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妹,嫂子知道你有錢。四小叔讀書、家裏種地,婆婆根本沒錢,那次是來管你要的吧。你要是有先借給嫂子,等嫂子生了兒子,保管忘不了你的好處。”
喜妹有點為難,婆婆來要錢那是為了生計,二嫂雖然也是正事兒,可她攢了給謝重陽治病的,如今要開染坊,處處需要錢。
二嫂見她猶豫,立刻不樂意,把臉一拉,冷笑道:“喜妹,人道是得了富貴翻臉不認窮親戚,你還沒怎麽著呢,這才在韓家做個打掃下人,就把窮嫂子忘啦?”
喜妹見她借錢還充大爺,一不順心就翻臉,說話又如此不中聽,越發不想理睬,便道:“嫂子,不是我不借給你。以前賺的錢都給小九哥治病了,師父都沒得著我半點好處,上次給娘的錢還是從小九哥的藥錢省下一半大勇哥借了我一點呢。現下我跟小九哥和師父商量,想開家小小的染布鋪子,本錢還不夠,需要大家幫襯呢。”
二嫂把眼一橫,“算了,我也知道用不起你的,你有的東西也斷斷記不得我。從在家裏時候你就獨跟大嫂好,我也就不說什麽。到如今二嫂關鍵時候,你們個個落井下石的,哼,別打量我不知道呢。”說著撇下喜妹迴屋找她男人去。
喜妹歎了口氣,上一次大嫂來看她,說娘家妹妹要嫁人,尋思去買點好一些的布送去。喜妹便去跟韓大錢討了個人情,用便宜些的價格多買了一塊,另外韓大錢還送了幾塊布頭有點瑕疵的好布給她,想是被二嫂知道了。
謝重陽正在屋裏跟謝遠幾個說話,迴頭不見喜妹,孟永良說跟二嫂出去了。謝重陽便出門尋她,見喜妹站在門外巷子槐樹下發呆,忙上前問她。
喜妹笑了笑,“沒事,酒量太小,喝了兩杯頭有點暈,出來吹吹風。”
謝重陽知道她喝不得酒,今兒隻就著他的杯子沾了沾,也不說破她,抬手幫她理了理鬢邊的碎發,笑道:“二嫂是不是管你要錢?她說什麽不中聽的,你就當沒聽見。”
喜妹將二嫂的事兒說給他聽,又道,“反正她還年輕也不急在一時,等有了錢也不遲。”
謝重陽點了點頭,“我已經跟爹娘說了你想開染坊的事情,他們找你商量呢。”
孟永良正領著大家去西廂看喜妹染出來的紗線和花布,都說是好東西。
大嫂驚訝道:“喜妹,你好厲害,這種顏色,鋪子裏沒的賣呢。”
二嫂哼道:“是啊,真好,迴去放在宋寡婦鋪子裏,保管大家搶破頭嘞!”
氣氛凝滯了一瞬,謝重陽打圓場道:“喜妹,王先生給我一些葡萄,洗給大家吃吧。邊吃邊聊。”
喜妹找了一圈,在幾個荊條筐底下找到那隻小籃子,趁機脫身躲開大嫂二嫂的明槍暗箭。洗葡萄的時候,喜妹隨口說王先生給了得有八斤葡萄,這麽多,迴頭要好好謝謝人家。二嫂出來聽見冷笑道:“你神眼呀,看一眼就知道八斤。”
喜妹沒理睬,大嫂拿著一塊藍底白花布站在門口道:“喜妹賣肉的時候就能掂量秤,幾乎是一兩不差,二嫂平日不關心,不知道也難怪。”
二嫂嗤了一聲,“炫耀也沒個時候”。
吃葡萄的時候,喜妹跟他們商量開染坊的事情。孫秀財喜歡,孫婆子自然同意,又問喜妹要不要大家湊錢,畢竟做買賣都要本錢。
謝婆子一直沒說話,直看老謝頭。老謝頭道:“叫我說是好事兒,這買賣做得來,冬天閑得慌正好賺點錢。”
大嫂立刻笑道:“娘,我也覺得甚好,要是需要湊錢,我迴娘家借借。”
謝婆子立刻道:“我不是說這個,做生意哪裏那麽容易,你得去縣衙入冊子,到時候攤派你這頭稅,那頭帳的,又在韓家眼皮底下,他們能讓咱好好做生意?”
謝重陽安慰道:“娘,這些都不用怕,喜妹跟韓掌櫃商量,大家一起賺錢。縣裏的事情韓掌櫃會幫我們辦妥。”
大家說笑一會兒,說可以試試。喜妹看二嫂一直沉著臉沒說話,知道她不樂意,好在不必她來幹活,到時候大哥和公爹來即可。
商量妥當,喜妹讓他們各自先安排一下,等過些日子再來就好,如今沒有多少活兒,她和師父忙得過來。隻是之前謝重陽幫她描的花樣,得讓孟永良早點給刻出花版來,孟永良說那個沒什麽難的,他一夜能刻一張出來,不會耽誤印花,隻等著那些工具一好,就能全麵開工。
作者有話要說:原本說早點更新,結果大桃花動作慢,修文比碼文還費勁,汗一個。
親們看文愉快!
37
37、深謀遠慮 ...
重陽節後,天高雲淡,迴廊下十數盆各色菊花開得濃豔。小黑倚在廊柱上生悶氣,這謝重陽真是不知好歹,欺負人到家了,一大早就來跟少爺說什麽仕途之論經商之道,顯擺他讀書好不成?幸虧自家少爺更勝一籌,到現在也沒露點敗相。
胡思亂想著,看到二門處婀娜身影一閃,身穿豆綠色衣裙的喜妹提著裙子快步跑過來。他橫身攔住,“幹嘛?”
喜妹來不及跟他細說,“我小九哥在這裏吧?有事兒跟他們說。”繞過小黑徑自進了門。
謝重陽正跟韓知魚談論什麽,見她進來忙起身迎出來,看她跑得麵紅氣喘,拉著她站在多寶格前麵問她何事,又把帕子塞給她擦臉。
喜妹簡單地把方才的事情說了,原來她去給二嬸送螃蟹,誰知道不小心聽到個消息。二嬸說前兩天從韓太太那裏吃飯迴來,看到劉槐樹跟秦管家在巷子槐樹下嘀嘀咕咕,她怕劉槐樹打什麽壞主意又要將他瘸腿外甥女嫁進韓家便躲在一邊聽了聽。結果不過是什麽大秤、染料、什麽重量的,她見於己無關就沒再聽。
二嬸不懂所以聽不出什麽,喜妹卻大吃一驚,當初她在染坊就是用稱重量的辦法大概地知道了劉師傅配染料的比例。因為她不求準確地“雲蒸霞蔚”,不過是想知道幾種主要顏色的配料比例,之後自己摸索起來也方便。如果韓家用這一招,別說是雲蒸霞蔚,就算萬紫千紅也能算得出。
聽她說完,謝重陽微微蹙眉,隨即對喜妹道:“跟韓少爺一起商量吧。”他覺得韓知魚雖然有時候刁蠻,卻是個光明磊落之人,況且此事防不勝防,若要根治還須韓家表態。
韓知魚早將喜妹的話聽了去,他嗤了一聲,“我們要他的秘方做什麽?劉師傅說過要一輩子做韓家的師傅,他在這裏就是韓家的,誰要去圖謀他的?”小黑立刻附和。韓知魚卻瞥眼看小白,“你說呢?”
小白束手恭敬地立在下手,“這也不是我們家的事兒,自古東家和師傅之間都有很多矛盾,這秘方就是最大的。”
韓知魚心下卻也明白,想起幾次聽到秦管家和父親在書房密謀什麽,隻怕就是這個。從前覺得不可能,甚至在十歲以前總覺得大家都頓頓吃肉,睡得是綢緞錦被呢。他一直覺得人家為韓家做事,韓家付了工錢,養活他們那麽多人,這算是功德無量的好事。父母也總是這樣教育他的。可後來他發現不是那麽迴事,為他們幹活的下人,總是抱怨辛苦,工錢太少。
所以……他沉吟片刻,看向謝重陽,似譏諷地道:“心正,德行,安身立命。看來讀書跟經商置業,倒是背離得很。”
謝重陽放下茶杯,笑了笑,“不盡然,雖然商為逐利,也要分人。人掌控錢財,驅使盈利興德。人也可能為錢財所驅使,貪得無厭。就如少爺前日所為,表麵是要跟我們入夥,其實不過是知曉我們缺少本錢,特意幫忙罷了。”
韓知魚臉上有些不自在,哼了一聲,“誰要幫你們忙?哼,我看你是在譏諷我家為追逐利益貪得無厭了?”
謝重陽笑起來,拱手道:“韓少爺敏感。”看了喜妹一眼,又道:“少爺若是要管那事,在下覺得倒還是悄悄的好,況且內子不過聽人一說,我們這樣猜測,並無真憑實據,若要迎頭對上,隻怕也不妥當。”
韓知魚似笑非笑地看了謝重陽一眼,“你一大早找我就是為這事兒吧?有話不說非要繞這麽個大彎子。”說完請他們自便,他帶著黑白兩小廝出門去。
離開韓家,喜妹疑惑地看著謝重陽。
他笑了笑,與她並肩而行,“天氣很好,我們去河邊走走吧。”
喜妹扶著他往鎮子盡頭去,正午秋風沁涼,藍天白雲河水悠悠,蘆葦荻花白鳥飲水。
謝重陽與她並肩而立,輕聲道:“之前我去找韓少爺聊天,試探他對經商的看法,知道他是個坦誠光明之人,必然不會做那種謀奪秘方的事情。但韓老爺可不那麽想,他必然是不得手不罷休的,若鬧大了隻怕到時候要出人命。再者說就算我們有辦法幫劉師傅,卻又不合適,畢竟在這黃花鎮有誰家能與韓家抗衡?幫得了一時幫不了一世,若因為這個得罪韓家又得不償失。”
喜妹有點為難,婆婆來要錢那是為了生計,二嫂雖然也是正事兒,可她攢了給謝重陽治病的,如今要開染坊,處處需要錢。
二嫂見她猶豫,立刻不樂意,把臉一拉,冷笑道:“喜妹,人道是得了富貴翻臉不認窮親戚,你還沒怎麽著呢,這才在韓家做個打掃下人,就把窮嫂子忘啦?”
喜妹見她借錢還充大爺,一不順心就翻臉,說話又如此不中聽,越發不想理睬,便道:“嫂子,不是我不借給你。以前賺的錢都給小九哥治病了,師父都沒得著我半點好處,上次給娘的錢還是從小九哥的藥錢省下一半大勇哥借了我一點呢。現下我跟小九哥和師父商量,想開家小小的染布鋪子,本錢還不夠,需要大家幫襯呢。”
二嫂把眼一橫,“算了,我也知道用不起你的,你有的東西也斷斷記不得我。從在家裏時候你就獨跟大嫂好,我也就不說什麽。到如今二嫂關鍵時候,你們個個落井下石的,哼,別打量我不知道呢。”說著撇下喜妹迴屋找她男人去。
喜妹歎了口氣,上一次大嫂來看她,說娘家妹妹要嫁人,尋思去買點好一些的布送去。喜妹便去跟韓大錢討了個人情,用便宜些的價格多買了一塊,另外韓大錢還送了幾塊布頭有點瑕疵的好布給她,想是被二嫂知道了。
謝重陽正在屋裏跟謝遠幾個說話,迴頭不見喜妹,孟永良說跟二嫂出去了。謝重陽便出門尋她,見喜妹站在門外巷子槐樹下發呆,忙上前問她。
喜妹笑了笑,“沒事,酒量太小,喝了兩杯頭有點暈,出來吹吹風。”
謝重陽知道她喝不得酒,今兒隻就著他的杯子沾了沾,也不說破她,抬手幫她理了理鬢邊的碎發,笑道:“二嫂是不是管你要錢?她說什麽不中聽的,你就當沒聽見。”
喜妹將二嫂的事兒說給他聽,又道,“反正她還年輕也不急在一時,等有了錢也不遲。”
謝重陽點了點頭,“我已經跟爹娘說了你想開染坊的事情,他們找你商量呢。”
孟永良正領著大家去西廂看喜妹染出來的紗線和花布,都說是好東西。
大嫂驚訝道:“喜妹,你好厲害,這種顏色,鋪子裏沒的賣呢。”
二嫂哼道:“是啊,真好,迴去放在宋寡婦鋪子裏,保管大家搶破頭嘞!”
氣氛凝滯了一瞬,謝重陽打圓場道:“喜妹,王先生給我一些葡萄,洗給大家吃吧。邊吃邊聊。”
喜妹找了一圈,在幾個荊條筐底下找到那隻小籃子,趁機脫身躲開大嫂二嫂的明槍暗箭。洗葡萄的時候,喜妹隨口說王先生給了得有八斤葡萄,這麽多,迴頭要好好謝謝人家。二嫂出來聽見冷笑道:“你神眼呀,看一眼就知道八斤。”
喜妹沒理睬,大嫂拿著一塊藍底白花布站在門口道:“喜妹賣肉的時候就能掂量秤,幾乎是一兩不差,二嫂平日不關心,不知道也難怪。”
二嫂嗤了一聲,“炫耀也沒個時候”。
吃葡萄的時候,喜妹跟他們商量開染坊的事情。孫秀財喜歡,孫婆子自然同意,又問喜妹要不要大家湊錢,畢竟做買賣都要本錢。
謝婆子一直沒說話,直看老謝頭。老謝頭道:“叫我說是好事兒,這買賣做得來,冬天閑得慌正好賺點錢。”
大嫂立刻笑道:“娘,我也覺得甚好,要是需要湊錢,我迴娘家借借。”
謝婆子立刻道:“我不是說這個,做生意哪裏那麽容易,你得去縣衙入冊子,到時候攤派你這頭稅,那頭帳的,又在韓家眼皮底下,他們能讓咱好好做生意?”
謝重陽安慰道:“娘,這些都不用怕,喜妹跟韓掌櫃商量,大家一起賺錢。縣裏的事情韓掌櫃會幫我們辦妥。”
大家說笑一會兒,說可以試試。喜妹看二嫂一直沉著臉沒說話,知道她不樂意,好在不必她來幹活,到時候大哥和公爹來即可。
商量妥當,喜妹讓他們各自先安排一下,等過些日子再來就好,如今沒有多少活兒,她和師父忙得過來。隻是之前謝重陽幫她描的花樣,得讓孟永良早點給刻出花版來,孟永良說那個沒什麽難的,他一夜能刻一張出來,不會耽誤印花,隻等著那些工具一好,就能全麵開工。
作者有話要說:原本說早點更新,結果大桃花動作慢,修文比碼文還費勁,汗一個。
親們看文愉快!
37
37、深謀遠慮 ...
重陽節後,天高雲淡,迴廊下十數盆各色菊花開得濃豔。小黑倚在廊柱上生悶氣,這謝重陽真是不知好歹,欺負人到家了,一大早就來跟少爺說什麽仕途之論經商之道,顯擺他讀書好不成?幸虧自家少爺更勝一籌,到現在也沒露點敗相。
胡思亂想著,看到二門處婀娜身影一閃,身穿豆綠色衣裙的喜妹提著裙子快步跑過來。他橫身攔住,“幹嘛?”
喜妹來不及跟他細說,“我小九哥在這裏吧?有事兒跟他們說。”繞過小黑徑自進了門。
謝重陽正跟韓知魚談論什麽,見她進來忙起身迎出來,看她跑得麵紅氣喘,拉著她站在多寶格前麵問她何事,又把帕子塞給她擦臉。
喜妹簡單地把方才的事情說了,原來她去給二嬸送螃蟹,誰知道不小心聽到個消息。二嬸說前兩天從韓太太那裏吃飯迴來,看到劉槐樹跟秦管家在巷子槐樹下嘀嘀咕咕,她怕劉槐樹打什麽壞主意又要將他瘸腿外甥女嫁進韓家便躲在一邊聽了聽。結果不過是什麽大秤、染料、什麽重量的,她見於己無關就沒再聽。
二嬸不懂所以聽不出什麽,喜妹卻大吃一驚,當初她在染坊就是用稱重量的辦法大概地知道了劉師傅配染料的比例。因為她不求準確地“雲蒸霞蔚”,不過是想知道幾種主要顏色的配料比例,之後自己摸索起來也方便。如果韓家用這一招,別說是雲蒸霞蔚,就算萬紫千紅也能算得出。
聽她說完,謝重陽微微蹙眉,隨即對喜妹道:“跟韓少爺一起商量吧。”他覺得韓知魚雖然有時候刁蠻,卻是個光明磊落之人,況且此事防不勝防,若要根治還須韓家表態。
韓知魚早將喜妹的話聽了去,他嗤了一聲,“我們要他的秘方做什麽?劉師傅說過要一輩子做韓家的師傅,他在這裏就是韓家的,誰要去圖謀他的?”小黑立刻附和。韓知魚卻瞥眼看小白,“你說呢?”
小白束手恭敬地立在下手,“這也不是我們家的事兒,自古東家和師傅之間都有很多矛盾,這秘方就是最大的。”
韓知魚心下卻也明白,想起幾次聽到秦管家和父親在書房密謀什麽,隻怕就是這個。從前覺得不可能,甚至在十歲以前總覺得大家都頓頓吃肉,睡得是綢緞錦被呢。他一直覺得人家為韓家做事,韓家付了工錢,養活他們那麽多人,這算是功德無量的好事。父母也總是這樣教育他的。可後來他發現不是那麽迴事,為他們幹活的下人,總是抱怨辛苦,工錢太少。
所以……他沉吟片刻,看向謝重陽,似譏諷地道:“心正,德行,安身立命。看來讀書跟經商置業,倒是背離得很。”
謝重陽放下茶杯,笑了笑,“不盡然,雖然商為逐利,也要分人。人掌控錢財,驅使盈利興德。人也可能為錢財所驅使,貪得無厭。就如少爺前日所為,表麵是要跟我們入夥,其實不過是知曉我們缺少本錢,特意幫忙罷了。”
韓知魚臉上有些不自在,哼了一聲,“誰要幫你們忙?哼,我看你是在譏諷我家為追逐利益貪得無厭了?”
謝重陽笑起來,拱手道:“韓少爺敏感。”看了喜妹一眼,又道:“少爺若是要管那事,在下覺得倒還是悄悄的好,況且內子不過聽人一說,我們這樣猜測,並無真憑實據,若要迎頭對上,隻怕也不妥當。”
韓知魚似笑非笑地看了謝重陽一眼,“你一大早找我就是為這事兒吧?有話不說非要繞這麽個大彎子。”說完請他們自便,他帶著黑白兩小廝出門去。
離開韓家,喜妹疑惑地看著謝重陽。
他笑了笑,與她並肩而行,“天氣很好,我們去河邊走走吧。”
喜妹扶著他往鎮子盡頭去,正午秋風沁涼,藍天白雲河水悠悠,蘆葦荻花白鳥飲水。
謝重陽與她並肩而立,輕聲道:“之前我去找韓少爺聊天,試探他對經商的看法,知道他是個坦誠光明之人,必然不會做那種謀奪秘方的事情。但韓老爺可不那麽想,他必然是不得手不罷休的,若鬧大了隻怕到時候要出人命。再者說就算我們有辦法幫劉師傅,卻又不合適,畢竟在這黃花鎮有誰家能與韓家抗衡?幫得了一時幫不了一世,若因為這個得罪韓家又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