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在大街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慶豐軍當初在湖州苦戰月餘,沒有一個人上前探望,如今破了杭州,穩定勝局,‘親戚’和‘朋友’都來登門了。
常遇春、鄧愈都帥的南征左右軍已經出發數日,中路軍的前鋒蔣英的也已經出發,郝仁都帥著中路南征軍主力,卻走不出杭州了。
當初趙繼祖與俞通海出杭州灣,攻打杭州的時候,因為兵力不足,攻不破杭州,也不能引楊通貫迴援,趙繼祖特意以二十門三磅火炮的代價,雇傭方國珍的二十艘海船,友情出演‘增兵’的角色,壯大慶豐軍的生死。
二十門火炮,就是當廢銅賣,那都是一筆可觀的天文數字,方國珍出一場兩萬人的‘觀眾’而已,未傷一兵一卒,黑了慶豐軍這些東西,方國珍到處未免太過黑心。
如今慶豐軍已經破了杭州,與方國珍控製的台州、溫/州臨近,方國珍寢食難安。倘若慶豐軍全力攻打方家軍,方國珍料想自己抵擋不住了,恐怕又要棄守大陸,退迴海島上去了。
狡詐分方國珍決定送歸郝仁火炮,表示自己對慶豐軍的誠意,希求慶豐軍的兵馬,不要走順腿兒了,直接溜達到台州去。
郝仁整頓萬兵馬,剛胯下戰馬準備繼承,以方國珍長子方關為首的方家軍使團到了。
郝仁算是第一次與方國珍這個梟雄正式接觸,自然得拿出待客之道來,隻能讓出征的兵馬稍後,自己下馬,款待一下方家的世子。
“區區二十門好飽,既然送出怎能再收迴?迴去告訴你父親,海外有一個地方,遍地白銀,本帥準備出海遠征,不知道方大帥有沒有誠意,與慶豐軍合作出海?”郝仁對半醉的方關道。
“不知海外指的是什麽地方?”方關謹慎的道。
“合作未成,本帥自然不方便透漏了!倘若方大帥知道,背著我獨自出海,恐怕就沒了我的機會?隻因為我家海船不夠,所以要與你方家合作,倘若方大帥有合作的誠意,請他的婺州與我相會!”
方關不肯被郝仁留作人質,他隻能帶著滿腦袋的問號:“究竟海外什麽地方?讓父帥前來是不是又什麽陰謀”,迴去向方國珍複命了。
郝仁剛剛安撫好方國珍的使團,送走方關,還未及上馬,張士誠彪悍的弟弟張士德,挎著寶劍,怒氣衝衝的來了。
“大元帥為何關閉了在鹽城的鹽場,停止從我家購買食鹽,如今半天下百姓用的都是慶豐軍的白鹽,我家海鹽無處銷售,大元帥這是要斷了我家財路了!”張士德怒氣衝衝道。
慶豐軍占據了杭州灣,有一著名的產海鹽出產地海鹽城,慶豐軍有了自己的粗海鹽的產地,已經著手,在海鹽當地直接進行食鹽提純工作,沒有必要花高價、花運輸費,將張士誠產的海鹽買迴來進行加工。
慶豐軍現在全力南征,沒有足夠的經曆開兩線的戰場,張士誠弟弟張士德,就是尊貴的客人了,此時還不能得罪。
郝仁看看紅日已經偏西,又來了新的貴客,軍隊看來今天是走不了了,郝仁隻能讓士兵迴營,又來接待張士德一行。
郝仁料定,慶豐軍與張士誠早晚必有一戰,不是誰稱王稱霸的問題,單是食鹽的市場銷售問題,就足夠兩家大打出手了。
“士德老哥,什麽也別說了,食鹽我進量減半,價格給你加一成!”
幾杯熱酒下肚,張士德來有所得到,終於收起怒氣,眉開眼笑的與郝仁稱兄道弟。
“迴去跟張九四老哥說,海外有一處地方,遍地白銀,我想獨自去取,因為海船不夠,不知道九四老哥有沒有興趣合作共圖之?”
“敢問國祚老弟,這海外是什麽地方?”
“說不得,說不得!此等機密之事,不能由人帶傳,九四老哥若有誠意,讓他來江南與我麵談!”
轉移國內矛盾的最好方式,就是引導眾人,把目光放遠,用海外的利益,轉移國內的矛盾。
孫子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下攻城。
郝仁不想再和這兩個諸侯打仗了,不是郝仁婦人之仁,是郝仁想到更好的決絕問題的方法,或許不用自己直接交兵,就能解決這兩路諸侯,少死很多人,豈不是更好?
張士誠是個厚道人,部下軍紀好,頗得民心,跟張士誠作戰,不但要死好多人,而且還要遭到張士誠治下的百姓的唾罵。
張士誠不是一心想要稱王王嗎?東海之外有海島,張士誠若是有誠意,那就去東海的海島上,當一個海龍王,絕對不虧待他。
方國珍不是一心想當海盜之王嗎?海外有廣闊的天地,足夠他的兵馬發揮,如果他當膩了海盜之王,就是想當天皇,也不是不可以。
郝仁已經有了計劃的雛形,希求引兩家諸侯主力出海,避免與兩家諸侯的兵馬衝突,不過,具體執行起來,還需要很多的細節需要慢慢處理,爭取兩家諸侯毫不遲疑的帥自家主力跟隨慶豐軍出海。
張士德收到慶豐軍粗海鹽的訂單,同樣帶著滿腦袋的疑問與海外所謂的巨大利益誘惑,與郝仁辭別,返迴高郵。
“劉大帥已經都帥兵馬攻破開封,還都汴梁,請各路大元,入朝作賀!”郝仁剛剛送走張士德,龍鳳政權的中書平章羅文素又送來北麵紅巾軍告捷的消息。
郝仁還指望著劉福通幫助慶豐軍守住北麵的門戶呢,如今龍鳳政權又派來‘天朝’使節,郝仁更要擺出祝捷的酒宴,來歡迎羅文素一行。
劉福通既破答失八都魯,重新占據都城亳州,組織三路兵馬進行北伐。
西路軍李武、崔德從襄陽出發,攻略山西、陝西,中路軍關鐸、沙劉二、馮長舅等度過黃河,向大都進發。東路軍毛貴占據山東,攻柳林(北通州)威脅大都。
三路大軍分散了北方元軍的主力,劉福通則都帥兵馬,攻破了汴梁,龍鳳政權終於實現了‘還都汴梁’的夙願。
“如今杭州剛剛平靖,慶豐軍立足未穩,請帶國祚向陛下和劉大帥表示祝賀,待我平定杭州四邊,定然親帥主力,迴汴梁與陛下與大帥作賀!”
郝仁送了羅文素一些財寶,表示分身乏術,打發羅文素迴去複命。
“江南行政平章朱元璋賬下總管,前來向大元帥請罪!”
郝仁剛剛準備歇息,朱重八的使節,又到了。
郝仁聽聞是朱重八請罪的使節,心中就惱火異常:日,還讓不讓人得片刻安寧?
(未完待續。)
慶豐軍當初在湖州苦戰月餘,沒有一個人上前探望,如今破了杭州,穩定勝局,‘親戚’和‘朋友’都來登門了。
常遇春、鄧愈都帥的南征左右軍已經出發數日,中路軍的前鋒蔣英的也已經出發,郝仁都帥著中路南征軍主力,卻走不出杭州了。
當初趙繼祖與俞通海出杭州灣,攻打杭州的時候,因為兵力不足,攻不破杭州,也不能引楊通貫迴援,趙繼祖特意以二十門三磅火炮的代價,雇傭方國珍的二十艘海船,友情出演‘增兵’的角色,壯大慶豐軍的生死。
二十門火炮,就是當廢銅賣,那都是一筆可觀的天文數字,方國珍出一場兩萬人的‘觀眾’而已,未傷一兵一卒,黑了慶豐軍這些東西,方國珍到處未免太過黑心。
如今慶豐軍已經破了杭州,與方國珍控製的台州、溫/州臨近,方國珍寢食難安。倘若慶豐軍全力攻打方家軍,方國珍料想自己抵擋不住了,恐怕又要棄守大陸,退迴海島上去了。
狡詐分方國珍決定送歸郝仁火炮,表示自己對慶豐軍的誠意,希求慶豐軍的兵馬,不要走順腿兒了,直接溜達到台州去。
郝仁整頓萬兵馬,剛胯下戰馬準備繼承,以方國珍長子方關為首的方家軍使團到了。
郝仁算是第一次與方國珍這個梟雄正式接觸,自然得拿出待客之道來,隻能讓出征的兵馬稍後,自己下馬,款待一下方家的世子。
“區區二十門好飽,既然送出怎能再收迴?迴去告訴你父親,海外有一個地方,遍地白銀,本帥準備出海遠征,不知道方大帥有沒有誠意,與慶豐軍合作出海?”郝仁對半醉的方關道。
“不知海外指的是什麽地方?”方關謹慎的道。
“合作未成,本帥自然不方便透漏了!倘若方大帥知道,背著我獨自出海,恐怕就沒了我的機會?隻因為我家海船不夠,所以要與你方家合作,倘若方大帥有合作的誠意,請他的婺州與我相會!”
方關不肯被郝仁留作人質,他隻能帶著滿腦袋的問號:“究竟海外什麽地方?讓父帥前來是不是又什麽陰謀”,迴去向方國珍複命了。
郝仁剛剛安撫好方國珍的使團,送走方關,還未及上馬,張士誠彪悍的弟弟張士德,挎著寶劍,怒氣衝衝的來了。
“大元帥為何關閉了在鹽城的鹽場,停止從我家購買食鹽,如今半天下百姓用的都是慶豐軍的白鹽,我家海鹽無處銷售,大元帥這是要斷了我家財路了!”張士德怒氣衝衝道。
慶豐軍占據了杭州灣,有一著名的產海鹽出產地海鹽城,慶豐軍有了自己的粗海鹽的產地,已經著手,在海鹽當地直接進行食鹽提純工作,沒有必要花高價、花運輸費,將張士誠產的海鹽買迴來進行加工。
慶豐軍現在全力南征,沒有足夠的經曆開兩線的戰場,張士誠弟弟張士德,就是尊貴的客人了,此時還不能得罪。
郝仁看看紅日已經偏西,又來了新的貴客,軍隊看來今天是走不了了,郝仁隻能讓士兵迴營,又來接待張士德一行。
郝仁料定,慶豐軍與張士誠早晚必有一戰,不是誰稱王稱霸的問題,單是食鹽的市場銷售問題,就足夠兩家大打出手了。
“士德老哥,什麽也別說了,食鹽我進量減半,價格給你加一成!”
幾杯熱酒下肚,張士德來有所得到,終於收起怒氣,眉開眼笑的與郝仁稱兄道弟。
“迴去跟張九四老哥說,海外有一處地方,遍地白銀,我想獨自去取,因為海船不夠,不知道九四老哥有沒有興趣合作共圖之?”
“敢問國祚老弟,這海外是什麽地方?”
“說不得,說不得!此等機密之事,不能由人帶傳,九四老哥若有誠意,讓他來江南與我麵談!”
轉移國內矛盾的最好方式,就是引導眾人,把目光放遠,用海外的利益,轉移國內的矛盾。
孫子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下攻城。
郝仁不想再和這兩個諸侯打仗了,不是郝仁婦人之仁,是郝仁想到更好的決絕問題的方法,或許不用自己直接交兵,就能解決這兩路諸侯,少死很多人,豈不是更好?
張士誠是個厚道人,部下軍紀好,頗得民心,跟張士誠作戰,不但要死好多人,而且還要遭到張士誠治下的百姓的唾罵。
張士誠不是一心想要稱王王嗎?東海之外有海島,張士誠若是有誠意,那就去東海的海島上,當一個海龍王,絕對不虧待他。
方國珍不是一心想當海盜之王嗎?海外有廣闊的天地,足夠他的兵馬發揮,如果他當膩了海盜之王,就是想當天皇,也不是不可以。
郝仁已經有了計劃的雛形,希求引兩家諸侯主力出海,避免與兩家諸侯的兵馬衝突,不過,具體執行起來,還需要很多的細節需要慢慢處理,爭取兩家諸侯毫不遲疑的帥自家主力跟隨慶豐軍出海。
張士德收到慶豐軍粗海鹽的訂單,同樣帶著滿腦袋的疑問與海外所謂的巨大利益誘惑,與郝仁辭別,返迴高郵。
“劉大帥已經都帥兵馬攻破開封,還都汴梁,請各路大元,入朝作賀!”郝仁剛剛送走張士德,龍鳳政權的中書平章羅文素又送來北麵紅巾軍告捷的消息。
郝仁還指望著劉福通幫助慶豐軍守住北麵的門戶呢,如今龍鳳政權又派來‘天朝’使節,郝仁更要擺出祝捷的酒宴,來歡迎羅文素一行。
劉福通既破答失八都魯,重新占據都城亳州,組織三路兵馬進行北伐。
西路軍李武、崔德從襄陽出發,攻略山西、陝西,中路軍關鐸、沙劉二、馮長舅等度過黃河,向大都進發。東路軍毛貴占據山東,攻柳林(北通州)威脅大都。
三路大軍分散了北方元軍的主力,劉福通則都帥兵馬,攻破了汴梁,龍鳳政權終於實現了‘還都汴梁’的夙願。
“如今杭州剛剛平靖,慶豐軍立足未穩,請帶國祚向陛下和劉大帥表示祝賀,待我平定杭州四邊,定然親帥主力,迴汴梁與陛下與大帥作賀!”
郝仁送了羅文素一些財寶,表示分身乏術,打發羅文素迴去複命。
“江南行政平章朱元璋賬下總管,前來向大元帥請罪!”
郝仁剛剛準備歇息,朱重八的使節,又到了。
郝仁聽聞是朱重八請罪的使節,心中就惱火異常:日,還讓不讓人得片刻安寧?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