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死就好。”


    長安,劉備收到張遼跟牽招的陸續來信,心中對北疆擔心放下來。


    呂蒙穩定受降城,一旦牽招、徐庶進駐受降城,稍加整頓,便可組織一支胡人大軍順長城北上。


    張遼出代州,田豫說鮮於輔出漁陽,田疇與閻柔出遼西,三路大軍定能剿滅烏桓、鮮卑之亂。


    “如何處置韓當?”


    劉備得到消息後,就把荀攸等人招來。


    賈詡難得抬起眼皮道:“韓當雖然施政過酷,然鮮卑人元氣大損,不然豈會左聯匈奴,右和烏桓,此非戰之罪。”


    韓當曾在賈詡手下為將,韓屠夫可以說是賈詡給他的,韓當執行的漢化政策是賈詡製定的,隻是韓當的執行力太強了而已。


    有壓迫必然有反抗,隻能說韓當運氣不好,如果沒有袁紹麾下的指使,他定能因滅匈奴與鮮卑而名垂青史,如今卻落得身敗名裂。


    韓當乃劉備老臣,與關羽、張飛等人和善,為人又豪爽,不像關羽倨傲,張飛魯莽,因此在陸城軍中交友深多,誰也不願得罪於他。


    “功則賞,過則罰,不然何以服眾?”


    劉備當然知道韓當功在社稷,功大於過,他就跟飛將軍李廣一樣,雖然震懾胡人,運氣卻不好。


    郭嘉道:“不如貶爵去官,令其在破虜將軍麾下戴罪立功。”


    貶爵去官,看似很殘酷,可誰都知道袁術將要稱帝,劉備必然與之決裂,一旦劉備自立為王,定會重新封賞群臣,隻要立下新功就可官複原職。


    “不錯,韓義公久在草原,深諳鮮卑戰法,有他輔佐文遠,定能平定鮮卑之亂。”


    “然也!”


    “……”


    諸人皆為韓當開脫。


    劉備點頭:“草原之危可解,然此番鮮卑作亂乃袁紹所使,若不平袁紹,不足平草原,草原不平何以平天下,吾意已決,二月中出兵河北,剿滅勾結胡人的袁紹。”


    “喏!”


    興平六年二月(即公元197年,原建安二年)。


    獻帝不知所蹤,興平為南帝稱號,曹操沒得獻帝,自然無法改年號為建安,如今依然是興平年間。


    秦國公劉備在長安外誓師,以袁紹勾結胡人、陰立河間王為帝、驅逐靈帝所置冀州牧韓馥、圍殺前將軍公孫瓚等數條大罪討伐之,傳檄天下。


    當日,南帝派使者以聖旨為其出師正名。


    其實這是袁術的表態,讓劉備趕緊前往河北,他好在稱帝後,調集兵馬與呂布攻打曹操。


    劉備在長安調集騎兵兩萬,步兵五萬,民夫八萬,號二十萬,東出長安討伐袁紹。


    檄文所過,天下大驚。


    天下士族都曉得決定天下一統之戰終於開啟了,此時真正的梟雄曹操還龜縮於兗州,孫策還深陷江東泥灘,此戰不論誰勝誰負,另一方都將是天下霸主,一統天下的真命天子。


    袁紹當即在鄴城命陳琳寫檄文以討劉備。


    陳琳本何進紀室,文章華麗天下有名,曹操曾看到他的檄文驚的頭風症都好了,此番把曹操換成劉備,絲毫難不住他。


    陳琳的檄文成為天下熱議的焦點,可戰爭靠的不是檄文。


    袁紹以其子袁譚為青州刺史應對臧洪、高順,以袁熙為幽州刺史,督麴義以應對幽州士族,自己親率大軍討中山三郡的太史慈部,淳於瓊應對朝歌的張飛。


    天下目光都投入到這場決定性大戰當中,然而最先爆發的卻不是這幾戰。


    袁術於三月,在太士張炯的蠱惑下稱帝,以劉備為大將軍、齊王,呂布為大司馬,彭城王,劉表為宗正、荊王,孫策為吳侯、前將軍,就連曹操也被其封為魯王、征西將軍等。


    袁術一稱帝,天下嘩然。


    率先劉表拒絕接受荊王封賞,孫策更激勵,更是斬使,並聲討袁術。


    曹操自幼立誌做征西將軍,袁術封其此職,就是希望借此拉攏曹操,可惜曹操不為所動,反而驅其使,立獻帝遺腹子為帝。


    有伏完、段煨、董承、劉瀅等一幹皇親國戚在,其說服力不小,曹操趁機改年號為建安元年,亦派人封賞天下,曹操比袁術大度的多,然而封賞卻小很多。


    比如劉備隻封為秦侯、司空。


    天下諸侯唯有呂布沒有反應,袁紹響應曹操,劉表觀望不動,孫策欲以劉備為王。


    袁術廢帝,沒有給自己帶來任何好處,反而讓天下諸侯在稱王稱帝的進程大大推了一把。


    首先是呂布在手下人的蠱惑中自立彭城王,既不依附袁術又不向曹操垂首。


    孫策再沒得到劉備的迴複後亦自稱吳侯、揚州牧。


    長安,驪山,劉備大軍連綿數十裏。


    天將明,忽然整個大營出現一片亮堂,火光耀天。


    軍士們俱驚,有傳言出:“火德重生,天下為公。”


    漢朝乃為火德,因劉邦自號為赤帝之子。


    火德重生,說的是漢朝宗室再起,又是公的隻有劉備。


    軍士紛紛大唿:“請秦公登基。”


    漢帝正統已失,旁係崛起,南帝又被袁術所廢,劉備稱帝乃理所應然。


    此刻軍營內的一切都是有心人布置。


    在軍士們的慫恿下,諸將以關羽、張飛領銜,文人以雍州牧王智、長史賈詡領銜上書請劉備即皇帝位。


    如曆史故,三請故辭。


    群臣屢請不出,劉備隻願號晉公,最後取中,號晉王。


    劉備於驪山祭天下,號為晉王,以賈詡為晉王長史,關羽為鎮國將軍,張飛為奉國將軍,大封群臣。


    命關羽留守長安,討武關張勳,以後將軍張郃為前鋒,自井陘道入中山三郡,以解太史慈之危。


    劉備稱王後,呂布率先派使來賀,孫策次之,劉備以呂布為溫侯、孫策為吳侯,仍領其地。


    袁術派人嗬斥劉備忘恩負義,又下令張勳出武關襲取長安,閻象等屢勸不聽。


    袁紹大喜,又令陳琳寫檄文聲討劉備。


    又密令使者前往西涼、蜀地、荊州,讓他們反叛劉備。


    曹操更是在兗州聲討劉備,把獻帝之死全部推給劉備,一時間天下洶洶。


    然而隻是洶洶,隻要劉備在河北之戰勝出,那他就是劉秀第二,天下士族將紛紛投之,如不然天下討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三國去種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色天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色天王並收藏迴到三國去種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