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仁專研了大半夜的輿圖,終於對扶桑的地理概念有了充分的了解。
扶桑此時亂的如同一團亂滿,五六十家大名或效忠南朝,或效忠北朝,如同一盤散沙,彼此地盤犬牙交錯,互相敵視,征戰連連,目測,扶桑很難在短時間內,集結大批的兵馬與聯軍決戰。
以聯軍十萬之眾,不能一個城一個城的啃,不但是是高射炮打蚊子,而且進展速度太慢,影響聯軍的兵力發揮,分兵攻取,是聯軍最好的選擇。
郝仁終於有了十足的想法,才讓侍衛召楠木代子前來侍寢。不可否認,床笫之歡,是排解戰爭壓力的最好方式。
楠木代子半裸著上身,羞紅臉道:“老爺,我懷孕了!”
“啊?”郝仁興致全無,表情甚是木訥,絲毫不見一絲當爹的喜悅。
“老爺不喜歡我們的孩子嗎?”楠木代子明眸閃閃,女人敏銳的第六感,讓他感覺不安,她滿是幽怨的問道。
“哦,嗬嗬!”郝仁尷尬的笑道:“怎麽會?既然是我郝仁的孩子,我必然會一視同仁。”嘴上這般說,內心卻如同打翻了五味瓶子,不知道是個什麽滋味。
代子摸著自己微微隆起的肚子道:“那請老爺給孩子賜個名字吧!”
不管做了什麽孽,也不管生出來的孩子能不能打爹罵娘,孩子畢竟是無辜的,若是教育不好,那就是自己這個當爹的過失了。
郝仁經過好一番的思想鬥爭,才勉強說服自己承認這個有自己的血統的孩子。
起什麽名字呢?
郝仁苦思冥想半天,才勉強想起來後世鄰家的那個黑背犬的名字——安貝。
安貝?
“呸!”郝仁真想給自己一個大嘴巴!給自己的孩子起狗名,這不是罵自己呢嗎?
郝仁沉吟半晌道:“‘封侯非我願,但願海波平’(戚繼光),‘海’小了點,就叫‘安洋’吧!”此話一出口,又感覺不妥,名字中間的這個‘安’字,貌似和鄰居家的黑背犬,還是同一輩分,郝仁想反悔。
卻見楠木代子喜形於色,盛讚:“好名,大氣!”郝仁也隻能默認這個名字,自我解嘲道:“但願四大洋平複,天下再無戰亂!”
驀地,殺聲四起,通明的火把,在夜裏分外明亮,將郝仁的窗欞都照亮了。
‘難道是有敵人攻進城池了?’
郝仁大驚,趕緊撇下代子,披上衣服,抄起掛在牆上的寶刀,大步流星的走了出去房間,院子中,正好與宿衛千戶陳達撞個滿懷。
“外麵什麽情況?”郝仁問道。
陳達一路狂奔過來,喘著粗氣道:“方國珍……方國珍在城東自己的地盤內,對轄區的百姓,大開殺戒!”
既然不是敵人進城,郝仁也就算是安心了,為了得到盟友的支持,有的時候,隻能妥協。至於方國珍的所作所為,郝仁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為什麽?”郝仁問道。
“還能為什麽?”陳達不削方國珍很的所作所為,抱怨道:“無非就是擄掠完金銀,殺人滅口唄,他那邊殺人,我們這邊也不安生,不少逃難的百姓,想到我們轄區避難,攪擾的邊界不安寧!”
郝仁也對方國珍沒有緣由的濫殺無辜不滿,他還是虎著臉道:“由他去吧,我們明日就與他分兵了,不要因為小事,挑起兩家矛盾。”
……
日上三竿,方國珍與張士誠兩名大帥,在侍衛的簇擁下,精神矍鑠的走進郝仁的中軍大帳。
郝仁正與自己的參軍、將領們商討作戰計劃,風從東來,整個軍營內,都能聞到一股濃厚的血腥味。
都是方國珍昨晚做的孽!
“方大帥昨天殺的好生痛快啊!”郝仁抬起頭,不溫不火的道。
“哈哈!”方國珍眼睛通紅,爽快的大笑道:“痛快,好久沒有殺的這般痛快過了!我們可是事先說話的,我轄區內所得,可不能分與二位了呦!”放過真害怕郝仁分他昨夜的擄掠。
“誰會要你的所得?”郝仁打著哈哈道:“痛快就好!”
“誠王眼眶可是有些發黑呀,不是縱情過度了吧?”郝仁又對張士誠笑道。
“麽——”張士誠美美的咂嘴,似乎還沉浸在昨夜的房事中,盛讚道:“兄弟真是沒騙人,這些娘兒們……嘿,簡直絕了!”張士誠繪聲繪色的描述昨夜的場景。
對於這樣的盟友,倘若你與他談仁義禮智信,仿佛如同罵人一般,還是用葷/段子更容易緩解氣氛拉近感情。郝仁與兩位盟友打了一通哈哈,算是禮節上的問候了,才正式商議軍政事務。
“我這有扶桑輿圖在此,我三家先商議一下,下一步作戰計劃!”郝仁命參軍將拷貝的兩份扶桑全圖交給張、方兩位盟友道。
“哦!這麽大呀!”張士誠拿著輿圖,一聲驚唿,心中卻盤算著,比自己地盤大幾倍的扶桑,哪裏更適合做自己的都城。
“也沒多大!”郝仁輕描淡寫道:“也就一百多萬平方公裏!”
“那我三家,還是將地界劃分了,各家各攻取自己的土地,如此豈不是好?”張士誠建議道。
“費那勁幹嘛!”方國珍將輿圖一卷,擺手道:“哈哈,地盤我就不要了,我隻要帶著我的兵士,殺人放火就好,你們占據的地盤我不要,我擄掠過的地盤,你們誰愛要,誰就都可以要,不過老方隻有三萬人馬,恐怕遇見大的敵人,還要請兩位大帥幫忙呢!”
郝仁與張士誠目目相覷。方國珍的目光如此短淺,隻要逍遙快活,不要地盤江山。
郝仁指著輿圖道:“我隻想裂對馬、耽羅兩處島嶼,作為日後進攻高麗的跳板!”他也佯做自己不希望裂地的兒分兵。
張士誠望著眼前一百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掂量著自己三萬的人馬,根本吃不定,隻能放棄事先分地的打算。
“如今扶桑諸侯割據,三家十萬兵馬,一處作戰,及其耽誤進程,莫不如我等分兵三路北進,一路走東海沿線,一路走西海沿線,一路居中策應,如何?”
三家都考慮自己的力量不足,需要盟友的協助,張、方二位大帥,都同意了這個郝仁的提議。
最終三家大城協議,郝仁與方國珍相對有海軍的優勢,郝仁時刻考慮要返迴中土,選擇了西海西岸,方國珍選擇能直達京都的東海線,張士誠想割地為王,選擇走中路。
三路大軍,如同三吧利刃,沿著九州島,一路向北進軍,深深的插入扶桑的胸膛。
(未完待續。)
扶桑此時亂的如同一團亂滿,五六十家大名或效忠南朝,或效忠北朝,如同一盤散沙,彼此地盤犬牙交錯,互相敵視,征戰連連,目測,扶桑很難在短時間內,集結大批的兵馬與聯軍決戰。
以聯軍十萬之眾,不能一個城一個城的啃,不但是是高射炮打蚊子,而且進展速度太慢,影響聯軍的兵力發揮,分兵攻取,是聯軍最好的選擇。
郝仁終於有了十足的想法,才讓侍衛召楠木代子前來侍寢。不可否認,床笫之歡,是排解戰爭壓力的最好方式。
楠木代子半裸著上身,羞紅臉道:“老爺,我懷孕了!”
“啊?”郝仁興致全無,表情甚是木訥,絲毫不見一絲當爹的喜悅。
“老爺不喜歡我們的孩子嗎?”楠木代子明眸閃閃,女人敏銳的第六感,讓他感覺不安,她滿是幽怨的問道。
“哦,嗬嗬!”郝仁尷尬的笑道:“怎麽會?既然是我郝仁的孩子,我必然會一視同仁。”嘴上這般說,內心卻如同打翻了五味瓶子,不知道是個什麽滋味。
代子摸著自己微微隆起的肚子道:“那請老爺給孩子賜個名字吧!”
不管做了什麽孽,也不管生出來的孩子能不能打爹罵娘,孩子畢竟是無辜的,若是教育不好,那就是自己這個當爹的過失了。
郝仁經過好一番的思想鬥爭,才勉強說服自己承認這個有自己的血統的孩子。
起什麽名字呢?
郝仁苦思冥想半天,才勉強想起來後世鄰家的那個黑背犬的名字——安貝。
安貝?
“呸!”郝仁真想給自己一個大嘴巴!給自己的孩子起狗名,這不是罵自己呢嗎?
郝仁沉吟半晌道:“‘封侯非我願,但願海波平’(戚繼光),‘海’小了點,就叫‘安洋’吧!”此話一出口,又感覺不妥,名字中間的這個‘安’字,貌似和鄰居家的黑背犬,還是同一輩分,郝仁想反悔。
卻見楠木代子喜形於色,盛讚:“好名,大氣!”郝仁也隻能默認這個名字,自我解嘲道:“但願四大洋平複,天下再無戰亂!”
驀地,殺聲四起,通明的火把,在夜裏分外明亮,將郝仁的窗欞都照亮了。
‘難道是有敵人攻進城池了?’
郝仁大驚,趕緊撇下代子,披上衣服,抄起掛在牆上的寶刀,大步流星的走了出去房間,院子中,正好與宿衛千戶陳達撞個滿懷。
“外麵什麽情況?”郝仁問道。
陳達一路狂奔過來,喘著粗氣道:“方國珍……方國珍在城東自己的地盤內,對轄區的百姓,大開殺戒!”
既然不是敵人進城,郝仁也就算是安心了,為了得到盟友的支持,有的時候,隻能妥協。至於方國珍的所作所為,郝仁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為什麽?”郝仁問道。
“還能為什麽?”陳達不削方國珍很的所作所為,抱怨道:“無非就是擄掠完金銀,殺人滅口唄,他那邊殺人,我們這邊也不安生,不少逃難的百姓,想到我們轄區避難,攪擾的邊界不安寧!”
郝仁也對方國珍沒有緣由的濫殺無辜不滿,他還是虎著臉道:“由他去吧,我們明日就與他分兵了,不要因為小事,挑起兩家矛盾。”
……
日上三竿,方國珍與張士誠兩名大帥,在侍衛的簇擁下,精神矍鑠的走進郝仁的中軍大帳。
郝仁正與自己的參軍、將領們商討作戰計劃,風從東來,整個軍營內,都能聞到一股濃厚的血腥味。
都是方國珍昨晚做的孽!
“方大帥昨天殺的好生痛快啊!”郝仁抬起頭,不溫不火的道。
“哈哈!”方國珍眼睛通紅,爽快的大笑道:“痛快,好久沒有殺的這般痛快過了!我們可是事先說話的,我轄區內所得,可不能分與二位了呦!”放過真害怕郝仁分他昨夜的擄掠。
“誰會要你的所得?”郝仁打著哈哈道:“痛快就好!”
“誠王眼眶可是有些發黑呀,不是縱情過度了吧?”郝仁又對張士誠笑道。
“麽——”張士誠美美的咂嘴,似乎還沉浸在昨夜的房事中,盛讚道:“兄弟真是沒騙人,這些娘兒們……嘿,簡直絕了!”張士誠繪聲繪色的描述昨夜的場景。
對於這樣的盟友,倘若你與他談仁義禮智信,仿佛如同罵人一般,還是用葷/段子更容易緩解氣氛拉近感情。郝仁與兩位盟友打了一通哈哈,算是禮節上的問候了,才正式商議軍政事務。
“我這有扶桑輿圖在此,我三家先商議一下,下一步作戰計劃!”郝仁命參軍將拷貝的兩份扶桑全圖交給張、方兩位盟友道。
“哦!這麽大呀!”張士誠拿著輿圖,一聲驚唿,心中卻盤算著,比自己地盤大幾倍的扶桑,哪裏更適合做自己的都城。
“也沒多大!”郝仁輕描淡寫道:“也就一百多萬平方公裏!”
“那我三家,還是將地界劃分了,各家各攻取自己的土地,如此豈不是好?”張士誠建議道。
“費那勁幹嘛!”方國珍將輿圖一卷,擺手道:“哈哈,地盤我就不要了,我隻要帶著我的兵士,殺人放火就好,你們占據的地盤我不要,我擄掠過的地盤,你們誰愛要,誰就都可以要,不過老方隻有三萬人馬,恐怕遇見大的敵人,還要請兩位大帥幫忙呢!”
郝仁與張士誠目目相覷。方國珍的目光如此短淺,隻要逍遙快活,不要地盤江山。
郝仁指著輿圖道:“我隻想裂對馬、耽羅兩處島嶼,作為日後進攻高麗的跳板!”他也佯做自己不希望裂地的兒分兵。
張士誠望著眼前一百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掂量著自己三萬的人馬,根本吃不定,隻能放棄事先分地的打算。
“如今扶桑諸侯割據,三家十萬兵馬,一處作戰,及其耽誤進程,莫不如我等分兵三路北進,一路走東海沿線,一路走西海沿線,一路居中策應,如何?”
三家都考慮自己的力量不足,需要盟友的協助,張、方二位大帥,都同意了這個郝仁的提議。
最終三家大城協議,郝仁與方國珍相對有海軍的優勢,郝仁時刻考慮要返迴中土,選擇了西海西岸,方國珍選擇能直達京都的東海線,張士誠想割地為王,選擇走中路。
三路大軍,如同三吧利刃,沿著九州島,一路向北進軍,深深的插入扶桑的胸膛。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