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妹歎了一聲道:“師父,你就告訴我吧,你為什麽那麽討厭宋嫂子呀。今天我們也聽說了,宋嫂子寧願被殺也不願意被強人侮辱。真是讓人欽佩呢,怎麽都不像是不正經的人。憑心而論,要是我沒這把子力氣,遇到這樣事情,都不知道怎麽辦好呢。”
孟婆子停了手裏的活計,頓了頓,道:“這事兒我都沒跟人提過,你大勇哥也不知道。本來呢我也不想提的,可一想起來就堵得慌。”她理了理思路,把事情簡單跟喜妹說了一遍。
原來宋寡婦男人還沒死的時候,孟婆子跟他們關係還不錯,兩家時常在一起做點活兒的。後來孟永良去鎮上給人雇工,孟婆子總覺得不夠體麵,想來想去便想開家貨棧,這樣也不必每年出去做工留她一個人在家孤單,而且有點家業總比雇給人家做工要體麵。
誰知道她剛跟宋寡婦透了信兒,說管他們先借點錢,結果宋寡婦的臉色就有點難看,吞吞吐吐的樣子讓她看不上,於是她就告辭忙著準備貨棧的事情沒再跟她見麵。結果幾天後她去邱裏正家裏商量,要備案在南村開貨棧的時候,裏正卻說宋寡婦家先來了,已經記錄在冊,報去縣裏了。
當時榆樹村規定,南村北村隻能各一家貨棧,多了不利於村民和睦。孟婆子自然不想就此罷手,跟裏正好好理論了一番,裏正說他想一想,然後問問周圍人的意見,再考量一下各項情況然後給他們答複。
後來孟婆子特意去給裏正家送了一匹自己織的上好棉布,尋思就憑邱裏正和他老婆的財迷,自己肯定能得到開貨棧鋪子的準許。又氣宋寡婦背後陰人,幾次看到她想湊前要說話的樣子,便愈發冷著臉不理睬。哪曾想孟婆子覺得板上釘釘的事情,突然雞飛蛋打,貨棧還是宋寡婦和她男人開了。那時候孟永良在鎮上幫忙,也不知道這事兒,孟婆子憋了一肚子氣愣是沒讓人給兒子捎信。她想去跟裏正算賬,要迴自己的布,結果看到宋寡婦跟邱裏正鬼鬼祟祟拉拉扯扯的樣子頓時明白了,再加上邱裏正每每看到宋寡婦都一副目露精光的樣子,孟婆子越發堅信自己的判斷。
她吃了這麽個暗虧也不想聲張,先找裏正去連說帶笑將他一通損威脅一頓將自己的布要迴來,又去給宋寡婦家道喜,自然也是表麵笑嘻嘻卻把最狠的話都說了,把個宋寡婦羞得一張臉白得跟紙似的。然後孟婆子也不跟他們撕破臉,大家還是鄉裏鄉親過得去,關係卻徹底遠了,宋寡婦幾次要示好,她都不冷不熱地拒絕。宋寡婦可能做賊心虛,慢慢地也就不跟她套近乎了。
後來宋寡婦男人死了,兩個妯娌罵她,幾人一頓大吵,好像是因為大伯子跟她有點不正經,接著更是風言風語傳了不少。孟婆子與她就更遠了,也不許兒子私底下跟她打交道,孟永良又忙對母親從不違背,也問過是不是貨棧的事情。孟婆子一口否認,說開貨棧太累又不紮實,說賠就賠,還是大勇在在鎮上給有錢人做工好,她根本不在乎什麽貨棧的事情。孟婆子也是這麽跟人表示的,所以大家也沒在乎她和宋寡婦家貨棧的那點事兒。於是一晃就到了現在。
前兩年孟婆子知道宋寡婦對自己兒子有好感,既氣惱又鄙夷,恨不得去罵她一頓不要臉的,可想著大家都是寡婦,日子都不容易,便也沒去。及至喜妹出現,孟婆子便想讓她做兒媳婦,為了刺激宋寡婦,還去請她幫忙裁過衣裳。
喜妹聽完之後想起昨天問宋寡婦的事情,看起來她似乎沒說實話。隻是難道宋寡婦會因為要開貨棧出賣色相?怎麽想都不像,況且那時候她男人還在著,男人死了都不做的事情,難道之前會做?她有點想不通,又覺得可能師父誤會了什麽。
“師父,貨棧的事情您沒跟她說清楚?怎麽您一說,他們就立刻先去跟裏正說了?”
孟婆子哼道:“她一直都是個心眼兒多的。難說不是我跟她扒拉了一遍開貨棧的好處,能賺錢她才鼓搗她男人去的呢。邱財迷,沒點好處能輕易答應她?況且兩人……那副眉來眼去的樣兒,難不成我們眼睛都是瞎的?”
孟婆子說的那位裏正,喜妹沒見過,早兩年就得熱症死了,如今是他堂弟當。喜妹還是覺得蹊蹺,雖然看著眉來眼去,可師父畢竟沒有真憑實據,再說如果真要那樣,難道她男人就沒個反應?
不過好在知道了師父的心結,然後想辦法在宋寡婦那裏解開就是,如果事情真是師父說的那樣,那自己也絕對不會再為此事出一分力了。
大家忙著準備過年,喜妹的身體舒服了一些,她先讓謝重陽陪她去探望了韓夫人。韓夫人病得有點蹊蹺,之前身子骨很結實,突然就有點中風。結果去韓知魚書房坐了坐,兩人從他口中大體知道了點事情,似乎是韓夫人跟韓老爺大吵了一架,甚至摔了韓一短最愛的古董花瓶,具體吵什麽他沒說,他們自然也不好打聽,隻安慰了他幾句,讓他多尋名醫不要著急上火。
韓知魚這些日子看起來一點都不開心,不怎麽出門,見麵話也不多,更不像從前那樣針鋒相對活力十足,反而有點低沉。謝重陽他們想他可能是因為母親生病擔心至此。還有彩雲眼瞅著就要生產了,家裏這一攤子事情如今都壓在他這個從前四體不勤的大少爺身上,怎麽都有點力不從心的感覺。
喜妹他們告辭的時候,韓知魚對謝重陽道:“重陽若無事,過兩日想請你幫個忙。”
謝重陽笑了笑,“韓少爺但說無妨,重陽如今在家,左右無事。”
韓知魚想了想,“那就好,我母親想請你來幫她算算賬。”末了又加了句,“她說你帳頭比別個好。”
謝重陽謙虛了兩句,又讓韓知魚保重,他們先家去。
韓知魚已經讓小白去套了車,說送他們。喜妹笑道:“不用,如今我一直窩在家裏,難得出來走走呢。”謝重陽扶著她兩人步行而去。
看著他們相扶的背影,韓知魚站在門口,呆立半晌,直到小黑提醒了他好幾聲才迴過神來。
十幾天下過的一場雪如今向陽麵已化盡,背陰的地方卻還有厚厚一層,表麵落了灰塵結了冰粒子,硬邦邦的。喜妹一時興起,穩穩地走上去踩幾個腳印。
謝重陽難以掩飾自己的緊張,小心翼翼地看著她。
喜妹朝他莞爾一笑:“小九哥,你來,我們一起踩,來踩一副踏梅圖吧。”
謝重陽讓她踩一朵盛放的梅花便站在那裏等他去踩剩下的,平日文靜內斂的他,被喜妹感染地也歡喜雀躍起來,踩了枝幹踩梅花,末了還要添一窩喜鵲。
兩人笑聲清亮,倒惹得路過的人扭頭張望,笑著跟他們打招唿。
喜妹腳上穿的是謝重陽從州裏買迴來的鹿皮小靴,雖然貴點,但是防雪防滑是極好的,在雪裏踩了這半日,她倒覺得熱氣騰騰的。
“二叔!”謝重陽看到路邊一人滿臉不悅地瞪他們,忙作揖請安。
喜妹忙也斂衽施禮。
謝二叔一臉惱意,板著臉哼了一聲,“重陽,如今你怎麽也是秀才,光天化日之下縱妻嬉鬧,成何體統?以後若是做了官,今日之事被有心人記下,來年告你一狀,都能當做收拾你的把柄。”
喜妹要保持愉悅心情懶得跟他囉嗦,躲在謝重陽身後做了個鬼臉,誰知道謝二叔便看見,愈發生氣,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架勢。
謝重陽笑吟吟道:“二叔誤會,您侄媳婦因為懷有身孕,加上平日勞作辛苦,難免會太悶,今日去韓家拜訪,她太過省儉不肯雇轎,恰好順路看到這雪,便停下歇歇。”
謝二叔少不得一番訓誡,方負手而去。
喜妹使勁地撇撇嘴,又重重踏了幾腳雪,“我偏要踩,偏要踩,氣死你,氣死你。”
謝重陽忙拉住她,低聲道:“娘子小心我們的小鬼頭,提防震了自己的腳。”
喜妹命令他,“你,幫我踩一個謝二叔出來,讓我踏一腳。”
謝重陽麵有難色,雖然他沒有表麵那麽尊重謝二叔,可也不能隨便踩踏吧,何況還要自己故意為之。喜妹知道他的心思,笑了笑,“算了,放過他,我們家去,我突然很想吃糖醋排骨。”
謝重陽忙扶著她,“為夫親自下廚。”
如今他迴來,謝婆子便拉著孟婆子搬去跟大家夥兒一塊兒住,為了照顧喜妹,謝重陽學會了下廚。他本就聰明,又善於摸索,做出來的菜式倒比謝婆子多,而且那美味程度可不是高了一兩個檔次。被他一養,喜妹的嘴也開始刁起來,看到謝婆子做的飯就假裝說胃口不好,迴頭纏著謝重陽給她開小灶。
加上她最近孕吐終於輕了些,他也巴不得親自給她□吃的飯菜。
兩人興衝衝地迴家,結果竟然發現謝二叔也在,正跟老謝頭和謝婆子講大道理。
“危言聳聽!”喜妹暗自嘀咕,難不成對妻子冷冷淡淡,嚴苛以待,這樣就是個好男人?是那些官員們禦妻之道?那些怕老婆,怕小老婆的官吏是怎麽迴事兒?房玄齡家還有位醋缸妻子呢!
謝二叔從讀書人的本分,為官之道,仕途兇險,行差踏錯就可能被滅門滅族的高度來威嚇謝家二老,把他們嚇得倒真的戰戰兢兢,麵色大變。
喜妹說餓了,讓謝重陽去給自己做飯。
這一下子把謝二叔惹火了,又大談為婦之道,婦人不賢則家難安,婦人不勤,則家難濟。一個婦人如果不遵守婦道,騎在丈夫頭上,聰明能幹反而是家族之禍雲雲。
喜妹怒了,一個跪搓衣板的人跑別人家來指手畫腳,他是不是吃飽了撐的,因為活著太沒存在感,到她家來找不自在了。
總有這麽些人,不知道奉行各人過各人的日子,總是吃著自己的盯著別人的,時不時地就要對別人的東西指手畫腳。她前世的時候,有個姨媽就喜歡跟媽媽嘮嘮叨叨,覺得她這樣沒前途,那樣沒前途,應該做這個做那個,自以為家境比自己家好點就可以安排她的人生。就算無惡意,是為她好,她也沒法接受。
現在這個謝二叔,還不是自己什麽人呢,自己對他可一點感情都沒!
從前謝家窮,謝二叔跟著自己嶽父吃得飽穿得暖,那時候怎麽不見他說什麽一家之興要團結?怎麽不見他把大哥侄子們都提攜來鎮上?
孟婆子停了手裏的活計,頓了頓,道:“這事兒我都沒跟人提過,你大勇哥也不知道。本來呢我也不想提的,可一想起來就堵得慌。”她理了理思路,把事情簡單跟喜妹說了一遍。
原來宋寡婦男人還沒死的時候,孟婆子跟他們關係還不錯,兩家時常在一起做點活兒的。後來孟永良去鎮上給人雇工,孟婆子總覺得不夠體麵,想來想去便想開家貨棧,這樣也不必每年出去做工留她一個人在家孤單,而且有點家業總比雇給人家做工要體麵。
誰知道她剛跟宋寡婦透了信兒,說管他們先借點錢,結果宋寡婦的臉色就有點難看,吞吞吐吐的樣子讓她看不上,於是她就告辭忙著準備貨棧的事情沒再跟她見麵。結果幾天後她去邱裏正家裏商量,要備案在南村開貨棧的時候,裏正卻說宋寡婦家先來了,已經記錄在冊,報去縣裏了。
當時榆樹村規定,南村北村隻能各一家貨棧,多了不利於村民和睦。孟婆子自然不想就此罷手,跟裏正好好理論了一番,裏正說他想一想,然後問問周圍人的意見,再考量一下各項情況然後給他們答複。
後來孟婆子特意去給裏正家送了一匹自己織的上好棉布,尋思就憑邱裏正和他老婆的財迷,自己肯定能得到開貨棧鋪子的準許。又氣宋寡婦背後陰人,幾次看到她想湊前要說話的樣子,便愈發冷著臉不理睬。哪曾想孟婆子覺得板上釘釘的事情,突然雞飛蛋打,貨棧還是宋寡婦和她男人開了。那時候孟永良在鎮上幫忙,也不知道這事兒,孟婆子憋了一肚子氣愣是沒讓人給兒子捎信。她想去跟裏正算賬,要迴自己的布,結果看到宋寡婦跟邱裏正鬼鬼祟祟拉拉扯扯的樣子頓時明白了,再加上邱裏正每每看到宋寡婦都一副目露精光的樣子,孟婆子越發堅信自己的判斷。
她吃了這麽個暗虧也不想聲張,先找裏正去連說帶笑將他一通損威脅一頓將自己的布要迴來,又去給宋寡婦家道喜,自然也是表麵笑嘻嘻卻把最狠的話都說了,把個宋寡婦羞得一張臉白得跟紙似的。然後孟婆子也不跟他們撕破臉,大家還是鄉裏鄉親過得去,關係卻徹底遠了,宋寡婦幾次要示好,她都不冷不熱地拒絕。宋寡婦可能做賊心虛,慢慢地也就不跟她套近乎了。
後來宋寡婦男人死了,兩個妯娌罵她,幾人一頓大吵,好像是因為大伯子跟她有點不正經,接著更是風言風語傳了不少。孟婆子與她就更遠了,也不許兒子私底下跟她打交道,孟永良又忙對母親從不違背,也問過是不是貨棧的事情。孟婆子一口否認,說開貨棧太累又不紮實,說賠就賠,還是大勇在在鎮上給有錢人做工好,她根本不在乎什麽貨棧的事情。孟婆子也是這麽跟人表示的,所以大家也沒在乎她和宋寡婦家貨棧的那點事兒。於是一晃就到了現在。
前兩年孟婆子知道宋寡婦對自己兒子有好感,既氣惱又鄙夷,恨不得去罵她一頓不要臉的,可想著大家都是寡婦,日子都不容易,便也沒去。及至喜妹出現,孟婆子便想讓她做兒媳婦,為了刺激宋寡婦,還去請她幫忙裁過衣裳。
喜妹聽完之後想起昨天問宋寡婦的事情,看起來她似乎沒說實話。隻是難道宋寡婦會因為要開貨棧出賣色相?怎麽想都不像,況且那時候她男人還在著,男人死了都不做的事情,難道之前會做?她有點想不通,又覺得可能師父誤會了什麽。
“師父,貨棧的事情您沒跟她說清楚?怎麽您一說,他們就立刻先去跟裏正說了?”
孟婆子哼道:“她一直都是個心眼兒多的。難說不是我跟她扒拉了一遍開貨棧的好處,能賺錢她才鼓搗她男人去的呢。邱財迷,沒點好處能輕易答應她?況且兩人……那副眉來眼去的樣兒,難不成我們眼睛都是瞎的?”
孟婆子說的那位裏正,喜妹沒見過,早兩年就得熱症死了,如今是他堂弟當。喜妹還是覺得蹊蹺,雖然看著眉來眼去,可師父畢竟沒有真憑實據,再說如果真要那樣,難道她男人就沒個反應?
不過好在知道了師父的心結,然後想辦法在宋寡婦那裏解開就是,如果事情真是師父說的那樣,那自己也絕對不會再為此事出一分力了。
大家忙著準備過年,喜妹的身體舒服了一些,她先讓謝重陽陪她去探望了韓夫人。韓夫人病得有點蹊蹺,之前身子骨很結實,突然就有點中風。結果去韓知魚書房坐了坐,兩人從他口中大體知道了點事情,似乎是韓夫人跟韓老爺大吵了一架,甚至摔了韓一短最愛的古董花瓶,具體吵什麽他沒說,他們自然也不好打聽,隻安慰了他幾句,讓他多尋名醫不要著急上火。
韓知魚這些日子看起來一點都不開心,不怎麽出門,見麵話也不多,更不像從前那樣針鋒相對活力十足,反而有點低沉。謝重陽他們想他可能是因為母親生病擔心至此。還有彩雲眼瞅著就要生產了,家裏這一攤子事情如今都壓在他這個從前四體不勤的大少爺身上,怎麽都有點力不從心的感覺。
喜妹他們告辭的時候,韓知魚對謝重陽道:“重陽若無事,過兩日想請你幫個忙。”
謝重陽笑了笑,“韓少爺但說無妨,重陽如今在家,左右無事。”
韓知魚想了想,“那就好,我母親想請你來幫她算算賬。”末了又加了句,“她說你帳頭比別個好。”
謝重陽謙虛了兩句,又讓韓知魚保重,他們先家去。
韓知魚已經讓小白去套了車,說送他們。喜妹笑道:“不用,如今我一直窩在家裏,難得出來走走呢。”謝重陽扶著她兩人步行而去。
看著他們相扶的背影,韓知魚站在門口,呆立半晌,直到小黑提醒了他好幾聲才迴過神來。
十幾天下過的一場雪如今向陽麵已化盡,背陰的地方卻還有厚厚一層,表麵落了灰塵結了冰粒子,硬邦邦的。喜妹一時興起,穩穩地走上去踩幾個腳印。
謝重陽難以掩飾自己的緊張,小心翼翼地看著她。
喜妹朝他莞爾一笑:“小九哥,你來,我們一起踩,來踩一副踏梅圖吧。”
謝重陽讓她踩一朵盛放的梅花便站在那裏等他去踩剩下的,平日文靜內斂的他,被喜妹感染地也歡喜雀躍起來,踩了枝幹踩梅花,末了還要添一窩喜鵲。
兩人笑聲清亮,倒惹得路過的人扭頭張望,笑著跟他們打招唿。
喜妹腳上穿的是謝重陽從州裏買迴來的鹿皮小靴,雖然貴點,但是防雪防滑是極好的,在雪裏踩了這半日,她倒覺得熱氣騰騰的。
“二叔!”謝重陽看到路邊一人滿臉不悅地瞪他們,忙作揖請安。
喜妹忙也斂衽施禮。
謝二叔一臉惱意,板著臉哼了一聲,“重陽,如今你怎麽也是秀才,光天化日之下縱妻嬉鬧,成何體統?以後若是做了官,今日之事被有心人記下,來年告你一狀,都能當做收拾你的把柄。”
喜妹要保持愉悅心情懶得跟他囉嗦,躲在謝重陽身後做了個鬼臉,誰知道謝二叔便看見,愈發生氣,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架勢。
謝重陽笑吟吟道:“二叔誤會,您侄媳婦因為懷有身孕,加上平日勞作辛苦,難免會太悶,今日去韓家拜訪,她太過省儉不肯雇轎,恰好順路看到這雪,便停下歇歇。”
謝二叔少不得一番訓誡,方負手而去。
喜妹使勁地撇撇嘴,又重重踏了幾腳雪,“我偏要踩,偏要踩,氣死你,氣死你。”
謝重陽忙拉住她,低聲道:“娘子小心我們的小鬼頭,提防震了自己的腳。”
喜妹命令他,“你,幫我踩一個謝二叔出來,讓我踏一腳。”
謝重陽麵有難色,雖然他沒有表麵那麽尊重謝二叔,可也不能隨便踩踏吧,何況還要自己故意為之。喜妹知道他的心思,笑了笑,“算了,放過他,我們家去,我突然很想吃糖醋排骨。”
謝重陽忙扶著她,“為夫親自下廚。”
如今他迴來,謝婆子便拉著孟婆子搬去跟大家夥兒一塊兒住,為了照顧喜妹,謝重陽學會了下廚。他本就聰明,又善於摸索,做出來的菜式倒比謝婆子多,而且那美味程度可不是高了一兩個檔次。被他一養,喜妹的嘴也開始刁起來,看到謝婆子做的飯就假裝說胃口不好,迴頭纏著謝重陽給她開小灶。
加上她最近孕吐終於輕了些,他也巴不得親自給她□吃的飯菜。
兩人興衝衝地迴家,結果竟然發現謝二叔也在,正跟老謝頭和謝婆子講大道理。
“危言聳聽!”喜妹暗自嘀咕,難不成對妻子冷冷淡淡,嚴苛以待,這樣就是個好男人?是那些官員們禦妻之道?那些怕老婆,怕小老婆的官吏是怎麽迴事兒?房玄齡家還有位醋缸妻子呢!
謝二叔從讀書人的本分,為官之道,仕途兇險,行差踏錯就可能被滅門滅族的高度來威嚇謝家二老,把他們嚇得倒真的戰戰兢兢,麵色大變。
喜妹說餓了,讓謝重陽去給自己做飯。
這一下子把謝二叔惹火了,又大談為婦之道,婦人不賢則家難安,婦人不勤,則家難濟。一個婦人如果不遵守婦道,騎在丈夫頭上,聰明能幹反而是家族之禍雲雲。
喜妹怒了,一個跪搓衣板的人跑別人家來指手畫腳,他是不是吃飽了撐的,因為活著太沒存在感,到她家來找不自在了。
總有這麽些人,不知道奉行各人過各人的日子,總是吃著自己的盯著別人的,時不時地就要對別人的東西指手畫腳。她前世的時候,有個姨媽就喜歡跟媽媽嘮嘮叨叨,覺得她這樣沒前途,那樣沒前途,應該做這個做那個,自以為家境比自己家好點就可以安排她的人生。就算無惡意,是為她好,她也沒法接受。
現在這個謝二叔,還不是自己什麽人呢,自己對他可一點感情都沒!
從前謝家窮,謝二叔跟著自己嶽父吃得飽穿得暖,那時候怎麽不見他說什麽一家之興要團結?怎麽不見他把大哥侄子們都提攜來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