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源更加開心的抱著蔣夢瑤轉圈,蔣夢瑤被他抓著腋下拋來拋去,倒不覺得好玩兒,隻是覺得這胖子的離心力太大,若是一鬆手,沒準她就可以直接被拋到前院去了。
戚氏見女兒露出害怕的神色,趕緊叫停了蔣源,說道:
“好了好了,別嚇著孩子。”
蔣源這才停手,將蔣夢瑤安全的交到了戚氏手中,她就順勢摟住了娘親的脖子,隻覺得娘親身上好香好香,就不禁多聞了幾下,戚氏被她這小狗的行徑給逗笑了,在她鼻子上刮了一下,才肯將她放下地去。
又過了幾個月,清明到了。
大房從十幾天前就開始忙碌起來,因為大房的長輩都不在了,清明便須祭祀,戚氏的公公蔣易並沒有繼承家主,而蔣國公與秦氏尚在,所以蔣易和容氏就隻能以兒孫輩的禮來祭拜,也就是說,這是大房自己的事情,不能勞動府裏,當然如果大房有能耐設宴請客的話也是可以的,但是,自從蔣易和容氏雙雙離世之後,蔣國公府大房就此沒落。
人人都道大房沒有大人,隻有孩子在,一般世家官人不可能來與沒有大人在家的大房交好,因此,從前蔣易的朋友也漸漸遠離,再加上蔣源又是這般讓人失望,那些故交老友縱然有心提拔故人之子,可在看見蔣源的模樣之後,也是無從下手相幫的,就這樣失去了與外界溝通能力的大房可不就越來越沒落,越來越平淡了,所以,設宴請客肯定是沒有的了,不過,在院裏祭祀一番卻是應該的,到了祭祀的正日,若是二房有心,便也會來大房這裏磕頭上香,畢竟大房和二房之前分了家,雖然並未分府,但分家就意味著各禮生活,大房有事二房來賀來幫腔是二房客氣,若是不來,也隻能說是生分,並不是什麽錯。
戚氏今年是第一次操辦祭祀的事情,去年因為懷有身孕,精神不佳,並沒有親自動手,現在孩子生了,她總要擔起大房長媳的責任,一一操辦起來才行。
光是貢菜戚氏就準備了三十六樣,還不連三牲瓜果,祠堂也是裝點一新,幾天前她就親自去了一趟法華寺,替公婆記了緣簿,因為今年並不是公婆故去的整年,所以不需請得道高僧念往生超度經文,戚氏請了寺裏的緣簿迴家,供奉在牌位前,並帶迴了寺廟迴贈的緣禮,這份功德便就算記下了。
祭祀當天,蔣夢瑤也給穿上了一身素色的衣衫,戚氏也讓她跟著跪拜,戚氏執香,蔣源上香,大房眾人都在外頭跪拜。
二房二叔派人來傳了話,說是公務繁忙,今日便不出麵祭拜了,又讓二房出了一份祭禮,命人送過來。
原本以為蔣源二叔會差遣一個下人前來送禮,沒想到卻是孔氏親自帶著祭禮,穿著一身絹白的衣服,禮數周全的給牌位行了禮,上了香,戚氏這才將她請出了祠堂,安排在花廳會麵。
孔氏是個生的十分豔麗的女子,與吳氏的溫婉不同,孔氏就像是帶著辣味的玫瑰,好看雖好看,卻是又辣又紮手。
“大嫂多日不見,清減了不少,可是這段日子忙的?”
普通的寒暄話語,若是用在普通人身上那倒也沒什麽,隻是用在問候戚氏身上,就讓人頗覺得不是味道了。
戚氏彎唇笑了笑,說道:“多謝弟妹掛念,這段日子事的確比較多,我又比較笨拙,不似弟妹這般能幹,處理起事情來還是有些手忙腳亂的。”
孔氏被戚氏這幾句話說的笑彎了眼,銀鈴般的笑聲傳遍了花廳,孔氏對戚氏還算不錯,隻覺得戚氏雖然笨拙,但總比吳氏要省心多了,最起碼戚氏自己知道自己的斤兩,做事說話總是畏縮的,可是吳氏就不同,明明沒什麽本事,還成天盡想著跟她挑事攀比,她若不壓了她幾頭,吳氏就不知道她的厲害!
而對戚氏,說實在的,孔氏是壓根兒沒有把她當做是對手,最起碼看在蔣夢瑤眼裏是這樣的,孔氏看著十分精明,屬於心高氣傲的那種,就好像是王熙鳳,能幹潑辣,而她對她娘的態度,就好像是王熙鳳對劉姥姥,拿你當個消遣的人兒,但是卻絕不會把這樣的人當做對手,根本不在一個段位上啊。
“大嫂真是會說話。原本大伯公的忌辰我們小輩就該來出一份力的,奈何府裏事太多,我有心來幫忙卻是實在抽不出身來,倒叫嫂子受累了。”
戚氏溫溫一笑:“談不上受累,弟妹有心了。請喝些茶吧。”
孔氏又是一陣笑聲,看了一眼戚氏遞來的茶水,端在手裏卻是沒喝,而是掂了掂就放了下來,指著戚氏身旁的蔣夢瑤說道:
“這便是大姑娘夢姐兒吧。生的可真好看,來,到嬸子這兒來,讓嬸子好好瞧一瞧。”
蔣夢瑤抬頭看了一眼自家娘親,看出了戚氏眼裏的擔憂,想起之前去老夫人院裏的時候,戚氏讓她扮拙,想必戚氏是不願意過早讓別人知道她早慧這件事的,心下有數,在孔氏第二次召喚她的時候,她才怕怕縮縮的走到了孔氏身前,卻也不知道行禮,就那麽呆呆的看著她。
孔氏眼中閃過一絲冷笑,對待蔣夢瑤卻是越發熱情,將她摟入了懷中,說道:
“哎喲,真是漂亮的像個瓷娃娃,畫兒裏出來的小人兒般,瞧這眼睛,倒比那天上的星星還要亮些呢。”
“……”
蔣夢瑤聽得直想發笑,這位大嬸泡妞的功力可以啊。
不過,孔氏雖然說的有些誇張,但是蔣夢瑤這張臉確實長得很好,眉眼開闊,眼睛大而有神,鼻子嘴巴都是對稱的小巧,整張臉湊在一起就是有一種和旁人不同的美貌。
不過,這些美貌看在孔氏眼中,也就隻是美貌了,她和老太君的想法是一樣的,女孩子雖不說要才高八鬥,但是,最起碼的涵養和氣質卻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像她們這樣出身的女孩兒,若隻是空有漂亮外表的花瓶,那將來也未必就能找個好人家,若是有幸被貴人看中了美貌,那也頂多是個擺在房裏看看的貴妾,主母到底還是要找有才幹的才行。
在她看來,戚氏就是糊不上牆的稀泥,出身、外形、能力、夫君,每一樣對她來說都是硬傷,縱然再給她搬兩把梯子來,她也再難爬上去,這輩子也就這樣了,如果說她生了個特別聰慧的女兒,那也許事情還有些微轉機,可如今看來,不僅她自己笨拙,就連生的女兒也是如出一轍的平庸,所以,她話中的誇讚就越發誇張起來了,這便是她與人處世不同的地方,別的人在明麵上踩低捧高,對弱者說盡了刻薄話,平白惹來旁人非議,被說不近人情,高傲自居,可是她就不同了,對於翻不了身的弱者,她向來不吝好言好語,因為她知道,縱然她說話把這些人捧上了天,他們也成不了什麽事,還可能會一輩子記著她說的捧話,以為那就是她真實的想法,不明白她輕蔑的內心,被她耍弄於股掌仍不自知,這樣才能讓她體驗到那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
又在蔣夢瑤的臉上輕捏了兩下,才讓她迴到戚氏身邊,她繼續說道:
“這樣漂亮的娃娃,可不能委屈了她,待會兒嫂子就去庫房給我這侄女兒裁幾尺好布料來,做上幾身漂亮的衣裳,庫房的人若有阻攔,就說是我說的,讓他們來問我便是。”
戚氏將女兒抱在懷裏,聽孔氏這麽說了,連忙搖手,說道:
“這可使不得。庫房的東西都是府裏共用的,如何能給我們用作私房,閨女有衣服穿就行了,也不是什麽富貴命,何必穿的花哨呢。”
孔氏對戚氏遞去一眼埋怨的眼神,原也隻是隨口說說,並不是真的想送戚氏衣料子,既然她拒絕,自己也就不再多勸,順勢下台階說道:
“我這嫂子當真見外。得,既然你看不上那些布料,改明兒我去給侄女兒打兩套頭麵來,那時嫂子可不能不收了啊。”
戚氏又是一陣感謝:“多謝弟妹掛心了,孩子還小,真用不著。”
孔氏便不再說話,端起了茶杯,卻還是不喝,又放在手裏惦了兩下,便就放下杯子,站了起來,說道:
“天兒也不早了,為了來拜一拜大伯公,我可是推了好些事宜,現下卻是不得不去處理了,嫂子且放寬心,有事兒便派個人去前院尋我,我定不耽擱,立刻前來支應。”
說完這些,孔氏便走出了花廳。
戚氏將蔣夢瑤交到趙嬤手上,自己親自送了孔氏出門去。
蔣夢瑤看著她們並肩走到的兩道背影,一胖一瘦,她娘的個頭比之孔氏還要略高一些,卻因為體型,看起來敦實厚碩,笨拙的不行。而她對於孔氏也有了些初步認識,隻覺得這個女人表裏不一,笑裏藏刀,雖說話裏充滿了對大房的同情,和對她和她娘的愛惜,可是實際上卻沒有為她們做些什麽,沒有特別關照,所有的同情和愛惜都是流於表麵,用句現代導演的話來說,就是嘴裏有戲,眼裏沒戲,演的不到位啊!
清明過後,各房的祭祀事宜也告一段落。
就在這個時候,二房長房又傳來了一個消息讓大房的人全都震驚了,包括蔣夢瑤!
吳氏,又懷上了!
我去!這個女人是開掛了吧,也太特麽能生了!短短一年半的時間,特麽都懷三個了!照這麽生下去,她是打算生個足球隊嗎?
☆、第十章 來事了
吳氏又懷孕的消息不僅震驚了大房,簡直把整個國公府都驚動了好嗎?
最開心的當屬國公夫人秦氏了,她這輩子最希望的就是兒孫滿堂,聽聞這個消息之後,當天就命人送了好多補品去了長房院子裏,把吳氏一陣誇獎,直言她是老蔣家最好的孫媳婦。
這個評價應該可以算是秦氏對小輩們說出的最好的評價了,大房戚氏這裏倒還好,反正她也沒有指望老夫人會喜歡她,但是孔氏就不一樣了,她一直覺得自己才應該是秦氏眼裏最出色的孫媳婦才對,因為她出身好,本事大,給府裏料理著上上下下,兢兢業業,從無一句怨言,可是,如今看來,卻是無論她怎麽努力,都比不上一個隻會生孩子的蠢婦了,在聽到這個評價之後,孔氏當天就報了病,將府裏的事宜全都推還給了秦氏,一副‘既然你喜歡她,那我還替你做什麽事’的樣子,直把老夫人氣得鼻孔冒煙,卻又對她無可奈何。
畢竟孔氏接手國公府之後,內外所有事宜全都安排的妥妥帖帖,根本不用秦氏操心,憑良心講,孔氏管家比秦氏要好的多,孔氏年輕,有想法,又雷厲風行的能幹,這些年秦氏推掉了府裏的諸多繁瑣事宜,早就過慣了無事一身輕的日子,沒想到如今卻因為自己的一句話,孔氏就給她撂了挑子,雖然表麵上秦氏還是去安撫孔氏了,可是內心也對這個孫媳婦多了幾分怨言。
國公府二房的長房和次房為了這麽一件小事鬧得不可開交,大房這邊卻是風平浪靜的,而一開始的震驚,更多的是對吳氏身體構造的驚奇,卻是沒有其他利益糾紛夾雜在裏麵的。
戚氏自從生了蔣夢瑤之後,為人就越發清淡穩重了不少,對於趙嬤繪聲繪色的形容前院的一團亂時,她也隻是淡淡的笑了笑,然後就繼續給女兒和相公縫製衣服。
倒是蔣夢瑤聽得津津有味,坐在一張小凳子上,聽趙嬤說的口沫橫飛。
“哎喲,笑死我了。想不到她孔家娘子也有今天,從前我去找她領取大房的開銷用度時她總是百般刁難,這個不許,那個不行,就連我要些銀耳和紅棗來煮湯,她都要冷嘲熱諷的奚落幾句,今時今日卻被吳家娘子狠狠下了臉麵,真是太爽快了!”
戚氏抬起了頭,看了一眼趙嬤,然後才搖了搖頭,說道:
“好了好了,說兩句就行了,這種事也持續不了多久的。”
趙嬤卻不以為然,走過來跟戚氏爭辯:“如何持續不了多久?依奴婢看,吳家娘子在生孩子這件事上就完全壓了孔家娘子好幾頭,國公夫人最喜歡會生孩子的兒媳,孫媳,孔家娘子若是不加緊生幾個孩子,我看今後這府裏當家娘子的頭銜還得落在吳家娘子頭上。”
戚氏卻不以為然的搖了搖頭,說道:
“你隻看到了表麵。不管孔家娘子能不能生出孩子來,這國公府當家娘子的身份隻會落在她身上,絕不會落在吳家娘子。”
趙嬤不解:“為何?”
蔣夢瑤聽到這裏,不等戚氏開口,就直接說了一句:“因為大嬸嬸笨。”
隻有笨女人,才會在自己身子沒有調理好之前就盲目的生孩子,這樣雖然能夠得到人們短暫的欽佩和讚揚,但最後苦的肯定是她自己,身子衰敗了,今後還談什麽□□,爭寵和享福呀!別紅顏薄命,英年早逝就已經很好了。
稚言稚語在院子裏傳開,戚氏也訝然的停下了手裏的動作,她雖然覺得奇怪,但是也不會想到女兒說吳氏笨,是因為想到了那麽深的層麵,最多隻是以為女兒隨口說了一句評價的話而已,她把蔣夢瑤召到了自己身邊,微笑著說道:
“小孩子家家的,知道大人在說什麽嗎?就橫加插嘴,這是不禮貌的,下迴不可這樣信口開河了,讓有心人聽去,還不知要編排什麽,吃虧的可是你,知道了嗎?”
蔣夢瑤心中一緊,暗道自己的不謹慎,若她剛才再最快一點,把心裏的想法說出來,那可真是會讓戚氏大跌眼鏡的,同時還不知道外麵的人會說出怎樣烏糟的傳言呢。
收斂了心神,瞪著大大的眼睛,裝作一副‘我根本不知道你們在說什麽,你們就當我沒說’的神情,萌萌的看著自家娘親,點了點頭,說道:
“哦,知道了。”
戚氏在蔣夢瑤的臉上刮了刮,然後才將她抱到自己的腿上坐下,對趙嬤說道:
“別說這件事了,反正都不關咱們的事。如今大房早已被國公府另辟出來,我看若是這樣毫無變化的再過兩年,不管是誰當家,咱們大房的日子都不會好過,到時候還有的仰人鼻息,寄人籬下呢,若是不早作些打算,等他們鬧完了,就該膈應咱們了。”
趙嬤聽了戚氏的話,也收起了笑臉,來到戚氏身前,說道:
“那娘子可是要……”
戚氏打斷了她:“不做不行了。如今府裏撥給大房的銀兩越來越少,本也應該這樣,大房雖占據一房,但卻對府上毫無建樹,毫無幫襯,縱然是占著大房的血脈,卻也沒有理由讓家族平白養活一世,從前我總擔心做了那些事,會有損兩家顏麵,隻如今卻是迫在眉睫,再顧不得清貴之名了。”
趙嬤顯然也明白戚氏的話是什麽意思,聽了這些之後,也大大的歎了口氣,說道:
“世道艱難,也隻好如此了。”
蔣夢瑤在她們兩人之間看了半天,也沒猜出這對主仆到底在說什麽,聽起來倒像是她娘有什麽計劃,原本不打算實施的,可是如今看大房的形勢太過嚴峻,又打算把計劃拿出來實施了。
心想著自己如果這時候發問,她娘告訴她的幾率會有多少,想了一想後,蔣夢瑤還是決定暫時不問了,因為她不得不考慮到一個最最現實的因素——她現在才一周半,就算是早慧,但也不可能真的像個成年人一樣去思考和說話的,所以,為了避免給自己傳出妖異的屬性,蔣夢瑤還是決定先不問了,反正她娘看著雖然笨拙,但是實際上卻是一個再穩妥不過的人了,讓她去發揮,自己就安安穩穩的再做幾年快樂的小寶寶好了。
吳氏在經過前麵兩輪竹籃打水的努力之後,第三胎終於給她生出了一個寶貝兒子來。
穩婆從產房裏傳出這個消息之後,國公夫人秦氏也顧不上會不會因此得罪了孔氏,直接就命人在祠堂裏設了祭台,奉上了三牲瓜果,跪謝蔣家祖宗保佑,若不是怕嚇著她剛出生的大孫子,隻怕秦氏還想叫人來放鞭炮慶賀一番呢。
前院的動靜是翻天覆地的。
戚氏也在第一時間就去前院看了吳氏和她剛生的那位蔣家的頭孫子,二叔蔣修高興的當場就給孫子取了名字,叫做蔣顯文,他一生好讀詩書,也希望自己的孫子能夠繼承他的學術衣缽,做一個學富五車,文采斐然的讀書人。
二房因為蔣顯文的出生而沸騰了起來,一直在各方麵都被弟弟蔣昭壓製的蔣舫也覺得這一迴總算是風光了一迴,抱著兒子不肯撒手,又親又抱,笑得合不攏嘴,直誇吳氏有能耐!
因為前院來往的人多,戚氏又不是那麽受大家歡迎,所以,她也隻是去露了個麵,也就迴來了,蔣夢瑤的個子也是長高了不少,如今都到了戚氏大腿那兒了,容貌仍帶著稚氣,卻是越發出落的標誌水靈了。
她這張臉,蔣夢瑤每迴自己看了都覺得移不開目光,雖然她也有部分自戀的情結在裏麵,可是誰都不能否認,她蔣夢瑤這張臉確實生的很好就是了。
在戚氏日日的教導之下,蔣夢瑤如今已經能夠認識這裏的文字,隻是寫字這一點上還有待加強,識字這種技能,她早在上一世就已經學過,因此隻要稍微提點一下,她當然是教什麽就會什麽的,可是寫字就不一樣了,從前她用慣了硬筆,如今卻叫她用這軟趴趴的狼毫,別說是幾隻手指捏的快抽筋了,就是她拚著手指抽筋,硬是捏著筆杆,也是寫不出什麽好字來的。
而戚氏和蔣源對女兒的這個小小的不足倒也覺得沒什麽,畢竟,女兒的聰慧是擺在臉上的,寫字這種事情,隻要功夫深,就沒有寫不好的,等將來女兒再大一些,自己知道要好了,她就自然會練習的,若是強行逼迫她一定要寫出一手好字來,反倒不那麽美好了,於是,蔣夢瑤寫字這一項就這麽被兩個樂觀的父母給耽擱了下來。
而事實上,在今後蔣夢瑤的人生裏,她的字就是她這輩子最大最大的硬傷了,足以上升為死穴。
當然,這是後話,此時先按下不表。
再說迴正題吧。
整個國公府都因為蔣顯文的出生而顯得喜氣洋洋,孩子不過才落地兩三天,秦氏就已經和兒子孫子擬定好了大孫子滿月時邀請的名單,這迴宴客,可不是蔣璐瑤,蔣纖瑤這兩個閨女滿月酒時能夠比擬的陣容,上至丞相宰輔,下至門人客卿,足足請滿了六十桌的人,秦氏才算有些滿意。
可正當整個國公府都在為二房長孫蔣顯文忙碌的時候,平淡了好幾年的大房這邊,卻是出事了。
蔣源沒輕沒重的把天策上將步家的孫子步擎元給壓了!
不是以武學招數取勝,而是利用他的體重身高之便,硬生生的把人家十六七歲了,還沒長到七十斤的病秧子獨苗嫡長孫給壓了!
☆、第十一章 天策府寧氏
說起這個天策上將府,那可是京城名門中的名門,忠烈中的忠烈,一門十傑,為國效忠,年紀輕輕就奔走戰場,建下赫赫功勳,步元帥被先皇封做天策上將,其十個兒子封為將軍,仰仗他們父子同心征戰滇南,收服山河,隻不過滇南之戰太過慘烈,步家一門十傑死了九個,剩下一個步城身受重傷被送迴了京城。
戚氏見女兒露出害怕的神色,趕緊叫停了蔣源,說道:
“好了好了,別嚇著孩子。”
蔣源這才停手,將蔣夢瑤安全的交到了戚氏手中,她就順勢摟住了娘親的脖子,隻覺得娘親身上好香好香,就不禁多聞了幾下,戚氏被她這小狗的行徑給逗笑了,在她鼻子上刮了一下,才肯將她放下地去。
又過了幾個月,清明到了。
大房從十幾天前就開始忙碌起來,因為大房的長輩都不在了,清明便須祭祀,戚氏的公公蔣易並沒有繼承家主,而蔣國公與秦氏尚在,所以蔣易和容氏就隻能以兒孫輩的禮來祭拜,也就是說,這是大房自己的事情,不能勞動府裏,當然如果大房有能耐設宴請客的話也是可以的,但是,自從蔣易和容氏雙雙離世之後,蔣國公府大房就此沒落。
人人都道大房沒有大人,隻有孩子在,一般世家官人不可能來與沒有大人在家的大房交好,因此,從前蔣易的朋友也漸漸遠離,再加上蔣源又是這般讓人失望,那些故交老友縱然有心提拔故人之子,可在看見蔣源的模樣之後,也是無從下手相幫的,就這樣失去了與外界溝通能力的大房可不就越來越沒落,越來越平淡了,所以,設宴請客肯定是沒有的了,不過,在院裏祭祀一番卻是應該的,到了祭祀的正日,若是二房有心,便也會來大房這裏磕頭上香,畢竟大房和二房之前分了家,雖然並未分府,但分家就意味著各禮生活,大房有事二房來賀來幫腔是二房客氣,若是不來,也隻能說是生分,並不是什麽錯。
戚氏今年是第一次操辦祭祀的事情,去年因為懷有身孕,精神不佳,並沒有親自動手,現在孩子生了,她總要擔起大房長媳的責任,一一操辦起來才行。
光是貢菜戚氏就準備了三十六樣,還不連三牲瓜果,祠堂也是裝點一新,幾天前她就親自去了一趟法華寺,替公婆記了緣簿,因為今年並不是公婆故去的整年,所以不需請得道高僧念往生超度經文,戚氏請了寺裏的緣簿迴家,供奉在牌位前,並帶迴了寺廟迴贈的緣禮,這份功德便就算記下了。
祭祀當天,蔣夢瑤也給穿上了一身素色的衣衫,戚氏也讓她跟著跪拜,戚氏執香,蔣源上香,大房眾人都在外頭跪拜。
二房二叔派人來傳了話,說是公務繁忙,今日便不出麵祭拜了,又讓二房出了一份祭禮,命人送過來。
原本以為蔣源二叔會差遣一個下人前來送禮,沒想到卻是孔氏親自帶著祭禮,穿著一身絹白的衣服,禮數周全的給牌位行了禮,上了香,戚氏這才將她請出了祠堂,安排在花廳會麵。
孔氏是個生的十分豔麗的女子,與吳氏的溫婉不同,孔氏就像是帶著辣味的玫瑰,好看雖好看,卻是又辣又紮手。
“大嫂多日不見,清減了不少,可是這段日子忙的?”
普通的寒暄話語,若是用在普通人身上那倒也沒什麽,隻是用在問候戚氏身上,就讓人頗覺得不是味道了。
戚氏彎唇笑了笑,說道:“多謝弟妹掛念,這段日子事的確比較多,我又比較笨拙,不似弟妹這般能幹,處理起事情來還是有些手忙腳亂的。”
孔氏被戚氏這幾句話說的笑彎了眼,銀鈴般的笑聲傳遍了花廳,孔氏對戚氏還算不錯,隻覺得戚氏雖然笨拙,但總比吳氏要省心多了,最起碼戚氏自己知道自己的斤兩,做事說話總是畏縮的,可是吳氏就不同,明明沒什麽本事,還成天盡想著跟她挑事攀比,她若不壓了她幾頭,吳氏就不知道她的厲害!
而對戚氏,說實在的,孔氏是壓根兒沒有把她當做是對手,最起碼看在蔣夢瑤眼裏是這樣的,孔氏看著十分精明,屬於心高氣傲的那種,就好像是王熙鳳,能幹潑辣,而她對她娘的態度,就好像是王熙鳳對劉姥姥,拿你當個消遣的人兒,但是卻絕不會把這樣的人當做對手,根本不在一個段位上啊。
“大嫂真是會說話。原本大伯公的忌辰我們小輩就該來出一份力的,奈何府裏事太多,我有心來幫忙卻是實在抽不出身來,倒叫嫂子受累了。”
戚氏溫溫一笑:“談不上受累,弟妹有心了。請喝些茶吧。”
孔氏又是一陣笑聲,看了一眼戚氏遞來的茶水,端在手裏卻是沒喝,而是掂了掂就放了下來,指著戚氏身旁的蔣夢瑤說道:
“這便是大姑娘夢姐兒吧。生的可真好看,來,到嬸子這兒來,讓嬸子好好瞧一瞧。”
蔣夢瑤抬頭看了一眼自家娘親,看出了戚氏眼裏的擔憂,想起之前去老夫人院裏的時候,戚氏讓她扮拙,想必戚氏是不願意過早讓別人知道她早慧這件事的,心下有數,在孔氏第二次召喚她的時候,她才怕怕縮縮的走到了孔氏身前,卻也不知道行禮,就那麽呆呆的看著她。
孔氏眼中閃過一絲冷笑,對待蔣夢瑤卻是越發熱情,將她摟入了懷中,說道:
“哎喲,真是漂亮的像個瓷娃娃,畫兒裏出來的小人兒般,瞧這眼睛,倒比那天上的星星還要亮些呢。”
“……”
蔣夢瑤聽得直想發笑,這位大嬸泡妞的功力可以啊。
不過,孔氏雖然說的有些誇張,但是蔣夢瑤這張臉確實長得很好,眉眼開闊,眼睛大而有神,鼻子嘴巴都是對稱的小巧,整張臉湊在一起就是有一種和旁人不同的美貌。
不過,這些美貌看在孔氏眼中,也就隻是美貌了,她和老太君的想法是一樣的,女孩子雖不說要才高八鬥,但是,最起碼的涵養和氣質卻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像她們這樣出身的女孩兒,若隻是空有漂亮外表的花瓶,那將來也未必就能找個好人家,若是有幸被貴人看中了美貌,那也頂多是個擺在房裏看看的貴妾,主母到底還是要找有才幹的才行。
在她看來,戚氏就是糊不上牆的稀泥,出身、外形、能力、夫君,每一樣對她來說都是硬傷,縱然再給她搬兩把梯子來,她也再難爬上去,這輩子也就這樣了,如果說她生了個特別聰慧的女兒,那也許事情還有些微轉機,可如今看來,不僅她自己笨拙,就連生的女兒也是如出一轍的平庸,所以,她話中的誇讚就越發誇張起來了,這便是她與人處世不同的地方,別的人在明麵上踩低捧高,對弱者說盡了刻薄話,平白惹來旁人非議,被說不近人情,高傲自居,可是她就不同了,對於翻不了身的弱者,她向來不吝好言好語,因為她知道,縱然她說話把這些人捧上了天,他們也成不了什麽事,還可能會一輩子記著她說的捧話,以為那就是她真實的想法,不明白她輕蔑的內心,被她耍弄於股掌仍不自知,這樣才能讓她體驗到那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
又在蔣夢瑤的臉上輕捏了兩下,才讓她迴到戚氏身邊,她繼續說道:
“這樣漂亮的娃娃,可不能委屈了她,待會兒嫂子就去庫房給我這侄女兒裁幾尺好布料來,做上幾身漂亮的衣裳,庫房的人若有阻攔,就說是我說的,讓他們來問我便是。”
戚氏將女兒抱在懷裏,聽孔氏這麽說了,連忙搖手,說道:
“這可使不得。庫房的東西都是府裏共用的,如何能給我們用作私房,閨女有衣服穿就行了,也不是什麽富貴命,何必穿的花哨呢。”
孔氏對戚氏遞去一眼埋怨的眼神,原也隻是隨口說說,並不是真的想送戚氏衣料子,既然她拒絕,自己也就不再多勸,順勢下台階說道:
“我這嫂子當真見外。得,既然你看不上那些布料,改明兒我去給侄女兒打兩套頭麵來,那時嫂子可不能不收了啊。”
戚氏又是一陣感謝:“多謝弟妹掛心了,孩子還小,真用不著。”
孔氏便不再說話,端起了茶杯,卻還是不喝,又放在手裏惦了兩下,便就放下杯子,站了起來,說道:
“天兒也不早了,為了來拜一拜大伯公,我可是推了好些事宜,現下卻是不得不去處理了,嫂子且放寬心,有事兒便派個人去前院尋我,我定不耽擱,立刻前來支應。”
說完這些,孔氏便走出了花廳。
戚氏將蔣夢瑤交到趙嬤手上,自己親自送了孔氏出門去。
蔣夢瑤看著她們並肩走到的兩道背影,一胖一瘦,她娘的個頭比之孔氏還要略高一些,卻因為體型,看起來敦實厚碩,笨拙的不行。而她對於孔氏也有了些初步認識,隻覺得這個女人表裏不一,笑裏藏刀,雖說話裏充滿了對大房的同情,和對她和她娘的愛惜,可是實際上卻沒有為她們做些什麽,沒有特別關照,所有的同情和愛惜都是流於表麵,用句現代導演的話來說,就是嘴裏有戲,眼裏沒戲,演的不到位啊!
清明過後,各房的祭祀事宜也告一段落。
就在這個時候,二房長房又傳來了一個消息讓大房的人全都震驚了,包括蔣夢瑤!
吳氏,又懷上了!
我去!這個女人是開掛了吧,也太特麽能生了!短短一年半的時間,特麽都懷三個了!照這麽生下去,她是打算生個足球隊嗎?
☆、第十章 來事了
吳氏又懷孕的消息不僅震驚了大房,簡直把整個國公府都驚動了好嗎?
最開心的當屬國公夫人秦氏了,她這輩子最希望的就是兒孫滿堂,聽聞這個消息之後,當天就命人送了好多補品去了長房院子裏,把吳氏一陣誇獎,直言她是老蔣家最好的孫媳婦。
這個評價應該可以算是秦氏對小輩們說出的最好的評價了,大房戚氏這裏倒還好,反正她也沒有指望老夫人會喜歡她,但是孔氏就不一樣了,她一直覺得自己才應該是秦氏眼裏最出色的孫媳婦才對,因為她出身好,本事大,給府裏料理著上上下下,兢兢業業,從無一句怨言,可是,如今看來,卻是無論她怎麽努力,都比不上一個隻會生孩子的蠢婦了,在聽到這個評價之後,孔氏當天就報了病,將府裏的事宜全都推還給了秦氏,一副‘既然你喜歡她,那我還替你做什麽事’的樣子,直把老夫人氣得鼻孔冒煙,卻又對她無可奈何。
畢竟孔氏接手國公府之後,內外所有事宜全都安排的妥妥帖帖,根本不用秦氏操心,憑良心講,孔氏管家比秦氏要好的多,孔氏年輕,有想法,又雷厲風行的能幹,這些年秦氏推掉了府裏的諸多繁瑣事宜,早就過慣了無事一身輕的日子,沒想到如今卻因為自己的一句話,孔氏就給她撂了挑子,雖然表麵上秦氏還是去安撫孔氏了,可是內心也對這個孫媳婦多了幾分怨言。
國公府二房的長房和次房為了這麽一件小事鬧得不可開交,大房這邊卻是風平浪靜的,而一開始的震驚,更多的是對吳氏身體構造的驚奇,卻是沒有其他利益糾紛夾雜在裏麵的。
戚氏自從生了蔣夢瑤之後,為人就越發清淡穩重了不少,對於趙嬤繪聲繪色的形容前院的一團亂時,她也隻是淡淡的笑了笑,然後就繼續給女兒和相公縫製衣服。
倒是蔣夢瑤聽得津津有味,坐在一張小凳子上,聽趙嬤說的口沫橫飛。
“哎喲,笑死我了。想不到她孔家娘子也有今天,從前我去找她領取大房的開銷用度時她總是百般刁難,這個不許,那個不行,就連我要些銀耳和紅棗來煮湯,她都要冷嘲熱諷的奚落幾句,今時今日卻被吳家娘子狠狠下了臉麵,真是太爽快了!”
戚氏抬起了頭,看了一眼趙嬤,然後才搖了搖頭,說道:
“好了好了,說兩句就行了,這種事也持續不了多久的。”
趙嬤卻不以為然,走過來跟戚氏爭辯:“如何持續不了多久?依奴婢看,吳家娘子在生孩子這件事上就完全壓了孔家娘子好幾頭,國公夫人最喜歡會生孩子的兒媳,孫媳,孔家娘子若是不加緊生幾個孩子,我看今後這府裏當家娘子的頭銜還得落在吳家娘子頭上。”
戚氏卻不以為然的搖了搖頭,說道:
“你隻看到了表麵。不管孔家娘子能不能生出孩子來,這國公府當家娘子的身份隻會落在她身上,絕不會落在吳家娘子。”
趙嬤不解:“為何?”
蔣夢瑤聽到這裏,不等戚氏開口,就直接說了一句:“因為大嬸嬸笨。”
隻有笨女人,才會在自己身子沒有調理好之前就盲目的生孩子,這樣雖然能夠得到人們短暫的欽佩和讚揚,但最後苦的肯定是她自己,身子衰敗了,今後還談什麽□□,爭寵和享福呀!別紅顏薄命,英年早逝就已經很好了。
稚言稚語在院子裏傳開,戚氏也訝然的停下了手裏的動作,她雖然覺得奇怪,但是也不會想到女兒說吳氏笨,是因為想到了那麽深的層麵,最多隻是以為女兒隨口說了一句評價的話而已,她把蔣夢瑤召到了自己身邊,微笑著說道:
“小孩子家家的,知道大人在說什麽嗎?就橫加插嘴,這是不禮貌的,下迴不可這樣信口開河了,讓有心人聽去,還不知要編排什麽,吃虧的可是你,知道了嗎?”
蔣夢瑤心中一緊,暗道自己的不謹慎,若她剛才再最快一點,把心裏的想法說出來,那可真是會讓戚氏大跌眼鏡的,同時還不知道外麵的人會說出怎樣烏糟的傳言呢。
收斂了心神,瞪著大大的眼睛,裝作一副‘我根本不知道你們在說什麽,你們就當我沒說’的神情,萌萌的看著自家娘親,點了點頭,說道:
“哦,知道了。”
戚氏在蔣夢瑤的臉上刮了刮,然後才將她抱到自己的腿上坐下,對趙嬤說道:
“別說這件事了,反正都不關咱們的事。如今大房早已被國公府另辟出來,我看若是這樣毫無變化的再過兩年,不管是誰當家,咱們大房的日子都不會好過,到時候還有的仰人鼻息,寄人籬下呢,若是不早作些打算,等他們鬧完了,就該膈應咱們了。”
趙嬤聽了戚氏的話,也收起了笑臉,來到戚氏身前,說道:
“那娘子可是要……”
戚氏打斷了她:“不做不行了。如今府裏撥給大房的銀兩越來越少,本也應該這樣,大房雖占據一房,但卻對府上毫無建樹,毫無幫襯,縱然是占著大房的血脈,卻也沒有理由讓家族平白養活一世,從前我總擔心做了那些事,會有損兩家顏麵,隻如今卻是迫在眉睫,再顧不得清貴之名了。”
趙嬤顯然也明白戚氏的話是什麽意思,聽了這些之後,也大大的歎了口氣,說道:
“世道艱難,也隻好如此了。”
蔣夢瑤在她們兩人之間看了半天,也沒猜出這對主仆到底在說什麽,聽起來倒像是她娘有什麽計劃,原本不打算實施的,可是如今看大房的形勢太過嚴峻,又打算把計劃拿出來實施了。
心想著自己如果這時候發問,她娘告訴她的幾率會有多少,想了一想後,蔣夢瑤還是決定暫時不問了,因為她不得不考慮到一個最最現實的因素——她現在才一周半,就算是早慧,但也不可能真的像個成年人一樣去思考和說話的,所以,為了避免給自己傳出妖異的屬性,蔣夢瑤還是決定先不問了,反正她娘看著雖然笨拙,但是實際上卻是一個再穩妥不過的人了,讓她去發揮,自己就安安穩穩的再做幾年快樂的小寶寶好了。
吳氏在經過前麵兩輪竹籃打水的努力之後,第三胎終於給她生出了一個寶貝兒子來。
穩婆從產房裏傳出這個消息之後,國公夫人秦氏也顧不上會不會因此得罪了孔氏,直接就命人在祠堂裏設了祭台,奉上了三牲瓜果,跪謝蔣家祖宗保佑,若不是怕嚇著她剛出生的大孫子,隻怕秦氏還想叫人來放鞭炮慶賀一番呢。
前院的動靜是翻天覆地的。
戚氏也在第一時間就去前院看了吳氏和她剛生的那位蔣家的頭孫子,二叔蔣修高興的當場就給孫子取了名字,叫做蔣顯文,他一生好讀詩書,也希望自己的孫子能夠繼承他的學術衣缽,做一個學富五車,文采斐然的讀書人。
二房因為蔣顯文的出生而沸騰了起來,一直在各方麵都被弟弟蔣昭壓製的蔣舫也覺得這一迴總算是風光了一迴,抱著兒子不肯撒手,又親又抱,笑得合不攏嘴,直誇吳氏有能耐!
因為前院來往的人多,戚氏又不是那麽受大家歡迎,所以,她也隻是去露了個麵,也就迴來了,蔣夢瑤的個子也是長高了不少,如今都到了戚氏大腿那兒了,容貌仍帶著稚氣,卻是越發出落的標誌水靈了。
她這張臉,蔣夢瑤每迴自己看了都覺得移不開目光,雖然她也有部分自戀的情結在裏麵,可是誰都不能否認,她蔣夢瑤這張臉確實生的很好就是了。
在戚氏日日的教導之下,蔣夢瑤如今已經能夠認識這裏的文字,隻是寫字這一點上還有待加強,識字這種技能,她早在上一世就已經學過,因此隻要稍微提點一下,她當然是教什麽就會什麽的,可是寫字就不一樣了,從前她用慣了硬筆,如今卻叫她用這軟趴趴的狼毫,別說是幾隻手指捏的快抽筋了,就是她拚著手指抽筋,硬是捏著筆杆,也是寫不出什麽好字來的。
而戚氏和蔣源對女兒的這個小小的不足倒也覺得沒什麽,畢竟,女兒的聰慧是擺在臉上的,寫字這種事情,隻要功夫深,就沒有寫不好的,等將來女兒再大一些,自己知道要好了,她就自然會練習的,若是強行逼迫她一定要寫出一手好字來,反倒不那麽美好了,於是,蔣夢瑤寫字這一項就這麽被兩個樂觀的父母給耽擱了下來。
而事實上,在今後蔣夢瑤的人生裏,她的字就是她這輩子最大最大的硬傷了,足以上升為死穴。
當然,這是後話,此時先按下不表。
再說迴正題吧。
整個國公府都因為蔣顯文的出生而顯得喜氣洋洋,孩子不過才落地兩三天,秦氏就已經和兒子孫子擬定好了大孫子滿月時邀請的名單,這迴宴客,可不是蔣璐瑤,蔣纖瑤這兩個閨女滿月酒時能夠比擬的陣容,上至丞相宰輔,下至門人客卿,足足請滿了六十桌的人,秦氏才算有些滿意。
可正當整個國公府都在為二房長孫蔣顯文忙碌的時候,平淡了好幾年的大房這邊,卻是出事了。
蔣源沒輕沒重的把天策上將步家的孫子步擎元給壓了!
不是以武學招數取勝,而是利用他的體重身高之便,硬生生的把人家十六七歲了,還沒長到七十斤的病秧子獨苗嫡長孫給壓了!
☆、第十一章 天策府寧氏
說起這個天策上將府,那可是京城名門中的名門,忠烈中的忠烈,一門十傑,為國效忠,年紀輕輕就奔走戰場,建下赫赫功勳,步元帥被先皇封做天策上將,其十個兒子封為將軍,仰仗他們父子同心征戰滇南,收服山河,隻不過滇南之戰太過慘烈,步家一門十傑死了九個,剩下一個步城身受重傷被送迴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