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不妥?想想族人,想想滿城將士,他們可都有妻兒老小。”


    高幹見袁熙有些不情願,又以大義說之。


    袁熙隻能勉強點頭答應,又不放心的道:“可不能傷其性命。”


    高幹道:“這是自然,畢竟晉王要的是下曲陽,而不是孟岱叔侄首級。”


    孟岱正在城頭布置城防,突然接到袁熙有請的消息,當下亦不提防,對孟非道:“一定要安排好城防,且不可讓晉軍有機可乘。”


    “喏!”


    孟非摸著光頭道:“叔父,你就放心吧!晉軍上來多少,某殺多少。”


    “嗯!”


    孟岱並不全信孟非的話,而是半夜了晉軍不會輕易攻城。


    孟岱直奔袁熙府邸,一進袁熙府邸就看到甲兵四立,孟岱不由點頭,二公子就是平庸了點,不然也算明主。


    孟岱在下人的指示下來到袁熙的書房,其一進書房就看到高幹,眼神一緊,道:“司空大人怎麽在此?”


    高幹冷笑:“自然等尚書令大人入甕。”


    孟岱恍然大悟,轉身就想走,卻發現自己誇讚的甲兵各持兵器堵住門口,高幹及一小將也緩緩逼來。


    孟岱突然朗笑數聲,道:“司空大人,某實在不明白為何外臣尚知拚命,爾等為王上親族,為何屢屢叛之?”


    孟岱說的辛評、辛毗兄弟,高幹聞言冷哼道:“孟尚書令死可得賢名,某死理所應然,何況還要賠上妻兒宗族啊!”


    袁熙亦插口道:“是啊!尚書令,你也有妻兒宗族,不如隨某降了吧!”


    “妄想!”


    孟岱一聲爆喝,隨即抽出刀來。


    高幹一驚,連忙抽刀後退,其身後的小將卻挺刀向前,斥孟岱道:“孟先生你也是一代名士,莫非欲死無全屍乎?”


    孟岱冷眼看著袁熙、高幹,猛然喝道:“主公某來了。”


    孟岱喝完,舉刀自刎在當場。


    孟岱的死讓袁熙不僅有些黯然神傷,對高幹道:“表兄,某心已亂,接下來的事你自己看著安排吧!”


    “喏!”


    高幹聞言大喜,當下令甲士把孟岱的屍體拖下去,卻被袁熙阻止。


    高幹唯恐袁熙做傻事,勸道:“顯奕,你可不能想不開,袁氏沒有你支撐,數年內將煙消雲散也!”


    袁熙木訥點頭,道:“某知。”


    高幹跟那小將一起出書房,高幹對小將道:“文惠,如今大勢已定,你帶人穩定住府上,某帶人去見田元皓、沮公與,如今隻有沮公與才能不費一兵一卒的把下曲陽獻出去。”


    那小將赫然就是高柔,高柔道:“阿兄,您放心吧!”


    高幹當下取了袁熙印綬直奔下曲陽的牢獄。


    此刻牢獄中,田豐、沮授正跟一文士對席而坐,三個人侃侃而談,顯得一片融洽。


    突然獄卒躁動,高幹領著人進來,高幹看到跟沮授、田豐坐而論道的文士有些發愣,隨即問身邊的獄卒道:“那人是誰?是怎麽進來的?”


    田豐聞言冷笑道:“怎麽進來的?高元才,你這降投的不怎麽樣啊?難道連晉軍在下曲陽的頭麵人物都沒見過嗎?”


    高幹一直跟高柔聯係,自然沒見戲誌才,更不認識戲誌才。


    田豐那滿滿的嘲諷讓高幹不由有些臉熱,卻聽戲誌才道:“元皓兄,你這可不地道啊!元才兄放你出去乃好事,你怎還要熱諷冷嘲?這可不是名士之舉啊!”


    田豐冷哼:“某無需他救。”


    沮授打斷二人爭辯,對戲誌才道:“先生,某可以出去勸降,但晉王要允準某與元皓兄歸於田野。”


    戲誌才歎息一聲:“二位仁兄大才,就此歸於山野不是可惜了。”


    沮授道:“這是吾二人的條件,身為人臣不為主盡忠已感羞愧,怎還好意思再侍二主?”


    田豐亦不再言,隻是低下頭。


    戲誌才無奈道:“也好,不過某覺得二位想出山,隨時來找某。”


    “晉王大度。”


    沮授道。


    當即,沮授隨高幹出去。


    孟非等了許久不見孟岱迴來,還以為孟岱迴去休息了,自己也躲在角樓偷偷吃酒,突然看到沮授、田豐出現愣了。


    “你們,你們?”


    孟非還沒反應過來,就被高幹心腹捆綁住,孟非才反應過來:“你們反了,你們反了。來人,來人呐!”


    隨著孟非大喝,袁軍瞬間聚集過來,可看到沮授、田豐、高幹等人不由一愣,沮授常年督軍,在軍中極有威望,因此一時拿不定主意。


    沮授登高,看著遲疑不動的袁軍道:“諸君,諸位兄弟,自黃巾亂以來十餘年矣!吾冀州先後遭受黃巾、黑山、討董、烏桓、公孫瓚之亂,十餘年冀州不曾停息兵戈,某亦從弱冠少年變成華發老夫,是該放下兵器,迴歸家園,休養生息,享天倫之樂的時候啦!”


    袁尚出戰帶走的都是精銳,留下守城的都是老兵,他們都經過多年戰亂,無數親族、同袍死在他們麵前,聽聞沮授之言無不潸然淚下。


    不知是誰第一個放下兵器,接著一個又一個袁軍將士放下手中的兵器。


    沮授又道:“諸位放心,晉王仁義,兩軍交戰各為其主,晉王非但不治汝等之罪責,還會為汝等分發田地。”


    “晉王仁義。”


    袁軍大唿中放下兵器。


    沮授等人控製住形勢後,袁熙親自出城向城外晉軍投降,張郃一邊將袁熙一幹人送往劉備處,一邊派兵接收下曲陽及袁降俘。


    劉備得到袁軍出降、下曲陽得到控製的消息大喜,河北之戰終於完美結束了。


    此刻的他比曆史上的袁紹更強大,謀士團比袁紹更強,反觀曹操地盤不如曆史一半大,謀士、猛將更是被劉備挖了不少牆角,我看他怎麽還能扭轉新官渡之戰的局勢?


    劉備已有安排劉璋的先例,對投降的袁熙好生安撫,又令將士將袁氏宗族保護起來,戰後統一隨軍前往長安居住。


    又將袁軍降卒裁剪,挑選精銳補充到各部中,老弱傷殘又有軍醫醫治,以及一係列安頓袁軍將士的方法,此舉頓時得袁軍之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三國去種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色天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色天王並收藏迴到三國去種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