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莫小婉已經在馬車上換上了宮內的衣服,隻是頭發沒怎麽弄。
可進到宮裏的時候,李女史她們哪裏會留心那個,隻擁過去,忙著為她打水洗臉,忙又給她倒了暖身子的滋補湯,在那說:“我們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是把您盼迴來了。”
幾個人也不敢問聖上帶皇貴妃去了哪裏,可見皇貴妃氣色很好,又是帶著笑的,幾個人的心都放到了肚子裏。
隆靖帝卻是沒有跟過來,而是迴了重華殿,哪怕是大年初一呢,他也放不嚇他的那些政務,隻怕是迴去還要再忙一陣子。
等要睡的時候,楊女史又親自過來,找了個女醫官為她捏了捏腳。
一直等到要睡的時候,楊女史才走過來,此時的楊女史有些吞吞吐吐的。
莫小婉奇怪的看向她。
楊女史這才說道:“娘娘,今天奴婢擔心死了,雖說是聖上叫著娘娘過去的,可是宮內人心叵測,咱們畢竟是沒有根基的,我聽人說,早先的時候,先帝便有位正當寵的貴人被人推到了井裏,當日也是有人假借著先帝的名義把人騙出去的,等發現的時候人已經泡在井裏一天一夜了,
再來咱們身邊的人也不是知根知底的,不過是派過來咱們用,可是具體誰是誰的人,咱們卻一直沒摸清楚……以後娘娘這樣的事兒還是要小心仔細些……”
莫小婉拍拍她的手,明白她這都是擔心自己才說的,她也便笑道:“我明白了,以後我會留意的。”
楊女史這才舒了口氣走了出去。
一夜無話,到了第二日天剛剛亮莫小婉便起了來。
在民間初二是迴娘家的喜日子,以往宮內沒有這樣的規矩,每年都要等到八月份的時候,有品階的宮妃家人才可入宮。
可自從隆靖帝登基後便大赦天下,此時就連宮裏也占了光,到了這一日,那些品階低的小采女禦妻們都可在午門處隔著門,與家人見一麵,交給家裏些東西。
宮內品階高的妃子,則可提前同司禮的人說好,到了這日把娘家人請到宮內團聚一天。
莫小婉到了這一天也忙準備著,內裏有楊女史,外麵有李女史親自到宮門處接她父母。
這宮內要是進來個男人可是難上加難的,此時她父親同弟弟各自都又倆名內侍,一位嬤嬤陪同著進到宮內。
莫小婉知道宮裏的規矩,她貴為宮妃,哪怕是親生父親弟弟也要隔得遠遠的才行,即便是同處一室也要避嫌。
隻是虧得她現在有個大肚子,規矩則鬆散了很多。
可該留意的還是要留意著,她早早的便讓人把暖閣暫時封上了,此時隻在正廳內款待她的娘家人。
這還是進宮以後她再見到她爹她弟弟。
他們一家都是樸實的鄉下人,再來她家隻有一兒一女,所以在這種重男輕女的地方,對她也沒有苛待過,有用的都是一分為二,平分給他們姐弟。
莫小婉正等著呢,秦公公倒是早早的過來稟明修葺禦花園的事兒。
自從隆靖帝登基後宮內最大的一次工程就是把德妃封在宮牆內了,現如今隆靖帝登基也有些年頭了,宮內有些宮室外帶著禦花園的亭子,也是該修葺修葺了。
莫小婉這才下了口諭,讓人同內務府的官員商議。
此時秦公公滿臉帶笑的立在簾子外,隔著簾子的迴稟著:“娘娘,這次內務府那些官員倒是好說話的很,奴才剛說完,那位管事的劉大人便說今年花銷少,還有不少結餘呢,而且宮內也該修葺了,隻等一開春天暖和了,他立刻就著人去辦,到時候做工的人進到宮裏,要是有什麽不方便的,還要請咱們宮內的人迴避迴避。”
李女史笑道:“這位劉大人還真是轉了性子,當日孟貴妃在宮裏主事兒,為了銀兩同他不知道打了多少饑荒。”
楊女史趁機說:“自然是咱們娘娘得人心,當日劉夫人過來娘娘還親自見過的,而且宮裏宮外誰不知道咱們娘娘是最得寵的。”
莫小婉卻明白絕對不是自己一個鐲子的功勞,一來是她趕的時機好,那內務府的劉大人當日是新官上任,估計也是不知道變通圓滑,此時也是當官多年了,肯定也學會了官場的那套圓滑,再來早些年新帝登基國庫是虛了些,現在隆靖帝如此勤政,國庫的米糧早都滿滿的了,也不缺這些銀兩。”
隻是要修葺院子的話,有些事兒就要同內務府總聯係著。
莫小婉知道秦公公同內務府的人有些嫌隙,隻怕日子久了會出差錯。
而且秦公公為人圓滑,她也怕秦公公在內裏有些什麽。
所以一等秦公公退下後,莫小婉便問身邊的人:“也不知道咱們宮裏有沒有機靈些,會管事的內侍,等要修院子的時候,靠你們這些女史隻怕不方便。”
李女史很快笑著說:“娘娘,其實最合適的人便在娘娘身邊呢,當日井公公便是太後身邊的管事兒,奴婢記得清楚,那位井公公非常的能幹,隻是後來臉被毀了才沒有繼續當差,現如今他就在咱們宮裏呢,您要吩咐一聲,又是這樣的抬舉他,他肯定樂意。”
莫小婉一聽還真是茅塞頓開,她身邊還正是缺這麽位穩妥的人,而且她現在隻知道宮內的事兒,要是有個妥帖的人,隻怕宮外的消息也能打探處理好。
莫小婉也便忙讓李女史去找那位井太監,讓他過了元宵節,便把他們景仁宮的總管公公太監掛上。
等吩咐完,那頭早已經有太監嬤嬤引著莫小婉的娘家人到了。
莫小婉一等聽見信忙就要從座位上起來。
這個時候楊女史忙提醒她道:“娘娘,先是國禮後才是家禮。”
莫小婉這才想起來,完全是習慣性的行為覺著見了自己的娘家父母就要出去迎接。
可現在她已經不是當日的小婕妤了,而是宮裏的皇貴妃,哪怕她父母是世家大族,這個時候也是要行國禮的。
此時莫小婉不得不坐在屏風後。
那屏風早就立在正廳的中央了,此時把一個寬寬大大的正廳隔成了兩間。
莫小婉隔著那個畫繡屏風往外看著她的家人。
那屏風搬過來的時候,她怎麽都搞清楚是怎麽個原理,為什麽她坐在裏麵能看到外麵的人的輪廓樣子,可外麵的人卻瞧不見她的樣子。
此時看著她弟弟的個子倒是高了些壯實了些,之前那個憨厚的少年此時穿著綢緞衣服,帶了個玉冠。
她爹她娘也穿的跟個暴發戶似的,好笑是好笑,可是看著那三人喜氣洋洋的樣子,莫小婉又覺著心中快慰,至少她的這些娘家人在宮外過得都好。
三個人在宮內司禮的指導下行著國禮,莫小婉真覺著這事兒有點摧殘人性,為了突出皇權的至高無上,進宮有了高位的女人還要被自己的父母頂禮膜拜。
也因此為了爭寵爭那個至尊的位置,那些女人能把人腦子掐出狗腦袋來,甚至不惜殺人放火兩麵三刀。
可進到宮裏的時候,李女史她們哪裏會留心那個,隻擁過去,忙著為她打水洗臉,忙又給她倒了暖身子的滋補湯,在那說:“我們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是把您盼迴來了。”
幾個人也不敢問聖上帶皇貴妃去了哪裏,可見皇貴妃氣色很好,又是帶著笑的,幾個人的心都放到了肚子裏。
隆靖帝卻是沒有跟過來,而是迴了重華殿,哪怕是大年初一呢,他也放不嚇他的那些政務,隻怕是迴去還要再忙一陣子。
等要睡的時候,楊女史又親自過來,找了個女醫官為她捏了捏腳。
一直等到要睡的時候,楊女史才走過來,此時的楊女史有些吞吞吐吐的。
莫小婉奇怪的看向她。
楊女史這才說道:“娘娘,今天奴婢擔心死了,雖說是聖上叫著娘娘過去的,可是宮內人心叵測,咱們畢竟是沒有根基的,我聽人說,早先的時候,先帝便有位正當寵的貴人被人推到了井裏,當日也是有人假借著先帝的名義把人騙出去的,等發現的時候人已經泡在井裏一天一夜了,
再來咱們身邊的人也不是知根知底的,不過是派過來咱們用,可是具體誰是誰的人,咱們卻一直沒摸清楚……以後娘娘這樣的事兒還是要小心仔細些……”
莫小婉拍拍她的手,明白她這都是擔心自己才說的,她也便笑道:“我明白了,以後我會留意的。”
楊女史這才舒了口氣走了出去。
一夜無話,到了第二日天剛剛亮莫小婉便起了來。
在民間初二是迴娘家的喜日子,以往宮內沒有這樣的規矩,每年都要等到八月份的時候,有品階的宮妃家人才可入宮。
可自從隆靖帝登基後便大赦天下,此時就連宮裏也占了光,到了這一日,那些品階低的小采女禦妻們都可在午門處隔著門,與家人見一麵,交給家裏些東西。
宮內品階高的妃子,則可提前同司禮的人說好,到了這日把娘家人請到宮內團聚一天。
莫小婉到了這一天也忙準備著,內裏有楊女史,外麵有李女史親自到宮門處接她父母。
這宮內要是進來個男人可是難上加難的,此時她父親同弟弟各自都又倆名內侍,一位嬤嬤陪同著進到宮內。
莫小婉知道宮裏的規矩,她貴為宮妃,哪怕是親生父親弟弟也要隔得遠遠的才行,即便是同處一室也要避嫌。
隻是虧得她現在有個大肚子,規矩則鬆散了很多。
可該留意的還是要留意著,她早早的便讓人把暖閣暫時封上了,此時隻在正廳內款待她的娘家人。
這還是進宮以後她再見到她爹她弟弟。
他們一家都是樸實的鄉下人,再來她家隻有一兒一女,所以在這種重男輕女的地方,對她也沒有苛待過,有用的都是一分為二,平分給他們姐弟。
莫小婉正等著呢,秦公公倒是早早的過來稟明修葺禦花園的事兒。
自從隆靖帝登基後宮內最大的一次工程就是把德妃封在宮牆內了,現如今隆靖帝登基也有些年頭了,宮內有些宮室外帶著禦花園的亭子,也是該修葺修葺了。
莫小婉這才下了口諭,讓人同內務府的官員商議。
此時秦公公滿臉帶笑的立在簾子外,隔著簾子的迴稟著:“娘娘,這次內務府那些官員倒是好說話的很,奴才剛說完,那位管事的劉大人便說今年花銷少,還有不少結餘呢,而且宮內也該修葺了,隻等一開春天暖和了,他立刻就著人去辦,到時候做工的人進到宮裏,要是有什麽不方便的,還要請咱們宮內的人迴避迴避。”
李女史笑道:“這位劉大人還真是轉了性子,當日孟貴妃在宮裏主事兒,為了銀兩同他不知道打了多少饑荒。”
楊女史趁機說:“自然是咱們娘娘得人心,當日劉夫人過來娘娘還親自見過的,而且宮裏宮外誰不知道咱們娘娘是最得寵的。”
莫小婉卻明白絕對不是自己一個鐲子的功勞,一來是她趕的時機好,那內務府的劉大人當日是新官上任,估計也是不知道變通圓滑,此時也是當官多年了,肯定也學會了官場的那套圓滑,再來早些年新帝登基國庫是虛了些,現在隆靖帝如此勤政,國庫的米糧早都滿滿的了,也不缺這些銀兩。”
隻是要修葺院子的話,有些事兒就要同內務府總聯係著。
莫小婉知道秦公公同內務府的人有些嫌隙,隻怕日子久了會出差錯。
而且秦公公為人圓滑,她也怕秦公公在內裏有些什麽。
所以一等秦公公退下後,莫小婉便問身邊的人:“也不知道咱們宮裏有沒有機靈些,會管事的內侍,等要修院子的時候,靠你們這些女史隻怕不方便。”
李女史很快笑著說:“娘娘,其實最合適的人便在娘娘身邊呢,當日井公公便是太後身邊的管事兒,奴婢記得清楚,那位井公公非常的能幹,隻是後來臉被毀了才沒有繼續當差,現如今他就在咱們宮裏呢,您要吩咐一聲,又是這樣的抬舉他,他肯定樂意。”
莫小婉一聽還真是茅塞頓開,她身邊還正是缺這麽位穩妥的人,而且她現在隻知道宮內的事兒,要是有個妥帖的人,隻怕宮外的消息也能打探處理好。
莫小婉也便忙讓李女史去找那位井太監,讓他過了元宵節,便把他們景仁宮的總管公公太監掛上。
等吩咐完,那頭早已經有太監嬤嬤引著莫小婉的娘家人到了。
莫小婉一等聽見信忙就要從座位上起來。
這個時候楊女史忙提醒她道:“娘娘,先是國禮後才是家禮。”
莫小婉這才想起來,完全是習慣性的行為覺著見了自己的娘家父母就要出去迎接。
可現在她已經不是當日的小婕妤了,而是宮裏的皇貴妃,哪怕她父母是世家大族,這個時候也是要行國禮的。
此時莫小婉不得不坐在屏風後。
那屏風早就立在正廳的中央了,此時把一個寬寬大大的正廳隔成了兩間。
莫小婉隔著那個畫繡屏風往外看著她的家人。
那屏風搬過來的時候,她怎麽都搞清楚是怎麽個原理,為什麽她坐在裏麵能看到外麵的人的輪廓樣子,可外麵的人卻瞧不見她的樣子。
此時看著她弟弟的個子倒是高了些壯實了些,之前那個憨厚的少年此時穿著綢緞衣服,帶了個玉冠。
她爹她娘也穿的跟個暴發戶似的,好笑是好笑,可是看著那三人喜氣洋洋的樣子,莫小婉又覺著心中快慰,至少她的這些娘家人在宮外過得都好。
三個人在宮內司禮的指導下行著國禮,莫小婉真覺著這事兒有點摧殘人性,為了突出皇權的至高無上,進宮有了高位的女人還要被自己的父母頂禮膜拜。
也因此為了爭寵爭那個至尊的位置,那些女人能把人腦子掐出狗腦袋來,甚至不惜殺人放火兩麵三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