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王師單劍刺魁頭亂鮮卑,今日就由某刺步度根終結鮮卑時代。”


    偽裝成漢軍的鮮卑騎兵還未靠近高柳城就聽到高柳城頭有一遊俠兒高歌,隨著遊俠兒高歌城門洞開,一股鐵甲騎兵如狂風般衝出。


    同時那遊俠兒自城頭一躍而下,輕盈的身體就像是一直飄飛的燕子,隨風擺動幾次就落在一騎兵背後。


    鮮卑騎兵不僅不驚,反而在一鮮卑小帥的振臂高唿下衝向漢軍的鐵甲騎兵。


    這鮮卑騎兵雖然外罩漢軍服內襯鐵甲,手中已是犀利的繯首刀,一看就是鮮卑騎兵的精銳,尤其那小帥用鮮卑語大唿:“為了大單於,衝啊!”


    步度根既然已做了犧牲自己保全鮮卑餘脈的決定,索性做的徹底,命麾下精銳朝高柳城衝去。


    交戰正酣,突然聽有人拿著一人的頭顱大喝:“步度根已死,降者不殺。”


    步度根帶來的都是死士,死戰不降,直到戰至最後一人。


    步度根親軍跟漢軍交戰時,慕容登、軻比能各擁百騎擁著白紙扇以及步度根懷孕的姬妾偷偷繞過高柳城,從長城一缺口進入草原。


    許攸鼓動的十萬鮮卑騎兵入並戰役就此落幕,除了在原平城外的近萬匪軍還與秦宜祿部對峙。


    許攸自劇陽敗後就逃離鮮卑大營,換了身衣服便藏匿在代郡一士族的塢堡內。


    袁紹原本已起兵準備收複中山兩郡,然而步度根敗逃的太快,淳於瓊本已至高邑城的軍隊被迅速撤迴。


    長安城劉備早先得到鮮卑騎兵入侵至雁門長城內時便調於禁督馬超、張繡、郝昭、鮑超等經河東支援晉陽。


    同時並州刺史簡雍急求援於張燕、美稷太守王晨,張燕命麾下孫輕率黑山精騎支援晉陽,王晨已率美稷兵自西河軍支援晉陽。


    各路援軍未至,黃忠便已率本部至陽曲。


    原平的秦宜祿得到張遼於崞縣、劇陽大破十萬鮮卑騎兵,又揮軍南下,後麵又有黃忠本部來援,心中對鮮卑騎兵輕視至極。


    遂一改守勢,秦宜祿親率軍出戰鮮卑部的宇文仲。


    司馬懿以裹挾的青壯為前部誘之。


    秦宜祿一戰而勝,心中對之前的保守作戰更加鄙夷,知恥而後勇的奮力追擊司馬懿至廣武城下,卻不料宇文仲大軍在外伏擊。


    秦宜祿部追擊一天,饑餓交困遂大敗。


    秦宜祿身陷重圍,眼看就要死在鮮卑騎兵的鐵蹄下,突然一支彪軍殺出,將秦宜祿救了出來。


    司馬懿、宇文仲見那支騎兵悍勇隻能放棄追擊的打算,一心剿滅被包圍的秦宜祿部。


    秦宜祿迴到原平才知道救自己的乃是鹵城縣尉戴陵。


    戴陵自戌夫亭大敗後,本想收攏潰卒迴鹵城防守,可惜被司馬懿、祝奧先人一步奪取了鹵城,戴陵又去藐人城報信,藐人又被祝公道圍住,無奈去廣武,廣武又因兵力大損嚴守城池不出,無奈戴陵隻能收攏潰兵,然後準備殺迴鹵城以求將功贖罪。


    正好遇到秦宜祿追擊到廣武,正想跟秦宜祿合軍就看到鮮卑騎兵,戴陵見鮮卑勢大隻能作壁上觀,在關鍵時刻救出秦宜祿。


    秦宜祿率敗兵剛入原平,祝奧不知從來裹挾來數千青壯前來攻城,原平兵力大部分被秦宜祿丟在廣武城外,怎受得住祝奧數千人的圍攻?


    原平岌岌可危時突然一小將率數百私兵殺出,將祝奧裹挾來的數千青壯殺得潰敗。


    秦宜祿忙與戴陵一起殺出,迎小將入城。


    “戴縣尉,這位乃前雁門太守郭蘊的長子,陽曲神童郭淮。”


    秦宜祿自陽曲至原平自然認得陽曲郭氏的長子郭淮。


    郭蘊因病危辭去雁門太守一職,在家修養一段時間,尤其是在張機弟子的貼身治療下病情大好,他聽說秦宜祿出擊就猜到不妙,就命郭淮率數百私兵來援。


    郭淮在二人的恭維下有些飄飄然,不過也沒敢太得意,畢竟戴陵、秦宜祿都是縣尉與校尉職,尤其是秦宜祿那可是前南陽太守,名將秦頡的從子,家世顯赫。


    “二位世叔謬讚。”


    郭淮得意中又表現的謙恭讓二人很歡喜,又是一番稱讚。


    隨後黃忠率兩千郡兵至,二人誠惶誠恐的向黃忠請罪。


    黃忠雖然數年不曾領軍出戰,可地位、名望在那擺著,容不得二人放肆,當下道:“是非功過都有行軍司馬評論,不過此乃戰時,一切以作戰為重,戰後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就算兩位這幾日的表現了。”


    秦宜祿、戴陵悚然,道:“敢不盡力。”


    黃忠見到郭淮,不免鼓勵這位小將一番,又問候其父病情,郭淮見到黃忠就顯得有些拘束。


    黃忠不僅是劉備的嶽父,還是陸城軍最早的四大中郎將,最關鍵的郭淮剛從講武堂出來,黃忠也算他的座師之一,此番能參與作戰,是因為其父病重,其特意請假迴家照顧父親。


    漢朝注重忠孝,陸城軍自然也注重,因此丁憂與守孝就成為陸城軍評價一個人德行的重要標準,在病榻前照顧老父已是孝子揚名的好機會。


    不論是郭蘊,還是陽曲郭家都不會放過這個可以為郭淮揚名的機會。


    黃忠在原平休整一夜,隨即朝廣武進軍。


    敗退到廣武的祝奧跟司馬懿合兵一處,經過數次大戰,匪軍隻剩不足萬人,雖然隻有萬人但都上過戰場。


    祝奧跟司馬懿都知道越拖,黃忠麾下的兵馬越多,於是主動忽悠宇文仲與黃忠決戰。


    黃忠命戴陵、秦宜祿為先鋒,二人為將功折罪督部死戰,逼得宇文仲提前把主力送上戰場。


    黃忠見狀才把主力騎兵派出。


    黃忠雖已四十多,然武勇不減當年反而越發精湛,一刀將宇文仲劈死,鮮卑騎兵大亂,祝奧的青壯匪軍更是不堪一擊。


    司馬懿、祝奧不得不逃向藐人,孫輕率黑山精騎趕上,與黃忠一起攻向藐人,成何亦從陰館借來千餘兵馬。


    數路大軍合圍藐人,祝公道兵敗身死,祝奧與司馬懿引軍逃入戌夫山。


    黃忠趁機殺上戌夫山,戌夫山盜匪紛紛逃進恆山山脈,一直困擾雁門的戌夫山盜匪終於被剿淨。


    今日會三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三國去種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色天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色天王並收藏迴到三國去種菜最新章節