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爺進了客廳,喝了一盞茶,便直接讓丫鬟領著去了客房。
顧懷袖這邊想著要安排什麽,卻一時之間沒什麽頭緒,隻叫人先跟張廷玉說一聲,免得到時候打個措手不及。她刻意把兩位爺排在了東客房最右邊,尋常不走動應該不會撞見什麽人,再說了,即便是撞見,又有幾個能認識胤禛跟胤祥呢?
桐城這樣偏遠的地方,見過皇子的都沒幾個。
想著,顧懷袖略略安了些心,一抬眼看見站在外頭伺候的丫鬟,隨手指了兩個樣貌好看的,讓她們去二位爺的屋裏伺候。
皇子住進來,真是什麽事情都要操勞。
顧懷袖想想簡直替自己憋屈,真不知道是不是趕巧了,什麽事情都在往桐城來。
水患的事情肯定要牽扯一大批的官員落馬,江南這邊的官場又要換血了。
琢磨了一會兒,顧懷袖也就困了,隻去找了陳氏、喬氏和彭氏,妯娌四個坐在一起用飯,說爺們在廳前吃,不過現在人還沒迴來。
陳氏隻在江南將養,乍聽聞太子被廢的時候,整個人幾乎是大喜過望,似乎歡喜了好幾天,隻可惜好景不長,很快人就跟心願已經了了一樣頹敗下來,大夫又開始跟張府的人說,準備後事。
可誰想到太子第二年有複立了?
陳氏幾乎那兩個月幾乎是喝著藥灌出來的命,她就是不想死,不看到太子倒黴,她就是去地府見了張廷瓚也不甘心。
現在的陳氏看上去臉上慘白,身形枯瘦,根本看不出還有當年風姿綽約的模樣。
如今吃飯,她也是不說話,隻等著吃罷了。
顧懷袖見她這樣,心底也隻有暗歎一聲。
陳氏就是這樣苦熬著,每每大夫都數她撐不下去了,可她偏偏撐了下去,當初杏林聖手上官轅說陳氏活不過三兩年,誰又想得到,已經過去了六七年?
外頭熱熱鬧鬧,裏麵吃飯卻頗有一種冷清的感覺。
因為守孝,三爺跟四爺的科舉又要耽擱,彭氏愁眉苦臉了很多天,倒是喬氏處之淡然。
顧懷袖給陳氏夾了菜,陳氏抬臉起來蒼白一笑,卻道:“二弟妹,我且問你,方才你屋裏是不是有丫鬟領了兩位爺進去?”
陳氏的聲音都沙啞了,話剛剛出來,就差點哭出來。
她淚眼蒙蒙地看著顧懷袖,隻盼著顧懷袖給自己一句實話。
那兩位爺當中,有一個卻是陳氏覺得麵熟的,張廷瓚當年的事情陳氏隻是知道一二,可是四爺的事情,陳氏想想也是明白過來。她今日不過是遠遠瞧見了影子,便是大駭。
有的事情,陳氏真的想要問個清楚。
她打見了那位爺之後,就有些恍恍惚惚,一直等到這會兒,才問了顧懷袖。
若是沒有這一頓飯,她興許就會主動去找顧懷袖。
顧懷袖沉默了許久,喬氏與彭氏如今都算是很有顏色了。
在她們兩個人進門之前,張家曾經有過一段舊事,這都是張家兄弟知道的,喬氏彭氏兩個做媳婦的,自然隱約地在猜,這種時候再好奇也不敢說什麽。對外,張廷瓚隻是發了急病沒了,完全與旁人無關。
等看著喬氏與彭氏出去了,顧懷袖才歎了口氣:“大嫂……”
“我知道你不是有意要瞞我,如今桐城這邊的情況,我也清楚,你隻管告訴我……”陳氏擦了擦眼角,“那兩位爺來,興許是又別的事情,可我這個未亡人,不過想找那位爺問個清楚罷了。”
“……我找人給您通傳一下。”
問了也不過是徒增傷感,太子現在還沒倒,即便是能問得具體的情況又能如何。
顧瑤芳已經死了,不過顧懷袖不會對外說出去,尤其不會說顧瑤芳跟張廷瓚的死有關。
現在陳氏也是隨時會沒命,僅憑著一口氣吊著的人,有些事情顧懷袖不敢擅自做主,可不問又能怎樣?憋著她不成?
顧懷袖想著,起身叫了丫鬟去客房那邊通傳。
張廷瓚也算是四爺的門人,他的未亡人去討個說法罷了,到底太子的事情什麽時候能定……
胤禛那邊卻是沒怎麽想到,張廷瓚的妻子要來問自己。
屋裏端來了菜正在吃,可現在吃不成了,高無庸這一迴跟著出來了,不過半路上查事情這會兒不在,他想了想還是允了,隻叫人來見。
顧懷袖陪著陳氏過來的,陳氏剛剛進來就行了大禮,胤禛不好伸手去扶,隻能顧懷袖去扶了讓她坐在下首位置說話。
胤祥在一旁看著,屋子裏有丫鬟,這會兒都被屏退走。
事關機密,大意不得。
這會兒張廷玉那邊若是迴來,應該也知道了。
陳氏泣不成聲,隻道:“王爺,我自來知道我夫君並不隻是在給太子爺辦事,也素來知道他在詹事府的時候多得您的照顧,到底此間有什麽恩怨,妾身不過一介婦人,弱質女流,原不該逾矩過問朝堂之中事。可夫君實在去得冤枉,您能否詳說當年之事,也好讓我等明白?”
以前顧懷袖也問過,可胤禛一直不大想說。
顧懷袖曾說過讓四爺別養著林佳氏,也就是顧瑤芳,可他因為自己手裏要辦的事情,沒有理會。
那一年的險事,終究還是說不過去,若真追究起來沒有胤禛的責任,顧懷袖是決計不信的。
隻是張廷瓚這樣聰明的人,一直在詹事府之中為太子效命,竟然也能被胤禛給拉攏了去,一則可見胤禛手段不凡,二則可見胤禛其實本事不小。若是他沒本事,張廷瓚又怎麽可能舍了太子而歸入胤禛的門下?
隻可惜,下對了棋,可時機不對。
若再才遲個三五年,興許就是完全不一樣的光景。
到底張廷瓚還是為胤禛辦過事的,人是張廷瓚挑的,出了什麽事,有什麽代價,也該是張廷瓚早就料到的,顧懷袖不想譴責任何人。
她隻站在一旁聽著,不插話。
胤祥那個時候年紀還不大,隻是已經跟胤禛走得很近,張廷瓚的事情他幾乎不清楚,若不是今日見著張廷瓚未亡人來問,卻是根本不知道張廷瓚也曾經是四哥的人。
端看張二夫人這明顯不動聲色的模樣,胤祥便知道顧懷袖怕也是心知肚明。
他也跟顧懷袖一樣不說話。
現在隻看胤禛了。
胤禛端了茶杯起來,垂著眼,似乎不大想想起那些事情。
當初胤禛的老師也是張英,隻是學到的東西不多罷了。因為算是張英的學生,所以趁機便跟張廷瓚走近了,那時候太子還沒狂疾,隻是日益驕縱,索額圖撐著腰,太子就逐漸開始被帶壞。
張廷瓚見著太子那模樣也不喜歡,胤禛就是在這當口將張廷瓚拉了過來。
許多年,這種拉攏都在水麵底下,胤礽甚至是一直不清楚的。
“索額圖一黨有密信來往,上有貪汙結黨與妄言之罪,隻要有那一封信就能扳倒太子,所以卣臣冒險帶了信出宮,沒料想被人暗中向太子告密。太子密告索額圖……卣臣剛剛出了宮門,就被索額圖一黨派來的人跟上,趁夜以毒箭射之。”
一字一句,都跟在冒血一樣。
胤禛握緊了手裏的茶盞,似乎下一刻就要將之捏碎。
然而他漸漸地放開了,輕輕把茶盞擱在了茶幾上,頓了好一會兒才道:“後來那一封信被交到了我的手上,隻是卣臣到府上的時候……”
後麵的事情,張府的人便清楚了。
隻是短短的一段話,於陳氏而言卻像是過去了好久好久。
她手中的帕子已經全濕了,這些年都是暗無天日地活著,傷疤一直就沒好過,如今再這樣狠狠地一揭,又哪裏能忍得住?
陳氏哽咽著,隻寒聲問:“告密的奸細是誰?”
這時候,胤禛看似隨意地掃了周圍一眼,目光從顧懷袖臉上一晃過去,才道:“是一個安插在太子身邊的侍妾,她貪慕榮華富貴,不想太子倒掉,所以做出了這樣狼心狗肺的事情……”
“這人如今何在?”
陳氏又問了一句。
現在的陳氏,看上去似乎又有了當年剛剛嫁進張家不久的意氣和儀態,整個人看上去都有了精氣神。
顧懷袖卻忽然有了一些不大好的預感,她想要上去,可是邁不開腳步。
陳氏就這樣端端正正地坐著,目光明淨地瞧著胤禛。
胤禛道:“四十七年廢太子之時,溺死於毓慶宮蓮池之中了。”
當時這個消息在宮裏傳得還算是遠,可陳氏那個時候已經在桐城修養,根本不知道。
聽完了胤禛的話,陳氏扶了一下扶手,終於起身,再次無聲地給胤禛行了叩拜大禮,顧懷袖看她人都要站不穩了,上去扶了一把,卻被陳氏推開了。
陳氏緩緩退了出去,顧懷袖站在原地,驟然有些不知所措。
陳氏不可能知道宮裏林佳氏就是顧瑤芳,也不可能知道顧瑤芳頂替了宮裏真正的林佳氏進去,這會兒林佳氏已經死了,相關的人員應該也早已經被滅口。陳氏不搭理她,應該是別的原因。
顧懷袖潦草地給胤禛這邊行了個禮,出去的時候才喚了人重新來伺候。
胤禛看著顧懷袖追出去,自己卻慢慢端了一杯茶來,這是桐城土茶,去年時候張廷玉將張英和他自己製的茶著人送上京城,康熙還誇獎了一陣,又想起當年的張英來,頓時好一陣感歎。可如今胤禛看著這茶,心情一點也好不起來。
他手腕上沉沉地,看了自己手掌許久,才端茶來喝。
外麵顧懷袖已經追了出去,跟在陳氏後麵:“大嫂,大嫂……”
下台階的時候,陳氏差點摔了一跤,她前所未有的清醒,似乎一瞬間就迴到了當初張廷瓚還活著的時候。
她所摯愛的男人,因為這樣荒謬的理由而去的。
在被顧懷袖扶住的一瞬間,陳氏幾乎以為自己要哭出來,可她沒有,她發現已經哭不出來了。
站直了身子,站在廊下,陳氏隻問了顧懷袖一句話:“如今你也在為雍親王賣命?”
顧懷袖終於知道陳氏之前為什麽不搭理自己,她過了許久才迴道:“是。”
陳氏一下笑出聲來,“那二弟呢?”
“不是……”
顧懷袖不知道陳氏到底要問什麽。
這一瞬間,她忽然看不懂這個病弱的婦人。
陳氏的身子烙鐵一樣燙著,明明很病弱,可偏偏沒有倒下去,有一口氣撐著她,撐著她的骨皮血肉,讓她還站在這裏。
遠遠地天幕上泛著紅光,不是什麽好兆頭。
多災多難的康熙四十九年,陳氏知道自己命數快盡了,能在死前知道個準話,到底也算是死得明白了。
“有的人要死的時候,會忽然看開,什麽看不明白的都看明白了,對自己做過的那些錯事也都一清二楚,就像是婆婆去世的時候……有的人要死的時候,會被上蒼賦予極大的智慧,老天爺會將天機昭示給她……”
陳氏聲音帶著幾分模糊和渺茫。
她用一種極端憐憫的眼神看著顧懷袖,用枯瘦的手掌撫摸了她的臉頰,又緩緩地放下,一個人順著前麵的石徑走過去了。
顧懷袖不知道為什麽,覺得很冷。
這一刻,她已經知道了。
陳氏的命,已走到盡頭。
顧懷袖這邊想著要安排什麽,卻一時之間沒什麽頭緒,隻叫人先跟張廷玉說一聲,免得到時候打個措手不及。她刻意把兩位爺排在了東客房最右邊,尋常不走動應該不會撞見什麽人,再說了,即便是撞見,又有幾個能認識胤禛跟胤祥呢?
桐城這樣偏遠的地方,見過皇子的都沒幾個。
想著,顧懷袖略略安了些心,一抬眼看見站在外頭伺候的丫鬟,隨手指了兩個樣貌好看的,讓她們去二位爺的屋裏伺候。
皇子住進來,真是什麽事情都要操勞。
顧懷袖想想簡直替自己憋屈,真不知道是不是趕巧了,什麽事情都在往桐城來。
水患的事情肯定要牽扯一大批的官員落馬,江南這邊的官場又要換血了。
琢磨了一會兒,顧懷袖也就困了,隻去找了陳氏、喬氏和彭氏,妯娌四個坐在一起用飯,說爺們在廳前吃,不過現在人還沒迴來。
陳氏隻在江南將養,乍聽聞太子被廢的時候,整個人幾乎是大喜過望,似乎歡喜了好幾天,隻可惜好景不長,很快人就跟心願已經了了一樣頹敗下來,大夫又開始跟張府的人說,準備後事。
可誰想到太子第二年有複立了?
陳氏幾乎那兩個月幾乎是喝著藥灌出來的命,她就是不想死,不看到太子倒黴,她就是去地府見了張廷瓚也不甘心。
現在的陳氏看上去臉上慘白,身形枯瘦,根本看不出還有當年風姿綽約的模樣。
如今吃飯,她也是不說話,隻等著吃罷了。
顧懷袖見她這樣,心底也隻有暗歎一聲。
陳氏就是這樣苦熬著,每每大夫都數她撐不下去了,可她偏偏撐了下去,當初杏林聖手上官轅說陳氏活不過三兩年,誰又想得到,已經過去了六七年?
外頭熱熱鬧鬧,裏麵吃飯卻頗有一種冷清的感覺。
因為守孝,三爺跟四爺的科舉又要耽擱,彭氏愁眉苦臉了很多天,倒是喬氏處之淡然。
顧懷袖給陳氏夾了菜,陳氏抬臉起來蒼白一笑,卻道:“二弟妹,我且問你,方才你屋裏是不是有丫鬟領了兩位爺進去?”
陳氏的聲音都沙啞了,話剛剛出來,就差點哭出來。
她淚眼蒙蒙地看著顧懷袖,隻盼著顧懷袖給自己一句實話。
那兩位爺當中,有一個卻是陳氏覺得麵熟的,張廷瓚當年的事情陳氏隻是知道一二,可是四爺的事情,陳氏想想也是明白過來。她今日不過是遠遠瞧見了影子,便是大駭。
有的事情,陳氏真的想要問個清楚。
她打見了那位爺之後,就有些恍恍惚惚,一直等到這會兒,才問了顧懷袖。
若是沒有這一頓飯,她興許就會主動去找顧懷袖。
顧懷袖沉默了許久,喬氏與彭氏如今都算是很有顏色了。
在她們兩個人進門之前,張家曾經有過一段舊事,這都是張家兄弟知道的,喬氏彭氏兩個做媳婦的,自然隱約地在猜,這種時候再好奇也不敢說什麽。對外,張廷瓚隻是發了急病沒了,完全與旁人無關。
等看著喬氏與彭氏出去了,顧懷袖才歎了口氣:“大嫂……”
“我知道你不是有意要瞞我,如今桐城這邊的情況,我也清楚,你隻管告訴我……”陳氏擦了擦眼角,“那兩位爺來,興許是又別的事情,可我這個未亡人,不過想找那位爺問個清楚罷了。”
“……我找人給您通傳一下。”
問了也不過是徒增傷感,太子現在還沒倒,即便是能問得具體的情況又能如何。
顧瑤芳已經死了,不過顧懷袖不會對外說出去,尤其不會說顧瑤芳跟張廷瓚的死有關。
現在陳氏也是隨時會沒命,僅憑著一口氣吊著的人,有些事情顧懷袖不敢擅自做主,可不問又能怎樣?憋著她不成?
顧懷袖想著,起身叫了丫鬟去客房那邊通傳。
張廷瓚也算是四爺的門人,他的未亡人去討個說法罷了,到底太子的事情什麽時候能定……
胤禛那邊卻是沒怎麽想到,張廷瓚的妻子要來問自己。
屋裏端來了菜正在吃,可現在吃不成了,高無庸這一迴跟著出來了,不過半路上查事情這會兒不在,他想了想還是允了,隻叫人來見。
顧懷袖陪著陳氏過來的,陳氏剛剛進來就行了大禮,胤禛不好伸手去扶,隻能顧懷袖去扶了讓她坐在下首位置說話。
胤祥在一旁看著,屋子裏有丫鬟,這會兒都被屏退走。
事關機密,大意不得。
這會兒張廷玉那邊若是迴來,應該也知道了。
陳氏泣不成聲,隻道:“王爺,我自來知道我夫君並不隻是在給太子爺辦事,也素來知道他在詹事府的時候多得您的照顧,到底此間有什麽恩怨,妾身不過一介婦人,弱質女流,原不該逾矩過問朝堂之中事。可夫君實在去得冤枉,您能否詳說當年之事,也好讓我等明白?”
以前顧懷袖也問過,可胤禛一直不大想說。
顧懷袖曾說過讓四爺別養著林佳氏,也就是顧瑤芳,可他因為自己手裏要辦的事情,沒有理會。
那一年的險事,終究還是說不過去,若真追究起來沒有胤禛的責任,顧懷袖是決計不信的。
隻是張廷瓚這樣聰明的人,一直在詹事府之中為太子效命,竟然也能被胤禛給拉攏了去,一則可見胤禛手段不凡,二則可見胤禛其實本事不小。若是他沒本事,張廷瓚又怎麽可能舍了太子而歸入胤禛的門下?
隻可惜,下對了棋,可時機不對。
若再才遲個三五年,興許就是完全不一樣的光景。
到底張廷瓚還是為胤禛辦過事的,人是張廷瓚挑的,出了什麽事,有什麽代價,也該是張廷瓚早就料到的,顧懷袖不想譴責任何人。
她隻站在一旁聽著,不插話。
胤祥那個時候年紀還不大,隻是已經跟胤禛走得很近,張廷瓚的事情他幾乎不清楚,若不是今日見著張廷瓚未亡人來問,卻是根本不知道張廷瓚也曾經是四哥的人。
端看張二夫人這明顯不動聲色的模樣,胤祥便知道顧懷袖怕也是心知肚明。
他也跟顧懷袖一樣不說話。
現在隻看胤禛了。
胤禛端了茶杯起來,垂著眼,似乎不大想想起那些事情。
當初胤禛的老師也是張英,隻是學到的東西不多罷了。因為算是張英的學生,所以趁機便跟張廷瓚走近了,那時候太子還沒狂疾,隻是日益驕縱,索額圖撐著腰,太子就逐漸開始被帶壞。
張廷瓚見著太子那模樣也不喜歡,胤禛就是在這當口將張廷瓚拉了過來。
許多年,這種拉攏都在水麵底下,胤礽甚至是一直不清楚的。
“索額圖一黨有密信來往,上有貪汙結黨與妄言之罪,隻要有那一封信就能扳倒太子,所以卣臣冒險帶了信出宮,沒料想被人暗中向太子告密。太子密告索額圖……卣臣剛剛出了宮門,就被索額圖一黨派來的人跟上,趁夜以毒箭射之。”
一字一句,都跟在冒血一樣。
胤禛握緊了手裏的茶盞,似乎下一刻就要將之捏碎。
然而他漸漸地放開了,輕輕把茶盞擱在了茶幾上,頓了好一會兒才道:“後來那一封信被交到了我的手上,隻是卣臣到府上的時候……”
後麵的事情,張府的人便清楚了。
隻是短短的一段話,於陳氏而言卻像是過去了好久好久。
她手中的帕子已經全濕了,這些年都是暗無天日地活著,傷疤一直就沒好過,如今再這樣狠狠地一揭,又哪裏能忍得住?
陳氏哽咽著,隻寒聲問:“告密的奸細是誰?”
這時候,胤禛看似隨意地掃了周圍一眼,目光從顧懷袖臉上一晃過去,才道:“是一個安插在太子身邊的侍妾,她貪慕榮華富貴,不想太子倒掉,所以做出了這樣狼心狗肺的事情……”
“這人如今何在?”
陳氏又問了一句。
現在的陳氏,看上去似乎又有了當年剛剛嫁進張家不久的意氣和儀態,整個人看上去都有了精氣神。
顧懷袖卻忽然有了一些不大好的預感,她想要上去,可是邁不開腳步。
陳氏就這樣端端正正地坐著,目光明淨地瞧著胤禛。
胤禛道:“四十七年廢太子之時,溺死於毓慶宮蓮池之中了。”
當時這個消息在宮裏傳得還算是遠,可陳氏那個時候已經在桐城修養,根本不知道。
聽完了胤禛的話,陳氏扶了一下扶手,終於起身,再次無聲地給胤禛行了叩拜大禮,顧懷袖看她人都要站不穩了,上去扶了一把,卻被陳氏推開了。
陳氏緩緩退了出去,顧懷袖站在原地,驟然有些不知所措。
陳氏不可能知道宮裏林佳氏就是顧瑤芳,也不可能知道顧瑤芳頂替了宮裏真正的林佳氏進去,這會兒林佳氏已經死了,相關的人員應該也早已經被滅口。陳氏不搭理她,應該是別的原因。
顧懷袖潦草地給胤禛這邊行了個禮,出去的時候才喚了人重新來伺候。
胤禛看著顧懷袖追出去,自己卻慢慢端了一杯茶來,這是桐城土茶,去年時候張廷玉將張英和他自己製的茶著人送上京城,康熙還誇獎了一陣,又想起當年的張英來,頓時好一陣感歎。可如今胤禛看著這茶,心情一點也好不起來。
他手腕上沉沉地,看了自己手掌許久,才端茶來喝。
外麵顧懷袖已經追了出去,跟在陳氏後麵:“大嫂,大嫂……”
下台階的時候,陳氏差點摔了一跤,她前所未有的清醒,似乎一瞬間就迴到了當初張廷瓚還活著的時候。
她所摯愛的男人,因為這樣荒謬的理由而去的。
在被顧懷袖扶住的一瞬間,陳氏幾乎以為自己要哭出來,可她沒有,她發現已經哭不出來了。
站直了身子,站在廊下,陳氏隻問了顧懷袖一句話:“如今你也在為雍親王賣命?”
顧懷袖終於知道陳氏之前為什麽不搭理自己,她過了許久才迴道:“是。”
陳氏一下笑出聲來,“那二弟呢?”
“不是……”
顧懷袖不知道陳氏到底要問什麽。
這一瞬間,她忽然看不懂這個病弱的婦人。
陳氏的身子烙鐵一樣燙著,明明很病弱,可偏偏沒有倒下去,有一口氣撐著她,撐著她的骨皮血肉,讓她還站在這裏。
遠遠地天幕上泛著紅光,不是什麽好兆頭。
多災多難的康熙四十九年,陳氏知道自己命數快盡了,能在死前知道個準話,到底也算是死得明白了。
“有的人要死的時候,會忽然看開,什麽看不明白的都看明白了,對自己做過的那些錯事也都一清二楚,就像是婆婆去世的時候……有的人要死的時候,會被上蒼賦予極大的智慧,老天爺會將天機昭示給她……”
陳氏聲音帶著幾分模糊和渺茫。
她用一種極端憐憫的眼神看著顧懷袖,用枯瘦的手掌撫摸了她的臉頰,又緩緩地放下,一個人順著前麵的石徑走過去了。
顧懷袖不知道為什麽,覺得很冷。
這一刻,她已經知道了。
陳氏的命,已走到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