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5年十二月初五,(至正十五年、龍鳳元年、治平四年),郝仁都帥慶豐軍大部分兵馬,準備從亳州班師迴廬州,龍鳳政權皇帝韓林兒母子,劉福通、盛文鬱等天完在亳州的文武官員,悉數敢到亳州城外,來為對龍鳳政權有再造之恩的郝仁送行。
龍鳳政權的文武官員,再三感激對龍鳳政權再造之恩的郝仁,不少文人引郝仁的離開兒垂淚。
韓林兒想著師父就要離去,心中更是難過,母子二人早在密室中商量過,與專權的劉福通、杜遵道比起來,郝仁是對他們最赤誠的。韓林兒迴味自己憋屈的一生,最快樂的日子,莫過於與郝仁同行的日子,郝仁將他架在脖子上。
他想著當傀儡的日子沒有止境,不由他淚水連連!他想去廬州依附郝仁,種地也罷,讀書也罷,他是徹底當夠了這個傀儡皇帝了,他不想參與朝廷和義軍的任何紛爭,隻想當一個普普通通的平常人,可是,一旦登上造反這條沒有歸路的大船,他就再也沒有下來的機會了!
龍鳳政權滿朝的文武,不肯放他去,郝仁此時也不想收納他。
龍鳳政權的皇帝,對外號稱是宋徽宗的九世孫,又有明教教主的名號,乃是龍鳳政權號令天下群雄的一麵大纛(音同道),劉福通等一應文武,視他為寶,一心要籠絡在身邊,郝仁則視他為燙手的山芋,放在手邊,束縛自己的手腳。
“師父,恐怕我不能再活著再見到師父了!”韓林兒垂淚悲傷的說。
“徒兒勿憂,答失八都魯的大軍已經被我與劉丞相擊潰,目前亳州外圍無大敵,而且李武、崔德兩位將軍,也率領大軍來亳州匯合,劉大帥的兵威複振,何況,我又留下許多兵馬在亳州附近,徒兒盡管安心做皇帝,就算是有危難,為師也不會坐視不管!”
郝仁也不知道自己這次南下,下次韓林兒在遇見危難的時候,自己還能不能來得及迴來救援,也不知道哪個時候還有沒有救的必要,卻是拿好話安慰這個孩子。
“遙祝師父旗開得勝,早日再來與徒兒相會,林兒如盼甘霖!”韓林兒唾棄著無奈道。
郝仁確實也覺得韓林兒是一顆可憐的孩子,可是,郝仁自己手下有那麽多的將領,還等著跟郝仁吃飯呢,郝仁必須放棄心中的善念,一切,從慶豐軍的整體利益考慮。
劉福通對郝仁的離去,心中頗感欣慰,至少,郝仁沒有想留下來,像杜遵道一樣的和他爭奪龍鳳政權的核心權利,也不會幹擾他北伐的大計,而且又得到郝仁的大量援助,自然滿心歡喜的相送。
郝仁此時與劉福通依舊訂下了君子協定,郝仁向南,劉福通向北,遇見危難,互相支援!他也知道,這個口頭協議,隻是心裏的安慰,誰也約束不了誰。
郝仁與龍鳳政權文武一陣寒暄,都帥兵馬,啟程南行,楊正泰、郭天敘分別從蔡州、宿州趕來,一直送了三十裏,郝仁自然少不了向二位將領一再強調,慶豐軍的核心利益是保護住蒙城以南的土地,其他的攻城略地,進退問題,就由他們與總管吳六玖商議了!
飛山蠻與濠州軍,算是慶豐軍的附屬軍了,郝仁沒有將他們統一改編,而是留著他們自由發展,又一定的自主權,給他們留下足夠的空間,這兩軍,雖然保持著自己的獨立建製,一切都聽從郝仁的號令!
留此二軍,策應慶豐軍北麵的地盤,隻要不觸及郝仁的核心利益,郝仁也沒有理由兼並他們,引起各路諸侯的忌憚。
郝仁路過壽州,再次對壽州進行了人事任免。
宋克已經由文官調任北方軍的副總管,太守職位空缺,自然要有新太守任命。
郝仁經過與餘闕商議,任命餘闕為壽州太守,總督原先壽州的民政,以及此次北進所攻占的並不穩固的土地,悉數劃入壽州管轄。
此時的壽州,雖然沒有大敵人,但是,天完政權的勢力,已經擴散到壽州西麵的邊界,而且與劉福通之間的地方,必然也要有人治理,劃清界限,以免引起摩擦。
餘闕雖然經過一年的育種生涯的磨礪,早已經看清郝仁統治下,百姓生活的巨大變化,他一心歸順了慶豐軍,可是,若是用他打蒙元,讓他出賣蒙元,餘闕還是不能違背自己的原則,出賣舊主元惠帝,但是,用他防備天完、龍鳳兩路義軍,餘闕十二分願意。
他痛恨除了慶豐軍以外的所有義軍,他尤其痛恨天完軍隊!
餘闕出鎮安慶時,曾與天完軍鏖戰數年之久,死了自己不少的親戚部將,治下不少地方遭遇兵禍,百姓流離失所,他已經與天完政權結了死梁子。
在他看來,沒有義軍,朝廷不會遭遇連年的兵禍,若是和平數年,‘脫脫更化’(脫脫拜相時,推行的一係列緩和********的新政)能夠得以很好的執行,大元絕對能夠中興,甚至能達到大漢時的文景盛世。
忠臣,總是對自己的舊主,報有美好的願景,餘闕也不能免俗。
餘闕肯出來做官,這對郝仁絕對是一件大好事,雖然他已經將餘闕雪藏一年,餘闕也從公眾的視線中,足足消失了一年,但是,餘闕官聲和威名,在淮南乃至華夏,還是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餘闕出山,不但能吸納大量仰慕餘闕文人,而且,對蒙元朝廷對淮南的統治,也是巨大的打擊!
堂堂朝廷的二品大員餘闕,都出任慶豐軍的官職,那些在地方的朝廷三品以下的小蝦米,自然都要合計了!
餘闕管民不管軍,無非就是發揮他最擅長的治理手段,招徠流民,繼續擴大墾荒麵積,增加糧食產量,以太守的身份,兼管作物培育改良,順便督促一下治下,已經過了一年免稅區的賦稅罷!
以餘闕十足的工作經驗,隻要他稍微用心,都會比其他地方上的任何一個鎮守大員做的好,餘闕出鎮一方,郝仁都感覺有點大材小用了!
不過,按照慶豐軍的用人標準,餘闕絕對算是火箭提拔了!
餘闕出鎮壽州,再次有了父母官的權利,自然不肯安分守己,依靠自己的威名,兵不血刃,為郝仁招降周邊的大部分城池,間接的導致天完政權與慶豐軍開戰,這些都是後話,先按下不表!
壽州的將作坊,是郝仁與焦玉一手建造起來的,為慶豐軍提供源源不斷的武器,郝仁此時無戰事,路過壽州,必然要拜訪這個元帥府直轄的機構!
郝仁的到來,如同給工匠們打了一針強心劑!
在元末,工匠地位低下,約等於編戶奴隸,是郝仁解放了他們,讓他們拿著讓百姓羨慕的高額薪酬,工匠們走在大街上,都自豪的拍著胸脯‘我是慶豐軍的工匠’,工匠們深深以自己的身份為榮。
郝仁曾經與這些匠戶們,一塊製造水車,一塊打鐵,如今官已經做到紅巾軍天下兵馬副元帥,還是那樣的平易近人,與眾工匠們有說有笑,沒有絲毫的架子。
“十夫長根據古籍記載,複製了號稱是諸葛連弩的弩箭,請主公上眼看看!”將作坊總管焦玉拿出一個大號手弩,對郝仁進獻道。
郝仁心道‘火器是必然的發展趨勢,我讓你造槍,你居然又拿冷兵器來忽悠我!’
他卻不能怠慢工匠們創造發明的熱情:“工匠們辛苦了,那就看看吧!”(未完待續。)
龍鳳政權的文武官員,再三感激對龍鳳政權再造之恩的郝仁,不少文人引郝仁的離開兒垂淚。
韓林兒想著師父就要離去,心中更是難過,母子二人早在密室中商量過,與專權的劉福通、杜遵道比起來,郝仁是對他們最赤誠的。韓林兒迴味自己憋屈的一生,最快樂的日子,莫過於與郝仁同行的日子,郝仁將他架在脖子上。
他想著當傀儡的日子沒有止境,不由他淚水連連!他想去廬州依附郝仁,種地也罷,讀書也罷,他是徹底當夠了這個傀儡皇帝了,他不想參與朝廷和義軍的任何紛爭,隻想當一個普普通通的平常人,可是,一旦登上造反這條沒有歸路的大船,他就再也沒有下來的機會了!
龍鳳政權滿朝的文武,不肯放他去,郝仁此時也不想收納他。
龍鳳政權的皇帝,對外號稱是宋徽宗的九世孫,又有明教教主的名號,乃是龍鳳政權號令天下群雄的一麵大纛(音同道),劉福通等一應文武,視他為寶,一心要籠絡在身邊,郝仁則視他為燙手的山芋,放在手邊,束縛自己的手腳。
“師父,恐怕我不能再活著再見到師父了!”韓林兒垂淚悲傷的說。
“徒兒勿憂,答失八都魯的大軍已經被我與劉丞相擊潰,目前亳州外圍無大敵,而且李武、崔德兩位將軍,也率領大軍來亳州匯合,劉大帥的兵威複振,何況,我又留下許多兵馬在亳州附近,徒兒盡管安心做皇帝,就算是有危難,為師也不會坐視不管!”
郝仁也不知道自己這次南下,下次韓林兒在遇見危難的時候,自己還能不能來得及迴來救援,也不知道哪個時候還有沒有救的必要,卻是拿好話安慰這個孩子。
“遙祝師父旗開得勝,早日再來與徒兒相會,林兒如盼甘霖!”韓林兒唾棄著無奈道。
郝仁確實也覺得韓林兒是一顆可憐的孩子,可是,郝仁自己手下有那麽多的將領,還等著跟郝仁吃飯呢,郝仁必須放棄心中的善念,一切,從慶豐軍的整體利益考慮。
劉福通對郝仁的離去,心中頗感欣慰,至少,郝仁沒有想留下來,像杜遵道一樣的和他爭奪龍鳳政權的核心權利,也不會幹擾他北伐的大計,而且又得到郝仁的大量援助,自然滿心歡喜的相送。
郝仁此時與劉福通依舊訂下了君子協定,郝仁向南,劉福通向北,遇見危難,互相支援!他也知道,這個口頭協議,隻是心裏的安慰,誰也約束不了誰。
郝仁與龍鳳政權文武一陣寒暄,都帥兵馬,啟程南行,楊正泰、郭天敘分別從蔡州、宿州趕來,一直送了三十裏,郝仁自然少不了向二位將領一再強調,慶豐軍的核心利益是保護住蒙城以南的土地,其他的攻城略地,進退問題,就由他們與總管吳六玖商議了!
飛山蠻與濠州軍,算是慶豐軍的附屬軍了,郝仁沒有將他們統一改編,而是留著他們自由發展,又一定的自主權,給他們留下足夠的空間,這兩軍,雖然保持著自己的獨立建製,一切都聽從郝仁的號令!
留此二軍,策應慶豐軍北麵的地盤,隻要不觸及郝仁的核心利益,郝仁也沒有理由兼並他們,引起各路諸侯的忌憚。
郝仁路過壽州,再次對壽州進行了人事任免。
宋克已經由文官調任北方軍的副總管,太守職位空缺,自然要有新太守任命。
郝仁經過與餘闕商議,任命餘闕為壽州太守,總督原先壽州的民政,以及此次北進所攻占的並不穩固的土地,悉數劃入壽州管轄。
此時的壽州,雖然沒有大敵人,但是,天完政權的勢力,已經擴散到壽州西麵的邊界,而且與劉福通之間的地方,必然也要有人治理,劃清界限,以免引起摩擦。
餘闕雖然經過一年的育種生涯的磨礪,早已經看清郝仁統治下,百姓生活的巨大變化,他一心歸順了慶豐軍,可是,若是用他打蒙元,讓他出賣蒙元,餘闕還是不能違背自己的原則,出賣舊主元惠帝,但是,用他防備天完、龍鳳兩路義軍,餘闕十二分願意。
他痛恨除了慶豐軍以外的所有義軍,他尤其痛恨天完軍隊!
餘闕出鎮安慶時,曾與天完軍鏖戰數年之久,死了自己不少的親戚部將,治下不少地方遭遇兵禍,百姓流離失所,他已經與天完政權結了死梁子。
在他看來,沒有義軍,朝廷不會遭遇連年的兵禍,若是和平數年,‘脫脫更化’(脫脫拜相時,推行的一係列緩和********的新政)能夠得以很好的執行,大元絕對能夠中興,甚至能達到大漢時的文景盛世。
忠臣,總是對自己的舊主,報有美好的願景,餘闕也不能免俗。
餘闕肯出來做官,這對郝仁絕對是一件大好事,雖然他已經將餘闕雪藏一年,餘闕也從公眾的視線中,足足消失了一年,但是,餘闕官聲和威名,在淮南乃至華夏,還是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餘闕出山,不但能吸納大量仰慕餘闕文人,而且,對蒙元朝廷對淮南的統治,也是巨大的打擊!
堂堂朝廷的二品大員餘闕,都出任慶豐軍的官職,那些在地方的朝廷三品以下的小蝦米,自然都要合計了!
餘闕管民不管軍,無非就是發揮他最擅長的治理手段,招徠流民,繼續擴大墾荒麵積,增加糧食產量,以太守的身份,兼管作物培育改良,順便督促一下治下,已經過了一年免稅區的賦稅罷!
以餘闕十足的工作經驗,隻要他稍微用心,都會比其他地方上的任何一個鎮守大員做的好,餘闕出鎮一方,郝仁都感覺有點大材小用了!
不過,按照慶豐軍的用人標準,餘闕絕對算是火箭提拔了!
餘闕出鎮壽州,再次有了父母官的權利,自然不肯安分守己,依靠自己的威名,兵不血刃,為郝仁招降周邊的大部分城池,間接的導致天完政權與慶豐軍開戰,這些都是後話,先按下不表!
壽州的將作坊,是郝仁與焦玉一手建造起來的,為慶豐軍提供源源不斷的武器,郝仁此時無戰事,路過壽州,必然要拜訪這個元帥府直轄的機構!
郝仁的到來,如同給工匠們打了一針強心劑!
在元末,工匠地位低下,約等於編戶奴隸,是郝仁解放了他們,讓他們拿著讓百姓羨慕的高額薪酬,工匠們走在大街上,都自豪的拍著胸脯‘我是慶豐軍的工匠’,工匠們深深以自己的身份為榮。
郝仁曾經與這些匠戶們,一塊製造水車,一塊打鐵,如今官已經做到紅巾軍天下兵馬副元帥,還是那樣的平易近人,與眾工匠們有說有笑,沒有絲毫的架子。
“十夫長根據古籍記載,複製了號稱是諸葛連弩的弩箭,請主公上眼看看!”將作坊總管焦玉拿出一個大號手弩,對郝仁進獻道。
郝仁心道‘火器是必然的發展趨勢,我讓你造槍,你居然又拿冷兵器來忽悠我!’
他卻不能怠慢工匠們創造發明的熱情:“工匠們辛苦了,那就看看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