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嫂子說的是,我家翠花也是,問她出去幹什麽去了,她就說出去玩了,還說讓我別擔心她,就在自己家門前,丟不了,嗬嗬!這孩子自從跟著青溪、小玉、小桃她們玩,性子也沉穩了很多,不像以前毛毛躁躁的。”梅氏說話溫柔細氣的,但言語之中也是對女兒的寵溺。
“哈哈哈,這幾個女娃子你們不用擔心,有我家那個瘋丫頭在,保準丟不了。這些孩子和咱們大人一樣,一年到頭也沒個好時候,農家孩子苦,她們整天幫咱們家裏地裏忙著,那麽小的孩子都懂事早,現在她們幾個能玩到一起,就讓她們好好玩,咱們都別太拘著她們。”孫氏巴不得臨小玉天天出去玩,她就臨小玉一個女兒,自然疼愛她多一些。
“英梅說的是,你們都別瞎操心了!小玉、翠花過了年都十歲了,青溪和小桃也都九歲了,都是大姑娘拉,再過幾年,這幾個孩子都該找婆家了,哈哈!日子過得可真快,一晃眼,咱們都當阿奶了!”馬氏抱著孫子感歎道。
“是呀,想當年咱們都還是水靈靈的黃花閨女,一轉眼手裏都抱著孫子了,哈哈!”趙氏手裏也抱著一個孩子,她掃了一眼眾人,發現幾個女人手裏都抱著孩子。
“沒錯,咱們都老了,嗬嗬!水蓮,你家石頭今年都十六了吧,過了年也十七了,菊花也快十四了,準備什麽時候給他們說親呀!”孫氏把話題扯到了梅氏的一雙兒女身上,農村女人嘮家常就是這樣,聊著聊著就聊到孩子們的婚事上去了。
------題外話------
感謝大家支持傾情,記得多收藏、多好評呦o(n_n)o~,謝謝!
☆、第六十六章 孫氏保媒
梅氏聽孫氏提起臨石頭和臨菊花的婚事,也是發愁,說道:“唉,這不正愁著呢!幾位嫂子,不瞞你們說,我家這情況你們也都知道,地裏沒幾畝田,孩子他爹和石頭出去打散工也不好找,我這還有個正在喂奶的孩子,哪還有錢給石頭找媳婦。”
臨大山家的情況臨家村的人自然都知道,攤上一個偏心眼極強的娘還有一個好吃懶惰的弟弟和尖酸刻薄的弟媳,雖說分了家,可還是會有矛盾。
“水蓮,你要是不嫌棄,我給石頭說門親事如何?”孫氏問道。
“誰家的?”穆氏、馬氏、趙氏也都關心地問道。
以前村裏人說媒總會找媒婆,可找媒婆也要拿不少銀錢,不過也有熱心的左鄰右舍和相熟之人給介紹的,如果男女看對眼,隻需要給說媒的人兩條大魚,喜宴那天請其吃頓飯就可以了。
“不嫌棄,不嫌棄!孫大嫂,你要是給石頭說門親,我可真是太謝謝你了!”有村長夫人給做媒,梅氏自然滿口答應,而且她更相信孫氏的眼光,村裏有兩個後生都是孫氏給拉的紅線,現如今日子都過得和和美美的。
“說什麽謝不謝的,咱們都是一個村,一個族的,再說咱們幾個關係都不錯,我也把石頭當成我親侄子看,嗬嗬!不過,這女孩子家裏有點特別,你和大山要是不喜歡,我再給你們找找別的姑娘!”孫氏作為臨家村的村長夫人,她自覺身上有一份責任,大事小事都喜歡操心。
“英梅,快別賣關子了,說說是誰家的姑娘,合不合適那也是後話!”馬氏笑罵著說道。
孫氏抿嘴一笑,說道:“說起這姑娘倒是不錯,要模樣有模樣,要身段有身段,家裏地裏都是一把手,就是年齡有點大,比石頭小三個月,而且她無父無母隻有一個瞎眼的哥哥,還說要帶哥出嫁……”
“英梅,你說的該不會是……前一段時間你們村傳出來的那個……瞎眼的哥哥為了妹妹能早點出嫁,跳河自盡的那個吧?”馬氏打斷孫氏的話,插了一嘴問道。
“沒錯,就是她!唉,也是一對可憐的兄妹。他們爹娘死得早,三年前,這女娃的哥哥為了給她籌診金,就去山上打獵,沒想到從山上滾下來,還紮瞎了雙眼。他們家雖說有叔伯親戚幫襯著,可誰能幫一輩子,還不是要靠自己。這女娃就放出話來,誰要是娶她,彩禮可以不要,但一定要讓她帶著哥哥出嫁。原先,村裏人都當這女娃是一時衝動說大話,誰承想她二姨找媒婆給她說了一門親,她死活要帶著自己瞎眼的哥哥,對方就不同意了,她這哥哥聽說之後想不開就跳了河,幸好被他大伯給救了上來。”孫氏講起來也是一陣唏噓感歎,哪個地方苦命人都多,但老天偏偏就願意給苦命人更多的磨難,也不知道存得是什麽心思。
“這女娃子能有這份情義也真是難得,就是不知道她瞧不瞧得上石頭那個木頭疙瘩!”梅氏沒嫌棄對方的身世,倒是先嫌棄上自家兒子了。
“水蓮,你咋這麽說石頭,我覺得石頭就挺好的,老實本分,幹活又賣力,多實誠的一個孩子,誰要是嫁給他,那可是一輩子享福!”以前老臨家活多的時候,臨石頭隻要看見總會來幫一把,所以穆氏很喜歡臨石頭這個老實孩子。
“就是,那孩子在地裏,看誰家忙不過來,總會悶聲不響地去幫忙,而且我還聽說,他很會疼人,自己不舍得吃不舍得花,總會給你和菊花她們捎帶些東西,這麽孝順的孩子,哪裏找!”趙氏也出聲說道。
梅氏被幾人說得臉都紅了,還沒人當著她的麵,這麽誇讚過她的兒子。其實內心深處,她也是為兒子感到驕傲的,世上有哪個娘不認為自己的孩子才是最好的呢!
“水蓮,你要是覺得不錯,迴家和大山兄弟商量商量,這女娃叫孫琴,就住在孫家灣北頭兒,你也可以專門去打聽打聽,看看這孩子秉性如何!”孫氏給人保媒拉線從來不勉強,她也希望能成人之美,而不是多一對怨侶出來。
“孫大嫂,我信得過你,迴頭兒我就和孩子他爹說說這事兒,然後還得麻煩你給上上心,咱們選個日子讓兩個孩子見見,要是孩子們都沒意見,咱就把婚事定下來,就是……就是家裏日子不好過,怕委屈了那姑娘和她哥哥。”梅氏並不覺得孫氏口中那個帶哥出嫁的姑娘有什麽不好,而且聽孫氏和馬氏話裏的意思,那哥哥也是個秉性好的,為了自己的妹妹,連命都不要了。
看到梅氏的反應,孫氏心裏有一種很強烈的預感,這門婚事能成,那孫琴和孫亮也不是嫌貧愛富的人,看來自己要盡早迴一趟娘家才是。
夜幕降臨之後,剛吃過晚飯,臨大旺就來到老臨家,他是專門來請臨遠山、臨忠國和臨青溪去族長臨仁義家的。
去的路上,臨遠山和臨忠國一直追問臨大旺族長要他們去有何事,但臨大旺也不清楚,隻說這是臨仁義和自家爹吩咐的,具體的事情要到族長家才知道。
跟著的臨青溪心裏有些底,臨大旺特意讓她跟著,應該是和她懷裏揣著的那幾張豆製品秘方有關。
到了族長臨仁義的家,臨遠山他們看到已經有幾家人都到了,而且搞得還很神秘,門外還有專門看守的人,就是臨仁義家的女人和孩子們也暫時去了鄰居家串門。
臨青溪看到臨小玉和郝阿爺也在,而且臨小桃和她的阿爺、爹也在。
沒過一會兒,臨大山帶著臨翠花也來了,臨瘸腿帶著女兒臨小草還有臨英子的阿爺帶著臨英子,他們也都來到了族長家。
在臨仁義的家中,有一間專門用來商議族內事情的房間,平時沒有大事,這間房子是不開門的,今天房間裏點亮了燈,房門外還有好幾個眼力好的年輕人守著。
------題外話------
感謝大家支持傾情,記得多收藏、多好評呦o(n_n)o~,謝謝!
☆、第六十七章 農家巧女
等到眾人在屋內按照輩分坐下之後,族長臨仁義稍顯病態的臉上有了喜悅的紅暈,他輕笑著說道:“你們幾家都養了一個好女娃呀,真是為咱們族裏立了大功,我臨仁義代表臨氏一族的列祖列宗謝謝你們!”
臨遠山、臨忠國、臨大山、臨瘸腿他們都一頭霧水地看著臨仁義,不明白族長今晚特意找他們過來,還讓帶著臨青溪她們到底是什麽意思,怎麽就突然說起了“謝謝”呢?
“族長……您……您這是幹什麽?”臨瘸腿有些局促不安地看著臨仁義問道。
他因為自卑,和村裏人打得交道並不是很多,更是沒和族長、族老他們交談過,這一下子被臨仁義弄得有些懵了。
“大誌,你養了一個好閨女呀!”臨仁義看了一眼臨瘸腿身邊的臨小草笑著對他說道。
“族……族長……這……”連自己都快忘記的名字,臨瘸腿沒想到族長臨仁義還記得,他心內一陣感動。
臨仁義見幾人都是迷惑不已的樣子,就直接說道:“咱們臨氏一族祖上出過能臣悍將,也出過英雄好漢,就是沒有女中豪傑。如今看來,小玉、青溪、翠花、小桃、小草和英子這六個女娃,真真是巾幗不讓須眉,咱們臨氏一族能有這樣慷概大氣、心靈手巧、聰明能幹的姑娘,是咱們臨氏一族的福氣,福氣啊!”
除了族長、族老、郝阿爺和六個女孩子,屋裏其他人都沒明白臨仁義話裏的意思,他們很疑惑,臨小玉、臨青溪她們究竟做了什麽能讓族長這麽誇讚她們?
很快,臨仁義就給他們解了疑惑,將臨小玉、臨青溪六個女孩子在山洞裏琢磨豆製品並把成功之後的秘方願意告訴族裏的事情告訴了眾人。
與此同時,臨青溪將懷裏記載秘方的紙張親自當眾交到了臨仁義的手中,交完之後,六個女孩子互相看了看,都有些羞澀地笑了。她們都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而這段時間的失敗和辛苦,在得到族長稱讚的那一刻,就什麽都值得了。
六個女孩子的家人也都頓覺得臉上有光,她們為自己和家人在族長和族人麵前掙得了麵子,以後在村裏人甚至在整族人的麵前,自己的腰板都能挺得更直了,尤其是臨瘸腿和臨英子的阿爺。
臨仁義見這些女孩子的家人都沒有因為要獻出珍貴的秘方而失落,反而與有榮焉的樣子,他就更加欣慰了。倘若族人都能為臨氏一族著想,互相團結,那麽臨氏一族何愁沒有發展壯大的一天,他現在是真得可以開始期待了。
接下來,臨仁義和郝阿爺他們又特意叮囑了臨小玉、臨青溪幾個女孩子,讓她們一定要嚴守住秘方,千萬千萬不能泄露出去。
臨小玉和臨青溪她們都知道上次豆腐秘方泄露的事情,一再對臨仁義等人保證,她們絕對不會告訴其他人,她們的家人也跟著一起保證,絕不會追問這些孩子秘方的內容。
連臨小玉、臨青溪這樣的小女娃都能一心一意為族人著想,臨仁義發誓絕對不會虧待她們以及她們的家人,他要讓臨氏一族的族人都看到,能夠為族裏著想的族人,就會得到應有的尊敬和好處。
第二天,臨仁義就開了族裏的大祠堂,在幾千族人的當眾見證下,將臨小玉、臨青溪、臨翠花、臨小桃、臨小草和臨英子的名字,十分鄭重地寫在了臨氏一族特有的百年族譜上。
事後,臨青溪才知道,凡是寫在這個“特級”族譜上的族人,千秋萬世都會被族人銘記,並且她們的事情不再是自家的事情,無論是成婚,還是生子,都將是一族人都重視的大事。
試想一下,一個女孩子身後有整族人為她做後盾和出謀劃策,她在婆家的地位又怎麽會低呢!
也許對於臨小玉、臨翠花、臨小桃和臨小草、臨英子而言,自己的名字寫在這百年族譜上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臨青溪卻有些苦惱,將來她的婚事可不希望由別人做主,隻是現在木已成舟,名字是抹不掉了。
農曆十一月十七,這天是天神娘娘的壽誕,為了感謝天神保佑,臨仁義帶著族人在這天舉行了隆重的祭祀。
臨青溪很少參加這類活動,她隻是跟在穆氏身後,不停地磕頭作揖,但心裏也是很虔誠的。自己能夠來到異世楚國和老臨家,也許冥冥之中自有注定,上天既然恩賜給她另一條命和另一個人生,那她就會很珍惜地活下去。
祭祀結束之後,族裏的女人們開始準備素齋飯,大點的女孩子也來幫忙。不知是不是族譜的事情起了超強效應,原本村裏不經常在一起玩的女孩子,現在也都湊在了臨小玉和臨青溪她們身邊,帶著一點討好意味地想和她們親近起來。
對於族人表達出來的友善,臨青溪照單全收,她在現代並沒有多少朋友,而且每次她想真心去交朋友的時候,隻要對方聽說她是孤兒,看著她的眼神就會很異樣。
現在,她和這裏的孩子一樣,而且他們都同樣是臨氏血脈,打斷骨頭連著筋,無論走到哪裏,他們也是一個老祖宗。
“青溪妹妹,聽說你也會繡花,你……你可不可以教教我?”村民臨榮的大女兒臨大香鼓起勇氣對臨青溪問道。
“大香姐,當然可以了,明天你來我家,我大嫂和二嫂也繡得可好啦!”臨大香看起來和臨菊花差不多大,不過稍胖一些,雖說樣子算不上清秀,但看著也麵善。
“青溪姐,我也想學!”已經和臨青溪熟悉的臨小草擠到臨青溪身邊說道。
“我也學!”
“青溪妹妹,我也想學!”
“還有我,還有我!”
……
不一會兒,臨青溪身邊就圍了一大圈人,都是臨家村的女孩子,各個都說要跟她學習刺繡。
“溪妹妹,反正大冬天也沒事,不如你就當大家的刺繡小師父吧?”臨小玉笑盈盈地提議道。
刺繡小師父?可是,她大冬天並不是真得沒事做呀!一時間,臨青溪有些為難了。
------題外話------
感謝大家支持傾情,記得多收藏、多好評呦o(n_n)o~,謝謝!
☆、第六十八章 新奇菜式
“也行,你們要是都想學,明天可以來我家!”想了想,最終臨青溪還是答應了,蔬菜大棚有臨遠山和臨大安他們在,相信也不會有什麽問題。
再說,自己隻要教會這些同族女孩幾種針法,讓她們慢慢練習,自己還是會有很多時間來照看田地裏的。
次日一大早,老臨家院子裏就聚起了很多村裏的女孩子,她們人手一個花繃子,手裏都拿著針線來找臨青溪。
臨青溪很熱心地教了她們湘繡的三種基本針法,然後讓她們迴家練習。等到了晌午飯的時候,她看到葉氏和穆氏一起從村裏的豆腐房迴來,而且手中提著的竹籃裏似乎放著東西。
“娘,族長阿爺讓你們去豆腐房幹什麽去了?”臨青溪好奇地圍到葉氏和穆氏麵前問道。
葉氏開心地一把將臨青溪摟在懷裏,摸摸她已經慢慢變黑的秀發,說道:“阿奶的好孫女,這是你們幾個女娃子想出來的主意做出來的豆皮、腐竹、豆芽和素雞,族長說了,誰家要是能想出新菜式,這菜的名字就誰家自己取,這不是家家都分了一籃子東西。”
自從臨青溪和臨小玉幾人把秘方交給了臨仁義,很快他就召集了村裏最值得信任的男人們開始嚐試,結果依照臨青溪記錄的方法,第一次就做出了豆皮之物。
老臨家的男人如今都有自己的事情做,臨遠山要照顧田裏,臨青雲在族裏的豆腐房負責和臨成一起出外收黃豆,臨青海和臨青飛在一品香走不開,臨青禾已經去了鏢局,臨青木整天擺弄他的那些木頭、鐵塊,剩下的臨忠國和臨青豪已經被臨仁義派到豆皮加工房裏幹活兒。
家裏的女人們也都沒閑著,葉氏和吳氏負責照看兩個孩子,穆氏料理家務,秦氏要教村裏的女人們繡花,至於臨青溪更是忙得腳不沾地。
研究新菜式這項工作,很自然地就落在了穆氏的手中,不過,她覺得臨青海應該比她會更感興趣。
這一點,臨仁義和郝阿爺、臨遠山他們也早就想到了,所以豆皮、素雞一出來,他們就讓人把東西給臨青海送了去,而一品香的掌櫃臨大壽也適時提出要與臨家村合作,隻要做出新鮮菜式,一品香肯定作為特色菜賣出。
村裏的女人們這下子都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了,隻見她們憋足了勁想要想出新菜式,但另一方麵又不敢輕易嚐試,因為油鹽之物並不便宜,豆皮之物族長每家給的也不多。
“娘,這素雞吃著真像雞肉,不如咱們就按照燉雞的方法試試看?”吃中午飯的時候,吳氏吃了一口穆氏做的清炒素雞說道。
“這法子你馬大娘和孫嬸子早就想到了,咱也不為那菜式的名字,就是想著多出幾道新鮮菜式,酒樓裏也能多招攬一個客人。你們都一塊兒想想,看能不能再想出別的主意來?”穆氏也知道自己這兩個兒媳並不擅長在廚房裏做飯,隻能幫忙打個下手,但人多主意多,說不定會有好方法。
“娘,煎炒烹炸還有涼調,您都可以試試,總能做出別人做不出來的東西。”臨青木在飯桌上說道。
“對呀,娘,六弟說得沒錯,我幫您打下手,您可以嚐試一下!”秦氏自知廚藝不精,但她也想出一份力。
“娘,要不,您讓我試試吧?”臨青溪主動提出要做新菜式。
“溪丫頭,你有好主意?”這東西原本就是臨青溪幾人想出來的,或許怎麽做好吃,她還真知道。
“娘,我暫時還沒想到,不過嚐試著做做,說不定就能做出來,沒事,要是做的不好吃,我和六哥吃,嗬嗬!”臨青溪拉臨青木“入夥兒”。
“我吃,我吃,我就喜歡吃妹妹做的菜。娘,您就讓妹妹試試吧,我給她燒火,等到成功了,讓妹妹教您。”臨青溪說什麽就是什麽,臨青木從來都是順著她。
“哈哈哈,這幾個女娃子你們不用擔心,有我家那個瘋丫頭在,保準丟不了。這些孩子和咱們大人一樣,一年到頭也沒個好時候,農家孩子苦,她們整天幫咱們家裏地裏忙著,那麽小的孩子都懂事早,現在她們幾個能玩到一起,就讓她們好好玩,咱們都別太拘著她們。”孫氏巴不得臨小玉天天出去玩,她就臨小玉一個女兒,自然疼愛她多一些。
“英梅說的是,你們都別瞎操心了!小玉、翠花過了年都十歲了,青溪和小桃也都九歲了,都是大姑娘拉,再過幾年,這幾個孩子都該找婆家了,哈哈!日子過得可真快,一晃眼,咱們都當阿奶了!”馬氏抱著孫子感歎道。
“是呀,想當年咱們都還是水靈靈的黃花閨女,一轉眼手裏都抱著孫子了,哈哈!”趙氏手裏也抱著一個孩子,她掃了一眼眾人,發現幾個女人手裏都抱著孩子。
“沒錯,咱們都老了,嗬嗬!水蓮,你家石頭今年都十六了吧,過了年也十七了,菊花也快十四了,準備什麽時候給他們說親呀!”孫氏把話題扯到了梅氏的一雙兒女身上,農村女人嘮家常就是這樣,聊著聊著就聊到孩子們的婚事上去了。
------題外話------
感謝大家支持傾情,記得多收藏、多好評呦o(n_n)o~,謝謝!
☆、第六十六章 孫氏保媒
梅氏聽孫氏提起臨石頭和臨菊花的婚事,也是發愁,說道:“唉,這不正愁著呢!幾位嫂子,不瞞你們說,我家這情況你們也都知道,地裏沒幾畝田,孩子他爹和石頭出去打散工也不好找,我這還有個正在喂奶的孩子,哪還有錢給石頭找媳婦。”
臨大山家的情況臨家村的人自然都知道,攤上一個偏心眼極強的娘還有一個好吃懶惰的弟弟和尖酸刻薄的弟媳,雖說分了家,可還是會有矛盾。
“水蓮,你要是不嫌棄,我給石頭說門親事如何?”孫氏問道。
“誰家的?”穆氏、馬氏、趙氏也都關心地問道。
以前村裏人說媒總會找媒婆,可找媒婆也要拿不少銀錢,不過也有熱心的左鄰右舍和相熟之人給介紹的,如果男女看對眼,隻需要給說媒的人兩條大魚,喜宴那天請其吃頓飯就可以了。
“不嫌棄,不嫌棄!孫大嫂,你要是給石頭說門親,我可真是太謝謝你了!”有村長夫人給做媒,梅氏自然滿口答應,而且她更相信孫氏的眼光,村裏有兩個後生都是孫氏給拉的紅線,現如今日子都過得和和美美的。
“說什麽謝不謝的,咱們都是一個村,一個族的,再說咱們幾個關係都不錯,我也把石頭當成我親侄子看,嗬嗬!不過,這女孩子家裏有點特別,你和大山要是不喜歡,我再給你們找找別的姑娘!”孫氏作為臨家村的村長夫人,她自覺身上有一份責任,大事小事都喜歡操心。
“英梅,快別賣關子了,說說是誰家的姑娘,合不合適那也是後話!”馬氏笑罵著說道。
孫氏抿嘴一笑,說道:“說起這姑娘倒是不錯,要模樣有模樣,要身段有身段,家裏地裏都是一把手,就是年齡有點大,比石頭小三個月,而且她無父無母隻有一個瞎眼的哥哥,還說要帶哥出嫁……”
“英梅,你說的該不會是……前一段時間你們村傳出來的那個……瞎眼的哥哥為了妹妹能早點出嫁,跳河自盡的那個吧?”馬氏打斷孫氏的話,插了一嘴問道。
“沒錯,就是她!唉,也是一對可憐的兄妹。他們爹娘死得早,三年前,這女娃的哥哥為了給她籌診金,就去山上打獵,沒想到從山上滾下來,還紮瞎了雙眼。他們家雖說有叔伯親戚幫襯著,可誰能幫一輩子,還不是要靠自己。這女娃就放出話來,誰要是娶她,彩禮可以不要,但一定要讓她帶著哥哥出嫁。原先,村裏人都當這女娃是一時衝動說大話,誰承想她二姨找媒婆給她說了一門親,她死活要帶著自己瞎眼的哥哥,對方就不同意了,她這哥哥聽說之後想不開就跳了河,幸好被他大伯給救了上來。”孫氏講起來也是一陣唏噓感歎,哪個地方苦命人都多,但老天偏偏就願意給苦命人更多的磨難,也不知道存得是什麽心思。
“這女娃子能有這份情義也真是難得,就是不知道她瞧不瞧得上石頭那個木頭疙瘩!”梅氏沒嫌棄對方的身世,倒是先嫌棄上自家兒子了。
“水蓮,你咋這麽說石頭,我覺得石頭就挺好的,老實本分,幹活又賣力,多實誠的一個孩子,誰要是嫁給他,那可是一輩子享福!”以前老臨家活多的時候,臨石頭隻要看見總會來幫一把,所以穆氏很喜歡臨石頭這個老實孩子。
“就是,那孩子在地裏,看誰家忙不過來,總會悶聲不響地去幫忙,而且我還聽說,他很會疼人,自己不舍得吃不舍得花,總會給你和菊花她們捎帶些東西,這麽孝順的孩子,哪裏找!”趙氏也出聲說道。
梅氏被幾人說得臉都紅了,還沒人當著她的麵,這麽誇讚過她的兒子。其實內心深處,她也是為兒子感到驕傲的,世上有哪個娘不認為自己的孩子才是最好的呢!
“水蓮,你要是覺得不錯,迴家和大山兄弟商量商量,這女娃叫孫琴,就住在孫家灣北頭兒,你也可以專門去打聽打聽,看看這孩子秉性如何!”孫氏給人保媒拉線從來不勉強,她也希望能成人之美,而不是多一對怨侶出來。
“孫大嫂,我信得過你,迴頭兒我就和孩子他爹說說這事兒,然後還得麻煩你給上上心,咱們選個日子讓兩個孩子見見,要是孩子們都沒意見,咱就把婚事定下來,就是……就是家裏日子不好過,怕委屈了那姑娘和她哥哥。”梅氏並不覺得孫氏口中那個帶哥出嫁的姑娘有什麽不好,而且聽孫氏和馬氏話裏的意思,那哥哥也是個秉性好的,為了自己的妹妹,連命都不要了。
看到梅氏的反應,孫氏心裏有一種很強烈的預感,這門婚事能成,那孫琴和孫亮也不是嫌貧愛富的人,看來自己要盡早迴一趟娘家才是。
夜幕降臨之後,剛吃過晚飯,臨大旺就來到老臨家,他是專門來請臨遠山、臨忠國和臨青溪去族長臨仁義家的。
去的路上,臨遠山和臨忠國一直追問臨大旺族長要他們去有何事,但臨大旺也不清楚,隻說這是臨仁義和自家爹吩咐的,具體的事情要到族長家才知道。
跟著的臨青溪心裏有些底,臨大旺特意讓她跟著,應該是和她懷裏揣著的那幾張豆製品秘方有關。
到了族長臨仁義的家,臨遠山他們看到已經有幾家人都到了,而且搞得還很神秘,門外還有專門看守的人,就是臨仁義家的女人和孩子們也暫時去了鄰居家串門。
臨青溪看到臨小玉和郝阿爺也在,而且臨小桃和她的阿爺、爹也在。
沒過一會兒,臨大山帶著臨翠花也來了,臨瘸腿帶著女兒臨小草還有臨英子的阿爺帶著臨英子,他們也都來到了族長家。
在臨仁義的家中,有一間專門用來商議族內事情的房間,平時沒有大事,這間房子是不開門的,今天房間裏點亮了燈,房門外還有好幾個眼力好的年輕人守著。
------題外話------
感謝大家支持傾情,記得多收藏、多好評呦o(n_n)o~,謝謝!
☆、第六十七章 農家巧女
等到眾人在屋內按照輩分坐下之後,族長臨仁義稍顯病態的臉上有了喜悅的紅暈,他輕笑著說道:“你們幾家都養了一個好女娃呀,真是為咱們族裏立了大功,我臨仁義代表臨氏一族的列祖列宗謝謝你們!”
臨遠山、臨忠國、臨大山、臨瘸腿他們都一頭霧水地看著臨仁義,不明白族長今晚特意找他們過來,還讓帶著臨青溪她們到底是什麽意思,怎麽就突然說起了“謝謝”呢?
“族長……您……您這是幹什麽?”臨瘸腿有些局促不安地看著臨仁義問道。
他因為自卑,和村裏人打得交道並不是很多,更是沒和族長、族老他們交談過,這一下子被臨仁義弄得有些懵了。
“大誌,你養了一個好閨女呀!”臨仁義看了一眼臨瘸腿身邊的臨小草笑著對他說道。
“族……族長……這……”連自己都快忘記的名字,臨瘸腿沒想到族長臨仁義還記得,他心內一陣感動。
臨仁義見幾人都是迷惑不已的樣子,就直接說道:“咱們臨氏一族祖上出過能臣悍將,也出過英雄好漢,就是沒有女中豪傑。如今看來,小玉、青溪、翠花、小桃、小草和英子這六個女娃,真真是巾幗不讓須眉,咱們臨氏一族能有這樣慷概大氣、心靈手巧、聰明能幹的姑娘,是咱們臨氏一族的福氣,福氣啊!”
除了族長、族老、郝阿爺和六個女孩子,屋裏其他人都沒明白臨仁義話裏的意思,他們很疑惑,臨小玉、臨青溪她們究竟做了什麽能讓族長這麽誇讚她們?
很快,臨仁義就給他們解了疑惑,將臨小玉、臨青溪六個女孩子在山洞裏琢磨豆製品並把成功之後的秘方願意告訴族裏的事情告訴了眾人。
與此同時,臨青溪將懷裏記載秘方的紙張親自當眾交到了臨仁義的手中,交完之後,六個女孩子互相看了看,都有些羞澀地笑了。她們都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而這段時間的失敗和辛苦,在得到族長稱讚的那一刻,就什麽都值得了。
六個女孩子的家人也都頓覺得臉上有光,她們為自己和家人在族長和族人麵前掙得了麵子,以後在村裏人甚至在整族人的麵前,自己的腰板都能挺得更直了,尤其是臨瘸腿和臨英子的阿爺。
臨仁義見這些女孩子的家人都沒有因為要獻出珍貴的秘方而失落,反而與有榮焉的樣子,他就更加欣慰了。倘若族人都能為臨氏一族著想,互相團結,那麽臨氏一族何愁沒有發展壯大的一天,他現在是真得可以開始期待了。
接下來,臨仁義和郝阿爺他們又特意叮囑了臨小玉、臨青溪幾個女孩子,讓她們一定要嚴守住秘方,千萬千萬不能泄露出去。
臨小玉和臨青溪她們都知道上次豆腐秘方泄露的事情,一再對臨仁義等人保證,她們絕對不會告訴其他人,她們的家人也跟著一起保證,絕不會追問這些孩子秘方的內容。
連臨小玉、臨青溪這樣的小女娃都能一心一意為族人著想,臨仁義發誓絕對不會虧待她們以及她們的家人,他要讓臨氏一族的族人都看到,能夠為族裏著想的族人,就會得到應有的尊敬和好處。
第二天,臨仁義就開了族裏的大祠堂,在幾千族人的當眾見證下,將臨小玉、臨青溪、臨翠花、臨小桃、臨小草和臨英子的名字,十分鄭重地寫在了臨氏一族特有的百年族譜上。
事後,臨青溪才知道,凡是寫在這個“特級”族譜上的族人,千秋萬世都會被族人銘記,並且她們的事情不再是自家的事情,無論是成婚,還是生子,都將是一族人都重視的大事。
試想一下,一個女孩子身後有整族人為她做後盾和出謀劃策,她在婆家的地位又怎麽會低呢!
也許對於臨小玉、臨翠花、臨小桃和臨小草、臨英子而言,自己的名字寫在這百年族譜上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臨青溪卻有些苦惱,將來她的婚事可不希望由別人做主,隻是現在木已成舟,名字是抹不掉了。
農曆十一月十七,這天是天神娘娘的壽誕,為了感謝天神保佑,臨仁義帶著族人在這天舉行了隆重的祭祀。
臨青溪很少參加這類活動,她隻是跟在穆氏身後,不停地磕頭作揖,但心裏也是很虔誠的。自己能夠來到異世楚國和老臨家,也許冥冥之中自有注定,上天既然恩賜給她另一條命和另一個人生,那她就會很珍惜地活下去。
祭祀結束之後,族裏的女人們開始準備素齋飯,大點的女孩子也來幫忙。不知是不是族譜的事情起了超強效應,原本村裏不經常在一起玩的女孩子,現在也都湊在了臨小玉和臨青溪她們身邊,帶著一點討好意味地想和她們親近起來。
對於族人表達出來的友善,臨青溪照單全收,她在現代並沒有多少朋友,而且每次她想真心去交朋友的時候,隻要對方聽說她是孤兒,看著她的眼神就會很異樣。
現在,她和這裏的孩子一樣,而且他們都同樣是臨氏血脈,打斷骨頭連著筋,無論走到哪裏,他們也是一個老祖宗。
“青溪妹妹,聽說你也會繡花,你……你可不可以教教我?”村民臨榮的大女兒臨大香鼓起勇氣對臨青溪問道。
“大香姐,當然可以了,明天你來我家,我大嫂和二嫂也繡得可好啦!”臨大香看起來和臨菊花差不多大,不過稍胖一些,雖說樣子算不上清秀,但看著也麵善。
“青溪姐,我也想學!”已經和臨青溪熟悉的臨小草擠到臨青溪身邊說道。
“我也學!”
“青溪妹妹,我也想學!”
“還有我,還有我!”
……
不一會兒,臨青溪身邊就圍了一大圈人,都是臨家村的女孩子,各個都說要跟她學習刺繡。
“溪妹妹,反正大冬天也沒事,不如你就當大家的刺繡小師父吧?”臨小玉笑盈盈地提議道。
刺繡小師父?可是,她大冬天並不是真得沒事做呀!一時間,臨青溪有些為難了。
------題外話------
感謝大家支持傾情,記得多收藏、多好評呦o(n_n)o~,謝謝!
☆、第六十八章 新奇菜式
“也行,你們要是都想學,明天可以來我家!”想了想,最終臨青溪還是答應了,蔬菜大棚有臨遠山和臨大安他們在,相信也不會有什麽問題。
再說,自己隻要教會這些同族女孩幾種針法,讓她們慢慢練習,自己還是會有很多時間來照看田地裏的。
次日一大早,老臨家院子裏就聚起了很多村裏的女孩子,她們人手一個花繃子,手裏都拿著針線來找臨青溪。
臨青溪很熱心地教了她們湘繡的三種基本針法,然後讓她們迴家練習。等到了晌午飯的時候,她看到葉氏和穆氏一起從村裏的豆腐房迴來,而且手中提著的竹籃裏似乎放著東西。
“娘,族長阿爺讓你們去豆腐房幹什麽去了?”臨青溪好奇地圍到葉氏和穆氏麵前問道。
葉氏開心地一把將臨青溪摟在懷裏,摸摸她已經慢慢變黑的秀發,說道:“阿奶的好孫女,這是你們幾個女娃子想出來的主意做出來的豆皮、腐竹、豆芽和素雞,族長說了,誰家要是能想出新菜式,這菜的名字就誰家自己取,這不是家家都分了一籃子東西。”
自從臨青溪和臨小玉幾人把秘方交給了臨仁義,很快他就召集了村裏最值得信任的男人們開始嚐試,結果依照臨青溪記錄的方法,第一次就做出了豆皮之物。
老臨家的男人如今都有自己的事情做,臨遠山要照顧田裏,臨青雲在族裏的豆腐房負責和臨成一起出外收黃豆,臨青海和臨青飛在一品香走不開,臨青禾已經去了鏢局,臨青木整天擺弄他的那些木頭、鐵塊,剩下的臨忠國和臨青豪已經被臨仁義派到豆皮加工房裏幹活兒。
家裏的女人們也都沒閑著,葉氏和吳氏負責照看兩個孩子,穆氏料理家務,秦氏要教村裏的女人們繡花,至於臨青溪更是忙得腳不沾地。
研究新菜式這項工作,很自然地就落在了穆氏的手中,不過,她覺得臨青海應該比她會更感興趣。
這一點,臨仁義和郝阿爺、臨遠山他們也早就想到了,所以豆皮、素雞一出來,他們就讓人把東西給臨青海送了去,而一品香的掌櫃臨大壽也適時提出要與臨家村合作,隻要做出新鮮菜式,一品香肯定作為特色菜賣出。
村裏的女人們這下子都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了,隻見她們憋足了勁想要想出新菜式,但另一方麵又不敢輕易嚐試,因為油鹽之物並不便宜,豆皮之物族長每家給的也不多。
“娘,這素雞吃著真像雞肉,不如咱們就按照燉雞的方法試試看?”吃中午飯的時候,吳氏吃了一口穆氏做的清炒素雞說道。
“這法子你馬大娘和孫嬸子早就想到了,咱也不為那菜式的名字,就是想著多出幾道新鮮菜式,酒樓裏也能多招攬一個客人。你們都一塊兒想想,看能不能再想出別的主意來?”穆氏也知道自己這兩個兒媳並不擅長在廚房裏做飯,隻能幫忙打個下手,但人多主意多,說不定會有好方法。
“娘,煎炒烹炸還有涼調,您都可以試試,總能做出別人做不出來的東西。”臨青木在飯桌上說道。
“對呀,娘,六弟說得沒錯,我幫您打下手,您可以嚐試一下!”秦氏自知廚藝不精,但她也想出一份力。
“娘,要不,您讓我試試吧?”臨青溪主動提出要做新菜式。
“溪丫頭,你有好主意?”這東西原本就是臨青溪幾人想出來的,或許怎麽做好吃,她還真知道。
“娘,我暫時還沒想到,不過嚐試著做做,說不定就能做出來,沒事,要是做的不好吃,我和六哥吃,嗬嗬!”臨青溪拉臨青木“入夥兒”。
“我吃,我吃,我就喜歡吃妹妹做的菜。娘,您就讓妹妹試試吧,我給她燒火,等到成功了,讓妹妹教您。”臨青溪說什麽就是什麽,臨青木從來都是順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