迴來。媽媽到外地去工作,單位不讓帶孩子,她很快就會迴來看你。”
糊弄一次,邱菊信了。糊弄兩次,邱菊也信了!可糊弄長了,她再小,她再傻,她也不信了!有好幾次,她哭著喊著管爺爺要爸爸媽媽,爺爺還說過幾天就會迴來時,邱菊晃著頭說:“爺爺,我不信!我不信!我要爸爸!我要媽媽!”說完,邱菊沒命似的向門外飛跑,好不容易才讓爺爺把她抱迴來。每當這時,爺爺的眼淚也會奪眶而出。他不得不轉過臉去,急速用袖頭將眼淚擦去,繼續哄騙孫女。
有兩次爺爺哭的時候,被邱菊發現了。小邱菊拽著爺爺的衣襟說:“爺爺,你哭了,你也是想爸爸媽媽啦!爺爺我們走吧,我們一同去找爸爸媽媽吧?!”
“好,過兩天他們不迴來,我們就去找他們。”
“我不信!我不信!你騙我!你都說多少次了,為什麽不領我去?”
爺爺真的想領邱菊去看看他們。可他害怕讓孩子看到鐵窗裏的爸爸,對孩子的心靈傷害更大!馬場離這裏太遠,坐完火車還得坐汽車,爺爺暈車,他又有嚴重的心髒病,他害怕在途中有個一差二錯,孫女交給誰啊!再說,去馬場得要邊防證,他找誰去給開呀!積於這眾多的原因,他無法滿足孩子的要求。在孩子的心目中爺爺也失去了信任,孩子不信爺爺了!
邱菊是個懂事的孩子,她知道爺爺身體不好,不再逼爺爺領她去找爸爸媽媽。有一次她自己偷偷跑到了附近的一個小火車站,在要上火車的時候,被鐵牛爹發現了,把她截住,勸迴了村。後來,在別人的嘴裏,邱菊隱隱約約地聽出來,爸爸不是外出了,媽媽不是到外地去工作了,這使她更加傷心!更加可怕了!也更加想念他們!
從此,她不再逼爺爺領她去看爸爸媽媽了。她把對他們的思念之情深深地埋在了心裏。支撐她的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就是學習。她想:爸爸媽媽都不在身邊,他們都在受苦受難,年老多病的爺爺這樣關心我,愛護我,我再不好好學習,對不起他們,將有一天見到爸爸媽媽也會臉紅。她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為他們爭光,讓他們為有這樣一個好女兒、好孫女感到自豪!感到驕傲!在學習上,她從來沒讓爺爺操一點心。在學校,她聚精會神聽講,認認真真地上自習、寫作業。迴到家裏,她除了幫爺爺幹家務活,照顧爺爺之外,很少和人去玩。農村睡覺早,起來的早。她也和大人一樣早睡早起。早晨起來後,簡單地活動活動之後,她就到房後悄悄地學習,幾乎天天如此,從不間斷。
誌強也有起早學習的習慣。他不去房後,是跑到村前的樹林去背、去念。他在學習之前,先跑一陣、跳一陣,或做做廣播體操,等身體進入最佳狀態,他才開始學習。
這天早晨誌強讓尿憋的,比每天起的還早,他披上衣服,揉著惺忪的睡眼,往房後跑,到牆跟就尿。正坐在牆根全神貫注低頭背書的邱菊,措不及防,被呲了個滿臉花。
“你幹啥呀!?”
邱菊這一喊,才真的把誌強嚇醒。他聽出是邱菊的聲音,臊得撒腿就跑。
後來,好幾天他不好意思和邱菊說話。還是邱菊主動和他說話後,他才和邱菊說:“邱菊姐,我那天真的不是故意的!”
“誰說你是故意的啦?你要是故意的,我還不理你了哪!誌強,你也天天起早學習呀?”
“嗯。”
“你竟上哪兒去學?明天咱們一起學好嗎?”
“怕不行。朗頌時會有幹擾。”
“試試看。”
“行。”
就這樣,第二天早上他們一起跑到村前的樹林裏,邱菊學著誌強的樣子,也跑了一會兒,跳了一會兒,才開始學習。她覺得這樣精力是充沛,後來就學誌強,先鍛練後學習。
他們背頌時在一起,朗頌時離得遠一點,有理解不太透或不會的地方,在一起互相研究。他們發現在一起學習不但沒有幹擾,而且還有益處。從此他們每天早上都一起到樹林裏來學習。這裏的小鳥和他們熟悉了,也成了他們的好夥伴。見他來了,嘰嘰喳喳地歡迎他們,然後也同他們咿呀學語。
誌強的出現,不能說不給邱菊多少帶來一點童趣與溫馨。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撿柴禾,一起談心,有時也在一起玩。邱菊比誌強稍大點,可也畢竟是孩子,她需要母愛、需要父愛、需要友情、需要歡樂,她更需要同情與理解!誌強知道邱菊不幸的遭遇之後,對她寄予了無限的同情。誌強也是一個苦孩子,他的遭際雖然沒有邱菊那麽悲慘,也是經曆了不少風風雨雨的磨難。因此,他們的心靈是相通的。誌強的心裏在暗暗構劃著一個莫名其妙的藍圖。
有一天午後,他們背著榨子正往家走到三岔路口時,後麵有兩個騎自行車的人唿喊他們:“同學!往楊家林子怎麽走?”
聽聲音很熟。誌強迴頭一看,高興的簡直不知如何是好,眼淚差點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