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六年春土改時,就給謝庶民劃定了成份──富裕中農。根據當時的政策,如果不是分家時母親分的兩匹做為養老分的馬也算在庶民的頭上,恐怕他連富裕中農也夠不上。這次大掃蕩是竄鄉進行,比剛一土改時還厲害!不管你當時定的什麽成份,隻要群眾有反應,有舉報,就捉過來鬥,打死人不用走文書,拉出去就埋。矯往必須過正,不過正不能矯往。所以,盡管給謝老耿已經劃定了成分,因為有人舉報,還是又把他鬥了。
迴到家裏,亭玉喘了口氣,定了定神,把嚇得不行的婆婆安置在炕上躺下,又把孩子們勸不哭了,然後就用鹽水慢慢地為丈夫擦拭傷口。她一邊給丈夫療傷一邊勸丈夫:“沒打死,就算撿條命。東西沒收就沒收吧,隻要人在,就不怕,以後咱們再想法掙。三窮三富過到老。我們現在還年輕,日子還長著呢,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謝老耿忍著劇烈的疼痛,咬著牙說:“連窩都沒有啦,還怎麽過?”亭玉怕丈夫迴心,故意剛他:“還叫男子大丈夫呢!一點骨氣都沒有。天老爺餓不死瞎家雀,沒窩怕啥?地裏有的是土,有的是草,等開春了,泥水合了,壓它兩間三間草房還不容易?!”
聽妻子這麽一說,庶民的心裏還真亮堂了許多。要不,他連死的心都有了!
三天之後,庶民一家搬到了田來家的北炕去了。一鋪炕住六口人,老少三代,夠擠的了。一向很嬌氣的舒範不知怎麽了,她好像一下子懂了許多事,也不吵吵擠了。誌國卻什麽也不管,該怎麽淘還怎麽淘,該怎麽玩還怎麽玩,而且自從他和田來家的女孩小雨在一起玩上之後,沒用幾天,就玩戀了。好像在田來家住比自己原來的家還有意思,還好呢!
這年冬天與往年冬天不同,分得土地的農民顯得格外忙碌與興奮,屯子裏除了地主、富農家裏顯得死氣沉沉而外,就是庶民家顯得有些沉悶,與人格格不入,一直活躍不起來。庶民的傷都是皮裏肉外的傷,由於他肉皮合,沒用多少天,就漸漸地好了。外傷是好了,可他的心情卻一直無法好起來。
一九四八年春,三四月間,北方乍暖還寒的時候,土改鬥爭接近了尾聲,從外邊傳來了一條使庶民不敢相信的好消息:中央下達了不許侵犯中農利益的文件,要求對土改中過左的行為進行糾偏。沒過多久,果不其然,村上退還了他兩間草房、四畝二分地和一頭牛。這對已被鬥爭嚇破了膽的謝庶民來說,已經是天上掉下來的喜事了!他哪敢還提其它的地和兩匹馬、一掛車、三間青瓦房子啊?!他從村上拉迴那頭小牤牛時,真想跪地朝南天門磕三頭──謝天謝地!
有了地有了牛,還有了房住,庶民的心裏多少又有了點底,不像先前那麽愁了。
謝庶民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老實倔強的像那頭牤牛一樣,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就知道起早貪黑地幹活,再就知道晚上摟老婆,除此之外,幾乎他再就什麽也不知道了。老婆常亭玉和他不同,你別看她是一個大字不識的家庭婦女,她可不像庶民那樣容易滿足,心高這哪!她的自尊心很強,寧讓身受苦,不讓臉受熱。自打被分以後,你別看她總勸庶民,她的心裏苦著呢!她不甘心生活就這樣困難下去,她還想比別人強,日夜想往過去火火紅紅的小日子。可天不隨人願。自受那次打擊之後,加上近年的年景又不好,日子一直翻不過身來,甚至越來越窮。最讓亭玉發愁的還不是日子的好壞,而是舒琴、舒範都到了上學的年齡,因學校離得遠,又拿不起學費,上不了學,眼看就耽誤了!再混幾年,就連誌國也耽誤了。她從小就因家生活困難沒有念起書,如今成了瞪眼瞎。她同庶民結婚以後,就下了決心:自己有孩子之後,就是典褲子當襖,也得供孩子念書,決不能像自己一樣再當瞪眼瞎!可如今真到了這時候,連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她怎麽能不著急呢?她怎麽能不上火呢?
就是能上學,本村也沒有學校,還得到十多裏外的村鎮上去念。學校的環境,老師的質量都很差,想上中學都很困難,上大學就更別想。亭玉供孩子念書的目的,不光是想讓他們識幾個字完事,而是想讓他們出人頭地,光宗耀祖。這也許是她的夢想。為了這個夢,她傷透了腦筋!她一個女人家,又拖累一幫孩子,有什麽辦法呢?實在想不出招來的時候,她就不得不磨叨起丈夫來:“我說庶民哪,孩子都一天天大了,舒琴、舒範都過了上學的年齡,你不聲不響的,到底想怎麽的?我們這輩子當瞎子,也讓孩子都當瞎子呀?!”
“唉!那有什麽辦法?我也不願耽誤孩子,咱們家就這麽點地,打點糧除了交公糧,再就沒多少了,賣不幾個錢,養活這一家人都緊吧緊呢,別的一點指望都沒有,哪有閑錢供孩子上學啊!”
“這也沒法,那也沒法,竟說熊話,還叫男子大丈夫?還要家幹啥?還要老婆孩子幹什麽?你知不知道咱們這輩子為什麽受窮?不就是因為沒文化,死腦瓜骨,才受的窮嗎?”
“你光逼我也沒用。要是把我逼死,能逼出個來錢道來,我也認了!”
小茅屋裏常常發出這樣的議論、爭吵。
亭玉睡不著覺,都想這事兒。她一時半時也想不出好法子,也就覺得再埋怨丈夫也沒用。可家裏老的老,小的小,有話不和他說和誰說去呢?
“我不是逼你。我知道你也不願過這窮日子。我是著急呀!再這樣下去幾年,就把孩子都耽誤了!再過幾個月,可又要添人進口啦!你想過沒有?這樣下去多咱是頭啊!”
“天老爺餓不死瞎家雀。想那麽些有什麽用?走一步算一步。”
庶民把亭玉勸他的話拿來為自己解圍。說他不愁不著急是假話,有時他比亭玉還急躁。他不怨天不怨地,怨自己的命不好。實在累激了,心不順,不拿孩子撒氣,就拿那頭和他一起起五更爬半夜為他賣命的小牤牛撒氣。小牤牛的脾氣很大,可輕意不和主人發。盡管沉重的鞭子像雨點般落在牠的身上,牠還是默默地忍受著,好像在說:主人哪,我知道你的心情不好,我不怪你。你打吧,有氣就往我的身上撒吧!有一次小牤牛實在覺得委屈。“叭嗒,叭嗒”掉起眼淚來,庶民見小牤牛哭了,他也動了惻隱之心,鼻子一醉,掉下眼淚來。他把鞭子往地上一扔,抱著小牤牛的頭說:“小牤牛啊小牤牛!都怪我脾氣不好,錯怪了你,讓你吃了苦頭。你放心吧,從今以後,我再不打你了,再不欺負你了。”
誰知,沒過幾天,小牤牛就有病了,一連幾天不吃草料。這下子把庶民可嚇壞了。這是他家唯一的、最值錢的、最有用的、最離不開的家當啊!也可以說是這幾口人的命根子!牠若有個三長兩短這六口之家可怎麽活呀!
庶民一邊想法給牛治病,一邊暗自後悔,後悔他不該無緣無故的往死裏打牛。牛有病,準與他瞎打有關,他心裏這樣想,可沒敢同亭玉說。亭玉不知就裏,怕庶民急出病來,還一門勸庶民:“牛有病了想法治,你那麽急有什麽用?再把你急出病來不就更糟了!”
“眼下正是秋收大忙的季節,沒了牠,這地可怎麽拉呀!”
“牛要是不好,我們娘幾個和你一起往迴背,也不能讓糧食扔在地裏!你盡管放心好了。”
話是這麽說,亭玉的心裏也是急得不得了。害怕牛真的死了,一時半時買不起,地可就沒法種了!
小牤牛不過三四歲,正是好時候,自身的免疫力很強,沒用怎麽治,病就好了。
牛吃草了!牛喝水了!牛的病好了!庶民高興得喊了起來。他的心裏像亮開了兩扇門,從來不知什麽是笑的庶民,這幾天臉上也出現了少見的笑容。
牛有了病,好像全家人有了一場大病。牛好了,全家人也都好了,茅屋裏的空氣不再那麽沉悶了,偶爾也出現了孩子們的吵鬧聲。
從這次牛生病好了之後,庶民的脾氣也改多了,再不輕易打牛了。就是牛真的惹他生氣的時候,一想到那次有病的情景,他高高揚起的鞭子,又輕輕地落下了。
有一次,小牤牛可惹子大禍!
淘氣的誌國,趁歇晌的時候,偷偷爬到牛背上,興高采烈地學騎牛。不料,小牤牛不願讓人騎,後蹄子一揚,誌國就被從牛背上掀了下來。牛一轉身,前蹄踏在誌國的肚子上,誌國哇的一聲哭了。被出來添草料的庶民看見了,急忙從牛肚子底下把誌國拽出來。看了看臉色慘白的誌國,還以為他完了哪!就是這樣,庶民也沒有用鞭子抽打牛。
頑皮的誌國被牛重重的踩了一下,在爸爸媽媽的眼裏,輕則肋骨、胸骨骨折,重則五髒六腹都得受傷,不死,也有生命危險。可誰知,竟像小牤牛和他開了個玩笑似的,他怎麽也沒怎麽的,隻是嚇了一跳,晚上媽媽用飯勺敲著門框,為他叫了叫魂,沒過幾天,就什麽事都沒有了。他照樣淘氣,照樣屯裏屯外東跑西顛。
小牤牛,真神了!
小誌國,真神了!
從此,庶民更加喜歡上這條小牤牛了。全家人也都更喜歡這條帶有神奇色彩的、忠於謝家的小牤牛了。
迴到家裏,亭玉喘了口氣,定了定神,把嚇得不行的婆婆安置在炕上躺下,又把孩子們勸不哭了,然後就用鹽水慢慢地為丈夫擦拭傷口。她一邊給丈夫療傷一邊勸丈夫:“沒打死,就算撿條命。東西沒收就沒收吧,隻要人在,就不怕,以後咱們再想法掙。三窮三富過到老。我們現在還年輕,日子還長著呢,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謝老耿忍著劇烈的疼痛,咬著牙說:“連窩都沒有啦,還怎麽過?”亭玉怕丈夫迴心,故意剛他:“還叫男子大丈夫呢!一點骨氣都沒有。天老爺餓不死瞎家雀,沒窩怕啥?地裏有的是土,有的是草,等開春了,泥水合了,壓它兩間三間草房還不容易?!”
聽妻子這麽一說,庶民的心裏還真亮堂了許多。要不,他連死的心都有了!
三天之後,庶民一家搬到了田來家的北炕去了。一鋪炕住六口人,老少三代,夠擠的了。一向很嬌氣的舒範不知怎麽了,她好像一下子懂了許多事,也不吵吵擠了。誌國卻什麽也不管,該怎麽淘還怎麽淘,該怎麽玩還怎麽玩,而且自從他和田來家的女孩小雨在一起玩上之後,沒用幾天,就玩戀了。好像在田來家住比自己原來的家還有意思,還好呢!
這年冬天與往年冬天不同,分得土地的農民顯得格外忙碌與興奮,屯子裏除了地主、富農家裏顯得死氣沉沉而外,就是庶民家顯得有些沉悶,與人格格不入,一直活躍不起來。庶民的傷都是皮裏肉外的傷,由於他肉皮合,沒用多少天,就漸漸地好了。外傷是好了,可他的心情卻一直無法好起來。
一九四八年春,三四月間,北方乍暖還寒的時候,土改鬥爭接近了尾聲,從外邊傳來了一條使庶民不敢相信的好消息:中央下達了不許侵犯中農利益的文件,要求對土改中過左的行為進行糾偏。沒過多久,果不其然,村上退還了他兩間草房、四畝二分地和一頭牛。這對已被鬥爭嚇破了膽的謝庶民來說,已經是天上掉下來的喜事了!他哪敢還提其它的地和兩匹馬、一掛車、三間青瓦房子啊?!他從村上拉迴那頭小牤牛時,真想跪地朝南天門磕三頭──謝天謝地!
有了地有了牛,還有了房住,庶民的心裏多少又有了點底,不像先前那麽愁了。
謝庶民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老實倔強的像那頭牤牛一樣,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就知道起早貪黑地幹活,再就知道晚上摟老婆,除此之外,幾乎他再就什麽也不知道了。老婆常亭玉和他不同,你別看她是一個大字不識的家庭婦女,她可不像庶民那樣容易滿足,心高這哪!她的自尊心很強,寧讓身受苦,不讓臉受熱。自打被分以後,你別看她總勸庶民,她的心裏苦著呢!她不甘心生活就這樣困難下去,她還想比別人強,日夜想往過去火火紅紅的小日子。可天不隨人願。自受那次打擊之後,加上近年的年景又不好,日子一直翻不過身來,甚至越來越窮。最讓亭玉發愁的還不是日子的好壞,而是舒琴、舒範都到了上學的年齡,因學校離得遠,又拿不起學費,上不了學,眼看就耽誤了!再混幾年,就連誌國也耽誤了。她從小就因家生活困難沒有念起書,如今成了瞪眼瞎。她同庶民結婚以後,就下了決心:自己有孩子之後,就是典褲子當襖,也得供孩子念書,決不能像自己一樣再當瞪眼瞎!可如今真到了這時候,連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她怎麽能不著急呢?她怎麽能不上火呢?
就是能上學,本村也沒有學校,還得到十多裏外的村鎮上去念。學校的環境,老師的質量都很差,想上中學都很困難,上大學就更別想。亭玉供孩子念書的目的,不光是想讓他們識幾個字完事,而是想讓他們出人頭地,光宗耀祖。這也許是她的夢想。為了這個夢,她傷透了腦筋!她一個女人家,又拖累一幫孩子,有什麽辦法呢?實在想不出招來的時候,她就不得不磨叨起丈夫來:“我說庶民哪,孩子都一天天大了,舒琴、舒範都過了上學的年齡,你不聲不響的,到底想怎麽的?我們這輩子當瞎子,也讓孩子都當瞎子呀?!”
“唉!那有什麽辦法?我也不願耽誤孩子,咱們家就這麽點地,打點糧除了交公糧,再就沒多少了,賣不幾個錢,養活這一家人都緊吧緊呢,別的一點指望都沒有,哪有閑錢供孩子上學啊!”
“這也沒法,那也沒法,竟說熊話,還叫男子大丈夫?還要家幹啥?還要老婆孩子幹什麽?你知不知道咱們這輩子為什麽受窮?不就是因為沒文化,死腦瓜骨,才受的窮嗎?”
“你光逼我也沒用。要是把我逼死,能逼出個來錢道來,我也認了!”
小茅屋裏常常發出這樣的議論、爭吵。
亭玉睡不著覺,都想這事兒。她一時半時也想不出好法子,也就覺得再埋怨丈夫也沒用。可家裏老的老,小的小,有話不和他說和誰說去呢?
“我不是逼你。我知道你也不願過這窮日子。我是著急呀!再這樣下去幾年,就把孩子都耽誤了!再過幾個月,可又要添人進口啦!你想過沒有?這樣下去多咱是頭啊!”
“天老爺餓不死瞎家雀。想那麽些有什麽用?走一步算一步。”
庶民把亭玉勸他的話拿來為自己解圍。說他不愁不著急是假話,有時他比亭玉還急躁。他不怨天不怨地,怨自己的命不好。實在累激了,心不順,不拿孩子撒氣,就拿那頭和他一起起五更爬半夜為他賣命的小牤牛撒氣。小牤牛的脾氣很大,可輕意不和主人發。盡管沉重的鞭子像雨點般落在牠的身上,牠還是默默地忍受著,好像在說:主人哪,我知道你的心情不好,我不怪你。你打吧,有氣就往我的身上撒吧!有一次小牤牛實在覺得委屈。“叭嗒,叭嗒”掉起眼淚來,庶民見小牤牛哭了,他也動了惻隱之心,鼻子一醉,掉下眼淚來。他把鞭子往地上一扔,抱著小牤牛的頭說:“小牤牛啊小牤牛!都怪我脾氣不好,錯怪了你,讓你吃了苦頭。你放心吧,從今以後,我再不打你了,再不欺負你了。”
誰知,沒過幾天,小牤牛就有病了,一連幾天不吃草料。這下子把庶民可嚇壞了。這是他家唯一的、最值錢的、最有用的、最離不開的家當啊!也可以說是這幾口人的命根子!牠若有個三長兩短這六口之家可怎麽活呀!
庶民一邊想法給牛治病,一邊暗自後悔,後悔他不該無緣無故的往死裏打牛。牛有病,準與他瞎打有關,他心裏這樣想,可沒敢同亭玉說。亭玉不知就裏,怕庶民急出病來,還一門勸庶民:“牛有病了想法治,你那麽急有什麽用?再把你急出病來不就更糟了!”
“眼下正是秋收大忙的季節,沒了牠,這地可怎麽拉呀!”
“牛要是不好,我們娘幾個和你一起往迴背,也不能讓糧食扔在地裏!你盡管放心好了。”
話是這麽說,亭玉的心裏也是急得不得了。害怕牛真的死了,一時半時買不起,地可就沒法種了!
小牤牛不過三四歲,正是好時候,自身的免疫力很強,沒用怎麽治,病就好了。
牛吃草了!牛喝水了!牛的病好了!庶民高興得喊了起來。他的心裏像亮開了兩扇門,從來不知什麽是笑的庶民,這幾天臉上也出現了少見的笑容。
牛有了病,好像全家人有了一場大病。牛好了,全家人也都好了,茅屋裏的空氣不再那麽沉悶了,偶爾也出現了孩子們的吵鬧聲。
從這次牛生病好了之後,庶民的脾氣也改多了,再不輕易打牛了。就是牛真的惹他生氣的時候,一想到那次有病的情景,他高高揚起的鞭子,又輕輕地落下了。
有一次,小牤牛可惹子大禍!
淘氣的誌國,趁歇晌的時候,偷偷爬到牛背上,興高采烈地學騎牛。不料,小牤牛不願讓人騎,後蹄子一揚,誌國就被從牛背上掀了下來。牛一轉身,前蹄踏在誌國的肚子上,誌國哇的一聲哭了。被出來添草料的庶民看見了,急忙從牛肚子底下把誌國拽出來。看了看臉色慘白的誌國,還以為他完了哪!就是這樣,庶民也沒有用鞭子抽打牛。
頑皮的誌國被牛重重的踩了一下,在爸爸媽媽的眼裏,輕則肋骨、胸骨骨折,重則五髒六腹都得受傷,不死,也有生命危險。可誰知,竟像小牤牛和他開了個玩笑似的,他怎麽也沒怎麽的,隻是嚇了一跳,晚上媽媽用飯勺敲著門框,為他叫了叫魂,沒過幾天,就什麽事都沒有了。他照樣淘氣,照樣屯裏屯外東跑西顛。
小牤牛,真神了!
小誌國,真神了!
從此,庶民更加喜歡上這條小牤牛了。全家人也都更喜歡這條帶有神奇色彩的、忠於謝家的小牤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