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那場風波後,傑和冬的關係也變得很微妙,兩人之間類似的摩擦越來越多,曾經打動傑的那種不靠譜的可愛在冬的身上似乎越來越少。
最初那段溫暖和甜蜜太過短暫了,傑不是個對別人苛求的人,卻總是感覺到一絲壓抑和煩躁,更多的時間他寧願和偉、成等人聊天、做音樂,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了。
傑的生活看上去還是風平浪靜,《第一張》順利推出,製作人山在一次采訪時公開說:“中國人唱歌最好的都姓張,香港是張學友,台灣是張信哲,大陸是傑。”
這段話是冬在一張報紙上發現的,忙興奮的拿給傑看。
傑看了卻隻是淡淡一笑,對自己的實力他從來都是充滿了自信,他相信隻要用心,他的歌聲能感染更多的人,能讓更多的人喜歡。
有朝一日,真得希望自己能成為學友大哥那樣的歌手,唱自己喜歡的歌,過自己喜歡的生活,不求榮華富貴,隻求隨心所欲。
可是人生並不是隨心所欲的,至少現在的傑還做不到這樣。那些公司安排的通告自己並不是都喜歡,他隻想唱歌,卻不得不在節目中做些無聊的遊戲,應付一些沒什麽實質內容的采訪。
這也罷了,最讓傑心裏輾轉的其實還是偉曾經對自己說的關於mv的事。因為在這之後,又有一些相似的事情發生。雖然對自己的聲音和唱功有信心,但傑不是個容易滿足的人,他希望可以得到提高,能學到更多的東西,希望能和老大、健一樣玩樂器會作曲。
但公司對進修和培訓似乎並沒有安排,除了錄專輯和上通告之外,就是和朋友們待在家裏自己玩音樂。作為藝人上節目應該是注意形象的,可公司對這方麵卻沒有專門的設計,自己隻能是幾件衣服來迴的穿,他不是個在乎衣著的人,但心裏還是有些不是滋味。
一想到這些,傑的心裏就有點隱隱作痛。
當初簽約的時候,雖然再三猶豫,但顧忌的隻是音樂和自由,從頭到尾都沒有考慮錢的問題。簽約之後,他也理所當然的認為成了藝人,出了專輯,自己完全可以養活自己,還可以為家庭分擔責任,給父母一份更好的生活,實現自己那個從小的夢想。
可半年多的時間過去了,他才意識到自己原來想得太簡單。公司每個月給他們的生活費十分有限,而且都是預支的,基本上隻夠維持自己在這個大都市的生活,沒有能力再給家裏幫助。
每次和媽媽通電話,媽媽總是說,他們過得很好,不需要錢,讓他自己照顧好自己就行。可一想到媽媽每天還要起早貪黑的忙碌,心裏就是說不出的愧疚,別無他法,就隻能在心底給自己打氣,畢竟還是個新人,不可能一步登天,繼續努力吧,總有一天會好的。
又是一個夏天來到,第二屆型秀如期舉行。這一年,誰都沒有想到會是一個選秀年,和型秀同樣是第二屆的湖南衛視超級女聲所引發的選秀狂潮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而這一年的型秀也同樣引入了超女的觀眾投票機製。
第一次,普通的電視觀眾能夠通過投票決定比賽中選手的去留,第一次,不隻是專業評審決定冠軍的歸屬。傑和偉等人作為元老,為參賽選手站台助威,也目睹參與了比賽的全程,親眼看到在複活賽中由於觀眾的投票而迴歸的選手軒成為了最後的四強之一。
型秀最後的冠軍還是由評審選出的,而這一年最紅的明星卻是超級女聲裏的那幾個觀眾票選出來的女孩子。
比賽結束了,生活還在繼續,傑卻感到了明顯的變化。很多通告是和第二屆的選手同去的,傑驚訝的發現,他們的粉絲好多好狂熱,每到一個地方,接機送機,呐喊簽名,聲勢浩大。
而自己和同屆夥伴們的粉絲相比是那麽的微不足道。每次總是那麽十幾個人,靜靜的跟隨著他,關切的送上幾份小禮物,低聲的說些祝福的話,專注著聽他唱歌。自己能真實的感受到他們的關懷和溫情,但這份關懷和溫情卻已經淹沒在別家粉絲的狂熱當中。
心地單純的傑並沒有多想,他也並不是真的在乎歌迷是不是狂熱,甚至覺得那份狂熱和暄囂並不適合自己。他隻想安靜的唱歌,他隻想能永遠有機會讓愛他的人能聽到自己唱歌。
這一年過去了,年初的頒獎禮上,人們看到了這樣一個男孩,清秀幹淨,而帶點靦腆和羞澀,舞台上卻充滿了張揚和自信,傑那華麗清亮的好聲音為他贏得了一個又一個獎項。
那一刻,傑的心裏充滿了驕傲和自豪,他在乎的不是虛名,而是業界的肯定,是自己為公司贏得的榮譽。
這一天,傑接到通知到公司開會,由於路遠,傑像平時一樣早早的到了。因為天氣很冷,沒到上班時間的公司很冷清,傑就自己來到了會議室,剛走到門口,卻聽到裏麵傳出來的對話聲。
“看來圈裏對傑很肯定啊,我們推薦傑去的頒獎禮沒有空手而歸的。”
“那有什麽用啊,你看看他第一張專輯的銷量,比軒差遠了,沒給公司掙什麽錢。”
“此一時彼一時嘛,當年傑他們那一屆哪有去年影響那麽大,有那麽多粉絲。我聽外地的朋友說,他們都不知道第一屆型秀,還有傑的那些通告,大部分是都是上海的,好多地方那時根本看不到東方台。傑的實力還是數一數二的。”
“這我也聽說過。還有除了cd之外,公司相關的策劃也沒跟上吧。現在推出一個歌手,隻有歌是不行的,形象啊包裝啊都很重要的。”
“不管因為什麽,銷量是根本,銷量不行,這就是叫好不叫座!沒給公司帶來利益,我看接下傑。。。”
“也不能光看銷量吧,第一次出專輯銷量不好的歌手多了,後來紅的也多了,我們不能那麽短視吧。”
“這話看怎麽說了,公司還是經濟利益第一,總不能老賠錢吧。我看傑這第二張專輯能不能出都是個事。”
“當初合同裏可是說好了今年要出的,不可能不出吧。”
“這還不是公司一句話,難道還有藝人做主的份?
“不是還有harry嗎?harry多寵他,恨不得把他捧在手心裏。”
“harry也管不了這麽多吧?人家是東南亞區的總裁,要操心的事多了。除非傑去主動找他。。。”
。。。。。。
房間裏的對話還在繼續,傑愣在那兒,那些話從耳邊飄過,卻已經進不了腦子,無法吸收了。這些事情對於傑來說,太複雜了,在他那單純的世界裏,隻有音樂,他以為隻要唱好歌,他傑唱歌沒人能拒絕。
這種與他謙遜的性格截然相反的自信從他第一次登台開始充盈在他心裏,一直到拿到型秀冠軍,從來沒改變過。而此時,這種自信似乎開始消失了。。。
最初那段溫暖和甜蜜太過短暫了,傑不是個對別人苛求的人,卻總是感覺到一絲壓抑和煩躁,更多的時間他寧願和偉、成等人聊天、做音樂,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了。
傑的生活看上去還是風平浪靜,《第一張》順利推出,製作人山在一次采訪時公開說:“中國人唱歌最好的都姓張,香港是張學友,台灣是張信哲,大陸是傑。”
這段話是冬在一張報紙上發現的,忙興奮的拿給傑看。
傑看了卻隻是淡淡一笑,對自己的實力他從來都是充滿了自信,他相信隻要用心,他的歌聲能感染更多的人,能讓更多的人喜歡。
有朝一日,真得希望自己能成為學友大哥那樣的歌手,唱自己喜歡的歌,過自己喜歡的生活,不求榮華富貴,隻求隨心所欲。
可是人生並不是隨心所欲的,至少現在的傑還做不到這樣。那些公司安排的通告自己並不是都喜歡,他隻想唱歌,卻不得不在節目中做些無聊的遊戲,應付一些沒什麽實質內容的采訪。
這也罷了,最讓傑心裏輾轉的其實還是偉曾經對自己說的關於mv的事。因為在這之後,又有一些相似的事情發生。雖然對自己的聲音和唱功有信心,但傑不是個容易滿足的人,他希望可以得到提高,能學到更多的東西,希望能和老大、健一樣玩樂器會作曲。
但公司對進修和培訓似乎並沒有安排,除了錄專輯和上通告之外,就是和朋友們待在家裏自己玩音樂。作為藝人上節目應該是注意形象的,可公司對這方麵卻沒有專門的設計,自己隻能是幾件衣服來迴的穿,他不是個在乎衣著的人,但心裏還是有些不是滋味。
一想到這些,傑的心裏就有點隱隱作痛。
當初簽約的時候,雖然再三猶豫,但顧忌的隻是音樂和自由,從頭到尾都沒有考慮錢的問題。簽約之後,他也理所當然的認為成了藝人,出了專輯,自己完全可以養活自己,還可以為家庭分擔責任,給父母一份更好的生活,實現自己那個從小的夢想。
可半年多的時間過去了,他才意識到自己原來想得太簡單。公司每個月給他們的生活費十分有限,而且都是預支的,基本上隻夠維持自己在這個大都市的生活,沒有能力再給家裏幫助。
每次和媽媽通電話,媽媽總是說,他們過得很好,不需要錢,讓他自己照顧好自己就行。可一想到媽媽每天還要起早貪黑的忙碌,心裏就是說不出的愧疚,別無他法,就隻能在心底給自己打氣,畢竟還是個新人,不可能一步登天,繼續努力吧,總有一天會好的。
又是一個夏天來到,第二屆型秀如期舉行。這一年,誰都沒有想到會是一個選秀年,和型秀同樣是第二屆的湖南衛視超級女聲所引發的選秀狂潮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而這一年的型秀也同樣引入了超女的觀眾投票機製。
第一次,普通的電視觀眾能夠通過投票決定比賽中選手的去留,第一次,不隻是專業評審決定冠軍的歸屬。傑和偉等人作為元老,為參賽選手站台助威,也目睹參與了比賽的全程,親眼看到在複活賽中由於觀眾的投票而迴歸的選手軒成為了最後的四強之一。
型秀最後的冠軍還是由評審選出的,而這一年最紅的明星卻是超級女聲裏的那幾個觀眾票選出來的女孩子。
比賽結束了,生活還在繼續,傑卻感到了明顯的變化。很多通告是和第二屆的選手同去的,傑驚訝的發現,他們的粉絲好多好狂熱,每到一個地方,接機送機,呐喊簽名,聲勢浩大。
而自己和同屆夥伴們的粉絲相比是那麽的微不足道。每次總是那麽十幾個人,靜靜的跟隨著他,關切的送上幾份小禮物,低聲的說些祝福的話,專注著聽他唱歌。自己能真實的感受到他們的關懷和溫情,但這份關懷和溫情卻已經淹沒在別家粉絲的狂熱當中。
心地單純的傑並沒有多想,他也並不是真的在乎歌迷是不是狂熱,甚至覺得那份狂熱和暄囂並不適合自己。他隻想安靜的唱歌,他隻想能永遠有機會讓愛他的人能聽到自己唱歌。
這一年過去了,年初的頒獎禮上,人們看到了這樣一個男孩,清秀幹淨,而帶點靦腆和羞澀,舞台上卻充滿了張揚和自信,傑那華麗清亮的好聲音為他贏得了一個又一個獎項。
那一刻,傑的心裏充滿了驕傲和自豪,他在乎的不是虛名,而是業界的肯定,是自己為公司贏得的榮譽。
這一天,傑接到通知到公司開會,由於路遠,傑像平時一樣早早的到了。因為天氣很冷,沒到上班時間的公司很冷清,傑就自己來到了會議室,剛走到門口,卻聽到裏麵傳出來的對話聲。
“看來圈裏對傑很肯定啊,我們推薦傑去的頒獎禮沒有空手而歸的。”
“那有什麽用啊,你看看他第一張專輯的銷量,比軒差遠了,沒給公司掙什麽錢。”
“此一時彼一時嘛,當年傑他們那一屆哪有去年影響那麽大,有那麽多粉絲。我聽外地的朋友說,他們都不知道第一屆型秀,還有傑的那些通告,大部分是都是上海的,好多地方那時根本看不到東方台。傑的實力還是數一數二的。”
“這我也聽說過。還有除了cd之外,公司相關的策劃也沒跟上吧。現在推出一個歌手,隻有歌是不行的,形象啊包裝啊都很重要的。”
“不管因為什麽,銷量是根本,銷量不行,這就是叫好不叫座!沒給公司帶來利益,我看接下傑。。。”
“也不能光看銷量吧,第一次出專輯銷量不好的歌手多了,後來紅的也多了,我們不能那麽短視吧。”
“這話看怎麽說了,公司還是經濟利益第一,總不能老賠錢吧。我看傑這第二張專輯能不能出都是個事。”
“當初合同裏可是說好了今年要出的,不可能不出吧。”
“這還不是公司一句話,難道還有藝人做主的份?
“不是還有harry嗎?harry多寵他,恨不得把他捧在手心裏。”
“harry也管不了這麽多吧?人家是東南亞區的總裁,要操心的事多了。除非傑去主動找他。。。”
。。。。。。
房間裏的對話還在繼續,傑愣在那兒,那些話從耳邊飄過,卻已經進不了腦子,無法吸收了。這些事情對於傑來說,太複雜了,在他那單純的世界裏,隻有音樂,他以為隻要唱好歌,他傑唱歌沒人能拒絕。
這種與他謙遜的性格截然相反的自信從他第一次登台開始充盈在他心裏,一直到拿到型秀冠軍,從來沒改變過。而此時,這種自信似乎開始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