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仁破了楊通貫的二十萬大軍,整個人忽然變得沉默了,狀態迥異於從前,從破敵的黃昏,到第二天的午後,整個人都在軍帳中做冥思苦想狀,沒有跟任何人說過一句話。
軍中的參軍、隨軍家屬,都被郝仁的狀態嚇壞了。
“主公這是怎麽了?”
參軍們百思不得其解,沒話找話,都來陪郝仁說話,可是,郝仁都置之不理。
“大哥哥這是怎麽了?”
翠袖兒動聽的昆區,也不能提起郝仁的興致,惹得翠袖兒隻有抹淚的份兒,倒是王夢晨又是給他擦汗,又是送飯,郝仁水米也不肯進,害的王夢晨熱了端上,冷了端下去,往返不知多少次。。
主公不知道發什麽癔症了,還能不能緩過來了!
不過,戰爭還沒有結束,杭州城還沒有攻克,還有很多事情要料理,廖永安雖然臨時被任命為指揮,他也不敢擅作主張,很多事情,都需要郝仁點頭才行。
“是不是讓吳六奇、福童的水軍,攻餘杭,下錢塘江,切斷杭州與江南的聯係!”劉伯溫搖著羽扇,試探著問道。
郝仁並不言語,隻是肯定的點點頭。
“傳元帥令,命吳六奇、福童水軍,撤出戰鬥,率水軍逆流而上,破餘杭,入錢塘江,切斷杭州與南方的聯係!”劉伯溫帶郝仁傳遞軍令,郝仁在一旁,並沒有反對,總算是郝仁下了一道命令。
“主公,大軍已經跟隨潰兵,抵近杭州城,戰報已經統計出來,我軍陣亡五千人,重傷三千千,輕傷一萬二千,斬首五萬級,俘敵六萬!”廖永安謹慎的匯報道。
郝仁依舊沒有言語,隻是肯定的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廖永安與劉伯溫等參軍,目目相覷,不知道郝仁為何突然間沉默不語,到底是衝撞了哪路的妖魔鬼怪,發起哪門子的癔症。
幾個參軍,就在郝仁的中軍帳內,小聲的商量著對策。
俞通源小聲的建議道:“是不是主公此次沒有親自上陣殺敵,心中憋悶,要不,先抓幾個飛山蠻的俘虜過來,讓主公殺人解解悶?”
“哎!”廖永安阻止道:“主公一再重申,不許殺俘虜,他有豈肯自己破了自己的軍令?”
“我看這是楊通貫的殺孽太重,戰場上有多少冤魂,伯溫斷言,主公戰場上邪崇附體所至!”劉伯溫搖著羽扇,信口胡謅。
廖永安在戰場上被郝仁任命為臨時指揮,如今郝仁沒有收迴命令,廖永安就是眾人的主心骨。
廖永安道:“素聞劉先生精通陰陽五行,劉先生何不登壇作法,為主公驅魔,若是主公能夠痊愈,劉先生可是大功一件啊!”
“非也!非也!”劉伯溫連連揮舞羽扇道:“伯溫不過一介布衣,豈有那高深的學問,姚廣孝乃是佛門弟子,法號道衍,定會驅魔之術!”
劉伯溫一腳好球,提給參軍姚廣孝。
“阿彌陀佛!”姚廣孝念著佛號,攆著念珠道:“小僧已經還俗也,莫不如讓‘也裏可溫’(傳教士)馬鐵先生,用西方的法術試上一試!”
姚廣孝也是好‘腳法’,淩空一記抽射,直接將球傳給傳教士馬鐵。
“我切用西方的法術,試一試!”馬鐵十個實誠人,不會傳球,胸前劃著十字,從懷中掏出十字架,念念有詞道:“仁慈的上帝啊,你的仆人馬鐵……”
眼看著一應參軍,儒、道、佛、基督都用上了,最終一致決定,要在郝仁的中軍帳內,玩‘跳大神’的把戲,郝仁再也忍不住了。
“我們所做的一切,究竟是為了什麽?”郝仁終於發聲,拋出自己二十四小時百思不得正解的問題。
郝仁苕溪河一戰,飛山蠻如此驍勇,死戰不退,數萬之人,被慶豐軍一日斬殺,這對郝仁觸動非常大。
楊通貫雖然是飛山蠻,跟郝仁存在著文化上的差異,但是,他也不能算是外人。從妻子那麵論起來,他是郝仁的舅哥,同樣有飛山蠻的楊正泰、楊通知在為郝仁效命,他們的生命,如同慶豐軍一樣的鮮活,血管中的血液,一樣的鮮紅。
郝仁總感覺他殺的數萬人,殺的不是旁人,殺的就是自己的人,就如同身邊的楊正泰、楊通知一般的親近。
郝仁最開始走上造反的道路,隻是簡單的要穆家寨的兄弟們吃飽飯,不讓兄弟們淪落為宵小竊賊,如此簡單而已。而道路越走越寬,越走越遠,最初跟隨自己的兄弟,他們真的得救了?有多少人,已經長眠於地下了!
稍後,與元末的名將相碰撞,為了不讓自己和手下的將領們,慘死在朱重八的魔爪下,郝仁不停的發展,不停的征戰,目的就是簡單的為救人?為自救嗎?
若是為了救人,而自己一年三百六十日,大多數的時候,都是在不停的殺人,不停的殺人,嫌棄刀子殺人慢,改進大殺器火炮,殺人數量,動輒以萬計算。
而這條血腥的殺路,似乎漫長的沒有盡頭。
今日殺敗了楊通貫(舅哥),明日又要殺察汗帖木兒(舅丈人),之後殺朱重八(連襟),殺天完的李普勝、趙普勝(並肩戰鬥過的戰友),殺龍鳳政權的劉福通(結拜兄弟)、韓林兒(徒兒)、殺方國珍(雇傭關係)、殺張士誠(生意上夥伴)……
這是一條鋪滿鮮血與屍體的道路,目測,其長度能饒地球幾圈了。
倘若郝仁一人犧牲,能換來華夏的和平、昌盛,郝仁此時寧願一刀抹向自己的脖頸。
“武者,止戈也,主公興起義兵,乃是為了平息天下的幹戈,殺人,是為了救更多的人!”廖永安率先進言道。
“主公不虐殺戰俘,此仁者也!”俞通源雖是蒙人,儒學卻是極好,也唱讚歌道。
“佛祖悟道,乃是尋求眾生脫苦之道也,主公興仁政,治下子民安居,雖然手握屠刀,卻是普度眾生之法門也!”姚廣孝道。
“先知摩西……”
郝仁收納各流派的參軍,為的是想博取眾家之長,也為了表現出慶豐軍對各流派,無差別心,一視同仁。
參軍們眾說紛紜,各有道理,也各無道理,郝仁此時正心亂之中,哪能吸取各流派文化內涵的真諦,他隻感覺自己的頭都大了,心中煩躁異常,隻想一個人靜靜。
“主公,清靜自然,乃道家法門!”劉伯溫搖著羽扇道:“主公雖仁,未必人人仁,如今慶豐軍如同逆水行舟,倘若我不進去,一旦他人取得了天下,恐怕我等的妻女,要睡在別人的枕邊,我們的子嗣,為奴為仆,萬劫不複。尤其是我劉伯溫,祖宗十八代都不夠人家殺的,主公,你可聽過‘剝皮實草’?”
劉伯溫說的話,大多數都是郝仁收納劉伯溫時,與劉伯溫說的推心置腹的話,如今被劉伯溫反過來說給他聽,郝仁不由得一個激靈,早已經一身冷汗。
十歲時,有十歲的夢想,二十歲時,有二十歲的夢想,三十歲有三十歲的夢想,為何到老的時候,落的一事無成?就是因為在你三十歲的時候,忘記了二十歲的夢想,四十歲時,忽略了三十歲的夢想。
一生隻有一次,時間短暫精力有限,不可能在不同的夢想道路上,變換著奔跑,那樣,將一事無成,凡人的一生,能成就一件大事,就算是成功了。
劉伯溫說了很多,郝仁隻領會了八個字:‘活在當下,莫忘初心。’
郝仁騰的一下從椅子下站起來,精神近乎亢奮:“傳令三軍,會攻杭州!”
人都困倦的時候,也需要在困惑的時候受到指點和提醒,郝仁也困倦了,在智慧的參軍指引下,郝仁也不用再睡一會,一下子就醒了。(未完待續。)
軍中的參軍、隨軍家屬,都被郝仁的狀態嚇壞了。
“主公這是怎麽了?”
參軍們百思不得其解,沒話找話,都來陪郝仁說話,可是,郝仁都置之不理。
“大哥哥這是怎麽了?”
翠袖兒動聽的昆區,也不能提起郝仁的興致,惹得翠袖兒隻有抹淚的份兒,倒是王夢晨又是給他擦汗,又是送飯,郝仁水米也不肯進,害的王夢晨熱了端上,冷了端下去,往返不知多少次。。
主公不知道發什麽癔症了,還能不能緩過來了!
不過,戰爭還沒有結束,杭州城還沒有攻克,還有很多事情要料理,廖永安雖然臨時被任命為指揮,他也不敢擅作主張,很多事情,都需要郝仁點頭才行。
“是不是讓吳六奇、福童的水軍,攻餘杭,下錢塘江,切斷杭州與江南的聯係!”劉伯溫搖著羽扇,試探著問道。
郝仁並不言語,隻是肯定的點點頭。
“傳元帥令,命吳六奇、福童水軍,撤出戰鬥,率水軍逆流而上,破餘杭,入錢塘江,切斷杭州與南方的聯係!”劉伯溫帶郝仁傳遞軍令,郝仁在一旁,並沒有反對,總算是郝仁下了一道命令。
“主公,大軍已經跟隨潰兵,抵近杭州城,戰報已經統計出來,我軍陣亡五千人,重傷三千千,輕傷一萬二千,斬首五萬級,俘敵六萬!”廖永安謹慎的匯報道。
郝仁依舊沒有言語,隻是肯定的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廖永安與劉伯溫等參軍,目目相覷,不知道郝仁為何突然間沉默不語,到底是衝撞了哪路的妖魔鬼怪,發起哪門子的癔症。
幾個參軍,就在郝仁的中軍帳內,小聲的商量著對策。
俞通源小聲的建議道:“是不是主公此次沒有親自上陣殺敵,心中憋悶,要不,先抓幾個飛山蠻的俘虜過來,讓主公殺人解解悶?”
“哎!”廖永安阻止道:“主公一再重申,不許殺俘虜,他有豈肯自己破了自己的軍令?”
“我看這是楊通貫的殺孽太重,戰場上有多少冤魂,伯溫斷言,主公戰場上邪崇附體所至!”劉伯溫搖著羽扇,信口胡謅。
廖永安在戰場上被郝仁任命為臨時指揮,如今郝仁沒有收迴命令,廖永安就是眾人的主心骨。
廖永安道:“素聞劉先生精通陰陽五行,劉先生何不登壇作法,為主公驅魔,若是主公能夠痊愈,劉先生可是大功一件啊!”
“非也!非也!”劉伯溫連連揮舞羽扇道:“伯溫不過一介布衣,豈有那高深的學問,姚廣孝乃是佛門弟子,法號道衍,定會驅魔之術!”
劉伯溫一腳好球,提給參軍姚廣孝。
“阿彌陀佛!”姚廣孝念著佛號,攆著念珠道:“小僧已經還俗也,莫不如讓‘也裏可溫’(傳教士)馬鐵先生,用西方的法術試上一試!”
姚廣孝也是好‘腳法’,淩空一記抽射,直接將球傳給傳教士馬鐵。
“我切用西方的法術,試一試!”馬鐵十個實誠人,不會傳球,胸前劃著十字,從懷中掏出十字架,念念有詞道:“仁慈的上帝啊,你的仆人馬鐵……”
眼看著一應參軍,儒、道、佛、基督都用上了,最終一致決定,要在郝仁的中軍帳內,玩‘跳大神’的把戲,郝仁再也忍不住了。
“我們所做的一切,究竟是為了什麽?”郝仁終於發聲,拋出自己二十四小時百思不得正解的問題。
郝仁苕溪河一戰,飛山蠻如此驍勇,死戰不退,數萬之人,被慶豐軍一日斬殺,這對郝仁觸動非常大。
楊通貫雖然是飛山蠻,跟郝仁存在著文化上的差異,但是,他也不能算是外人。從妻子那麵論起來,他是郝仁的舅哥,同樣有飛山蠻的楊正泰、楊通知在為郝仁效命,他們的生命,如同慶豐軍一樣的鮮活,血管中的血液,一樣的鮮紅。
郝仁總感覺他殺的數萬人,殺的不是旁人,殺的就是自己的人,就如同身邊的楊正泰、楊通知一般的親近。
郝仁最開始走上造反的道路,隻是簡單的要穆家寨的兄弟們吃飽飯,不讓兄弟們淪落為宵小竊賊,如此簡單而已。而道路越走越寬,越走越遠,最初跟隨自己的兄弟,他們真的得救了?有多少人,已經長眠於地下了!
稍後,與元末的名將相碰撞,為了不讓自己和手下的將領們,慘死在朱重八的魔爪下,郝仁不停的發展,不停的征戰,目的就是簡單的為救人?為自救嗎?
若是為了救人,而自己一年三百六十日,大多數的時候,都是在不停的殺人,不停的殺人,嫌棄刀子殺人慢,改進大殺器火炮,殺人數量,動輒以萬計算。
而這條血腥的殺路,似乎漫長的沒有盡頭。
今日殺敗了楊通貫(舅哥),明日又要殺察汗帖木兒(舅丈人),之後殺朱重八(連襟),殺天完的李普勝、趙普勝(並肩戰鬥過的戰友),殺龍鳳政權的劉福通(結拜兄弟)、韓林兒(徒兒)、殺方國珍(雇傭關係)、殺張士誠(生意上夥伴)……
這是一條鋪滿鮮血與屍體的道路,目測,其長度能饒地球幾圈了。
倘若郝仁一人犧牲,能換來華夏的和平、昌盛,郝仁此時寧願一刀抹向自己的脖頸。
“武者,止戈也,主公興起義兵,乃是為了平息天下的幹戈,殺人,是為了救更多的人!”廖永安率先進言道。
“主公不虐殺戰俘,此仁者也!”俞通源雖是蒙人,儒學卻是極好,也唱讚歌道。
“佛祖悟道,乃是尋求眾生脫苦之道也,主公興仁政,治下子民安居,雖然手握屠刀,卻是普度眾生之法門也!”姚廣孝道。
“先知摩西……”
郝仁收納各流派的參軍,為的是想博取眾家之長,也為了表現出慶豐軍對各流派,無差別心,一視同仁。
參軍們眾說紛紜,各有道理,也各無道理,郝仁此時正心亂之中,哪能吸取各流派文化內涵的真諦,他隻感覺自己的頭都大了,心中煩躁異常,隻想一個人靜靜。
“主公,清靜自然,乃道家法門!”劉伯溫搖著羽扇道:“主公雖仁,未必人人仁,如今慶豐軍如同逆水行舟,倘若我不進去,一旦他人取得了天下,恐怕我等的妻女,要睡在別人的枕邊,我們的子嗣,為奴為仆,萬劫不複。尤其是我劉伯溫,祖宗十八代都不夠人家殺的,主公,你可聽過‘剝皮實草’?”
劉伯溫說的話,大多數都是郝仁收納劉伯溫時,與劉伯溫說的推心置腹的話,如今被劉伯溫反過來說給他聽,郝仁不由得一個激靈,早已經一身冷汗。
十歲時,有十歲的夢想,二十歲時,有二十歲的夢想,三十歲有三十歲的夢想,為何到老的時候,落的一事無成?就是因為在你三十歲的時候,忘記了二十歲的夢想,四十歲時,忽略了三十歲的夢想。
一生隻有一次,時間短暫精力有限,不可能在不同的夢想道路上,變換著奔跑,那樣,將一事無成,凡人的一生,能成就一件大事,就算是成功了。
劉伯溫說了很多,郝仁隻領會了八個字:‘活在當下,莫忘初心。’
郝仁騰的一下從椅子下站起來,精神近乎亢奮:“傳令三軍,會攻杭州!”
人都困倦的時候,也需要在困惑的時候受到指點和提醒,郝仁也困倦了,在智慧的參軍指引下,郝仁也不用再睡一會,一下子就醒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