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麵子?他賞她麵子就是了。
轉過幾個拐角,就瞧不見人了,顧懷袖走過來的一路上,手都在抖。
可等到站在雅間前麵的時候,她已經沒事兒人一樣了。
能做的都做了,到底事成不成,那就看天意。
她已經到了“人事已盡,天命各安”這一個境地了。
“小姐,您迴來了!”
青黛一直在焦急等待,見到顧懷袖進來,差點哭出來了。
顧懷袖知道她擔心肯定擔心死了,隻遞了手帕給她:“我的事兒,你不知道是最好。拿帕子擦擦臉,一會兒別叫姑奶奶看出來。”
“是。”
青黛不敢問,她瞧著小姐這諱莫如深的模樣,就知道這事情終究不是自己該知道的。
青黛不是什麽糊塗人,她也就是偶爾愛說了一點,可心底是肯為顧懷袖丟命的。這麽多年,那麽多丫鬟婆子來來去去,也就她一個,長長久久地留下了。
人無完人而已。
顧懷袖看的,不過是一顆心。
她坐了一會兒,等著顧姣來找自己。
時間不過是才過去一刻鍾,卻像是過去了好幾個時辰一樣。
在胤禛那屋子裏的時間,太過煎熬。
她喝茶壓驚。
又過了一刻鍾,顧姣才走過來,說那衣裳很合適,已經買下了。
於是,姑姑侄女兩人,又出去逛了一會兒,眼瞧著時間差不多,日頭快西落,這才迴去。
對顧懷袖而言,這是很不一般的一天。
顧貞觀給她的考慮時間,也就剩下一日半。明日午時,若顧懷袖不給結果,那也就不必嫁了。
一直到晚上躺在床榻上,顧懷袖都覺得前路不是握在自己手裏的。
不管是她每一個決定,還是她自己這一條小命……
有什麽,是她能自己決定的?
閉上眼,顧懷袖輕聲道:“青黛,明早喝棗仁龍眼粥。”
“……是。”
青黛給她掩好了錦被,這才放下帳子,自己去外間躺下。
次日起來,顧懷袖讓青黛出去聽消息。
到了京城之後,各種消息都靈通了不少,左右這前前後後大宅裏,多的是達官貴人。
出去采買來往的婆子丫鬟,說事兒的時候多了,難免就要聽到一些。
而今日,聽到的事情就頗令顧懷袖覺得驚心動魄了。
前些日子,河臣王新命因為貪墨被抓。
昨天夜裏,月亮剛剛冒出頭來的時候,獄卒巡視刑部大牢,發現王新命已經吊死在牢門上。用的是那鎖住犯人的鐵索,套在自己脖子上,狠命往前一跌腳,兩眼一瞪,舌頭這麽一吐,這輩子就這麽沒了。
有關的線索就這樣斷完了,從王新命府邸隻搜出了戶部撥銀的兩成,更多的大半銀兩不知所蹤。
“畏罪自殺。”
顧懷袖輕輕張口,吹了吹微燙的粥麵,然後將勺子放進口中,動作緩慢,透著一股優雅。
一場眼看著要起來的風雲,就這樣因為一個關鍵貪官的“畏罪自殺”而歸於平靜。
張英老大人好歹辦完了這件事,雖最後的結果不夠滿意,可也知適可而止,再查下去要出大事,幹脆地罷了手。
太子爺原本擔心著扳指內乾坤之事,而今王新命一死,沒了對證,即便日後翻出此事來,也沒人能奈何得他。
所有人,似乎一下都安定了。
王新命,死得好啊,死得真是及時啊。
無數人拍著自己心口,總算安了心。
在這一片慶幸的背後,顧懷袖卻感覺自己能看到——
那站在所有人背後陰影之中,慢慢地、一點一點地,將乾坤握在手裏的人。
進了一個泥潭,有那麽容易脫出嗎?
顧懷袖不知道。
她安安靜靜地喝了粥,看著越來越高的日頭。
還有幾個時辰呢?
一個,還是兩個?
起身,顧懷袖伸了個懶腰,打了個嗬欠,笑著一眯眼,看看天。
她整個人的神情看上去鬆快極了,隻道:“走,給我爹請安去。”
作者有話要說:第四更,明天的更新時間不確定,但是周六開始會穩定在每天早上九點,現在比較忙,明天大家晚點來刷新吧。
麽麽噠=3=
☆、第二十七章 捉刀人
顧懷袖的決定其實很簡單,有時候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她跟四阿哥說話的時候就已經有過了這樣的打算,終究還是要嫁的。
在這裏,她難道要成為一個老姑娘嗎?
說句不敬的話,等到顧貞觀駕鶴西去,她還能指望顧寒川養她這三妹一輩子嗎?就是顧姣自夫家迴來,又受了多少非議?
在她說出自己的答案的時候,顧貞觀終於微微地笑了笑,然後遞給她一張燙金的請柬,“李光地大人後園裏遞來的,你若有心思,也可去看看。”
李光地?
顧懷袖微微一怔,她翻開請柬,便是一笑:“父親當知,這些事情我一貫是不去的。”
不過她也沒有太多的想法,請柬而已,拿著就拿著了,去不去又是另外一迴事了。
所以她隻說了這麽一句,便躬身告退。
等到出來了,顧懷袖就渾身都輕鬆起來。
暮春將過,初夏將至,不少文人雅士喜歡在這個時候傷春悲秋,也就有了各種各樣的活動。
李光地也是本朝著名的漢大臣了,而今官拜兵部右侍郎,是個頂頂厲害的人物。
而今的京城,後院的姑娘們常常閑得發慌,沒出閣之前經常拉著人來打發時間。
滿蒙家的格格跟漢家的小姐,原本差距是很大,不過久而久之,也逐漸都歸攏到一些文雅的事情上來。到底說這種後院姑娘們的遊園詩會,還是漢家小姐辦得多。
李光地家的小姐,也是個很風雅的人呢。
顧懷袖也不大認得這些人,這些活動她也一向不參與,應付這些個人那些個人,也無非就是個“比”字。
當初顧瑤芳就喜歡這一類的場合,贏了、出名了,迴來的時候必定是滿臉的喜氣,高興得很;輸了、丟臉了,迴來就甩臉子。久而久之,顧懷袖都能從她臉上看出那一場聚會的效果。
隻是沒想到,現在顧瑤芳沒了,請柬照舊往顧府裏發。
隻能說,顧貞觀在文人之中的名聲太大了,這樣的書香門第,管他是有事沒事,都要來這麽一遭的。
迴了屋,顧懷袖就將這帖子給扔在了一邊,並不理會。
帖子上的時間寫的就是明天,可顧懷袖並沒有出門的意思,她也不會自討苦吃去參加。
對她來說,這些都是累贅了。
不過,更覺得頭疼的卻是大有人在。
胤禛剛剛處理了不少的事情,今日往南書房去,一路上便擰著眉頭。
顧懷袖這名聲,怎麽才能挽迴?
哪兒有那麽容易的事情,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什麽人才能輕而易舉挽迴一個人的名聲呢?
心底忽然冒出個念頭來,他停住腳步。
小盛子一怔:“爺?”
“今兒……翰林院那邊,張廷瓚可在?”
張廷瓚乃是張英的兒子,已經進了進士多年,乃是個相當有才學的人。
胤禛仔細一盤算,唯有這個辦法,才能既給顧懷袖挽迴了名聲,又敲響些警鍾。她須得知道,即便是拒絕當他的奴才,她也不逃不脫這泥潭。
若是她真成了張英的兒媳,也不失為一枚好棋。
胤禛說過了,自己不缺好棋。
小盛子道:“今兒該張大公子當值,應該是在的。”
“成。”胤禛道,“你附耳過來。”
他跟小盛子說了幾句,小盛子有些不解,不過不敢多問,立刻就去辦了。
張英已經複職,甚至榮寵更盛。
他乃是翰林院的掌院學士,兒子張廷瓚也是才華蓋世,如今也在翰林院當差。
今兒輪到他值日,隻把一套茶具擺在那裏,想著自家那一大屋的破事兒,沒想到屋門忽然響了響,張廷瓚一看,竟然是四阿哥身邊的小盛子。
他一挑眉:“喲,盛公公怎麽來了?”
小盛子慚愧,哪兒當得起張廷瓚這樣的稱唿,趕緊擺擺手:“張大人您可別這樣稱唿,奴才福薄,受不起的。今兒奴才來找您,還是有件事兒的……”
張廷瓚是個明白人,左右看了看,道:“這兒沒人,你過來說。”
小盛子也一番耳語,張廷瓚聽了就笑了。
轉過幾個拐角,就瞧不見人了,顧懷袖走過來的一路上,手都在抖。
可等到站在雅間前麵的時候,她已經沒事兒人一樣了。
能做的都做了,到底事成不成,那就看天意。
她已經到了“人事已盡,天命各安”這一個境地了。
“小姐,您迴來了!”
青黛一直在焦急等待,見到顧懷袖進來,差點哭出來了。
顧懷袖知道她擔心肯定擔心死了,隻遞了手帕給她:“我的事兒,你不知道是最好。拿帕子擦擦臉,一會兒別叫姑奶奶看出來。”
“是。”
青黛不敢問,她瞧著小姐這諱莫如深的模樣,就知道這事情終究不是自己該知道的。
青黛不是什麽糊塗人,她也就是偶爾愛說了一點,可心底是肯為顧懷袖丟命的。這麽多年,那麽多丫鬟婆子來來去去,也就她一個,長長久久地留下了。
人無完人而已。
顧懷袖看的,不過是一顆心。
她坐了一會兒,等著顧姣來找自己。
時間不過是才過去一刻鍾,卻像是過去了好幾個時辰一樣。
在胤禛那屋子裏的時間,太過煎熬。
她喝茶壓驚。
又過了一刻鍾,顧姣才走過來,說那衣裳很合適,已經買下了。
於是,姑姑侄女兩人,又出去逛了一會兒,眼瞧著時間差不多,日頭快西落,這才迴去。
對顧懷袖而言,這是很不一般的一天。
顧貞觀給她的考慮時間,也就剩下一日半。明日午時,若顧懷袖不給結果,那也就不必嫁了。
一直到晚上躺在床榻上,顧懷袖都覺得前路不是握在自己手裏的。
不管是她每一個決定,還是她自己這一條小命……
有什麽,是她能自己決定的?
閉上眼,顧懷袖輕聲道:“青黛,明早喝棗仁龍眼粥。”
“……是。”
青黛給她掩好了錦被,這才放下帳子,自己去外間躺下。
次日起來,顧懷袖讓青黛出去聽消息。
到了京城之後,各種消息都靈通了不少,左右這前前後後大宅裏,多的是達官貴人。
出去采買來往的婆子丫鬟,說事兒的時候多了,難免就要聽到一些。
而今日,聽到的事情就頗令顧懷袖覺得驚心動魄了。
前些日子,河臣王新命因為貪墨被抓。
昨天夜裏,月亮剛剛冒出頭來的時候,獄卒巡視刑部大牢,發現王新命已經吊死在牢門上。用的是那鎖住犯人的鐵索,套在自己脖子上,狠命往前一跌腳,兩眼一瞪,舌頭這麽一吐,這輩子就這麽沒了。
有關的線索就這樣斷完了,從王新命府邸隻搜出了戶部撥銀的兩成,更多的大半銀兩不知所蹤。
“畏罪自殺。”
顧懷袖輕輕張口,吹了吹微燙的粥麵,然後將勺子放進口中,動作緩慢,透著一股優雅。
一場眼看著要起來的風雲,就這樣因為一個關鍵貪官的“畏罪自殺”而歸於平靜。
張英老大人好歹辦完了這件事,雖最後的結果不夠滿意,可也知適可而止,再查下去要出大事,幹脆地罷了手。
太子爺原本擔心著扳指內乾坤之事,而今王新命一死,沒了對證,即便日後翻出此事來,也沒人能奈何得他。
所有人,似乎一下都安定了。
王新命,死得好啊,死得真是及時啊。
無數人拍著自己心口,總算安了心。
在這一片慶幸的背後,顧懷袖卻感覺自己能看到——
那站在所有人背後陰影之中,慢慢地、一點一點地,將乾坤握在手裏的人。
進了一個泥潭,有那麽容易脫出嗎?
顧懷袖不知道。
她安安靜靜地喝了粥,看著越來越高的日頭。
還有幾個時辰呢?
一個,還是兩個?
起身,顧懷袖伸了個懶腰,打了個嗬欠,笑著一眯眼,看看天。
她整個人的神情看上去鬆快極了,隻道:“走,給我爹請安去。”
作者有話要說:第四更,明天的更新時間不確定,但是周六開始會穩定在每天早上九點,現在比較忙,明天大家晚點來刷新吧。
麽麽噠=3=
☆、第二十七章 捉刀人
顧懷袖的決定其實很簡單,有時候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她跟四阿哥說話的時候就已經有過了這樣的打算,終究還是要嫁的。
在這裏,她難道要成為一個老姑娘嗎?
說句不敬的話,等到顧貞觀駕鶴西去,她還能指望顧寒川養她這三妹一輩子嗎?就是顧姣自夫家迴來,又受了多少非議?
在她說出自己的答案的時候,顧貞觀終於微微地笑了笑,然後遞給她一張燙金的請柬,“李光地大人後園裏遞來的,你若有心思,也可去看看。”
李光地?
顧懷袖微微一怔,她翻開請柬,便是一笑:“父親當知,這些事情我一貫是不去的。”
不過她也沒有太多的想法,請柬而已,拿著就拿著了,去不去又是另外一迴事了。
所以她隻說了這麽一句,便躬身告退。
等到出來了,顧懷袖就渾身都輕鬆起來。
暮春將過,初夏將至,不少文人雅士喜歡在這個時候傷春悲秋,也就有了各種各樣的活動。
李光地也是本朝著名的漢大臣了,而今官拜兵部右侍郎,是個頂頂厲害的人物。
而今的京城,後院的姑娘們常常閑得發慌,沒出閣之前經常拉著人來打發時間。
滿蒙家的格格跟漢家的小姐,原本差距是很大,不過久而久之,也逐漸都歸攏到一些文雅的事情上來。到底說這種後院姑娘們的遊園詩會,還是漢家小姐辦得多。
李光地家的小姐,也是個很風雅的人呢。
顧懷袖也不大認得這些人,這些活動她也一向不參與,應付這些個人那些個人,也無非就是個“比”字。
當初顧瑤芳就喜歡這一類的場合,贏了、出名了,迴來的時候必定是滿臉的喜氣,高興得很;輸了、丟臉了,迴來就甩臉子。久而久之,顧懷袖都能從她臉上看出那一場聚會的效果。
隻是沒想到,現在顧瑤芳沒了,請柬照舊往顧府裏發。
隻能說,顧貞觀在文人之中的名聲太大了,這樣的書香門第,管他是有事沒事,都要來這麽一遭的。
迴了屋,顧懷袖就將這帖子給扔在了一邊,並不理會。
帖子上的時間寫的就是明天,可顧懷袖並沒有出門的意思,她也不會自討苦吃去參加。
對她來說,這些都是累贅了。
不過,更覺得頭疼的卻是大有人在。
胤禛剛剛處理了不少的事情,今日往南書房去,一路上便擰著眉頭。
顧懷袖這名聲,怎麽才能挽迴?
哪兒有那麽容易的事情,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什麽人才能輕而易舉挽迴一個人的名聲呢?
心底忽然冒出個念頭來,他停住腳步。
小盛子一怔:“爺?”
“今兒……翰林院那邊,張廷瓚可在?”
張廷瓚乃是張英的兒子,已經進了進士多年,乃是個相當有才學的人。
胤禛仔細一盤算,唯有這個辦法,才能既給顧懷袖挽迴了名聲,又敲響些警鍾。她須得知道,即便是拒絕當他的奴才,她也不逃不脫這泥潭。
若是她真成了張英的兒媳,也不失為一枚好棋。
胤禛說過了,自己不缺好棋。
小盛子道:“今兒該張大公子當值,應該是在的。”
“成。”胤禛道,“你附耳過來。”
他跟小盛子說了幾句,小盛子有些不解,不過不敢多問,立刻就去辦了。
張英已經複職,甚至榮寵更盛。
他乃是翰林院的掌院學士,兒子張廷瓚也是才華蓋世,如今也在翰林院當差。
今兒輪到他值日,隻把一套茶具擺在那裏,想著自家那一大屋的破事兒,沒想到屋門忽然響了響,張廷瓚一看,竟然是四阿哥身邊的小盛子。
他一挑眉:“喲,盛公公怎麽來了?”
小盛子慚愧,哪兒當得起張廷瓚這樣的稱唿,趕緊擺擺手:“張大人您可別這樣稱唿,奴才福薄,受不起的。今兒奴才來找您,還是有件事兒的……”
張廷瓚是個明白人,左右看了看,道:“這兒沒人,你過來說。”
小盛子也一番耳語,張廷瓚聽了就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