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遠心中一動:“官員大會?這是什麽?”


    他還真不知道。


    長孫無忌說道:“你也知道,我大唐疆域廣袤,所以地方官員眾多,而地方官分布在各個地方,因為太過自由,很容易做出一些出格的事來。”


    “所以吏部,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官員大會,來給這些地方官講講朝廷的規章製度,講幾個典型事跡,來讓這些官員遵紀守法,恪守己任。”


    “而今年的官員大會,就在後天,在陛下的祭天之前,所以我們也準備讓這些地方官,跟著陛下一起祭天,讓他們感受到陛下為了天下蒼生的努力。”


    官員大會。


    這是,長孫無忌給出的,不同於房玄齡的答案


    房玄齡沒有提起官員大會,也許是房玄齡覺得這官員大會不算怎樣重要,也許是因為這件事是吏部主管的,而房玄齡在忙於其他事,也就沒有顧得上官員大會,所以忽略了此事。


    總之,這是一個新的,值得秦文遠在意的事。


    秦文遠看向長孫無忌,說道:“參加官員大會的官員,數量有多少?”


    長孫無忌說道:“雖然說理論上,地方官員都應該來參加,但你也知道,這不現實。”


    “畢竟地方上不可能沒有地方官作鎮,所以我們每一年,在各個地區,都隻會選擇一部分官員前來長安,其他官員仍舊要坐鎮處理事務的!”


    “然後下一年,就會有另一批人來到長安,參觀官員大會。”


    “所以每年的人數,都不恆定,而今年的官員數量,暫時確定的是八百人左右。”


    “當然,這個數量隻是估值,不到最後,也不能完全確定,但差不多,就是這個量級。”


    秦文遠點了點頭。


    八百個官員,這數量可不算少了。


    雖然說基本上都是地方官,但地方官也有地方官的力量和作用。


    封疆大吏也是地方官!


    各州刺史也是地方官。


    小縣衙的縣令也是地方官。


    地方官隻是一個統稱,可其權勢,卻不能一概而論。


    秦文遠說道:“不知道這官員大會,會持續幾天?”


    長孫無忌道:“三天。”


    “畢竟地方上事務也多,而且路途遠,在路上就會耽誤不少時間,所以我們的官員大會盡可能的減少時間。”


    “我們會挑選最重要的案例,有優秀的官員的案例,也有被處理貪官汙吏的案例,以此來督促他們。”


    “三天時間,足以讓我們將這一年的案例講完了,順便告訴他們新修訂的一些律法。”


    “三頭後,他們就會離開長安,重新返迴地方,並且將在長安學到的東西,也要在地方上給其他官員宣講。”


    秦文遠點了點頭。


    這事他很能理解。


    後世也差不多都是這樣做的。


    學習先進典型,唾棄貪官汙吏。


    這是很有必要的。


    朝廷不可能真正監管到每一個人,而這,就需要他們的自覺。


    而這種學習,思想上的教育,就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長孫無忌看向秦文遠,說道:“所以,如果說還有什麽可以媲美陛下祭天的話,這官員大會,我想,也可以考慮一下。”


    “一旦北辰在官員大會上做了些什麽,讓官員出現意外,那後果,也可以說是十分嚴重了。”


    秦文遠眼眸微眯。


    他認可長孫無忌的話。


    雖然說地方官員在權利上,比不過長安的官員。


    但是,一旦有幾百個地方官員出事了。


    那絕對足以讓整個大唐癱瘓的!


    大唐現在之所以能如此穩固,效率高,最主要的,就是朝廷和地方官員之間的配合。


    一旦地方上,沒有官員管理了,要不了幾天,地方上就得出事!


    到時候,大唐對地方的掌控力,絕對要出問題!


    秦文遠看向長孫無忌,問道:“長孫大人,這官員大會,知道的人多嗎?”


    長孫無忌點頭道:“朝廷知道的人不少。”


    “當然,普通百姓是不知道的,這和那些百姓也沒關係。”


    秦文遠點了點頭。


    他說道:“也就是說,論起傳揚度,官員大會和萬邦商會與陛下祭天,不是一個量級的?”


    “沒錯,是這個意思。”


    秦文遠眯了眯眼睛。


    他在想,如果他是北辰的話。


    如果隻有祭天和官員大會兩件事,供北辰選擇的話,他會選擇哪一個?


    沉思片刻後,秦文遠直接起身,道:“長孫大人,多謝你的答案,我現在已經有些猜測了。”


    “那我就不打擾你了。”


    長孫無忌見秦文遠要走,挽留s道:“秦大人好不容易來一次,不如吃過午飯再走。”


    秦文遠搖了搖頭:“北辰現在就如一把刀一樣,懸在我們的頭頂,我需要一些時間去準備,所以就不吃了。”


    “等這些事情過後,我會親自請長孫大人,到時候我們不醉不歸。”


    長孫無忌聞言,便笑著點頭:“那好,我們就說定了,到時候一定要不醉不歸。”


    秦文遠離開了吏部,他走在大街上,大腦在瘋狂運轉。


    李世民祭天,這是長孫無忌和房玄齡都提及的事情。


    這就足以說明這件事,在他們看來,是足夠讓北辰出手的!


    畢竟,李世民身為皇帝,如果北辰能重傷李世民,那絕對足以報複之前所發生的一切了!


    而且,也能直接讓諸國的商人認清楚北鬥會的強大,以及讓他們覺得大唐實力也就那樣,畢竟連自己皇帝都保護不了的國家,又能怎樣強大?


    這樣的話,也能間接的打擊萬邦商會。


    所以,這件事,是十分有可能的!


    倘若長孫無忌沒有給出第二個選擇,秦文遠就會將李世民祭天的事情,暫定為北辰會出手最重要目標了。


    可是,長孫無忌又給了第二個選擇!


    官員大會!


    官員大會這件事,雖然在規格上,比不上李世民祭天。


    可是,一旦這件事出問題了,那影響也是極大的。


    數百的地方官,一旦有一定數量的官員出現意外。


    那會直接導致地方上出大問題的。


    朝廷的統治力出現意外,地方上無人可管。


    就算是吏部盡快派出官員,可幾百人,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湊齊的。


    而這,也足以向外邦商人證明大唐的弱處,連那麽多官員都能出事,更別說萬邦商會了。


    所以,這仍是對萬邦商會的極大打擊!


    這兩件事,在秦文遠看來,都有北辰動手的理由。


    而如果,必須要在這兩個中選擇一個的話。


    秦文遠覺得,官員大會的可能性更大!


    首先。


    是知名程度。


    雖然說李世民祭天,是每個月都有的。


    但李世民畢竟是皇帝,他的任何事,都是備受關注的。


    故此,北辰很可能會擔心,自己關注到這件事。


    而官員大會,普通百姓是不知道的,甚至宰相房玄齡都忽略了,那麽自己這個不怎麽和吏部來往的大理唐爵爺,會忽視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所以,他覺得,如果北辰想要避開自己的話,官員大會比李世民祭天更合適。


    其次,就是難易程度。


    李世民祭天,沿途會有大軍保護,北辰想要成功針對李世民的機會很小。


    而且現在北辰的決定也是休養生息。


    北鬥會受到的重創已經很大了,北辰也不想動用太多的人。


    可想要的李世民祭天時對李世民出手,沒有足夠的人是絕對做不到的。


    故此,李世民祭天這件事,北辰選擇的可能性就不高了。


    但官員大會,因為是吏部舉辦的,吏部的影響力和李世民沒法比,能動用的守衛也有限。


    再加上萬邦商會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所以官員大會反而就顯得有些黯然失色了。


    ……………………


    倘若他是北辰的話,他絕對不會覺得對付官員大會有什麽難度。


    故此,以上兩點,就讓秦文遠覺得北辰對官員大會出手的可能性更大。


    當然,這個猜測的前提,是北辰隻有這兩個選擇!


    但萬一,北辰還有其他選擇呢?


    所以秦文遠還需要繼續找人詢問。


    他停下腳步,看向熱鬧的人群,緩緩自語道:“該去找天璣了!”


    …………


    自他和天璣從南詔迴來後,兩人就分開了。


    秦文遠履行承諾,放了天璣。


    然後,他們就再也沒有見到過,也沒有聯絡過。


    以至於秦文遠現在根本不知道天璣藏哪了。


    當然,不知道天璣在哪,不代表路徑找不到天璣。


    在長安城內,秦文遠想找的人,還沒有找不到的。


    他直接轉身,返迴的大理寺衙門。


    然後他吩咐手下的人,去城南,抓一批偷雞摸狗的乞丐。


    做完這些後,秦文遠就在大理寺衙門裏,安心的處置著各地送來的卷宗。


    就這樣,過去了能有兩個時辰。


    忽然有大理寺的衙役走了過來,道:“秦大人,外麵有人讓一個小孩,送來了一封信。”


    秦文遠聞言,嘴角直一揚:“來了。”


    秦文遠說道:“將信取過來,小孩子打發走就行。”


    “是!”


    衙役迅速離去。


    沒多久,衙役便返迴,將一封信遞給了秦文遠。


    秦文遠取過信,看了一眼信封。


    信封上沒有沾染一點墨漬,十分的幹淨。


    秦文遠笑了笑,將裏麵的信紙取了出來。


    目光向信紙上看去,便見上麵寫了一個地點。


    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其他的字跡。


    秦文遠灑然一笑,他直接起身,將信紙揣在懷中,向外走去。


    信紙上寫了地點,沒有寫時間。


    那就說明任何時間都可以。


    隻要他去了,就能找到天璣。


    秦文遠離開大理寺衙門,慢悠悠向約定地點走去。


    走了能有兩刻鍾的時間,秦文遠停了下來。


    他看了一眼地址,就看了一眼麵前的建築,眉毛微微一挑。


    隻見眼前,乃是一個當鋪。


    “這是藏身於當鋪中了?”


    秦文遠左右看了看。


    他發現這個當鋪的位置是十分不錯的。


    當鋪位於街道的邊緣地帶,三麵環路。


    這就使得一旦發生任何危險情況,都有足夠的逃生之路。


    而當鋪所在的街道,雖然不是最繁華的,但也是人來人往的,在這裏,足以打探尋常的情報了。


    至於更多的情報,長安有地下世界專門的情報販子,隻要有錢,就沒有打聽不到的。


    所以這裏,足以滿足天璣的所有需求了。


    “倒是一個好地方!”


    秦文遠微微點頭,旋即沒有任何耽擱,直接進入了當鋪內。


    當鋪麵積不大,進去就能見到一張桌子和幾把椅子,而在桌子的另一側,則是高高的櫃台。


    櫃台很高,人站在那裏,隻能露出一個肩膀。


    據說,這種高櫃台的設置,是為了防止出價太低,從來被客人暴打的危險。


    秦文遠進入當鋪後,直接來到櫃台前。


    看著櫃台裏麵的人,說道:“我要當個東西,你給瞧瞧值多少錢。”


    櫃台內的掌櫃聞言,忙說道:“什麽東西?”


    秦文遠笑了笑,從懷中取出了收到的信紙,將信紙放到了櫃台上,道:“你覺得,這幾個字,能不能值萬金?”


    當鋪掌櫃看到這些字,臉色頓時微微一變。


    他看了一眼秦文遠,說道:“秦大人?”


    秦文遠微微點頭。


    掌櫃的忙走了出來,道:“秦大人請進後院,我們主子在後院等大人呢。”


    說著,掌櫃的打開了通往後院的門。


    秦文遠笑道:“這張紙難道不值萬金?”


    “這……”


    掌櫃訕訕一笑:“就算值,我們也沒有這麽多錢啊!”


    秦文遠哈哈一笑:“既然你們出不了那麽多錢,那我就收走了。”


    說著,秦文遠一把抓迴這張紙,便轉身進入後院內。


    掌櫃的不由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心說秦大人果然名不虛傳,可怕可怕。


    秦文遠來到後院,便見這是一個如同四合院一樣的院落,前麵是當鋪的門麵,而其他三麵,則是居住的房間。


    在院落中心,有一棵大樹。


    樹下,有著一張石桌和四把石凳。


    而此時,石凳上,正坐著一人。


    他有著四十餘歲的年齡,臉上布滿滄桑的感覺,他坐在那裏,正慢悠悠的品著茶。


    秦文遠徑直走到他對麵,坐了下來。


    /68//.html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在大唐迎娶長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圓並收藏開局在大唐迎娶長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