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夢瑤看過信件之後,就明白了高博為何會這般盛怒了,這高瑾簡直就是兩麵派啊,敢情這迴來關外,看似誠懇的舉動卻含著這樣的隱情,不免讓蔣夢瑤覺得昨日離去時的皇帝很假,假的就好像他和寫這封信的人,不是同一個人般。
若真是出自同一人,那麽蔣夢瑤都想說高瑾是不是精分了,前腳以十分兇惡的口氣寫信偷偷威脅華氏,後腳又以十分慈愛懊悔的姿態出現在華氏和高博麵前。
蔣夢瑤的心中閃過一個疑問,便拿著信走到高博身邊問道:
“夫君,你確定這是皇上的筆跡嗎?”
高博沉吟片刻,雙目盯著華氏的屍身,似乎都要迸出火花似的,兩個拳頭攥的死緊,蔣夢瑤已經從他的反應之中得到了答案。
高瑾的筆跡,高博不會不認得,就算高博不認得,華氏也不會不認得,她癡戀了一生的男人,縱然是燒成灰燼,她也能分辨的一清二楚才是,自當不會認錯。
看來,華氏之所以這般倉促的自盡,其原因與這封信有絕大多數關係,甚至可以說是主要原因,因為是這封信,讓華氏徹底對高瑾這個男人產生了絕望,原本對他的癡戀如今全都變成了苦果,讓她渾身上下每個毛孔都控製不住分泌出苦意,想著她愛了一生的男人,到最後,果真是半分都沒有把她和他們的骨肉放在心上的,萬念俱灰之下,才做出了這般衝動之舉。
蔣夢瑤小心將信件折好,放入信封之中,然後才走到高博身旁,見他緊咬著下顎,盯著華氏屍身的瞳眸瞪得都有些充血,蔣夢瑤怕他太過激動,趕緊抱住了他,高博的身子都呈緊繃狀態,蔣夢瑤不住的拍擊他的後背,說道:
“高博,你冷靜點,高博你冷靜點,不要這樣,你說話呀。你不要這樣!”
眼看著高博的臉色似乎都憋氣憋的有些發紫,蔣夢瑤不再多想,就腳下一勾,讓高博坐在了地上,然後她便伸手在他的人中那兒使勁掐著,高博這是氣急攻心了,若是不及時施救,他都有可能活生生把自己給憋死。
蔣夢瑤又是掐人中,又是拍他的臉,又是給他做心髒複蘇,終於讓高博緩了一口氣上來,不過一陣猛烈咳嗽之後,高博就兩眼一翻,昏死了過去,再聽不見蔣夢瑤的喊叫。
*****
華氏的死對於高博來說,是個極大的打擊。
尤其是在他看到那封信之後,認為華氏是因為那封信才衝動的選擇了自盡這條不歸路之後,那憤怒的表現就更加明顯了。
五內火冒三丈,又是憋悶,又是傷痛,五味陳雜匯集一堂,使他再也撐不住,病了。
蔣夢瑤讓人將華氏放入棺木之中,然後,將棺木暫時先運入冰窖,等高博好些了再做決定。
高博一病就是三天三夜,腦子燒的一塌糊塗,以至於蔣夢瑤一度都要以為他就要這樣過去了,拚命用冰塊給他降溫,拿酒給他不間斷的擦身子,高博迷迷糊糊間說了很多小時候的事情,大多都是關於他和華氏的記憶。
從高博的夢話中,蔣夢瑤不難聽出,其實高博對華氏那是愛在心裏的,畢竟是他的生身母親,有著旁人所沒有的血脈牽絆,無論兩人相處時間長短,在他的內心深處,還是十分渴望華氏能像普通母親那般,對他重視,給他溫暖的。
隻可惜,沒出關的華氏被困在宮中,萬事都是以高瑾為先,對高博雖有愛,但卻未曾真的關心過他多少,也是因為高博表現出的強悍讓她能夠放心的對他放手,而高博也從來都沒有對華氏流露出傷痛,盡自己所能的,做著與華氏相同的蠢事——替他人做嫁衣。
一來是為了給華氏減輕一些負擔,二來也是想向華氏證明,自己並不是一個軟弱的孩子。
華氏的死,若是出於完全本意,高博也不會氣得五內懼焚,因為那是華氏自己的選擇,她選擇終結自己的生命,把主動權盡數交到兒子手中,這是她對高博最後的愛意——她沒有用自己來要求高博一定要迴去,就是對高博最大的救贖。
蔣夢瑤知道,如果華氏一開始就希望高博迴京城的話,她隻要對高博說一句:我們迴去吧。高博一定不會忤逆她的,縱然自己遊說,也未必能讓他改變聽從華氏吩咐的決定。可是華氏沒有這麽說,因為她是真的明白自己前半生的選擇有多麽錯誤,不願意讓孩子繼續跟著她重蹈覆轍。
可是,當那封信暴露之後,整件事情的性質就變得很不一樣了。
首先就是華氏自盡的意願,從自主變成了被動,從自盡變成了被迫自盡,這其中又要說道高瑾這個人了。
如果按照那封信來看的話,高瑾真的是一個表裏不如一的人,明明信中對華氏冷言相對,威脅她讓高博迴京,並且還說要懲治華氏詐死,可是高瑾在他們麵前說的卻是,前事既往不咎,隻要他們迴去,一切他絕不多計較。
這樣截然不同的兩種說法竟然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這不免就叫人越發感到被耍弄的難堪,可被逼迫的痛苦了。
所以,高博才會一時支撐不住,沾上了這次的風邪入侵,一昏睡就是三天三夜。
蔣夢瑤不敢離開半步,縱然是睡,也隻敢在床邊趴著小眯一會兒,隻要高博稍微動一動,她就猛然驚醒,然後要麽是喂水,要麽是給他降溫,反正片刻都不曾停歇過。
她真的好怕高博有個好歹。
高博發燒昏睡三天之後,終於降了溫度,漸漸醒了過來。
首先看到的就是伏趴在他身側,讓自己像個蝦球一般蜷縮在他旁邊的蔣夢瑤,他微微動了動手,在她頭頂摸了摸,恍惚間,他也是知道這幾日都是這個傻丫頭寸步不離的在照顧他。
他的手才剛剛動了,蔣夢瑤就醒了過來,抬頭看見他睜開了眼睛,就想下床去給他倒水,可是卻被高博摟著動彈不得。
高博往裏床讓了讓,叫她躺在自己的臂彎之中,蔣夢瑤摸了摸他的額頭,發現溫度已經退了很多,這才放心下來,說道:
“你可千萬不能再嚇我了,突然就倒在地上,你都不知道前兩天你身上有多燙,我都嚇死了。”
高博將她緊緊摟在懷中,隻覺得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彌漫在周身,當今天下,隻有這個女人對他是自始至終的全心全意,全心付出的,他愛她,比自己的生命都愛。
“對不起。我不會再這樣叫你擔心了。”
他不能讓關心自己的人再擔心了。
蔣夢瑤抱著他的後背,也覺得頭昏昏欲睡,之前高博沒有醒來,她是不敢去睡,生怕在她睡醒之後,高博有個閃失,可是閑雜他好了,她肩頭的使命也放鬆了下來,真的是撐不住了。
強撐精神對高博說道:
“我把娘裝進棺材裏,放置在冰窖中,她說要水葬,我不敢就這麽把她送走。”
高博在她額前親吻了一下,說道:“好,我知道了。這件事交給我來辦。”
蔣夢瑤點點頭,意識開始飄忽了:“你想……怎麽辦?”
片刻的沉默之後,蔣夢瑤隻覺得迷迷糊糊間聽見高博這麽說了一句:
“咱們迴京,這件事幕後定有黑手,我娘不能白死,她一生都想葬在皇陵,與他葬在一起,若是水葬,她這個心願就永遠都沒法達成。我要把她一起帶迴京城,讓她進太廟供奉,讓她看著我替她……報仇……”
“……”
☆、第一百零九章
第一百零九章
在高博生病痊愈之後,蔣夢瑤又病倒了。不過她倒是沒有高博那麽嚴重,隻是覺得缺覺,身子虛了些罷了。
在她臥床養病的這幾天裏,高博已經開始著手運作了。
他首先是以上密信的形式向高瑾試探一番口風,密信中,他把華氏自盡的消息告訴了高瑾,並說華氏是因為自悔當初詐死之事,覺得心中有愧才自盡的,高瑾的迴信,十天便送來了,表示震驚的同時,要求高博盡快將華氏的屍身送迴京城。
高博應下之後,便命人連夜做出了一隻碩大的鐵箱子,將鐵箱四周皆擺入極寒老冰,然後將華氏的棺木置身其中,當天就帶著人,親自送華氏迴京。
他走後兩日,蔣夢瑤的身子才好爽利了,估摸著時日,就開始準備迴京事宜了。
高博走前跟她說,這迴他偷偷的進京,將華氏的屍身先送迴去,因為屍身時間長了會腐壞,隻能盡早出發,但是,雖然他日夜兼程將華氏送去京城,卻不會留在京城,而是想與皇帝提一個要求。
如果要他迴京的話,那就把流放的二皇子和幽禁的三皇子全都赦免,反正如今太子封也封了,二皇子,三皇子畢竟是因為他所以才遭受不公對待,因此,皇上如果真的希望他迴去輔佐太子的話,那就要把二皇子三皇子全部釋放,他迴去才是名正言順的。
而這個要求,高博表麵上是說為了讓別人看著公平,其實隻是不願意再走從前的道路,把自己一個人像標杆一樣樹立在太子麵前,他也需要安全,他不會再像從前那般就是了。
如果皇上不答應他這個要求,那麽他是寧願死也不會留在京城的。
蔣夢瑤暗自估算了一下高博這個要求的可行性和皇帝答應的可能性,都覺得這個要求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會成功,為什麽呢?
因為太子高謙已經是太子了,縱然軟禁了其他皇子也沒有什麽大意義,並且華氏已經自盡了,高瑾縱然再混賬,也一定會給死去的華氏幾分薄麵的。
想通了這些之後,蔣夢瑤就開始在府裏一點一點收拾東西。又因為事情還未一定,所以,蔣夢瑤並沒有將他們要離開的事情告訴火雲城中的人,隻是以收拾華氏遺物為由,默默的收拾著。
高博去了京城一個月之後,終於迴來了,並且帶迴了皇上的赦免聖旨。
五皇子高博遠在關外亦心憂國事,助關外軍圍剿敵國掠奪散兵有功,特赦免其罪,恢複其祁王封號,著令即日迴京。
而蔣夢瑤在看到這個聖旨之後就知道,高博的要求皇帝必然是答應了的,相信現在二皇子,三皇子也都已經收到了詔令。
至此,火雲城眾人才得知這個消息,有人歡喜,有人憂。
大家都在擔心,若是高博和蔣夢瑤走了的話,他們這些人是不是都要迴到流營中去,是不是又要繼續過從前那種暗無天日的生活。
高博第一時間就打散了大家的疑慮和擔憂,說是即便他們去了京城,但是火雲城依然存在,他不會帶走所有人,這裏依舊是他高博最後的根據地,左翁和吳肇留在此地,左翁協助管理城中大小事宜,吳肇則在此地繼續擴大馬場,皇上對此地戰馬表示讚美,說可先引進一批入軍營,若是訓導順利的話,還可大肆加入。
因此吳肇肩上的責任又重了一層,但他本人就是個馬癡,祖祖輩輩也是養馬的,所以,對皇上的這項指令自然是欣然接受的。
高博迴京,隻帶汪梓恆和三百騎兵,其他人皆留在城中,由霍青和衛寧帶領操練,協理火雲城內部事宜。
張氏得知蔣夢瑤要離開的消息,特意趁著夜色求見,對蔣夢瑤訴說了一番誓死追隨的願望:
“夫人,您是我們娘兒倆的救命恩人,不管您去哪裏,我們娘兒倆都要跟著去,您不帶我,我就自己走,就是走斷了兩條腿,也是要跟著夫人一同去的。”
蔣夢瑤將她扶了起來,說道:
“我原本就想帶你走,又怕你不願,如今你自請甚好,也迴去收拾收拾,與我們一同啟程吧。”
“是,夫人。謝謝夫人。”張氏高興的直點頭,當即就抱著小蒜頭迴去收拾東西了。
蔣夢瑤還念著虎妞,可是,她既然是自己消失的,那她不知道該去何處尋她,便隻能在左翁處留下信件,叫她若是迴來,見信便自己趕去京城與她匯合。
蔣夢瑤依舊是坐那一輛黃金馬車,關外之地,也沒有能夠兌換這麽多黃金的票號,隻好像來時那般再帶迴去了。這一路,高博騎馬,而她和張氏,小蒜頭坐馬車。
一路上高博並不趕路,也是怕她辛苦,但更多的就像是在拖時間,蔣夢瑤也不催促,一路上看看風景,與張氏說說話,再逗逗小蒜頭,倒也不覺得無聊。
一個半月之後,他們終於趕到了京城,此時的京城正是盛夏暑期,正午的烈陽照的人幾乎都睜不開眼,更別說有多熱了。
到了城門前,正要進城,卻聽見高博一聲令下,車隊停止。三百銀甲精騎在烈日陽光下耀眼的厲害,汪梓恆親自設計的火雲戰旗正在每一個騎士身後飄揚,騎士們動作整齊劃一,馬匹步伐堅定統一,叫人一看便知是精兵良將,威武氣勢不容小覷,叫人心生敬畏。
蔣夢瑤掀開車簾一看,城門前竟然旌旗連連,人山人海站著一堆人,為首之人竟然還穿著明黃色的衣袍,皇帝親自來接了?
不可能,這個猜測讓蔣夢瑤很快就自我否定了,待那人再向前走了幾步,她才看出了那人,竟然是被封太子的高謙。
高謙帶著文武百官親自出迎,高博翻身下馬,扶著蔣夢瑤下車,然後夫妻二人聯袂去到高謙麵前,雙雙跪地參見道:
“臣弟攜內子參見太子殿下。”
高謙臉上滿是笑容,依舊溫良恭謙,親自彎下腰去,將高博扶了起來,並對蔣夢瑤揚手虛抬,也是請起的意思。
“博弟無需多禮,弟妹也請平身,都是一家人,何必拘禮呢。”
蔣夢瑤鼻眼觀心,雙手交握身前向後退了一步,謹守妃禮,高謙看了她幾眼,再以眼神至禮,蔣夢瑤也不扭捏,當即迴禮。
文武百官也按規矩向高博行禮,高博亦拿出了與從前囂張跋扈的氣勢極不相同的平易近人,與每一位前來迎接的官員迴禮致敬,這一親民舉動,讓官員們全都麵麵相覷,都在心裏震撼極了。
曾經的煞神小霸王走了一趟關外,這就變種了?又見高博治下這隊騎兵著實兇悍異常,心中更是五味陳雜,尤其是當年那個被推上風口浪尖,彈劾祁王殿下的那位禦史,現在的心情更像是坐過山車一樣,從最高蕩到了最低,可怕極了,生怕祁王迴朝第一件事,就是拿他祭旗。
高謙好脾氣的等高博一一至禮之後,才拉起他的手,姿態親昵一同走入了城,立刻就有宮人來到蔣夢瑤身前伺候,說是皇上在宮中設宴,要為祁王殿下與王妃接風洗塵。
蔣夢瑤讓車夫帶著張氏和身後裝著一應行裝的車馬先去國公府,在他們還未出發之前,戚氏就得到了祁王要迴朝的消息,寄了信告訴蔣夢瑤每天都有人在府外候著,她隨時什麽時候迴來都好。故張氏直接去國公府也不怕,因為這車隊是祁王家的車隊,馬車是戚氏一看就認識的馬車,定會好好的招唿張氏母子才是。也順便可以告訴戚氏,她已經迴來了,隻不過要先去宮中拜見聖駕之後才能迴府。
與張氏交代一番,蔣夢瑤就坐上了宮中派來的軟轎,是八抬金絲軟轎,正宗王妃規格,王妃自高於誥命,曾經蔣夢瑤看見秦氏出席宮宴之時,曾乘坐鸞錦死抬轎入宮,由此可見,皇帝對她這個王妃還是相當看重的。
從安排太子親自出城相迎,再安排八抬金絲軟轎接她入宮,這些舉動,倒是叫蔣夢瑤摸不準這個皇帝的真實心思了,就好像他前腳派人送信威脅華氏,後腳又親自前往關外相見,一訴衷腸。
這很明顯是屬於精分的世界啊。可是那皇帝看起來又不像是精分,並且,他對高博的看重,似乎也不是表麵上的那般,真搞不懂這個皇帝在想什麽。
死宅的世界,她不懂,精分的世界,她更不懂,隻好見招拆招,一切跟著她相公的腳步走就好了。
高博已經隨太子騎馬入了宮,蔣夢瑤入了宣華門之後,就被請下轎子,另換了一抬金絲軟轎,抬轎之人也是換了一批,又向前繼續走去,車身周圍滿是低頭徐行的宮婢太監,一番折騰之後,蔣夢瑤終於被帶到了宮中宴客之地——浮華殿中。
高博早已在殿中恭候,有很多文武大臣也已相繼到來,高博在人群中看了一眼蔣夢瑤,兩人也沒說得上話,蔣夢瑤就被請入了東廂一處屬於夫人們的宴所。
赫然入眼第一人,便是一品誥命夫人秦氏。
☆、第一百一十章
若真是出自同一人,那麽蔣夢瑤都想說高瑾是不是精分了,前腳以十分兇惡的口氣寫信偷偷威脅華氏,後腳又以十分慈愛懊悔的姿態出現在華氏和高博麵前。
蔣夢瑤的心中閃過一個疑問,便拿著信走到高博身邊問道:
“夫君,你確定這是皇上的筆跡嗎?”
高博沉吟片刻,雙目盯著華氏的屍身,似乎都要迸出火花似的,兩個拳頭攥的死緊,蔣夢瑤已經從他的反應之中得到了答案。
高瑾的筆跡,高博不會不認得,就算高博不認得,華氏也不會不認得,她癡戀了一生的男人,縱然是燒成灰燼,她也能分辨的一清二楚才是,自當不會認錯。
看來,華氏之所以這般倉促的自盡,其原因與這封信有絕大多數關係,甚至可以說是主要原因,因為是這封信,讓華氏徹底對高瑾這個男人產生了絕望,原本對他的癡戀如今全都變成了苦果,讓她渾身上下每個毛孔都控製不住分泌出苦意,想著她愛了一生的男人,到最後,果真是半分都沒有把她和他們的骨肉放在心上的,萬念俱灰之下,才做出了這般衝動之舉。
蔣夢瑤小心將信件折好,放入信封之中,然後才走到高博身旁,見他緊咬著下顎,盯著華氏屍身的瞳眸瞪得都有些充血,蔣夢瑤怕他太過激動,趕緊抱住了他,高博的身子都呈緊繃狀態,蔣夢瑤不住的拍擊他的後背,說道:
“高博,你冷靜點,高博你冷靜點,不要這樣,你說話呀。你不要這樣!”
眼看著高博的臉色似乎都憋氣憋的有些發紫,蔣夢瑤不再多想,就腳下一勾,讓高博坐在了地上,然後她便伸手在他的人中那兒使勁掐著,高博這是氣急攻心了,若是不及時施救,他都有可能活生生把自己給憋死。
蔣夢瑤又是掐人中,又是拍他的臉,又是給他做心髒複蘇,終於讓高博緩了一口氣上來,不過一陣猛烈咳嗽之後,高博就兩眼一翻,昏死了過去,再聽不見蔣夢瑤的喊叫。
*****
華氏的死對於高博來說,是個極大的打擊。
尤其是在他看到那封信之後,認為華氏是因為那封信才衝動的選擇了自盡這條不歸路之後,那憤怒的表現就更加明顯了。
五內火冒三丈,又是憋悶,又是傷痛,五味陳雜匯集一堂,使他再也撐不住,病了。
蔣夢瑤讓人將華氏放入棺木之中,然後,將棺木暫時先運入冰窖,等高博好些了再做決定。
高博一病就是三天三夜,腦子燒的一塌糊塗,以至於蔣夢瑤一度都要以為他就要這樣過去了,拚命用冰塊給他降溫,拿酒給他不間斷的擦身子,高博迷迷糊糊間說了很多小時候的事情,大多都是關於他和華氏的記憶。
從高博的夢話中,蔣夢瑤不難聽出,其實高博對華氏那是愛在心裏的,畢竟是他的生身母親,有著旁人所沒有的血脈牽絆,無論兩人相處時間長短,在他的內心深處,還是十分渴望華氏能像普通母親那般,對他重視,給他溫暖的。
隻可惜,沒出關的華氏被困在宮中,萬事都是以高瑾為先,對高博雖有愛,但卻未曾真的關心過他多少,也是因為高博表現出的強悍讓她能夠放心的對他放手,而高博也從來都沒有對華氏流露出傷痛,盡自己所能的,做著與華氏相同的蠢事——替他人做嫁衣。
一來是為了給華氏減輕一些負擔,二來也是想向華氏證明,自己並不是一個軟弱的孩子。
華氏的死,若是出於完全本意,高博也不會氣得五內懼焚,因為那是華氏自己的選擇,她選擇終結自己的生命,把主動權盡數交到兒子手中,這是她對高博最後的愛意——她沒有用自己來要求高博一定要迴去,就是對高博最大的救贖。
蔣夢瑤知道,如果華氏一開始就希望高博迴京城的話,她隻要對高博說一句:我們迴去吧。高博一定不會忤逆她的,縱然自己遊說,也未必能讓他改變聽從華氏吩咐的決定。可是華氏沒有這麽說,因為她是真的明白自己前半生的選擇有多麽錯誤,不願意讓孩子繼續跟著她重蹈覆轍。
可是,當那封信暴露之後,整件事情的性質就變得很不一樣了。
首先就是華氏自盡的意願,從自主變成了被動,從自盡變成了被迫自盡,這其中又要說道高瑾這個人了。
如果按照那封信來看的話,高瑾真的是一個表裏不如一的人,明明信中對華氏冷言相對,威脅她讓高博迴京,並且還說要懲治華氏詐死,可是高瑾在他們麵前說的卻是,前事既往不咎,隻要他們迴去,一切他絕不多計較。
這樣截然不同的兩種說法竟然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這不免就叫人越發感到被耍弄的難堪,可被逼迫的痛苦了。
所以,高博才會一時支撐不住,沾上了這次的風邪入侵,一昏睡就是三天三夜。
蔣夢瑤不敢離開半步,縱然是睡,也隻敢在床邊趴著小眯一會兒,隻要高博稍微動一動,她就猛然驚醒,然後要麽是喂水,要麽是給他降溫,反正片刻都不曾停歇過。
她真的好怕高博有個好歹。
高博發燒昏睡三天之後,終於降了溫度,漸漸醒了過來。
首先看到的就是伏趴在他身側,讓自己像個蝦球一般蜷縮在他旁邊的蔣夢瑤,他微微動了動手,在她頭頂摸了摸,恍惚間,他也是知道這幾日都是這個傻丫頭寸步不離的在照顧他。
他的手才剛剛動了,蔣夢瑤就醒了過來,抬頭看見他睜開了眼睛,就想下床去給他倒水,可是卻被高博摟著動彈不得。
高博往裏床讓了讓,叫她躺在自己的臂彎之中,蔣夢瑤摸了摸他的額頭,發現溫度已經退了很多,這才放心下來,說道:
“你可千萬不能再嚇我了,突然就倒在地上,你都不知道前兩天你身上有多燙,我都嚇死了。”
高博將她緊緊摟在懷中,隻覺得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彌漫在周身,當今天下,隻有這個女人對他是自始至終的全心全意,全心付出的,他愛她,比自己的生命都愛。
“對不起。我不會再這樣叫你擔心了。”
他不能讓關心自己的人再擔心了。
蔣夢瑤抱著他的後背,也覺得頭昏昏欲睡,之前高博沒有醒來,她是不敢去睡,生怕在她睡醒之後,高博有個閃失,可是閑雜他好了,她肩頭的使命也放鬆了下來,真的是撐不住了。
強撐精神對高博說道:
“我把娘裝進棺材裏,放置在冰窖中,她說要水葬,我不敢就這麽把她送走。”
高博在她額前親吻了一下,說道:“好,我知道了。這件事交給我來辦。”
蔣夢瑤點點頭,意識開始飄忽了:“你想……怎麽辦?”
片刻的沉默之後,蔣夢瑤隻覺得迷迷糊糊間聽見高博這麽說了一句:
“咱們迴京,這件事幕後定有黑手,我娘不能白死,她一生都想葬在皇陵,與他葬在一起,若是水葬,她這個心願就永遠都沒法達成。我要把她一起帶迴京城,讓她進太廟供奉,讓她看著我替她……報仇……”
“……”
☆、第一百零九章
第一百零九章
在高博生病痊愈之後,蔣夢瑤又病倒了。不過她倒是沒有高博那麽嚴重,隻是覺得缺覺,身子虛了些罷了。
在她臥床養病的這幾天裏,高博已經開始著手運作了。
他首先是以上密信的形式向高瑾試探一番口風,密信中,他把華氏自盡的消息告訴了高瑾,並說華氏是因為自悔當初詐死之事,覺得心中有愧才自盡的,高瑾的迴信,十天便送來了,表示震驚的同時,要求高博盡快將華氏的屍身送迴京城。
高博應下之後,便命人連夜做出了一隻碩大的鐵箱子,將鐵箱四周皆擺入極寒老冰,然後將華氏的棺木置身其中,當天就帶著人,親自送華氏迴京。
他走後兩日,蔣夢瑤的身子才好爽利了,估摸著時日,就開始準備迴京事宜了。
高博走前跟她說,這迴他偷偷的進京,將華氏的屍身先送迴去,因為屍身時間長了會腐壞,隻能盡早出發,但是,雖然他日夜兼程將華氏送去京城,卻不會留在京城,而是想與皇帝提一個要求。
如果要他迴京的話,那就把流放的二皇子和幽禁的三皇子全都赦免,反正如今太子封也封了,二皇子,三皇子畢竟是因為他所以才遭受不公對待,因此,皇上如果真的希望他迴去輔佐太子的話,那就要把二皇子三皇子全部釋放,他迴去才是名正言順的。
而這個要求,高博表麵上是說為了讓別人看著公平,其實隻是不願意再走從前的道路,把自己一個人像標杆一樣樹立在太子麵前,他也需要安全,他不會再像從前那般就是了。
如果皇上不答應他這個要求,那麽他是寧願死也不會留在京城的。
蔣夢瑤暗自估算了一下高博這個要求的可行性和皇帝答應的可能性,都覺得這個要求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會成功,為什麽呢?
因為太子高謙已經是太子了,縱然軟禁了其他皇子也沒有什麽大意義,並且華氏已經自盡了,高瑾縱然再混賬,也一定會給死去的華氏幾分薄麵的。
想通了這些之後,蔣夢瑤就開始在府裏一點一點收拾東西。又因為事情還未一定,所以,蔣夢瑤並沒有將他們要離開的事情告訴火雲城中的人,隻是以收拾華氏遺物為由,默默的收拾著。
高博去了京城一個月之後,終於迴來了,並且帶迴了皇上的赦免聖旨。
五皇子高博遠在關外亦心憂國事,助關外軍圍剿敵國掠奪散兵有功,特赦免其罪,恢複其祁王封號,著令即日迴京。
而蔣夢瑤在看到這個聖旨之後就知道,高博的要求皇帝必然是答應了的,相信現在二皇子,三皇子也都已經收到了詔令。
至此,火雲城眾人才得知這個消息,有人歡喜,有人憂。
大家都在擔心,若是高博和蔣夢瑤走了的話,他們這些人是不是都要迴到流營中去,是不是又要繼續過從前那種暗無天日的生活。
高博第一時間就打散了大家的疑慮和擔憂,說是即便他們去了京城,但是火雲城依然存在,他不會帶走所有人,這裏依舊是他高博最後的根據地,左翁和吳肇留在此地,左翁協助管理城中大小事宜,吳肇則在此地繼續擴大馬場,皇上對此地戰馬表示讚美,說可先引進一批入軍營,若是訓導順利的話,還可大肆加入。
因此吳肇肩上的責任又重了一層,但他本人就是個馬癡,祖祖輩輩也是養馬的,所以,對皇上的這項指令自然是欣然接受的。
高博迴京,隻帶汪梓恆和三百騎兵,其他人皆留在城中,由霍青和衛寧帶領操練,協理火雲城內部事宜。
張氏得知蔣夢瑤要離開的消息,特意趁著夜色求見,對蔣夢瑤訴說了一番誓死追隨的願望:
“夫人,您是我們娘兒倆的救命恩人,不管您去哪裏,我們娘兒倆都要跟著去,您不帶我,我就自己走,就是走斷了兩條腿,也是要跟著夫人一同去的。”
蔣夢瑤將她扶了起來,說道:
“我原本就想帶你走,又怕你不願,如今你自請甚好,也迴去收拾收拾,與我們一同啟程吧。”
“是,夫人。謝謝夫人。”張氏高興的直點頭,當即就抱著小蒜頭迴去收拾東西了。
蔣夢瑤還念著虎妞,可是,她既然是自己消失的,那她不知道該去何處尋她,便隻能在左翁處留下信件,叫她若是迴來,見信便自己趕去京城與她匯合。
蔣夢瑤依舊是坐那一輛黃金馬車,關外之地,也沒有能夠兌換這麽多黃金的票號,隻好像來時那般再帶迴去了。這一路,高博騎馬,而她和張氏,小蒜頭坐馬車。
一路上高博並不趕路,也是怕她辛苦,但更多的就像是在拖時間,蔣夢瑤也不催促,一路上看看風景,與張氏說說話,再逗逗小蒜頭,倒也不覺得無聊。
一個半月之後,他們終於趕到了京城,此時的京城正是盛夏暑期,正午的烈陽照的人幾乎都睜不開眼,更別說有多熱了。
到了城門前,正要進城,卻聽見高博一聲令下,車隊停止。三百銀甲精騎在烈日陽光下耀眼的厲害,汪梓恆親自設計的火雲戰旗正在每一個騎士身後飄揚,騎士們動作整齊劃一,馬匹步伐堅定統一,叫人一看便知是精兵良將,威武氣勢不容小覷,叫人心生敬畏。
蔣夢瑤掀開車簾一看,城門前竟然旌旗連連,人山人海站著一堆人,為首之人竟然還穿著明黃色的衣袍,皇帝親自來接了?
不可能,這個猜測讓蔣夢瑤很快就自我否定了,待那人再向前走了幾步,她才看出了那人,竟然是被封太子的高謙。
高謙帶著文武百官親自出迎,高博翻身下馬,扶著蔣夢瑤下車,然後夫妻二人聯袂去到高謙麵前,雙雙跪地參見道:
“臣弟攜內子參見太子殿下。”
高謙臉上滿是笑容,依舊溫良恭謙,親自彎下腰去,將高博扶了起來,並對蔣夢瑤揚手虛抬,也是請起的意思。
“博弟無需多禮,弟妹也請平身,都是一家人,何必拘禮呢。”
蔣夢瑤鼻眼觀心,雙手交握身前向後退了一步,謹守妃禮,高謙看了她幾眼,再以眼神至禮,蔣夢瑤也不扭捏,當即迴禮。
文武百官也按規矩向高博行禮,高博亦拿出了與從前囂張跋扈的氣勢極不相同的平易近人,與每一位前來迎接的官員迴禮致敬,這一親民舉動,讓官員們全都麵麵相覷,都在心裏震撼極了。
曾經的煞神小霸王走了一趟關外,這就變種了?又見高博治下這隊騎兵著實兇悍異常,心中更是五味陳雜,尤其是當年那個被推上風口浪尖,彈劾祁王殿下的那位禦史,現在的心情更像是坐過山車一樣,從最高蕩到了最低,可怕極了,生怕祁王迴朝第一件事,就是拿他祭旗。
高謙好脾氣的等高博一一至禮之後,才拉起他的手,姿態親昵一同走入了城,立刻就有宮人來到蔣夢瑤身前伺候,說是皇上在宮中設宴,要為祁王殿下與王妃接風洗塵。
蔣夢瑤讓車夫帶著張氏和身後裝著一應行裝的車馬先去國公府,在他們還未出發之前,戚氏就得到了祁王要迴朝的消息,寄了信告訴蔣夢瑤每天都有人在府外候著,她隨時什麽時候迴來都好。故張氏直接去國公府也不怕,因為這車隊是祁王家的車隊,馬車是戚氏一看就認識的馬車,定會好好的招唿張氏母子才是。也順便可以告訴戚氏,她已經迴來了,隻不過要先去宮中拜見聖駕之後才能迴府。
與張氏交代一番,蔣夢瑤就坐上了宮中派來的軟轎,是八抬金絲軟轎,正宗王妃規格,王妃自高於誥命,曾經蔣夢瑤看見秦氏出席宮宴之時,曾乘坐鸞錦死抬轎入宮,由此可見,皇帝對她這個王妃還是相當看重的。
從安排太子親自出城相迎,再安排八抬金絲軟轎接她入宮,這些舉動,倒是叫蔣夢瑤摸不準這個皇帝的真實心思了,就好像他前腳派人送信威脅華氏,後腳又親自前往關外相見,一訴衷腸。
這很明顯是屬於精分的世界啊。可是那皇帝看起來又不像是精分,並且,他對高博的看重,似乎也不是表麵上的那般,真搞不懂這個皇帝在想什麽。
死宅的世界,她不懂,精分的世界,她更不懂,隻好見招拆招,一切跟著她相公的腳步走就好了。
高博已經隨太子騎馬入了宮,蔣夢瑤入了宣華門之後,就被請下轎子,另換了一抬金絲軟轎,抬轎之人也是換了一批,又向前繼續走去,車身周圍滿是低頭徐行的宮婢太監,一番折騰之後,蔣夢瑤終於被帶到了宮中宴客之地——浮華殿中。
高博早已在殿中恭候,有很多文武大臣也已相繼到來,高博在人群中看了一眼蔣夢瑤,兩人也沒說得上話,蔣夢瑤就被請入了東廂一處屬於夫人們的宴所。
赫然入眼第一人,便是一品誥命夫人秦氏。
☆、第一百一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