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普勝見郝十三慷慨的答應收納他,又慷慨的答應有朝一日有徐壽輝的下落,可以帶領軍隊離開,心中大喜,見郝十三心中不是很暢快,為了調節喝酒的氣氛,笑道:


    “軍中無以助酒興,俞通源有一副好嗓子,最擅長歌唱,請俞通源高歌一曲,以助酒興!”


    俞通源純正的草原血統,平素喝酒必有歌唱,雖然他出生於漢地,根植於血液中的音樂基因不會改變,俞通源端著酒碗,就地上唱了一首正宗地道的蒙古長調。


    那歌聲,音調高亢,音域寬廣,曲調優美流暢,旋律起伏較大,節奏自由而悠長,音域寬廣而嘹亮,字少而變音多,給人一種天籟之音的感覺。


    那是一首遊牧民族耳熟能詳的曲子,俞通源剛一起頭,俞家父子紛紛隨聲附和,各個嗓音渾厚,給這首《聖祖成吉思汗》又平添了更多美感。


    最後,一個音節,戛然而止,真真是:餘音嫋嫋,不絕於耳,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俞家父子也是被自己的歌聲感染,垂淚欲滴。


    “好!”郝十三拍手喝彩!


    俞家父子被自己的歌聲感染了,陷入沉默,沒有迴應郝十三。


    李普勝、廖永安、廖永忠、施耐庵,根本聽不懂歌詞,也聽不習慣這種音樂,都用一種異樣的眼神看著郝十三,當郝十三不懂裝懂,附庸文雅。


    “有什麽好的?一個字也聽不懂!”廖永忠是武人,心直口快的說。


    廖永安勸道:“不得無禮!都督說好,肯定有好的地方!”


    “好!好一首蒙古長調,好一首《聖祖成吉思汗》!”郝十三繼續拍手,讚歎道。


    若是俞通源唱一首別的歌曲,郝十三能聽出來是長調,卻聽不出來歌名,唯獨這首,是某地方電視台台標出來時候的背景音樂,而且電視畫麵上還配以金戈鐵馬的形象,那歌聲和畫麵烘托出的氣氛,比現在還感染人。


    前世的郝十三為了找這首曲子,在網上找了許久才找到,他聽不懂,也不知道歌詞是什麽意思,不過,聽起來非常動聽,所以他就記住了這個旋律,沒事自己還哼兩嗓子,弄得雞飛狗跳。


    俞延玉六十多歲,想不到一個醃臢的南人,居然了解他們的歌唱,難道遇見知音了?他驚歎之餘道:“想不到都督也懂我家長調?那請都督來一曲!”


    這個還真難不倒郝十三!


    “我這還真有一首曲子,卻是漢文的,和你們的長調唱法很相似,十三不才,請各位賜教!”說罷,郝十三唱出自己喜歡的一首額爾古納樂隊的《鴻雁》,可惜他不懂北方民族語言,隻能唱漢語版本的。


    鴻雁天空上對對排成行


    江水長,秋草黃


    草原上琴聲憂傷


    鴻雁向南方飛過蘆葦蕩


    天蒼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鄉


    天蒼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鄉


    鴻雁北歸還帶上我的思念


    歌聲遠,琴聲長


    草原上春意曖


    鴻雁向蒼天天空有多遙遠


    酒喝幹再斟滿


    今夜不醉不還


    酒喝幹再斟滿


    今夜不醉不還~!


    這首《鴻雁》,原聲悠長淒婉,非常動聽,可是郝十三五音中少四音,還原不了名家的歌聲,很多地方都唱得跑了調,高音的地方也破了,卻讓俞家父子,淚流不止。


    “我家都督歌唱的不好,老生給賠罪了!”在施耐庵看來,郝十三這歌何止是唱的不好,簡直是唱的太不好了,把人家都給唱哭了,能好嗎?


    他趕緊起身端著酒碗給眾人賠話。


    施耐庵是酒池肉林中走出來的老江湖,如今都督冷場,確實需要他出來救場。


    “‘天蒼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鄉’‘鴻雁北歸還,帶上我的思念’”俞延玉老淚縱橫,反複默念著這兩句歌詞,他的心中淒苦,無人知曉。


    俞延玉,父親乃是蒙元王公,他自己也是水軍萬戶,因為元順帝大興燕帖木兒之獄,落水鳳凰不如雞,全家亡命江湖,先在安豐避居三年,後又逃到巢湖,入湖為匪。


    他出生在草原,還記得昭烏達(赤峰)草原湖泊、天空、羊群、蘆葦蕩,正是巢湖的蘆葦蕩,很有故鄉的感覺,他思念的草原,思念家鄉,可是,朝廷正在緝捕他,他有家難歸。


    這首歌歪打正著,正好唱到俞延玉老先生的心裏的痛處。


    流浪在外的人,誰不思念自己的家鄉?有家難迴的滋味,才最是痛楚。


    “拿大碗來!”俞延玉再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情愫,念著郝十三最後的兩句歌詞,拍著郝十三的肩膀道:“‘酒喝幹,再斟滿,今夜不醉不歸’,好!郝都督今天務必留下,不醉倒不算朋友!”


    郝十三真想給自己一個大耳光!


    ‘嘴欠,唱什麽歌呢?魯班門前弄大斧,惹禍了吧?遇到茬子了吧!’


    但郝十三畢竟是郝十三,草原人的酒量讓他打怵,可是害怕不是他性格。


    俞延玉怎麽說也六十多歲了,須知道,拳怕少壯,喝酒也怕少壯:“好!老先生痛快,拿大碗來!”郝十三爽快的答應了。


    未己,桌上的小酒碗全部換成大海碗,俞延玉率先端起大碗,一飲而盡,大唿“痛快”,把空的碗底亮給眾人看,郝十三也不能怠慢,緊跟著俞延玉,一飲而盡,俞家子侄見自家尊長拿出待客的最高禮遇,更不敢怠慢,紛紛一飲而盡。


    施耐庵自從上次醉酒差點丟了廬州,喝酒拿捏有分寸,如今跟都督‘出差陪客戶’,眼看著這一海碗的酒下去就要醉人的,他不敢喝,想保持清醒給都督善後,隻是拿眼神看著郝十三,郝十三衝他一仰頭,示意他和酒無妨,施耐庵大喜,‘可以放開喝了’,一飲而盡。


    廖永安畢竟是文人,眼看著一碗酒能放翻自己,趕緊起身離席:“諸位慢喝,我負責今夜巡營。”


    想跑?沒那麽容易!


    “在這巢湖水島上,誰上的來?喝吧!”俞延玉也沒有年老尊長的模樣了,端起酒碗就給廖永安灌了進去。


    李普勝和廖永忠知道躲不過去了,硬著頭皮,幹了進去。


    “都督好歌聲,請再來一曲吧!”俞延玉又道。


    郝十三一大碗酒下肚,已經有了七分醉意,也顧不得自己跑掉不跑調了,以前喝酒後,也常和朋友去ktv唱歌,索性就放開了吧。


    “狼煙起江山北望,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心似黃河水岸茫茫,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堂堂中/華要讓四方——來賀。”


    這會沒有應時應景,郝十三隨心所欲,唱的是最喜歡也是最常唱的歌曲,堪稱壓箱底的ktvk歌的金牌曲目,卻是屠洪剛老師的《精忠報國》,既豪邁又激昂,讓人心潮澎湃。


    廖永安畢竟是文人,歌詞詩意濃濃,激昂奔放,大叫一聲“好,好一個‘四方來賀’”,手掌隻拍了一下,‘撲通’一聲醉倒在地,人事不省。


    “好,再來一碗!”俞延玉大聲道。


    “來幹!”


    三大海碗下肚,俞家子侄並廖永忠、李扒頭,不是倒地,就是出溜到桌下,隻有郝十三和俞延玉二人,扶著桌子,裏倒歪斜,卻誰都不肯倒下。


    “痛快!也不需……別人,明日,我就帶子侄……幫你拿下那個巢縣,打他那個什麽和什麽!”俞延玉豪氣頓生,含糊不清的還沒說完,一頭紮在桌子上。


    畢竟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若是再年輕個十歲八歲,酒量可能更大。


    郝十三看所有人都醉倒,自己心裏的繃著的那根弦也斷了,‘撲通’一聲坐在地上,口齒不清的喃喃自語道:“都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我看呐,我喝酒,就能,喝出來個千軍萬馬,千軍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慶豐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郝十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郝十三並收藏慶豐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