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
自劉表移荊州治所於襄陽,襄陽便日漸繁華起來,尤其是經過劉表十餘年的治理,無數流民自中原逃至荊州,湘地得到第一次大開發,荊州擁兵十數萬,將如雲,謀臣不知凡幾。
劉表因忠於漢室,成為天下名望最重的諸侯,由於其很少參與進諸侯的爭端,更成為各諸侯拉攏的對象,劉表於中左右逢源,為荊州爭取極大的利益。
近年來並無大的戰事,更讓荊州成為天下最富裕的幾塊地盤,甚至比徐州更誘人,於是長沙太守張羨、武陵蠻、水匪多有襲亂,皆被劉表遣軍討平。
在急缺糧草的江東跟兗州,荊州劉表無疑是塊大肥肉,如果不是有劉備在側虎視眈眈,其二人必定將之瓜分。
曹操派了兩波使者,劉表都毫不猶豫的拒絕,實乃因為其身邊的親晉派,如蔡瑁、張允、韓嵩、王璨等文士紛紛為劉備鼓吹“漢室宗親乃一家”。
劉表在這種言論下極為親晉,加上劉備被稱為劉秀第二,劉表也很希望劉備能盡快一統天下,天下重歸劉氏總是好的。
至於許都那個遺腹子,早晚必會被曹操掌控,有漢一代,外戚政治真是太多了,大將軍皆有外戚接任。
霍光、王莽、梁冀、何進、竇武,可都不是良善輩。
一個成熟的皇帝對漢室,對天下都有好處。
滿寵再次來到襄陽,他發現襄陽城突然變得嚴肅,門口衛兵竟然搜查過往客商跟行人。
滿寵覺得不妙,自己下了車命下人入城,結果全被門口衛兵給攔下,並請入城內。
滿寵激靈的逃走,而後前往襄陽城外的鹿門山而去。
鹿門山有小龐尚書居。
小龐尚書者乃龐德公,因精於尚書而知名於世,非官職名。
龐德公乃襄陽名士,劉表多次征辟其,其皆辭不就,隱居於鹿門山。
滿寵之所以來鹿門山,就是因為龐德公在襄陽人脈深廣,而且是有名的智者,必有可指導之策。
滿寵來此自然有別人的推薦,那個人就是王璨之父王謙,王謙乃黨人名士王暢之子,王謙為何進長史,比陳琳記室還要位高。
滿寵在郡內出名,自然得到辭官致仕王謙的看重。
王璨名滿襄陽,亦曾跟龐德公論過道,龐德公雖不喜王璨之桀驁,不過對其文采卻很讚賞。
滿寵拿著王謙的名帖來見龐德公,龐德公還有些詫異,對其子道:“其可說明來意。”
龐山民搖頭,道:“迴父親,並沒有。如今襄陽因陳震到來,蔡瑁等人連日宴請,想必城內親晉派威勢大盛,他來必是為見劉荊州。父親,要不要見?”
龐德公看著王謙的名帖,道:“見,如不見,吾龐氏數十年的積累的名聲毀於一旦矣!至於能不能成事那就看他滿伯寧自己的本事了?”
龐山民點頭道:“那某把他迎進來。”
龐德公擺手,道:“不可,就說某上山采藥去了,帶他去見剻子柔。”
“喏!”
滿寵被龐山民帶著去見蒯氏兄弟,有鹿門山龐氏的馬車,滿寵得以輕易進入襄陽城。
蒯良得到龐山民帶來的消息後,立刻派人去請蒯越,兄弟二人坐在一起商議。
“大兄,蔡德珪明顯要把寶壓在劉備身上,以某看來這非明智之舉。”
蒯越率先說道。
蒯良道:“怎麽?你不看好晉王?”
蒯越搖頭:“不是某不看好晉王,而是不看好主公,如今天下形勢已極為明顯,晉王一家獨大,然而晉王統一河北,大戰剛消,四夷紛亂,沒有數年之力,恐怕難以再發動統一大戰,然而某觀曹操這些年來雖然窮兵黷武,可先後滅袁術、黃巾,地盤擴大何止一倍?曹軍乃餓狼,得了徐州必會滅荊州。”
蒯良道:“那我們不是更應該阻止滿伯寧去見主公嗎?”
蒯越:“非也!主公若不與孫策等人聯盟,必被曹操二人瓜分,曹軍、江東軍如餓狼,不打徐州必吞荊州,而晉王無力南下,即如此你我何不順水推舟,主公雖心向晉王,可早晚必被晉王所圖。”
“可你我引滿寵去見主公,豈不得罪蔡德珪?”
蒯良不無擔心,如今蔡瑁外與表弟張允掌兵權,內有其妹為劉表後妻,可謂權勢滔天。
蒯越不屑的道:“正所謂欲抑必揚,蔡德珪今日之威勢,必是主公故意為之,接下來恐怕就是抑製了,不然這荊州不就是晉王之荊州。”
蒯良點頭:“那就賭一把。”
蒯越點頭。
蒯氏兄弟乃劉表心腹之臣,已是用來製衡蔡氏外戚的主要謀臣,因此見劉表可謂容易至極,然而要做的隱秘卻不容易。
蒯氏兄弟趁蔡瑁宴請陳震時帶著喬裝打扮的滿寵去見劉表,劉表正在與心腹弈棋,看到蒯越走來忙招唿道:“異度速來,陪某對上一局。”
“主公。”
二人對到一半,劉表才像突然看到蒯越帶來的下人一般,問道:“異度,此乃何人?”
蒯越放下手中棋子,恭敬的道:“主公,某前幾日遇到一廚子,做河鮮極好,特引來見主公。”
“哦!”
春季哪裏是做河鮮的時候,劉表知道這其中必有文章,冷眼看著那廚子把河鮮一樣樣端上來。
劉表連嚐一口的欲望都沒有,隻是看著那廚子發呆,看著他擺好食盒才道:“滿伯寧,何時成了一個廚子?”
滿寵手中活計不停,道:“下臣見使君一麵不易,非此喬裝打扮恐見不得使君。”
劉表聞言,眼中冷光一閃,滿寵的意思他自然知道,看來蔡瑁真的做的有些過了,不過這也是劉表的意思,當下看著滿寵道:“此番,汝還有何言,若無新意!”
“若無新意,某願死在使君麵前。”
滿寵接口道:“使君,泰山之亂的消息使君可知?”
劉表點頭,泰山賊鬧得整個泰山不寧,甚至大半個兗州都要陷入兵禍中,他豈能不知,這也是劉表放任蔡瑁等親晉派的主因。
滿寵又道:“使君,哪可知,此番泰山賊叛亂乃呂徐州在後支撐,而且還有晉軍大將領軍。”
劉表看著滿寵不言,怎麽看都像是劉備占便宜,如此他更得和劉備親善。
自劉表移荊州治所於襄陽,襄陽便日漸繁華起來,尤其是經過劉表十餘年的治理,無數流民自中原逃至荊州,湘地得到第一次大開發,荊州擁兵十數萬,將如雲,謀臣不知凡幾。
劉表因忠於漢室,成為天下名望最重的諸侯,由於其很少參與進諸侯的爭端,更成為各諸侯拉攏的對象,劉表於中左右逢源,為荊州爭取極大的利益。
近年來並無大的戰事,更讓荊州成為天下最富裕的幾塊地盤,甚至比徐州更誘人,於是長沙太守張羨、武陵蠻、水匪多有襲亂,皆被劉表遣軍討平。
在急缺糧草的江東跟兗州,荊州劉表無疑是塊大肥肉,如果不是有劉備在側虎視眈眈,其二人必定將之瓜分。
曹操派了兩波使者,劉表都毫不猶豫的拒絕,實乃因為其身邊的親晉派,如蔡瑁、張允、韓嵩、王璨等文士紛紛為劉備鼓吹“漢室宗親乃一家”。
劉表在這種言論下極為親晉,加上劉備被稱為劉秀第二,劉表也很希望劉備能盡快一統天下,天下重歸劉氏總是好的。
至於許都那個遺腹子,早晚必會被曹操掌控,有漢一代,外戚政治真是太多了,大將軍皆有外戚接任。
霍光、王莽、梁冀、何進、竇武,可都不是良善輩。
一個成熟的皇帝對漢室,對天下都有好處。
滿寵再次來到襄陽,他發現襄陽城突然變得嚴肅,門口衛兵竟然搜查過往客商跟行人。
滿寵覺得不妙,自己下了車命下人入城,結果全被門口衛兵給攔下,並請入城內。
滿寵激靈的逃走,而後前往襄陽城外的鹿門山而去。
鹿門山有小龐尚書居。
小龐尚書者乃龐德公,因精於尚書而知名於世,非官職名。
龐德公乃襄陽名士,劉表多次征辟其,其皆辭不就,隱居於鹿門山。
滿寵之所以來鹿門山,就是因為龐德公在襄陽人脈深廣,而且是有名的智者,必有可指導之策。
滿寵來此自然有別人的推薦,那個人就是王璨之父王謙,王謙乃黨人名士王暢之子,王謙為何進長史,比陳琳記室還要位高。
滿寵在郡內出名,自然得到辭官致仕王謙的看重。
王璨名滿襄陽,亦曾跟龐德公論過道,龐德公雖不喜王璨之桀驁,不過對其文采卻很讚賞。
滿寵拿著王謙的名帖來見龐德公,龐德公還有些詫異,對其子道:“其可說明來意。”
龐山民搖頭,道:“迴父親,並沒有。如今襄陽因陳震到來,蔡瑁等人連日宴請,想必城內親晉派威勢大盛,他來必是為見劉荊州。父親,要不要見?”
龐德公看著王謙的名帖,道:“見,如不見,吾龐氏數十年的積累的名聲毀於一旦矣!至於能不能成事那就看他滿伯寧自己的本事了?”
龐山民點頭道:“那某把他迎進來。”
龐德公擺手,道:“不可,就說某上山采藥去了,帶他去見剻子柔。”
“喏!”
滿寵被龐山民帶著去見蒯氏兄弟,有鹿門山龐氏的馬車,滿寵得以輕易進入襄陽城。
蒯良得到龐山民帶來的消息後,立刻派人去請蒯越,兄弟二人坐在一起商議。
“大兄,蔡德珪明顯要把寶壓在劉備身上,以某看來這非明智之舉。”
蒯越率先說道。
蒯良道:“怎麽?你不看好晉王?”
蒯越搖頭:“不是某不看好晉王,而是不看好主公,如今天下形勢已極為明顯,晉王一家獨大,然而晉王統一河北,大戰剛消,四夷紛亂,沒有數年之力,恐怕難以再發動統一大戰,然而某觀曹操這些年來雖然窮兵黷武,可先後滅袁術、黃巾,地盤擴大何止一倍?曹軍乃餓狼,得了徐州必會滅荊州。”
蒯良道:“那我們不是更應該阻止滿伯寧去見主公嗎?”
蒯越:“非也!主公若不與孫策等人聯盟,必被曹操二人瓜分,曹軍、江東軍如餓狼,不打徐州必吞荊州,而晉王無力南下,即如此你我何不順水推舟,主公雖心向晉王,可早晚必被晉王所圖。”
“可你我引滿寵去見主公,豈不得罪蔡德珪?”
蒯良不無擔心,如今蔡瑁外與表弟張允掌兵權,內有其妹為劉表後妻,可謂權勢滔天。
蒯越不屑的道:“正所謂欲抑必揚,蔡德珪今日之威勢,必是主公故意為之,接下來恐怕就是抑製了,不然這荊州不就是晉王之荊州。”
蒯良點頭:“那就賭一把。”
蒯越點頭。
蒯氏兄弟乃劉表心腹之臣,已是用來製衡蔡氏外戚的主要謀臣,因此見劉表可謂容易至極,然而要做的隱秘卻不容易。
蒯氏兄弟趁蔡瑁宴請陳震時帶著喬裝打扮的滿寵去見劉表,劉表正在與心腹弈棋,看到蒯越走來忙招唿道:“異度速來,陪某對上一局。”
“主公。”
二人對到一半,劉表才像突然看到蒯越帶來的下人一般,問道:“異度,此乃何人?”
蒯越放下手中棋子,恭敬的道:“主公,某前幾日遇到一廚子,做河鮮極好,特引來見主公。”
“哦!”
春季哪裏是做河鮮的時候,劉表知道這其中必有文章,冷眼看著那廚子把河鮮一樣樣端上來。
劉表連嚐一口的欲望都沒有,隻是看著那廚子發呆,看著他擺好食盒才道:“滿伯寧,何時成了一個廚子?”
滿寵手中活計不停,道:“下臣見使君一麵不易,非此喬裝打扮恐見不得使君。”
劉表聞言,眼中冷光一閃,滿寵的意思他自然知道,看來蔡瑁真的做的有些過了,不過這也是劉表的意思,當下看著滿寵道:“此番,汝還有何言,若無新意!”
“若無新意,某願死在使君麵前。”
滿寵接口道:“使君,泰山之亂的消息使君可知?”
劉表點頭,泰山賊鬧得整個泰山不寧,甚至大半個兗州都要陷入兵禍中,他豈能不知,這也是劉表放任蔡瑁等親晉派的主因。
滿寵又道:“使君,哪可知,此番泰山賊叛亂乃呂徐州在後支撐,而且還有晉軍大將領軍。”
劉表看著滿寵不言,怎麽看都像是劉備占便宜,如此他更得和劉備親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