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節
惑國毒妃(九傾天凰) 作者:青青的悠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白果然是熟門熟路。”百裏初涼薄的聲音在她頭頂響起,他似乎一點都不緊張,頗有些閑逸的樣子。
秋葉白無奈,輕捶了下他胸口:“還吃醋麽,嫌事兒不夠多麽?”
不是這位殿下多事兒,他們此刻隻怕早已迴府洗洗睡了,何至於躲在這舞台底下!
百裏初聽著懷裏的人兒有些惱了,輕笑了一聲,見她不自覺地抿著唇,睫毛輕閃,心中不自覺意動,便低頭用薄唇在她額上印了印:“那又如何,小白和我在一起,今夜這一折波瀾,也算趣事。”
秋葉白感覺額上微涼潮濕的觸感,隻覺得那柔軟的潮意似一路蔓至心底,讓她心底也似生出如水池裏柔軟的青荇來,那點惱意也化做了虛無。
她頓了頓,慢慢地靠近他懷裏,聞著他身上淡淡的香氣,應了聲:“嗯。”
是,和中意之人在一塊,仿佛一切都是趣事,萬般不悅,見他一笑,軟語輕言幾句,便也做了繞指柔。
見懷裏的小豹子化成了乖巧的貓兒,百裏初心中乍起一種陌生的情緒,柔軟而輕悠,不自覺地伸手慢慢地順著她柔軟的發絲。
涼風掠過,懷中的人兒經不住打了個小噴嚏,他借著燈光發現她披風內一抹嫣紅,才想起她應當是換了衣衫的,便忽然伸鬆開了她,然後取下自己的貂皮大氅將她一裹,再將她攬迴懷裏。
他見秋葉白睜著明眸不明所以地看著他,便淡淡地道:“這裏沒有地龍和炭爐,我身上涼,你靠著隻會更涼。”
她心中一暖,隻覺得唇角不自覺地上翹,伸手環住他的修腰肢,臉兒貼在他胸前,聽著他比尋常人都要緩慢不少的心跳,輕喃:“阿初……。”
於是冰冷無情者的溫柔,愈讓人易醉。
“嗯。”他低低地應了一句,把下巴擱在她的頭頂,換著她手臂微微緊了點。
她看著那一盞盞的七彩燈籠掛在房簷下隨著冰冷的風飄飄蕩,蕩漾開一地一池迷離光影,亦掩了他們依偎的一雙璧影,將那些喧囂遠遠地隔開,她心中不禁有些恍惚。
若能一世相依,不離不遠,所謂歲月靜好,不過如此。
……
也不知過了多久,她幾乎都快在他臂彎之中睡著,不遠處的池水上卻忽然發出一聲‘噗通’之聲。
秋葉白立刻敏銳的睜開眸子,警惕地看向池麵。
“無事,隻是樓上的客人嬉鬧時扔下的杯子。”百裏初幽涼低柔的聲音在她頭上響起。
秋葉白點點頭,不知為什麽,她覺得百裏初似乎一點都不擔憂他們的處境,不溫不火的樣子,讓她有些猜不透。
她沉吟道:“咱們這麽久不出去,一白、雙白和寧秋、寧冬他們隻怕會等急了。”
她沉吟了一會,打算從他懷裏退了出來:“我還是先去上麵看看情形。”
她感覺百裏初似沒有鬆手的意思,便抬頭看著他,柔了聲音道:“我熟悉空雲閣些,一會兒就迴來,這點不被發現的能耐都沒有,還做什麽司禮監的提督?”
百裏初看著她片刻,到底還是鬆了手:“小心些。”
她笑了笑,點點頭,隨後便退下大衣,戴上麵具,輕巧地轉出了舞台底下。
歌舞聲依舊沒有停歇,而原先那些騷動卻似乎少了不少,她悄悄地上去之後,正打算繞到香舞閣去,卻不想忽然見香舞閣前站著一道熟悉修長的人影,他一身玄色衣袍,正若有所思地看著香舞閣,不是八皇子百裏淩風又是誰!
她在樹叢裏潛伏了一會,見百裏淩風沒有要離開的意思,而且他的侍衛時不時地過來與他低聲說著些什麽,她隻得無奈放棄了從這條路出去的打算,便折迴頭去,打算另尋它路。
隻是她才下了台階,繞過七七八八的雜物,便看見百裏初正站在各色七彩的燈籠下,靜靜抬頭地看著那些燈籠,眼神有些悠遠,各色燈籠在風中搖晃著,橘色的燈光在他俊美無雙的臉上烙下柔和的光暈,柔了他臉上的冰冷與莫測,讓他的神情看起來有一種異樣的溫柔,精致的唇角似也彎起淺淺的弧度。
他似覺得那些燈籠下綴著的穗子和搖晃著發出清脆響聲的鈴鐺有趣,便伸手去輕觸那些穗子和鈴鐺。
那種溫柔和笑容,令他仰頭輕觸鈴鐺的模樣看起來像一幅雋美亙永的畫,讓她移不開眼,亦下意識地站住了腳步,不想去驚擾那樣美麗的畫麵。
她從來沒有看見過這樣的近乎可以用溫暖一詞來形容的百裏初,也讓她恍惚之中幾乎以為自己看見了站在燈下的人是元澤。
遠遠地有歌女柔軟的歌聲隔了水,伴著琵琶聲輕輕地飄蕩而來。
“漸新痕懸柳,淡彩穿花,依約破初暝。便有團圓意,深深拜,相逢誰在香徑……。”
百裏初雖然半側著身子,卻仿佛知道是她站在拐彎處,他看著那飄蕩的燈籠,忽然輕聲道:“宮中曾有老人道,當年宮中一名江南秀女初入宮中,中秋月下,一曲《眉嫵》折腰舞,柔若無骨,豔驚四座。”
“……從此她深鐫帝王心,更製得一手精美好燈,可飛天不墮,年年月月為君王製新燈,向上天祈願年風調雨順,帝心永駐,又為腹中孩兒製新燈,祈孩兒平安,一家和樂。”
秋葉白靜靜地站在不遠處,看著那燈火搖晃,他眉宇間神色似有些迷離,心中微疼。
她知道那秀女是誰。
初時她視他為平生大敵,自然想盡了法子去查各種宮闈秘聞,隻想能拿著他的弱點把柄,其中秘聞裏便有提到宸妃性情柔順,是江南絕代美人,多才多藝,其中一曲折腰《眉嫵》和能飛天不墮的祈福燈是她和皇帝定情結緣之起,宸妃寵冠六宮,從此這一曲《眉嫵》也流傳到了民間,為女子傳唱。
隻是如今數十年後,樓台之上歌女仍在歌《眉嫵》,輕歌曼舞,但是當年絕代佳人卻早已黃土白骨,而她所做的那些祈福燈,早已不知散落在哪裏,被一代代新佳人手中華美新燈所取代。
這是阿初第一次跟她提起他的娘親。
她原以為他憎惡女人與太後、宸妃有關,所以從來不提自己的娘親,但是如今看著他迷離幽遠的眸光,便知他心中永遠有一處空缺給那個從來沒有見過的母親,哪怕他和阿澤都從來沒有感受過母親溫柔的手指和溫暖的目光。
她眸光微閃,沉默了一會,隨後輕歎了一聲,抬手輕扯,直接解開了自己身上的披風,隨後慢慢地朝燈下之人走了過去。
百裏初似有所感一般,轉頭看向她,卻見她戴著麵具,一身暗紅色貼身的輕薄異國舞衣款步而來,紅衣裹著她酥胸半露,雪白的纖腰楚楚,露出一點香臍小窩,燈光之下,明麗不可方物而神秘,似來自異國的妖嬈神女,勾魂攝魄。
他不禁一怔,隨後眸光慢慢地深了下去,靜靜地看著她。
秋葉白走到他不遠處,忽然停住,足尖一踏,隨著台上渺渺歌一躍而起。
“千古盈虧休問,歎慢磨玉斧,難補金鏡……。”
她躍在空中,攬住一盞小燈,身軀輕軟若無骨,但是忽然手腕一折,便是一把寒光四射的袖底短劍出鞘,在空中呈破劍勢,若輕鴻飛橫,寒光如晦,掀起厲風陣陣。
“太液池猶在,淒涼處、何人重賦清景……。”
她看著他,忽然軟腰一曲,手腕一轉,手中短劍翻折出無數光影,一記雁落平沙,似雛雁展翼落於江麵,又似蛟龍落海,煙波四起。
“故山夜永,試待他,窺戶端正,看雲外山河,還老桂花舊影……。”
秋葉白無奈,輕捶了下他胸口:“還吃醋麽,嫌事兒不夠多麽?”
不是這位殿下多事兒,他們此刻隻怕早已迴府洗洗睡了,何至於躲在這舞台底下!
百裏初聽著懷裏的人兒有些惱了,輕笑了一聲,見她不自覺地抿著唇,睫毛輕閃,心中不自覺意動,便低頭用薄唇在她額上印了印:“那又如何,小白和我在一起,今夜這一折波瀾,也算趣事。”
秋葉白感覺額上微涼潮濕的觸感,隻覺得那柔軟的潮意似一路蔓至心底,讓她心底也似生出如水池裏柔軟的青荇來,那點惱意也化做了虛無。
她頓了頓,慢慢地靠近他懷裏,聞著他身上淡淡的香氣,應了聲:“嗯。”
是,和中意之人在一塊,仿佛一切都是趣事,萬般不悅,見他一笑,軟語輕言幾句,便也做了繞指柔。
見懷裏的小豹子化成了乖巧的貓兒,百裏初心中乍起一種陌生的情緒,柔軟而輕悠,不自覺地伸手慢慢地順著她柔軟的發絲。
涼風掠過,懷中的人兒經不住打了個小噴嚏,他借著燈光發現她披風內一抹嫣紅,才想起她應當是換了衣衫的,便忽然伸鬆開了她,然後取下自己的貂皮大氅將她一裹,再將她攬迴懷裏。
他見秋葉白睜著明眸不明所以地看著他,便淡淡地道:“這裏沒有地龍和炭爐,我身上涼,你靠著隻會更涼。”
她心中一暖,隻覺得唇角不自覺地上翹,伸手環住他的修腰肢,臉兒貼在他胸前,聽著他比尋常人都要緩慢不少的心跳,輕喃:“阿初……。”
於是冰冷無情者的溫柔,愈讓人易醉。
“嗯。”他低低地應了一句,把下巴擱在她的頭頂,換著她手臂微微緊了點。
她看著那一盞盞的七彩燈籠掛在房簷下隨著冰冷的風飄飄蕩,蕩漾開一地一池迷離光影,亦掩了他們依偎的一雙璧影,將那些喧囂遠遠地隔開,她心中不禁有些恍惚。
若能一世相依,不離不遠,所謂歲月靜好,不過如此。
……
也不知過了多久,她幾乎都快在他臂彎之中睡著,不遠處的池水上卻忽然發出一聲‘噗通’之聲。
秋葉白立刻敏銳的睜開眸子,警惕地看向池麵。
“無事,隻是樓上的客人嬉鬧時扔下的杯子。”百裏初幽涼低柔的聲音在她頭上響起。
秋葉白點點頭,不知為什麽,她覺得百裏初似乎一點都不擔憂他們的處境,不溫不火的樣子,讓她有些猜不透。
她沉吟道:“咱們這麽久不出去,一白、雙白和寧秋、寧冬他們隻怕會等急了。”
她沉吟了一會,打算從他懷裏退了出來:“我還是先去上麵看看情形。”
她感覺百裏初似沒有鬆手的意思,便抬頭看著他,柔了聲音道:“我熟悉空雲閣些,一會兒就迴來,這點不被發現的能耐都沒有,還做什麽司禮監的提督?”
百裏初看著她片刻,到底還是鬆了手:“小心些。”
她笑了笑,點點頭,隨後便退下大衣,戴上麵具,輕巧地轉出了舞台底下。
歌舞聲依舊沒有停歇,而原先那些騷動卻似乎少了不少,她悄悄地上去之後,正打算繞到香舞閣去,卻不想忽然見香舞閣前站著一道熟悉修長的人影,他一身玄色衣袍,正若有所思地看著香舞閣,不是八皇子百裏淩風又是誰!
她在樹叢裏潛伏了一會,見百裏淩風沒有要離開的意思,而且他的侍衛時不時地過來與他低聲說著些什麽,她隻得無奈放棄了從這條路出去的打算,便折迴頭去,打算另尋它路。
隻是她才下了台階,繞過七七八八的雜物,便看見百裏初正站在各色七彩的燈籠下,靜靜抬頭地看著那些燈籠,眼神有些悠遠,各色燈籠在風中搖晃著,橘色的燈光在他俊美無雙的臉上烙下柔和的光暈,柔了他臉上的冰冷與莫測,讓他的神情看起來有一種異樣的溫柔,精致的唇角似也彎起淺淺的弧度。
他似覺得那些燈籠下綴著的穗子和搖晃著發出清脆響聲的鈴鐺有趣,便伸手去輕觸那些穗子和鈴鐺。
那種溫柔和笑容,令他仰頭輕觸鈴鐺的模樣看起來像一幅雋美亙永的畫,讓她移不開眼,亦下意識地站住了腳步,不想去驚擾那樣美麗的畫麵。
她從來沒有看見過這樣的近乎可以用溫暖一詞來形容的百裏初,也讓她恍惚之中幾乎以為自己看見了站在燈下的人是元澤。
遠遠地有歌女柔軟的歌聲隔了水,伴著琵琶聲輕輕地飄蕩而來。
“漸新痕懸柳,淡彩穿花,依約破初暝。便有團圓意,深深拜,相逢誰在香徑……。”
百裏初雖然半側著身子,卻仿佛知道是她站在拐彎處,他看著那飄蕩的燈籠,忽然輕聲道:“宮中曾有老人道,當年宮中一名江南秀女初入宮中,中秋月下,一曲《眉嫵》折腰舞,柔若無骨,豔驚四座。”
“……從此她深鐫帝王心,更製得一手精美好燈,可飛天不墮,年年月月為君王製新燈,向上天祈願年風調雨順,帝心永駐,又為腹中孩兒製新燈,祈孩兒平安,一家和樂。”
秋葉白靜靜地站在不遠處,看著那燈火搖晃,他眉宇間神色似有些迷離,心中微疼。
她知道那秀女是誰。
初時她視他為平生大敵,自然想盡了法子去查各種宮闈秘聞,隻想能拿著他的弱點把柄,其中秘聞裏便有提到宸妃性情柔順,是江南絕代美人,多才多藝,其中一曲折腰《眉嫵》和能飛天不墮的祈福燈是她和皇帝定情結緣之起,宸妃寵冠六宮,從此這一曲《眉嫵》也流傳到了民間,為女子傳唱。
隻是如今數十年後,樓台之上歌女仍在歌《眉嫵》,輕歌曼舞,但是當年絕代佳人卻早已黃土白骨,而她所做的那些祈福燈,早已不知散落在哪裏,被一代代新佳人手中華美新燈所取代。
這是阿初第一次跟她提起他的娘親。
她原以為他憎惡女人與太後、宸妃有關,所以從來不提自己的娘親,但是如今看著他迷離幽遠的眸光,便知他心中永遠有一處空缺給那個從來沒有見過的母親,哪怕他和阿澤都從來沒有感受過母親溫柔的手指和溫暖的目光。
她眸光微閃,沉默了一會,隨後輕歎了一聲,抬手輕扯,直接解開了自己身上的披風,隨後慢慢地朝燈下之人走了過去。
百裏初似有所感一般,轉頭看向她,卻見她戴著麵具,一身暗紅色貼身的輕薄異國舞衣款步而來,紅衣裹著她酥胸半露,雪白的纖腰楚楚,露出一點香臍小窩,燈光之下,明麗不可方物而神秘,似來自異國的妖嬈神女,勾魂攝魄。
他不禁一怔,隨後眸光慢慢地深了下去,靜靜地看著她。
秋葉白走到他不遠處,忽然停住,足尖一踏,隨著台上渺渺歌一躍而起。
“千古盈虧休問,歎慢磨玉斧,難補金鏡……。”
她躍在空中,攬住一盞小燈,身軀輕軟若無骨,但是忽然手腕一折,便是一把寒光四射的袖底短劍出鞘,在空中呈破劍勢,若輕鴻飛橫,寒光如晦,掀起厲風陣陣。
“太液池猶在,淒涼處、何人重賦清景……。”
她看著他,忽然軟腰一曲,手腕一轉,手中短劍翻折出無數光影,一記雁落平沙,似雛雁展翼落於江麵,又似蛟龍落海,煙波四起。
“故山夜永,試待他,窺戶端正,看雲外山河,還老桂花舊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