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讀者說還更新嗎?其實大大們不需要擔心,因為曹操還沒死,孫權還在逍遙,肯定還沒完本,既然沒完本夜色就會寫。這本書自撿起來也有一百多萬了,一百萬也算一中篇曆史文,夜色怎麽也能賺幾毛錢,如果真要進宮,沒必要再在這本書上浪費時間不是。
請安心,這本書一定會完本,不過可能寫不到二百萬了。
遼東,襄平。
自公孫度派柳毅渡海收取東萊諸縣慘敗而迴後,整個遼東都呈現不穩的態勢,尤其是劉備平滅袁紹,坐穩河北後。
這種不安的情緒來自於公孫度連年的征伐跟在郡內亂殺士族,尤其是郡內大族,比如前河內太守李敏避亂遼東,被其滅族,連其父的屍體都被公孫度挖掘出來。
郡內大族田韶被滅,前襄平令公孫昭因征其子為伍長而被殺,同時公孫度妒賢嫉能,自立以來先後斬殺郡內大族一百多家,幾乎使得遼東一帶再無大族。
反而如柳毅、陽儀、公孫模、張敞等寒門士子被重用。
公孫度一邊大肆殘殺郡內士族,一邊招賢納士,重金延請郡外士子、士族,如曆史上有名的管寧、邴原等,如流亡的太史慈,雖然這個時空,太史慈、管寧都被劉備捷足先登,可是公孫度依然延攬不少士子。
劉備整合中原,必然會揮兵東進,平滅公孫度。
尤其是劉備滅袁紹後,留張飛為征南將軍、韓當為度遼將軍,田豫為遼西太守,田疇為護烏桓校尉兼玄菟太守,閻柔為護鮮卑校尉。
其時,軻比能遠遁,三郡烏桓十不足一,漢人占據塞外,劉備還在幽州留重兵,足以說明下一步用兵就是遼東。
公孫度在柳毅慘敗而迴後就向劉備稱臣、納貢,並斬柳毅首級,送到田豫處,稱東萊之亂全是柳毅自作主張而為,與他並無幹係。
實際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隻是說不說破就看劉備有沒有用兵遼東的心思跟時機。
劉備留下柳毅首級,打發公孫度使者迴去。
公孫度在惶惶不安中渡過建安元年,第二年聽到劉備稱帝,又向劉備稱臣,這迴劉備開恩,任命其為平州牧、征遼將軍。
這時郡內才安穩下來,公孫度遂宴請群臣。
大宴時,公孫度長史陽儀勸諫道:“主公,中原大亂,主公擁兵十萬,近擊烏桓,遠征高句麗,又跨海擊東萊,威名震遼東,晉王豈會不忌憚?如今不征主公去中原,反而以高官封賞主公,實乃安撫、迷惑主公之舉,某料今、明兩年,中原戰事起尚好,否則晉軍必伐我遼東。”
“放肆!”
公孫度聞言大怒,以酒樽擊陽儀,陽儀猝不及防被砸的滿臉花:“某看汝才是狼子野心,離間某與陛下之間的君臣情誼也!來人,給某拖出去斬嘍!”
公孫度大手一揮,就有羽林軍甲士拖走陽儀。
陽儀仍喝道:“主公,某一心為主公著想,主公且不可學孫某,死不知因何死?”
“主公三思啊!”
公孫度殘暴無節,先殺柳毅又欲殺陽儀,這使得群臣無不擔憂自己的處境,因此紛紛勸阻。
公孫度聽陽儀把自己必做被刺殺的孫策更是暴怒,執意要殺陽儀,最後公孫康出麵為其求情才罷休,仍命人杖責陽儀一百。
陽儀幾乎丟了半條命。
群臣顧忌到自己的性命,隻能眼睜睜看著陽儀被毒打,有些人甚至決定立刻辭官而去,畢竟中原大勢一定,正是投靠劉備的好時機。
陽儀被羽林軍的甲士拖到自己家中,而陽儀家中公孫淵早已等候多時,公孫淵看到陽儀忙走到陽儀身邊問道:“長史,您沒事吧!這幫兔崽子下手也太重了,某這就去查是誰動的手,某去處理他們。”
“嘶!世子嘶!某,嘶!還能,嘶!忍受的住!”
陽儀一開口就牽動屁股上的傷,雖然陽儀早年乃貧苦出身,可這幾年養尊處優慣了,哪裏受得了這苦?
剛才陽儀差點捱不住,張口求饒。
其實這就是陽儀跟公孫度演的雙簧,公孫度自然知道自己的處境,原本公孫度引為心腹的寒門士子,因為劉備一統河北而人心不穩。
如果公孫度不趁劉備無暇東顧時處理內部危機,到時候這幫人就能把公孫度賣了來求他們的榮華富貴。
因此,陽儀為其獻了此計。
雖然此計有傷公孫度威名,可是卻能使得遼東凝成一股繩,再說公孫度名聲本就不好,如今快要完蛋,自然更加殘暴。
這幫人心不穩的家夥麵對更加殘暴的公孫度就好好考慮清楚,是不是要冒著被抄家滅族的危險繼續麵對公孫度?
其實這也是陽儀想大權獨攬的一種手段,公孫度越發殘暴,身邊親近的人就越少,值得信任的就更少,那陽儀這位老班底得到的權利就越大。
原本杖責一百隻是演戲,隻有最初幾下是真的,可不知怎麽迴事,從頭到尾都是真的。
陽儀不傻,自然知道是這位世子搞得鬼,不然誰會對長史下狠手。
公孫康代公孫度安撫陽儀一番,又嘲諷幾句才離去。
陽儀看著公孫康離去的身影思慮良久,連疼痛都忘了,公孫康如此對待自己,公孫度死後,恐怕自己的日子不好過啊!看來自己得在公孫度還活著的時候早做打算。
陽儀想著就要起身,忘了有傷的後果就是換來鑽心般的疼痛,接著就傳來極致的唿痛聲。
剛剛走出陽府的公孫康聽到陽儀的慘唿聲不由冷笑,其實比起其父殘暴,任用寒士,公孫康更信任士族,因為士族有家有戶,想要叛亂就得好好考慮,而不是今天這般,擔心這幫人舉城而降。
身為寒門首領的陽儀,自然不被公孫康待見。
公孫度與陽儀的雙簧演的不錯,或者公孫度不得人心,當夜就有十數屬吏欲掛印而去,結果被早有準備的公孫康抓了個正著。
公孫度大手一揮,立刻將他們全部處死,而後掛到襄平城門口示眾。
又有數名屬吏告病,也是同樣下場。
有宗族的被滅宗族,有家有口的全家被殺,一時間整個襄平都處於風聲鶴唳的態勢中。
原本陽儀以為自己府邸裏會有晉軍使者,他沒想到晉軍細作的經驗或者老辣遠超陽儀的想象,當夜不僅沒有人聯係他,直到他病好都沒有聯係他。
不是陽儀不重要,而是晉軍細作處理這事有經驗且老成,使得陽儀的雙簧計落空。
請安心,這本書一定會完本,不過可能寫不到二百萬了。
遼東,襄平。
自公孫度派柳毅渡海收取東萊諸縣慘敗而迴後,整個遼東都呈現不穩的態勢,尤其是劉備平滅袁紹,坐穩河北後。
這種不安的情緒來自於公孫度連年的征伐跟在郡內亂殺士族,尤其是郡內大族,比如前河內太守李敏避亂遼東,被其滅族,連其父的屍體都被公孫度挖掘出來。
郡內大族田韶被滅,前襄平令公孫昭因征其子為伍長而被殺,同時公孫度妒賢嫉能,自立以來先後斬殺郡內大族一百多家,幾乎使得遼東一帶再無大族。
反而如柳毅、陽儀、公孫模、張敞等寒門士子被重用。
公孫度一邊大肆殘殺郡內士族,一邊招賢納士,重金延請郡外士子、士族,如曆史上有名的管寧、邴原等,如流亡的太史慈,雖然這個時空,太史慈、管寧都被劉備捷足先登,可是公孫度依然延攬不少士子。
劉備整合中原,必然會揮兵東進,平滅公孫度。
尤其是劉備滅袁紹後,留張飛為征南將軍、韓當為度遼將軍,田豫為遼西太守,田疇為護烏桓校尉兼玄菟太守,閻柔為護鮮卑校尉。
其時,軻比能遠遁,三郡烏桓十不足一,漢人占據塞外,劉備還在幽州留重兵,足以說明下一步用兵就是遼東。
公孫度在柳毅慘敗而迴後就向劉備稱臣、納貢,並斬柳毅首級,送到田豫處,稱東萊之亂全是柳毅自作主張而為,與他並無幹係。
實際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隻是說不說破就看劉備有沒有用兵遼東的心思跟時機。
劉備留下柳毅首級,打發公孫度使者迴去。
公孫度在惶惶不安中渡過建安元年,第二年聽到劉備稱帝,又向劉備稱臣,這迴劉備開恩,任命其為平州牧、征遼將軍。
這時郡內才安穩下來,公孫度遂宴請群臣。
大宴時,公孫度長史陽儀勸諫道:“主公,中原大亂,主公擁兵十萬,近擊烏桓,遠征高句麗,又跨海擊東萊,威名震遼東,晉王豈會不忌憚?如今不征主公去中原,反而以高官封賞主公,實乃安撫、迷惑主公之舉,某料今、明兩年,中原戰事起尚好,否則晉軍必伐我遼東。”
“放肆!”
公孫度聞言大怒,以酒樽擊陽儀,陽儀猝不及防被砸的滿臉花:“某看汝才是狼子野心,離間某與陛下之間的君臣情誼也!來人,給某拖出去斬嘍!”
公孫度大手一揮,就有羽林軍甲士拖走陽儀。
陽儀仍喝道:“主公,某一心為主公著想,主公且不可學孫某,死不知因何死?”
“主公三思啊!”
公孫度殘暴無節,先殺柳毅又欲殺陽儀,這使得群臣無不擔憂自己的處境,因此紛紛勸阻。
公孫度聽陽儀把自己必做被刺殺的孫策更是暴怒,執意要殺陽儀,最後公孫康出麵為其求情才罷休,仍命人杖責陽儀一百。
陽儀幾乎丟了半條命。
群臣顧忌到自己的性命,隻能眼睜睜看著陽儀被毒打,有些人甚至決定立刻辭官而去,畢竟中原大勢一定,正是投靠劉備的好時機。
陽儀被羽林軍的甲士拖到自己家中,而陽儀家中公孫淵早已等候多時,公孫淵看到陽儀忙走到陽儀身邊問道:“長史,您沒事吧!這幫兔崽子下手也太重了,某這就去查是誰動的手,某去處理他們。”
“嘶!世子嘶!某,嘶!還能,嘶!忍受的住!”
陽儀一開口就牽動屁股上的傷,雖然陽儀早年乃貧苦出身,可這幾年養尊處優慣了,哪裏受得了這苦?
剛才陽儀差點捱不住,張口求饒。
其實這就是陽儀跟公孫度演的雙簧,公孫度自然知道自己的處境,原本公孫度引為心腹的寒門士子,因為劉備一統河北而人心不穩。
如果公孫度不趁劉備無暇東顧時處理內部危機,到時候這幫人就能把公孫度賣了來求他們的榮華富貴。
因此,陽儀為其獻了此計。
雖然此計有傷公孫度威名,可是卻能使得遼東凝成一股繩,再說公孫度名聲本就不好,如今快要完蛋,自然更加殘暴。
這幫人心不穩的家夥麵對更加殘暴的公孫度就好好考慮清楚,是不是要冒著被抄家滅族的危險繼續麵對公孫度?
其實這也是陽儀想大權獨攬的一種手段,公孫度越發殘暴,身邊親近的人就越少,值得信任的就更少,那陽儀這位老班底得到的權利就越大。
原本杖責一百隻是演戲,隻有最初幾下是真的,可不知怎麽迴事,從頭到尾都是真的。
陽儀不傻,自然知道是這位世子搞得鬼,不然誰會對長史下狠手。
公孫康代公孫度安撫陽儀一番,又嘲諷幾句才離去。
陽儀看著公孫康離去的身影思慮良久,連疼痛都忘了,公孫康如此對待自己,公孫度死後,恐怕自己的日子不好過啊!看來自己得在公孫度還活著的時候早做打算。
陽儀想著就要起身,忘了有傷的後果就是換來鑽心般的疼痛,接著就傳來極致的唿痛聲。
剛剛走出陽府的公孫康聽到陽儀的慘唿聲不由冷笑,其實比起其父殘暴,任用寒士,公孫康更信任士族,因為士族有家有戶,想要叛亂就得好好考慮,而不是今天這般,擔心這幫人舉城而降。
身為寒門首領的陽儀,自然不被公孫康待見。
公孫度與陽儀的雙簧演的不錯,或者公孫度不得人心,當夜就有十數屬吏欲掛印而去,結果被早有準備的公孫康抓了個正著。
公孫度大手一揮,立刻將他們全部處死,而後掛到襄平城門口示眾。
又有數名屬吏告病,也是同樣下場。
有宗族的被滅宗族,有家有口的全家被殺,一時間整個襄平都處於風聲鶴唳的態勢中。
原本陽儀以為自己府邸裏會有晉軍使者,他沒想到晉軍細作的經驗或者老辣遠超陽儀的想象,當夜不僅沒有人聯係他,直到他病好都沒有聯係他。
不是陽儀不重要,而是晉軍細作處理這事有經驗且老成,使得陽儀的雙簧計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