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婆子立刻朝屋裏喊,“丫頭,在我家吃飯唄,大娘給你做魚吃。”
孟永良聽屋裏有人,便要出去,卻被母親一把拉住。
“大勇,家裏來人,你怎麽就跑呢?”孟婆子不樂意。
孟永良喃喃道:“娘,人家年輕姑娘媳婦的,我見著不好。”
這時候喜妹從屋裏出來,笑著跟他招唿,落落大方,一點不見忸怩。倒是孟永良看她如此大方,反而有幾分不自在,忙行禮問好。
喜妹他是見過的,可腦子清楚之後這是第一次見。他看喜妹臉色紅潤,雙眼亮晶晶的,不像有病的樣子,心裏也暗暗稱奇,竟然有人被驢踢然後腦子變清醒的。
喜妹看著那魚心裏羨慕,問道:“大哥,這魚你從河裏抓的嗎?”
孟永良說是幹活的東家給的。
喜妹便問他榆樹村的河裏也有魚,有沒有辦法撈幾條。
孟永良因為聽娘說了跟喜妹的恩怨,對她多有感激,聽說要抓魚,笑道:“這怕不好辦。我們村的河都深著呢,抓魚得去淺地方。”頓了頓,他又道:“南邊薛家莊可以。迴頭我路過那裏,幫你弄幾條試試。”
喜妹看他說得真誠,也不當他敷衍,立刻就道謝,又問他在怎麽抓,是漁網還是魚叉,還是用篩子。孟永良沒想到她會問得這麽詳細,也不躲著,告訴她自己的絕活兒,他能用魚叉插魚,準頭很好。
孟婆子讓他們說話,自己拾掇魚去,看著那條兀自蹦躂的笑了笑,自言自語道:“算你有福氣。”
喜妹一直跟孟永良說抓魚的事情把織布機又忘了,聊了一會她猛地想起來,猶豫了下還是問孟婆子織布機的事情。孟婆子哈哈笑道:“我不是說過了嗎?這可是要留給我兒媳婦的。丫頭,你又不是我兒媳婦。”喜妹還想說啥,孟婆子又拿話岔開,留她在家吃魚。喜妹卻覺得家人差不多該幹活了忙告辭。孟永良起身要送她。
孟婆子笑道:“丫頭,這魚你帶迴去,給你男人做湯喝吧。”
喜妹忙推辭,“大娘,這個我可不敢要。迴頭我跟大哥學學怎麽抓魚,教會我那個,可比幾條魚更貴重。”
孟婆子拉著她的手,硬是將草繩掛在她指頭上,“抓魚也教,活魚你也拎著。常來啊。”
喜妹沒法隻得謝了,想著改天再割草送她喂兔子。
孟永良把喜妹送去門口,又再三向她道謝幫助照顧母親的事情,說如果有什麽需要幫忙的,可一定跟他說,別客氣。喜妹道了謝告辭走了。
孟大勇迴家忙拿草幫母親做飯,讓她歇著。孟婆子閑不住,一邊去喂兔子,跟兒子閑聊。
“大勇,你看喜妹怎麽樣?”
孟永良道:“好呀,善良,能幹。”
孟婆子歪頭瞅著兒子,“嗯,要是能做媳婦就好了。”
孟永良愣了下,“娘,你說啥呢,她是重陽的媳婦。”
孟婆子撇撇嘴,“娘沒本事,人家一個病秧子,入土一大截的人還能娶個這麽好的媳婦。我兒子相貌堂堂,老實本分能幹聰明,怎麽就沒人嫁呢。說到底——”她啪地一聲,把手裏盛青草的簸萁摜在地上,“還是咱家窮,都是我前兩年生病拖累得你。”
孟永良慌忙扔了炊帚扶著母親,“娘,這個你生什麽氣呢。”
孟婆子揚了揚眉,嘟囔道:“我聽說病秧子沒跟她圓房呢。去年他差點死了。今年也不好說。要是他沒了,喜妹就能……”
“娘!”孟永良撲通跪在母親腳下,“娘,你怎麽能說這樣的話?謝家與我們沒半點怨恨,你不能這樣說人家。重陽媳婦是挺好,可她是人家的媳婦。娘,你不能那麽想。”
孟婆子哼了一聲,“正經閨女娶不上,他們不也花錢買了個傻妹嗎?我們為什麽不能娶個寡婦。娘知道娘對不住你,可你都二十了,再不娶媳婦等到什麽年頭?再說娘也不是隨便的,雖然寡婦嫁人沒什麽,可有些人,娘可不會要。”
孟永良忙勸道:“娘你別著急,咱家沒你說的那麽窮,今年我能拿迴來二十兩銀子呢。”
孟婆子一把拉起兒子,“真的?”
孟永良點點頭,笑道:“娘,我啥時候騙過你啊。”
孟婆子立刻喜笑顏開,二十兩銀子,以往一年才五六兩,她生兩場病就花得差不多,要真有這麽多,年前就得趕緊著給兒子找媳婦。她喜滋滋問:“大勇,東家為啥要給那麽多?”
孟永良道:“東家說我在那裏幹滿了七年,一點沒有另樣兒的心思,人踏實,他覺得可靠。就把往年扣了的幾兩銀子補給我了。”
孟婆子笑得臉上浮起一層褶子,歡喜地連連道謝,又說讓孟永良找功夫抓幾條魚給喜妹。他應了。
喜妹一路快步迴家,路上聽得梆子響,知道是豆腐秀才。她一溜小跑過去,要了一小塊豆腐,看他水裏還浸著不少,便提醒他,“秀財,大熱天兒,再不賣都餿了。”
秀財愁眉苦臉,“我,我拉不開嗓子,這都冒煙了。餿了迴家做腐乳。”
喜妹揶揄他:“拉倒吧,你們那腐乳,臭死人。”說著就要迴家。
秀財一拉拉住她,“喜妹喜妹,你幫我賣賣豆腐唄,我熱死了。”
喜妹掙開他的手,“別拉拉扯扯。你熱死了,那這幾年你怎麽賣的?”
秀財不好意思地撓撓頭,“以前都是我爹賣,現在主要是我弟弟賣。嫂子,不如你跟我合夥賣豆腐吧。”
喜妹想了想,“我得迴家商量商量,迴頭我去找你吧。”然後推了車子說幫他把剩下這點賣掉。孫秀財樂不得,幫她敲著梆子。喜妹記得幾戶好吃豆腐的,特意從他們門前經過,喊了幾聲嫂子嬸子的,大家出來分別買了迴去。最後剩下一點,孫秀財便送給喜妹,又要分她錢,喜妹沒要,捧了豆腐拎著魚迴家。
男人已經下地去。前些天已經打了場,把小麥曬幹裝在囤子裏,這些天跟王嬸子家合夥種棒子。女人們去場裏忙活,她們等不及喜妹已經去了。喜妹到了家看見謝重陽在家揀壞了的玉米種,便去廚房開火要給他熬鯽魚豆腐湯。
謝重陽問她哪裏來的魚讓她別忙活,先去場裏給他們幫忙。
喜妹道:“熬好了我就去,要不你幫我看著火,很快的。”
這時候二嬸從外麵迴來,把頭上的鬥笠往地上一摜,“喲,老三家的,你們倒是會享福,我們去幹活,你們在家做好吃的呢,哪裏來的魚?娘給錢你去買的?”
喜妹不理她,一邊燒火一邊跟謝重陽撿玉米種子,等湯好了她給謝重陽盛了一碗,將剩下的扣在鍋裏。二嫂看她端著一大碗濃濃的乳白色湯,魚肉都爛在湯裏,湯麵飄著幾片香菜葉子發出淡淡的清香,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喲,也算有口福,見麵分一半。”二嫂說著也去鍋裏盛,嚐了一口道:“喜妹,你手藝不錯嘛,加了什麽東西,湯怎麽這麽鮮。”
喜妹道:“二嫂,那湯給小畝留點。”
謝重陽明知道喜妹如此會惹其他人不快,還是喝了下去,末了還誇了她一句,“很香。”
孟永良聽屋裏有人,便要出去,卻被母親一把拉住。
“大勇,家裏來人,你怎麽就跑呢?”孟婆子不樂意。
孟永良喃喃道:“娘,人家年輕姑娘媳婦的,我見著不好。”
這時候喜妹從屋裏出來,笑著跟他招唿,落落大方,一點不見忸怩。倒是孟永良看她如此大方,反而有幾分不自在,忙行禮問好。
喜妹他是見過的,可腦子清楚之後這是第一次見。他看喜妹臉色紅潤,雙眼亮晶晶的,不像有病的樣子,心裏也暗暗稱奇,竟然有人被驢踢然後腦子變清醒的。
喜妹看著那魚心裏羨慕,問道:“大哥,這魚你從河裏抓的嗎?”
孟永良說是幹活的東家給的。
喜妹便問他榆樹村的河裏也有魚,有沒有辦法撈幾條。
孟永良因為聽娘說了跟喜妹的恩怨,對她多有感激,聽說要抓魚,笑道:“這怕不好辦。我們村的河都深著呢,抓魚得去淺地方。”頓了頓,他又道:“南邊薛家莊可以。迴頭我路過那裏,幫你弄幾條試試。”
喜妹看他說得真誠,也不當他敷衍,立刻就道謝,又問他在怎麽抓,是漁網還是魚叉,還是用篩子。孟永良沒想到她會問得這麽詳細,也不躲著,告訴她自己的絕活兒,他能用魚叉插魚,準頭很好。
孟婆子讓他們說話,自己拾掇魚去,看著那條兀自蹦躂的笑了笑,自言自語道:“算你有福氣。”
喜妹一直跟孟永良說抓魚的事情把織布機又忘了,聊了一會她猛地想起來,猶豫了下還是問孟婆子織布機的事情。孟婆子哈哈笑道:“我不是說過了嗎?這可是要留給我兒媳婦的。丫頭,你又不是我兒媳婦。”喜妹還想說啥,孟婆子又拿話岔開,留她在家吃魚。喜妹卻覺得家人差不多該幹活了忙告辭。孟永良起身要送她。
孟婆子笑道:“丫頭,這魚你帶迴去,給你男人做湯喝吧。”
喜妹忙推辭,“大娘,這個我可不敢要。迴頭我跟大哥學學怎麽抓魚,教會我那個,可比幾條魚更貴重。”
孟婆子拉著她的手,硬是將草繩掛在她指頭上,“抓魚也教,活魚你也拎著。常來啊。”
喜妹沒法隻得謝了,想著改天再割草送她喂兔子。
孟永良把喜妹送去門口,又再三向她道謝幫助照顧母親的事情,說如果有什麽需要幫忙的,可一定跟他說,別客氣。喜妹道了謝告辭走了。
孟大勇迴家忙拿草幫母親做飯,讓她歇著。孟婆子閑不住,一邊去喂兔子,跟兒子閑聊。
“大勇,你看喜妹怎麽樣?”
孟永良道:“好呀,善良,能幹。”
孟婆子歪頭瞅著兒子,“嗯,要是能做媳婦就好了。”
孟永良愣了下,“娘,你說啥呢,她是重陽的媳婦。”
孟婆子撇撇嘴,“娘沒本事,人家一個病秧子,入土一大截的人還能娶個這麽好的媳婦。我兒子相貌堂堂,老實本分能幹聰明,怎麽就沒人嫁呢。說到底——”她啪地一聲,把手裏盛青草的簸萁摜在地上,“還是咱家窮,都是我前兩年生病拖累得你。”
孟永良慌忙扔了炊帚扶著母親,“娘,這個你生什麽氣呢。”
孟婆子揚了揚眉,嘟囔道:“我聽說病秧子沒跟她圓房呢。去年他差點死了。今年也不好說。要是他沒了,喜妹就能……”
“娘!”孟永良撲通跪在母親腳下,“娘,你怎麽能說這樣的話?謝家與我們沒半點怨恨,你不能這樣說人家。重陽媳婦是挺好,可她是人家的媳婦。娘,你不能那麽想。”
孟婆子哼了一聲,“正經閨女娶不上,他們不也花錢買了個傻妹嗎?我們為什麽不能娶個寡婦。娘知道娘對不住你,可你都二十了,再不娶媳婦等到什麽年頭?再說娘也不是隨便的,雖然寡婦嫁人沒什麽,可有些人,娘可不會要。”
孟永良忙勸道:“娘你別著急,咱家沒你說的那麽窮,今年我能拿迴來二十兩銀子呢。”
孟婆子一把拉起兒子,“真的?”
孟永良點點頭,笑道:“娘,我啥時候騙過你啊。”
孟婆子立刻喜笑顏開,二十兩銀子,以往一年才五六兩,她生兩場病就花得差不多,要真有這麽多,年前就得趕緊著給兒子找媳婦。她喜滋滋問:“大勇,東家為啥要給那麽多?”
孟永良道:“東家說我在那裏幹滿了七年,一點沒有另樣兒的心思,人踏實,他覺得可靠。就把往年扣了的幾兩銀子補給我了。”
孟婆子笑得臉上浮起一層褶子,歡喜地連連道謝,又說讓孟永良找功夫抓幾條魚給喜妹。他應了。
喜妹一路快步迴家,路上聽得梆子響,知道是豆腐秀才。她一溜小跑過去,要了一小塊豆腐,看他水裏還浸著不少,便提醒他,“秀財,大熱天兒,再不賣都餿了。”
秀財愁眉苦臉,“我,我拉不開嗓子,這都冒煙了。餿了迴家做腐乳。”
喜妹揶揄他:“拉倒吧,你們那腐乳,臭死人。”說著就要迴家。
秀財一拉拉住她,“喜妹喜妹,你幫我賣賣豆腐唄,我熱死了。”
喜妹掙開他的手,“別拉拉扯扯。你熱死了,那這幾年你怎麽賣的?”
秀財不好意思地撓撓頭,“以前都是我爹賣,現在主要是我弟弟賣。嫂子,不如你跟我合夥賣豆腐吧。”
喜妹想了想,“我得迴家商量商量,迴頭我去找你吧。”然後推了車子說幫他把剩下這點賣掉。孫秀財樂不得,幫她敲著梆子。喜妹記得幾戶好吃豆腐的,特意從他們門前經過,喊了幾聲嫂子嬸子的,大家出來分別買了迴去。最後剩下一點,孫秀財便送給喜妹,又要分她錢,喜妹沒要,捧了豆腐拎著魚迴家。
男人已經下地去。前些天已經打了場,把小麥曬幹裝在囤子裏,這些天跟王嬸子家合夥種棒子。女人們去場裏忙活,她們等不及喜妹已經去了。喜妹到了家看見謝重陽在家揀壞了的玉米種,便去廚房開火要給他熬鯽魚豆腐湯。
謝重陽問她哪裏來的魚讓她別忙活,先去場裏給他們幫忙。
喜妹道:“熬好了我就去,要不你幫我看著火,很快的。”
這時候二嬸從外麵迴來,把頭上的鬥笠往地上一摜,“喲,老三家的,你們倒是會享福,我們去幹活,你們在家做好吃的呢,哪裏來的魚?娘給錢你去買的?”
喜妹不理她,一邊燒火一邊跟謝重陽撿玉米種子,等湯好了她給謝重陽盛了一碗,將剩下的扣在鍋裏。二嫂看她端著一大碗濃濃的乳白色湯,魚肉都爛在湯裏,湯麵飄著幾片香菜葉子發出淡淡的清香,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喲,也算有口福,見麵分一半。”二嫂說著也去鍋裏盛,嚐了一口道:“喜妹,你手藝不錯嘛,加了什麽東西,湯怎麽這麽鮮。”
喜妹道:“二嫂,那湯給小畝留點。”
謝重陽明知道喜妹如此會惹其他人不快,還是喝了下去,末了還誇了她一句,“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