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夜色感冒了,加上失戀,因此情緒很不穩定,又是白班,更新特不穩定,不過白天就是最後一個白班,之後應該會每天三更。今天十二點前還有一更。


    毋極城外,晉軍大營。


    自從劉備渡滹沱河而來,第一件事就是在晉軍大營外築了一座京觀,京觀全部由鞠義的先登營人頭堆積而成最上麵端坐著鞠義的無首屍體。


    這座京觀一成,袁軍士氣大跌。


    袁紹氣得臥床不起,連給鞠義風光大葬的事情也無限期推遲,一個被晉軍全部滅殺的先登營實在不值得推崇。


    袁紹如此想,他麾下將士卻不如此想。


    鞠義戰功赫赫,自隨皇甫嵩入冀州剿滅黃巾以來,坐鎮黑山,又南驅鮮卑、烏桓,滅公孫瓚之白馬義從,又圍公孫瓚於薊縣,可謂是袁軍中的戰神,比文醜、顏良更值得敬仰,人人得以入先登營為榮。


    袁紹稱病而不讓鞠義入葬,使得袁軍將士無不心寒。


    相對比晉軍,因劉備親臨前線士氣大震,尤其是毋極城內的三氏私兵與中山郡兵。


    士氣如此一減一加,袁軍竟然沒有攻上毋極的城頭。


    如此好消息自然讓劉備等人大喜,袁軍攻不破毋極,戰事消耗下去,袁軍將士軍心疲憊,而晉軍逐漸收複河北各地,最終在袁軍士氣全無發動致命一擊,定然大獲全勝。


    自古以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因此每場決定性的大戰都是持續數月,因為對戰雙方都明白這個道理,一旦兩敗俱傷便宜的是別人。


    比如劉備周邊還是曹操,劉表、袁術、孫策可都不是良善之輩,馬騰、張濟亦都不是自甘寂寞之人。


    劉備正在大營內聽從郭嘉跟賈詡在新式沙盤上推演著戰局,晉軍獲勝已是必然之局,可怎麽以最小的損傷滅掉袁軍就是當務之急。


    這也是袁紹堅持對壘的原因,他希望劉備先糧盡而退,這樣他就能苟延殘喘,要不就與劉備兩敗俱傷,這是袁紹最大的本錢。


    “主公,大喜啊!”


    郭嘉正給劉備指點決戰之地,突然簡雍掀帳而入,麵帶喜色的道。


    簡雍,原並州刺史,自劉備稱晉王,雍州刺史王智加太傅職,如果不是河北之戰爆發,繼任的雍州刺史就是簡雍。


    可不要小看這職位,晉王定都長安,那雍州就是天子腳下,劉秀定都長安,司隸部(即三輔與三河)長官乃司隸校尉,官二千石,然而卻有監察百官之權,就如清朝的直隸總督一般,天下總督之首。


    簡雍又是跟隨劉備最早的謀臣,可謂勳舊元老,自劉備身邊潁川係的勢力大增,他便是劉備推到幕前,組合河北係的主力。


    河北士族,這一龐大的派係將由簡雍掌控,後繼者為華歆,次之乃賈逵、王淩、常林、崔琰,再其後則有盧毓。


    當然這隻是劉備的規劃,但整合河北係的具體事宜則由簡雍來辦。


    簡雍此番隨軍,就是為了鍍金、立功,而後加官進爵,好在劉備新組建的王朝裏爭一爭三公的位置。


    劉備作為後來人,當然明白三省六部內閣製的優越性,可此值漢末,百官不可能一下子接受,因此三公製度還會施行一段時間,當三公製度徹底被掃入曆史長河中時,就是簡雍讓權給華歆、崔琰的時候,待劉備倡議內閣製的時候,就是王淩、賈逵接權的時候。


    當然這是長遠的打算,也許等劉備死,內閣製也施行不了,不過不做便永遠也施行不了。


    “哦!憲和,何喜之有?”


    劉備早已看過無數次的推演,每次推演都會讓晉軍損失減少些許,也僅僅是減少些許,對於結果他早已爛熟於心。


    因而劉備看到滿臉喜色的簡雍大步走進來,絲毫不介意他的莽撞,忙問道。


    “哈哈!某要先恭喜主公一統河北。”


    簡雍先是作揖,而後爽朗一笑道。


    自劉備稱王後,哪怕是張飛都不敢在其麵前無禮,簡雍如此作態卻是有些越禮。


    可看在劉備眼中卻覺得親切,越是到高處越不能隨心所欲,哪怕是在眾人麵前苦笑都不由己,尤其是在陳群在的時候。


    陳群時任晉王黃門令,雖然官小,可卻是心腹之臣。


    荀攸亦曾做過此職。


    陳群正在劉備的刻意指導下,做新的九品中正製,這是製定官員九品,而不是把士族分為九品,以至於百年後,上品無寒士,下品無士族。


    陳群鼓搗九品中正製有些魔怔,嚴格規定各級官員遵守禮節,劉備身為晉王,更是其關注的主要對象,因此最近的劉備可謂吃盡苦頭,還好劉備把他留在晉王,讓其與龍門書院的邴原、管寧等大儒探討九品中正製。


    被陳群管的緊,劉備看到簡雍如此親切的行為自然感到開心,又聽到簡雍說如此討喜的話,當下戲謔道:“嗬嗬!憲和兄,孤統一河北乃大勢所趨嘛!你這個賀喜可不算好哦!”


    簡雍見劉備如此放鬆大喜,道:“主公,且看,這是沮公與的降書,若沮公與投降,主公還不能一統河北,誰還能呢?”


    劉備見簡雍從袖裏逃出一布帛,不僅臉色一斂,道:“果真?”


    “千真萬確。”


    簡雍堅定的道:“沮授的字,咱們還是做過研究的,因此大家一致認為,這是沮公與親筆所書。”


    劉備不認識沮授的字,可信中內容是沮授因其子被俘而降,這怎麽聽都不可能?


    要說田豐會投降,劉備還真有的猶豫,可問題是沮授啊?這位誓死不降,甚至偷馬迴河北,臨死都要麵朝鄴城的主,會因為他兒子投降。


    哼!劉備怎麽有些不信,若其子孫死,沮授說不定還會投降,比如辛毗,其兄、子皆死,他才徹底投靠曹操,本來他是搬救兵去得。


    沮鵠被俘,劉備知曉,趙雲的離間計,亦曾報給劉備,沒想到沮授真迴信了,可這是真的嗎?


    按理說,沮鵠已降,沮授更應該心無旁騖替袁紹死才對啊!


    (這個別噴,古代就這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有後,就要盡忠)


    劉備看著這信久久不言,最後把布帛遞給郭嘉跟賈詡,道:“你們二位怎麽看?”


    郭嘉先接過信,看完並不言語,隻是遞給賈詡,賈詡看完也是沉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三國去種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色天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色天王並收藏迴到三國去種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